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找到作文评价的“尺子”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3:30:52 高中作文
找到作文评价的“尺子”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找到作文评价的“尺子”作文

找到作文评价的“尺子”

刘成友 刘祺航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19日   17版)

  “我醒来时,轮船又颤动着噗噗地响了。船舱的窗户明晃晃的,像一个太阳。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地咕哝着。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这是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短短的文字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与方式,加之作者自己深厚的感情,使得文章的描写富有立体感。大师们的写作方法是否可以总结成规律与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到底是感性的认知,还是更需要理性、量化的评价标准?

  相信这些问题曾困扰过每一位语文教师。日前,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在济南明湖小学召开现场会,与会专家对于当前我国作文评价标准的共同认知是,指标过于模糊,评价不够科学,同时不具备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性,“教育评价理论告诉我们,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功能。遗憾的是,审视我国的作文教学,作文评价几乎丧失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说,“其根本原因是,作文评价标准定得过于模糊。”

  80年前,梁实秋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言:“所能教人的只有规矩,现在教中文的最大的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如今,80年过去了,梁实秋所言问题依旧存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教授包明德指出,“翻开语文教育历史,专讲规矩者渺渺。即使讲到了规矩,也是主观性偏强而客观性较低。”有专家指出,长此以往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作文评价标准模糊,阅卷老师很难对作文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日常的作文教学,教师们很难成体系地将方法教授给学生。语文新课程改革10年来,写作教学步履维艰。如何走出困境,建立公正、科学、有效的写作水平测试体系,已经成为作文教学之必需。

  那么,何为公正、科学、有效的写作水平测试体系?包明德教授认为,标准要做到三点:“一是从理性的角度为学生定位,让学生清醒地知道自己当下的写作描写水平等级状态;二是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在他需要的时候有奔头而不是不知所措;三是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台阶,一个可以随时自我矫正评判的尺规。”

  据了解,有关专家、作家、一线教师研发的一套专门用于对中小学生及社会青年进行写作能力测量评估的第三方评价系统已经在研制过程中,该体系不同于当下作文评价常用的“主题正确”“文字流畅”等感性的描述,而是给出更为具体的要素培养点,针对记叙文、议论文,以及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都给出更为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从而改变以往评价过于笼统与感性的做法。

  “希望通过这样一套体系,真正让孩子们找到写作的‘钥匙’。如果学生从写作中很难得到成就感,很少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丧失写作的自我提高内驱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原中学语文教材主编顾振彪说道。

  “当然,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提供一个更为科学、更可量化的标准还只是第一步,培养孩子敏感的心灵,善于发现的眼睛与独特的感知,是作文教学的更高境界。”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毛继东介绍。

 

篇一:小学作文:难忘的经历

难忘的经历

不经意打开抽屉,我又看到了那截折断的尺子,不禁又想起了几年前的那件事……

那是小学6年级的一次数学期中考试,考试前一天,老师嘱咐我们:“同学们,这次到了教室,我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掏出来。铅笔,橡皮,钢笔,尺……咦?啊!尺子!我忘带尺子了!完了,离考试就剩5分钟了,怎么办?

我把书包翻了个底朝天,又在座位周围找来找去,希望能找到一把直尺。可是奇迹到底没有发生,书包里空空的,地上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唉,这下惨了,没带尺子,画图题怎么做啊。

老师已经拿着卷子进来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我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怎么了?丢东西了吗?”回头一看,不认识。所谓病急乱投医,我虽然觉得他帮不上什么忙,可还是把忘带尺子的事告诉了他。他沉没了一会,说:“我给你吧。”我正在纳闷,忽然见他把他那把新尺子“啪”的一声折成了两半,把其中一截递给我,说:“给,拿去用吧。”

我接过那半截尺子,一股感激之情从心底升起,可我还没来的及说什么,铃声就响了,开始考试了,我只好转过身,开始聚精会神地答题,用那截断尺仔细地画着图……

铃声再一次响起了,考试结束了。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我转过身,想向他道谢,可是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好像明白我的心思,笑了笑,说:“不用谢,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嘛,那截尺子就送给你了。”

说完,他就拿起东西走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尺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可是我仍然记得很清楚,它还将继续留在我心里。它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我也会把这种真情继续传播下去,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真情,并把它传下去。

如所属专辑不正确,请修改个人资料后再投稿。

篇二:半截尺子

半截尺子

开头写法——扣题定位引下文:

小明是我童年最要的朋友,我至今还保存着他给我的半截尺子。

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

读小学三年级时,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一个统计图。我在文具盒里东找西找,都没找到尺子,可能是忘在家里了。

这时,我想到了好朋友小明,何不向他借用一下呢?

我朝前排的小明望去,只见小明正在专心地画图,我不好意思打扰他。其他同学也都在认真画图,只有我无所事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师在教室来回走动,我低着头,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最后,我硬着头皮,敲了敲小明的后背,轻声说:“小明,我忘带尺子了,把你的尺子借我用一下好吗?”

‘‘我也正在用,这咋办?"小明着急地回答。

过了一会儿,小明悄悄地递过来半截尺子。我一看,原来他把自己的尺子折成了两截。接过那半截尺子,我没有多想,赶紧画起图来。最后,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我顺利地画好了图。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对小明充满了谢意。

下课后,我对小明说:,“今天真得感谢你!要不是你借我半截尺子,我就不

能按时完成作业,又得挨老师批评了。只是你的尺子折断了,让我怪不好意思的。我明天赔你一根吧!”

“这怎么行!不就是一根尺子嘛,谁叫我们是好朋友呢?有困难,理应相互帮助才对啊!”小明一点也不为折断了尺子而痛心,相反,他为帮助了我而满心快乐。

结尾写法——照应开头写所感:

这件事过去几年了,但那半截尺子,我当宝贝一般保存着。它启示我,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给予无私的帮助!

篇三:关于小学作文评价改革的思索

关于小学作文评价改革的思索

摘要:目前作文评价中繁简失度、标准单一、形式单一的状况是与新课标的精神相背离的,也是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探索多元化的作文评价势在必行。一是多重标准、多个角度、分层评价。二是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分级评价。三是多个环节、多次修改、全程评价。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评价;多元化

在日常作文评价中,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精批细改繁杂化,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师者的水平和责任感,结果是作文批改累了老师,学生也不一定汲取多少;一种是粗批糙改简单化,写上“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句子(不)通顺”之类毫无感情的套话,学生看后漠然置之,毫无所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作文水平”。这就是说作文评价要走多元化评价之路。

一、多重标准、多个角度、分层评价

老师面对众多有着不同经历的个体所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表达,如果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势必使许多学生的作文潜能没有得以开掘便即告夭折。我们应当尊重差异。小学

阶段哪怕是高年级,他们的作文兴趣也是需要呵护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作文能手,多出一批心智健全的孩子。当然“尺子”过多,也不利于操作。这里可沿用“优等、中等、一般”的分类进行比较评价——优生对优生、中等对中等、一般对一般,用多重标准进行横向比较。除此之外,更要注意进行个人的纵向比较,尤其对一般的学生。这样好的有被超越的压力,差的有自我超越的愉悦,中等生有跳一跳够得着的动力,从而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积极平衡”。

尊重个体差异还体现在作文评价的侧重点上。目前的作文比较重视写作技巧的培养,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我们把“作文”放到“关注人的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对于《XX,我想对你说》、《XX,你累吗?》之类,就侧重于“情”的评价。即使语言不甚华丽、结构不甚合理也无关大碍,情真挚即可;对于《我发现了……》、《我制作……》之类,要求叙述清楚即可,着重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

二、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分级评价

以往作文评价师→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极易受到教师个体经验和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开发多种形式,让作文评价有更广泛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每单元一次的“大作文”,我们则主张让学生先自评。这源于老师教授“写字”时,学生每写一张都要先圈出自己满意的字,再由老师圈定。一次比一次重叠的多,即为进步。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字兴趣和教学效率。后又将此法迁移到作文教学中。学生每写一文,都用浪线画出最得意的用词或句子,自我品味,同时自我质疑,便于思维丰富充盈。这样,先让学生对书面表达能力有一种深思,有一种自我认同感,而老师的外来肯定更大大增强了这种认同感,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自己习作的信心。

另外,每学期对学生的“大作文”精批细改2—4次,再辅以3—5次对“典型文”的集中评改。即把一些问题比较集中的所谓“典型文”班内公开展示,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集体评改,让老师、同学各抒已见,小到符号标点,大到布局谋篇,“读者”当面质疑,“作者”当面解答,长处共享,短处共矫,人人参与,达到了张志公先生所说“改一个等于改全班”之目的,节时省力,效果颇为不错。

对于日记和小练笔,重评、少批(或不批)、多学生自改。有限的时间,大密度的练习决定了不可能进行精耕细作。

无论哪种形式都会有短长,关键在于合理安排,综合运用。

一般来说,学生的作文虚构成分较少,大都是真实生活的反映。所以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文中涉及的家人、朋友和

亲戚。把当事人纳入评价体系是作文评价的应有之意。可给学生留这样的作业——把作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读给你的同学、朋友听。有同学写了一篇《爸爸,我想对你说》,读给父亲听,父亲感动得流泪——这也是一种评价。后经推荐发表在《快乐作文》上。发表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最大肯定和褒奖。

等级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评价方法。其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有一枚小印章,对达到训练要求的就印上一个翘起的大拇指。纵向比较效果好的批“可入个人文集”,更优秀的就批“拟投稿”,并标明日期,以示督促。对“拟投稿”的作文又采用了打分制。根据每次修改的质量增加相应的分数,达到9-10分就可投稿了,随即升格为“已投稿”;见诸报端的升格为“已发表”。“拟投稿”、“已投稿”、“已发表”的名单及作品均在黑板上张榜公布。

三、多个环节、多次修改、全程评价

1、关注材料的准备过程

孩子的生活应是多姿多彩的,“在安全重于泰山”、“分数高于一切”的高压之下,我们暂时还不能带领孩子更多地走出校园,但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家长、通过网络、通过电影、电视走进自然,融入社会,开阔思路;还可以通过训练,练就他们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为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我们倡导了“菜篮子”工程——把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一丝感动、

一点收获简要记录下来,装进“篮子”里,并定期向老师和同学汇报“篮子”里有哪些“菜”及“加工计划”。老师及时地加以评价,予以指导。教师也经常向学生汇报自己的写作计划。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老师的许多素材源于学生),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2、关注修改的过程。

作文批改是对学生作文指导的延续。这是作文教学的中间一环,而非结果性评价,是为二次作文做准备。只有这样认识,才能做得扎实,有成效。也可这样规定:无论是集体评改的典型文,还是老师的精批细改,或是经过多次修改的“已投稿”、“已发表”的作文都必须对照原文写出修改说明,意为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为哪怕是一字一词一个标点的变动也自有它的道理,并且尽量做到有高度。比如:“说话应该符合人物身份”、“用词要准确”、“让文中人会说话、会思考,这样他就活了”等等,作为经验总结和对自己的提醒。

这样,作文评价就贯穿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为快速、高效地提高作文水平提供了保障,也使学生爱上作文成为可能。

篇四:那一次我很感动作文

不经意打开抽屉,我又看到了那截折断的尺子,不禁又想起了几年前的那件事……

那是小学6年级的一次数学期中考试,考试前一天,老师嘱咐我们:“同学们,这次考试有画图题,大家一定要带好铅笔尺子。”当天晚上,我复习到很晚,没有收拾考试要带的东西。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