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者勇(12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44:02 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知耻者勇(1200字)作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耻者勇》。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纵观世界千年历史,荣与辱相互交替,演绎着一部部从兴盛走向衰亡的朝代史,一幕幕耻辱的景象都在向我们讲述知耻对人类的重要性。
春秋末期,吴越交兵,越过惨败,越王勾践被扣留在吴国多年,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含羞忍辱,终于返回了越国。回国后,他总结教训,下决心要重振越国。
勾践亲自到田里耕作,吃简单的饭食,穿粗麻布衣服。相传他还在座位旁悬挂一只苦胆,经常要尝尝苦胆的滋味。他天天问自己:“勾践,你忘记战败的耻辱了吗?”他动员全国百姓加紧生产,鼓励耕织、训练军队、任用贤才,那种知耻之心在中国历史的统治者中是绝无仅有的。经过长期努力,他一举灭了吴国,也成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今天,当人们在湖北省博物馆观赏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时,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人们在感叹古人高超的铸剑工艺时,也不禁会想象这位霸主当年驰骋沙场的风采吧。像越王勾践,他岂不是有一颗知耻之心吗?!
又看三国时期的后主刘禅,被魏国灭亡后,魏王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的称号。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蜀地的歌舞表演,刘禅的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也不想念蜀国。乐不思蜀的刘禅从此被人们称为“扶不起的阿斗”,成为千古的笑柄。
再谈近代,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文学奖、思想家、革命家,他原来是到日本学医的,但为什么他会弃医从文呢?
那是他在日本看一场电影的时候,画面上的中国人有着强健的体魄,可是在面对自己的同胞被屠杀时,他们没有义愤填膺,没有奋起反抗,有的却只是一副事不关己、麻木的神情,而在下面观看的日本人却肆意的嘲笑着中国人。这给鲁迅先生以强烈的震撼。先生一下子意识到:医术仅仅能够拯救国人的躯体,却无法拯救国人麻木、冷漠的灵魂。于是他愤然而起,决定弃医从文,用笔做号角唤醒中国老百姓。伟大的毛主席曾评价鲁迅先生为“民族魂”!
前不久,南京的第一个友好城市日本名古屋市市长公然抛出“南京大屠杀历史根本不存在”的言论,并先后三次表示不会收回自己的言论并道歉。面对如此无耻地行径,南京市政府做出强烈的回应,并断然停止了与名古屋市作为友好城市的官方交往。面对这样无耻的言论,如果我们忘记国耻或无所作为,不免又会成为大国列强所嘲笑的对象。但今天,我们要说:“不,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老师们,您说: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古往今来,一幕幕历史镜头都在为我们讲述两个字——国耻!过去现在,一件件悲怆故事也在给我们讲述两个字——知耻!是否拥有知耻之心,不仅会影响到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
同学们,让我们知耻而后勇,为中华的再次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初三:文艺二逼
篇一:知耻近乎勇的故事
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幡然醒悟,努力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含羞忍辱,终于获释回国。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那种形状,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绝无仅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这就是“知耻而后勇”!
其实,那个吴王夫差也不是简单人物。当年勾践与吴王阖闾作战,大败阖闾,阖闾因此气病而死。夫差继位,每天必使人喊:夫差,你忘了越国之仇了吗?夫差则涕泣说,不敢忘!这才有后来的勾践成为他的奴隶。这是比勾践还早的知耻而后勇!但此人胜利后便沉溺于酒色,又以霸主自居,东征西讨,结怨于诸侯。加上杀贤臣,亲小人,终于灭国亡身
篇二: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
纵观世界千年历史,荣与辱相互交替演绎着一部部从兴盛走向败亡的朝代史。穷而兴,富而亡,富不过三代,一幕幕的景象,都在向我们讲述,知耻而后勇的故事。
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不是勾践的大话。这三千虎狼之师,是用那耻辱与与汗水所铸就的。忍辱负重,造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他们已经被耻辱的枷锁禁锢的体无完肤,他们不要再过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他们要复仇。当耻辱与复仇的火花燃烧在他们的心田之上,一切的困难,都将要付之东流,无所匹敌。
是的,奴性!从人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深深地印刻在了他们的意识。幸福的生活,只能不断地消磨他们的心志,最终将消失在历史的洪流当中。而当耻辱感降临到人们的身上时,才能意识到,原来他早已被打磨入平凡之中。不甘…一颗不服输的心,将你所消逝的菱角找回,成为自我的主宰。
有人说,四年的高中生活,那才称得上完美。三年的苦读,再迎接失败的光临。耻辱感,刺痛着身体里的每一条神经。哭过,笑过后,抬起头,更坚定的面对挑战。那时恶成功之果,我想,才是成熟了的吧…一个人的成长,不要太顺了,斗志,又是是需要耻辱来激发的。不要逃避灰色的过去,那是耻辱,但,那也是你前进的动力。正视他,正视那些让你痛心的耻辱,用他不断地刺痛你的心神。还想回到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吗?不是的话,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奋斗,知耻而后勇。
泰阿啊泰阿,你的威力从何而来?面对晋国的百万兵马,楚王在想些什么?从一代天子落到阶下之囚,怕任何人也受不了其中的反差吧!耻,这是他的耻辱—倾举国之兵,竟挡不住侵略的铁蹄…无助,不甘…是沉沦还是爆发?耻后之勇,如同一针兴奋剂,刺破了楚王的防御。威严,他死也要守护住他的威严。那一刻,泰阿动了,来自威严之力,来自耻后之勇,他将敌军的梦想无情的刺破。威严之力,不可侵…
回首往事之时,不要总将耻辱pass掉,留下来,细细品味,品味那份知耻而后勇…
篇三:知耻近乎勇
知耻近乎勇
曾听闻,无知者无畏。深品味,并非全无道理。怎奈如此无畏往往又成为无知的代价,一番头破血流,才晓一颗混沌未开的心未曾懂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孔子说,知耻而后勇。细想来,更觉寓理隽永。不为营造强大的浮表而死守可怜的自尊。知耻明理,参透优劣,此“耻”不耻,此“耻”甚荣。
知耻而勇,勇在骨气。典故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主角,那个连名字都不曾被提及的可怜人,却用临死前那虚弱但坚定的拒绝让历史为之回眸。“喂!来吃!”这颇具侮辱的施舍,在冷饿交迫中却是难拒的诱惑,那一挥手的分量有多重?恰是人性濒临底线的悬崖一勒。饥饿可以昏花他的双眼,但知耻却是鞭策清醒的警醒;希望可以膨胀他的欲望,但勇毅却时刻与自尊相随,一泻而出。他是个勇士,在羞辱与消亡中选择了后者。
知耻而勇,勇在志气。当韩信俯低身子,在一群笑闹声中吧自己埋入“怯懦的尘埃”,多数人为之肚量而赞,殊不知其雪耻更值惊叹。胯下之辱,韩信认得清楚,否则又怎会围项羽于垓下,创背水一战之奇迹?他不是个博人一笑的小丑,不是个事不存心的粗人,他心如明镜,思如细丝,知耻是练就自己的动力,是埋下志气的理由。这般勇,不如尖刀来得锋芒毕露,却胜过奇毒直逼心骨。他是个勇士,在忘却于铭记间选择了后者。那曾暴晒在目光下的伤疤,如今是闪耀着金光的勋章!
知耻而勇,勇在慧气。最先将耻的污秽与勇的光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圣人孔子,亦是这句箴言的身体力行者。知耻,更重要的是懂耻,把耻化归到不耻的境界。堂堂先圣,师从七岁项橐。三被刁难,依旧淡然一笑,跳入池塘,沐浴求拜。满腹经纶却输给黄口小儿,孔子当然知耻,连子路也忍不住在旁挥起了拳头。知耻,但不意味耻,是甘拜人之下之勇,勇气之外,更多的沉淀出宁静淡然的智慧。正是这智勇双全,使孔子叱咤于诸子百家将儒学推向独尊;正是这智勇双全,使孔子周旋于各国君王间重申自己的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是的个勇士,在遮蔽与真率间选择了后者。伪装的完美,怎及直露的瑕疵来得真实?
纵观当今,无耻之人不占少数。网络上不堪入目的艳照,疯狂传唱的“神曲”,恶俗荒唐的“xx门”,那些人活在以耻为荣的愚昧,在扭曲的价值取向下抛开人格,不顾颜面,将耻辱利用,把自尊玩弄。这或许也是一种畸形的勇敢?也罢,也罢,这种勇敢,不要也罢。
知小耻,则有了直面弱点之勇气,健全人格之勇毅。
终有一天,我们要学会知大耻,使一个种群磨砺为勇猛之师,成为留骨气,存志气,有慧气的大写的人。
此耻不耻,此耻甚荣。
党百璇
篇四:闻过而终礼 知耻而后勇
闻过而终礼 知耻而后勇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孟子云:知耻而后勇。指的是一种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决不后退、决不自暴自弃,而是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
耻辱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既是一种障碍,又是一种锻炼。人似乎在知耻后,才可能有卧薪尝胆的决心和勇气,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固步自封,只能是愈发失败。
马虎、不认真;懒惰、不勤奋;做事没有恒心,不坚持到底是你现在学习上最大的敌人、最大的耻辱。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