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了才知道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09:29:49 小学作文
精选作文:走近了才知道作文
“你从来没有去过北方,也许北方城市与你想像中并不一样。”妈妈这样对我说。
是的,在我十岁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天津。尽管,那里有我们最亲的人。在我稚嫩而有限的想像中,天津是个充满着沙尘暴,豪爽而粗线条的城市。与我们所生活的细腻而玲珑的小城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到达天津是凌晨,天空才泛出鱼肚白,整个城市刚刚睁开惺忪的眼睛,懒洋洋地从睡梦中醒来。五月末,空气干燥而清新,初夏的风微凉而轻柔。走出火车站的时候,来接站的姑奶奶顺道在热气腾腾的早点摊上买了煎饼果子。滑而不粘,还有淡淡的豆香。许多年后我在《舌尖上的中国》里看到了这种煎饼果子的整个制作过程,一下子又勾起了我对它的怀念。
到天津的第二天,我和妈妈出门溜达,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走得累了,顺道在一家卖包子的摊子上坐下。那妇人一口浓重的本地卷舌音,眉角眼梢都带着笑,围着花格布裙,忙里忙外。她笑着问我:“是第一次来天津吧?一听就不是本地人。尝尝这个煎饼果子,还有豆腐脑,都是纯正的天津口味哦。”我正走得饥肠辘辘,她那豪爽的声音一下子让我心生好感。一旁有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对我们探头探脑,不一会儿,他过来怯怯地牵我的衣角,轻声唤道:“哥哥,哥哥。”我羞涩地一笑,她母亲就又笑了,唤他:“小宝,别吵着哥哥。”转而对我说:“他是我儿子,他很喜欢你呢。”那孩子就笑着躲到他妈妈背后去了。这天中午,我和妈妈在这个小摊上坐了许久。
在天津的那几天,我们吃到了薄皮大馅儿十八个褶的狗不理包子,走过了秀美蜿蜒的海河边,浏览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天津古文化街,还在繁华小资的意大利风情街流连过。可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牵着我的衣角,轻声唤我哥哥的孩子。
走近了,我才知道,真正的天津,不仅仅是只会大着嗓门喜欢说倍儿爽的粗犷而义气的北方汉子,也不仅仅是天津诗人崔旭所写的“河流曲似九回肠,城郭环湾水一方”,它也是细腻而温情的,深邃而广博的。更多的,却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温婉与大气。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篇一:“走近了才知道”作文指导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指导
请以“走近了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个命题作文的题目给了我们表达的限制,需要真实地认识事物或者生活的本质特点,就必须要“走近”,要去实践,不能凭主观臆断,人云亦云。所以说这是一道“命意”作文,但同时它又是给了我们广阔的选材空间,同学们的能体现这一作文要求的主旨的经历或者素材并不缺乏,写作时应选择最有把握写好的最易出彩的素材。根据这个题目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生活积累,此篇作以写成记叙文为宜。在具体的布局安排上,自然是先“走近”——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目见耳闻的事,再“知道”——表述具体的认识。
【佳作示例】
走近了才知道
“你没去过江南。”茉这样告诉我,“你这样写得很诗意,但太假了。”我读到这位水乡女孩眼中一丝冰冷而火热的倔强。是吗?我也有些迷茫,何为江南?
终于有幸去了一次苏州。是特有的江南意蕴,恬静,安宁。微醺的午后,母亲领着我穿梭于大街小巷。
没有我想象中的清洌河水穿城蜿蜒,更没有一叶扁舟悠悠荡荡。走进了这座城,我才发现,诗人的词句显得那样刻意。
走着走着,远远看见街角处坐着一个人。走近了才看清,是位卖糖葫芦的老人。一时心血来潮,与母亲买了两串,又在一旁卖豆腐脑的摊子上坐下。
老人已年过花甲了吧!他有着因长年日晒而略显沧桑的古铜色脸庞,眼角眉梢间却堆着笑。疏疏垂着白胡须,神情显得迷糊而柔软,没什么顾客,他便抽上一支烟。
这边,热气腾腾的豆腐脑端上来了,摊主是个四十几岁的女人,头上松松盘了个髻。身上系着蓝暗格布围裙,笑着用夹生的普通话招呼我们,没有想象中妙龄女子的吴音侬语,听着却叫人安心。
“爷爷!”清脆的童音滑过耳畔,一个扎着羊角小辫的女娃蹦蹦跳跳地走来,身后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嗔怪着追上来,在老人面前停下,爽朗一笑:“孩子淘气,来一串糖葫芦吧!”末了,伸手掏出一张纸币递给老人。女娃却一把夺过来,攥得紧紧的放到老人手里。老人哈哈大笑起来,爱怜地摸摸女娃的脑袋,抽出一支糖葫芦塞在她手里:“可抓好了哇,不然没得吃喽!”大妈也咧开嘴,俯身拍拍那孩子的后背,轻声哄道:“回家吧。”随后冲老人笑笑,转
身离去。
抿上一勺温热的豆腐脑,听着听着完全听不懂的苏州方言,望着空明的阳光下安详的老人,活泼的孩童,仿佛有一种走近了这座城的心灵感应,才知道,真正的江南,并不仅仅是那幽深的雨巷里走来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也不仅仅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枫桥,更多的,是这平常生活里的琐碎恬淡。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走近了,我才知道。
【名师点评】此文寓理于事,通过写“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只有走近才能知道”在构思上,小作者注重选取生活真实的生活素材:江南苏州,苏州的街角,一位卖糖葫芦的老人,一个卖豆腐脑的妇女,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描写的人物生动传神,自然而亲切。小作者不明白吴依软语,却感受到了平常生活的琐碎平淡和真实。文章采用卒章显志的写法,结尾点明主旨,收束有力。
篇二:走近了才知道—作文—
走进了才知道
西津渡,闻名遐迩的古街,中外的游客都竞相走近她!一睹她的风采。有幸住在街旁,能够每天透过窗观赏亭景台楼阁,清晨闻到淡淡的香气,我感到十分自豪。
可是有一天,这种祥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挖掘机器的轰鸣和弥漫的尘霾——古渡需要翻修装潢。于是,人们渐渐的不再走进她了,我也十分失落,古渡不会再回来了吗?
骑着车穿行过漫着烟尘的街头,不免看见钻头啃墙壁的场景,我心中失落更盛几分,然而当我转过一个墙角,我看见了另我惊叹的一幕——
这还是以前的待渡亭吗?以前的亭子虽然古朴之意很浓厚,但经过岁月的摧残总归是有些破旧的。而眼前的待渡亭亭柱以红漆刷就,柱面光滑,但有隐隐的古渡画面的浮雕,亭盖四面飞檐,是泛着琉璃光泽的黄瓦铺成的,远看整个亭子华丽不失厚重,崭新而不失古韵。恍惚间,我看见了古代渡口繁华的盛景,商贾来往的画面,又看见了未来游人如织的图景。
我心中的郁闷一消而散,如拨云见青天般,阳光洒进心房,我不禁开朗了。
西津渡,走近你才知道,这暂时的落寞是你美好未来的胚胎啊!我真心希望,你会渐渐好起来的,不是吗?
历史中的西津渡,是军事要地,经济枢纽,众多文人墨客留下
流传千古的诗赋,盛极一时。直到明清,她便开始衰退,就是在这时,英国在此建立了耻辱的领事馆。然而西津渡并未成为历史的尘埃。她越来越壮大,现在正让世界领略她的风采。
正如我们的祖国,我们中国也曾经历过大唐盛世,虽然遭受过侵略者的炮火,但如今的中国正大步迈进。
望着正在重修的阁楼,我觉得自己身处历史与未来相连接的通道。没错,历史的车辙不会停息转动,但历时会以相似的轨迹前行,而且一切会越来越好。何必为事物的落败而惆怅伤感?一切都会重新发展,暂时的落魄才是积蓄力量的时候。
走进西津渡,我才明了这一切,望着青石砖的地板,我想:一定会有更多人走近你的世界,西津渡,至少我听见了你的心跳。
篇三:“走近了才知道”作文批改与讲评
“走近了才知道”作文批改与讲评
篇四:初中作文:走近了才知道
走近了才知道
我总爱看花儿在夕阳里沉沉睡去。
花瓣一点一点收拢,裹住一天中最后的温暖,以此来度过漫漫长夜。
最初的我,喜欢踩在这样柔软芬芳的土地上,即使被悄悄埋伏的虫子咬得跳脚,也不许撷下一朵笑着的花儿,却只用这样安静地站在这里,就会嗅到深藏着的幸福的秘密。
可是,我好久,好久都没有再走近那方净土。
伏在玻璃窗口,看见闪烁的霓虹灯、飞驰的车辆还有繁杂的人群,却没有赤足的小孩奔跑在土地上,没有随风摇曳的一片绿色,没有挎着竹篮捧来一把豆的婆婆,时光让他们离我越来越远,在我的快乐里,也触及不到这样一份温存的记忆,甚至庆幸着,住在高处,没有烦人的昆虫聒噪地叫,没有动物到处出没。
因为我确实体会不到脚踏实地的真切与感动了。
周末去探望奶奶的时候,惊奇于一路驰骋,居然不见了眺望在风中的绿色。曾经那一片土地,是奶奶最大的乐趣,种下的种子,收获的奇迹。奶奶用袋子装起了一捧刚刚摘下的豆子,忽然说起一旁的建筑工地,以后,这里是繁华的地铁站,会聚满年轻的人群。
"这是自己种的最后一点不喷农药的蔬菜了。"奶奶忽然说。面前这贫瘠的土地忽然承载了沉重和叹息,还剩下最后一片,一片枯黄的花草无力地摇动。那儿,那儿,都是原先的一片新鲜,是人们在原野上种下的希望,如今,埋没了,消失了。
走近了,才懂得,农人的哭泣。那是深深的不舍与埋怨。我站在着一片荒芜上,很无奈。被篱笆圈起的最后一点耕种之余,也没了生机。我忽然忆起曾经嘻嘻闹闹奔跑过的脚下的土地,是我认为最最纯净的地方;曾经遍布土壤的绿色,是我在乡村最美好最快乐的记忆。此刻,我仿佛与这里再次相遇了,我的心与土地紧紧靠在一起,好像忘记了别离。
默默走近了,默默触及了,默默叹息了。现在,走近了,才深深明白这里所有的、快乐的、幸福的、纯粹的、充满希冀的一切,充盈着我的内心,那个稚嫩的孩子,是我全部的童年!地铁轰轰开过的一瞬间,未来,会碾碎多少时光一路走来的痕迹,多少深埋心底的感动和孩子的言语!走近,踏足,掩面回忆。
城市,好像无情地占据了回忆和思念的权利,如今,这一点点芳香都被尘土掩埋,最终。我们都只能透过玻璃窗看到自己孤独的脸庞,望不到真实的一切。曾经的迷惘,曾经的忧伤,都化为虚影。走近一点,再走近一点,感知这莫名的悲伤和痛击。
回家的路上,推土机突突的声音,很不温和地扬起一片尘土,覆盖在车玻璃上。
姑姑的桑葚,奶奶的黄豆,爷爷种的希望,就此结束了。
如果可以,我还愿走近那一方净土,捧起松软的泥土,采撷笑在风中的花儿,我想,那一定散发着最纯洁的香气。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