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的下句是什么?还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句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的下句是?兴尽晚回舟的下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句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09:18:12
何当共剪西窗烛的下句是什么?还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句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的下句是?兴尽晚回舟的下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句是?
x[[ncIrJ/эa/ 7)>Tz)QTzPC%ɽt{WmD$(6`"'ND$?{c:4ݍ߫S[ļY/f~MɛVכMce7t&W [}1#Rc3Z)d[oVvz}6몝^0ϟ2w/tw!~^~۟L6n0i?س O+J'lfb͏f26} o菦8go)__]~Z>4Ov4,"z,OfP?GgTJfnvì~z7ƣ="dzᏺ^iafcӹ#[}SmS)M7 uA<:\oLaSg]7lnIpo5λ?]+oL` B0[Ӂbsa:jdGΠФA 0z?7'T6vYig7%[ ;f{f7sؼb:c;^ov'}Yhum(xCS>CeCUZd7 4A ayTM'o>@ B/%,O(op̙&uт=`ngAkd4X CB->S:ٷ3O cBO#6{LfgioV|8L痣SHe*O?}h˜=Lܘcha4o˲ᴚ'4B?5#laQˍ]!2fڑ`=fbꄂc+͛h+A~]ɤ  sxbWPij#(\QؙIEڸ6UT0ӐwAHh&0X"NY PE;wo88&RT[zSjc(xcs?V7&̌A/LfKikT /3̾}j`Fo43by^F4ƅz#ޮu8?/sz[mޤrV_(zQ4puoa`=\ZV'Xw 7aWl]); YUQ(P8:DBMoӦKK;%n3U11|ߞDӱ1CPc?rIQ 6u,9}3(d 1Ssuv?5Ejʛl2.GG;>+7=.,x1مXfZ8[ଢKg)qJw?"*," xEqLFC ՇPwp^J@#%"_:Y0d59*up*a0y & , Q&-do\N>(ܺr7/}μԳ@^!zo`6>/:| 𚋉pmꢧֱv;44lLMW19LaaD]}@@p8"b6҉eӤ0a)@<KC h̉v nlsA\,qI#N 'NčM6C;x"* CzÜ9%VdE_^#bRj/cZn)_v%;thcidcdKuÌ:d پ .io fHz<mϿ4GD /zlh̐VxJ}> qeN,_4oȵߖ{ՊMŁs"}=E0e6bEظdœQFyW4Ǭ;0Rn4*FB &}S,[xAcA%L@C&'rJ* gcq4<]^MJPۃ<#D4H0xo_@sc\\&F ybsEGaeHn2fu̽ՓibP!2Oȅ̠fa5b&XBjfA Ʃfέ9NKQ x<#o.u9( v f'a+`I@@$f1!,m0^a;P6 Dbe/P =;pGfS - ak/Q 9!2!p)f|:xR}Xa7LXZ&mNREn3?b *woAA))aq%FnOb,iKiRBNd2mxQ;a9<[+)La^u򍠭s~wvI5Ãu$p)Ez+")L+ff);' #6B4"V(_΀ͯar itt)E]B|\ +b~C+ |& +͖Y\" p&L\0kR_m[TEɖ)WXԊi1 K$q4 G+*,Zܙ֯HrO&{'zºl" 8 e0‹ӝ gkTn[0 THO`3(l.EI"kyCOH"_ /E-fE_aR5۾a)}0s{PǜVvw|5 4XGn4e\(8cijAŹgGUH;'R =Kv&pXt&lyG1x7p-df r PԎ5 \d畿\ US0,#]Y6d bkNc2`.Sљ R; Bg&Qa9j'}[8#-gjxέ n0Nw2fgjgT K9!k {B{fчwDTkOE z٦ qR3"20f ޗ'|&"5;h7W P) xUe_e8OBV%ɔ]!_)$^A񕈫yMݨ!ekhv71‹es5&~5gWȥ@0}jN Y7C$G,(:pM,8b,?9v$Ǣvt,6[.mRJ!7P=#b|?e 0Nm#@[/[/gcYgzYߧL7CV+YBnH mLz$U( Z'0vA 0mM2:F=ZGTbʸ2g.K# )),Gܖ.ޘJkNnAˤA~YM 3sj[ݨg4CXR0\2u7Mx Rl /1Ej1WA>} təߌb>Lilĕm )a~9oBZ0S5,V9nCwOnòa8uBj F/]."ƭ/T =O8r-}Ŕ`1cToٿq{Qw5P v~kAlD$ĵ5Mz*Suy:! I*~.(T1 @WT^Z} xb͙ݏs} ޷AO6$ r(q f-xB^ML.~B|&]a"` jrlfa] fL6#XRP]-.iͤH] !|Z!EUwI+F6Y(_]Z쀎ٜ`,$eL>Lr0+ ͹\wzsuq<ނVɯxlm,,>CqǩVH[kb2;K3c5Aq~@63R?~( {7n}%#^p} }הŒu=>W7 D $ Hc,ulh9P!)Ťn02/#`3A&BzB豹!"Fhʈ'/E )sG&T';>_ǁoH2Qy[zg9=X i˚WC9A2Ƥ[o)pԿ*KtK %aNpvxDv.\Xbt ͞ 0]{-ܓҚ|`0±S@z%ZL i!u:Ek)[|yʱIx4D#f5]L3wjZ_-={9`<!-M'M;ck!vy%Dq X5m|,Zk XmN*2ʜ  [wlOff) ٲ!_/]~9be@k]<2^:9mU<DeW-q7=U, 5_ GB~`u^A c`t]TěaS)i.{pGM=4-Sp(-ָ@MQNp3Inq2Jen n [}bW(`# @Q׫ċHUҴحs:;B  7rszD 3LuPMw)󲋨.p(q;8@ՠNSnm])K̄DYض4 G7kq̒ѦMknD([2`4\rvZ[]Qx[@*HXK6Zs`I;'͋׎u_ nkWorcWAS R\ @nxWKj a 4.iC^[_o/yo#Lꄙ XpĔ5q)1/yw#(vi "[3dN]}Kn`/3OJTe}/8݃ 9wEN LzY*D*b.m(hdlBY֭$1ⷹ裩teGU}qe3` .HZKś>=~v15 |y n6{{R $fs O&T.z&R.иiqq#FfG抮沸cVGu0(5F|MV_r~f^@?~Qe~{[Jy;m{Q$yE7&@ ޣ

何当共剪西窗烛的下句是什么?还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句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的下句是?兴尽晚回舟的下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的下句是什么?
还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句是?
夕阳西下几时回的下句是?
兴尽晚回舟的下句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的下句是什么?还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句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的下句是?兴尽晚回舟的下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的下句是?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朱熹《观书有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这句诗是来自非常宋朝著名的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是:却话巴山夜雨时。
以下是有关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的全诗赏析:
诗名《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朝代:宋朝
全诗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全诗翻译如下: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全部展开

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这句诗是来自非常宋朝著名的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是:却话巴山夜雨时。
以下是有关何当共剪西窗烛下一句的全诗赏析:
诗名《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朝代:宋朝
全诗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全诗翻译如下: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在西窗烛芯;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思念。
《夜雨寄北》这首诗的大意是: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
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
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释] (1)此诗洪迈(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即寄给妻子王氏。一般认为是寄长安友人。(2)君:指在长安的友人。(3)巴山:也称大巴山,又叫巴岭,这里泛指东川一带
。涨秋池:因秋雨而池塘水涨。(4)何当:何时。剪:指剪去烛花,使烛光明亮。(5)却:回转。话:谈论。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
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
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
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情深意远思绪缠绵。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
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晕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
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
。“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
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然而,再次出现
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
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
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李商隐的诗,特别是他晚年的诗,感伤情绪很浓。这种感伤反映了时代的黑暗,反映了他个人遭遇的不幸。《夜雨寄北》,虽然有些欢欣的折光,总的看来,也是感伤的。只是这种感伤
表现得很曲折、很深沉。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隐含了多少丰富的潜台词。这里似乎不是由于夫妻分离而感到的痛苦,实在是深深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地回顾一生的哀愁,隐含着对于现实
的愤懑与绝望。
[简要评析] 这首寄内之作,一向为人们广为流传,是诗人李商隐在巴蜀时寄怀他妻子王氏之作。此诗将诗人自己与妻子之间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
见两地相思情重。首句直诉离情,诗人因暂不能归家而使得离情更为浓烈。二句以秋池迅急上涨喻作诗人离情汹涌不息,内心愈加不能平静。三四句想象来日重逢时刻若回忆起今日分离时的
苦恼和品味着来日团聚时的欢欣,必有一番既苦涩又甜蜜的滋味在心头盘旋。此为消释离情之处。四句诗以情起,以情结,首尾相顾,循环往复,脉络清晰明了,思绪起伏跌宕。本诗艺术手
法高明,首先是运用了“悬想反说”的修辞格。诗人写作此诗的本意是因久寓蜀地寂寞之中思家情切,但他偏不先说自己思念妻子,反说妻子来信“问归期”,写亲人对自己的遥念。这样写
的好处是为了达到相互映衬的目的,即用双方的共同思念来加深各自的爱恋深度。李商隐在本诗依旧运用这种笔法,首句便说妻子的思念,二句又用自己的思念呼应(但不直说,只托于池水
上涨的形象),三四句再用“共剪”、“却话”呼应上文,便把两人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灵犀相通的爱恋深情写活了。其次是场景描写跳跃性大,跨度极广。首句即包括长安、巴山两地,二
句突出巴山,三四句又重复长安、巴山。四句诗运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时空转换,巧为剪接,妙合无隙,堪称天造地设之作。再次是情景交融,上涨的池水即是诗人胸怀中爱情波涛
的外化,“秋池夜雨”之景中充溢了多少作者对妻子的关切的爱恋!另外,本诗中的“期”和“巴山夜雨”笔沓为文,读来摇曳多姿,铿锵成韵,富有民歌特色。全诗写得真是体贴入微,情
深意切。从见他乡夜雨而生两地思念,再到盼望相见,感受至深,自然流露,凄寂之中见温情,让人在寒意中生温暖,因此这首诗是唐人寄内诗中难得的佳作。
①、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说是友人。②、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③、秋池:秋天的池塘。④、何当:哪一天?⑤、共剪西窗烛:在西窗
下共剪烛蕊。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⑥、却话:从头谈起。却: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①花彻夜长谈;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①蜡烛燃烧时间过长会引起烛花现象,也就是火苗会跳动,必须剪短烛心才能保持烛火苗不动。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是朴实的,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这首《夜雨寄北
》,表现了李商隐诗的另一种风格:质朴、自然,却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这是一首朴素的小诗。整首诗明白如话,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这在李商隐的诗里并不多见,他大部分作品以词采“华艳”著称。这首诗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
来: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
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却好像刻意地重复着“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这一意象在诗里
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
,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的另一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
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
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
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幸福也许就是这样,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吧?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
,就是“忆苦思甜”。而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
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象着、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
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
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
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
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
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
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
穷!
当我们意识到某一件事物的珍贵时,往往我们已经失去它了。我们无法与时间对抗,智慧是青春的反义语,前者是以失去后者得到的。所以,再回到从前,我们依然会懵懂依然会错过。
更何况,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收起

却话巴山夜雨时。
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
误入藕花深处,惊渡,惊渡,惊起一滩鸥鹭。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