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一新为题目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1:32:14 英语作文
篇一:如何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
如何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 一、审准话题
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试时应慎重。审题准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审题失误,写得再好,最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言,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即通常所说的背景语、启发语、话题语、强调语)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全面确切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意,这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具体方法为:第一步,读“背景语”和“启发语”,巧借“启发语”的提示,弄清“背景语”的隐含意义,弄懂题目要求写的就是“话题语”。第二步,弄清“强调语”有哪些要求,即弄清立意、文体、拟题、字数等要求。第三步,应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为确保“符合题意”,在写作时,尽可能在开头点,中间提,结尾扣,这样,写就平稳的扣题文应该不成问题。
二、选妥文体
“文体自选”,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而是为考生提供选择最擅长文体的自由。若需要通过自己忆、记、闻,或涉及写人物、事件、景物、场面时,一般应选择记叙文;若需要介绍、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时,就应选择说明文;若需要阐述主张、表明观点,自然选择议论文。如果有的内容兼用几种体裁都可以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采用的文体。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立意创新
古人云:“意高则文胜。”高考作文立意,正确是前提,但要达到我们所说的“成功”,则还要力求“深邃、高远”。首先,要有超越一般的眼光,有时代责任感,意志坚定,情趣高尚。其次,要有历史感和预见性,能透析事理,升华哲理。再次,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新最佳的角度来立意。此外,还要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中选取素材,写别人所未写,立别人所未立。
四、拟靓标题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遇到“题目自拟”的作文话题,最好不要直接引用话题做标题,要尽力展示个人才华,尽量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好标题,为获取高分奠定基础。好的标题应该是准确、简洁、新颖、别致,耀眼夺目,富有文采。拟题方法主要有①巧用修辞,如《让孤独飘飞》。②引用诗词、歌曲,如《我心中,你最重》。③改装名作,如《道德苦旅》。④术语嫁接,如《心灵比色卡》。⑤妙用标点,如《学生上网:喜耶?忧耶?》。⑥巧用数字,如《父爱“二十三”》。⑦巧借公式,如《天赋+努力=成功》等。但不论怎样拟写,都要注意锤炼词语,切合主旨。
五、合理选材
在作文中,材料往往承载和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因此,应选择具有文化气息、蕴含人生哲理、闪耀情感光华、积极健康、引人向善、启人心智的材料。具体来说,应做到两点。一要精当。所谓“精当”,是指所选用的材料能有效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主题,没有偏离之感,没有叠加之嫌,更没有虚假之疑。二要“新颖”,即所选材料应具有时代气息,能反映社会的“热点”与“亮点”,有生活色彩,有个性特征,有独到的发现等。要根据话题,用大视野去搜寻,大浪淘沙般筛选,选出有深意、典型、鲜活、切合主旨的材料进行写作。
六、巧妙布局
布局关系到文章的整体质量,所以写作时应认真勾画文章经纬,做到“结构完整”,力求“构思精巧。此外,语段上要错落匀称,长短相间,也能使文章体现一种建筑美。
七、精心开篇
古人云:“通篇之纲领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因而,我们必须精心开篇涂彩,力求让阅卷老师一见倾心。作文毕竟是个认识美、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及具体的体现,阅卷老师只有从你文章的开篇中获得审美意趣,才能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给你高分。
八、写好结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也一样,不可轻视。文章结尾应简明有力,留有余韵,让人流连忘返。就内容而言,可采用启迪人心的结尾、诗情画意的结尾、促膝谈心的结尾、照应开头的结尾、激励号召的结尾、卒章显志的结尾等。结尾要使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富有文彩、更有创新意识,使文章更具魅力、更吸引人。
九、注重文面
文面是给评卷者的第一印象。作文卷面要做到“三清”、“三适”、“三要”、“三不要”。“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适”,就是书写认真,快慢适可;字写在方格中间,大小适中;均匀落笔,轻重适度。“三要”,就是时间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每小节前要空两格,字数要达到规定要求。“三不要”,就是用吃得准的字,不要写错别字;用规范字,不要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标点符号应灵活运用,不要一逗到底。
篇二:让作文标题靓起来
让作文标题靓起来
作者:张德建
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5期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既可赏心悦目,又能引人遐思。但在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拟的作文标题往往不够理想,难尽人意,不是太直白就是太浅显,不是太陈腐就是没创意。在话题作文越来越受欢迎的今天,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作文题目靓起来呢?我谈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想象:套用诗词俗语名言警句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是艺术的魔杖,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也阐述了想象“精鹜八极,视通万里”的魔力,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都可任想象驰骋。当拿到一个新的作文题,许多想法涌上心头,正是思维异常活跃的时候,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过滤一遍,一旦灵感的火化闪现,就牢牢抓住,并按自己所需套用、借用、化用或修改。例如《困难是成功的阶梯》就是根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得来的。《生命诚可贵,“友情”价更高》仿用了裴多斐的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果以“角度”为题作文,可提示学生拟题《横看成岭侧成峰》或《黄河之水天上来》,阐述看问题时角度不同,得出结论也就不同的道理。而如果要学生写珍惜时间一类的作文,则可建议用“风清好识字”作题目,既切题又有诗意,还有警示的意义。
二、逆向思维:反其意而行之
现实生活中,许多被公认对或错的事情与道理,在逆向思维时都不难发现其谬误。艺术思维和创作中的“陌生化”,往往可以带来强烈的阅读期待,即人们常说的“期待视野”,逆向思维正好可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例如,“愚昧”本是一个贬义词,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愚昧,哪怕真的很愚昧或至少曾经做过愚昧的事。但是,在一篇周记中,我班一位同学以《愚昧的快乐》为题,写出了自己童年时代“愚昧”的童真童趣,被一致荐为好文章。又如《漂亮妈妈不漂亮》写作者漂亮的妈妈逛街时随地扔垃圾,被执勤老奶奶抓住,妈妈死不认账,还出言不逊,平时的文雅荡然无存,作者感到深深的羞愧。这就使人很容易分辨“漂亮”和“不漂亮”的确切含义。这类标题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和认知常规,容易激发阅读兴趣。但不是所有的作文题目都可以这样来拟,应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既能传情达意,又不失幽默风趣,还可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化腐朽为神奇:变直白为含蓄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含蓄的民族,无论现实生活还是艺术创作都如此,可以说含蓄已经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汉民族的特色和标志。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特别提醒学生,在尊重传统习俗和欣赏习惯的基础上,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人与事用“另类”语言表达出来,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但很多同学的作文题目平淡直白,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例如写“父亲”,大多数同学的题目就是《我的父亲》,多看几遍就会本能地厌倦和抗拒。而以“路”为写作题目,有人写成《路是月的痕》,就特别抢眼,文中的“月”、“路”与“笛声”构成朦胧而静美的如诗意境,又成了结构全文的核心线索,让人耳目一新。朱自清的《背影》是这类标题的典范之作,父子真情和父亲对儿子的一腔挚爱都是通过“背影”的描写传递出来的,非常含蓄深沉,取得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四、巧用修辞:别具一格树形象
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创作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既有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神奇功效,也可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作文目的。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格,能在标题中树立一种美好的形象,也不失为一种征服读者的好方法。例如《蟋蟀在时代广场》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拟人修辞,以兽类的眼光看人的世界,将兽性与人情作对比,同时让我们联想到《促织》中那只不幸的蟋蟀,从而塑造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形象。《放飞心灵》也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人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比喻为风筝,在蓝天下自由翱翔,颇有“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的豪情与壮美。《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则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把“一人”与“三亿”进行对比,强调突出这触目惊心的骇人差距,让人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 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经验是在指导学生拟作文题目时,应把握文章主旨,对话题进行切分,化“大”为“小”,分解出“子话题”,使切入的角度变小,取材的范围缩小,这样,一方面能找到自己熟悉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主题的表达。总之,拟题的切入原则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写自己最熟悉的话题,想人之未敢想,写人之所未写,既有真情实感,又有自我特色。所以,让作文标题靓起来,牢牢吸引读者眼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三: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俗话又说:亲兄弟,明算账。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却指向了同一个词语“计较”。人生在世,什么时候该计较,什么时候不该计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智慧。
请以“计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白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题目解读】
这是一道给出材料的话题作文题,这样的题目与传统的话题作文相比,增加了材料,更利于同学们对话题的理解。。面对这样的作文题,在动笔之前,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材料,弄清楚其含意,只有这样才能在行文时做到紧扣题意。本题材料的主体是两句俗语,第一句“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为人要心胸开阔,不要斤斤计较。第二句“亲兄弟,明算账”说的是该计较的时候一定要计较。这两句俗语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细细品味,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对“计较”的辩证思考,正如材料最后所说,“人生在世,什么时候该计较,什么时候不该计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智慧”,而这也是在提示同学们,对于“计较”要辩证分析,其蕴涵的学问与智慧就是写作立意的切入点。
弄清了材料的含意,接下来就要分析“计较”这个作为话题的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计较”的解释是“计算比较”。这个词本身是个中性词,但在生活中,一提到这个词大多数人就会第一时间想到“斤斤计较”这个词,于是在很多时候,“计较”这个词人们用得最多的是它的贬义。所以当面对这道以“计较”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时,同学们首先可以想到用反弹琵琶或者以辩证的思维来对“计较”进行解读,也就是说针对生活之小事或可以放下之事则无须计较,而遇到那些有关原则、有关尊严之事就必须得计较。“计较”一词因内涵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也便有着不同的特殊意义。如果能够把“计较”放置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内涵中去理解,并打开思路,那么想要写出有思想深度,有思辨色彩的佳作来并非难事。
在体裁选择上,虽然题目规定体裁不限,但议论文与记叙文应为首选。如果选择记叙文则需要精心挑选一两件自己或他人经历之事来凸显“计较”之中所蕴涵的学问与智慧。也可以写一位成功人士斤斤计较的独到感悟:表现其不同他人的情怀:在企业经营上斤斤计较,在回馈社会方面却从不吝啬。
如果选择议论文则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在选择论据时则要尽量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的素材来证明论点。文中一定有我。
出彩拟题:1.凡事不要斤斤计较 2.凡事就是要斤斤计较 3. 为老百姓“斤斤计较” 4.时间需要“斤斤计较” 5.大力发扬斤斤计较精神 6.从周总理的斤斤计较说开去 7. 斤斤计较是一种智慧8. “斤斤计较”的罗老板9. 毛主席“斤斤计较”为哪般?10.斤斤计较成大业 时时刻刻记心中11. 斤斤计较见精神消费维权需有“斤斤计较”精神 12. 原来快乐的人是因为计较的少
【经典素材】
斤斤计较的理论论据:
1.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老子
2.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民间名言
3.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古语
4.得饶人处且饶人!——《唾玉集·常谈出处》
5.“柴米油盐酱醋茶,事事关心;衣食住行购乐游,处处牵连。”——
6.一定要大力发扬斤斤计较这种精神,对我们来说,斤斤计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范
7.小事小节斤斤计较而淡漠大事、大节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8.愚蠢庸俗、斤斤计较、贪图私利的人总是看到自以为吃亏的事情。—— 马克思
斤斤计较的典型事例:
1.林语堂求财:该要的斤斤计较 该花的慷慨解囊
林语堂看重钱,会赚钱,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坛,人所共知。他拥有高收入,也是遭人诟病的一大原因。
那时,上海的文化出版业竞争很激烈,打着各种旗号的刊物,多如过江之鲫,读者买不买账,得看有没有名作家撑场面。于是,名家作品是一稿难求,普通作家是数稿难发。
初闯上海滩的林语堂,倦于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想安安分分地靠爬格子吃饭,却发现这碗饭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吃饭问题成了头等大事。
穷则思变,林语堂想的第一个办法就是“一稿两投”。同样的内容,写一份中文的,写一份英文的,这样,可以得两份稿费,不至于有道德上的限制。有人高度赞扬说,林语堂的中文,好到无法翻译成英文;他的英文,也好到无法翻译成中文。
2.据记载,周总理在一次过问家里开支情况时,得知食盐价格每斤上涨了一分钱,便特意打电话询问有关部门,当得知是为防治粗脖子病,在食盐中加入碘才涨得价,他的心才放了下来。难道是周总理小题大做给有关部门出难题?肯定不是。因为他深知,物价牵动着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生活,特别是食盐这类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波动,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对这
一分钱也要“计较”。
3.李源潮指出,不计名利、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党的干部只有追求奉献,才能立信于人、立功于民、立德于世。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等价交换,但党的干部为党和人民工作不能搞等价交换,不能向党斤斤计较职务、计较报酬、计较待遇。要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4. 人们惊叹携程创造的神话,感慨“找准了市场空白就能一夜暴富”,但范敏却不以为然,“表面看来携程的发展一帆风顺,但其实携程的竞争对手正是携程自己。”今天的成绩正是一步一步、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计较”出来的,“我们的痛苦你们没看到。”
在范敏看来,上海人的“斤斤计较”正是携程成功的重要原因。“?斤斤计较?在企业管理中就是?精细化管理?。”
季琦怀揣着为数不多的现金就赶到北京开始创办如家经济连锁酒店。
“创业之初非常艰辛,不过季琦似乎并不在乎,当时身价已经不低的他为了节约住宿费用,竟然住到了北京的一家地下室里。”一位接近季琦的人士告诉记者。
5.周总理为何斤斤计较一分钱?
据记载,周总理在一次过问家里开支情况时,得知食盐价格每斤上涨了一分钱,便特意打电话询问有关部门,当得知是为防治粗脖子病,在食盐中加入碘才涨得价,他的心才放了下来。难道是周总理小题大做给有关部门出难题?肯定不是。因为他深知,物价牵动着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生活,特别是食盐这类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波动,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对这一分钱也要“计较”。他这种时刻为人民着想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无疑为今天的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6. 凡事不要斤斤计较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与人打架,因而人们都很讨厌他。
一日,这个年轻人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正遇到一休禅师在讲佛法,听完之后异常懊悔,决定痛改前非,并且对一休禅师说:“师父!今后我再也不与别人打架斗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脸上,我也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就让唾沫自干吧,别去拂拭!”一休禅师轻声说道。
年轻人听完,继续问道:“如果拳头打过来,又该怎么办呢?”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拳而已。”一休禅师微笑着答道。
那个年轻人实在无法忍耐了,便举起拳头朝一休禅师的头打去,继而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呢?”
一休禅师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反而十分关切地说道:“我的头硬如石头,可能你的手倒是打痛了!”
年轻人无言以对,似乎对禅师言行有所领悟。
一休禅师的境界确实了得,可能很多人很难做到这些。但是我们生活在红尘之中,大度包容的心还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个人气量狭小,遇事斤斤计较,那么在生活中就会处处碰壁,烦恼无限。假如能以实际行动理解、包容别人,那么你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包容的。
7. 宋朝的王安石与司马光原本十分要好。有一次,洛阳牡丹花开,包拯邀全体僚属饮酒赏花。席中包拯敬酒,官员们个个善饮,自然自便自给,只有王安石和司马光酒量极差,待酒杯举到司马光面前时,司马光眉头一皱,仰着脖子把酒喝了,轮到王安石的时候,他却执意不饮,全场哗然,酒兴顿扫。
司马光大有上当受骗、被人小看的感觉,于是喋喋不休地骂起王安石来。怎料到一个满脑子智慧的人,一旦动怒,开了骂戒,比一个泼妇还可怕。王安石也开始痛骂司马光。自此两人结怨更深,王安石得了一个“拗相公”的称号,而司马光忠厚宽容的形象在人们心中也大打折扣。时光如流水,转眼他们到了人之黄昏,王安石和司马光才对他们早年的行为都有所后悔。大概是人到老年,与世无争,心境平和,世事洞明,方可消除一切拗性与牛脾气。王安石曾经说过,以前交的许多朋友都得罪了,其实,司马光这个人是个忠厚长者。司马光也称赞王安石,夸他文章好,品德高,功大于过。
【优秀例文】
计较
王晓炎
对人,对事,对人生,斤斤计较,毫末必争,会否有心胸狭窄、纠缠于枝节之嫌?毫不在乎,诸事大而化之,又会否被认为毫无原则,难当大任?可见,该否计较,考验的是人生智慧,关乎的是事业成败。
计较之于功名
乌江边上的悲情赠马,慷慨自刎,项王的内心是悲愤还是留恋?穷途之时,乌江亭长倚船而待,他本有机会重返江东.重整旗鼓,但是,他拒绝了。他计较于霸王一世之英名惨败于此,无颜面世;他计较于江东子弟八千人今无一人还.愧对父老。功名、颜面,萦绕于心,难以释怀,唯有自刎谢罪.谱就了一曲英雄悲歌,却也成就了刘邦小儿西汉伟业。若非计较于一时之功名,“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啊。
何不抛却功名,不计较一时得失,直面人生各种境遇.终会等到柳暗花明之时。如同一
代文豪苏轼,被贬于黄州,处于江湖之远,筑屋于东坡之上,泛舟于赤壁之下,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成就前后《赤壁赋》华章。如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淡然看待一时之功名,时刻不忘“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使命,为人民奉献一生,成就今日泱泱大国。
计较之于毫厘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合于《桑林》之舞,又中《经首》之会,如同一场华丽的演出。这样的精湛技艺背后,是庖丁对牛体肌肉筋骨毫厘之间的“锱铢必较”,了然于胸,如此,方能目无全牛,方能踌躇满志。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微之处斤斤计较,才能保持个人清醒,保证事业成功。若一个官员认为收受几百元的礼物无伤大雅,无须计较,便终会滑向腐败的深渊;若一个科技工作者认为一处焊接的不严密无关紧要,不必较真,便不会有“嫦娥”奔月的顺利征程。重视小节,成就伟业。反之,后悔莫及。因为工作人员将程序上的小数点点错了位置,美国挑战者号升空后爆炸,如此惨剧,不胜枚举。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毫厘之间,该较必较。
计较之于原则
凛冽的北海之上的朔风吹着苏武花白的头发,他依然杖节牧羊,卧起操持。他计较于自己的大汉使节身份,计较于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在西域他乡十九年,历经重重磨难,秉持节操,赢得对手尊重,最终等得回归故里。
这份计较,关乎个人气节.关乎民族尊严,事关原则,当较必较。纵观今日外交,和平是主题,发展是大计,我们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国内发展保驾护航。但,面对日本虎视眈眈觊觎钓鱼岛,我们寸土必争,毫不示弱;面对西方频繁抛出的贸易打压,我们要计较到底,坚决谈判反击。面对国家民族之利益,我们要斤斤计较.毋庸置疑。
功名之计较,该放则放.豁达胸襟内,放得下月朗风清;毫厘之计较,锱铢必较.胸有成竹时,确保事业常青;原则之计较,丝毫不让,历史长河中,自能赢得生前身后名。让我们学着懂得“计较”。
【点评】文章能立足于三个角度:功名之计较、毫厘之计较、原则之计较,辩证分析,指出有些计较该放则放,有些计较当较必较,很见思考的深度,让人耳目一新。结构严谨,语言有文采,不失为一篇绝佳的考场范文。(高星云)
篇四:高考话题作文拟题技法
高考话题作文拟题技法
温州中学 朱 威
为推进中学素质教育,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放性的话题,为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多彩”。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因为话题作文一般是“题目自拟”,不少高考佳作,在拟题上却缺乏新意,不少考生将材料中提供的话题简单地移用作文章的标题,未免美中不足,多少给人留下一些缺憾。
如果把文章比作人,那么主题是灵魂,内容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而题目就是眼睛。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也可以使文章流光溢彩。好标题的特点是:
1、切合话题,不宽不窄,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话说运河》;
2、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如《家》、《夜》、《灯》、《药》、《春》;
3、别出心裁,制造悬念,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挫折也美丽》;
4、具有文学色彩和审美价值,有感染力,如《秋风秋雨愁煞人》;
5、超常搭配,很有艺术技巧,如《托起二十一世纪的太阳》;
那么,在高考试场里,如何快速有效地给话题作文自拟一个好的题目呢?
首先,要注意扬长避短,选定文体。
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紧扣话题,调动积累,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但并非不讲文体。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那就必然产生“文题不符”的现象。不同的文体,题目也可能有不同的模式。如果以“梦”为话题,写抒情散文,题目可以是《比梦更美好》;写一般记叙文,题目可以是《美梦成真》;《说说课文中的“梦”》自然是说明性文章;《梦想中国足球》宜写成议论文。
其次,要注意推陈出新,不落俗套。
应试作文,考生最好不要采用传统类型的题目。何谓“传统类型的题目”?例如写记叙文,或以人、事、物件名称为题,或以“难忘的??”、“记??”为题;如写议论文,或以论题、论点为题,或以“??的启示”、“??的联想”、“从??谈起”、“??告诉我”为题,都不是“新潮”的。
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自拟一个“亮丽”的题目。话题作文拟题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增补法
考生可以在“话题”前面或后面进行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够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拟题技法。例如以“手”为话题,题目可以是《第一次握手》、《对手》、《一双灵巧的手》、《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等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加明确集中,有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
二、并比法
例如《XX和XX》、《XX·XX和XX》、《XX·XX·XX》等题目,似乎最适合话题作文。这类题目往往是两项或多项并列对举,各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并列、或承接、或因果、或转折,作者拟题的目的在于多元归一,把中心或观点隐含在各个词语(概念)的交叉点上,显得含蓄、诱人。
三、标点法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已有不少考生在拟题时引进了标点符号,如2000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入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题旨。山东一考生以“‘三个和尚’:变,变,变!”为题,以“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一俗语为依托,故事新编,把“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人的认识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哲学思想寄寓在生动的描写之中,具有较强的动态感。
四、数字法
采用代数式的形式作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能够收到出奇制胜之效。2000年江苏一考生以“10-1=??”为题,巧设悬念,然后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事实上,数学中的恒等式(如“勤劳×高科技=致富”),不等式(如“成绩≠素质”)、求解式(“1+1+1=?”)、荒谬式(如“99+1=0”,其中“99”代表产品合格率,“1”代表不合格率,文题通过这种荒谬的计算方式揭示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等都是“题海”中美丽的浪花。
五、求异法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异(求新求趣),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势,扩散思考,拟出一个好标题,追求新颖独特的“陌生”效果。例如《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雷锋“出国”了》、《人脑电脑世纪之辩》等文题,不落俗套,新体验,新视角,新思路,最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2001年高考,有些作文标题很“鲜活”,例如:《出卖诚信》、《代抛弃诚信者拟墓志铭》、《证明题》、《一毛钱与“诚信”》、《守住“诚信”的底线》、《“诚信灵”新产品说明书》等文题,充满着思辨的色彩,跳跃着智慧的火焰。
六、改装法
对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影视剧片名进行机智地改装,旧瓶装新酒,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例如2002年高考作文的一些题目:1·《西游后记》(吴承恩《西游记》改装);2·《阿Q新传》(鲁迅《阿Q正传》改装);3·《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改装);4·《“诚信”漂流记》(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改装);5·《诚信背囊——生命的双桅》(舒婷《双桅船》改装);6·《诚信旧事》(电影《城南旧事》改装);7·《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改装);8·《新编葫芦七兄弟》(动画片《葫芦兄弟》改装)。
七、嫁接法
把各行业、各学科、各领域的专用术语巧妙地引入标题,兼容并蓄,别开生面,妙趣横生。例如:《听课记录》(教育)、《拍卖“诚信”》(金融)、《吴良心病历》(医学)、《心灵的审判》(司法)、《奸商手记》(工商)、《诚信旅店》(旅游)、《审片点评》(影视)、《对局》(棋牌)、《心灵比色卡》(化工)、《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
八、点化法
对歌曲、诗词名句以及成语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借用、套装、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例如:以“我”为话题,可用《真我的风采》作题;以“同学”为话题,可用《长相忆》作题;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用这种方法作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九、修辞法
根椐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的缺憾,让文题新颖含蓄,精炼生动,使文章锦上添花。例如以“音乐”为话题,《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等题目,比喻新颖鲜活,使人过目不忘; 《杂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与《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等题目,对比鲜明,各显其妙;《“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等题目,巧用借代,别出心裁,饶有情趣;《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采用设问,令人耳目一新。 下面我们具体例说修辞手法在自拟题目时的运用。
1引用 1999年一位考生这样拟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作者引用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概括了“一旦记忆移植成功,古人、今人、来者因袭同一种记忆时,人类将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文旨,令人心动思凝,掩卷沉思。高考作文自拟题目时引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广告词、民间谚语,暗合旨趣,妙化无痕,富有文化底蕴。例如:《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国以信为本,民以诚为天》(陈寿《三国志》)、《人间诚信今犹在》(李煜《虞美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诚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谎言不开花》(民间谚语)、《诚信到永远》(海尔电器广告词)等等。
2·比喻、比拟 2000年湖北一位考生所拟标题为“人生也是一张答卷”,该考生将人生比成一张答卷,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分别述之,最后点明“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的简单”,新颖独到。妙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隐含理趣,发人深思,形象生动,出神入化。例如:《诚信如水》(明喻)、《诚信是桨》(暗喻)、《重构信任的天平》(借喻)、《守住心灵的契约》(借喻);《“诚信”喊冤》(拟人)、《是你带我飞》(拟物)。
3设问、反问 2000年高考,贵州一位考生以“答案多彩梦为何物?” 设问为题,大胆地采用诗歌这一多年被排斥在高考作文大门之外的文学样式,运用丰富的联想,“丰富多彩”地诠释了“梦”的内涵——青烟?白雾?彩虹???令人拍案叫绝。山西一位考生以“阳光不也是很活泼吗?”的反问句为题,由儿童造句“阳光很活泼”遭到老师批评化编为小故事,通过简洁而单纯的叙事,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含蓄地批评了当今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向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应试教育发出了“阳光不也是很活泼吗?”的反问,令人警醒。
4·对比、对偶 2000年北京一位考生以“标准与答案”为题,阐明了“标准与答案”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说明“答案的丰富性就意味着思想的多样性、社会的开放性以及人们真实的自由与权利”,但同时又指出“强调多元化、多样性、创新性的同时,不能否定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与标准,否则,过分的自由对于社会必然会造成致命的伤害”,这种对比写法避免了“谈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偏颇,是高考说理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1999年江苏一位考生所拟文题为“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观音解难”,小作者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驰骋想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
此外,还有夸张,例如2000年浙江一位考生所拟标题为“一花一世界”,对“世界是什么”这一哲学命题作了“丰富多彩”的诠释,运用夸张手法点明题旨“一花一世界”,答案多元,我们应该“允许在前提正确的情况下作出各异的价值取向,让世界更精彩”。还有呼告(如《爸爸,再给我一点爱》)、谐音双关(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等等,无一不闪烁着高考骄子智慧的灵光,如果广大考生能够悉心品读,并灵活地加以借鉴,一定会使标题这一“文章的眼睛”熠熠生辉。
●本文节选自专著《高考作文高分策略》(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全国中语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成果一等奖)
篇五:高考话题作文拟题技法
高考话题作文拟题技法
温州中学 朱 威
为推进中学素质教育,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放性的话题,为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多彩”。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因为话题作文一般是“题目自拟”,不少高考佳作,在拟题上却缺乏新意,不少考生将材料中提供的话题简单地移用作文章的标题,未免美中不足,多少给人留下一些缺憾。
如果把文章比作人,那么主题是灵魂,内容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而题目就是眼睛。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也可以使文章流光溢彩。好标题的特点是:
1、切合话题,不宽不窄,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话说运河》;
2、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如《家》、《夜》、《灯》、《药》、《春》;
3、别出心裁,制造悬念,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挫折也美丽》;
4、具有文学色彩和审美价值,有感染力,如《秋风秋雨愁煞人》;
5、超常搭配,很有艺术技巧,如《托起二十一世纪的太阳》;
那么,在高考试场里,如何快速有效地给话题作文自拟一个好的题目呢?
首先,要注意扬长避短,选定文体。
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紧扣话题,调动积累,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但并非不讲文体。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那就必然产生“文题不符”的现象。不同的文体,题目也可能有不同的模式。如果以“梦”为话题,写抒情散文,题目可以是《比梦更美好》;写一般记叙文,题目可以是《美梦成真》;《说说课文中的“梦”》自然是说明性文章;《梦想中国足球》宜写成议论文。
其次,要注意推陈出新,不落俗套。
应试作文,考生最好不要采用传统类型的题目。何谓“传统类型的题目”?例如写记叙文,或以人、事、物件名称为题,或以“难忘的??”、“记??”为题;如写议论文,或以论题、论点为题,或以“??的启示”、“??的联想”、“从??谈起”、“??告诉我”为题,都不是“新潮”的。
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自拟一个“亮丽”的题目。话题作文拟题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增补法
考生可以在“话题”前面或后面进行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够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拟题技法。例如以“手”为话题,题目可以是《第一次握手》、《对手》、《一双灵巧的手》、《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等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加明确集中,有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
二、并比法
例如《XX和XX》、《XX·XX和XX》、《XX·XX·XX》等题目,似乎最适合话题作文。这类题目往往是两项或多项并列对举,各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并列、或承接、或因果、或转折,作者拟题的目的在于多元归一,把中心或观点隐含在各个词语(概念)的交叉点上,显得含蓄、诱人。
三、标点法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已有不少考生在拟题时引进了标点符号,如2000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入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题旨。山东一考生以“‘三个和尚’:变,变,变!”为题,以“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一俗语为依托,故事新编,把“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人的认识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哲学思想寄寓在生动的描写之中,具有较强的动态感。
四、数字法
采用代数式的形式作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能够收到出奇制胜之效。2000年江苏一考生以“10-1=??”为题,巧设悬念,然后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作了多层
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事实上,数学中的恒等式(如“勤劳×高科技=致富”),不等式(如“成绩≠素质”)、求解式(“1+1+1=?”)、荒谬式(如“99+1=0”,其中“99”代表产品合格率,“1”代表不合格率,文题通过这种荒谬的计算方式揭示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等都是“题海”中美丽的浪花。
五、求异法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异(求新求趣),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势,扩散思考,拟出一个好标题,追求新颖独特的“陌生”效果。例如《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雷锋“出国”了》、《人脑电脑世纪之辩》等文题,不落俗套,新体验,新视角,新思路,最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2001年高考,有些作文标题很“鲜活”,例如:《出卖诚信》、《代抛弃诚信者拟墓志铭》、《证明题》、《一毛钱与“诚信”》、《守住“诚信”的底线》、《“诚信灵”新产品说明书》等文题,充满着思辨的色彩,跳跃着智慧的火焰。
六、改装法
对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影视剧片名进行机智地改装,旧瓶装新酒,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例如2002年高考作文的一些题目:1·《西游后记》(吴承恩《西游记》改装);2·《阿Q新传》(鲁迅《阿Q正传》改装);3·《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改装);4·《“诚信”漂流记》(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改装);5·《诚信背囊——生命的双桅》(舒婷《双桅船》改装);6·《诚信旧事》(电影《城南旧事》改装);7·《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改装);8·《新编葫芦七兄弟》(动画片《葫芦兄弟》改装)。
七、嫁接法
把各行业、各学科、各领域的专用术语巧妙地引入标题,兼容并蓄,别开生面,妙趣横生。例如:《听课记录》(教育)、《拍卖“诚信”》(金融)、《吴良心病历》(医学)、《心灵的审判》(司法)、《奸商手记》(工商)、《诚信旅店》(旅游)、《审片点评》(影视)、《对局》(棋牌)、《心灵比色卡》(化工)、《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
八、点化法
对歌曲、诗词名句以及成语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借用、套装、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例如:以“我”为话题,可用《真我的风采》作题;以“同学”为话题,可用《长相忆》作题;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用这种方法作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九、修辞法
根椐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的缺憾,让文题新颖含蓄,精炼生动,使文章锦上添花。例如以“音乐”为话题,《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等题目,比喻新颖鲜活,使人过目不忘; 《杂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与《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等题目,对比鲜明,各显其妙;《“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等题目,巧用借代,别出心裁,饶有情趣;《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采用设问,令人耳目一新。
下面我们具体例说修辞手法在自拟题目时的运用。
1引用 1999年一位考生这样拟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作者引用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概括了“一旦记忆移植成功,古人、今人、来者因袭同一种记忆时,人类将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文旨,令人心动思凝,掩卷沉思。高考作文自拟题目时引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广告词、民间谚语,暗合旨趣,妙化无痕,富有文化底蕴。例如:《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国以信为本,民以诚为天》(陈寿《三国志》)、《人间诚信今犹在》(李煜《虞美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诚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谎言不开花》(民间谚语)、《诚信到永远》(海尔电器广告词)等等。
2·比喻、比拟 2000年湖北一位考生所拟标题为“人生也是一张答卷”,该考生将人生比成一张答卷,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分别述之,最后点明“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的简单”,新颖独到。妙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隐含理趣,发人深思,形象生动,出神入化。例如:《诚信如水》(明喻)、《诚信是桨》(暗喻)、《重构信任的天平》(借喻)、《守住心灵的契约》(借喻);《“诚信”喊冤》(拟人)、《是你带我飞》(拟物)。
3设问、反问 2000年高考,贵州一位考生以“答案多彩梦为何物?” 设问为题,大胆地采用诗歌这一多年被排斥在高考作文大门之外的文学样式,运用丰富的联想,“丰富多彩”地诠释了“梦”的内涵——青烟?白雾?彩虹???令人拍案叫绝。山西一位考生以“阳光不也是很活泼吗?”的反问句为题,由儿童造句“阳光很活泼”遭到老师批评化编为小故事,通过简洁而单纯的叙事,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含蓄地批评了当今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向
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应试教育发出了“阳光不也是很活泼吗?”的反问,令人警醒。
4·对比、对偶 2000年北京一位考生以“标准与答案”为题,阐明了“标准与答案”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说明“答案的丰富性就意味着思想的多样性、社会的开放性以及人们真实的自由与权利”,但同时又指出“强调多元化、多样性、创新性的同时,不能否定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与标准,否则,过分的自由对于社会必然会造成致命的伤害”,这种对比写法避免了“谈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偏颇,是高考说理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1999年江苏一位考生所拟文题为“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观音解难”,小作者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驰骋想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
此外,还有夸张,例如2000年浙江一位考生所拟标题为“一花一世界”,对“世界是什么”这一哲学命题作了“丰富多彩”的诠释,运用夸张手法点明题旨“一花一世界”,答案多元,我们应该“允许在前提正确的情况下作出各异的价值取向,让世界更精彩”。还有呼告(如《爸爸,再给我一点爱》)、谐音双关(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等等,无一不闪烁着高考骄子智慧的灵光,如果广大考生能够悉心品读,并灵活地加以借鉴,一定会使标题这一“文章的眼睛”熠熠生辉。
●本文节选自专著《高考作文高分策略》(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全国中语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成果一等奖)
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