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广东高考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5:22:30 高中作文
篇一: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及范文
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7广东高考作文为话题“传递”,首先让我们来关注话题中的“传递”二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实实在在的物与物之间的传递,如接力棒的传递、信息的传递、话语的传递等、奥运圣火的传递等;二是虚化的精神上的传递,如爱心的传递、孝心的传递、坚韧精神的传递,友爱善良传递等。从话题的提示中可知,本话题更注重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传递,因此,文章的立意以虚写为高。另外从反面也可以批评一些丑恶思想的传递,以及生活在某些环境的小孩会受到大人的思想传递。再从高处想,一个民族的生命在于传递,没传递就会终结,中华民族文化也正是通过传递不断更新。
我们可以从自然、社会、家庭几个方面来打开思维。放眼自然,落花对枝头花的喃喃细语,传递“化做春泥更护花”的使命和责任;燕子南飞,生生不息,代代延续,传递着对生命永不停息的追求。放眼社会,公交车上的一个个让座的身影,传递着爱的温暖;校园里一声声响亮的问候,传递着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的教育文化。放眼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则向孩子传递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我们可以穿越时光隧道,把目光聚焦到历史,或是把历史和现实交织起来写,从一个发展的过程来看一种精神的传递。如“雷锋精神的传递”“儒道精神的传递”、“长征精神的传递”等。无论哪种,都应重点落笔在传递的过程,揭示传递的意义。
俗话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没有时代精神的作文不能算作是好的作文,现实主义永远是高考的历史使命,因而命题者也是要“作文合为时而命”,任何脱离现实生活的题目都是不可取的。在过去的2006中,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06到07年,在中国又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无论是“国学”热,还是对外来节日文化的“抵制”,都反映了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和思考,2008年奥运会在我们举行,把奥运精神和中华文明如何传递给全世界,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因此我觉得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还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一使命。另外,从新课程要求来看,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也比较好的体现了让学生关心时事,勇于自我探索、思考,加强课内、外的阅读量,做到“厚积薄发”。
具体的写作上,拟题可以在原话题前后添加相关概念,以便化笼统为具体,写起来就会生动的多,如“爱的传递”“微笑的传递”“孝的传递”“传递,在你我心间”等,作文标题最好体现话题及主旨。在立意和构思上,可由物而精神,由现象而本质,总之最后要落在精神、品质和文化上来,这样才能站的高,看得远,写得深刻。在结构上,可以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并列加层进的模式,文体上以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为首选,也可考虑记叙性散文和书信体构思。在行文中,可先由所见,所闻或一些现象引题,然后谈开去,把话题引向深入,由于话题是“传递,所以论据中自然要更多联系到历史,在论据方面可选取几个生动的历史画面,或表现中华民族不屈的探索精神,或表现大国民族“礼”的风范,或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的以“和为贵的理念,还有“尊老爱幼” “天人合一”“谦让”等,这些都是由古传递到今天的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值得我们发扬和继承。最后可以强调没有“传递”就没有人类文明的今天,也更谈不上美好未来的明天。
范文示例:
就这样,岁岁年年
太阳把光明传递给了地球和月亮,于是生命就这样诞生了——题记
春天,吹响了万物生命的序曲,润物无声,随后春把生命传递给了夏天;狂风暴雨,汪
洋中生命经历了抗争,于是夏又把生命传递给了秋天;百川灌河,天高地迥,生命逐渐呈现出了金黄,成熟地弯下了腰,带着一种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传递到了冬天;风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涌动,即使到了最后,也要“化做春泥更护花”。这就是生命的传递,传递中的生命,在这里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更没有悲伤,就这样,岁岁年年。
传递是一种责任
是谁让九州动容?李密在《陈情表》里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这些肺腑之语,总是感由心生。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扇枕温衾,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我们有责任把它传递下去,天下孝悌,匹夫有责。站在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做到了呢?记得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细节。故事内容是,晚上妈妈给儿子洗完脚以后,又给婆婆洗脚,孩子看到妈妈的举动后立即也给妈妈端来一盆洗脚水。孝要勇于承担,因为这是一种责任, 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田世国,用身体传递着爱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到了慰藉。2006年,林秀贞,一个普通农民,一名共产党员。 30年来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孝”是一个“老”跟一个“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一个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所以“孝”需要传递,一代又一代,这是责任。
传递更是一项崇高的使命
是谁搅动了一江春水?是屈原站在汨罗江畔,那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高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抱石坠汨罗江。生命沿江而下,传递了两千多年的辉煌,于是我们听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豪言,更看到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壮语。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显然,这种需要一代代人传递的民族魂就是“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精神。虽然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但滚滚滔滔的长江、黄河,在经历了九曲十八弯后,仍然横亘在中华民族的版图上,传递着先辈的爱国精神,我们不必为古人独怆然而泣下,因为此时的接力棒在我们手中,爱国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在升旗仪式中的铮铮誓言,应该就象孔繁森,象任长霞,象袁隆平,还有象在与洪水搏斗的勇士,象在与病魔斗争的白衣天使,象所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的人们。 所以“爱”需要传递,一年又一年,这是使命。
篇二:2007年广东省高考作文点评及例文
2007年广东省高考作文点评及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万物
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7广东高考作文为话题“传递”,首先让我们来关注话题
中的“传递”二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实实在在的物与物之间的传递,如接力棒的传递、信息的传递、话语的传递等、奥运圣火的传递等;二是虚化的精神上的传递,如爱心的传递、孝心的传递、坚
韧精神的传递,友爱善良传递等。从话题的提示中可知,本话题更注重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传递,因此,文章的立意以虚写为高。另外从反面也可以批评一些丑恶思想的传递,以及生活在某些环境的小
孩会受到大人的思想传递。再从高处想,一个民族的生命在于传递,没传递就会终结,中华民族文化也正是通过传递不断更新。 我们可以从自然、社会、家庭几个方面来打开思维。放眼自然,
篇三:2007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评分标准
2007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评分标准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考题透视】
一、关于作文题的命题意图
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由话题作文逐渐演变为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三元并存,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特别是新材料作文,在余闻的《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分析》于《语文月刊》发表后,其关于新材料作文的高度评价引发了新材料作文训练和考查的热潮。但为确保课改顺利平稳过渡,广东省今年的作文题并没有选择考前大热的新材料作文,而仍然命制了已经考了九年的话题作文,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在写作能力的考查上,广东省今年的作文要求考生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话题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写作空间大,能有效地区分考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导语的设置有助于考生理解题意和拓展思维,从而降低了审题的难度。考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生活积累,从不同角度选材立意,运用记叙、抒情或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完成作文。另外,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广东省对错别字扣分的评分细则作了调整,以期促进考生端正书写态度,重视书写规范。 同为话题作文,但今年的作文更为符合广东考生的实际,很简单的一段提示语,然后就是作文的要求。审题并不难,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诉,话题平和。“传递”的话题没有“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么晦涩,材料没有2006年“雕琢心中的天使”的喻意性故事,提示语比2005“纪念”的材料更为简洁明了,既可写具体的传递,也可写抽象的传递,譬如一种精神、一种传统,只要在在传递范围内就可以。
高考作文评卷组长 陈妙云 教授在评点今年的高考作文时,认为这个作文的审题难度系数为0,理由有四:
(一)考生对于已经考了九年的话题作文的题型应该是比较熟悉的,这个平稳过渡也太平稳了。
(二)今年的话题只有一个词“传递”,清晰,简单,一目了然,即使水平较低的考生也不需要再从材料中挑选关键词,更不需要琢磨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内在的某种关系等等,就是一个关键词“传递”。
(三)考生对“传递”的理解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困难,也不会存在什么歧义。
(四)提示语简洁明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分句主要提示了“传递”的两个作用,一是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二是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第三个分句主要提示了可以传递的内容。这种提示考生一般都能理解,不会无话可说。
出题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体现了评分标准的考查说明,因为在考查说明中没有一个审题难度的考查,在没有任何审题难度的前提下,着重考查考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考查的点比较集中,考生的竞争完全落在写作能力差距的高下。这种没有难度的考题对于考生来说,竞争的考查点也更集中了。
对评卷老师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写出二类以上的作文,如果不好好地品读文章而采用跳读的方式评卷的话,很可能给优秀作文也打一个平均分,造成对优秀考生的不公平。因此,要避免把优秀卷评为二类卷,要客观地落实作文的4个考查点,使优秀考生能脱颖而出。
二、关于“传递”话题的理解和把握
“传递”的意思是由一方传给另一方,没有必要要求考生一定要写完一方如何传,一方如何接,诸如此类有很多种变向,如在文章中只写传递一次的,是不是就比不上传多次的?为了解决评卷教师在评卷时的一些疑问,评卷领导小组就“传递”话题的审题解读作了如下归纳:
(一)“传递”的本义和引申义
“传递”的本义是指一方交给另一方。“传递”的引申义是很宽泛的,可以引申为传授、传播、传承、传送、传达、传告等等,只要有“传”的意思就行。 陈妙云 教授还特别强调,凡在本义或引申义来展开话题,都应判为在话题范围内的作文。
(二)如何把握“传递”
从“传递”的含义来看,考生可以写“传”,也可以写“递”;从“传递”的内容来看,考生可以写传一个具体的物件,如一个苹果、一个茶杯、一张纸、一支笔等等,也可以写抽象的“传”,如思想、情感、态度、情绪等等,甚至也可以
写介于具体和抽象之间的“传”,如记忆、补忆、经验等等。总之只要考生是在写“传”,无论写传什么,都行,话题非常开放自由。
(三)从“传递”的次数看
考生写一次“传递”是可以的,写“传递”多?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彩强梢缘模按荨贝问亩嗌俨⑽抻帕拥牟畋穑荒芩敌础按荨倍啻蔚奈恼戮捅刃础按荨币淮蔚奈恼掠判悖丶幼魑牡募父隹疾榈憧次恼卤旧淼乃健P础按荨币淮涡吹煤玫奈恼拢梅挚梢员刃础按荨倍啻蔚中床缓玫奈恼碌梅忠摺?/p>
(四)从“传递”的关系来看
可以写“传”和“接”,如把什么东西“传”给某个人,某人把它接过来;也可以只写“传”,不写“接”,不要苛求考生。有“传承”的意思,也可以,不能说是偏离题意。
(五)从“传递”发生的原因来看
可以写主观性的“传递”,也可以写客观性的“传递”。什么是主观性的“传递”?就是主观上有意识地“传递”某一种东西,非常主动、明显地“传递”。还有一种是主观上没有传递,但让人客观上感觉到了“传递”某一种东西,特别是精神、意志、品质层面的东西。
(六)从“传递”的方向来看
可以写单向的“传递”,如祖辈—父辈—子辈—孙辈,或从左面传到右边,或从上面传到下面,总之是一个方向的“传递”;可以以写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递”如你传我,我传你,互动式的,或多向交错,展转曲折地传。
(七)从“传递”的话题角度来看
可以写为什么要“传递”,“传递”有什么好处,“传递”的目的、原因等等;可以写怎样“传递”,如前人留传下来宝贵的东西,我们如何把它“传递”下来,如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粤剧如何使它能够继续“传承”下来,能否引导人们多喝广东的王老吉凉茶;可以写谁在“传递”,粤剧不能只是老人们消闲娱乐的方式,还需要培养年轻人传承下去;还可以写“传递”什么,写“传递”的具体内容。 总之,以上所列方方面面都视为在话题范围之内,没有优劣之别,没有必要评价哪一方面的立意更好,评卷时只要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要把注意力放在对“传递”认识的深刻度、丰富性和创造性方面给予评价,同时着重考查考生对话题认识的表达水平、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
【评分细则说明】
高考作文是写给评卷老师看的,由他们给考生的作文打分。今年参加作文评卷的老师都是全省各地抽调上来的中学骨干或资深教师,其中有不少多年以来一直参与高考评卷,有着非常丰富的评卷经验。语文800多名评卷员中有560多人参加作文的评改工作,共24个小组,组长全部为华南师范大学中 文系的 老师。在作文评卷中,所有评卷教师必须认真领会作文命题意图,吃透评卷精神,并且严格按照高考语文“等级评分的标准”来评定每一位考生作文成绩。
和去年相比,2007年高考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有4个变化:
(一)增加了考查考生能力的说明
今年作文考查点的设计是很科学的,实际上是考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人才综合素养的能力,又是培养人才很重要的指标。这4个方面的考查能力,是对选拔条件很好的指引,对评卷以及中学的作文教学很有指导意义,在评卷中每位教师应该自始至终把握好作文题的考查要求。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有特别表现的考生,这是值得培养的人才,应予鼓励。而2、3、4个考查点本身就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
(二)发展等级由12个点浓缩为4个点
发展等级的4个点分别为立意点、材料点、语言点和见解、构思点,这样评卷比过去12个点的操作容易多了。以前发展等级是没有单独专项设立评分等级的,今年这4个点又分成4个等级。凡立意深刻,材料丰富、语言表现力强和见解、构思新颖的就给10-8分;凡立意较深刻,材料较丰富、语言表现力较强和见解、构思较新颖的就给7-6分,依次类推。今年发展等级的变化使评卷的可操作性更强了。
(三)对考生作文的整体等级更加清晰
过去发展等级是不分等的,评卷时很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今年发展等级的变化使得作文的等级很容易就呈现出来了。评卷领导小组确定,一类卷为60-49分,二类卷为47-38分,三类卷为35-25分,四类卷为22-0分。在具体评卷时,根据作文印象,给它一个整体评价,先定等级,确定是一类卷、二类卷、三类卷还是四类卷,然后再分项给分。这样容易操作,容易把握,也比较准确。
(四)关于错别字的扣分说明
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关于作文错别字有明确的规定: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但广东省高考评卷时根据实际,做了一点小小的变动,就是作文中出现1-2个错别字不扣分,到第3个错别字才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错别字扣4分就已经封顶了。
作文等级评分细则明确了三个板块:基础等级50分,分两个板块——内容25分和表达25分。内容4个项目,以内容和题意为主;表达4个项目,以文体和
语言为主。发展等级10分,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者,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一类标卷作文】
薪尽火传
广东考生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绑在藤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
我想,所谓的薪尽火传,大概便是那么一回事。人的骨肉最终必会化为尘土,但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却可以递三世可至万世地传递下去。这便是人类伟大之处的体现。传递,是生命最热烈的燃烧。
有位革命者写过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正是精神传递的最好诠释。为什么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会有那么多的烈士们前仆后继?那一串数不清的名字,董存瑞、黄继光、丘(邱)少云??这是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传递着革命的精魂。我们的眼前似乎看到无数的灵魂在闪光,但其实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民族精神,从我们的先辈的生命之薪传递下来的精神之火。 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亦要传递,因为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千百年来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传递下去,便是我们对它的责任。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中,还能有多少个丛飞?有多少个焦裕禄?多少个任长霞?是他们传递着这个火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去留住这些星星之火,然后传递予我们以及子孙后代。
也许传递一个口信,传递一封邮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传递一种精神,尤其是人类文明中最为珍贵的精神,却常常需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
薪尽了,火仍可以传,仍不得不传。传递是我们生存的印记,是我们的生命在世界上(镌)刻的痕迹。而这些火,正是照亮我们个人甚至是整个民族前途的光源,失去了它们,前路便将陷入黑暗。
传递,是生命流逝的足迹,更是生命流转的证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
【标卷解读】
专家评分:24+24+10=58。即内容24分,表达24分,发展分10,总分58分。
【亮点剖析】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