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散文怪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7:37:29 小学作文
散文怪人小学作文

篇一:我想我是一个怪人

我想我是一个怪人。总想化身为一株白杨,深深扎根于脚下这片身后宽广的土地,又渴望拥有一双和雄鹰一样的有力翅膀,冲上云霄,与现实一决高下;我期盼夜里会有几只萤火虫为我留下点点光亮,轻声耳语我当下的美好,又希望有一束光用比时间海宽的速度带我贯穿古今,达到永恒。

我和我普通的父母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城市。父母非常重视对我性格的历练,教诲我与人为善,勇于实践,热爱生活,更要热爱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长春很小,不知道比北京要小多少倍,但它用它的亲切与热情抚平我的浮躁和狂妄,又会为我创造挑战,让我认识到它的执着与勇敢,我从来没有抱怨过它的渺小,只希望我用足够的努力把它变大,尽全力的让这座小城变得与以往有些许不同,一片宽广的天空供你冲上云霄,用梦想与现实一决高下。

我是一个认真踏实,勇于思考的人,我会把需要学习的内容多次揣摩,直至掌握。并会查阅在此过程中涉及的其他方面的资料,丰富我的见闻。曾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称号和奖学金。

我是一个勤于实践,不知满足的人。在校期间,我参加了很多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与同学共同主持俄语晚会,参加演讲比赛,才艺大赛。作为班级的组织委员,会在班主任协调下组织社会活动,每年雷锋纪念日,都会和同学走上街头,清除小广告,走进敬老院看望老人,我不会满足于当下,我会像一颗白杨一样扎根于此,把自己作为一个初学者,用实践去丰富自己的枝干。

我是一个愿意在生活中寻找乐趣的人。不管学习多么繁忙,周末

我都会带上我心爱的舞鞋,去舞蹈室酣畅一番。体育舞蹈是一次对身体,心理素质都很高的运动项目。尽管我是一名业余爱好者,但我会用衡量专业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力量和柔美的交融,教会了我在日常生活中要张弛有度;步伐的灵巧变换教会了我在日常生活中要融会贯通;团体舞中人们的协作,让我知道团队力量的强大和个体的重要性。它让我知道如何将来自外界的压力转化为自己强大的表现力,让我在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的同时,拥有了一个健康的灵魂。

很荣幸,六年前父母尊重我的意见将俄语作为自己的第一外语。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也很感谢俄语常给我的一切,我学的不仅是一种语言,它带给我的是对博大精深的俄罗斯文学的了解,带给我的是全方位的政治民族地理民俗知识,带给我的是最实诚对一种事物无止境的追求。

俄语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我在学习他的过程中总可以感受到其微妙精深的内涵,遣词造句中看一个民族的性格,过去和未来,正是此意。即使它作为一个工具,也足以让我使用一生,它为我打开的不是一种就业渠道,而是另一个世界。俄语是我一生的财富和伴侣,它就是那束光,带我贯穿古今。

为了能够在大学提高自己的俄语水平,我依然在北外的招生表上填下了自己的名字。从去年我参加为时两个星期的北外俄语夏令营时起,北外这两个字就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我愿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四年留在我用整个高中生涯寻找的地方。北外用它的使命塑造着每一个学子,沉稳,谦逊,包容,拼搏,海纳百川,展中华之风采。让每一

个学子都拥有一颗像儒士一般炽热的心。在这里,我看到了希望。

我想我还是最希望化为一只萤火虫,把握当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诠释生命,点亮未来。

篇二: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

短篇古典散文的阅读欣赏

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注意短小散文的阅读欣赏。如以下篇目: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

秋述 杜甫

冷泉亭记 白居易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养竹记白居易

新乐府并序 白居易

李贺小传 李商隐

喜雨亭记 苏轼

放鹤亭记 苏轼

游沙湖苏轼

书巢记陆游

牡丹亭记题词 汤显祖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唐]李白

【题解】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从弟即堂弟。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序中写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以骈偶句式为主,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弊。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2],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群季俊秀,皆为惠连[6];吾人咏歌,独惭康乐[7]。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8]。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9]。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

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的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数行罚。(王运熙杨明)

[注释]

[1]逆旅:旅舍。逆;迎。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尸子》:“老莱子曰: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也。”又如《古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此用其意。[2]浮生若梦:《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又《庄子?

齐物论》称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意谓死生之辨,亦如梦觉之分,纷纭变化,不可究诘。此用其意。[3]秉:持,拿着。二句原出曹丕《与吴质书》:“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4]大块:指大自然。假:借。文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指出,天上日月,地上山川,以及动物、植物等,均有文采,“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5]序:同叙。天伦:天然的伦次,此指兄弟。[6]季:少子为季,此指弟弟。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十岁便能作文。深为族兄灵运所赏爱,常一同写作游玩。[7]康乐:谢灵运,南朝宋诗人,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以写作山水诗著名。[8]琼筵:美好的筵席。琼,美玉。羽觞:酒器,形如雀鸟。[9]金谷酒数:晋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游沙湖选自《东坡志林》

原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冰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难。”是日剧饮而归。

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青,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报晓的公鸡。”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从苏轼的《游沙湖》看其格调美

就散文的解读而言,对散文格调的把握,也就是要能够"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具体说来,我们要能够通过那些充分显示散文的"个人性"的因素??如文本独特的选材和叙写角度、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深刻见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基调等等的细致观察,去领略文本的艺术趣味和独特风韵,透视作家人格和精神境界。

我们正可以从上述思路来读苏轼的《游沙湖》。

现代学人吕淑湘先生论苏轼随笔小品,称其"不刻意为文,遇有可记,随笔写去","或直抒所怀,或因事见理,处处有一东坡,其为人,其哲学,皆豁然呈现。"这是一种深识之见。这篇似乎是随手所记,决无刻意痕迹的《游沙湖》,就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人格品味,能让我见"其为人,其哲学"的佳作。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的随笔小品。本文前一部分以文写人,后一部分以词记游,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发,自然流畅而情韵悠长。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文写人的角度和文中《浣溪沙》词抒发的情感。作者是从庞安常与"我"同"异"的角度来写人的。因此,只选取安常"以眼为耳","虽聋,而颍悟绝人"的特异之处,仅用"(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一个细节,点化成文,写出人物之不同一般。这种写人的手段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细细品味,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写法其实本身就蕴含深意。庞安常字时安,湖北蕲水人,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古今。及长耳聋,但自学研习中医,尤善针灸,为人治病,十愈,救人无数,为乡里口碑。这样一"异人",可记的事迹行状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从作者文中"戏"言可以看到,作者这样写人,其实也是在写自己。庞安常"以眼为耳"成一巧手神医,而诗人"以手为口",是一代诗文绝佳的士子。安常"颍悟绝人"却隐居乡间,权充一名村医,自己也因诗文得祸,贬居僻远。两人连境遇都有同"异"。更"异"的是他们都不用"耳"。庞安常不用耳是因为耳聋,耳聋而不听,只凭自己的眼明心慧。作者不用耳,则是出于性情。"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陆游:《题东坡贴》)率性而为,不为世风流转,不为时论所惑,活出自己的独立不倚,一派天然,凭的也是眼明心慧。如此看

来,作者那一句"皆一时异人也",实在寄寓了很深的感叹。从这一句谐谑之中,我们自然也可以见出作者开朗诙谐、活泼风趣的性情。而作者贬居僻远却自居"异人",这又是多么乐观、自信。这种乐观、自信,在后文记游的《浣溪沙》词中表现的更加充分。白居易有《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高歌"谁道人间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这种人生情怀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种超然洒脱的韵致。

【题解】

本篇一作《游兰溪》。兰溪,在湖北省蕲水县东,水出竹箬山,其侧多兰,唐置兰溪县。时兰溪之水颇有盛名,《煎茶水记》说“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游兰溪是元丰五年(1083)三月事。文章记述了与聋人医生庞安时结识的过程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笔墨颇为风趣,略有苦中作乐的味道。

冷泉亭记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我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山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英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优;在郡里,灵隐寺最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两寻,宽不逾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春天,我爱它的草香薰薰,林树欣欣,在这里可以吐纳于清新空气之中,令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除酒困,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漫到亭阶之上。你坐着玩赏,可用床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门中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见了这里的景致,就会一下子全部消亡。这种无形中能获得的益处,哪能给你说得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有位相里君,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斐棠棣,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象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继承他们到这里以后,只是整修亭子,不再添造新的。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导读:冷泉亭是杭州的一处山水胜迹,位于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时亭在水中,宋移建于岸上,并建起水闸蓄水排洪,“冷泉放闸”成为古代灵隐寺的景观之一。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出了对联上联:“泉从何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清末大学者俞樾对得巧妙:“泉从冷时冷起,峰自飞处飞来!”。一时成为美谈。

这篇《冷泉亭记》是唐代大文学家白居易(772??846年)的名作之一,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第一段用逐层递进的写法,介绍冷泉亭景色为杭州灵隐之最,用笔工整;第二段是重点,举出了春夏两季和“坐而玩之者”、“卧而

狎之者”为例,连用了四个“可”字,说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给人“潜利阴益”之多,点明其“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五座亭子及其建造者(唐代有姓名可考的杭州刺史共有99位)。

注释:“东南”,唐代人的“东南”概念多指江南东道(包括今浙江、福建、上海全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余杭郡”,指杭州,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年)间杭州尝改余杭郡,此处用作雅称。“寻”,古代长度单位,为八尺。“薰薰”,指花草的芳香。“欣欣”,形容草木繁盛状。“??”,水停滞,水面平静。“泠泠”,清冷。“蠲”(读juān),免除。“酲”(读chéng),指酒醒后疲乏如病的状态。“矧”(读shěn),况且。“潜利阴益”,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四封”,与“提封”同义,指四周行政边界之内的疆土。“长庆”,唐穆宗年号,起始于公元821年,终于824年。(钱塘导读、注释)

又 题记:第一段用逐层递进的写法介绍冷泉亭景色为余杭灵隐之最;第二段是重点,共举了春夏两季和“坐而玩之者”、“卧而狎之者”为例,连用了四个“可”字,说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给人“潜利阴益”之多,点明其“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五亭及其营建者。本文在写法上,将状景、抒情、文化融为一体;句式上,在长短错落中见对偶整饬。

此文一如白居易的闲适诗,明快简洁,悠然可掬。诗人文中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如此看来,冷泉亭是最好的去处了。在冷泉亭,春天“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夜则“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作者简介:(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晚年官太子少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著有《长庆集》七十五卷。

秋述

杜甫

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昔襄阳庞德公,至老不入州府,而扬子云草《玄》寂寞,多为后辈所亵,近似之矣。呜呼!冠冕之窟,名利卒卒,虽朱门之涂泥,士子不见其泥,矧抱疾穷巷之多泥乎?子魏子独踽踽然来,汗漫其仆夫,夫又不假盖,不见我病色,适与我神会。我,弃物也,四十无位,子不以官遇我,知我处顺故也。子,挺生者也,无矜色,无邪气,必见用,则风后、力牧是已。于文章,则子游、子夏是已,无邪气故也,得正始故也。噫!所不至于道者,时或赋诗如曹刘,谈话及卫霍,岂少年壮志,未息俊迈之机乎?子魏子,今年以进士调选,名隶东天官,告余将行。既缝裳,既聚粮,东人怵惕,笔札无敌,谦谦君子,若不得已。知禄仕此始,吾党恶乎无述而止。

【赏析】杜甫擅长咏秋,《登高》《秋兴》诸诗脍炙人口。此文亦写秋,与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透写出一种因看破世态人情而滋长的人生悲凉,这恰是杜甫特有的生命情调。

此文是如何层层渲染人生悲凉之感的呢?作者落笔即题一个“秋”字,既是点明节令,更是借助秋的特有文化意蕴,弥散“悲哉秋之为气”的情绪气氛。此文作于天宝十载(751),杜甫困居长安已历五年,故文章直状病卧长安旅舍之悲境:“多雨生鱼,青苔及榻。”次则运笔极抒世态炎凉之感,作者就眼前气象借雨喻人,以“旧雨来,今雨不来”喻写旧友仍来、新人绝迹的人情冷暖;又征引庞德公与扬雄(字子云)的遭遇,曲写自己的寂寞冷落;然后以慷慨抑愤之语点出门庭冷落缘由:士子一心追逐名利,故朱门不见涂泥,而嫌穷巷多泥。继则描写魏子与众不同,踽踽然来告别,作者明赞魏子“不以官遇我”,暗寓怀才不遇之愤。

本文旨在赠魏子以壮行色,文中写杜魏之交突出“神会”两字,纲举目张,情长志远。一写魏子此来,不以官遇我,乃知我信奉安时而处顺的人生准则。二写我知魏子是卓特文士,必为世所用,成为黄帝之相风后、黄帝之将力牧式辅弼统帅。三写我知魏子性无邪气,又得正始诸彦之正传,必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如同孔门弟子中以文学著称的子游、子夏一样。四写我知以“道”铨衡,魏子尚有不及之处,即胸怀少年壮志,未息俊迈之机心,故有时赋诗如同建安诗坛的奇杰曹植、刘桢,谈话涉及汉武时西扫匈奴的大将卫青、霍去病。五写我知魏子此去东京洛阳为官,实乃迫不得已而入仕。作者笔意深婉,写我即写魏,写魏更即写我??写出了杜甫的心志襟怀才学。

本文在写作上还有两个特点不可不说,首先,全文构思贯彻对比手法,大者有众士与魏子之比,小者有朱门与穷巷之比。其次,作者学识渊博,故文中多处引用典故。

唐朝诗人杜甫在京城长安闲居时,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这时一些人认为杜甫的前途不可限量,所以都争着和他拉关系交朋友。随着杜甫做官的消息越来越沉寂,那些曾巴结讨好他的“朋友”便不再和他来往了。一个秋雨连绵的季节,正当诗人贫病交加之时,一位姓魏的朋友冒雨来访,这使他很受感动,于是作“秋述”一首。序曰:“秋,杜子病卧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高车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从此“新雨”“旧雨”便成了新老朋友的代称。“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斤*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戚*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伫*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霓*,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单*,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睛显晦,昏旦含叶,千变万状,不可殚纪,锣*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骞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长老凑、朗、满、晦、坚等凡二十有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

?山草堂???

原作:唐?白居易

指?:?大?邱德修教授

翻?:新竹中??彭元岐

?起:民?八十二年,在?大?文研究所四十?分班受?於邱德修教授。?堂中,教授提起?本篇之激?,余亦素好之。??乃作白???,??教授指?,爰成此篇。?由?表,?在??,以?同好。

??:

篇三:新时期散文

新时期散文 第三章 第三章新时期的散文第一节新时期以来的

散文 第二节巴金挽悼散文 第三节余秋雨文化散文 第四节全方位的报告文学第一节新时期以来的散文 一、新时期以来散文的审美特征 二、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发展阶段

三、新时期以来散文表现形态

一、新时期以来散文的审美特征 1. 个性意识复归,抒情意

味增强 2.闲适散文和世俗化散文的倾向 3.表现了一种理想色彩和深度追求 4. 大散文观念拓展了散文创作领域 5. 美文的提出,恢复、强化了散文本体特征 6. 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消费意识增强

二、散文创作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79――85),散文由恢复到沉稳发展怀逝者,寄哀思,控诉“四人帮”,反思历史,传达感情的本真,掀起了挽悼散文的高潮。第二阶段(85――89),散文朝本体精神回归 1.叙事记人散文小说化 2.写景状物的散文追求主题的多义、含蓄与朦胧 3.以人文观点审视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的大散文出现了

1.挽悼散文:粉碎“四人帮”后,起开了人们心灵的窗扉,

许多作家以顿挫的笔触,缅怀老一代革命家、十年期间被迫害致死的优秀人物,把对历史的记忆与反思结合起来,明辨是非,伸张正义,阐扬真理,具有高亢、苍凉的旋律,这样的散文叫挽悼散文,他的大量出现,开辟了新时期散文创作的闸门。代表作有: 巴金《怀念萧珊》 、《忆胡风》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丁宁《幽燕诗

魂》三、散文表现形态(一) 2.回忆反思散文大量出现,通过回顾探寻悲剧产生的原因,表现信念、人性、价值规范。代表作: 丁玲《牛栅小品》、杨绛《干校六记》 巴金《随想录》、 陈白尘《云梦断忆》

3.传记文学成为热点:如《元帅外交家》《走下神坛的

毛泽东》《走下圣坛的周恩来》4.杂文恢复生机: 孙犁《云斋琐谈》、黄秋耘《国家不幸诗人幸》廖沫沙《回到马克思主义》、黄裳《谈焚书》 邵燕祥《蜜和刺》、《黄昏随笔》

三、散文表现形态(二)三、散文表现形态(三) 5. 报

告文学全方位发展,成为一支奇葩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在湍急的河流中》

钱刚《唐山大地震》 戴厚春《百万大裁军》 张天来《划破夜

幕的陨星》

何建明《中国高考作弊报告》《落泪是金》 《龙门圆

梦――中国高考报告》赵瑜《中国要害》《但悲不见九州同》 《强国梦――当代中国体育的误区》 《第二国策》《太行山断裂》

6.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兴起 学者散文:是九十年代

的散文创作现象,他们多出自学者、教授、专家之手,以对历史的反思和生活本体意义的探索为主要内容,以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感抒写自己对历史、人生的反思和感悟,表达自己的理性思考,其中融会了学者的理想、哲理的体悟和人文关怀,以智性的幽默平衡情感

因素,将生动的个性与学理知识渗透,使之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代表作家:余秋雨、张中行、金克木等。三、散文表现形态(四) 7.女性散文凸起 女性散文为本时期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女性特有的视角观察生活、体察人生,以自身的经历体验女性的心理,传达女性特有的对美的追求与理解,把笔触伸向女性隐秘的世界,展示女性私人空间,表现了女性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女性散文集是对五四散文张扬个性,主张人的解放传统的继承,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超越。 代表作家:王英琦、斯予、苏叶、唐敏、马瑞芳三、散文表现形态(五)第二节巴金及散文集《随想录》

一、巴金新时期创作介绍二、《随想录》概述三、《随想录》思想内容及意义四、《随想录》艺术成就一、巴金新时期创作介绍 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中,巴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粉碎“四人帮”后,他以饱满的热情写出了《十年一梦》、《随想录》、《再思录》将其散文创作推向星等为人传诵的作品,将其散文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1982年,意大利但丁学会将1982年度国际荣誉奖授予巴金,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又授予他“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称他为“当代世界伟大的作家之一”。2002年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有一次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随想录》是巴金新时期的代表作,是作家长期探索,深刻反思的真实记录,从1982年开始写,1986年完成的五卷本散文集,由《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组成,共100多万字。巴金将散文当遗嘱来写,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人格博物馆,是一部讲真话、抒真情、求真理的的大书,

代表了新时期散文的高峰。二、《随想录》概述三、《随想录》思想内容及意义 1.回顾文革,揭露“四人帮”的罪恶,引发对民族劣根性的思考,直接否定文革,指出这是一场灭绝人性的浩劫,一个以革命名义进行的骗局。 2.毫不留情地解剖审视知识分子自身,剖析自己,缺乏主体精神的奴隶意识。 3.审慎地解剖自己背弃诚信、良知的劣根性。三、《随想录》思想内容(二) 《满江红》文徵明拂拭残碑, 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世事言难赎。最无辜,风波狱。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笑区区一桧又何能,逢其欲! 以曲笔的方式,揭示了这场浩劫、灾难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四人帮”一伙猖狂的原因所在:1.标志知识分子重铸人格的自觉,是“五四精神”的回归。2.表达了一种忏悔意识,代表了一种群体的内省和审视。3.主张建立自己的独立意志、独立人格。

《随想录》的意义 追求无技巧的最高境界内容和形式高度完美统一,是一种无雕琢的自然美,是自然天成的,以文字本色反映生活色彩。

四、《随想录》艺术成就第三节 余秋雨文化散文一、余秋雨生平简介

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基本内容三、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主题意蕴四、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特色五、情感倾向与散文模式一、余秋雨生平简介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留

校任教。著作有: 论文集《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 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碎片》《山居笔记》 《霜冷长河》《行者无疆》 《千年等一回》《出走十五年》等。 余秋雨是颇有争议的作家,他的《文化苦旅》一经发表,便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基本内容 探讨了中国文化问题,具有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人格批判观

1. 描写了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 2. 镌刻着无数历史人物足迹和印迹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 3. 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了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

三、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主题意蕴 1.以游记进行文化思考,无论写自然山水,还是写漂泊的旅程,都和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赋山水以文化内涵。2.描写山水给予人文关怀,使自然山水人格化,感性与理性自由切换,且理性成分深化。 四、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特色 1.摒弃了传统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单一的表达程式,以多元开放的发散试凸现所写对象的意义。 2.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与历史画卷。五、情感倾向与散文模式 他的散文追求自然美、精神美、艺术美,汇合为崇高美。是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追求,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充满跨越废墟而产生的苍凉感、悲壮感。 一条散文生产流水线: 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咋看精妙绝伦,连起来看却淡然寡味。以散文方式完成了知识分子的话语转换,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