心理不健康的标志或行为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2:41:24
心理不健康的标志或行为有哪些
xXkrX,@E:Tҳ#8hĖ%@{ֽ~e {U%=|^zYeۼp[hgٲ%js?o>{Nųj =ƥT5ҙL^=K,_!ܳt!'zr d)= lQOGf񓰬_ȭ#fѳ`z!̲P .sb #J,° zaۖȚZ,Nnǟְ)ɣ:w~Ǘ`a0ʛ<{VQPn>*d߸W.Crzgv}>7v}>zI`aC `Z)xl0,Y`E=1%v5l& =R\Mw(gwVO\]p jFKf{aD]-Ҧ?q4o&ODt ?\eV򨆨xV]8@xjP9!DY7/f܉ݓxwټoUzx!yVԄ9&ia7p{(,`W6J,= c%wb\N1p{i!S5^(ҸvEƵ|"#JI'UUZ"2B#,č+Awe 2C&zqLP}pY Jca'j\v" %z++ȚmJ (!xH#O ^XʸϤq?N)6EO]dNeа^Ҭ"TƘ(ɜ_R )`;\ p۶m%ҭЦ*Hwsb"ɚ,|(q;h{?EƸ nğAȲ] -E"/>}XV"S|B2@ *, `~+ L0IhY@܃avܝԧ7 +eEW WST`._{ȄPUD2Oe̦fBPiux)1uˁ$k.G w0 9MT!(~Vt8Ňe1 ..7pOhmat唘\A?@άBleק,_X{5De2 [N721Ū: ;e|2DDe |hh&lzsh@DŃ̬)j[]Ls%ak|"(2*/jtlj4n3Du[V9m׀9⃈S I_[ [2h@@8j*G3or&)Xh9>V2͠YTȝETy`5 A蔦`6iWoցH,?y T* Z4w/yTAcD3EsSY3L(OO(Nrf1 %@1H"Fz\ׁK)ң|8[<B)?1!{ߢF>D"$Gf5W9)ČʠSeY~@4SzTѧv LD@x$ a&أC>h`/o՞FyXK!N5a}qINaR`0ȳh G]oR86mw d=\>OWJai`,B ^\>߹Eju Ur"D9i8\;ckLqo@#Y a毸i瘦I\#nUJ;/-Ұ֢>DGKևq⨠ԦC,1?GUԒFmbїt2o %Ob(?k4๹pU"XLqyaopya6=K}B:xlFa inrV1dAQ4xa#46COVvHg62tpYv&h}j3/}B?Oce`>u<}YuCTVaYJGeNq%d:lV7?ӗ8

心理不健康的标志或行为有哪些
心理不健康的标志或行为有哪些

心理不健康的标志或行为有哪些
从专业角度分析,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是相对的一对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主观反应的内容和现实刺激一致、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在常规条件下,是通过自身与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然而,无论是自身状态,还是生存环境都处在变化之中.当自身或内外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的时候,这种平衡就可能被打破,心理活动也就有可能会发生偏离,使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相对失衡的状态.当心理活动变得相对失衡,而且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负面影响的时候,心理活动便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状态也是一个动态失衡的过程,只要及时进行调整,平衡又可以得到恢复.通过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的说明,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心理健康状态,还是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功能都没有遭到破坏,没有出现“精神障碍”的症状,因此都属于“正常心理”的范畴,只是“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都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即使是心理不健康,也不是心理不正常,只是心理健康的水平低于一般人群.
  中科院心理所的郭念锋教授提出了判定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标准,这些标准也是比较好理解的:
  1.心理活动的强度.在遭遇精神打击时,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遗留下后患;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
  2.心理活动耐受力.生活工作中长期遇到的慢性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而对耐受力强的人来说,他们虽然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甚至还会在逆境中做出更大成绩.
  3.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4.意识水平.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则要警惕心理健康问题了.
  5.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一些无关因素而引起情绪波动和思维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不易受暗示的人则相反.
  6.康复能力.即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常态水平的能力.因为在生活工作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精神创伤之后,情绪极大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每个人各自的认识能力、经验不同,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而康复水平低的人则需要很长时间.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的情绪表现也不同.
  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畅通,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是说,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可以判断其心理健康的水平.
  8.自信心.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可能估计过高,有些人可能估计过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过低的自我评价,常会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焦虑不安.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评定其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
  9.社会交往.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能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10.环境适应能力.一个人为了生存和自我发展,就必须适应环境.而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或被动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是适应.有的人面对急剧变化的生活环境时,感到无能为力,只是忍耐、韬晦,而不做出改变;而有的人当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时,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能否积极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