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换位思考心理体验活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30:06 体裁作文
换位思考心理体验活动体裁作文

篇一:学会换位思考心理活动课教案

学会换位思考,让心靠近

——初中生心理健康活动课

五福初级中学 杨凤英

【教学理念】 初中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不善于换位思考,更谈不上从对方的角度体察、理解对方的心情,从而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所以,提高中学生对人际沟通的认识,以及提高沟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在班集体学习生活中,良好的沟通能拉近同学间的距离,因此它能促使同学们更加团结友爱,一起为班集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目标】

1.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2.体验换位思考的重要,激发同学间友爱之情,提高交往的主动性。

【教学形式】

讲授、游戏活动、心理体验、讨论交流

【教学对象】

初中一年级(初一)

【活动准备】

1.换位思考小故事素材。

2.轻松柔和的背景音乐,以及活动结束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3.游戏中需要的纸条若干,让学生自己提前准备。

4.事前收集初中生人际沟通方面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整理应对的方法与技巧。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小运动:伸出你的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就可以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一起进入今天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二、小故事引入、揭示主题

该部分由老师讲述,故事内容如下:

『小故事一』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嚎叫,强烈地反抗。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确是要我的命啊。”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悟呢?同学举手或点名,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感悟分享出来,逐一进行点评和表扬。

总结:其实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舍身处地站在别人的位置去看问题,也许就不同了。

好的,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角色扮演,分别是:情景一:处理迟到;情景二:处理不交作业;

1. 及时了解情况,问清情况。学生迟到的原因有很多,看学生的眼睛和动作,能看出学生是否在撒谎。

2. 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迟到原因,避免出事。学生独立性不强,时间观念不强,贪玩、好动,因此学生到了学校门口时,都会东瞅细看的,慢慢悠悠进学校,难免也会迟到。

3. 日常管理中,老师也应该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经常迟到的学生,一定有一些客观的原因,为了不让其他同学感到不公平,老师也要对学生说明原因:迟到是不好的,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如果以后工作了还迟到,那可是要扣钱的哦!争取其他同学的理解和支持。

二、游戏活动,角色互换

(一)师生角色换位

1.游戏规则及过程:由老师扮演学生、三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情景中的老师。 情景一:处理迟到;

声优:星期一上午第二节数学课,上课铃声已经响了5分钟了,XXX同学气喘嘘嘘地跑到教室门口

同学:“报告。”

老师看了看XXX同学:“请进,以后上课别迟到了,安静回座位不要影响到同学。”

同学:“谢谢老师。”

(以上为该同学第一次迟到,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上课,基于该同学第一次迟到,所以很客气的让该同学回到座位,该同学也比较有礼貌的谢谢了老师,这样的结果很不错,这个老师也很不错。)

声优:星期二上午第四节数学课,上课铃声已经响了15分钟了,XXX同学气喘嘘嘘地跑到教室门口,他神色慌张,心想(让学生小声的自言自语说出来):“糟了,又是该老师的数学课,昨天因为解大便就迟到了5分钟,今天又迟到了15分钟,老师一定会很生气,或者让我写检讨了,哎,打篮球居然会忘我的连上课铃声都没听到,见机行事吧。”

同学:“报告。”

老师条件反射地盯了下门口的XXX同学:“XXX同学,怎么又是你?”看了看手上的腕表,“你看看你迟到多久了?”

同学:“不好意思,老师,我拉肚子,所以。。。。。。”

老师:“拉肚子可以事先给班长打个招呼,然后去医务室让医生给你开点药吃,不事先打照顾任何迟到都不是理由,站后面去,不许靠墙。”

XXX同学极不情愿的拖沓着走到教室后面,一直站到了下课。

声优:星期三下午第1节语文课,上课铃声已经响了20分钟了,XXX同学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门口,他此刻心里极不爽快,心里念叨着:

“我怎么那么倒霉哦,天天都迟到,在路上自行车车胎居然被扎爆了,什么事都被我摊上了,这下完了,多半要请家长了。”于是飞快地跑到教室门口,一边擦汗,一边喊

学生:“报告。”

老师由于上课上的很入神,没有注意到教室门口的XXX同学。于是XXX同学又很大声的喊了声

学生:“报告。“

老师扶了扶眼镜,朝教室门口看去

老师:“啊,我的天啊,XXX同学怎么又是你?昨天就听数学老师说你迟到了,今天怎么又迟到了?你现在成了班上最典型的人物了哦?迟到打扰我上课了,先到后面去站起,下课来我办公室。”

XXX同学此刻猴急了,抓了抓后脑勺,焦急地解释到

同学:“老师,我在路上的时候,我的自行车车胎爆了,不行你去看嘛。” XXX同学嘟嘴,等候着老师的回应

老师:“自行车车胎爆了?你真的是迟到是天天都有理由哇?”

同学:“不是的,不是的,老师,不行你下了课去看嘛,我是一直把自行车推到学校的,车子现在停在车棚的。”

XXX同学说着说着,眼泪就开始在眼眶打转了。(这个难受的表情一定要做真实)

老师:“就如你说的吧,回座位吧。XXXX班长,下课的时候你和XXX同学去车棚看看他的自行车车胎是否爆胎了,看后立刻来我办公室向我汇报。” XXXX班长:“好。”

下课后,XXX同学领着XXXX班长来到车棚看了,果然是车胎爆了,于是XXXX班长安慰XXX同学

XXXX班长:“好了,不难过不纠结了,这几天你连续迟到,老师肯定会起疑心,待会到了办公室,我会帮你向老师解释的,以后你一定要注意了,现在你是我们班的迟到大王,校纪校规一定要遵守,千万别遭学校处分了。” XXX同学:“好的,谢谢班长。”

两人来到办公室,XXXX班长帮助XXX同学向语文老师解释了之中的缘由 老师:“对不起啊,XXX同学,老师误会你了,平时做任何事情一定得小心谨慎了,你每天都因为这些不轻易的小事迟到,让你们班级的荣誉也收到了一定的影响,老师希望你在顺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不要在轻易迟到了,好吗?”

XXX同学:“谢谢老师。”

老师:“老师都是喜欢听话懂事的学生,老师相信你,你很有礼貌,这点老师很欣赏你,以后在学习中也要加油哦。”

XXX同学:“谢谢老师,我会尽力的。”

声优:此次事件过后,XXX同学再也没有迟到过,并且学习很努力刻苦,每

次考试成绩都名列班级前茅,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2.游戏总结

(1)提出问题: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处理方式好不好,其它同学说自己的看法。

(2)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通过游戏可以看出,如果老师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在日常与老师的交往中,沟通非常重要,它能减少师生间的误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师: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表达。它广泛存在于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同学间的沟通也显得十分重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二)处理不交作业

分别让学生说出平时不交作业的情况有哪些,然后请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回答怎么处理。

(三)讲述妻子与丈夫互换“身体”的故事

丈夫厌倦了整日的工作,羡慕妻子舒舒服服地呆在家里。他想让她体验一下自己的工作,于是他开始祈祷:“亲爱的上帝,每天她安逸的呆在家里的时候,我却不得不辛苦的工作。请您把我俩的身份对调一下,让她也知道我的辛苦吧。”

第二天早晨,“丈夫”果真变成了“妻子”。“她”起床为“老公”做早饭,叫醒孩子,给孩子穿上衣服,并为他准备好午餐的便当,并送孩子去学校。回家后收拾该洗的衣服,开动洗衣机洗衣服,洗完后又去银行存/取钱,去超市购物。回家整理好购买的东西,然后收拾房间。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了,囫囵的吃点东西,赶紧的扫地、拖地,去学校接孩子,接着督促孩子做作业。然后,“她”又架起熨衣板,一边看电视一边熨衣服。下午四点半了,做晚饭。晚饭后,“她”清理厨房,然后叠好衣服,给孩子洗澡,哄孩子睡觉。晚上九点时,尽管家务还没有做完,但“她”却已经筋疲力尽了。

早晨“她”醒来后就跪在床上祈祷道:“亲爱的上帝,我真不该羡慕妻子,他比我辛苦多了,求你把我们调换过来吧!”。上帝笑着回答:“很高兴你从中学到很多,我可以把你们的身份换过来

(四)引用卡耐基的话,说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篇二: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换位思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提到“换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更多的是说“将心比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是一种理解。 换位思考是一种理解,也是对人生的一种领悟。只有胸怀坦荡的人,只有敞开心扉的人,才会用人性的善良、火热的爱心去理解别人的痛楚和需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身份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刻。你不能苛责寄人篱下的林妹妹的伤怀,你也不能否认落红护花的事实。你能做的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去体会一朵花的丰富内涵。之后,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换位思考,而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是因为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的性格造就了不一样的思考角度。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从《自由论》的“只知己而不知彼者,对己亦知甚少”到《艺术与生活》的“如果我们了解别人也像自己一样,那么对最可谴责的行为,我们也会感到应该宽容”。这些都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东西,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伴随在我们的左右。我的同学曾经抱怨,说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太高,总是让他考第一,考名牌大学。而他的父母也经常抱怨他的小孩,挑食,臭美,爱穿名牌,多说他两句就烦。显然,他与他的父母都没有仔细考虑过彼此的感受。作为子女,理当体谅父母的苦心;然而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父母对子女提过高的要求并不是合理的做法。而做子女的理应多理解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让双方多沟通,进行换位思考,才能互相理解对方。

换位思考不仅仅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些问题,还能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还记得高中时,老师上课有时会拖堂。这样便引起了一些同学的不满,他们总认为是老师占用了他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但是,老师上课拖堂也是为了多讲一些内容,让同学们增加知识。不过有时拖堂拖得太久,影响到下节课的正常进行,也不是很好。而且让同学们保持一定的休息时间,能使上课的效果更加理想。假如在这件事情上,老师和同学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就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了。

如果我们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许多冲突和矛盾都可以解决。其实,换位思考并不难;可是这对于一些人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换位思考需要暂时忘记自己的想法。

“谁也无法轻易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受着一扇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人很难改变,出于本性的固执和偏执。在生活中固执的人和偏执的人非常多见。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已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在有了知彼解已的思维基础上,人就会耐心地去倾听,才会有合作产生,如果没有知彼解已的思想,就谈不上了解对方和解放自己。知彼解已需要的是主动,如果单方面去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了解到此习惯的人一定要拿出诚意来,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使用过去的观念去处理问题。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

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换位思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换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谕。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让我们一起学会换位思考吧!

篇三: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换位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方案:

换位思考

[适用年级]

六年级

[设计理念]:

心理背景: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存在着对象与背景两大因素。知觉中的对象和背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照一定的主观条件,经常可以互换的,人的知觉往往会受到自己的性格、心情、文化背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观察到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所得到的情绪体验也是不一样的。甚至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我设计了《换位思考》这一课,希望能够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换位思考的真正含义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换位思考”,即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心理。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特别是青春期的到来,孩子正处于叛逆的阶段,往往会处理不好和身边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会尊重他人;同时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建立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活动目的]:

1、 在活动中让学生勇于面对自己的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伤痛等;

2、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学会同理,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避免许

多不必要的纷争和烦恼。

[辅导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孩子体验感知知觉的选择性,明白立场与背景的不同,看的问题也不同。

[辅导难点]:难点是如何去给予孩子安全的环境,挖掘孩子心灵深处的伤痛,让孩子能够敞开心扉,把自己的不愉快表达出来。

[活动形式和方法]:本课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通过“活动——体验——认知”的模式来达到教育的效果。

[活动内容]:换位思考

[活动准备]

1、 全班分成两层为成半圆围坐,并要求前后4—6人一个小组。

2、 多媒体课件。

3、 两把椅子(放于半圆的正中,即大概圆心部分)。

4、 背景音乐(钢琴曲《眼泪》)。

5、 两张工作纸。

[活动设计]

一、 分享同理,吐露心声:(5分钟)

1、 老师先和同学们握手交个朋友,彼此拉近距离。

2、 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最近,班上有个孩子老是缺交作业,屡教不改,今天早

上又没有交作业了,我已回到班级,班干部就向我汇报了这个情况,我今天真

的很不开心。)

3、 学生闭目冥想自己最近与家人、老师、同学之间的一次矛盾、冲突,或者是一

直以来的和别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不开心的事情。(背景音乐起)

4、 把事件和心情写一写,写在工作纸的背面。

1

5、 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人讲一次。

6、 原意跟大家分享的,可以勇敢地站起来。(老师做适当的鼓励)。

二、 激趣导入,明白道理;

1、 游戏一:建议学生先把自己的情绪暂时放到一边,观察以下这两幅图画——“两

可图”。(5分钟)

2、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 讨论:为什么别人看到的和我自己看到的不一样?

4、 小结: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看的角度不一样,所以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5、 游戏二:“保留谁?”(10分钟)

活动要求:请你在下图中选择你自己愿意丢弃的动物,按照顺序填在第二张工作

纸的表上。

故事前提:你要登山了,你带上了五种动物,他们分别是:猴子、老虎、大象、

小狗、孔雀。但是你在登山的过程中您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使得你不得不丢弃一些

动物,保留一些动物,到了最后,只剩下你最最需要的一种动物来陪伴你。请你按照需

要、更加需要、更加更加需要、更加更加更加需要??最后保留的顺序来填写下表。

6、 学生填写表格:(要求用一、二个词语概括表达.从1-5按照顺序把需要、更加

需要、更加更加需要、更加更加更加需要??的动物名称和保留的理由写下来。)

学生交流。

交流你所保留的顺序和最终保留的动物。看看哪个组能够达成一致?

说一说:为什么我们的意见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为什么我们有些小组在讨

论时发生了纷争?

10、 说说从刚才的两个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11、 老师小结: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有自

己一定的理由,在与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固执己见容易导致争吵和

矛盾。所以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也就是换把椅子坐一坐。

12、 出示课题:换位思考——换把椅子坐一坐(2分钟)

解释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

问题,以开放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下不一样的行为。

三、审视自我,换位思考。(16分钟)

1、老师首先自己进行换位思考的演练,利用两张空椅子来进行自我分析,理解自己的

2 7、 8、 9、

烦恼的根源。

2、鼓励一两个孩子说一说自己对自己烦恼的看法。

3、建议孩子们在工作纸上写下换位前后的想法。(心语训练场)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

“换位思考”后我想:

4、 小组内交流。

a) 现场演练:把自己的想法通过两把椅子表演出来。

b) 鼓励孩子走出座位,找到与自己有矛盾的伙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争取和对方重

归于好,建议如果与校外的人产生矛盾的话。可以在课外找到对方,说说自己心理

的想法。

四、 老师结语:(2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体验换位思考,让老师能够解决心中的

烦恼,而且我看到很多同学也能够在这一节课中收获、认识到:每一个人站的角度立场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理由,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感受到他人的情绪;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揣摩到对方的心理,达到同理对方的目的;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欣赏到他人优点,并给予对方真诚的鼓励,使我们的生活会少一些纷争,多一些理解。

3

篇四:换位思考的心理学实验

德国心理学家近年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他们将受试者分成两组,给每个人一百美元去赌钱。在进赌场之前,测试者对其中一组人说:“如果你们选择不赌的话,你们就会失去百分之六十的钱。”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去赌了。测试者又对另一组人说:“如果你们选择不赌的话,你们就会得到百分之四十的钱。”结果,绝大多数人没有进赌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在处理任何事情时,由于认识和思考的方法不一样,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引出的结果也可能截然相反。借用这种理论,用换位思维的方式来调节心态,对现代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它可以化解人的怨恨,平息人的怒气,

使你度过愉悦的每一天。

人说生气和发怒是精神和情感的“肿瘤”。这是因为生气和发怒会消耗人体大量情感的能量,使人们情绪忧郁,饥不思食,乏不思眠;这是因为生气和发怒可使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胃肠不适,全身疲惫;这是因为长期的生气和发怒会降低人的免疫力,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甚至癌症。

发怒是人们在个人利益受到侵犯、被人强行压服、无故蒙受冤屈或要求遭到拒绝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它具有报复倾向。它是对外界挑衅的正常的情感体验,表现出一种剧烈的内心不适和亢奋。发怒可以破坏人的生理和心理,导致许多身体和精神的不良后果。

当你开车正赶着去开一个会,旁边一辆车突然改道行驶,横在你的车前,又立即减速,迫使你紧急刹车。这使正在焦急的你顿时火冒三丈,脸涨得通红,双手不停地敲着方向盘,嘴里大骂:“怎么开车的?神经病!”如果这时你换一种想法提醒自己:“不要发火!开车可得安全第一,跟在这种人后面,必须格外小心。千万不要被这种人迁怒于自己,毁了我的一天。不值!”

当你上网时,发现网络系统不通,打电话给网络公司,电话那头让你无休止的等待。当时的你烦躁不安,恨不得摔掉手中的电话。如果此时你换一

个角度想问题:“真不凑巧,许多人都在同一时间要求帮助,还是耐心等等吧。”你的耐心会使你从焦虑不安中解脱出来。

当你在拥挤的车厢里突然被人踩了一脚,疼痛难忍,顿时怒起:“眼睛瞎掉了!”若你换一个角度想,人家不是有意的。你的原谅使你的脚痛减轻不少。

这种“换位思维”包含了原谅、宽容、文明、耐心、自我解嘲和阿Q精神。它能化愤怒为平和,化焦虑为耐心,它能让你心头的怒火平息,让你的胸怀开阔。它不是欺诈,不是权术,是一种心理平衡和调节,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是谁的过错,你的生气只会伤害你自己,你,才是你生气愤怒的真正受害者,而不是别人。

愤怒、忧虑、焦躁和不安是一种心理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的应激会导致内分泌的紊乱,免疫功能的低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甚至引发癌症。

这种“换位思维”并不意味着事实上的谁是谁非,而是你在避免一种情感的伤痛,预防一种心灵的癌症。

换位思维,是需要人们长期修炼、逐步养成的。一开始我们可以用笔录的方法,记下发生的事情和当时的情绪反应。然后换位思维,把另一种想法写在旁边,以求心理解脱。久而久之,这种笔录式的换位思维方式就会成

为你的习惯思维,你的愤怒也会渐渐平息或消失,你就会心情舒畅,待人平和,每天过得很轻松。

对于愤怒和怨恨,除了换位思维,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消除和降温。

如自我发泄,将心中的积怨讲出来,心里痛苦就大哭一场;你可以与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打电话聊天,以冲淡心中的不满情绪;打开收音机,让美妙轻松的乐曲把你领到另一个心灵世界;看场电影,让激动人心的故事把刚刚发生的不快事件抛之脑后;或者干脆冲到室外,奔跑二十分钟,出一身汗,让心里的怨恨“蒸发”。

此外,深呼吸、瑜伽、太极拳和身体肌肉放松等自我放松的方法对化解愤怒、消除生气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篇五:心理健康《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 给学生一个台阶下

一、通过暗示、说理、感化等手段转化犯错的学生。

暗示、说理、感化是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平时教育中,批评与惩罚往往是教师教育犯错学生最常用的法宝。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希望自己的教育方法能够“立竿见影”,但是有些做法往往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如学生作业没按时上交就罚写几遍,甚至几十遍;课堂上学生做小动作,随便讲话就点名批评或罚站;成绩差的学生被老师批评,被视为脑子笨、“弱智”等。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了心理障碍,都可能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现象的发生。我们若能给不按时上交作业的学生减少作业量;对课堂上做小动作的学生多加暗示,让他专心听课的同时,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对学习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哪怕是点滴的小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这样,将会让他们在教师的宽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由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阶段性特点,中小学生缺乏稳定性和自控能力。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是儿童式的行为,因此,教师要通过暗示、说理、感化的手段去转化他们,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二、关心弱势群体,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

弱势群体中的学生一般都在社会、家庭、学校中得不到应得的尊重,因而自卑、疑惧。教师教育犯错学生,了解家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有的学生经常犯同一种错误,这就要教师查查犯错的“病根”。从学生犯错的心理环境入手,解剖其犯错的心理过程。教师要对学生做正面引导,避免再次犯错。有一学生6岁时,母亲离家出走了。他

被父亲寄养在姑妈家中,缺少关怀,性格孤僻。上初中后,他常动手打女同学,全班同学都讨厌他。教师批评教育不起作用。后来班主任了解了他的成长背景,知道他恨妈妈抛弃他,所以也恨所有女性。老师用母爱般的亲情去温暖帮助该学生,周末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把他带在身边,经常鼓励他自爱自强,不要怨天尤人,常让他参加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与同学友好相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引导,这位学生基本扭转了畸形的心理,与同学融洽相处,学习有了进步。 有些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是因不适应环境引起的。温暖的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熟悉的老师与同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如小杰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性格内向。他不肯做家庭作业,老师向他要作业本,他就逃学。原来,他父母在外做生意,他已经第三次转学了。家长平时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沟通机会极少。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失去了信心,小杰逃学更加频繁。班主任带他去心理咨询,发现他是因为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经常换学校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而家长得知他不做作业就经常打他。为了让小杰感受到家庭、学校的爱心,班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环矫嬗爰页ち担黾页さ乃枷牍ぷ鳎环矫娑运嗉庸匦模嗾宜感模胨木嗬搿M保逃渌捕喙匦乃U庋üΓ〗芨惺艿角浊楹陀亚椋ソサ匮Щ崃擞胪枪泊τ牒献鳎耙埠芸旖搅恕?/p>

三、教会学生自己寻找台阶。

我们看待学生,要从学生个体属性出发,他们和所有的人一样既有生理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魏书生对待学生犯错误就有

一套好方法:他的学生犯了错时,一种方法是写说明书,要求学生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入观察自我,分析自己的好思想与坏思想斗争的过程,从而调整自我心理环境。另一种方法是写犯错误的“心理病历”,写出“发病”原因、初发时间、主要症状以及自己设计用几个疗程“医治”等。这两种方法是分别依据心理分析疗法和行为疗法,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因为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发自内心的需要,需要教师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信任。偶尔犯错误时,特别需要教师的谅解。所以,我们要用爱心去铺垫一个个台阶,帮助他们走向成功。摘自《教育信息报》

换位思考与教学相长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强调教师是授业者,是教学环节的主导者。一个学校固然有着门类齐全的科目,全方位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给予学生“解惑”的是教师。不仅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涵养等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授业中,如能把握好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地位,“传道、授业、解惑”与教学相长将能相得益彰。所谓“把握教学主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能站在教学主体的位置上

组织教学,开展教学,即来一个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所谓换位思考,是指教师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及效果,将认识立场转换到学生的位置上来进行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显然这样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教学相长。它克服了单向的自身思考方式所带来的主观性、片面性和武断性,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认识上的高度责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等。一个教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是极其初级的,不了解教学对象,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教与学都是盲目的,如若单纯照本宣科、想当然,其效果更是极其有限的。常听到有的教师说:学生没反应,课堂上死气沉沉。或者说:学生一问三不知。面对这种现象,为师者不妨来个换位思考,走出“自我”,努力摒弃、克服主观武断意识,站在学习的立场上,重新认识,换个角度组织教学。可以说教师从“自我”立场向“非我”立场的转化,是对自身原有认识的一种否定,而由“非我”立场再向“自我”立场的回归,则完成了对原有认识的否定之否定。这样,能使后一个“自我”更贴近客观实际,也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客观规律。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换位思考与教学相长的关系密切深远。它有助于教师突破自身所固有的认识局限性;有助于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全新的思维模式;也有助于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切师生关系,协调师生感情。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每位教师在讲课之前都要备课,写出教案,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更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而教案设计得正确、合理与否,直接

影响着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执教者都能体会到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重点,更要注重“备人”。要了解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对象,安排教学步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的面部表情及反应状况来检验自己教案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可以通过课堂复习,提问,通过作业的批改,课后答疑等实际情况,来检验、认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随后,再返过来,结合学生学习的反馈,重新备课,从组织教学,到授课方法给予充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如此,备课――备人――再备课的多次循环,能不断的冲破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避免教师一厢情愿的精心设计,学生却启而不发、毫无反应的现象。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得心应手地驾驭好每一堂课,全方位的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而行之有效。这就是换位思考,从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角度出发,来改进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为灵活。换位的结果也帮助了教师发现乃至把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一般规律,促进教学相长。

现代的学生思想活跃,富于开拓精神,信息接受量也很大,教师如若仍然机械、教条的生搬硬套,一言堂,课堂死气沉沉,一问三不知也是预料之中的。因此,教师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多多换位,打破旧的思维框架和心理定势,建立全新的适应师生关系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大胆尝试自由谈论式的开放教学。课堂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