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东战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3:41:16 体裁作文
篇一:莫明其妙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有时候查到一些关于战争资料的书籍或者 记录片的时候,象美国打伊拉克 ,第二次中东战争之类的,结果可以接受,美国与伊拉克差距巨大 ,打赢是非常正常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 有 英法的直接出兵帮忙, 这个打赢也是正常的,但是第一次 与 第四次中东战争为什么阿拉伯国家会输 ?输的简直莫明其妙 。
巴勒斯坦地区,在近代时期,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人受到巴勒斯坦人的压力,不许犹太人返回中东。犹太人当年也是很可怜啊,欧洲受到屠杀,不去中东就是死路一条,回中东又回不去。英国军舰封锁了巴勒斯坦的海岸线 ,一旦逮住犹太人的移民偷渡传,立即遣返,很多犹太人不得不把他们花钱买来的渡船凿成沉,伪装成海难,逼迫这英国人不得不救助这些犹太人。渡船上的犹太人没有任何的医疗设施,海上得了病,就只能活活得病死。
犹太人组织数个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就是以后得犹太国防军),不断袭击英国知民当局,搞得英国人焦头烂额, 英国人不得不退出巴勒斯坦地区,经过联大决议,分割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巴勒斯坦国和犹太人国家。
关于这次决议请在联合国官方网站下载,文件代号是 A/RES/181(II)
http://www.un.org/chinese/aboutun/prinorgs/ga/2/2all2.htm
返回中东地区得犹太人普遍有钱,通过购买巴勒斯坦人土地得方式买到了大量得土地,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犹太人占据土地比较多得一个重要缘故。
联大得决议出乎意料得顺利,提案是由美国提出来得,但是包括苏联都赞成这个提案,但是阿拉伯国家反对,声称只要以色列建国,立即开战 。
我得说说美国这个国家,美国一直是犹太人得坚定支持者,但是在美国得犹太人,其实只有几百万,并非是绝对优势种族,其实象美国这个国家,你把他比喻成机器更加合适。黑人为什么没有做过美国总统 ?我们平常说美国迫害黑人,但是现在再说这个话未免有点不顾实际,现在这种种族歧视基本上成为一种美国得禁忌,甚至有点神经过敏得地步。黑人始终在美国的人数没有超过一半,投票的时候,白人投白人的,黑人投黑人的,黑人人数少,你黑人当然当不了总统。
中山水寒说过中国人的生育问题 ,说中国人其实是不愿意过多生育的种族,其实这个话讲的不错。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生育?因为“养儿防老”,中国的社会保障很不到位,象农村地区,没有任何社会保障,老人老了只能指望儿子养活,不然怎么办?活活饿死?除了不得不多多生育几个还有什么办法?结果出了国的中国人反而不愿意生育了,其实如果你有足够的远见,跑到西方国家就拼命多生,中国人如果在美国的人口超过50%,一投票,百分之百的是华人做总统,这个不是瞎说的。就是在美国现在各大州,华人做州长的也很有一些了,当然华人不愿意参政,这个传统很奇怪。美国就是一部机器,无所谓邪恶或者正义之分的
联大的决议其实没有做好,比如说关于耶路撒冷城归属问题,和边界划分问题。英国人撤出巴勒斯坦地区的时候,本古里安(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立即宣布建国,然而第二天,六个阿拉伯国家立即宣布对以色列宣战,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
而以色列国防军有多少?告诉你,一个都没有。当时的以色列全部是游击队,根本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抗衡阿拉伯国家联盟。
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不能明白以色列人的心情,因为中国的疆域是如此的辽阔以至于几乎不用担心任何形式的侵略,中国唯一的软勒,就是在北京以上,东三省部分。卡断北京,东三省部分很容易陷入到无法被支援的境地,这也是日本人在东三省地区能够建立殖民地的地域原因。
北京以下 ,中国基本上处于广阔的领土,拥有以色列做梦都想不到的辽阔战略纵深 ,,类似于中国有着如此大的战略纵深的国家,全世界不到5个,美国算一个,加拿大一个,澳大利亚一个,俄罗斯一个,其他的国家,不是领土过小,就是领土象细长的面条,很容易被拦腰斩断。
以色列的领土范围大概如下,可以注意到,以色列一面为地中海,三面环敌,约旦,叙利亚,埃及,三国领土与以色列直接接壤,这就意味着,无论以色列得到怎么样的援助,它始终面临的是三面环敌的形势,一旦打起仗,就要三个方面同时开打,大家知道纳粹德国当初是如何的不可一世,又是如何覆灭的,两线作战就是德国的软勒。
以色列比当初的纳粹德国更加凶险,是三面环敌。
以色列国家危急程度已经不需要我多言了,尚若阿拉伯国家联盟一鼓作气,直接拿下整个以色列领土,已经不成问题。以色列请求联合国干预,以色列现在既没有重武器,也没有成建制的国防军,全部游击队加起来,才三万人左右
美国与苏联同时谴责阿拉伯国家的军事侵略,违背了联大决议。其实阿拉伯国家这次行动很愚蠢,很没头脑。首先是联合国本身就是苏联与美国妥协的产物,苏联与美国这两大军事集团有重大分歧和敌对,但是有一点是不可质疑的,就是两个国家在 联合国初期一定是坚决支持联合国决议的主张的。阿拉伯国家这种行为不但是抽以色列一个耳光,同时抽了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两记耳光,因为苏联和美国都是当时联大181号决议的赞成者
但是英国人支持阿拉伯国家,英国人利用各种手段支持阿拉伯国家的侵略,甚至到了英国人担当阿拉伯军队军官的怪事。联合国安理会作出决议之前,英国人是坚持反对的,英国人也有否决权,但是迫于国内的压力和美国的压力,最后英国人不得不撤出所有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安理会作出决议: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最让人不解的一幕发生了 : 阿拉伯国家接受了停火协议其实现在的形式任何一个白痴都看的出来,以色列没有任何重型武器,暂时没有任何援助,从欧洲赶过来的犹太人不具备任何作战经验,很多都是商人,不是战士。对阿拉伯国家唯一有威胁的就是以色列不到三万人的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基本上都被阿拉伯国家正规军击溃了。
尚若这个时候,阿拉伯国家立即追击,可能结果会大不一样。或许这要冒着美国和苏联两国同时干预的威胁,但是起码比坐着不动强,阿拉伯国家无论和苏联与美国比,是百分之百的弱势,不过指望美国与苏联组成联合部队干预中东,肯定也是很奇怪的。我们可以作出假设:
1 就算安理会作出对阿拉伯国家的谴责,对阿拉伯国家最有直接威胁的就是武装干涉,但是让苏联与美国同时作出武装干涉的决定,无疑困难的,因为苏联肯定不希望美国在中东扩大影响
2 假设苏联与美国联合作出出兵干涉,必然经过很长时间的商议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联合出兵是以谁为首领,两国军事人员的对比,苏联出多少人,美国出多少人以及乱七八糟的物资装备的考量。
3 即使苏联完全的,百分之百的赞成美国的意见(很难相信),那么光美国需要准备的时间都超过一个月,美国人需要从世界各地调集美国军人与装备等等,海湾战争,都是现代化时代,美国人准备还耗费了相当的时间,何况这时候才 是 1948年,不比现代有这么发达的通讯条件。
5 好吧,即使全部准备好了,战争早就过去一个多月了,这时候阿拉伯国家早就完成对以色列全境的占领,造成了既成事实。何况阿拉伯国家还有石油作为武器,就算以色列人最后可以获得一块土地,巴勒斯坦人势必夺得比以色列多得多的土地。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阿拉伯国家接受了这次停火协议。
阿拉伯国家之所以接受确实是有一定原因的 。
1 阿拉伯国家的军队损失也很惨重。正规军在正面战场能被犹太人的游击队打的灰头土脸,埃,也算是佩服阿拉伯军队的战斗能力。
2 阿拉伯国家现在占据的土地比联合国分给以色列的土地要多,阿拉伯国家企图通过现占领的土地,与以色列谈判。
阿拉伯国家阿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以色列无疑很弱小,但是全世界的犹太人出奇的强大,阿拉伯国家这种想法必须基于以下的三个假设前提。
一 与阿拉伯国家战斗的犹太人不会得到有效的补充,阿拉伯国家打的是以色列,而不是全世界的犹太人
二 犹太人没有能力在短时期形成一支规模强大的部队
三 犹太人不具备打仗的能力,因为犹太人大部分为商人,知识分子,等等,不具备实际作战能力,就算给他们武器,未必能够形成一支能与阿拉伯国家抗衡的力量。
说实话,这是阿拉伯国家犯下的第二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未经深思熟虑就进攻以色列),根源就是阿拉伯国家对犹太人这个民族认识不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民族与阿拉伯民族有怎样的异同性。
以色列总统本古里安在后来曾经说过,以色列要变成一个拥有一千万人口的国家。以色列现在总人口有七百万,其中 阿拉伯人占据1百万,距离本古里安有三百万左右的差距,但是可以看出的是这个愿望可能以后会实现的,之所以这么讲究人口,就是因为历次以色列战争,令以色列心惊胆战的不是经济问题,不是武器装备问题,是人的问题,再好的武器也要人来操作。
梅厄夫人到美国寻求犹太人的帮助,她这样说道:“现在掌声和哭声对以色列人都没有用,以色列人需要的是钱,购买武器的钱和解救难民的钱!”
美国犹太财团立即筹集八千万美元(这是1948年的八千万美元)以色列把这些钱用到世界各地购买武器,以色列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以色列还从国外购买了小型舰船和巡逻艇.
但是我要反问一句:阿拉伯人真的没有犹太人有钱吗 ?未必吧。1948年的事我们可能不知道,但是现代世界,我们可以到处看到那些富裕之极的阿拉伯人,手拿着古兰经,坐着美国人汽车用着欧洲人生活用品,然后大骂西方腐败堕落的生活。阿拉伯国家始终都是石油国家,怎么可能没钱?
但是有钱有武器,不见得就能打赢战争。以色列这时候一共才4万人部队,其中2.3万人是战斗人员,以色列开展全国动员令,全世界的犹太人源源不断的从欧洲,美国等等许多国家赶过来,参加以色列的保卫战,但是停火是有期限的,四周停火,也就是不到 1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你准备吧一群商人怎样训练成战士?
中国大学生年年军训,差不多也是一个月时间,你觉得他们象战士吗?
全部的以色列游击队放弃各自的独立权力,向以色列总统效忠,以色列还想方设法的从欧洲等国家招募了一批拥有二战作战经验的飞行员,这些飞行员以后成为以色列空军的主力,并且训练出犹太人第一批空军。犹太人再聪明,再能干,让他们再一个月时间把普通人变成飞行员,这难度确实大点。
可以说,以色列战胜阿拉伯国家的机会不到10%,但是以色列人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那不到10%的机会。无论这场战争如何,以色列人这种精神令人不得不敬佩 犹太人在为共同的目标拼命的努力的时候,阿拉伯国家在干吗?
吵架,不休的吵架,从停火一开始就吵闹不休,一直吵闹到停火期限过去。各自打各自的小算盘。以停火协议到期后第一波攻击开始,以色列用四个旅的兵力,向特拉维夫东南12英里的卢德和腊姆拉城实施突击。这个地方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东西和南北的交通素枢纽,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驻守的“阿拉伯军团”司令格拉布居然借口后勤供应困难,需要缩短战线,放弃两城!
以后的十天,以色列军队相继夺取了阿拉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表面尚看是以色列军队多么多么强,实际上大家可以想想,再聪明的民族,一个月的短暂训练可能不可能把一个人变成老练战士?而阿拉伯国家很多士兵身经百战,战斗经验大大超过以色列士兵。
阿拉伯国家有内斗,并且始终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武装力量,各自为战,又不相互救援,大家知道国共内战的时候,国民党为什么频频失败?辽沈战役为什么国民党一败涂地?这不是很明显的吗?
所以我看不懂,如果当初阿拉伯始终不能形成一支统一的力量的话,为什么这么轻易的与以色列开战?不是找死吗?
篇二:浅谈第四次中东战争
浅谈第四次中东战争
内容提要: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反对以色列侵略、收复失地的正义战争。这次战争,虽然是一次规模有限、持续时间很短的局部战争,但是由于双方都有大国作后盾,并使用了一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分别反映了苏美两霸的军事思想和作战原则,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战争突然、速决、剧烈和消耗巨大等战争特点,为我们研究未来反侵略战争提供丰富的内容。现将第四次中东战争简要情况作一介绍。
关键词:中东战争 历史渊源 战争经过 看法
一、战争渊源
(一)中东地区的地理概况
中东地区,位于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地带。中东地区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和咽喉地带,是欧洲的翼侧。在历史上,中东地区不仅是新老帝国主义侵略亚非国家的重要门户,而且是南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之一,当前是苏美两霸争夺的焦点。埃及境内有一条世界著名的苏伊士运河,它沟通了两洋(印度洋、大西洋),四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东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有“石油海洋”之称。据美国公布的材料,世界总储油量为八百七十八亿吨,中东地区储油量五百零六亿吨,占世界总储油量的百分之五十八以上。中东地区年产石油将近十一亿吨,百分之九十以上供出口,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
油供应基地。
(二)阿、以国家的历史纠结
一九六七年“六〃五”战争后,六年多来,埃、叙为了收复失地,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指望美、苏出面“政治解决”中东问题。但是,美苏两霸为了保持各自在中东的势力和既得利益,既争夺又勾结,千方百计地束缚阿拉伯人民的手脚,竭力维持“不战不和”的紧张局面,使阿拉伯国家处于“欲战不能、欲和不得”的困境,从中大发战争之财,埃、叙军民对此强烈不满。为了打破“不战不和”的僵局,埃、叙两国领导人秘密商定,乘联大开会之际,于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实质,是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中东地区各种矛盾,特别是阿、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这次战争,以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为主要战场。阿拉伯方面参战的有十一个国家:埃及、叙利亚、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苏丹、约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以埃、叙为主,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也参战。以方就是以色列一个国家参战。
二、战争经过
战争分三个阶段:
(一)埃、叙两面夹击,以军仓卒应战(十月六日至九日)
十月六日十四时半,埃、叙军队乘以军过“赎罪日”之际,在西、北两线同时发起猛烈进攻。
西线:埃及出动飞机,火炮,对西奈半岛以军的重要目标进行了重
点突击,在空军、防空部队和炮兵的掩护下,埃军进行了激烈的渡河战斗。当日仅用一小时就渡过了运河,占领了“巴列夫”防线上的第一个支撑点,尔后继续投入兵力,扩张战果。二十四小时内,埃军攻占坎塔拉和夏特两城。开战时,以色列在埃军绝对优势兵力进攻下,战斗失利。九日,埃军一线部队已全部到达东岸,攻占福得港以南、伊斯梅利亚以东和陶菲克一线,控制了运河以东十至十五公里地区。
北线:叙军在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向戈兰高地实施突击。在叙军绝对优势兵力的打击下,战斗第一天以军防线被突破。
经过四天激战,埃、叙两线作战取得了巨大胜利,逼得以总理梅厄向美国呼救。
(二)西线埃军进攻受阻,北线以军反击得手(十月十日至十五日) 北线:十日,以色列按着重点用兵、先北后西、各个击破的方针,加强了局势严重的北线,一面使用第一线兵力仓卒应战,一面从纵深抽调战略预备队,并快速动员后备力量,在北线反击,越过一九六七年停火线约三十公里,形成直接威胁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态势。直至伊拉克、摩洛哥等国援军赶到,才阻止了以军的反攻,形成对峙局面。
西线:十日,埃军突然停止了进攻,巩固既得阵地,调整部署,出现了“战斗间隙”。以军抓住这个有利战机,在基本稳住北线战局后,主力立即向西线转移,进行了一次坦克大会战。由于以军充分利用了埃军的“战斗间隙”,迅速把作战重点由北线转向西线,使以军在西线的兵力增至二十三个旅,巩固了纵深防御,加上地形对以军有利,
埃军攻而不克,十五日被迫退到原出发地区转入防御。
(三)西线以军转入进攻,北线继续对峙(十月十六日至二十四日) 西线:以军根据美国间谍卫星和高空侦察的情报,以一支特遣队乔装偷渡运河,突入西岸。以军到达西岸后,迅速建立了桥头堡,摧毁了埃军在陶索姆、伊斯梅利亚地区的对空导弹基地和高炮阵地。十八日,潜入西岸的以军沿运河西岸往南发展进攻。二十二日,联合国曾作出停火决定,但以军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定,继续扩大突破口,不断往西岸增加兵力,使以军在西岸的兵力继续增加,阻止了埃军二线部队的增援,包围了苏伊士城,切断埃第3军团后路,达成了对第3军团的合围,打乱埃军的战略部署,扭转了战局。
北线:基本上仍是对峙状态,二十四日,双方转入停火谈判。
三、战争结果
在这次战争中,阿方击毙敌人五千余人,俘五百余人,击毁敌坦克近千辆,击落飞机二百余架,击毁舰艇三十余艘。但是,阿方损失更大,伤亡一万五千余人,被俘九千余人,被击毁坦克二千余辆,被击落飞机四百余架,被击毁舰艇二十九艘,一并丧失运河西岸一千九百多平方公里和戈兰高地四百四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战争结束时签署的和平协议是自1948年的战争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首次公开进行对话。这场战争震惊了整个以色列,在两面战线大量敌军的突袭下,以色列还未开始动员,在紧急情况下,以色列仍然迅速在一天内站稳了脚步,并在两周内便进行了反攻直接威胁了两个国家的首都。不过,以色列也承受了比例极高的人员伤亡,
以人口比例而言,以色列在三周内便承受了美国十年越战的伤亡比例。为了报复美国支援以色列,由沙特阿拉伯领导,在10月17日决定每个月减低石油产量5%,并威胁彻底禁运。
四、对此次战争的几点看法
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战略指导上双方都具有许多值得重视的经验和教训,对研究未来反侵略战争有很大参考价值,从军事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以下几个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突然袭击会影响战争进程,但没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不能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叙突然袭击之所以成功,打得以色列措手不及,在战争初期造成极大被动,主要原因:一是埃、叙从政治到军事,从战略到战役战术,采取了一系列的严密伪装措施和迷惑手段;二是以色列轻敌麻痹和分析判断错误。但是,战场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以军不仅顶住了埃、叙优势兵力的进攻,而且还顺利地转入攻势作战,其原因除了以军战略战术灵活、指导正确外,主要是由于埃、叙领导人制定的战略目的有限,既没有打到底的决心,又无全面战争的准备,只是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引起两霸干予进行政治解决,并把整个战争的胜利,寄托在突然袭击上。因埃、叙战略指导上的过失,导致战争过程中的不良后果:在战略目标上,各有各的打算,埃及的战略目标是夺取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战略目标是夺取戈兰高地,都是以夺取地方为主,而不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在作战协同上,互不相顾,没有“一盘棋”的思想,在对以色列重点反攻时,缺乏协
篇三: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
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战争背景
1967年的“六.五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丧失了大片领土,尤其是埃及,在战争中损失更为严重。所以,一心想收复失地。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以双方又进行了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军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的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起,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互派突击队偷袭对方。通过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及深感自己的防空力量薄弱,地面部队的力量也需得到加强,遂决定从苏联购置大量的武器装备。苏联也利用埃及的困境,大肆向埃及渗透。美国则大力支持以色列。美苏在中东的较量中为避免直接对抗,力图在中东制造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1970年10月,萨达特继纳赛尔任埃及总统,为摆脱“不战不和”的局面,开始大力加强军备。1971年5月,又与苏联签定了友好合作条约,但苏联在向埃及提供武器的问题上一拖再拖,到1972年4月,萨达特再次访苏时,苏联仍未向埃及提供武器援助。5月,美苏首脑在莫斯科会谈后,苏联决定取消向埃及提供武器的计划。
苏联的举动引起埃及的极大愤怒。7月8日,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要求
2.1万名苏联军事人员在10天内离开埃及;苏联在埃及的一切军事设施,或者卖给埃及,或者全部撤走。这一举动,是埃及摆脱苏联控制,突破“不战不和”局面的重大步骤。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1973年初,所有阿拉伯国家军事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共同商讨未来战争的战略。会后,埃及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4月,又在开罗召开了阿拉伯各国参谋长会议,统一了未来的作战思想。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
一派“和平”景象。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战争经过
1973年10月6日14时,苏伊士运河东岸以军防御工事的沙垒中,突然发生两声巨响,埃及蛙人在前一天晚间埋入水下的两个炸药包爆炸了,它揭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紧接着,埃、叙两国军队从西、北两线同时向以军发起突然袭击。战争进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6日至9日),埃叙军队获得初期胜利。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在西线,埃军出动了200多架飞机,从东路轰炸和袭击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前线指挥部、炮兵阵地、部队集结地、防空导弹系统、通信雷达设施和机构等重要军事目标。同时,埃军隐蔽在运河西岸沙垒后的2000门榴弹炮和重型迫击炮,也向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发起攻击,有效地压制了以军火力。
埃军的计划是首先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控制运河东岸15—20公里的地区;第二步攻占米特拉山口、克迪山口和哈特米亚山口一线,保障运河东岸前沿阵地的安全,然后,视情况向纵深发展。为此,埃军在苏伊士运河两岸集结2个军团共9个师的兵力约12万人。北翼为第二军团共5个师,是战役主攻方向,南翼为第3军团共4个师。战斗开始后,埃军地面部队约8000人在飞机、防空军的掩护下,乘水陆装甲车和橡皮舟从坎塔纳、伊斯梅利亚、德维斯瓦、沙卢法和苏伊士城同时强渡运河。登岸之后,迅速在堤上开辟通道、攀登河堤,摧毁以军前沿火力点,同时,用爆破筒在东岸沙堤以军铁丝网和地雷区中开辟通道。埃及工兵用高压水龙头冲刷以军沿河岸修建的沙堤,仅用9小时,就在沙堤上打开了60多个缺口,架设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渡场。在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埃军10万人和1020辆坦克以及1.35万部车辆通过运河。紧接着,埃军向两翼展开,着手消灭各据点的以军,攻占以军前沿据点15个,粉碎了以军前沿坦克的反冲击。两翼用稳步平推的办法向以军防御纵使攻击。不到三天,埃军控制了运河东岸10至15公里地区。
为配合正面作战,埃军伞兵和突击分队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纵深地区大规模降落,破坏敌军交通、通讯和补给。海军为牵制以军,封锁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封锁亚喀巴湾和红海出口,并在沙伊沙姆赫地区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袭击以军。
当埃军在西线发起攻击的同时,北线的叙利亚军队也于6日14时向戈兰高地发起猛攻。叙军出动100架飞机袭击以军指挥所等重要军事目标。叙军的1500门大炮也开始炮击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阵地。叙军第一梯队三个师,1000多辆坦克,在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的掩护下分三路向以军阵地发起进攻。
北路叙军进攻谢赫山、马萨达等地。带路由于遭到以军的阻击,推进较慢。中路和南路是叙军攻击的重点。中路叙军第9步兵师很快就突破了以军188装甲旅的防线,攻占了艾哈迈里亚。以军退守库奈特拉待援。叙军虽出动了二线坦克,利用夜间频频发动进攻,但以军也调集了大批坦克向叙军发动反冲击,双方1500辆坦克在狭长的平原上激战了近48小时,以军188装甲旅几乎被全歼,仅剩10余辆坦克。7日晨,叙军突破1967年停火线约75公里,进到叙以边境太巴列湖附近。以军在仓促应战之时,逐渐看到叙军的许多弱点。于是,以军决定集中兵力对付北线叙利亚军队,以扭转战局。至11日,北线以军主力剧增至22个旅,约10万人。
第二阶段(10月10日至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
埃军初战得胜,占领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从10日起,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了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阵地。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之机,以军利用这一短暂的间隙集中兵力,实先北线后西线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10月10日,以军在北线集中了15个旅和1000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叙军防御阵地后,又采取正面突击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分三路向叙军反击。以军进攻的重点是戈兰高地中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仅派少数兵力牵制。很快突破了叙军防线,解除了库奈特拉之围。11日,以军继续向戈兰高地增兵,总计达22个旅,近10万人。以军集中坦克500辆,沿不同的路线,向大马士革方向快速前进。12日,以军越过1967年的停火线,深入叙利亚境内30公里左右,叙利亚的步兵和防空军则撤至首都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地区。沿公路两侧建立防御阵地,阻止以军向大马士革的进攻。
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线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 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
当以军在北线反击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
10月14日6时,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准备,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1000多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埃军兵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进攻,这是埃军第一次脱离防空网和反坦克防御系统进
行的运动战。以军对埃军的进攻有了准备,集中三个师利用山垭口两侧的有利地形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并出动了飞机支援。以军共投入了坦克约800辆,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则损失了200辆,被迫退回进攻出发阵地。
第三阶段(10月15日至24日),西线以军向埃军发动进攻,北线以叙两进对恃。
10月16日,以军三个旅群向埃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在大苦湖地区的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有30公里的间隙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之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度过运河。对于以军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误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未引起重视,以致以军摧毁了埃军的大量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得以在运河西岸进行轮番轰炸。18日,突入西岸的以军大举进攻埃军阵地,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达到了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以切断埃军2、3军团的退路。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动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都表示接受停火,但以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同时,以军向北推进,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及第2军团,但未能成功,以军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军团。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24日,双方实现停火。
在北线,叙、以双方在第二阶段末期形成对峙后,以军于10月22日出动1个伞兵旅,夺取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山头。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成效不大,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24日,叙以宣布正式停火。
这场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
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圆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摘自《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谢朝晖、罗庆旺 主编)
篇四: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被动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埃及总统M.A.el-萨达特和国防部长A.伊斯梅尔、总参谋长S.M.H.沙兹利等精心制订作战计划,企图以突然袭击强渡运河,收复西奈半岛部分失地,为以后通过政治谈判收复全部失地创造条件。战前,埃军兵力约32万人,坦克2000辆,作战飞机约600架,另有大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以及海军舰艇约100艘。埃军在运河西岸展开5个步兵师、2个机械化师、2个装甲师和若干独立旅, 1
并部署有“萨姆”防空导弹等武器,在运河区组成高、中、低和超低空防空体系。叙利亚在总统H.阿萨德和国防部长M.塔拉斯领导下,也为战争进行了大量准备,企图一举收复戈兰高地。战前,叙军兵力约15万人,坦克约1300辆,作战飞机280架,另有大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以及海军舰艇约30艘。叙军在戈兰高地东侧展开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若干独立旅,并以防空导弹为主组成对空火力网,为地面进攻提供掩护。埃、叙为达成进攻突然性,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战术伪装欺骗措施:开战前几个月对预备役人员多次征召和复员;埃军反复前调和后撤,前调一个旅,后撤一个营,逐次向运河集结兵力;频繁举行军事演习,隐蔽作战企图;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作战文件不准打印和无线电传递;开战当日让士兵在运河游泳,显示平静假象;把开战日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和犹太教赎罪日,以隐蔽进攻时机。 以色列国小人少(1973年总人口为 318万 2
人),战前编有常备军11.5万人,预备役20余万人,坦克1700辆,作战飞机360架和“霍克”防空导弹发射架75部,海军舰艇约40艘。1967年侵占埃、叙部分领土后,以军战略纵深增大,并在运河东岸构筑了由高20米的沙堤和31个支撑点组成的巴列夫防线,在戈兰高地1967年停火线西侧构筑了由若干支撑点和防御阵地组成的防线。以色列自信巴列夫防线是“铜墙铁壁”,其情报系统具有24小时预警能力,预备役为主的“全国皆兵”动员体制能为最终战胜对方提供保证,故在战略指导上改变过去先发制人、深入对方领土纵深作战的方针,由攻势战略改为守势战略。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色列总理G.梅厄和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展开兵力是进行演习。开战前,以军在西奈半岛仅部署1个步兵旅、3个装甲旅,近300辆坦克和48门野战火炮;驻守运河东岸前沿各支撑点的步兵不到 500人,浅近纵深内只有1个装甲旅的兵力;戈兰高地也 3
只部署3个步兵旅、2个装甲旅,近200辆坦克和44门野战火炮。
10月6日,埃、叙分别在西线和北线同时向以军突然发起进攻,给以军沉重打击。 西线:6自14时,埃军在防空兵和炮兵火力掩护下,陆海空三军密切协同强渡运河,并出动200余架飞机突袭运河东岸以军巴列夫防线及其纵深,摧毁若干“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和大部分机场;数百名突击队员搭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机降,袭扰以军后方;部署在西岸的约2000门大口径火炮和坦克炮等重火器,对以军各支撑点及浅近纵深目标实施猛烈的火力打击;海军舰艇则在近海配合地面作战。与此同时,埃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由8000名官兵组成先头部队搭乘上千只橡皮舟迅速渡河;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的步兵反坦克小组,穿过以军各支撑点的接合部,在其后方布臵反坦克地段,同野战火炮、坦克炮火力组成 4
远近结合的宽正面反坦克火力网,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架桥夕小时内打开60个通道,清除约9万立方米沙土,架好浮桥12座,保障后续部队和坦克渡河;防空部队由各型“萨姆”防空导弹为主组成防空火力网,开战头两小时击落以军飞机10余架,在战争初期掌握运河上空制空权,使以机不敢进入运河区空域;至7日,埃军6万人、600余辆坦克渡过运河,各部队陆续在东岸集结。以军仓促应战,指挥混乱,极为被动。8日,以军3个装甲旅远距离增援,在既无空中掩护又无步、炮协同的情况下实施反击,被埃军粉碎,几乎被全歼。9日,埃军按照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西线出现四天战斗间歇。
北线:6日14时,叙军3个步兵师由配属的坦克部队为先导,在空军、防空部队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向戈兰高地进攻,当日突破以军防线,并以空降兵占领赫尔蒙山哨所(以色列称之为“国家的眼睛”,其电子侦察范围覆盖叙利 5
篇五: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石油战争
201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石油斗争与世界多极化
□ 程凌雷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在1973 年10 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石油武器的运用,打击了美苏的霸权地位,促进了西欧日
本对美国的离心,维护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促进了第三世界的联合,为第三世界的经济斗争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世界多
极化趋势。石油作为经济武器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经济因素在推动国际力量分化组合中的基础性决定作用。
关键词多极化石油武器第四次中东战争经济因素
中图分类号:K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07)03-201-02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能源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显著加强。
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身能源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创造有利于
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第四次中东战
争中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借
鉴。有关石油斗争对世界多极化的影响的文章或著作,据笔者
所见,数量很少,而且多是围绕某一个或几个大国,对于产生这
种影响的原因的分析不足或没有①。本文试通过对第四次中东
战争时期各主要国家对石油危机的应对措施来分析阿拉伯国家
的石油斗争对当时国际关系和以后的世界多极化产生的影响及
其原因。为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的斗争提供一些启发。而通过对石油武器推进多极化趋势原因
的分析,则可以探究经济因素在推进多极化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73 年10 月6 日,25 日结束,历
时19 天,亦称十月战争。是以巴勒斯坦问题为核心的阿以矛
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在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展
开斗争,10 月16 日,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将油价由每桶3.01 美元,
提高到5.12 美元,一举上涨70%。10 月17 日,阿拉伯石油输出
国组织宣布,立即减产,以9 月份各成员国产量为基准逐月递减
5%,直到以色列撤出1967 年战争中所占领的土地,巴勒斯坦人
恢复合法权利为止。10 月22 日,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
实施“分隔作战”,即宣布在两周时间内,把需要中东石油的国家
划分为“友好、中立、敌对”三个类别,在石油供应上分别采取“正
常、限制、禁止”措施。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和产生了巨大影响,
有力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增长。
一、打击和削弱了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美国为使以色列作为实现其中东霸权、保护其中东利益的
工具,对以色列提供贷款、资金、武器援助,因此,战争开始至10
月22 日,所有阿拉伯产油国都对美国实行了禁运。伊拉克在
战争爆发后进一步采取了国有化措施,宣称必须给“美国在阿
拉伯国家的利益一个打击,使阿拉伯石油在我们手中可以作为
一种武器,而不是在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者手中。”②而阿
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的确发挥了它的作用:在政治上,美国被
迫回归联合国的解决框架之内,对以色列施加压力,与苏联赫
鲁晓夫多次通信,“共同支持一项不让大国参加维和部队的提
案”③,解决中东危机。尼克松总统在1973 年10 月26 日白宫
记者招待会上将道:“使得我们解决这个危机(中东危机)的努
力具有很大迫切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石油供应可能被切断。”④
在经济上,到1974 年1 月阿拉伯产油国提高油价到每桶11.65
美元,加上减产和禁运,诱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1973 年12 月,
美国爆发了战后第12 次经济危机,持续了17 个月,工业产量
降幅达13.8%。1975 年9 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石油禁
运,加上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油价,造成50 万美国人失业,国
民生产减少了100 亿以上。这种情况使价格指数的百分比至
少上升了五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糟糕的通货膨胀起了
助长作用。”⑤美新社俄克拉何马布1975 年9 月19 日电文也说:
“四年以前,我们每年购买石油所花的钱略略超过30 亿美元,
今天已经猛增到250 亿美元。??随着美元不断从我国流出
去,我们的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也不断削弱。”⑥美国经济霸主
地位也因国内经济的衰退而动摇。虽然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
赖并不大,“只有百分之十来自中东”⑦,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周期性规律的必然表现,到20 世纪70 年代,资本主
义世界又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危机,而阿拉伯产油国对石油的提
价、禁运、减产和国有化政策,则加剧了资本主义的通货膨胀,
触发了美国新的经济危机。美国虽然是世界石油霸主,在世界
最大的八家国际石油公司中,美国占有五家,控制了资本主义
世界的石油开采、运输、提炼和销售的绝大部分。但经过60 年
代和70 年代初的石油斗争,阿拉伯产油国不仅收回了石油资
源的开采权,而且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原油标价的主导权。这使
美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削弱,一方面,石油价格不再由美
国一国垄断,另一方面,阿拉伯产油国可以直接提供石油给西
欧、日本,打破了美国在石油开采和销售的垄断权。石油斗争
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二、石油斗争促进了西欧、日本反对美国控制斗争的发展,
加剧了它们的对美离心倾向,谋求独立自主发展
首先,石油武器迫使西欧国家改变了追随美国偏袒以色列
的政策。由于阿拉伯产油国的区别对待政策,欧共体绝大多数
国家不仅拒绝参与美国极力策划的共同抵制石油危机的计划,
而且对美国支持以色列政策也给予拒绝合作,纷纷宣布禁止美
国向以色列运送军火的船只在本国港口停靠,不再支持以色列。
1973 年11 月6 日,欧共体九国外长就中东局势发表的联合声
理论前沿
202
明,要求阿以双方武装力量立即返回1973 年10 月22 日停火
线,并希望事实安理会第242 号决议,恢复中东和平,声明还指
出,在签订和平协定时,以色列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归还1962
年冲突以来所占阿拉伯领土(2)恢复巴勒斯坦的合法权利。⑧西
欧改变追随美国支持以色列的立场,并且日后在中东问题上与
美国越走越远。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也于11 月18 日作
出决定,宣布取消除荷兰外的欧共体各国的12 月份石油供应削
减5%的限度。以中东问题为契机,欧共体开始“用一个声音说
话” ,独立自主倾向增长。战后当美国撇开西欧企图与苏联包
办中东事务时,西欧各国纷纷抨击美国。法国外长若贝尔谴责
美国企图同苏联“垄断中东问题的解决”,使欧洲成了“这场冲突
的牺牲品”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宣称:“世界的命运不能也不应
当仅由两个超级大国决定。在这个世界上,统一的欧洲的影响
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欧洲主动与阿拉伯展开合作,1974 年9
月17 日,欧洲阿拉伯议会合作筹备会议发表公报称加强两者在
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有三条决议都是关于石油的。
其次,日本面对石油危机,也改变了打着“联合中心主义”
旗号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在1973 年11 月12 日宣布新中东
政策。(1)不得以武力获得占领别国领土(2)以色列军队从1967
年战争中所占领的全部占领区撤退(3)必须尊重中东地区所有
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4)承认并尊重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巴勒
斯坦人的政党权利。这是日本战后第一次采取与美国不同的
政策,是日本向“政治大国”迈进的前奏。
为什么石油武器的运用为什么会造成西欧、日本对美国
的离心?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因素在推动各
国分化组合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西欧、日本在这一时期经济实力显著增长,要求谋
求与经济大国相称的政治地位,摆脱美国控制。经济实力的增
强是独立自主斗争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具体来说,石油是
西方国家的生命线,更是西欧、日本的颈动脉。西欧日本与美
国有着不同的石油环境。首先,西欧、日本对石油的依赖性大
且依靠进口。在西欧日本的能源构成中,1973 年西欧油气合占
69%、煤22%,日本石油占80%,煤占15.4%。而西欧日本国内
石油资源缺乏。1973 年,西欧自产油不到2000 万吨,但用油量
为74000 万吨,98℅以依赖进口。日本自产石油仅70 多万吨,
但用油量为260000 多万吨,99.7%依赖进口。美国产油高达
51580 万吨,用油量85600 万吨,39.8%原油依赖进口。其次,西
欧、日本的石油进口来源主要为中东、北非。1973 年,西欧以中
东和北非进口的石油占其进口总量的82.2%,日本为76.3%。而
美国1973 年进口石油中43%来自拉美,来自中东、北非的各占
13%,21%来自加拿大。由此可见,西欧、日本对中东石油具有
巨大的依赖性,这不能不成为它们考虑对中东政策的一个重要
因素。正如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所承认的:“部分由于我们的西
欧主要盟国和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大,它们同我们在对
中东政策方面采取了不一样的态度,在我们的联盟中出现了自
建立联盟以来最严重的紧张关系。”
中东十月战争石油武器的运用导致了西欧、日本这些严重
依赖中东石油国家的巨大经济危机,使它们遭受沉重打击,它
们深切地认识到,西欧同美国在中东乃至第三世界有着不同的
利益,不能一味追随美国。此后西欧积极倡导“南北对话”“以
对话代替对抗”。70 年代中期以后,阿拉伯联盟取代美国成为
欧共体在欧洲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以中东问题为契机,西欧
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寻求政治自主外交。
三、石油斗争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斗争
六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表面支持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
但实际上以“国际财产论”“导致战争论”加以阻挠和破坏。这
是因为苏联的石油战略是:利用阿拉伯产油国和其它产油国反
对犹太复兴主义,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财团
的斗争,打着支持这些斗争的旗号,用“军援“、”经援“、”机器换
石油“、”武器换石油“的方法,逐步打进美英石油资本在这些国
家的势力范围,取得那里的石油资源,排挤美英势力,建立自己
的霸权。它当然不愿意阿拉伯产油国完全收回石油主权。在
战争中,当美国向以色列提供22 亿美元的军援时,苏联这个号
称阿拉伯国家的”天然盟友“却逼埃及偿还8000 万美元的债款
利息,并成倍提高武器售价。这使第三世界看请了苏联霸权主
义本质,展开了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使苏联的石油霸权
计划落空,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苏联的霸权地位。
四、石油斗争“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帝斗争中的一个创举”,
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据英国《石油经济学家》1974 年3 月号估计:以美资为主的
世界七大石油公司控制的世界产量(北美、中国、苏联产量除
外),从1972 年的73%降到1975 年的30%,其中美国直接控制
的第三世界原油产量从1973 的52.23 亿桶降为1974 年的32
亿桶,比重从41.4%下降到25.4%,在原油销售方面,过去石油
贸易的85%是在国际石油卡特尔下属的子公司之间进行,第三
世界计划自行出口原油,1976 年,石油输出国组织自行出口的
原油已占其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第三世界在建立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根本的因素就是它
们占有着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资源同时进行团结合作,“阿拉
伯各国人民及其政府通过这场斗争而尖锐地认识到他们的责
任和他们的物质和人力手段。这一认识表现为一种具体的团
结,它证实它的有效性并构成阿拉伯解放进程中的一个新因
素”。从资源着手,以资源为突破口,联合第三世界,建立新的
国际经济体制,进而为世界的多极化提供良好的环境,推进世
界多极化发展。
注释:
①关于本问题的研究,著作有第三世界石油斗争编写小组编《第三世界的石油斗争》三联出版社1981,论文有卢少志《十月战争对埃以关系和美欧中东政策的影响》《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李凡《论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石油危机对策》《世界历史》2003.01;
②理查德·艾论.阿拉伯—以色列冲突的背景和前途.商务印书馆.1981年8 月.第570 页. 新华社国际部编.中东问题一百年(1897—1997).新华出版社.1999 年1 月.第362 页.第365
页.第363 页.第626 页.第627-631页.第365 页.第490 页.第570 页. 第三世界石油斗争编写小组编.第三世界的石油斗争.第626 页.
刘金质.冷战史.世界知识出版社.第529 页.
李琮主编.西欧经济与政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9 月.第436 页. 方连庆等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529 页.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