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在问,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3:23:42 字数作文
篇一:作文教学贵在求真
作文教学贵在求真
文胡新
2012-10-17 15:37:29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的生活都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写作真实的故事,表达真实的情感,避免学生写作落入同一化、成人化的窠臼。
一、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因此,真实地体验生活,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根本。
笔者在组织学生写“秋游”这一主题作文时,先让学生说服老师为什么要带他们秋游,然后让学生推荐秋游地点,地点确定后,又让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秋游方案,秋游回来后学生自主习作,可写秋游前、秋游时、秋游后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受教育的或被感动的事情,也可以写某一个人,写作结果令人满意。有的学生写《秋游,我睡不着觉》,有的学生写《让我欢喜让我忧的秋游》,有的学生写《原来天空这么蓝》??
从这次习作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学生都有自己的真实体验,所以在作文中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不同的个性。
二、真事情。
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真人真事写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叫王明,他在上学路上捡到一个书包,里面有现金、证件以及书本。王明平时是个淘气的孩子,可他一到校就把捡到的书包交给了老师。笔者抓住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了这个书包的样子及里面所装的钱物。学生一听都来了兴趣,一连串的问题提了出来,比如“谁捡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的身边当时有没有旁人?”王明都一一作了回答。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同学们,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呢?”学生异口同声地
回答:“想!”不到20分钟,绝大部分学生都写了400字以上的作文。经过这一堂作文课,学生都明白了一件事,作文就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并不难。
三、真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在作文中,有的学生过分依赖作文书、报,每写一篇作文都照着别人的样子做。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杜绝抄袭,让学生相信自己,学会独立思考,根据不同的作文要求搜集作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自己的能力,真实地表达出来。
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海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引导学生在对真实事件、真实情感的表达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四、真感情。
作文是学生情感的倾诉、表达与交流。情真才能文美。
有的教师进行作文指导,总是要学生的感受和认识都符合他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才算满意,结果学生只能用教师的语言写教师的思想,埋没了学生自身真实的想法,背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学生自己的思想,学生怎能写得好呢?一位教师是这样辅导学生作文的:一位学生写了跟爸爸去钓鱼时,因受到殷勤的款待而非常得意,其原因写在了文章的最后:因为爸爸是局长。在这篇文章中孩子的世界观显然是不对的,不值得提倡,但他所写出来的是他的真实思想。而这位教师却狠狠地批评了他,这个孩子只好在作文最后加了一句:“这样很不好,我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这就给人一种很牵强的感觉。笔者认为,这并
不是孩子的思想真转过弯来了,可能只是出于老师的压力才这样写的。试想,在以后的作文中,他还敢再写自己的真实感想吗?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说心里话,不要写违心话。要耐心细致地对学生的心理情感进行分析,而不是武断地批评学生。只有具备了真情实感,学生的作文才有生命力。
(文胡新 作者单位:广东省乳源县金禧小学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1期)
篇二:作文教学贵在多读多写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作文也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客观地把看见的人和事写下来,却很难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尽管学生作文内容具体,篇幅布局合理,但却没有一定的思想境界,缺乏感染力。所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在强调学生观察写作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感悟能力,做到有所写,并有所思、有所悟。才能让学生感悟那本来“视而不见”的生活,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作文教学贵在多读多写,巧在抓早抓小,好在写实写真。教师在进行写话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消除写话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1 以教材为骨架,从说到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说话能力”是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小学生应从低年级开始就逐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他们打开话匣子,敢说、爱说,诱发学生“我要说”的强烈愿望。比如我们在学完《骄傲的孔雀》这篇课文后, 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你们从哪里可以看出孔雀很骄傲?(2)你们喜欢这样的孔雀吗,为什么?(3)你们认为孔雀从
湖里出来以后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多思考,有话可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课后,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根据老师提的最后一个问题续编这个故事。这样巧设疑问就削弱了写话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
2 发现生活,在玩和生活中选择素材
精彩的选材几乎都是来自玩和生活的。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权利,也是儿童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尽情地玩, 开心地写, 会使学生凭添许多写话的兴趣。举个例子,我在进行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玩具”这节教学时,我让学生从家里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玩具?为什么喜欢它?你的玩具是怎么玩的?我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儿童边玩边介绍自己玩具的玩法,使教学带上了“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交流的语言实践练习,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接下来,我让同学分组当小售货员,我当顾客,我让他们给我推荐一种玩具,看谁介绍的好,我就买谁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这主要是创设生活化的场景,进行师生互动,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体验快乐,同时提高学生的说话和写话的能力。然后我让同学们以“今天我当售货员”为内容写一篇日记。这样,既调动了儿童语言交际的热情,又训练了写作的能力。还比如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写“我最喜欢玩的游戏”,我认为老师再怎么讲解某个游戏该怎么玩、怎么好玩,也不如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去实践,让学生们去玩他们自己喜欢的游戏。然后让同学们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哪里好玩?最后让他们把这些写出来,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效果。 3 创设情境,展开想象,以情动人
小学生怎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吸引人的作文来呢?要想吸引别人,首先应该吸引己,作文必须能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到高兴的地方你会情不自禁地乐出声来;写到痛苦难过地地方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伤心流泪。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写《复活》的时候, 曾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大病了一场,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入情入境。另外,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在你的头脑里中再现画面, 才能写出详细具体、生动感人的文章来。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同学, 经常打架,学习成绩很差,更不用提写作文了。有一次他又和别人打架了,我让他们写份检查交上来。其他同学都是写“老师, 我错了, 我不应该打架。”等等,写了半天,也没写多少字,而他却写了三篇信纸的检查,有的字不会写, 还用拼音代的。他把打架的情景描写的很细致,还写出了自己的感想,这真是让我太意外了。我想,在他写检查时,脑海里一定是呈现出打架时的画面,所以才写得那么详细具体。我并不是想说他打架之事, 而是想说明要写好作文,脑海里一定要有画面,能够将情景再现。比如我们写八百米赛跑的情景,自己就应该置身于八百米赛场上;写坐过山车,想象的翅膀
就又把你带到了过山车的现场,让自己坐在过山车上,怎么坐的,心情怎样,当时想些什么。只有你在写作文时,眼前有画面,写出画面,别人才能够读出画面,体会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 学会认真观察,抓住写作重点
什么是重点?就是让你忘不掉的,记忆深刻的东西。举个例子: 我让两个同学到前面做游戏,我拿出两张图画纸,分别用彩笔写了一个“教”和一个“数”, 然后用别针别在两个同学的背后,让他们背对背站好,要求他们抓住时机,快速转动身子,看谁最先看到对方背后的字,谁就赢了。游戏过后,我问同学们:“好玩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玩!”我又问:“游戏的过程好描写吗?你们谁来说一下。”这时同学们都低下了头, 露出了很难为的表情。有的说:“他们的动作太快了, 怎么转的都没太记清。”有的说:“我就看见他们两个跟斗鸡似的。”有的说:“我看见张亮一转身就差点摔倒了。”我说:“对了, 这就是你们该写的内容。”人的记忆有限, 它不能像摄像机似的把整个过程都拍摄下来,在我们的头脑中只会留下其中的一部分,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们描写的重点。所以我们应该抓住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再举个例子:我组织同学们去动物园看猴子,看完后,让同学们写一篇作文。多数同学都写有的猴子这样,有的猴子那样,平铺直叙,没什么重点, 也不很吸引人。而有一个同学却这样写的:“动物园的猴子真多呀, 它们都那么可爱, 那么讨人喜
欢。我看见一只小猴子特别淘气,特别有趣。我拿东西给它吃,它还会谢我呢。后来, 我拿着香蕉假装不给它了,它就跑到我跟前,到我手里来抢香蕉,抢到手之后就急忙跑到树上去了。”只有抓住重点来写,写记忆深刻的内容,才会使你的文章更精彩, 才会更吸引读者。
5 运用多种感观,采用修辞方法
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每次我要求学生写作文的时候,都让他们多运用一些感观描写。我是这样对同学们进行训练的:(1)动作描写。上课的铃声一响,我轻轻地走进教室,把课本放在桌上,亲切地向同学们问好。然后从粉笔盒里拿出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我要求同学们对我的动作进行描写。(2)心理描写。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一些心理描写,如:害怕极了,紧张极了,心里像揣个小兔子。这些都是心理描写。有一次上课时,我又进行了这样的假设:老师正在上课,这时你妈妈来了,敲门找你,此时,你想些什么?有的同学会想:我妈干什么来了呢?有的想:我妈真讨厌,我正上课呢。有的会想:我妈给我送文具盒来了,我妈真是太好了,我爱妈妈。这些都是心理描写。(3)、感观描写。写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尝到的。把你自己的真实感觉写出来,才有感染力。另外,写作文还要学会适当地运用修辞方法。举例一:我拿出一朵白色菊花,让同学们描写一下。有的同学是这样写的:老师手里拿着一朵白色的菊花,漂亮极了。有的同学这样写:老师手里拿着一朵
篇三:作文教学贵在创新
作文教学贵在创新
学生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真实、客观、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但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问题上,传统的应试教育通常做法是:教师照本宣科,让学生背诵几篇新作文,然后照猫画虎,以获取较为满意的分数。不能培养出学生真正的写作能力,禁锢了学生创新精神,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误人子弟,结果学生并未获得实际的写作能力。
一、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需要的反映。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我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开学初的作文往往让学生写假期的所见所闻。或“开学断想”、“我想给老师说几句知心话”。抓住学期初这个关键时期,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有话就说,不要说俗话、套话,禁说假大空话。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非常重要,学期中抓住学校或班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写作。如“运动会”、“体操比赛”、“假如我是班长”、“国旗下演讲”,这些实实在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学生有内容可写,言之有物,写出的文章各呈千秋,且极有新意,同时在作文的评改中及时交流并多褒扬好的,指正不足,提出努力方向。有成就感的学生,兴趣愈浓,此时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努力做学习型人才,倡导勤观察,看书看报和积累,达到“腹有诗书语自华”。
二、凸显新意,彰显个性,与时俱进
作文教学的创新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我们生活在普通平凡的社
会现实中。不能有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例如让学生写《给父母或朋友的一封信》,学生中“有的觉得无话可说,或有的觉得有话可说,无从谈起,语气不连贯”。我要求学生以独特的视觉去观察、去思考,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努力发掘真、善、美,发掘人所未想,人所未言。让学生写时以主持人的独特开场白形式或写短信集句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而写。结果学生情感投入真挚,新颖具有个性。在“庆祝国庆60年”习作中,学生大多数文章写得语言表达鲜活,体现了鲜者常新,新者常鲜,富有创意。
三、抓住“练”字,求实创新,鼓励创新
学生作文是练出来的,好的学生是“夸”出来的。我在教学生作文时,提倡学生勤下笔。平时要多交际,综合练习,善于积累,注重体现一个“练”字。参加活动,观看电影(视)或书籍,要善于“捕捉”写作信息,善于提炼。如教学生写《和同学过生日》、《参加姑姑或表哥的婚礼》、《一个老村民的葬礼》。这些农村孩子生活中的事,都要求学生及时写出自己的体会之类的习作,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亲人朋友共享,以求第一个读者的反映。这样多次的练,在求实中力求创新。在作文的讲评时,发现有创新或标题拟定新颖,使人耳目一新的;设置悬念启发思考的;情节起伏,不落俗套的;倒叙开头,穿插补叙的;修辞手法运用得当的;结构布局,引人入胜的,我都给予较高的得分并予以鼓励,刺激学生上进,下次有更积极或新的表现。
四、生活是源泉,变中求新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又是学生兴趣的反映。指导学生作文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做法,而是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搜集、整理,把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积累下来,在积累的同时,把素材通过鉴别、选择、提炼、升华,它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给人们揭示了事物的规律,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生活是写作积累素材的“窗口”,通过“窗口”汲取大量的新鲜的写作素材,然后通过加工展现给读者的才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生活这个写作平台在我们指导学生写作中绝不能疏忽。
学生的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它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它的基础来自于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
我在指导学生创新作文中还特别注重教和写的结合,写和读的结合。
它也是作文创新的必要方法。在创新作文中,我教会学生“以写带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和“以练促新”,练中学习,练中提高。
作文反映的是学生的表达,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写作来带动自己的自觉阅读。表达需要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充电器”,是助力的手段。这就促使了学生去阅读大量的书刊,来充实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同时通过平时的阅读和积累,如手抄报、短句、集句、日记、周记等形式来促使自己的写作能力
的提高,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了。
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每次作文都要有提高明确的要求,不断地提升,是学生作文创新的必要。学生作文一次一次内容表现的不同。在写作训练中去汲取营养,扬长避短,在以后的习作中不断提高写作的水平。因此,我在指导作文时,很重视学生作文的评改。 在指导学生创新作文时,我还要求一个“变”字,体现一个“活”字,凸现一个“新”字。
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要锻炼他们写作思路的敏捷、灵活,“变”是活跃思想的有效途径,可以变题目,题为一半文。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公式法、字母符号法等拟题,使人耳目一新,达到新颖别致之效。可以变顺序,顺、倒、插、平、补综合运用。我要求学生构思新颖,篇篇布局迥异,不落俗套,变化多端,体现新境新意,作文表达活起来了,显得生动自然,效果不凡,感染力强,作文才有生命力。
篇四:长春市中考满分作文-学习贵在坚持
学习贵在坚持
推荐读史书看到过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己内心顿时悟出一个道理:知识重在运用,学习贵在坚持。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印证了人类追求真理,探索宇宙奥秘的心路历程,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先辈们正是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知识,从而构建了人类知识的宝库。作为今人,我们就更应继承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并结合当前实际加以创新和发展,唯独如此,才能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两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成功。
学习知识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把知识系统、全面的掌握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秘密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这是法国著名学者巴斯德在回答青年们提出的问题时说的一句话。他的话包含一个真理: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要有一种百折不挠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学习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凡是获得重大成就的人,都具有坚持精神。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堡垒的过程中,不怕讽刺挖苦,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在工作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仅他运算的稿纸就有几麻袋,有个英国数学家称赞他在数学上“移动了群山”。
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志学习科学文化、钻研理论,开始时决心很大,订了计划,列出了攻读的书目和研究专题,可一碰到困难、挫折,就灰心动摇起来,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障碍,有时还难免会遭到失败。关键就在于要知难而进,不因失败而灰心、失望。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有了这种“不避艰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
一切学习的最终目的都在于运用,只有把所学知识与个人生活、工作实践以及所处的时代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推动事业的成功。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各种社会学知识,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中国革命,引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共产主义事业,他身上所体现的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就是前人所说的“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历史箴言,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只有把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当中,在社会变革的时代洪流中去运用和丰富所学知识,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和学业的进步。
“博学之, 笃行之。”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执著的精神学习知识,充实头脑,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篇五:作文教学贵在创新
作文教学贵在创新
【摘要】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用词是否精确、丰富、生动,可以检验出学生对词汇的内化程度。同时,作文里的词汇运用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呈现他们学过的词汇,帮助他们从无意识状态上升到有意识运用状态。
【关键词】 作文;教学;创新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写作没兴趣,几乎每次作文都有抄袭应付的现象。为了改变现状,我开动脑筋,寻找良方,发现他们不愿写作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美。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力,是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学生、教师多向互动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土壤。学生灵感的火花在平时的交际中激情迸发,他们的思维冲破了传统作文的束缚,能够拥有一块自由交流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真情的净土,一片灿烂的天空,一方写作的沃土。
一、课外初“相识”,拓展词汇空间
扩大词汇量,最佳的方法就是阅读课外书籍,这已被众多教师认同。许多积累作业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他们边阅读,边摘录好词好句。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只是进行简单地检查批阅。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学生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差 ,词汇积累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只是记在纸上。所以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首先知道学生进行词汇的分类整理。例:写人类可分外貌、
动作、心理、语言,写季节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物候,写物类分色、形、味。 其次教师在学生课外抄摘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选择出一些词汇,或成讲义,或成小黑板,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以备课堂上提取。
二、注重口语交际与教材的情感关系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已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得到论证,勿用置疑,无需多谈。如何让阅读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得以在作文中加以延续,我认为实施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形形式式的人物,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文章后对文中的人物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时能及时地组织学生与教材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阅读的材料,更可以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延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往往阅读归阅读,作文归作文,这样就达不到情感延续的效果,所以我每讲一篇课文都要让他们进行一次对话,然后写一次小练笔。
三、作文里交朋友,内化词汇学习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用词是否精确、丰富、生动,可以检验出学生对词汇的内化程度。同时,作文里的词汇运用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呈现他们学过的词汇,帮助他们从无意识状态上升到有意识运用状态。所以每次作文教学,我都向学生呈现大量
与主题相关的词语,请他们自由选用。学生自己选用的词语超过了我所呈现的范围,则给予表扬和鼓励。经过课外——课内——课外几次反复,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运用词语了。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学生不仅在习作时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而且对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与运用,而积累和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以上我谈的只是词汇积累,除此之外,还有句式积累、片段积累等。只有天天积累,我们的学生才会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才会厚积而薄发,他们的语言才不会苍白,他们的思维才会被点燃点亮。
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现在的学生作文中让我们感到可怕的东西太多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那么一针见血;学生表达的语言是那样的成人化;学生的个人观点在作文中是那么难以寻觅??这固然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不说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悲哀。作文教学中鲜活事例的缺少,儿童化语言的缺少,真诚交流的缺乏是导致作文教学产生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设一些生生互动的情境,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效的交流、对话。学生们大多是纯真、善良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是真诚的,他们对话的语言也是儿化的语言。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愿意交流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在作文教学中常常碰到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等写人的文章,我就引导他们相互对话,在交流中了解对方的爱好
特点,心中的烦恼与快乐等,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素材。当然,仅仅作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之间对话,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与每天的生活联系,组织他们相互对话,在对话中加深友谊,提高作文能力。
五、让好奇心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每逢重大节日,或者季节性的天气变化,我总是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带领他们走上社会,走进大自然,在与人的交往中,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去感悟生,点燃他们的创作灵感。如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自然界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明月星辰或者风吹草动都能牵动着他们那稚嫩而又敏锐的心灵,并升华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诉说着他们的心声,表达着他们的内心感受。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