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报道怎么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08:36:03
跟踪报道怎么写
x|n#ITU**:>Ϡ1}S ENQ+I O{Dԙ,zs=8 :=5fI[U9Z]?;ԍ*+OjToOM^U:뼋a"tzřsz]bZGjw Aw:[*w磖%Tp@_t>7sW\0t[5GReU=H֑>, wwrjr<:Q;5qxߞdPioՁJf0HV㱏^^>C*sq; T[ RY*ٗ*WwEgd+&QWɾɲn}fʼSu>H)sC烢f˪yj\wtemI%tpB8Q|Ě1Ӿ𓠝i<0Hl겍OgVm',,~*He kw=\qkZi5r~M y :Ӡs\mk4zWO# OE/ONEf6KY#޽WSq͇'"?;4 jX2lB WfvҁCt=lEX9aTKfͷܹ'VɑlE(>*\e9Z5p[n=}G>Uh'&F-Ay,*fJ[\1y ta?0VWzرF' KҪ;vuwDk{ `< >S p'1 hZ@^OPZ) \G_ _C\^ǡvӡ.v 00&Dpli?;cCxgX<̀ΧueZ/Aak>ͻ1rw}Rk@uy fu_𞰿>טHrނ* hfFװ{3@KfqgI7YW[825Nvb=BOeS^!oнGw9]8Q~ f*}2) zû[g uDoOf5hP0ݒ 9qbI>Y܁ c Mnx&tV q47;H}prF; u?doA@5@"0S<a kFOOXi>vOĝצ'Z.G$'E13c,o%3p!]R_7ПXF񜐑*X~UA$~A4dG ?O2)ܻܳEމVnn@hq(pU%Nجb{RAD9ܛ=.9 T<]l[ew]zV>g*;|06/ay1rrcjQY;O)v>C08} 146}Ak5 CnyKpc{_w6ŨH<٠ :X"9#57Wq[,%tQ mor4ؽ4apXY2>B+Rz`)։ɠQٸAc|_0 f $P!T(@5$vuBcUfu^;7*!Z GWBaicilS5x4#Ã%^mR ࡁ#ŀ7 8s!UWFCXH 4)ȷ;D=n\QmAUmO^lpaǙOXdKFN4ѳ>SK2 2gl7YhYȘmA~qZ*T Ľ}̎D2hX8<SH G5~F% G4֒a]Z,1j@% AcR;aP?:1-GyT}G6q7O}mEgvhsGpˇ1Q ͡/e+]mU=&\yϦ mdC Mhݟ'RwN9TwSVGEvǫ玡Awi<$L<}oo#~1BBOjv`G t̀eڃ Iа^ k.--W|8Gpef.* +vM~ҊmXJILo4qvb*2yWvTF?Я"&ϲ0YB0(/!{5Dvx/=Zٛ0b/mGF_Xp^]W:N(_^$H5ar:ڿ&Z0c=ҽFnV7 T9-&OT_ll`>(7H6w‹.6p^LkI>Tj0ֽ_alGՙ3_E1vP=@g D{ 7b$Xk7lY =G~Hy?5A0OZ֑t6m\cKJ%q2p٢ Bf;+y֥d3 yHx{$-W<\yx/;2.'cZ˞2;(SFΏVs.lZ4Ѝ?;`S}K jG$)YXjLyiIj6776-ޤ95&N* ،pwIr6s]4qC'g)/0 |`59 o/a\=T$8rP;и mvp4ߦ ehsW|!4lRW'l0]>rBG8E#g1E˴@6oڝbc!d&֟I vH"Ȫɝ[nRLc23R Urd}qP8DBsO|fQ}Gct8y*gg1uifd?HlBMS.K̈́r`TnhЦ6(jy!W:oTRu#mk;<?X!T q_4I/ 2>?uYIqcpi|L(EilMEj% 3}|:fCm娮hY<`Q:eDMЄ L S*I`mRwK1h[ _6޵?πSFV̙3;.'1Ʉ<.oD2?-FfˬN#~i% &PGK&zGM |j`C[` 4 EI0xfi~M2a( t&<|Q,n0}*0O1Ybq%r5Dt^;51Z/$G7fXtǐl,olE&$fQjsn  # )>0U4zbx mn_{lںʘ]lPﲇ3=T\Hb|p q58& 7!8<2CX21=01#bqBz>ĹfWu 9GDl[8!I*o^FeS0#I [=@G-;Ot_\ pC.sj.7[[_l'k8ўD U錒]G澃WXuLIQ;tS1~f99t yfDmoKT ^`I$tg^eSfX v~yƋ AKNb$04sЯ|rujvC1bP* =LKvr-C`=Vz£Iz*^€y5"&3ɘVZO_HR">lYx^5zqj"Izj 6)$zIKebɬ[AV#ryGt) 562@VŒrupa}[XT؛ OpN2tD6'uDY]97t/pE uO3 =&VGhkϼ)@;b=Q0uq }mA& =${a8wQT)cnY`%u n^ezWOV*NX Ljpv*g_ŖxO~nE 5wJǰCX48wo\Tp-Ƙ^^'IooGxLʌAwW a1eiV7^Wb7I] ݨA\EΑJ=ԁX+{*mZ gl:MB$FQTĞBNA7K`).3 gr7hb jﮘJpTRLw!YHؑX %AgDW[WEdajw2LGer )XG$ ([eZ vZ6-"&R/=_"6ⰂRj91bB\*)T0Qu+"w } i{bqӭ:f>A)l\\1|{jL,A*<\Bm,@PeǨOΖIq2pՅa ; MV0mXUUpy;Q+3F&/&⍱߬5|rU4 Sy47?7>a4UgRM~dvj>.?jFvCNيKSnC 8>zM[ÓJf =b`#24g(-SaAkYFϋ O#I+,8fهdY+P {)!>ސW^x4BN)ȋd65Ƀ TdgqbM"Yl.m2a9_{s =o7Xa-3/[ff-B!@p}-&y+,8fۣEl e6WZ4LELORrsP(fʷ5yjйYܩ1ι w_D_a*=2hMf–Nr]y_..֬e[xقƐ&hUjngoXdw3 VY+١ f5V Y5m-ݍ8?b_-]5yVw#'on:ey/_[>{k}jqpLߺ׬$Uy`}?/n i^R=6h yW,2l&VM; ]hYwwjbg]9mZ:匨~_nK.DU& 6||rj'ljJV7l2/hjL\;0Mֶ{Ϙ*,KNռ3Bv4:}S 2} f: ݺ_MsYziyC<\ b\IfFHɥ rRلi97\?IB 'pցֱI.h>c̈AШ%z) >gSN ׉ O+`"ONTq "of"hخNK0߀w"G7Ï_z$+#gcKlIP|ܒq_ߥ`#x3!$tMS&Gժ:&n@XB^,m`G<QtyeV5OcgPUE`#<)$9)7^-Ch3YYo,GU)pi KHo0"e_#:o:k1+ar/%'lIuJg~mҡRҏ`r~BAmZ툷/PDK4K/|ԯEhmY_G OdG6WJCh`0]A,ي-|ѻ=\y!FH%eStq3WpyfM wnد_ 9Rԣ _hxLןU1-sbW %vQV,?}J-p_kaakU # '|afEtOK-<PZ*VYfJɿyepv;ĤE?}ĝ+0|96o8~k꼂.MS gs7%>/}`7 ~2I)nc ϫܖ(ܴI:Sf"p=7pWn^lxa$ϝK01e6bX)%=_Xj6<ͦeDcx<̤o'K4o@O&]Jp& ̼]Hc3 ѡ9PϨ@w2.EE%'mn"~˴l=51ձJ{eƞN:"VS05ü`Aysf #NP l>1ԱdZV# 3^- ^X~1}ڵv]:&AJ 8~_yln!3iK&}0jȑ-u00?jUa̩wmhŁREig$ TJހQt>\B7aސt6WsَjUJ]lt̳Ԭ2c6𠓬Dcg|]A5>eϦy4 Ot?e/_L7'! }b%6bYԙM ^ӆX\|{]X g\)mS#q)jMp,7,*_2Kb `Hsȿ9`E,g Z[{W_cm47b;lfYƁȶ$]ɝ՘pܳQMIw>%<×Xf<=i9/tg fE 3}Zl4z텹 hvXOK"|D]\r3o`iܻBo4xJ|/26ku%G`OKTt SыF6"W^J@pUi?̆DE~M2 O-(5Xȓ-fb6vLdI,s_+(y

跟踪报道怎么写
跟踪报道怎么写

跟踪报道怎么写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人类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产生了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终于把人类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这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阅读它,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本文侧重于记叙,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可以说,吸引人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首先是登月本身这件事吸引人,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就更具吸引力.月球上有什么?人如何才能登上月球?飞船是如何制造的?万一出现意外飞不回来怎么办?在高达每秒10.5公里的飞行速度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宇航员在飞行中怎样吃饭?大小便如何处理?如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注意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向教师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即便这些问题教师回答不了也不要紧),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所以,“激趣”是教师教学本文的重点.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去设计一种更新的登月计划,每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不合逻辑也是非常可贵的.
要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从朗读的情况就能看出学生的兴趣浓度.对某些句子教师可作朗读指导.比如对阿姆斯特朗的那句名言:“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适当的读法.
怎样把一件事情叙述得完整生动呢?本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首先是渲染.文章的1、2段进行了渲染,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是有明晰的时间线索.从第3段的“这一年的7月16日”开始,作者把登月的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作了详细交代,甚至连几分几秒都写得清清楚楚.这就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可以说,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是本文写作的又一突出特点.
生动的语言是本文第三个突出特点.语言的生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恰当的描述.在写到火箭发射前的景象时,作者写道:“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这表现了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写火箭在太空飞翔时,作者写道:“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缓缓地行驶.它飞过了……又飞过了……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这样描述很能激发读者的想像.2.用数字说话.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它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因为这些数字都是富有吸引力的.比如三级火箭的速度分别是6.8、7.67、10.5,就可以令学生遐想不已.3.叙述中有议论.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一些议论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第4段中作者写道:“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再比如第11段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种记叙中加议论的写法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要点.
二、问题研究
传统的语文教学喜欢把课文划分若干段落层次.这种做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往往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有些课文没有必要划分段落层次.像本文,由于时间线索很明晰,学生完全看得出事件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不必花费精力去分段.即便分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教学本文,教师应该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另外,人类登月已不止一次,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其他的有关情况,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有关材料.还有,有人写文章说,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场大骗局.也有人说,登月的照片有些是假的.对于这些观点,教师了解一点即可,不必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旦学生问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证实一下,因为证实的过程就是锻炼的过程.
练习说明
一 快速默读课文,试把登月的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的解说.
此题激发学生想像.只要能按照时间顺序画出示意图就可以.解说性的文字要简练.
二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与同学讨论: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阿姆斯特朗)
2.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也是踏上太阳系各行星和最终走向太空其他星球的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这句话阐述的是事实,而“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则是对未来的希望.(奥尔德林)
3.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氦3并运回地球,并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地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何祚庥)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登月活动重大意义的理解.在此之前,人类曾幻想过登月,并产生了很多神话传说、科幻作品,但从来没有真正到过地球以外的星球.“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可以让学生尽情回答,此题没有“标准答案”.
三 根据下面的情境,展开想像,写一段一二百字的文字.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此题主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教师对学生的想像不要加任何限制,文字要尽量生动.
教学建议
一、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一些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通过本课学习要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时可与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综合起来考虑.
三、教给学生一点快速阅读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概括课文内容,看谁概括得全面而正确.
四、开展一个口述活动.请一位或几位学生对登月全过程作跟踪报道,报道的内容可以本文为主,参照其他有关资料.
有关资料
一、从“水星”计划到“阿波罗”登月计划
美国为谋求和保持“空间领先”地位,在“空间竞赛”中战胜苏联,自1958年成立航宇局以来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计划.
“水星”计划是美国1958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鉴于当时与苏联竞争的紧迫形势,该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和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和简单可靠的方式抢先把人送上天.但事实上,当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把航天员加加林送上天成功地完成轨道飞行时,“水星”飞船尚处于无人试验阶段,直到1962年才进行首次载人轨道飞行.“水星”计划于1963年结束,共完成25次飞行试验,其中包括4次动物飞行,2次载人弹道飞行,4次载人轨道飞行,耗资约4亿美元.
美国通过“水星”计划证明人能够在空间环境中生存和有效地驾驶飞船,也取得了载人飞船设计的初步经验.但是在这一回合的载人航天竞争中输给了苏联,突出表现为载人上天的时间落后于苏联,航天运载能力也处于劣势.为改变这种局面,经美国宇航局和冯·布劳恩等火箭专家论证,提出美国在60年代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而又刚好超出前苏联能力的目标是载人登月.于是,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1年5月25日宣布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
作为从“水星”到“阿波罗”计划之间的过渡,美国于1961年11月至1966年11月实施了“双子星座”计划.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发展载人登月的技术和训练航天员长时间飞行及舱外活动的能力.该计划历时5年,完成了10次环地轨道载人飞行,每次2人,共花费12.8亿美元.此外,美国为实施“阿波罗”计划还研制了“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环行器”、无人月球探测器、土星族重型运载火箭,以及由逃逸系统、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的“阿波罗”飞船,这些工作为1969年把人送上月球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共花费240亿美元,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但是,“阿波罗”计划耗资太大,几乎占用了宇航局60年代全部经费的3/5,严重影响了美国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领域的发展,迫使美国重新考虑下一步的航天目标.
二、“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航天史上的惊人之作
前苏联于1957年抢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又于1961年把人类第一名航天使者送上地球轨道.从表面上看,前苏联在航天领域屡拿金牌,遥遥领先.这大大刺激了技术力量雄厚的美国人,连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惊呼:“我们落后了!”
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并在国会上大胆地提出了在1970年以前先于前苏联把人送上月球的任务.肯尼迪以一种历届美国总统都没有的坦率态度警告美国人民,除非他们具有跑完全程的毅力,否则就不要接受这项任务.这项任务就是后来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
为研制大型运载火箭,著名的火箭专家布劳恩及其4人小组划归国家航空航天局.政府同时为“土星5号”火箭的研制经费拨款1.4亿美元.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失败、事故和来自某些方面的苛刻批评接连不断,但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在支持“阿波罗”的计划中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苏联人摔倒在月球上”,以雪屡屡败北之耻.
肯尼迪的继任者约翰逊也坚定不移地关心和支持“阿波罗”计划,甚至连这一计划的政治利益都被怀疑时,也不动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还没有一项国家政策受到过这样持久的、坚定的支持.
“阿波罗”计划早在1957年便开始设想.1960年左右曾认为登月的途径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直接登上月球”,一种是从地球轨道发射站上发射.后来兰利实验室的一个名叫霍博尔特的工程师提出了一条全然不同的月球轨道会合方案,就是用一艘比较小的航天飞船从月球轨道上下降到月球上,完成探险任务之后再在月球轨道上与母船会合对接,返回地球.经过一场激烈的内部大争论之后,霍博尔特的设想被采纳了.据较保守的估计,这一技术途径使“阿波罗”的登月着陆至少提前了两年.
在最初的登月舱设计中,在每位航天员座椅前方的舱壁上各安排了两个窗口.较大的一个舷窗口与航天员的眼睛齐平.因航天员是坐着的,窗口距航天员的眼睛的距离为60 cm.较小的一个舷窗口靠近航天员的膝盖.两名航天员前的4个舷窗口的总面积达11平方米.这样的设计很不理想.首先,由于舷窗的总面积过大,暴露的阳光太多,而缩小面积又会影响航天员的视野;其次,由于窗口离航天员的眼睛较远,视野非常有限,给月球着陆过程中航天员对着陆地点情况的观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此外,因为窗口大,重量也大,侵占了其他设备的重量.
为了找到一个使窗口缩小、重量减轻、视野又好的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师们绞尽了脑汁,并经常为此争论不休.一天,航天局的一名叫乔治·富兰克林的工程师发牢骚说,登月舱从与服务舱、指挥舱分离到在月面上着陆总共只有1小时,甚至更短,为什么非得让航天员坐着,站着难道不行吗?!“站着?”是的,站着!一句牢骚话为设计师们打开了思路.一个新的合理的新方案由此产生了.航天员站着,可以使眼睛靠近窗口向外观察,视野大大地扩展了.在这种条件下窗口可以设计得很小,从而也减轻了重量.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任务.没有哪一个单位、部门或公司能够单独完成它.在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总计239.15亿美元.
(摘自2001年2月15日《新浪科技》)
三、阿姆斯特朗
假如有人问你:“你知道什么动物飞得最高吗?”很多人肯定会回答:“鹰飞得最高.”假如有人告诉你鹰能飞上月亮,你肯定会认为这个人脑子出了毛病.
1969年7月20日,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美国人向全人类报告了一条消息:鹰已经飞上了月球.当时所有听到这条消息的人,都知道他的脑子的确没出毛病,而且他报告的消息的确是事实.
阿姆斯特朗所说的当然不是一只普通的老鹰,而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地球上的十几亿人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亲眼目睹了阿姆斯特朗缓缓地走下飞船,小心翼翼地把脚踏上了月球表面.“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一步!”阿姆斯特朗的这句名言成了人类征服月球的伟大宣言.
作为第一只飞上月球的太空雄鹰,阿姆斯特朗当之无愧地成了整个人类的英雄.
尼尔·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城.小尼尔从小就对飞行非常着迷,15岁开始学习飞行课程,学费靠他自己打工挣得.由于学习成绩优异,16岁他就获得了实习飞行员的驾驶执照.当时,他甚至还没有取得汽车驾驶执照呢.用一句中国话来说,小尼尔还没学会走,就已经学会跑了.
1947年,阿姆斯特朗高中毕业后,获得美国海军提供的奖学金,进入著名的普度大学学习.1949年小尼尔应征入伍,正式成为美国海军的飞行员.这以后的十几年中,阿姆斯特朗驾驶过200多架各式飞机,包括滑翔机、直升机、喷气机等等,最著名的机型要算速度达到6 500千米/小时的X15型超高速火箭飞机.这期间,阿姆斯特朗还在工作之余顺利完成了南加州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获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62年,阿姆斯特朗被美国宇航局选中,成为美国第二批宇航员.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为飞船指令长,和斯科特一起驾驶“双子星”8号飞船与太空中的一颗卫星对接.在成功实现对接后,飞船突然开始旋转.阿姆斯特朗操纵飞船脱离了卫星,但飞船仍在太空中翻着筋斗.阿姆斯特朗启动了16台喷气推进器中的一台,飞船仍在旋转.他们又启动了第二台推进器,30分钟后,飞船终于稳定下来.根据地面中心的指示,他们终止了这次飞行任务,成功地飞回地面,降落在西太平洋的指定水域.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开始了人类首次征服月球的壮举.7月21日,他们到达了月球“静海”的预定着陆点,正要准备着陆,突然发现飞船下方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陨石坑,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如强行着陆,他们的登月舱很可能会被这些石头撞得粉碎,而继续往前飞的话所剩燃料又不多了.阿姆斯特朗应付紧急情况的才能再一次得到了发挥,他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飞船改为手动驾驶,继续飞行了约20秒后,在6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由于高度紧张,此时他的心跳已由每分钟77次上升到了156次.
登月舱终于安全地在月球表面着陆了.阿姆斯特朗立即向地球报告:“休斯顿,我们在月球‘静海’报告,鹰已着陆!”
经过几小时的准备工作后,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出登月舱,用他脚上特制的大号胶鞋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月球表面安放了一些科学仪器,包括宇宙射线计数器、测震仪、激光反射器等.他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采集了一些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三个多小时后,他们返回了登月舱.
7月25日,他们三人成功地返回地球,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征服其他星球的壮举.
1971年,阿姆斯特朗从美国宇航局退休,到辛辛那提大学任航空工程教授.1981年,他从辛辛那提大学退休,到航空计算机技术公司任总裁.1993年,这位太空雄鹰被有关部门选中,进入了美国宇航员名人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