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记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3:30:11 单元作文
篇一:城市中的记忆
工业遗产:城市里的记忆
记者 李亚峰
?‘大拆大建’,听起来有魄力,但是城市的记忆、城市的印象、城市的足迹,都没有保留下来。历史是割不断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在城市建设中?大拆大建?,完全用新的东西来代替。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就是历史的遗憾。
运城的城市主题要从深厚的文化中去挖掘、去提炼。过去,我们靠讲故事传承运城的文化元素、文化记忆。现在,我们要在城市建设中挖掘文化,在整体规划中体现文化的脉络,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中体现文化的元素。?
——运城市市委书记白云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血脉和根本。作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不应仅仅是发端于农耕时代的传统文化,还应包含改变世界面貌的近代工业文明。
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以狂飙突进之势,相继经历三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时代”,经“电气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产业的新旧更迭,造就了大量的工业遗存。如何对待这些工业遗存,是一拆了之还是保护利用,是一件值得深入考量的问题。
城市是工业的产物,工业化促成了城市化。一座城市的记忆理应点缀着不同时代的工业遗存。没有了这些工业遗存,工业发展史也就被抹煞了,而城市变迁史也就被割断了。珍藏城市中的记忆,就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保留那些产生于重大时间节点的工业遗产。
盐化二厂:留存了城市的记忆
8月7日,盐湖区南城办环池村。
在盐化二厂宿舍区一间昏暗的窑洞里,68岁的李新义师傅一住就是50年。他1962年进厂工作,70年任车间主任,88年任生产科长,96年退休赋闲:一辈子,一个厂,一座城。 李师傅的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工业吉普赛人”,长年转战在各个建设工地,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故乡在哪里;所以李师傅认为自己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没有土地,没有故乡。如果一定要讲“落叶归根”的话,那么,盐化二厂的这个宿舍区,就是他的最终落脚之地。 这个有着1条主街、5道小巷、10排窑洞式平房的小区,在其最鼎盛时曾住过1500多口,虽然现在大都已人去屋空。
这里的设施虽然粗朴,但环境却十分整洁。在主街上、在巷子里,很难找到一根枯枝、一片废纸。老一代产业工人的严谨性和纪律性,总是能在一些细枝末节之处显现出来。 主街上的行道树,是70年代末栽植的,现在仍然郁郁葱葱。树下摆放的石条,是老人们聊天叙事的天然茶座。精神矍铄的李师傅,每天就在这个几十年未曾变过的宿舍区内,打发着他的晚年生活。
宿舍区背后,矗立着一座暗灰色的职工俱乐部。它的门脸上,LOGO化的“运化”二字清晰可辨。这个建筑物修建于1958年,然而以今天人的眼光视之,其气势依然磅礴。与李师傅同住一区、现年61岁的信大妈介绍说,这个俱乐部,当时在全国都是能排得上号的;因为它,盐化局还承办过全国少儿体育大赛,那可是国家级的赛事啊!
游走在这个历史韵味浓郁的厂区里,你会感觉到,这既是一个近代工业的现实样本,更是一个近代城市的鲜活标本。
梳理一下近代城市的变迁,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厂区就是城市的主
角。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一个城市中,最时尚的建筑,非厂矿莫属;最完善的配套,非厂区勿论。
学者如成在《历史的印记》中写道:“80年代初,当侯马的街上开始有星星落落的楼房出现时,位于市中心火车站前200米新田路的晋机招待所,也就是541四分指驻侯马的派出机构,四层高的建筑,宽大的阳台,让不少路人驻足,成为那一时期侯马的地标性建筑。”
《人民日报》记者熊建、罗艾桦、贺林平等撰文指出:“(国有)企业给员工提供了住房、食堂、小卖部、幼儿园、学校、医院、澡堂等几乎所有生活设施,实行福利性的低收费。??那时的企业几乎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保障。”
一个厂区,就是一个社区,就是一座城市。保留住这个厂区,那怕是一部分,也就完整了运城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脉络,也就让人明了运城当代城市建设走过的旅程。
这样,就既留住了工业遗产,又留存了城市记忆。
绛州纺织厂:丰富了城市的内涵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一座城市的记忆)8月6日,新绛县三林镇桥西村。
在新绛纺织责任有限公司现代化厂区的东侧,一根体型巨大满面沧桑的烟囱掩藏在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仿佛在述说着不尽的峥嵘往事。这就是绛州纺织厂旧址。
院内的主要建筑物就是这根高40多米的八角烟囱。它粗大健壮,5人环抱也合围不住。它始建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烟囱正南,一青砖砌就的英式小型蓄水塔,比烟囱矮小几许,上用红砖勾勒着几个图案,一扫塔身之单调。西侧不远,一四边形水塔,上下两层组合,上面部分已经顺应实用性经过了现代改建。
再往北走,能看到同样有标志意义的锯齿形砖墙,它原本是两千多平方米纺纱车间的墙架,而今只留下一面韵律优美的花墙。西边的英式锅炉房,如今依然照常运作,维系着新绛纺织厂的工作所需。紧挨花墙的,是大益成的四合院办公场所。四面有典型的清代民居厢房,走廊雕梁画壁,木刻石雕都堪称精美。
“绛州纺纱厂是清朝晚期开明官员胡聘之开办的。”一直致力于当地文物研究的刘彦俊说,“时任山西布政使的胡聘之思想比开明,他认为兴办工业是推动山西经济之道。光绪二十年(1894年)初,胡聘之募集银款22万两,筹建绛州纺纱厂。但由于时局变化,厂子并没有建成。”
后来,绛州纺织厂由新绛县泽掌镇程官庄村人李通(1867年—1949年)购得。他募股筹集资金20余万元,并经解县薛岫青介绍,得到河南武陟县纺织资本家鲁连城扶持,成立“大益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抗战前发展得颇为兴盛。
绛州纺织厂是是运城地区创建最早的近代企业,在山西民族纺织工业发展史上镌下了深深的一笔。它所传递出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值得后人反复解读。三晋都市报记者高辉认为:“大益成纺纱厂旧址是山西纺纱工业的活标本,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山西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2011年初,“关于大益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旧址(兼李通纪念馆)的初步设想和规划”被新绛县文物局紧锣密鼓地实施。规划将依据“大益成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旧址”现存基础,拆除院内新建或添建的建筑物,恢复大门、厢房、八角凉亭等遗存原貌,维修所有建筑及其附属物,遵循原有格局,进行全面修复。这将是我省最早的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新绛,素以农耕时代留下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著称。然而诸如 “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唐代宝塔”“福胜寺”“绛州三楼”等建筑,“碧落碑” “绛帖”“秸益庙壁画”“战国玉壁”“金代钞版”等文化,多则多矣,但终究少了一些近代工业文明的气息,不能不叫人遗憾。如今,绛州纺纱厂等工业遗产被挖掘、保护、利用,无疑丰富了新绛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增加了新绛城市建设新的亮点。
“541”工程:传播了城市的光亮
8月5日,绛县大交镇续鲁峪村。
这里有一座541四分指的工人俱乐部。经过40年风吹雨打,这座建筑物依然使用如常。它是541各厂里最大的工人俱乐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刘晓庆演完电影《小花》,刚在全国出名,就来到山西南部大山里的541慰问演出,当时就是在这间俱乐部进行的。
特大型兵工企业541的建设与存在,是运城地区工业化的一个助推器,同时也是运城地区城市化的一个加速器。它在传播城市文明的进程中、在促进各类小城镇建设上,功不可没,值得铭记。
布局现代交通。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晋南各县市的公交车很少,而且也不往山里的各分指开。各分指除了有自己的大轿子车每天开往侯马、运城等地外,地处闻喜县东镇的541总部每天还专门有一趟班车发往处于群山环抱中的各个分指。虽说是山里的企业班车,但服务员的素质却一点不比大城市的差,因为他们本身就来自于城市。
各分指的铁路建成通车时,山里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成群成伙地来看火车。“这么大的家伙,趴着都跑得这么快,立起来就跑得更快了。”这句话无从考证出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却是当时分指人用来形容老百姓没见过火车的口头禅。
刷新生活方式。
当晋南各县市还都是平房时,地处山里的各分指就已经是清一色的三层楼房了,而且用的是县城里直到三十年以后才用上的抽水马桶。当地方的群众还在寒冷冬日的平房里烧铁炉子时,分指职工们的家里则都已经暖气融融了。
由于分指的人大都来自大中城市,所以生活各方面都在地方上领风气之先。县城里的人没有见过带裤线的裤子,当541的职工到各个县城办事时,他们才发现裤子还可以这样穿。改革开放后,刚刚兴起了高跟鞋,分指的女同志们就昂首挺胸地穿了起来,直让地方的同志们指点啧舌。
促进城镇建设。
541总部所在的东镇,除541厂总部、541厂总医院外,还有解放军总后勤部2395医院、214地质队、解放军3534军服厂、2304仓库等。虽说是个镇,可其占地规模比县城还要大,配套设施比县城还要齐。
“国家克服重重困难,在三线地区逐步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以及众多文化、教育、卫生、民政项目。三线建设明显具有开发落后地区的意义,它大大加强了三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三线建设的回顾和反思》的作者任健如是说。
如今,在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工业化奠基时代渐渐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三线已成为距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不仅是文物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政府机关应有的责任。
新闻链接一:工业遗产记录了百余年的工业化进程
我市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从清末“洋务运动”开始,至今日已是一百多年,基本按着世界工业革命的路径次第演进,并紧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大踏步地前进。
在旧中国,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之中,中国民族工业始终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仅有的一些近代实业,也大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并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到1949年,运城地区的的工业总产值只有0.1亿元;能数得上来的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运城工业建设的几个高潮,是在建国之后掀起的。一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五年计划”
集中建设期间;二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大力实施期间;再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的异军突起。2008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66.6亿元。运城地区各具特色的工业遗产,主要产生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
新闻链接二:合理开发隐藏在残垣锈铁里的商机
1、LOFT空间开发。
LOFT在牛津词典上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但现在所谓LOFT所指称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这个含义诞生于纽约SOHO区。 LOFT的内涵是高大而敞开的空间,具有流动性、开发性、透明性、艺术性等特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LOFT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艺术时尚。在这种理念下,一些僻处深山的厂区被开发成旅游度假村,一些布置如旧的车间被改造成影视拍摄基地。
2、改造成创意园区。
创意产业园的经营模式,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已十分风行,如杭州的运河文化、丝联166创意产业园等,已成为有创意、有思路的年轻一族施展才华、圆创业梦想的好去处。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北京“798”艺术区——一个由废旧厂区改变而来的时尚社区。创意工厂的特点是,利用旧厂房和废弃的房子,改造成颇有创意的产业园,整体租金比较低,适合低成本创业的年轻人。
3、创建工业博物馆。
将博物馆设立在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厂房、老设备之内,以产品工艺流程为主线,浓缩了特定工业部门的发展史,集文化历史、工艺流程、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备旅游的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等特点,体现了世界视野、民族特色、穿透历史、融汇生活的文化理念。
4、发展工业旅游业。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以其独特的视角给旅游者更加新奇与知识化的旅游体验,让游客体味到大气磅礴的建筑美和匠心独运的技术美,是旅游发展的新突破口,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这种工业与旅游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经济增长方式,被人称做“2.5”产业。
篇二:老舍青岛故居:留给一座城市的回忆
老舍青岛故居:留给一座城市的回忆
来源:人民日报
青岛的黄县路再普通不过,几百米长的路面蜿蜒上下,两辆汽车错开,还显得有些紧张。然而,这又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民国时期它是文化气息浓郁的一道风景线,许多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更令青岛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里还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故居。
走进黄县路,一栋栋欧式老建筑尽收眼底,虽已斑驳陈旧,却依然显现着昔日的厚重与贵气。老舍一家当年住在一栋德式建筑里,从1935年底到1937年7月底,一共630天。在这里,他创作完成了经典代表作《骆驼祥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如今这栋建筑门前一左一右,分别悬挂“老舍·老舍”和“骆驼祥子博物馆”两块牌子。左墙还嵌着“老舍故居”四个大字。一居多牌,实在不多见,这恰恰独具特色。据说,此种现象别无二处。
推开铁门走入庭院,迎面呈现两尊塑像,院中心坐北朝南是老舍先生。院落西南角是祥子拉车的塑像。栩栩如生的神态,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小说、电影、话剧和连环画里的祥子。院南侧和西侧墙面上,镶嵌着26幅别有韵致的陶版画,选自老舍先生最为认可的著名画家孙之儁的《骆驼祥子画传》,集中呈现了《骆驼祥子》的主要故事情节。 许多人也许都知道,老舍写《骆驼祥子》的冲动来自友人闲谈中讲的两个车夫的事。发生在北京的故事,以及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以为是老舍谙熟北京的一草一木和情有独钟的结果,殊不知,它的生活素材竟是出自青岛,创作也是在这所不起眼的德式老建筑里完成的。
现在的青岛东方饭店门口,一座立交桥凌空架起,桥下的路面显得拥挤而杂乱,全然没了以往的旧貌。当年,从黄县路右拐,有一处叫“东方市场”的集贸市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购物场所。每天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有钱阶层”。当时汽车很少,那些有钱的阔小姐太太先生们想免去负荷之苦,主要靠黄包车。东方市场旁的黄包车因此大受青睐。市场旁的小树林是车夫们靠活,休息的地方。老舍常来这里与车夫们聊天、拉呱。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为了创作,老舍一定是眯着眼睛,吸着香烟,或许会背着双手,从住宅里走出来,直奔小树林。和蔼的老舍与车夫们打着招呼,然后用京腔与车夫们交谈。生意好不好做?遇没遇上倒霉的事?家里几口人,日子过得怎么样?家长里短最能拉近人的距离,闲谈中老舍了解了车夫们的生活,遭遇,挖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观察他们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据当时的邻
居回忆,老舍还经常把一些聊得意犹未尽的车夫请进家里,像亲戚似地接着聊。对材料“入迷似的收集”,丰富了老舍的创作素材,也印证了其注重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的一贯主张。优秀作品源自生活,老舍严谨的创作态度,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老舍开始创作《骆驼祥子》,是在1936年,何月何日写下第一个字,他自己也记不得了。如今博物馆里的书房里摆着一张写字台和几把红木椅子,其实并非原物,只不过是人们凭想象摆设的而已。舒济看过后说,有一点敢肯定,父亲绝不会坐在红木椅上写作,他更喜欢的是藤椅。现在公开的照片,老舍先生确实多坐在藤椅上。在青岛他曾坐过何种椅子,已无法查证了,因为迄今为止不曾发现过老舍在青岛书房里留下的任何一张照片,这实在是遗憾。
《骆驼祥子》作为长篇连载,最早出现在《宇宙风》第25期上。《宇宙风》是上世纪30年代很有影响的杂志之一,发行量达到45000多份,是文学刊物的冠军。老舍之所以把自己心爱的作品送给该刊,一方面可能是出于与办刊人的“老交情”,一方面不排除其发行量和影响力。因为这是老舍毅然辞去山东大学教授职务,放弃丰厚的薪水后,第一部“自食其力”的产物,成败至关重要。正如老舍自己所言:“《骆驼祥子》是我做职业作家的第一炮。这一炮要放响了,我就可以放胆地做下去,每年预计着可以写出两部长篇小说来。不幸这一炮若是不过火,我便只好再去教书,也许因为扫兴而完全放弃了写作。所以我说,这本书和我的写作生活有很重要的关系。”
老舍成功了,每天一两千字的进度,终于在一年后封笔。而《宇宙风》从1936年9月16日的第25期开始连载,一直延续到1937年10月1日的第48期载完。从此一部伟大的作品诞生,影响了中国文坛近80年,同时也进入了海外阅读视野,先后有英、法、意、瑞士、捷克、西班牙、日、韩等多国文字译本出版。
明明是故居,为什么会叫“博物馆”呢?许多人带着疑问,边参观边问。这要感谢舒乙先生。1985年青岛市政府将老舍等文化名人故居,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县路12号门前便嵌上了“老舍故居”四个大字。23年后,随着对文化名人崇敬的加深和对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意义的进一步认识,青岛市市南区政府安排了上千万资金,将住在这里的12户居民全部搬迁安置。但该起个什么样馆名呢?当时全国各地名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均以故居命名。老舍的故居已有两处,一是北京,一是重庆。如果再设立一处故居,显然落入俗套。正在困扰之时,一封来自舒乙的信,化解了难题。舒乙在信中说,(博物馆)名字和主题都应是《骆驼祥子》,以和其他两馆(指北京和重庆)区别开。不妨叫“青岛老舍故居及《骆驼祥子》博物馆,或简称《骆驼祥子》博物馆。舒乙还在信中介绍说,俄罗斯有一个“《喀秋莎》博物馆”,源于一首举世闻名的歌。此馆非常
特别,非常有名,可参考。于是,“骆驼祥子博物馆”就此诞生。它是当时全国首个以文学著作命名的场馆,既独具匠心,又充满艺术气息。舒乙先生题写了馆名。
博物馆一共三层,顶层是阁楼。老舍先生一家住在一层,不加走廊也就80多平方米。现在的布局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原本只有三两户人家租用,新中国成立后一下子变成了12户人家的栖息之地,拥挤程度可想而知。能让人感到舒心之处,就是进了大门,有个600平方米的庭院。这正符合当时胡絜青“院子要大一点”的租房要求,现在还能看到舒济三岁时在院子里玩耍的照片。
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在一层,共四个房间,展示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图片和实物。馆内的布局,大都是根据舒乙先生的建议。他在给青岛市有关部门领导的信中,谋划的非常详尽。博物馆展示的老舍先生生前衣物、眼镜、印谱、钢笔、小古玩、花盆等,都是老舍子女捐赠的。馆内还收藏了《骆驼祥子》及其手稿复印件,许多人关心原稿的去向,这里面还有另外的“故事”。手稿虽历尽沧桑,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以及动荡不安的十年浩劫,得以幸存,却又因各种缘故而下落不明,这无疑给参观者增添了一番悬念。
二层和阁楼严格讲,与老舍先生无关。尽管曾住过黄宗英三兄妹,但那是老舍搬来之前的事。没有文字记载老舍先生与楼上的邻居有来往和瓜葛。现在,这两处作为文艺沙龙,给当地的文艺界聚会提供方便。人们可以在二层五个茶室里或阁楼的“榻榻米”里,边品茶,边讨论文艺,追思老舍先生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博物馆开馆以来,以每年5万多人的数量接待游客,参观者大都慕名而来。学生学者居多,许多人提前做好“攻略”,到青岛后直奔目的地。听博物馆吕馆长介绍,台湾游客到青岛,此馆是必到之处。与匆忙浏览的内地客人相比,台湾游客看得更仔细,问的更详细。一位姓张的台湾游客,回台后还把搜集到的五本台湾版《骆驼祥子》寄到博物馆;日本有位叫中山时子的老人,特别崇拜老舍,不但组织了“老舍读书会”,十多年来,每周坚持一天集体阅读,还把老舍作品里人与事,编纂成书,名曰《老舍事典》公开出版。读书会的13名成员,曾专门来青岛,在老舍塑像前默立,双手合十,表现得十分虔诚,令人感动。
确实,老舍先生给世人,特别是给青岛,留下的不仅是一部丰厚的文化遗产,更多是厚重的城市回忆。对青岛来说,这个意义更加珍贵!
篇三:老舍青岛故居——留给一座城市的回忆
老舍青岛故居——留给一座城市的回忆
王溱
老舍青岛故居 雪 村绘
青岛的黄县路再普通不过,几百米长的路面蜿蜒上下,两辆汽车错开,还显得有些紧张。然而,这又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民国时期它是文化气息浓郁的一道风景线,许多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更令青岛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里还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故居。 走进黄县路,一栋栋欧式老建筑尽收眼底,虽已斑驳陈旧,却依然显现着昔日的厚重与贵气。老舍一家当年住在一栋德式建筑里,从1935年底到1937年7月底,一共630天。在这里,他创作完成了经典代表作《骆驼祥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如今这栋建筑门前一左一右,分别悬挂“老舍·老舍”和“骆驼祥子博物馆”两块牌子。左墙还嵌着“老舍故居”四个大字。一居多牌,实在不多见,这恰恰独具特色。据说,此种现象别无二处。
推开铁门走入庭院,迎面呈现两尊塑像,院中心坐北朝南是老舍先生。院落西南角是祥子拉车的塑像。栩栩如生的神态,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小说、电影、话剧和连环画里的祥子。院南侧和西侧墙面上,镶嵌着26幅别有韵致的陶版画,选自老舍先生最为认可的著名画家孙之儁的《骆驼祥子画传》,集中呈现了《骆驼祥子》的主要故事情节。
许多人也许都知道,老舍写《骆驼祥子》的冲动来自友人闲谈中讲的两个车夫的事。发生在北京的故事,以及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以为是老舍谙熟北京的一草一木和情有独钟的结果,殊不知,它的生活素材竟是出自青岛,创作也是在这所不起眼的德式老建筑里完成的。
现在的青岛东方饭店门口,一座立交桥凌空架起,桥下的路面显得拥挤而杂乱,全然没了以往的旧貌。当年,从黄县路右拐,有一处叫“东方市场”的集贸市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购物场所。每天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有钱阶层”。当时汽车很少,那些有钱的阔小姐太太先生们想免去负荷之苦,主要靠黄包车。东方市场旁的黄包车因此大受青睐。市场旁的小树林是车夫们靠活,休息的地方。老舍常来这里与车夫们聊天、拉呱。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为了创作,老舍一定是眯着眼睛,吸着香烟,或许会背着双手,从住宅里走出来,直奔小树林。和蔼的老舍与车夫们打着招呼,然后用京腔与车夫们交谈。生意好不好做?遇没遇上倒霉的事?家里几口人,日子过得怎么样?家长里短最能拉近人的距离,闲谈中老舍了解了车夫们的生活,遭遇,挖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洞察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观察他们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据当时的邻居回忆,老舍还经常把一些聊得意犹未尽的车夫请进家里,像亲戚似地接着聊。对材料“入迷似的收集”,丰富了老舍的创作素材,也印证了其注重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的一贯主张。优秀作品源自生活,老舍严谨的创作态度,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老舍开始创作《骆驼祥子》,是在1936年,何月何日写下第一个字,他自己也记不得了。如今博物馆里的书房里摆着一张写字台和几把红木椅子,其实并非原物,只不过是人们凭想象摆设的而已。舒济看过后说,有一点敢肯定,父亲绝不会坐在红木椅上写作,他更喜欢的是藤椅。现在公开的照片,老舍先生确实多坐在藤椅上。在青岛他曾坐过何种椅子,已无法查证了,因为迄今为止不曾发现过老舍在青岛书房里留下的任何一张照片,这实在是遗憾。
《骆驼祥子》作为长篇连载,最早出现在《宇宙风》第25期上。《宇宙风》是上世纪30年代很有影响的杂志之一,发行量达到45000多份,是文学刊物的冠军。老舍之所以把自己心爱的作品送给该刊,一方面可能是出于与办刊人的“老交情”,一方面不排除其发行量和影响力。因为这是老舍毅然辞去山东大学教授职务,放弃丰厚的薪水后,第一部“自食其力”的产物,成败至关重要。正如老舍自己所言:“《骆驼祥子》是我做职业作家的第一炮。这一炮要放响了,我就可以放胆地做下去,每年预计着可以写出两部长篇小说来。不幸这一炮若是不过火,我便只好再去教书,也许因为扫兴而完全放弃了写作。所以我说,这本书和我的写作生活有很重要的关系。”
老舍成功了,每天一两千字的进度,终于在一年后封笔。而《宇宙风》从1936年9月16日的第25期开始连载,一直延续到1937年10月1日的第48期载完。从此一部伟大的作品诞生,影响了中国文坛近80年,同时也进入了海外阅读视野,先后有英、法、意、瑞士、捷克、西班牙、日、韩等多国文字译本出版。
明明是故居,为什么会叫“博物馆”呢?许多人带着疑问,边参观边问。这要感谢舒乙先生。1985年青岛市政府将老舍等文化名人故居,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县路12号门前便嵌上了“老舍故居”四个大字。23年后,随着对文化名人崇敬的加深和对所带来的巨
大影响意义的进一步认识,青岛市市南区政府安排了上千万资金,将住在这里的12户居民全部搬迁安置。但该起个什么样馆名呢?当时全国各地名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均以故居命名。老舍的故居已有两处,一是北京,一是重庆。如果再设立一处故居,显然落入俗套。正在困扰之时,一封来自舒乙的信,化解了难题。舒乙在信中说,(博物馆)名字和主题都应是《骆驼祥子》,以和其他两馆(指北京和重庆)区别开。不妨叫“青岛老舍故居及《骆驼祥子》博物馆,或简称《骆驼祥子》博物馆。舒乙还在信中介绍说,俄罗斯有一个“《喀秋莎》博物馆”,源于一首举世闻名的歌。此馆非常特别,非常有名,可参考。于是,“骆驼祥子博物馆”就此诞生。它是当时全国首个以文学著作命名的场馆,既独具匠心,又充满艺术气息。舒乙先生题写了馆名。
博物馆一共三层,顶层是阁楼。老舍先生一家住在一层,不加走廊也就80多平方米。现在的布局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原本只有三两户人家租用,新中国成立后一下子变成了12户人家的栖息之地,拥挤程度可想而知。能让人感到舒心之处,就是进了大门,有个600平方米的庭院。这正符合当时胡絜青“院子要大一点”的租房要求,现在还能看到舒济三岁时在院子里玩耍的照片。
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在一层,共四个房间,展示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图片和实物。馆内的布局,大都是根据舒乙先生的建议。他在给青岛市有关部门领导的信中,谋划的非常详尽。博物馆展示的老舍先生生前衣物、眼镜、印谱、钢笔、小古玩、花盆等,都是老舍子女捐赠的。馆内还收藏了《骆驼祥子》及其手稿复印件,许多人关心原稿的去向,这里面还有另外的“故事”。手稿虽历尽沧桑,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以及动荡不安的十年浩劫,得以幸存,却又因各种缘故而下落不明,这无疑给参观者增添了一番悬念。
二层和阁楼严格讲,与老舍先生无关。尽管曾住过黄宗英三兄妹,但那是老舍搬来之前的事。没有文字记载老舍先生与楼上的邻居有来往和瓜葛。现在,这两处作为文艺沙龙,给当地的文艺界聚会提供方便。人们可以在二层五个茶室里或阁楼的“榻榻米”里,边品茶,边讨论文艺,追思老舍先生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博物馆开馆以来,以每年5万多人的数量接待游客,参观者大都慕名而来。学生学者居多,许多人提前做好“攻略”,到青岛后直奔目的地。听博物馆吕馆长介绍,台湾游客到青岛,此馆是必到之处。与匆忙浏览的内地客人相比,台湾游客看得更仔细,问的更详细。一位姓张的台湾游客,回台后还把搜集到的五本台湾版《骆驼祥子》寄到博物馆;日本有位叫中山时子的老人,特别崇拜老舍,不但组织了“老舍读书会”,十多年来,每周坚持一天集体阅读,还把老舍作品里人与事,编纂成书,名曰《老舍事典》公开出版。读书会的13名成员,曾专门来青岛,在老舍塑像前默立,双手合十,表现得十分虔诚,令人感动。
确实,老舍先生给世人,特别是给青岛,留下的不仅是一部丰厚的文化遗产,更多是厚重的城市回忆。对青岛来说,这个意义更加珍贵!
篇四: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在城镇化狂飙突进,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今天,名片上的字迹却变得模糊,城市文化的传承遭受威胁。在此关键时刻,只有保护和创新城市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保护城市文化是打造特色城市的根本要求。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的一首《忆扬州》,让我们领略了隋唐时称扬一益二的美妙扬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大拆大建,随意模仿,使得城市“千城一面”,完全丧失了城市的地方特色,而且城市文化传承和保护更是面临严峻考验,昔日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情画意即将成为回忆。城市文化饱含了城市的政治氛围、历史风貌和个性,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延续城市的记忆,确保城市的发展别具一格。
创新城市文化是文化传承的现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如果脱胎于生活的文化不能随之变化,那么必将被发展的现实所抛弃。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非一味的因循守旧,而应在保护中创新,让文化更好地代代相承。上海豫园旅游区,保留完好的江南园林,通过扩建,形成规模宏伟的仿明清商业建筑群,将历史渊源、民族风格融汇商业文化,通过建筑规划的创新突破,实现了传统文化建筑的传承。城市文化也是如此,发源于民国时代的海派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基融汇吴越精华,吸纳外国要素,正是这种勇于创新、善于扬弃的做法,形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保护是保护文化的历史底蕴,是延续人们的城市记忆;创新是焕发城市的活力,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能因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而停滞,城市的发展同样不能以割断历史作为代价。传承需要保护,传承也需要创新,只有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城市文化才不会被割裂,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
如果说红墙黄瓦的皇家文化是北京的名片,那么十里洋场的中西混搭则是上海的特色。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是展现城市风貌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珍贵的资产。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的“根”与“魂”,使城市文化得到更好地诠释。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篇五:城市记忆 作文
城市记忆
这是一座大都市。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这座城市的写照。一座座高楼大厦耸立在马路两旁,亭亭玉立,柏油路两旁,矗立着苍翠欲滴的树木,宽敞的道路上空架着立交桥,蜿蜒盘旋,汽车穿梭其中。大马路上,红灯亮时,城市得以有一刻的沉寂,绿灯一亮,立即打破了先前的寂静,又忙碌起来,继续奏响城市进行曲。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白天的喧嚣,这座城市时不时会回想起以前,回想起它披上华丽之前的原本面貌??
几年前的城市,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村庄。在那里,砖瓦房一座挨着一座,屋前是大片大片的稻田,稻穗在风中摇曳。
清晨,太阳还没升起来,天空中披着薄如蝉翼的雾,朦胧之中点缀着几点疏星。一群早起的鸟儿已在枝头上唱着婉转的曲子。好几户人家的烟囱上空炊烟袅袅,与半空中的雾萦绕在一起。
田间,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人们在忙着给农作物浇水、施肥,沉睡了一夜的稻苗,此刻张开大嘴,贪婪地吮吸着养分,稻杆吸收了养分之后挺得更直了,满足地在风里摇摆。
雨天的田野稻苗就更畅快了。豆大的雨打在稻苗身上,稻苗尽情享受这场甘霖,尽情吸收养分,痛痛快快地享受大自然的滋润。
然而,雨天的道路就不那么容易走了。因为不是柏油路,路面经过雨水的冲刷后变得松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车子经过,溅起一片泥花,并且,还一路颠簸不停,人们出行极不方便。
当大雨停止了它的倾泻,太阳这才拨开云朵,放射出万丈光芒,这时候,田野出现了人们忙碌的身影。身影影影绰绰,在田间跳跃。杂草长了,要及时清理,养分少了,要及时施加,一点也不能马虎。阳光越来越强烈,田野里农作的人们汗流浃背,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晶莹剔透。人们并不顾得上这些,用手背在额头上一抹,就又继续忙碌起来。直到傍晚时分,人们这才完成农活,迎着夕阳,带着几分疲惫,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
时光飞逝,昔日的小村庄褪去矮矮的砖瓦房,褪去泥泞的乡间小道,披上华丽的外衣,高楼雨后春笋般一座座耸立在城市的土地上,空气中弥漫着城市的气息。
过去那个小村庄已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而那段贫穷落后的岁月,城市将永远记住,永远??
城市记忆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这座城市没有了白天的那般喧嚣,我常常会回想起从前,回想起它披上华丽的外衣之前那古朴的原貌??
多年前的上海,还是处在“弄堂时代”。在那里,石库门房一座挨着一座,“五香茶叶蛋,薏米莲子羹??” 这是在老上海弄堂里日常都可以听到的叫卖声,也是老上海的弄堂留给人们的最深印象 ??
弄堂之所以会被老上海人所喜爱和留恋,主要是由于它具有浓烈的人情味。在这里有着亲密的邻里关系,几户人家合住的石库门对门而建,自然形成了绵延的弄堂,邻里之间可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还记得长辈们常常提起的弄堂生活。在悠闲的下午,人们总手拿蒲扇,拖着藤椅,三三两两地倚门而坐,大家在一起拉家常,谈山海经。或者有一小群老人聚在一起,打牌,下棋,搓麻将,其乐融融。而小孩子们则玩着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去玩的弄堂游戏。
弄堂里的人还很乐于助人,雨天帮着收衣服,晴天帮着晒被子。邻居间偶尔发生了口角,便会引来其他邻居的劝阻。就在这狭小的空间内,人与人不仅靠得很近,而且心灵之间没有隔阂,便自然地形成了独特的上海弄堂文化。
如今,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城市的新规划使上海又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现在的城市写照便是这般景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矗立在马路两旁;柏油路旁,伫立着青翠的树木;宽敞的道路上空架着立交桥,蜿蜒曲折;一条条隧道在地底盘旋,地铁在其中穿梭。马路上,红灯亮时,城市便有一刻难得的沉寂,绿灯一亮,立即打破了先前的寂静,又再一次忙碌起来,继续奏响这城市进行曲。多少年曾住在石库门的人们住进了两室一厅、三室两厅,空间宽敞了,生活方便了,却少了许多从前的乐趣,以前那融洽的邻里情感也随着这一扇扇坚固的防盗门和冰冷的钢筋水泥被无情地隔开,渐渐地从人们的脑海中远去??
“Better city , better life”,我多么希望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不仅有黄浦江畔灯火璀璨的宏伟建筑,而且还能有在上海许多条弄堂里,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缓缓地摇着扇子,舒心地微笑,过着其乐融融慢节拍生活??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这座城市没有了白天的那般喧嚣,我常常会回想起从前,回想起它披上华丽的外衣之前那古朴的原貌??
多年前的上海,还是处在“弄堂时代”。在那里,石库门房一座挨着一座,“五香茶叶蛋,薏米莲子羹??” 这是在老上海弄堂里日常都可以听到的叫卖声,也是老上海的弄堂留给人们的最深印象 ??
弄堂之所以会被老上海人所喜爱和留恋,主要是由于它具有浓烈的人情味。在这里有着亲密的邻里关系,几户人家合住的石库门对门而建,自然形成了绵延的弄堂,邻里之间可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还记得长辈们常常提起的弄堂生活。在悠闲的下午,人们总手拿蒲扇,拖着藤椅,三三两两地倚门而坐,大家在一起拉家常,谈山海经。或者有一小群老人聚在一起,打牌,下棋,搓麻将,其乐融融。而小孩子们则玩着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去玩的弄堂游戏。
弄堂里的人还很乐于助人,雨天帮着收衣服,晴天帮着晒被子。邻居间偶尔发生了口角,便会引来其他邻居的劝阻。就在这狭小的空间内,人与人不仅靠得很近,而且心灵之间没有隔阂,便自然地形成了独特的上海弄堂文化。
如今,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城市的新规划使上海又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现在的城市写照便是这般景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矗立在马路两旁;柏油路旁,伫立着青翠的树木;宽敞的道路上空架着立交桥,蜿蜒曲折;一条条隧道在地底盘
旋,地铁在其中穿梭。马路上,红灯亮时,城市便有一刻难得的沉寂,绿灯一亮,立即打破了先前的寂静,又再一次忙碌起来,继续奏响这城市进行曲。多少年曾住在石库门的人们住进了两室一厅、三室两厅,空间宽敞了,生活方便了,却少了许多从前的乐趣,以前那融洽的邻里情感也随着这一扇扇坚固的防盗门和冰冷的钢筋水泥被无情地隔开,渐渐地从人们的脑海中远去??
“Better city , better life”,我多么希望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不仅有黄浦江畔灯火璀璨的宏伟建筑,而且还能有在上海许多条弄堂里,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缓缓地摇着扇子,舒心地微笑,过着其乐融融慢节拍生活??
上海的城市记忆
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的更好留在城市”。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恰恰正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不仅是一个巧合,更代表了人类对城市亘古不变的希冀与期待。
城市,是时间流逝所留下的痕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同时也是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上海作为一座海滨之城,骄傲地挺立于中国最具现代特征和现代意义的城市队伍之中。上海高水准的城市公共设施以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使得每一个人引以为傲。如今,上海正在努力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并为2010年的“世博会”规划市政建设,届时上海定会以精神焕发的面貌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佳宾,自豪地展示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美好前景。而为了达成这一宏伟美好的目标,一座座钢筋水泥构建的混凝土建筑拔地而起,对应的,一片又一片故旧建筑凄然倒下。
这些令人骄傲的城市记忆也许在开发商急功近利的眼中一文不值,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城市记忆串联着珍贵的历史文化精神。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说:“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越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这对于上海的发展也同样如此,铅色的高楼大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能长久,而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却是永恒的。那些看似窄小破旧的弄堂,墙壁斑驳的旧式建筑,无一不是一部具体真实的人类文化与城市发展轨迹的记录簿。历史和文化才是一座城市长盛不衰的魅力与个性。在这些老屋老街的背后所隐含着的民俗民风,独特历史构成了上海的底蕴和内涵,这些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风光依旧的古建筑,浑身上下洋溢着的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文化气质。
历史建筑和历史景观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越是现代化的社会,越会将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文化奉若神明。因为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城市的发展才具有了历史的延续性和连贯性,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市民才能拥有同一份记忆,才能让情感联系得更为紧密。
易中天说,中国没有哪座城市比广州、上海和香港这些商埠更像一个大商场了。的确,除去购物城、名牌街、写字楼、银行、商场、超市等,上海还会剩下什么?如果我们仅有的这些城市记忆也消失了的话,外来观光者对上海当地的历史及文化传统还能有什么体会呢? 城市,自古以来便担当着使生活更为美好的重任,她身上所承载着的是几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诚然,从金贸大厦,东方明珠,陆家嘴金融中心等等宏伟建筑的拔地而起到现在的轻轨,磁悬浮列车等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这些都无疑证明了城市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然而,这还只是停留在物质文明的层面上,真正美好的生活同样也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城市记忆都是建设精神家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让我们共同来保护这些珍贵的记忆,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宏伟目标。
上海的城市记忆
在中国许多城市中,上海无疑是个异类,各国公民在这里汇聚,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上海就像一个身穿旗袍的舞女,摩登而不失优雅,踏着时代的节拍,一次又一次华丽地转身,但古韵却不曾消失。
在我看来,上海最美丽的风景不是外滩那争奇斗艳的外国博览会,也不是陆家嘴那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石库门,才是最美的风景,她是城市生活的完美诠释。
风叩着黑漆大门上的铜门环,一盏昏黄的灯在厢房的窗柃上摇曳,顽皮的孩子老杨松木楼梯板上蹦跳,只呀有声。弄堂远处飘来悠远的“桂花赤豆汤——甜酒酿”的吆喝,这是石库门的风景。是久远但永远不会被忘怀的声音。
上海石库门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的“土”,她的出现是那个“华洋杂处”的上海城市生活的一个写照。从她的建筑样式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中西合璧”文化的混合体。门和房间,天井的布局时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但二楼的窗户与门头的石刻门券却透露出西式洋房的装饰风格,石库门在诞生之初,是整幢出售的,要买得起,需有些“身价”,从四十年代开始,每幢石库门差不多是四方杂处,“七十二家房客”,上海人亲切地把其称为“弄堂”,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弄堂犹如其形状——“品”字形,折射出岁月的变迁与城市人的生活百态。
前楼客堂左右的厢房与亭子门构成了石库门最基本的元素,这种特殊的房屋结构形成并造就了老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与相互关系,孕育了无数老上海人的童年,各家各户似是一个大家庭,互相关照,守护。隔墙有耳,楼上楼下只要一声招呼,左邻右舍得人马上会过去帮忙,这家小囡病了,隔壁阿婆`代为照料,那家阿姨包了馄饨,定会每家送碗尝鲜。那是何等的温馨啊!
石库门之所以美好,是因为邻里之间热烈,融洽,她那带给人的宁静温馨的生活方式是农村的人所羡慕的,城市,之所以会让生活美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紧密,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交流,需要一份融洽的人际关系。正如奥涅格所说:“人,正如树枝与树干连结在一起一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石库门,作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正是充当了这样的载体。石库门的出现,让城市真正地使生活变得美好。
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的更好留在城市”。两千年后的今天,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应征了这句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难道是巧合吗?这不仅仅是巧合,还代表了人类对城市永恒不变的希望与期待
城市,是时间老人留下的脚印,是见证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丰衣足食的美好回忆和家园。上海作为一座时尚之都,一座海滨之城,骄傲地引领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特征和现代意义的队伍之中。上海高标准的公共设施于现代化的经济让每一个生活在上海的市民引以为傲。如今。上海正在努力地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并以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方向努力规划城市的建设,上海世博会已开幕两个月多了,上海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都以容光焕发的新面貌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海外游客,给他们看上海最好的一面,自豪的展示上海未来的美好前景。而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一座座钢筋水泥的大楼拔地而起,是一座座拥有美好回忆的旧居不堪重负,终于倒下了。
过去的美好回忆在被金钱所蒙蔽了双眼的人中变得一文不值,但是,对于生活在这水生火热之中的城市中,这些美好的回忆,是用再多的金钱也换不回来的无价之宝,这些记忆就如一串串珍珠贝壳穿起的项链,紧紧相连,缺一不可。曾经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从历史
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越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愈多。”
没错,上海的现代发展正是如此,银色的高楼大厦带来的效益并不长久,而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却是永久的。别看那些狭隘有破旧的小弄堂,破烂不堪,墙面斑驳的旧建筑,哪一个不是具有真实的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代表啊!一座城市魅力与个性的展现往往体现在他的历史和文化之中。在这些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风光依旧的古建筑中,全身上下洋溢着的是一种无可取代的优雅与文化的气质。
这些古老又不失文雅的建筑在历史建筑和历史景观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这是历史的见证,是什么是现代化的社会呢?越是现代化的社会,越会将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文化奉若神明。因为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城市的发展才具有了历史的紧密和它的延续,才能让现代与历史有了情感而联系得更为紧密。
在中国的许多优越的现代化城市中,上海不以为一个另类,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这里,各色各样的思想在这里交汇,上海就如一个时尚的摩登女郎,时尚而不失优雅的性格,让她一次次华丽的转身,踏着时尚的节拍,有一份难以抗拒的温柔和风情。
升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在我的眼中,最美的风景就是上海的老房子,夜晚,弄堂口,七八岁的小孩玩起了弄堂游戏,抓豆子儿,跳房子,滚铁环,打弹子??玩的是不亦乐乎,大人们搬个椅子,坐在弄堂口乘风凉,聊聊家常,看着自己的孩子们玩耍嬉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快乐。回到家后,楼上楼下只要一声招呼,左邻右舍的人马上会过去帮忙,这家小囡病了,隔壁阿婆代为照料,那家阿姨包了馄饨,定会每家送碗尝鲜。那是何等的温馨啊!如此和睦的邻里情景,也许只能在电影中看到了吧!
看着津津有味的看着《七十二家房客》,全家人笑的捂着肚子,流着眼泪,这笑多么纯真,多么快乐啊!这里面的情景和老上海多像啊,好喜欢这样的老上海啊!
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
我想要寻找我心灵深处的那个上海,那个最美丽,最神秘的上海。那个记忆深处的上海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的非物质遗产。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地名也是一种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和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记忆犹如一张泛黄的照片,记载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题记
这是一座大都市。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