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鸡足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9:34:05 小学作文
篇一:云南鸡足山的崛起及其主要禅系
云南鸡足山的崛起及其主要禅系
侯冲
云南鸡足山是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的“天下名山”,“微特滇人谓鸡足为迦叶道场,凡宇内亦无不知之者。或缁流或羽士,百里千里外,杖锡飞凫,来朝兹山。”明清之际,谢肇淛称云南鸡足山为“益部之神丘,金方之福地也”,以之与嵩岳、华山相提并论;傅宗龙称“鸡足山为宇内所仰,埒三山而并五岳,与峨眉、牛首、天日、五台颉颃胪列”,陆翼也称“鸡山奇秀甲天下,与峨眉、九华、天台、雁宕相为伯仲”,对云南鸡足山的奇秀给予了较高评价。云南鸡足山称名于明初,崛起于明中期,至明末为其鼎盛期,从此成为云南佛教渊薮。研究鸡足山佛教禅宗法派,对于理清鸡足山周边地区佛教源头及鸡足山佛教对云南各地佛教乃至云南周围各省区佛教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苍洱妙香 鸡足称名
鸡足山在印度,这在佛教典籍如《法显传》、《大唐西域记》等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云南为什么会出现鸡足山?云南鸡足山之名从何而得?是因为该山“前纾三距,后伸一支,若鸡足然”而被称名为鸡足山?还是因为佛教兴起而出现了鸡足山名?抑或是佛徒比附而出现?
事实上,尽管在《护国司南抄》等大理写经中有“鸡足山”一词出现,但这个佛教经典中习见的名词,指的是印度的鸡足山。云南鸡足山明代以前并不叫鸡足山。如元《混一方舆胜览·大理路·景致》称:
“九曲山,峰峦攒簇,状如莲花,盘曲九折,在洱河东北。”
明初依元代资料编成的《寰宇通志》也说:
“九曲山,在西洱河东北百余里,盘折九曲而上,顶有石门,高不可入。”
甚至依据明初资料成书的《大明一统志》和景泰《云南图经》也不称之为鸡足山。《明一统志》卷八十六云:
“九曲山,在洱河东百余里,峰岳攒簇,状若莲花,九盘而上,又名九重岩。上有石洞,人莫能通。”
景泰《云南图经》卷五云:
“九曲山,在洱海东北一百里,山多岩石,路盘九曲。上有石门,人不敢至。一名九重岩山。则虽山川灵秀,尚无佛法足书。”
不仅山不称名为鸡足山,就是山上的佛教也没有多少值得写在志书上的。
明代以前云南无鸡足山之名,云南鸡足山之名是何时才出现的呢?是明初《白古通记》成书以后。《白古通记》已佚,关于它的成书年代,以往一直众说纷纭。笔者在综合考察云南地方史志源流的基础上,考订其成书于明初。具体的年限可断定为明洪武十七年至永乐十四年之间。在所有云南地方文献中,《白古通记》是研究云南地方史志不能不有所了解的一本书。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傅友德、沐英、蓝玉率明军攻克大理,将“在官之典册,在野之简编,全付之一烬”后,《白古通记》横空出世,影响了明清时期有关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史志资料,从而在云南历史上产生了空前的影响。鸡足山之名在《白古通记》一书中出现后,很快成为佛教徒顶礼朝拜的圣地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白古通记》中,大理被称为是妙香佛国,旧在天竺幅员内,为阿育王故封国,故现存《白古通记》佚文有这样的文字:
“苍、洱之间,妙香城也。”
“释迦佛在西洱证如来位。”
“(点苍山),释迦说《法华经》处。”
“鸡足山,上古之世原名青巅山,洞名华阴洞。
……迦毗罗国净梵大王因其山形象鸡足,遂更名曰鸡足山,名其洞曰迦叶洞。”
“迦叶尊者由大理点苍山入鸡足。”
“阿难亲刻尊者香像于华首门。”
“三皇之后,西天摩揭陀国阿育王第八子蒙苴颂居大理为王。三塔见存。”
正是由于大理山河被认为旧在天竺幅员之内,点苍山被证明就是灵鹫山,西洱河即叶榆河的别名,宾川之九曲山,遂因“前伸三峰,后拖一岭,形象鸡足”而被称名为鸡足山。如此看来,鸡足山山名的出现,无疑与《白古通记》明初成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云南鸡足山之名不是佛教传人云南后就有的,也不是仅仅因其山形而得的名,更不仅仅是佛徒的附会。如果大理山河不被《白古通记》说成旧在天竺境内的妙香城,大理、丽江、鹤庆等地不被《白古通记》说成旧属阿育王故封地,大理喜洲居民不被说成是有印度血统的阿育王之后或九隆族之裔,或者说大理、鹤庆等地不被说成就是印度,那么九曲山至今也不会被人们说成就是鸡足山。 迦叶道场 僧俗共建
在佛典中,鸡足山是释迦牟尼佛大弟子迦叶尊者守衣入定之地。宾川九曲山被称名为鸡足山后,很快就被说成就是迦叶守衣待弥勒之所。明正德《云南志》卷三说:
“九曲山,在宾川州,去洱河泉余里。峰峦攒簇,状若莲花,九盘而上,又名九重岩。上有石洞,人莫能通。相传此山乃迦叶授金兰入定之所。”
,九曲山明初被称为鸡足山并传为迦叶授金兰人定之所后,遂不断有僧俗来山建寺。据范承勋《鸡足山志》卷四、卷五所记,鸡足山上寺院的修建由少而多:
永乐年间,商太监同僧普照重修古福缘寺(接待寺前身);
永乐、正统间,僧了通、了晓重建石钟寺;
天顺年间,僧智晓同徒慧云建云海庵;
成化年间,创建白井庵(隆祥寺前身);
弘治初年,僧悟禅创建大乘庵;弘治间,有僧建庵天柱山(金顶寺前身);圆明再修石钟寺;初创花椒庵(寂光寺前身);僧圆亨建龙华寺;僧慧彻建了空庵(西竺寺前身),其徒德林扩大之,更名古松庵;僧明正募洱海(今洱源)杨土官建白石庵;
正德间,僧圆成同北胜州土官高世懋建铸铜瓦殿(即传灯寺,原名迦叶寺);僧可秀习禅于慧灵庵。
迄嘉靖、万历年间,僧俗在鸡足山建寺修寺达到高潮:
嘉靖元年(1522),僧如月募众建五华庵;嘉靖初年,建报恩寺、觉灵寺;僧性玄同李元阳创建传衣寺;僧蔡关主建兜率庵;嘉靖四年(1525),僧昌玉同阿国祯重建铜瓦殿;僧圆清结茅于袈裟石,后构小阁;嘉靖乙未(1535),李元阳同僧真炳创建净云庵;嘉靖辛丑(1541),僧净月开建圣峰寺;嘉靖丙午(1546),僧圆惺同李元阳创建放光寺;僧真莲建净觉庵;嘉靖壬子(1552),僧圆庆募邓川土官阿子贤建迦叶殿;嘉靖癸丑(1553),僧惠寿建海会庵;嘉靖甲寅(1554),僧明玉同李元阳创建千佛寺;嘉靖戊午(1558),僧本贴同苏鹏程、杨舟建寂光寺;另载嘉靖年间,建瀑布庵;建文殊阁;建微笑阁;李元阳建普光殿;僧戒宽修建隆祥寺;陈流创建迎祥寺;僧能宗建观音寺;大理府卞对扬建怀恩寺;僧真圆建庵,后沐黔国属下的张、郭二总管扩为华严寺;僧周严建圆净庵;僧普周建无我庵;僧真山、真用同建涌泉庵;有僧建茅庵于钵盂庵右,后回禄,杨周改建为牟尼庵;僧圆光建法华庵;僧普宗迁建云海庵;僧圆炳建昙花庵(古名八角庵);僧海印建圆通庵;僧如松建弥陀庵;僧圆清建万松庵,古名兰宗寺;僧三昧建慈云庵;僧南嵩开建金华庵;僧大力建大力庵等。 隆庆元年(1567),僧德成建圆通寺;隆庆间,僧海众建般若庵。
万历初年,僧圆心建法界庵;僧圆贞建妙觉庵;寂光寺僧儒全同洱海杨宗尧建一小庵,至三十三年僧可全增大为大觉寺;万历甲戌(1574),僧明真建持心室;万历乙亥(1575),僧真鸾开建开化庵;万历丙子(1576),李元阳建观音庵;僧如正于白云寺下、罗汉壁前结茅,后周懋和、倪拱宸扩而为补处庵;万历丁丑(1577),僧周乐募建首传寺;僧德林建昊天宝阁于西竺寺内;万历庚辰(1580),僧古尔建龙泉庵;僧真慧创建宝莲庵;万历辛巳(1581),僧普宗创建祝国寺;万历壬午(1582),僧照能建广恩寺;万历己丑(1589),朱庭伟同僧普宗创建法明寺;僧宝会居静于法华庵右,建灵源庵,又称灵源精舍;万历辛卯(1591),僧普霖建大圣寺;万历壬辰(1592),僧如海迁建涌泉庵于净觉庵右,更名极乐庵,一名地藏庵,一名净宁寺;万历甲午(1594),僧周彻募杨续芳创建乡云庵;僧古事建白云寺,陶不退更名为定云庵;万历己亥(1599),僧性来募周懋和在华首门建二方塔,各高二丈三尺;僧真松募众建万寿庵;万历庚子(1600),僧圆恩建凌霄庵;万历壬寅(1602),僧如金建灵源庵;万历癸卯(1603),僧明悟建曹溪庵;直指宋兴祖立灵山一会坊;万历乙巳(1605),直指沈正隆创建三摩寺,征僧古言居之;僧灵骨建积行庵;万历己酉(1609),僧宝峰建弥陀室;万历庚戌(1610),僧如文募王麒创建毗卢阁;僧无为居福缘寺西里许建寺;万历壬子(1612),宪副冯时可为僧释禅建息阴轩;僧洪诏募造万佛铜塔一座;万历甲寅(1614),僧觉心建净云室;万历乙卯(1515),僧如显建大智庵(一名慧灯院);万历丙辰(1616),僧洪诏建万佛堂;万历丁巳(1617),丽江土知府木增延僧释禅建悉檀寺;僧通文同邓川庠生张瓒建翔龙寺;万历己未(1619),潘睿在天柱山建观风阁;僧圆灿建念佛堂;又载万历年间,创玉龙寺;僧大力习静于藏海莲居之下,开辟狮子林,为诸静室之始;建燃灯庵、白鹿寺、藏头寺、净土庵、普贤阁、觉容室;僧普明建威音寺;僧妙瑞建慈圣寺(一名幻居庵);天心和尚居古福缘寺,接待往来僧众,更名接待寺;黔国公建兰陀寺,延法师真澄居之;僧默庵建止止庵于般若庵之下,李元阳等迁建,改名雷音寺;赵日新建拈花寺;僧如堂建幻住庵;僧周科建善提场;僧真鸾开建无住庵;僧道备募众建云溪庵;僧圆升移瀑布庵于净云庵右,建慈圣庵;僧普润建奉真庵;僧可极建大悲阁;僧如唐建千手阁;僧觉融建自觉室;僧释禅建拈花精舍。
综合如上统计材料可以看出,从永乐至正德年间(1403—1521)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鸡足山上新建的佛教建筑是小庵而不是寺,而且寺的数量比较少。在嘉靖至万历间近百年时间(1522—1620)里,僧俗在鸡足山建起近三十座寺院,四十多座庵,还有殿、阁、室、塔、坊等。在鸡足山八大寺院中,除石钟寺外,其他七座都是这一时期新建的。一般的寺院中,只有罗汉寺建于元代。方国瑜先生因此说:“鸡足盛名,明季已播海内,已成滇中佛法渊薮,而兴盛则为嘉靖、万历间事。……明初叶未闻鸡足胜事也。”这一方面说明鸡足山兴盛的具体时间,另一方面也说明,鸡足山并不像有人想象的“三国蜀汉时即有佛庵,唐时此山佛寺多达百余所”,认为元代以前已经是云南佛教名山。所谓鸡足山明代以前佛教已经兴盛的说法,找不到任何依据。
除建寺外,僧俗对鸡足山为迦叶道场的宣传,也是不遗余力的。僧人的宣传是在山上找遗迹,而文人则是对九曲山为鸡足山进行论证提供佐证。
僧人寻找遗迹以净月为始。范承勋《鸡足山志》卷六说:
“净月,圣峰寺开山僧也。弘治间人……人以白斋呼之,遂历湖海印证。末旋滇。入鸡足,先憩峰顶,后于明歌坪建寺,掘地得碑,有迦叶入定、八大明王相送之说;遂营缉咸寺。” 卷四“圣峰寺”条按语也说:
“此寺址为明歌坪者,净月初建寺时,掘地得碑,上云:迦叶入定时,八明王歌咏颂佛于此地,古称明歌坪云。”
这就为九曲山确实为迦叶人定之所找到了实物依据。文士的宣传见于当时的游记。如谢东山为证明鸡足山为迦叶道场,遂说道:
“余惟昔释迦佛生周昭王之世,迦叶为之大弟子,是时滇中为西域之境,未与中国通,故迦叶得占鸡足为道场。及二十八传至达磨,持迦叶所传衣钵 ?入中国,六传至卢能,则唐之中叶也。其时南诏尚僭称王,与中国抗,天下虽知有鸡足,然以限隔之故,欲游不可得。” 他的这一说法成为不少文人后来证明鸡足山为迦叶人定之所的蓝本。李元阳的宣传方式与他人不同。他在游记中有摄身光的记说,是最早的鸡足山佛光的记载。而他对鸡山的宣传,主要是通过捐资建寺修殿来进行的。范承勋《鸡足山志》卷六载:
“李中溪,讳元阳,大理府太和县人,嘉靖丙戌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建宾苍阁,读书山中数年。开建放光寺,捐资置常住田数百亩。山中寺院,凡倾颓者,无不修茸,兼为撰文。鸡山之盛,公为首功矣。”
鸡足山既为迦叶道场,遂有不少佛教信众前来朝圣。一些佛教寺院为方便信众得以修复兴建。李元阳撰《迦叶殿记》说:
“院在山半,去大顶六里。永乐间羽人结庵,成化间庵废,僧圆庆始创兹院。以此山为迦叶尊者守衣之处,故名袈裟云。岁元旦,四方慕圣迹而来者以万计。未至石门五六里,山益峻,磴益陡,游人至此,骑者止,徒行者息,饥者待铺,渴者求浆,然岩倾屋狭,置炊无所,客颇病之。庆乃凿岩拓地,为殿,为楼,为门堂,为厨滔,置陶甓,作旨蓄以供客。于是宾 至如归,游者日以众。”
鸡山迦叶道场,至明万历年间时,已可谓大备矣!
禅门法派 临济曹洞
关于鸡足山与佛教的关系,云南地方史志有这样的记载:
“时世尊在灵山会上,有六梵天王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大众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我今所有大慈大悲,四禅三昧,无量功德,以自庄严,而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以正法眼藏、教外别传付嘱于迦叶尊者。复授金缕袈裟,命之传付弥勒。” 由于鸡足山被认为是迦叶守衣人定以待弥勒之所,所以“或缁流或羽士,百里千里外,杖锡飞凫,来朝兹山。”②又由于迦叶是佛教禅宗西土初祖,所以有大批禅宗僧人来到鸡足山,使禅宗成为鸡足山的主要佛教宗派。
在明末成书的《曹溪一滴》和《滇志》中,元代以前鸡足山只有小澄和尚及苦行僧慈济两位僧人。由于《曹溪一滴》和《滇志》都受到《白古通记》的影响,因此有关小澄和慈济是否是鸡足山僧人尚不能确定,更遑论是否禅僧。到了元代,由于普通到内地参访中峰回到云南后,曾结庵山中,故鸡足山元代时已有僧人在活动,不过人数非常有限,影响也比较小。可考的僧人也就源空、普通、本源和妙观四人,而且只有普通德存可以肯定是禅僧。一直到了明代中后期,鸡足山上僧人才逐渐多了起来。
明代中前期云南较为著名的禅僧是昆明僧人古庭和净伦,但当时鸡足山尚处开拓创建时期,没有他们二人及其弟子到鸡足山的确切记载。从各地到鸡足山来的禅僧不少,但大多行实不详,其禅学系谱较难稽索。就目前来看,鸡足山一些重要佛寺明确的禅宗系谱源出临济和曹洞两宗,具体是:
二、本贴(1517—1570)传的寂光寺系及其支系
“寂光寺在鸡足山,禅师本贴之所建也。”尽管历史上暂住寂光寺甚至结庵潜修的僧人不少,但只有本贴的嫡传才可以算得上寂光寺系的僧人。李元阳《寂光开山定堂禅师塔铭》说: “师讳本贴,号定堂,俗姓杨氏,世为云南杨林人。年二十,偶听人唱雪山偈,遂感悟浮生,嫁妻出家,从瑶玲山白斋耆宿剃落。久而理信自开,不学而能习诵。白斋门下百余人,师独
颖出,为白斋所称许。受具足戒,师志向坚确,发誓立禅,二十余年胁不沾席。……入大理鸡足山,立金龙庵以处徒众。三年,复建寂光寺。道俗相从者甚众。其徒兴彻、海慧、兴丛辈,皆为时闻僧,可以不坠其绪矣。”
本贴的师父白斋,是嵩明的道心和尚。《续修嵩明州志》卷七说:
“道心,字觉空,号白斋。杨林周氏子,少捕鱼为业。一日获鳝有省,遂焚网。参宏海禅师于秀崧山顶,构茅而居,不茹油盐,人以白斋称之。庵本乏水,心以诚求,遂有龙泉涌出岩下。众问庵名,心曰:?三界空华,庵素亦何有??遂名为何有庵。一日辞众作偈,端坐而逝。” 道心的弟子为本字辈,有三人见载于《续修嵩明州志》卷七“仙释”条。本贴是其中的一个。正是由于本贴“从瑶玲山白斋耆宿剃落”,所以本贴的再传弟子儒全水月被称为“瑶玲定堂之嫡孙”。以往由于本贴的师父道心号白斋,而在《鸡足山志》、《滇释记》等书中,鸡足山圣峰寺开山净月“日食一餐,积久道重,人以白斋呼之”,也有白斋之号,大部分学者不辨此白斋非彼白斋,都将本贴看作是净月的弟子,于是编撰了一个以净月为首的鸡足山禅宗系谱。由于不少僧人相互间没有明确的传承关系,这样的谱系显然是根本不存在的。
本贴“为人刚直简易,早得无念法门。云南自古庭之后,得道可数,师其一也。”“固老饮光之嫡孙,而寂光之鼻祖也”。本贴创建寂光寺以后,兴彻等门徒“不坠其绪”,法嗣绵长。《鸡足山寂光寺开山传衣法嗣纪略碑》对本贴系法嗣谱作了明确记载:本贴定堂“道俗相从者甚众”,都是兴字辈。但“得师旨者,有古林、太空、觉安、发光四人”。四人中较著名的一是太空(一作大空)兴彻,他以立禅不坐卧为誓,传记见于《滇释记》、《鸡足山志》等书。另外一个是“外朴内朗,宗融通”的古林(或作古材)兴丛(或作兴崇)。古林的名字屡见于碑记,但没有专门的传记。古林的著名门徒有二,一为用周(儒全、水月)(1546—1609),一为大力(儒施)。大力尽管“道声翔洽,远近皆闻”,但徒众不及被李元阳称为“大法器”和被傅宗龙称为“名山梵刹之领袖也”的用周。用周在寂光寺的弟子为广字辈,有克心(广能)、悦峰(广怡)、海山(广润)、野愚(广慧)、无念(广正)、明空(广睿)、朗空(广月)、善安(广驯)、性安(广持)、心地(广平)、灵骨(广会)、素芳(广梅)、心宗(广傅)、无量(广寿)、十方(广闻)、觉容(广鉴)、虚明⑥(广融)等。广字辈的法嗣为读字辈,有见晓(读彻)、天泽(读皋)及读璋、读玄、读贤、读灵等二十余人。读宇辈的法嗣为书字辈,有书湛、书佑、书记、书畅等四十余人。书字辈的法嗣为学字辈,有学蕴、学秘等四十余人。才到读字辈时,寂光寺已经成为“鸡山最胜道场”。
由于道心的师父是宏(弘)海禅师,道心的弟子为本字辈,康熙二十八年重修寂光寺的僧人是学彦、通智,故从可知材料看,寂光寺的祖师谱系中,必须包括有“弘道本兴儒广读书学通”等数字。在桂林《栖霞寺志》中,有“(栖霞寺)临济正宗。云南鸡足鹅头祖师,传栖霞禅林法派二十字——成佛宏道本,兴如广读书,学通宗智远,续尚祖师图”的记载,由于“如”通“儒”,故这个谱系与寂光寺历代祖师字谱正符,这一方面说明栖霞山传的法派,就是鸡足山寂光寺的法派,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栖霞寺的法脉确实溯自鸡足山,具体说来就是寂光寺系。
寂光寺系的支系为儒全水月所创。“儒全即用周”,“用周名儒全”,“瑶玲定堂之嫡孙,发光、大方之法侄,构水月庵以居,因水月号焉。”儒全“清规整肃,戒律森严。修建大殿,讲演《楞严》、《维摩》。移年,别建水月清凉阁暨积行庵。比蒙圣母恩垂鸡足,钦差妙峰无心上人赍藏至山,赐水月和尚紫衣一顶,金粉写观音一轴,缁素归依甚众,于是常住日增。”所以在寂光寺历史上,儒全是继本贴定堂之后有重要影响的僧人。据傅宗龙《明鸡足山寂光寺用周禅师道行碑记》载,还在明万历年间,儒全水月就已经新创了一个禅宗法派:儒宗正国施
篇二:鸡足山简介
鸡足山雄踞于云贵高原滇西北宾川县境内西北隅,西与大理、洱源毗邻,
北与鹤庆相连,因其山势顶耸西北,尾迤东南,前列三支,后伸一岭,形
似鸡足而得名。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
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灵山佛都、旅游胜地”、“天开佛
国”、“华夏第一佛山”等美誉,以“四观八景”的奇风异彩名冠于世,被国务
院列为全国四十四个风景名胜区之一。
鸡足山
鸡足山气势磅礴,[1]方圆百里,最高峰为天柱峰,海拔3240米,登临其
山,可东观日出,南瞰浮云,西望苍山、洱海,北眺玉龙雪山,人称“绝顶四
观”。山上松林茂密,修竹丛生,蜀汉时始建小庵, 唐代扩建,兴盛于明清。
有大小寺宇百余座,著名的是明代增建的悉檀寺、石钟寺、昆明金殿搬迁到
此改称金顶寺。后来多数寺宇被毁,现仅存清代的祝圣寺、金顶寺大门和楞严
塔。山间云雾缥缈,溪水琮琮,为中国佛教名山之一。
鸡足山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宾川县境内,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
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干旱,具有典型的亚热带风光。温度季节为“冬短夏长,
春秋相当”,四季均可旅游。
鸡足山顶海拔3320米,宾川坝子海拔1440米,相对高差约1900米,气候立体多样,植被多为亚热带、温带常绿针、阔叶林和灌丛林。春夏季登山旅游,植物生长茂盛,繁花似锦。每当一场山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
鸡足山风景区
山中云雾缭绕,气象万千,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秋冬旅游红叶满山,
苍松挺拔,另有一番景致。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在茫茫云岭高原之颠,在红土蓝天间悠悠飘
荡的白云之外,矗立着一座伴日月、擎青天的巍峨清峰。他就是响誉
南亚、东南亚的自古与五台、娥眉、普陀、九华山齐名的佛教圣地,中国五大佛
教名山之一云南鸡足山。
鸡足山雄峙于云贵高原滇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距古城大理86
公里,距昆明410公里,最高峰天柱峰3248米。总面积2822公顷,因山势"前
列三峰,后拖一岭,俨然鸡足"而得名。全山有奇山40,险峰13,岩壁34,幽洞
45,溪泉100余;有高等植物80多科500余种;有莽莽原始森林、名木古树、
奇花异草;有珍禽异兽数十种。古人用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
七兽、八景来概括鸡足山的自然美景。
鸡足山
像一位进入永恒寂静的觉悟者,鸡足山跌跏坐在宾川境内西北,鸡足山苍崖万仞,猿踞猱攀,翠微千里,高峻险拔,广阔无际。如前人所绘“山势壮高,高插云汉;古木参天,绿荫生寒;幽谷阴沉、深不见底;壁峭悬崖,望之股栗;瀑布飞溅,白联悬空;万壑松涛,狂风突起。登天柱峰睹佛光,使人入虹云仙境;站华首门听晴雷,震声只隔半溪云”。是造化钟灵秀毓之地,令人震惊,令人留恋。 明代,[2]为我国地理学就做出巨大贡献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曾两上鸡足山,并编撰第一部《鸡足山志》。他登临天柱峰绝顶,东观日出,西望苍洱,南睹祥云,北眺玉龙,不禁惊呼:
1
“东日、西海、南云、北雪、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天柱峰一顶一萃天下之四观,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
鸡足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大弟子饮光迦叶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元、明两代,形成了一迦叶殿为主的8大寺71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36寺72庵,常驻僧尼达数千人的宏大规模。鸡足山历代高僧辈出,唐代的明智、护月,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周理、彻庸、释禅、担当、大错、中锋,清末民初的虚云等都是声闻九州的大德高僧。鸡足山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了无穷的文化内涵,明神宗颁藏经到山,赐紫衣圆顶;光绪、慈禧敕封"护国祝圣禅寺",赐銮驾、紫衣、玉印等珍贵文物。 吴道子的《瘦马》;李霞的《十八罗汉过江图》;徐霞客的《鸡足山志》;屈尔泰的《墨龙》;徐悲鸿的《鸡·竹·山》、《奔马》;杨升庵、李元阳、李贽、董齐昌、孙中山、梁启超、袁嘉谷、赵藩、赵朴初等留下的大量诗文画卷,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鸡足山素以雄、险、奇、秀、幽著称,以"天开佛国"、"灵山佛都"闻名,徐霞客胜赞"器观尽收今古胜","实首海内矣!",徐悲鸿赋诗"灵鹫一片荒凉土,岂比苍苍鸡足山"。作为旅游胜地、佛教圣地"灵岳重辉"的鸡足山正"饮光俨然",企盼并欢迎您"灵山一会"![1]
历史沿革
鸡足山(10张)
鸡足山的风景,可与峨嵋、九华、五台、雁荡山相媲美,古人用“四
观八景”盛称。鸡足山不仅风光优美,而且是滇西著名的的佛教圣地,
现在山上已修建了索道,方便游客游览。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僧,抱金褴袈裟,携舍利佛
牙入定鸡足山。主峰南侧有天然巨型石门,相传即是迦叶守衣入定处。
前面有密檐方塔两座,名饮光双塔,高4米,是明万历年间建造的,
现保存完好。
鸡足山风景区
唐朝时,这里梵刹林立,静室遍布。元明时期,山上建成以寂光寺为
主的8寺71丛林。清代光绪年间,鸡足山更发展成以祝圣寺为中心的
36寺72庵共108座寺院的宏大建筑规模,僧尼多达二三千人。
鸡足山风景区
鸡足山被三条较大的断裂所切割,中部地区属断裂形成的山间凹陷地带,悉
檀河纵贯其中,沿河两岸的尊胜塔院、悉檀寺、祝圣寺、寂光寺、石钟寺、大
觉寺等大型寺院建筑群以及无数的庵、阁、亭、楼、堂自下而上,像佛线穿珠,
一直延伸到天柱峰脚的慧灯庵,为游览鸡足山的主游道。山中寺庙多依山临岩而筑,高下布置,错落有致,隐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有涵有露的建筑布局手法,形成独特的景观。游览鸡足山,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从宾川县城有旅游公路直抵祝圣寺,游客到祝圣寺后可骑马4公里左右到鸡足山索道,在全长1811米的索道运行15分钟,就可直达天柱峰巅的金顶寺。
鸡足山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和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为1780米~3240米,分为干热河谷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气候与温凉潮湿亚高山气候。当山麓为灼热的酷夏时,山顶则有冬令现象。植被分
2
布,海拔1800米~2300米为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以身态特殊的扭曲云南松为主,形成鸡足山八景之一的“万壑松涛”;海拔2300米以上为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有栲、栎、楠、楸、杨等种类;海拔2400米以上为亚热带丘陵、山地竹林,是著名的特产“香笋竹”产区;海拔2700米以上为元江栲林,是滇中高原特有的植被类型;再上为亚热带、亚高山带绿阔叶林苍山冷杉,徐霞客称之为“平顶松”、“弹指松”。通往金顶寺一带山脊上以矮高山栎杜鹃为主,有红棕杜鹃、云南杜鹃、露珠杜鹃、绒毛叶黄花木等,春风送暖时,杜鹃花开如霞,长达数里,为鸡足山一景,被称为“杜鹃长廊”。
鸡足山相传为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尊者守衣入定处,历史上梵刹林列,静
鸡足山风景区
室遍布,被尊为佛教圣地。这里山势雄伟,古木参天,山峦叠翠,鸟语花香,
有苍峰岩壁、玉龙瀑布及溪、泉、洞、石等奇观。
观,可算“山距三州之胜,峰秀数郡之间”。景区内有金顶寺、楞严塔、铜佛
殿、太子阁、迦叶殿、祝圣寺等寺庙。顶蜂天柱山孤耸擎天。华首门绝壁千尺,绝顶有“四观”,主要景色有“八景”。四观为:东观日出、南瞰彩云、西望洱海、北眺雪山。八景为:天柱佛光、华首晴雷、太子玄关、古洞别天、飞瀑穿云、万壑松涛、壁绝夕照、塔院月。
祝圣寺
为鸡足山最大古刹,初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年间,由著名禅宗大师虚云和尚
祝圣寺
募金修建而成。寺门左侧的高大照壁上绘有《鸡足山全景图》。门前有
半圆形的放生池,池中有八角桥亭,名“镇宝亭”。大雄宝殿匾的左侧有孙中山
所题的“饮光俨然”匾,右侧有梁启超所题的“灵岳重辉”匾。整个寺院规模宏大、
建筑庄严,富有民族和宗教特色。
金顶寺
处于鸡足山的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原有金殿,是明崇祯年间(1
637“文革”期间被毁。天柱峰顶有一空心方形密
檐砖塔——楞严塔。塔高42米,13级,登至第二层,就可眺望“四观”壮丽景色。所谓四观即:东看日出,南观祥云,西望洱海,北眺玉龙(丽江玉龙雪山)。
鸡足山前临苍山洱海,后靠金沙江,全山共有四十座奇岭,十三座险峰,三十四
玉龙瀑布风景区
座崖壁,四十五个幽洞,泉潭百余处。岗岭壑涧林谷峡,构成鸡足山雄、秀、
幽、奇的自然景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登山览胜,赞叹鸡足山“奇观尽收
古今胜”。鸡足山主峰天柱峰,海拔为3240米,登上山顶可东看日出,南观祥云,
西望苍洱,北眺玉龙雪山,徐霞客为一座峰顶而集中了日、海、云、雪“四观”而
感叹不已,认为,这四观,得其中之一便可算奇绝,天柱峰四观全备,不但可以
为鸡足山之首,也可算海内之冠。
3
除了“四观”外,鸡足山还有“天柱佛光”、“华首晴雷”、“洱海回岚”、“苍
山积雪”、“万壑松涛”、“飞瀑穿云”、“悬岩夕照”、“塔院秋月”等八景,
为历代骚人墨客所吟咏。 鸡足山不仅风景奇秀,而且是我国著名的佛
教圣地之一。相传,这里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
裟、携舍利佛牙,来这里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守衣入定于鸡足山
华首门。鸡足山上的佛教建筑,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
直至民国仍有增修。清康熙时鸡足山有大小寺42座,庵院65个,静室170余所,寺僧5000
余人。鸡足山寺庙中最负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圣寺,它是清代高僧虚云和尚得到慈禧资助而建盖的,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鸡足山海拔最高的寺是金顶寺,位于鸡足山主峰天柱峰顶,寺内楞严塔,是公元1929年云南省主席龙云登山游览时应僧人请求,拨巨资兴建的,龙云为楞严塔题词:“法相庄严”。鸡足山目前修复规模最大的寺是迦叶殿,它是由四川文殊院宽霖会长发起,由大弟子宏道法师主持重建的,于1994年竣工,殿有四重,迦叶殿中供奉香檀木雕迦叶坐像,高3.3米.
大理古城
鸡足山节庆活动:鸡足山朝山节日期一般在农历腊、正月间,朝山信徒甚众,来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节日期间,民族文化活动比较丰富,如耍龙、舞狮、狩猎、赛马、打歌、闹花灯、猜灯谜等,独具特色。住宿
金顶寺有金顶宾馆可以住宿,能看日出。另外祝圣寺、九莲寺、慧灯庵、鸡足山宾馆都可以住宿,宿费40-50元/人。
交通
鸡足山在宾川县鸡足山镇,距县城33公里,距大理103公里。到鸡足山可从昆明乘直达宾川县的长途汽车,或在大理汽车站(大理火车站旁五百米)乘中巴车到宾川县城。县城所在地金牛镇每天都有数班中巴车往返于鸡足山。车票15元,行程大约1小时,抵山门后下车购票(购门票60元)然后继续乘车至游客关系中心停车场,在此上山可选择步行、乘车或骑马,乘坐电瓶观光车(上、下山各8元)到缆车站,前行大约200米可租马(单程45元/匹)到缆车站。慧灯庵到金顶寺的路程较为艰苦,可坐观光缆车,现已投入使用,单次上山票价45元/人,单次下山票价30元/人。可买单程票乘缆车上山,后步行下山沿途赏景。从游客管理中心至金顶寺大约4公里,步行须3-4小时。 编辑本段邻近景点
4
宝相寺
宝相寺又名石宝寺,因建筑奇险,被誉为“云南的悬空寺”。为明正统年
鸡足山
间鹤庆土知府高论所建,初为道观,后来佛教兴盛,除玉皇阁外,大
多庙宇均祭佛像,成为一个佛道合流的场所。寺建在佛顶山高耸险峻
的悬崖上,令人目眩,寺坐西朝东,进山门而至天王殿,大雄宝殿均
层层升高,弥勒殿与玉皇阁则凌空建造在崖内,需从左右攀岩扶壁方
能到达。
宝相寺与石钟寺石窟,同在石宝山上,相距约6公里。它是石宝山又一诱人的去处。 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是石宝山南部的一座支峰,因山上有石像钟而得名。这里峭壁嶙
石钟山石窟
峋,矗立着奇岩异石,被当地人称为“活不耐烦松”的扭松遍布于山间
幽谷。
在南山坡上,翠竹环抱着一群古色古香的屋宇,那便是石钟寺。寺里
有一巨石,形如倒扣的巨钟,故以石钟山为名。素有南国瑰宝之称的石钟
山石窟群就雕凿于此。
是石宝山景区中最为著名的景点,又称石宝山石窟,为南诏、大理国
时期的雕刻艺术,集云南少数民族雕刻艺术的精华,并受中原、藏族、南
亚以及西亚等文化的影响,其风格与内地的敦煌、龙门石窟有异曲同工之
妙。
石钟山石窟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云南最早的石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好,堪称民族文化的奇葩。1961年,该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篇三:云南大理鸡足山介绍
云南大理鸡足山介绍
因为状如鸡足,故得名"鸡足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鸡足山风景之秀,可与峨嵋、九华、五台、雁荡相伯仲。
鸡足山前临苍山洱海,后靠金沙江,全山共有四十座奇岭,十三座险峰,三十四座崖壁,
四十五个幽洞,泉潭百余处。岗岭壑涧林谷峡,构成鸡足山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徐霞客曾两次登山览胜,赞叹鸡足山“奇观尽收古今胜”。登上鸡足山天柱峰顶可东看日出,南观祥云,西望苍洱,北眺玉龙雪山,徐霞客为一座峰顶而集中了日、海、云、雪“四观”而感叹不已,认为,这四观,得其中之一便可算奇绝,天柱峰四观全备,不但可以为鸡足山之首,也可算海内之冠。除了“四观”外,鸡足山还有“天柱佛光”、“华首晴雷”、“洱海回岚”、“苍山积雪”、“万壑松涛”、“飞瀑穿云 ”、“悬岩夕照”、“塔院秋月”等八景,为历代骚人墨客所吟咏。
景点信息
地址:云南大理宾川县城西北隅30公里的炼洞乡境内
门票:62元(2元保险),索道往返60元。
电话:0872-7142243
交通:宾川县城有中巴车直达鸡足山(灵山—会坊),车费15元。从山门“灵山—会坊”登山到金顶寺,全长8公里,如不想登山可乘缆车或骑马上山。
饮食:鸡足山上有很多野生菌,一般当地人都把部分菌子晒干收藏,在山上或山脚的餐馆内都能吃到,最好吃的应该是野生新鲜的竹笋了,还有长在树皮上的一种绿色的像树皮一样的东西,当地人称作“青蛙皮”,凉拌或炒来吃都不错哦。要是上山进香想吃素饭,祝圣寺的素食很好吃。
购物:
油鸡苁:鸡苁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属云南的大宗特产。民间食用、历史悠久、盛而不衰、深受青睐、成为云南的土特名产。
冷菌:冷菌是佛教圣地鸡足山特有的一种野生食用菌,味之佳美,超过任何一种食用菌,食用价值远远超过目前我国出口的松茸、羊肝菌、牛肝菌等,堪称菌类之冠,品位很高。它含有较高的抗癌物质、磨菇多糖,但此野生菌产量较低除鸡足山主产外,滇西2000米海拨以上的地区有部分。
苦里芭茶:采用鸡足山纯天然野生药用植物,用传统民间工艺,经特殊加工精制而成。
本品性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有抗癌、抗病毒之效果,特殊香型,饭后能生津止渴,回味之特殊、口感之舒服,对喉痛、牙痛及老年人头昏等症有明显疗效,长期饮用具有利尿益肾之功效。
旅游小贴士
最佳旅游时间:鸡足山朝山节日期一般在农历腊、正月间,朝山信徒甚众,来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节日期间,民族文化活动比较丰富,如耍龙、舞狮、狩猎、赛马、打歌、闹花灯、猜灯谜等,独具特色。
景点地图
景点相关资料
鸡足山位于宾川县西北隅,距大理市100
公里,距昆明400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山,与四大佛教名山峨眉、五台、九华、普陀齐名。鸡足山西与大理、洱源毗邻,北与鹤庆相连,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2822公顷,因山势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宛如鸡足而得名。
鸡足山不仅风景奇秀,而且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相传,这里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来这里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守衣入定于鸡足山华首门。鸡足山上的佛教建筑,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直至民国仍有增修。清康熙时鸡足山有大小寺42座,庵院65个,静室170余所,寺僧5000余人。鸡足山寺庙中最负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圣寺,它是清代高僧虚云和尚得到慈禧资助而建盖的,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
鸡足山海拔最高的寺是金顶寺,位于鸡足山主峰天柱峰顶,寺内楞严塔,是公元1929年云南省主席龙云登山游览时应僧人请求,拨巨资兴建的,龙云为楞严塔题词:“法相庄严”。鸡足山目前修复规模最大的寺是迦叶殿,它是由四川文殊院宽霖会长发起,由大弟子宏道法师主持重建的,于1994年竣工,殿有四重,迦叶殿中供奉香檀木雕迦叶坐像,高3.3米,重1.6吨。
鸡足山被三条较大的断裂所切割,中部地区属断裂形成的山间凹陷地带,悉檀河纵贯其中,沿河两岸的尊胜塔院、悉檀寺、祝圣寺、寂光寺、石钟寺、大觉寺等大型寺院建筑群以及无数的庵、阁、亭、楼、堂自下而上,像佛线穿珠,一直延伸到天柱峰脚的慧灯庵,为游览鸡足山的主游道。山中寺庙多依山临岩而筑,高下布置,错落有致,隐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有涵有露的建筑布局手法,形成独特的景观。游览鸡足山,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从宾川县城有旅游公路直抵祝圣寺,游客到祝圣寺后可骑马4公里左右到鸡足山索道,在全长1811米的索道运行15分钟,就可直达天柱峰巅的金顶寺。
鸡足山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和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为1780米~3240米,分为干热河谷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气候与温凉潮湿亚高山气候。当山麓为灼热的酷夏时,山顶则有冬令现象。植被分布,海拔1800米~2300米为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以身态特殊的扭曲云南松为主,形成鸡足山八景之一的“万壑松涛”;海拔2300米以上为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有栲、栎、楠、楸、杨等种类;海拔2400米以上为亚热带丘陵、山地竹林,是著名的特产“香笋竹”产区;海拔2700米以上为元江栲林,是滇中高原特有的植被类型;再上为亚热带、亚高山带绿阔叶林苍山冷杉,徐霞客称之为“平顶松”、“弹指松”。通往金顶寺一带山脊上以矮高山栎杜鹃为主,有红棕杜鹃、云南杜鹃、露珠杜鹃、绒毛叶黄花木等,春风送暖时,杜鹃花开如霞,长达数里,为鸡足山一景,被称为“杜鹃长廊”。
主要景点
祝圣寺 五华庵 佛塔寺 华首门 金顶寺 空心树 玉龙瀑布 鸡山秀竹 观音阁 牟尼庵 迦叶殿 慧灯庵
景点图片
篇四:云南鸡足山僧人隐修茅棚遭强拆 千年古风将消失
云南鸡足山僧人隐修茅棚遭强拆 千年古风将消失
2014年02月10日 07:26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沈亦
核心提示:大理鸡足山是佛教禅宗发源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大弟子饮光迦叶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元、明两代,形成了以迦叶殿为主的8大寺71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36寺72庵,常驻僧尼达数千人的宏大规模。鸡足山隐修茅棚古来有之,住山僧与当地民众从来各得其所,相安无事。海拔3359米的象王峰是茅棚的核心区。整个茅棚区的面积有1万5千亩,现有8个茅棚、3个山洞,常年有僧众住山修行。
图中白线为大迦叶尊者入鸡足山守衣入定的路线,沿途有三位尊者留下的脚印。(资料
图)
鸡足山茅棚区住山僧(资料图)
大理鸡足山相比于其他佛教名山,有其独特的传统和鲜明的特征。自古以来,鸡足山就盛行大迦叶尊者倡行的头陀家风,佛陀大弟子大迦叶尊者一生都住阿兰若处,即树下冢间、茅棚山洞等寂静处,因此,鸡足山隐修茅棚古来有之,住山僧与当地民众从来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鸡足山的后山木香坪历来是出家人隐修之地。木香坪为大理市双廊镇辖地,林权为居民李俊一家所有,无偿提供给修行者住山修行,因其突出的宗教与自然风貌,吸引许多信众前往朝圣。
2014年春节前夕,云南大理州政府相关部门强行拆迁鸡足山隐修茅棚区,驱赶僧众。一些住山僧无处容身,只得含泪离开;一些住山僧默默坚守,在雪地里支起了帐篷,誓与圣山共存亡。
据悉,大理州委政府之所以不顾鸡足山千年佛教传统,拆除隐修者茅棚,是因为大理州委政府提出要大力弘扬鸡足山“妙香佛国”文化,发掘其中的经济价值,将佛教旅游资源开发作为提升大理旅游的主要助缘。清理规范隐修者茅棚也就成为政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大理市宗教局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当地曾自发成立了鸡足山木香坪释子茅棚区护持组,由大理州佛教协会和大理市佛教协会指导,护持组的工作包括护持住山人员、搞好护林防火工作,做好环境保护等。但根据《大理州宗教事务局关于对州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30号提案的答复》文件的要求,茅棚区被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办理宗教活动场所或固定处所登记证。但由于诸多因缘,政府迟迟未予办理,这便为政府强拆茅棚区创造了“合法性”。
殊不知,鸡足山如果没有茅棚,没有示现苦行的修行人,就无法标立鸡足山的佛教文化特色。相关部门不了解鸡足山佛法缘起,急功近利,杀鸡取卵,为发展旅游经济而清除鸡足山最具佛教特色的隐修者茅棚区,势必引起佛教信众的不满和社会各界的质疑。
早在去年10月,云南鸡足山茅棚区就曾遭遇强拆之险,存亡堪忧。网友兰若山居曾于2013年10月12日,写过一首《致鸡足山茅棚区住山僧》诗,全文如下:
染剃志求无上道,恪守古训入深山;
黑熊苍鹰作法友,糙米清粥饭一餐。
秋苦冷雨湿衣被,冬忍冰雪刺骨寒;
最愁莫过石壕吏,强使老僧尽迁单。
长悲浊世多魔乱,几人铁围得心安?
时下庙产经济几有横扫佛教的趋势,佛教的生存环境十分堪忧!鸡足山前途未卜,但愿大理州委政府三思后行,妥善处理隐修者茅棚,为佛教圣地鸡足山留下千年传承、留下一片净土。
篇五:云南宾川鸡足山
云南宾川鸡足山
大理宾川鸡足山景区位于宾川县城西北隅,西与大理、洱海毗邻,北与鹤庆相连,东西长7公里,总面积2822公顷。鸡足山因山顶耸西,尾掉东南,前有山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而得名。鸡足山地处横断山肪东南边缘,属康滇台背斜交界的大理、丽江褶皱束地区,最高海拔(金顶)3248米,属剥蚀中山地貌。
大理宾川鸡足山景区位于宾川县城牛井镇西北约30公里的炼洞乡境内,又名九曲崖、青巅山。距大理市100公里,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2822公顷。鸡足山山势背西北而面向东南,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前伸三爪,后支一距”,故名鸡足山。它是除了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和九华山之外最著名的中国佛教名山,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享有盛名,同时又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鸡足山共有40座奇山,30座险峰,34座崖壁,45个幽洞,泉潭百余处。远看山体巍峨雄奇,气势磅礴,近观林壑幽深,原始
森林遮天蔽日,塔庙寺庵点缀于危崖高岗,形成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映增辉的奇景。 大理宾川鸡足山景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相传,鸡足山为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的讲经道场,后来他入定华首门内,等待弥勒佛的降生,遂成了著名的朝佛圣地。清代光绪年间,鸡足山的虚云大和尚应召进京,为慈相祝寿颂经,慈接御笔“福禄寿接”四字赐鸡足山,并动用国库在鸡足山大兴寺庙,光绪皇帝为祝圣寺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封虚云为“佛慈弘法大师”,赐方丈紫衣玉印等物。鸡足山在鼎盛时,有36寺,72庵,108所寺院,僧人达5000多。且从唐至清,历代高僧辈出,名闻中外。下车后游罢鸡足山最大的祝圣寺,游人一般要骑马而上。在原始森林中骑马旅行,别有一番情趣,慧灯庵、迦叶殿是两个重要的游览点。鸡足山最高处是金顶,海拔3240米。金鼎寺内有3000多斤重的青铜巨鼎,有高耸入云的楞严塔。登临山顶远眺,可东观日出,西望苍山洱海,南赏祥云,北眺丽江玉龙雪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至此观后,叹为观止,云“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耳”。
鸡足山除了“四观”,另外还有“八景”。其一是“天柱佛光”。在夏秋时节,雨过天晴,天柱峰四周云雾绕绕,偶有七色光圈在峰顶出现,僧人称之为“佛光”。这是由于阳光折射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其二是“华首晴雷”。华首门位于楞严塔西南的绝壁之中,“门”宽20余米,高40余米,中有直裂石痕,犹如紧闭的门缝。中间有“石锁”高悬,两边犹如一道大石墙。由于华首门居高临下,其山如一堵巨大的屏风。在夏秋季节,此处晴日当空,而远处雷雨交加,隆隆的雷电声波传来碰到大石壁后,就会产生回音,如雷声轰鸣,故称华首晴雷。其三是“苍山白雪”。苍山顶终年白雪皑皑,阳光下晶莹耀眼。特别是隆冬时节,十九峰顶洁白婉蜒,半山腰云飘雾裹,犹如白龙腾于云中,妙趣横生。其四是“洱海回岚”。 在早晨日出之际,洱海波平浪静,水面上升腾起一层如轻纱般的水汽,微风吹拂,飘缈蒸腾,使苍洱风光更增一层朦胧之美。其五是“万壑松涛”。鸡足山及四周,由于历代的保护,至今依然是一片原始森林,在金顶俯首四顾,到处只见郁郁葱葱,绿浪翻腾,尤其是万松岭一带,林木遮天蔽日,大风吹来,波涛翻滚,汹涌澎湃,令人心旷神怡。其六是“飞瀑穿云”。鸡足山上有大小瀑布10多处,在祝圣寺西南一里的玉龙瀑当推第一。瀑布高60
余米,宛如珠帘挂于崖壁,其间常有云雾缭绕,蔚为奇观。其七是“重岩返照”,也叫“岩回流丹”。每当夕阳西下,晚霞灿烂,在罗汉壁与九重岩之间,原本是青黑色的石崖,顿时被映成燕红,草木亦为之改色,游人往往赞叹不已。其人是“塔院秋月”。在文笔山麓,有尊胜塔院,院中有20余米高的白塔一座,与天柱峰的光明塔遥遥相望,每当月明星稀,月影移到光明塔西面时,明月、光明塔、尊胜塔连成了一直线,其时四周山林皆隐于黑暗之中,谁有明月下的双塔更显其雄伟壮丽。
鸡足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大量的诗文。珍禽异兽、土特产品亦很多,是一个内涵非常广博丰富的旅游圣地。
游鸡足山不可不登金顶观日出。登数千级石阶上金顶需要好体力,但正如祝圣寺有一对联云:“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这富于禅意和哲理之言,道尽了登鸡足山的感受。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