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散文
篇一:风景摄影散文的写作
如何写风景摄影散文
摄影散文是随着摄影、传媒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摄影文学的一种,它由摄影和文字构成,作者运用自由多变的笔法逼真地再现精美的画面,并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或进行深入的思考。精美的画面和精彩的文字相得益彰,这样弥补了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各自的局限。图片内在的审美要素被简洁的文字挖掘出来,其审美价值超越了本身;而文字所再现的情景的审美功能因有了图片的参照而给读者留下了形象之美。摄影散文作为一种写作形式,也是一种新颖的作文考试命题方式,因其题材广泛,内容直观、独特,表达灵活而开始受到人们关注。
图片散文的写作要点是:仔细了解图片构成的要素,把握图片的意境,然后运用多种描写再现画面内容,表现图片的主旨,进而由此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或想象,拓展画面的时空,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下面以图片“胡杨”的写作训练为例,介绍风景摄影散文的一种基本写法。
训练内容及要求:欣赏下面这幅照片,以《大漠·生命》为题目,写一篇短文。
写作指导:
(1)要写出画面的形态特征。景物的特征最明显的表现在它的形状、色彩、声音、情态等方面,写出景物的特征首先要着笔于这些方面,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写出景物的立体感。要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特征。不但要写出景物的“形”,更要着力写出景物的“神”;而要写出景物的“神”,就要把作者的情感融注其中,并善于“画龙点睛”。
(2)要把景物写生动。要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准确恰当地使用动词、形容词,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还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像,打破时空,虚实结合。
(3)要安排一个合理的程式,通常是:描写背景——描写主体——展开联想或抒发感受。 习作举例:
大漠·生命
面前只有大漠狰狞的本色,黄色的沙丘,黄色的天空,黄色的云朵,满目苍凉的黄色。没有昆虫的嘶叫,也没有飞鸟的哀鸣,只有风卷黄沙的凄惨地嚎叫。这就是大漠,生命的禁区。
几棵胡杨在这里傲然耸立着。它们已经死了,可是盘折屈曲的枝干依旧坚韧有力,粗壮的根依旧深深地插进沙子,死死地抓住大地。它就这样挺立着,逼视着无边的大漠,如此高傲,如此顽强,如此震撼。它们身上每一处干裂的豁口仿佛在昭示它们与沙漠的誓死抗争的历程,每一条枝桠指向天空,仿佛在告白它们对生命的不渝的追求。
这就是护卫“丝绸之路”的胡杨吗?透过稀疏干枯的枝杈,我们仿佛看到了枝繁叶茂的胡杨丛中满载货物的驼队缓缓穿行,清脆的驼铃声响彻林间;仿佛看到楼兰古城人马喧嚣、歌舞升平??如今,这一切都被漫天的黄沙所掩盖,只有这几株胡杨在昭示着已逝去的时代的辉煌。
活着,它如此顽强地对抗大漠;死后,它依旧高傲地挺立在大漠中。这是生命的奇迹!它的不死的精神永远留在大漠中,孕育新的生命,新的抗争,生生不息。因大漠而生,因大漠而死,这就是大漠中的生命。
篇二:摄影散文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所以我们选择了远行。
背上行囊,开始流浪。年轻的心喜欢浮于天空,自由无拘,随风飘荡。对我们来说,陌生的地方总是充满了诱惑,澎湃的激情也能得到释放。
风止心落,我们不得不偶然的踏上这一方土地。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那么得新奇,开阔的天,广袤的地,红的花,绿的草,司空见惯的东西,经过大自然的重新整合,又凸现出了新的魅力。天蓝得有生机,地绿得有朝气,俯仰之间的天地让我们流连。哦!我们已经不能再犹豫了,强烈的感官刺激膨胀了我们的把美景尽收眼底的欲望。赶快上路吧!
然而天总是不遂人愿的。路不可能直通天边,所以我们又遇到了一些麻烦,岔路总是很令人头疼的。站在这令人头疼的位臵来抉择两个方向的美景实在是一件残忍的事。自私的我们谁愿意让一半的美景与自己擦肩而过呢?
不要奢望两个地方会出现相同的景致,世界上尚且连两片相同的树叶都找不到,更何况是两条通衢大道呢?我们目之所及的景致或许相当,然而那些飘乎在我们视力范围之外的呢?此时眼睛已经不能说明问题,想象的翅膀不断完美那些不着边际的景致,那种朦胧未知的美又不断撩拨着我们飘乎不定的好奇心。
然而路总是要走的,徘徊良久,总有一半要放弃。决定的一刹那,心中更多的或许是失落,可怜的我们只能带着遗憾上路。
或许我们游完一景还可以回车复路,再览另一胜地,慷慨的自然随时给我们回心转意的机会,然而吝啬的却是我们自己,迈出去的脚步总是不愿收回来的。况且前方的景色很快会冲淡我们心中的那一点点失落。我们继续高奏凯歌,昂首前进。然而在前方的前方,还会有岔路,还要等着我们去抉择,此时我们已经无暇顾及以前的景色,再次在这造化弄人的岔路上重复上一次的动作,同样的选择还会有同样的失落,同样的失落还会有遭遇同样的淡忘。而且在前方的前方的前方,还会有同样的岔路……
如此反复,岔路口的选择的失落感渐渐地让我们麻木,近似于迷茫的无奈,挑战着我们自私的心,鱼肉熊掌虽不可兼得,但是一味的停留只会让我们失去得更多。所心我们要继续前进,终会有清醒的时候。直到那时就会发现,选择时那一刹那的失落就是对我们自私心态的惩罚,当我们不再为没有尽览所有的风光而失落时,大自然也自然就宽恕了我们。更何况这里的风景大致相当,窥一斑得已知全豹,我们没有必要再去“扫荡”每一寸土地。当我们有着如此的
想法心平气和的走过每一个岔路的时候,这地方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又要远行。
家乡的秋天
小时候的秋天也是家乡的秋天,总是蓝蓝的,让人心醉,偶尔飘过的云朵,变换着各种图形,任你遐想无际。然而中年的秋天也是异乡的秋天,总是不见那时的思绪。前几日到临沂,在高速路上,望着窗外的蓝天与白云,似又回到了童年与故乡。
秋天象征着成熟,能给人们带来收获的喜悦。记得在霜地的黄昏里,在不远处的袅袅炊烟里,抱着又圆又大的地瓜,那心情用现在的话说是多么的“爽”啊!再大些,用枯叶烧起的黄豆稞里,寻觅着无尽的秋香,我敢说那是这世界上最美味的豆香!至少在现在的城里从来还没有闻到过!
秋天又是“焜黄物华衰”的季节。原本翠绿的树叶渐渐地失去了生命的本色,在风霜雪雨的侵袭下,一天比一天枯黄,然后悄悄地随风漂落。在那欣赏美景的时刻,不得不用线将那精美的黄叶穿成一串,晾挂在屋檐下,等待享用它燃烧后上面飘来的大煎饼的清香。快流口水了吧,能干的小伙子一气能吃进十个去。离家之后的飘荡中,再也没有闻到这么亲切的香味!
那时家乡的落叶,哪有什么悲伤,如今异乡的落叶,只是无数的怅惘,在心底里,偶尔冒出的点点思绪和安慰,是面对这静默的毁灭,会将是一次如火的涅盘,抑或是一次生命的嬗变。
有人说:“秋天真美!”我听了特别想去寻找秋天。
秋天在田野里。田野里的稻子都熟了,黄澄澄的,仿佛是一块大金子。东边,人们开着收割机,正向这边开来,他们让每一粒稻子都进了仓库。
秋天在树林里,各种树木的叶子都黄了,一片一片地落在了池塘、地上。然而松树仍然抬头挺胸,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风里,身上的叶子还是那么葱绿。 秋天在花园里。花园里菊花怒放,红的,黄的,绿的,白色,橘红的……这些菊花的花瓣就像细细的萝卜丝一样。有的菊花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有的菊花才展开两三瓣;还有的菊花的着朵儿,好像马上就要展开花瓣似的。
秋天在果园里,果园里的苹果、桔子、香蕉等果实都成熟了。叔叔阿姨们拿着篮子,把果子一个一个地摘了下来。那些没有摘下的果子,好像在说:“快把我们摘下来吧!那些要买水果的人们等着我们呢!”
秋天在人们的身上。人们身穿着毛衣、背心、羊毛衫等等。
秋天到底在哪儿呢?秋天就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就会得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
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篇三:摄影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摄影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作者:葛峰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2年第10期
摄影散文按照摄影散文的体式,确定其教学内容似乎不应该成为问题。但是,通过检索资料和调查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教的内容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教摄影散文的概念;第二,教“反弹琵琶”这种写法的运用;第三,教学生对关键语句和文章主旨的理解。由此可知,教师们往往忽略了摄影散文的体式对教学内容确定性的影响。王荣生教授认为,从文本体式与学情出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两个基本依据。可见文章体式和学情对摄影散文教学内容的重要影响。摄影散文教学内
一、根据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体式”一词,是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被大家广泛使用的一个新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在总结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所谓文章的体式,是指文章的体裁及这篇文章特有的表达方式。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其审美特点是具有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摄影散文兼有摄影和散文两大优势。摄影最大的优势就是视觉上的直观性,具有冲击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摄影散文要根据它特殊的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
我们不妨看一看曹勇军老师执教《前方》的教学实录:
师: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张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张照片,你看见了什么?由这张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来说一下。
生1:我看到了几双眼睛,几双在凝望着前方的眼睛,就像书上写的一样,他们可能都没有离过家,所以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对前方的期待与希望。旁边那个男的可能是在远方受到了伤害而归来的。
师:看得很仔细。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下。
生2:我看到的是他们迷茫的眼神。我觉得他们可能有的人是在归家,有的人是在离家。离家的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又感到很害怕,所以他们的眼神是迷茫的。归家的人也许是在外面受到了伤害,所以带着悲伤的神情。
师:很好,读出照片丰富的内容。(略)
曹老师抓住了摄影散文体式的一个特点,即用照片来表达的方式,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直观感。他先让学生仔细看照片,然后让学生对照片做一些想象。照片具有直观性,学生立刻就看出了照片中人的眼神是迷茫的。接着学生们都联想到了离家与归家,这与课文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曹老师利用了摄影散文的文体特征来展开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摄影散文体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一般散文体裁 “形散,神不散”,“手法灵活,自由”的特点。《前方》是一篇叙议结合,有场景生发开来展开议论的哲理性特点的摄影散文。所以《前方》教学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哲理性这一特点。
哲理性的摄影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点领悟,是人的思想火花在人生过程中的瞬间表现,它不是靠“三论”(论点、论据、论证),而是借助于感性具象的点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点拨学生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思考。
我们看一下曹勇军老师执教《前方》的教学实录:
师:人的“悲剧性”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话回答。
生1: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师:很好,我们可以通过“在于”、“更在于”这样的外在的表达形式来把握。还有吗?生2:还有“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师:曹老师很赞赏大家的悟性。(板书三个答案)这三句话其实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我们全班来齐读这三句话。
(生齐读)
师:三个句子中的“家”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篇文章中,很多词语都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实的意思,一是虚的意思。比如这里的“家”,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三句中“家”的意思,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文中还有“路”、“流浪”等也都具有双关含义,既是实指,同时兼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的意味。
在这段教学实录中,曹老师通过问题“人的?悲剧性?具体内容是什么?”引领学生对“家”的思考。“家” 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由实指到虚指,就是由具象上升到了哲学的思考。哲理性的摄影散文由感性具象的点拨上升到哲学的思考,这是哲理性的摄影散文特有的表达方式。《前方》这篇摄影散文具有哲理性散文的特征,所以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前方》这篇文章的体式。王荣生教授认为,体式是
一个把手、一个工具,依据体式,容易解说文章,不会走偏。只有把握摄影散文的体式,才能把摄影散文教成摄影散文,而不是一般性的散文或一般性的议论文。
二、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进行学情分析。摄影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依然要考虑学情。每篇课文学生可以学什么,学生想学什么,这些因素可以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
每篇课文学生可以学什么?教师可以根据课标,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水平来确定。
每篇课文学生想学什么?这则由学生决定。教师课前可以做一个调查,例如,一位教师在某高中的一个高一班级随机抽了十位学生。让每位学生看完曹文轩的《前方》这篇课文之后回答:“你想从《前方》中学到什么?”学生读完后给出了很多回答。“前方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抛弃自己的家园,只是为了去前方?” ,“何为前方,人们总是渴望着去前方,难道家不好吗?”,“在做任何事时不要太在意结果,我们要看重过程。”,“前方是人们的一个理想,有了理想,人们才会有前进的目标。”……学生们的回答各种各样。教师面对这样的结果,当然要对学生想学什么有所选择。经过统计和整理,结合教师对学情的把握,把 “前方到底是什么?”确定为教学内容之一。
学情是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学生想学的,往往是这篇文章该教的,学生按以往的经验和基础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不妨来看看曹勇军老师教授《前方》的课例。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曹文轩的《前方》。课前大家对这篇文章质疑,提了不少问题,我看了一下,主要问题有三个:一、这篇文章中“家”到底有什么寓意,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苦旅;二、一会儿说要“离家”,一会儿说要“归家”,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三、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摄影散文”有什么特点。我们这节课就来合作研讨这些问题。
曹老师在课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质疑,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很多问题。这是了解学情的一个手段。很显然,曹老师不是把所有问题都拿过来教学的,而是进行归类,找出主要的三个问题进行研讨。整堂课,曹老师都是围绕学生提出的主要的三个问题进行教学的。建构主义观认为学生并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建构过程的主动学习者。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提出了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主动提出来,希望得到解决,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尊重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根据文本确定教学内容
文本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的本身。文本的内容很丰富,其内容一定是大于教学内容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文本,依据文本,合理地有选择地确定摄影散文的教学内容。
曹勇军执教《前方》一课时,紧扣文本这一要素。这节课由照片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曹老师抓住了作者的三个核心观点,即“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来展开教学活动。这三个观点统摄了整篇文章。曹老师选取这三个核心观点作为教学内容,可谓提纲挈领,是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有效地确定了教学内容。曹老师通过三个核心观点,引出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并最终引领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主旨。我们不妨来看看曹老师通过对文本关键语句的解读后,对文本思想的把握。
师:家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而前方又时时刻刻召唤着我们,我们总是围绕着家进进出出。有人说这种进进出出不是悲剧吗?这是一种悲剧,但这个悲剧不是悲惨而是悲壮,是崇高。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上帝罚他一次次把滚落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西西弗斯在这日复一日悲壮的宿命中,获得挑战荒谬战胜庸常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样,在“离家”与“出家”的进出之中,你有了精神追求,寻觅着精神家园,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曹老师对三个核心观点进行解读后,得出了本文的思想主旨。他认为人在“家”与“前方”之间做着宿命般的轮回,但这不是消极的,而是通过离家与追寻前方的过程,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曹老师是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从文本本身去解读,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把文本分为三个大的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而文学意蕴层面又可分为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很显然,曹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抓住了文学意蕴层面的哲学意味层,他从哲学层面探讨《前方》这一文本所蕴含的思想主旨。曹老师抓住了这篇文本的本质特征——哲理性,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就不会偏离文本。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文本本身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摄影散文的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根据体式,学情和文本来综合考虑进行取舍。这样确定的摄影散文教学内容才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