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宗和皇太极的成败浅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6:27:40
崇祯宗和皇太极的成败浅议
崇祯宗和皇太极的成败浅议
崇祯宗和皇太极的成败浅议
1行政素质:崇祯帝登基之时只有17岁,又是以亲王身份继位.政治上缺乏历练,行政领导能力欠缺.自继位伊始消灭阉党后,并没有有效对明廷内由来已久党争问题进行解决或者是抑制.导致最后愈演愈烈,行政效率愈发低下,皇帝和内阁的决策屡出昏招. 而皇太极继位时早已成人,心智成熟.久经战场考验,熟悉皇权斗争的他深谙政务.再加上八旗制在某些方面对于经济结构本就简单些的后金确实有效.于是乎从其登极之后后金日益壮大,最终为入中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用人:崇祯帝在用人上两面三刀,不能做到用人不疑.当袁崇焕放出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年轻的他轻信了.当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从古北口突袭北京,崇祯却将责任全部怪罪给了袁,并怀疑他的忠诚.最终磔杀了可堪大用的人才. 当年近古夕的孙承宗再次经略辽东之时,仅仅因为群小的弹劾和一点挫败就接受了他并不深信的孙的辞呈,导致辽事又无良将可用.当1638年其起用宣大总督卢象生护卫北京同清兵决战时,又派太监监军,不授良将以全部兵权.当卢公悲壮战死后却仍对其死有怀疑.导致忠骨暴于外,八十多日始葬的悲催.这就是崇祯的用人,用对了人犹豫,用错了人推掉责任. 反观皇太极,比较知人善任.祖大寿两次降清,他都接纳.洪承畴被俘求死,他苦劝.之后又都委以重任.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皇太极对待人才的大度和爱惜. 3,关键问题的决策.崇祯帝在攘外还是先安内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按倒葫芦瓢又起.导致两边都没解决.反而把大明的精力、财力、人力都消耗掉了.如果先与后金合谈,取消“辽响”,减轻民众负担.再集中兵力绞杀李自成等人,或许结局不至如此.如果当年眼见京师不保,迁都南京,还能维持住半壁河山.只可惜这两个生死存亡的问题上,崇祯皇帝始终举棋不定. 而皇太极在1629后金大败的情况下果断休兵整顿;在1642松山大战将由困局出现转机时不顾身体亲临指挥. 先就谈这些吧,手机不好用.皇太极1636改年号崇德,和崇祯差一字.但崇祯的政务能力却差崇德太远.甲申之变至今读来尤有亡国之痛,后世对待这段历史能不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