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末考试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33:01 初中作文
篇一: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作文总结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作文总结
本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们 ”。这是教研员 武老师经过认真揣摩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趋势后精心选择安排的一个作文题目。众所周知,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师选择安排的“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题也恰恰突出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
桥区某中学距离2011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
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
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
当然不把“那一刻”理解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理解把握住了“那一刻”,再说说如何将题目补充好。强调两点:一要简明,二要便于操作。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任何半命题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简”就是说,补充的内容不宜太长,“明”就是说要让人通过题目基本清楚
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或所要表达的方向。“题好一半文”如果说一篇作文是由“题目”、“开头”、“主体”、“结尾”这几块材料构成的话,题目不简明就等于首先浪费了一块材料,这样这个作品就失去了一次“优秀”的机会。“便于操作”是说补充的内容要保证自己能写出来,能写好,追求新颖是第二位的,再说新颖不新颖不只是看题目。本来就是“二锅头”,你给它起个名字叫“琼浆玉液”也还是“二锅头”。普通的题目只要构思巧妙一样可以写得新颖。像有的学生拟定的题目是“那一刻,我们长大了”,题目很普通,但是他采用对照的写法“以前总是妈妈帮我们洗衣服,当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忘记给我们洗衣服时,我们想到了自己也应该学学洗衣服。当我们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或
篇二: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作文总结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作文总结
本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们 ”。这是教研员 武老师经过认真揣摩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趋势后精心选择安排的一个作文题目。众所周知,09年天津市中考作文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师选择安排的“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题也恰恰突出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2011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
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
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
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
篇三: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试卷作文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试卷作文分析
题目:《三更有梦书当枕》
要求:①必须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体验来写,写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自选;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和老师的真实姓名。
评价分类:
一类文(54分—60分)
评价标准:
1.正确理解标题“三更有梦书当枕”的含义,生动地写出自己痴迷读书至夜不寐而浮想联翩的体验。
2.有动情的表达,丰富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小作者丰富的阅读,对所读之书有一定的见解和体会。
3.结构清晰、精巧,描写细腻,卷面整洁漂亮可酌情加分。
二类文(48分—53分):
评价标准:
1.能围绕自己痴迷夜读经历展开,展示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对书的热爱。
2.语言丰富些,能生动地表达可酌情加分。
三类文(42分—47分)
评价标准:
1.在理解题目时出错,没有注意“三更有梦”和“当枕”等限制条件,仅仅写了读书的体验,对书的热爱。
2.语言表达较为规范,但对书的理解比较肤浅,多为泛泛而谈。
四类文(36分—41分)
评价标准:
1.几乎没有写阅读经历体验,大量文字都是在写做梦;或者偷换了主题,把主题变为“勤奋”等其他意思。
2.叙述太过平淡,缺乏感人的力量,表达方式过于单调。
五类文(36分以下)
评价标准:
1.基本离题,叙述不通顺,明显有语病;
2.缺少正确的写作观、立意观,平时缺少阅读,没有语言积累;
3.或完全离题,字数不满,甚至没写完。(此类一般在30分以下)
存在问题:
1. 学生不理解题意,对“三更有梦书当枕”,好多人不注意“三更有梦”这个修饰语,或者误解“当枕”,于是出现了要么单纯谈读书生活,要么把书当成一个“做梦”的媒介,也就是说真把书当成枕头了,在梦里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还有把这个“书”当成考卷的,讲自己如何深夜做题目,也有把主题偷换为“勤奋”的,完全没有注意到提示语中“必须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体验来写”这句话。偏题的人数非常多,正是此次作文分数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2. 学生缺少读书经历,所写的读书内容往往是课本中的篇目,或者一些常见诗词,没有阅读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 学生写得比较生硬,贴标签,对书的理解浅显,一段一段地勉强拼凑,没有考虑所阅读的内容能否有个内在的线索进行连接,有没有分别代表一个阅读领域,当然这样要求中学生可能也太难为他们了。
4. 文字功底有差异,有的学生读书了,但是没有内化,“吃进去了,吐不出来”,语言的功底不行,表达上有欠缺。
5. 阅读的内容也很重要,“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学生如果和凤姐一样,读的是《知音》、《故事会》,那么作文的境界自然不会高的。
6. 学生有背作文、抄作文的现象,考场写作有极少数人写的是亲情友情故事,与主题完全不搭界。
7. 城乡作文差距拉大,可见城里家长对孩子的阅读生活可能更关注一些,乡下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
对策分析:
1. 有经常的阅读,才有精彩的文字。命题导向是,希望学生热爱读书,能够有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表达中,会使用优美的语言营造意境,能把叙述与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叙述读书经历,简要概括读书内容;用精当的议论写出自己的感悟,对书本内容进行点评。)
一类文(54分—60分)
评价标准:
1.正确理解标题“三更有梦书当枕”的含义,生动地写出自己痴迷读书至夜不寐而浮想联翩的体验。
2.有动情的表达,丰富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小作者丰富的阅读,对所读之书有一定的见解和体会。
3.结构清晰、精巧,描写细腻,卷面整洁漂亮可酌情加分。
例文1:
三更有梦书当枕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初三(8)班 许佳希
古人说读书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周作人说,天窗下约二三知己好友品茗读诗,这是人生一大趣事,只这一件便可了却十年尘梦。我没有周作人的福分,我的心境尚没有这么淡泊,如悟禅一般通透宁静,但我却亦可在日之余——夜晚读书。
于夜间读书,有一种身心俱净之感。萤火微明,自己手捧书卷。往往至夜至深时,月色澄澈透明,自己也便读之至情处。如读朱自清《冬天》,便往往浮想联翩:冬日的寒冷与吃豆腐的温暖,西湖月夜的荡舟,粼粼水光之中又似乎闪烁着人事的聚散??读文章,于枕上,不经意间会牵扯出自己的童年、少年、亲人的聚散、好友的离合?? 丝丝缕缕,感慨良多。毕竟,暂时弃绝了喧嚣后,读书这样的性情之事便能轻易地勾起人的一腔思叹了。
读书,与其说是一种带有功利性的实用获得,不如说是一种在现实中捕捉历史、于当下时空体验与昔者契合的一种精神活动。读书,往往会使人有情有悟,从而产生一种存在感。 读书,是一种清雅之事。枕边书,更应是清雅的回归,是一句、一段能与你的血肉、灵魂、梦境相契合的文字。枕边书,如《圣经》,“溪水舔鹿唇”,音律回环,这是神的文字;如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于晨风曦露中带露折花,这是清淡之言,意趣之语。我阅读已经多年,枕边书却始终有那么几本:《红楼梦》、《鲁迅全集》、《边城》、.......无论是一时之间“悲凉之雾满披华林”, 还是眼见“间或一轮”的祥林嫂,亦或耳闻“被歌声浮起来”的翠翠,我总在再次闯入这些文字的时候,心中浮出泪水。此时,此地,此境,我往往会回忆起从前读这些书时的场景,慨叹这些文字的永恒魅力。
枕上读书,书中或有清雅之调、或有厚重之音。温柔婉转,是江南的一叶莲舟;悲怆豪情,是漠北的金戈铁马。一景一物、一字一调,在起承转合的畅达中,书传递出作者的一声慨叹,一片思索。
三更梦中,以书当枕,浮现于梦中的不仅是书内人生,亦有读书者的闲情幽思,更有那份纯粹的精神境界??
例文2:
三更有梦书当枕
崇实初中 三(3)班 黄磊
厚重的古式钟声响起,那提醒我现在已是半夜了,看着远处渐渐昏暗的灯光,心生困意,枕书而眠······
“咚,咚······”悠扬的古铜钟声传遍古刹。我起身穿衣,夺门而出。天还未亮,空中仍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星透着薄云微闪着。转首,发现已入古刹之中。我凝望这圆月,偶生诗意,吟诵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哈哈哈······”
突穿笑声,循声而望,发现远处走来一俊俏男子,笑而问曰:“吾刚创之诗,为何尔等皆会?”此人原来是李太白。那时他正拿着一壶清酒,对月邀歌,偶听人声,才回转过来。我笑而答曰:“小生有礼了,刚小生忽听您吟起,便吟了出来,还望见谅。”李白豪爽一笑答曰:“痛快,吾等畅饮一番如何?”我笑拿酒杯,对坐,酣饮起来。我们谈天说地,聊上了诗词。“小友,此句如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问曰。“甚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如何?”答曰。“尔等诗词之意不在吾之下啊!”“哈哈······”两人月下对饮,把酒言欢。忽然一阵风散,李白笑着消散了······
李白豪放之意,汇于诗间,两句诗句把乐享时光,珍惜人生变为千古美谈,书写雄阔之势,尽显诗气常虹。
“咚,咚······”古铜钟声再次响起,我恍惚中进入了一片海棠盛开之地。睁开双眼,满眼已是海棠花落的场景。我闻景吟诵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是何人,为何在吾之院中,竟懂吾刚创之诗句!”一人声从亭中传出。“小生有礼,方才听您吟起此诗句,吾倍感欢喜,才吟诵出来,不慎跌入院中,望见谅。”那人声再次响起,随着脚步渐近。凝神一看,是一倾城女子——李清照。她笑曰:“小女子心境竟与小友相通,吾等皆有缘,促膝长谈,畅饮如何?”我应声而起,与之步入亭中,欢谈起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小友,吾心中之意你懂否?”李清照问曰。“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此心境相同也。”答之。“知我者,莫若小友也!”“哈哈······”互嘲一番,痛饮淋漓。突然大雾骤起,一切又都消散了·······
李清照婉约之意,汇于词间,几句词句把惆怅心境,痛苦之意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溪汇山间,如雨入滴泉。
······
古寺钟声敲响起来,我又一次睁眼,发觉我只是在自己的房中,又回想当时之事,亦真亦幻。抬头间,忽看见书桌前的一句话,三更有梦书当枕,再低头看当枕之书——《唐诗宋词》,遂兴起,提笔写下:
三更有梦书当枕,李下读书人自清。
二类文(48分—53分)
评价标准:
1.能围绕自己痴迷夜读经历展开,展示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对书的热爱。
2.语言丰富些,能生动地表达可酌情加分。
例文1:
三更有梦书当枕
崇实初中 三(3)班 朱佳欢
当你感到悲伤时,书是你的知心朋友,它是你心灵的慰藉;当你感到寒冷时,书是你的阳光,它是你所向往的光明;当你感到寂寞时,书是你的玩伴,它传递给你无穷的快乐。
三更有梦书当枕,读书的快乐无法比拟。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和一位高尚的人交谈。 书读到夜深,渐渐进入了梦境,朦胧中,一本本书的模样浮现在眼前,引领我走进文学殿堂。
其中,《鲁滨逊漂流记》是大家所熟悉的。鲁滨逊随船出海,因为遇上风暴,而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并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终遇到了一艘前往英国的轮船,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我领悟到,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为人所知晓的。保尔从小就热爱生活,有决心和抱负,它希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努力为社会做贡献,虽然生活条件恶劣,但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所拼搏。最终劳累瘫痪,但他并没有放弃生活。保尔的乐观生活态度令我大为震惊,为人民所感动。
不仅这些,《格列佛游记》也是值得品味的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来吸引读者,并抨击了英国宫廷的昏聩无能和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描绘了社会腐败的现实。让我懂得了友谊和仁慈才是人们所向往的。
夜晚,月光流进纱窗,台灯下,清晰的字迹带着我遨游知识的海洋。满天繁星,书为我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美好的梦乡。
三更有梦书当枕,也许会领略到遨游在书籍中的快乐和在梦中想象的美好。
阅读吧,使你插上飞向蓝天的翅膀。
例文2:
张家港市兆丰学校九(2)班 蔡博文
“格列佛加油,格列佛加油。”不要惊讶!现在是格列佛PK大老鼠,只见格列佛踢了老鼠一脚,老鼠也不示弱,用它那先天的、锋利的爪子,全面向格列佛进攻。格列佛左移右躲,心念“我就是不让你抓住”。突然老鼠用它的一个爪子,抓住了格列佛,眼看着另一个爪子就要杀了格列佛,格列佛拿出他的匕首剌向老鼠,这一回合,格列佛胜。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的讽刺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作品,同时也是我喜爱的作品。他用类似童话的情节来讽刺英国的资产阶级,这和中国的“婉而多讽”有些相似之处。
让我们随着镜头看向格列佛在小人国时的情况,那些个小人,也太小了,只在一个小指这般大,现在这是在干什么呢?哦,宫廷游戏------绳上跳舞。这些小人们在绳上摇摇晃晃的,小心!掉下来一个小人,我想这个小人可能会有死亡的危险。又有一个小人左摇右摆的,我的心也跟着他七上八下的,见他安全落地,我的心也松了一口气。可见这官是不好做,可是用游戏来选官员,是不是有些荒唐呢?
看完《格列佛游记》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这并不是初读的感觉,而是多次的感受。我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