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梦读书笔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29:05 字数作文
篇一:病隙碎笔读书笔记
《病隙碎笔》读书报告
1.书目
书名:病隙碎笔
作者:史铁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9月
2.全数提要
(1)内容梗概
《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这样强调是恰当的。然而,史铁生在40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
(2)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属中学,1969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并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止透析。此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
(3)题旨大意
全书243则充满智慧与安详的随笔文字,是作者以生命的追问方式来不断捕捉思想的火花而逐一写成的,其过程长达三年多。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史铁生在书中所说的一句话:“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
3.个人心得
史铁生是当代最令人钦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大半生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他的身体是残缺的,但是他的思想却是饱满的,在他的笔下,他将自身的苦难写成了光辉的追索。 最近阅读了这一本《病隙碎笔》,这已不只是一本散文随笔,而是一部充满生活体验的人生笔记。创作这本书时,史铁生的双肾功能已经衰竭,靠着做血液透析而活着。三天透析一次,第一天透析没法写作,他只能在第二天强忍着痛楚动笔。在与病魔的斗争中,他以顽强的毅力留下了自己平易而精辟的只言片语。史铁生明白,自己的生命正在流逝,留给他写作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因此,无论病魔如何摧残自己,他都要尽力挤出时间一次次地唤醒因病痛而日渐麻木的心灵,对所在的世界和所处的时代进行审视,对生命状态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因而,他的笔下也就出现了“成长”、“生病”、“爱情”、“金钱”、“生存”、“道义”、“信仰”、“死亡”等诸多对人生的感悟的文字。这本散文集充满了对人生的诘问、探索和解答,解答着那些超越生命的难题。它来自一个苦难的人生,却凝聚着精神的明朗。
在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地感受幸福。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这本书中随处都能找到像这样的句子,处处体现着史铁生的乐观与坚强。史铁生是幸福的,并不是因为他不痛苦,相反的,他一直都在忍受着病魔带给他的痛苦。病痛折磨着他,
残缺使他疲惫。然而,他却是幸福的,因为他乐观,他勇敢,超越了自身局限,他用残缺的身体去健全自己的智慧与心灵,使自己笔下的哲理与思考丰满。他不曾奢求着身体的康复,他选择完善自己的心灵来弥补身体的残缺,正如他所写的那样,身体的残疾不可怕,心灵的残疾才可怕。
当写到死亡的时候,史铁生这样描述道:你要是悲哀于这世界上终有一天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中。史铁生对死亡早已看穿了,他幻想过死亡,却从未为此恐惧与苦恼。自己终将幻灭,这无法改变,然而自己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之中,生命本就是一个轮回,死亡不过是回归原处罢了。自己有幸能到人世走一遭,再次离去不过是落叶归根罢了,却也带着满满的收获。
关于轮回与继承,史铁生又写道:生命的意义却似轮回,每个人都得从头寻找,唯在这寻找中才可能与前贤汇合。唯当走过林莽,走过激流,走过深渊,走过思悟一向的艰途,步上山巅之时,你才能说继承。
那么,究竟何时才能够真正走过林莽,走过激流,走过深渊,经由山水,经由时间,经由光阴,在寻找中与前贤汇合,最终步上山峰之巅呢?史铁生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也永远不会给我答案,因为人生就是在探求生命的过程,人生因这种探求的过程而无比绚丽。
在史铁生的笔下,文字中无不透出他的乐观幽默,他也不时地调侃自己的病痛。这是一种勇敢而又乐观的调侃,是一种坚强与释然的表现。人总是破碎的,因为破碎过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有的人,像祥林嫂一般向每个人哭诉着自己的不幸,以为换取别人的同情就是对自己命运的救赎。也有些人,藏起自己的缺陷,以为这样就能变身完美,就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前者将一生都活在破碎之中自怜自怨,而后者易碎的强势里包裹着的仍然是自卑的骨架。只有像史铁生这样,不需要哭诉,更不需要掩藏,他才是人生真正的强者。
4.结语
《病隙碎笔》中有许多对于信仰的思考,皆发人深省。一句点睛的话是:"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察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完满不可一日而达到,超越永无止境,彼岸永远存在,如此信仰才得以延续。所以,史铁生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这条路没有一个终于能够到达的目的地,但并非没有目标,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标存在的证明,而且是惟一可能和惟一有效的证明。物质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要用外在的可见的事实来证明,精神理想的实现方式只能是内在的心灵境界。所以,凡是坚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坚定就已经是信仰的成立。
5.附注
内容梗概与作者介绍选自百度百科(病隙碎笔)
篇二:高中生读书笔记:读《坐着轮椅上北大》有感
高中生读书笔记:读《坐着轮椅上北大》有感
高中生读书笔记:读<坐着轮椅上北大有感郭辉,我即尊敬敬佩你,但我有一点"讨厌"你,敬佩你的不屈不挠,敢于向人生挑战,不认输的倔强,"讨厌"你也正是你的坚强,你这么努力奋进,让我们四肢健全的人情何以堪,所以我对你是又爱又恨. 因此,我要努力奋进,从此不再虚度光阴,不再随意挥霍我的青春,是你让我找回自我,又让我充满朝气,对生活充满期待,让我不再彷徨,让我找到人生的方向. 人生的每一次挫折其实也都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关键是不要放弃,不要埋怨,要学会正视,要学会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下去,就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是啊!没有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虽然这次中招考试我没有考好,让所有爱我的人都对我失望了,但并不代表我这一辈子都不会成功.我还有三年的时间来证明我自己在这三年里我会用实际行动来我人生的蜕变.从现在开始,我要以郭辉为榜样,我不相信我比她差,比她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有些事我既然没有能力管,也管不了,那我又何必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事上呢?那岂不是很蠢吗?我只作好自己,管好自己,不做多余的动作,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其它天大的事都与我无关. 在高一,我们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只要塌实肯干,坚持梦想,定会有收获.我要一步一个脚印,迎头赶上,从实现我的一个个小目标开始, 靠近我的终极目标.我会奔着'真"字去学习的. 我不想喊一些空头的口号,我想有行动来证明我的承诺,不会再让爱我的人伤心了,他们伤不起. 让瞧不起我的眼神当成我前进的动力,让我磨练成一个抗击性强的人. 我还想说不管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让自己后悔,勇敢地去追梦吧!从现在勾勒你的将来,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是我送给自己的话. 老师,真的很感谢您,让我打开心结,放下了包袱,明白了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真的很感谢您!谢谢!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美满,天天 开心,事事如意!
篇三:阅读是课改的基石
阅读是课改的基石
2014年11月21日,在县教育局组织的课改困惑研讨会上,我们学校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第一次提出:“必须把阅读放在课改工作的首要地位,课改校必须竭尽全力地为孩子们创造阅读条件。”大家都知道课改的呼声一日烈过一日,人们对课改的关注也一日烈过一日。但是把课改与读书联系起来的还是第一次听说吧。新奇之余,请您静静想来,您会发现读书与课改不仅不无联系,而且联系不小。以下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阅读与课改的关系,不知合理与否,还请大家指正。
一、什么是阅读?
以前,我总认为阅读就是简单的“看”书。自从课改以来我们学校把阅读纳入日常教学任务中来,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后,我才知道“阅读”的学问是如此之大,原来不是简单的“看”书,而是“通过文本媒介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大脑对经由视觉提入的语言符号进行感知、理解,获得意义,同时进行情感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复杂心理过程。”从定义中,我们就不难看出阅读不仅仅是提炼文本信息的过程,而是进行情感体验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复杂心理过程。那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流、激情的碰撞,享受这个过程是何等的唯美与幸福。阅读的定义就注定其是一项能带来激情与活力的活动,这恰好与我们的课改活动是相辅相成的。
二、为什么要阅读?
清代学者金缨说:“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可见读书是唤醒人心智品质的时刻。人为什么要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寻找人生的答案和方向,为了留住心智觉醒的时刻。当一个人读书的时候,他获得的是对质疑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永不枯竭的求知欲和要求成长的权利。当一个人累了,他可以用读书来做一次心灵的旅行;当一个人迷惑了,他可以用读书来做一次长途跋涉的寻找;当一个人想要深刻了,他可以选择一个智者来做一次心灵的对话;当一个民族需要振作了,他可以用读书提高自己成员的精神素质。读书,让人类在一次又一次的螺旋上升的寻求中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并引领着读者拥有独立的头脑,深刻的思辨,美丽丰富的心灵。一言以敝之:读书成长心智,读书丰富心灵。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全世界犹太人的人均读书量最高,所以犹太人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的比例也最高。诺贝尔文学奖的设立就是让思想变得伟大,让思想的巨人引领着我们这些对人生懵懵懂懂的思想的孩童攀登精神的高峰,并在坎坷的路途中给予我们力量,给予我们信念,让我们相信真善美的存在,给我们人性的关怀,不让我们的信仰毁灭,精神殿堂坍塌……或许,这些都是我们读书的真正原因。
古往今来阅读成就了好多人,张海迪就是其中的一个。她5岁时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无法上学。而她却以顽强的毅力,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她又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着,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张海迪从一个残疾人,到一位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奇才,她完成了人生最美的一次演绎,她的人生仿佛是一道彩虹、美丽着无数人的眼睛。
我们学校自课改阅读以来,孩子们更是有了可喜的变化。刚开始课改时,孩子们课上没有质疑、没有自己的观点、更没有争论,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少,见识太少,少到没有了主见,少到无话可说!但是课改后的今天,课堂上孩子们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的场面常常看见,那精炼而准确的发言时时听见。印象最深的是三年级时孩子们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时的精彩展示。那天我刚导入课题,还没有产生任何质疑时,就有许多孩子把手举得老高,我有意叫起了所谓的学困生杨泽艺,他语出惊人:“我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父母爱我们,我们也要爱父母的故事。我最近正在读一本书——《爱的教育》,这本书里面的小学生叙利奥就很爱他的父母,我被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常常深夜起来偷偷替父亲抄写签条,甚至被??”我和其他孩子们听得很陶醉,短短的几分钟他就讲完了这个故事,而且几乎把我这一节课要引导孩子们懂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被他提前悟了出来,而且说得是那样的流利、自然、有情感。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都向他投来了赞扬的目光。这还是那个曾经不完成作业、调皮捣蛋、说话结巴,被我判了“死刑”的杨泽艺吗?是他,没错!
是阅读改变了他的学习态度,也即将改变他的人生。在幸福的瞬间,我又一次见证了阅读给课堂带来的奇迹。
前不久我们班的防盗门把手坏了,螺丝扣松动得厉害,门一但关上从教室里就无法打开,还得喊人从门外开,不关吧大冬天冻得厉害,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和孩子们。孩子们找来学校的维修高手高占国老师帮忙,高老师看过之后摇摇头说:“没办法弄,锁芯里缺下东西了,得报告学校请修锁专家换锁子。”孩子们都无奈得垂头丧气地沉默了好久,我只好让生活委员写了维修报告单上报学校。可下午我来上课时,发现锁子就已经好了,正当我为学校维修的火速行动感慨时,任玲露兴奋地说:“老师,咱班陈超把门修好了!”原来陈超中午回家认真阅读了防盗门门锁说明书,看了锁子的结构,知道了我们班的门锁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锁芯里丢了根小弹簧。于是他到维修小摊一元钱买了根大小合适的弹簧就搞定了。这是阅读的成果,我听后好惊喜。惊喜之余,我又一次见证了阅读给生活带来的奇迹。
我们课改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要教会孩子们学会生活、享受生活吗?可见,阅读是课改的基石,不阅读课改的口号喊得再烈也是徒劳。就是做数学也得会阅读,不会阅读的同学就明白不了题意,此道数学题就解不出来。书籍就像一块巨大的宝藏,我们永远也开发不完!读书能使我们明智、坚强、成长、远航,我们还有理由不读书吗?
三、怎样阅读?
一年多来,我们学校的阅读是这样做的,而且扎实有效,现在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1、制定阅读实施方案。
要想把阅读工作做好、做实,就得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为指引。所以我们学校自2012年以来,在智慧强校长和副校长以及教导处干部的组织下,我们全校教师献计献策开始着手编写适合我校孩子们的阅读实施方案。经过近一个月的编写,半年多的实践修改,最终制定出了《砂河四小课外阅读实施方案》。
2、建立“班级书架”,广集书源。
为了方便孩子们阅读,我校改变以往去图书馆借书阅读的方式,而是在每个教室建立了“班级书架”。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首先要解决书源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到:①为孩子们提供少儿读物,保证最基本的书源;②号召学生
捐书,爱心人士赠书;③鼓励师生每年订阅报刊;④下载电子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供学生阅读;⑤集体听读。对于一些匮缺的好书籍,我们采取一人读,全班听的方法来进行集体阅读,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多渠道筹措,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而又新鲜的课外阅读书籍资料,使学生真正徜徉在书的海洋中,知识的宝库里。
3、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
①校园浸润书香。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我们利用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红领巾”广播台、国旗下的讲话、家长会、报廊等平台宣传读书的意义,让学生明确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在教学楼走廊的过道上、墙上张贴了许多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在宣传橱窗的黑板上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张贴了学生的阅读心得,让每一寸墙壁都说话,让每一缕空气都浸润书香。
②班班散发书香。
我校每个班级成立“班级书架”,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课前饭后、阅读课开展读书活动,人人乐此不疲,争当阅读之星。在各个班级的墙壁上我们张贴了孩子们的读书作品和阅读之星的照片及读书格言,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读书成为每一个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让学生每天在这样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生活,促使他们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意识与习惯。
③“明星”导向引路。
组织学生的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我们学校构建跨班级、跨年级合作的阅读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学生演讲会、故事会、答题类益智节目(例如央视节目《汉字听写大赛》)、汇报读书成长故事等活动评选出“读书明星”,将读书活动推向深入。
④倡导“亲子共读”
为了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读书、藏书意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我们学校倡导广大家长为孩子的阅读大开方便之门,倡导“亲子共读”,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培养孩子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如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背一首诗,共写一篇读书心得,帮孩子读书把把关,创设一个舒适的家庭读书环境。
4、落实有效的阅读
①选好阅读书
我们不但要读书,更要读好书,还要引领孩子读好书。“读书”对学生来说不只是读教材,不只是读幻游小说;对老师来说也不只是读教参,不只是读迫不得已的教学书,而是阅读经典。因为阅读经典是阅读文化,是和高尚的人对话,是阅读人类伟大的精神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寻找,体会,得到心智的成长。那么何为经典?张卓玉厅长在《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中(139页)是这样说得:“经典包括所有文化领域中的优秀读物,并不仅仅指文学作品。凡传播人类基本的、普世的价值观念的书,凡语言通俗、引人入胜的书,凡能走进学生心灵、引起学生思考、启迪、共鸣,从而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书,就是经典。从童话到散文,从人物故事到科普读物,从演讲词到回忆录,从经典文献到学术名著,凡闪烁人类崇高精神、深邃智慧的读物,都应该让学生走近它们。”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要成长,她的精神首先要成长。阅读经典就是把读者自己放在了一个包容了一切时代和民族,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的一个伟大的精神环境中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活动。由此,读书才会变得有意义,才会变得高雅,才会让人生变得从容,才会让人拥有内在的富有和尊严。
② 上好阅读课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语言积累课、班级读书会、美文(经典)诵读课、读写结合课等。
我们探讨与实践最多的是阅读指导课,我校教师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学生年龄特点,拟定了各年级指导内容,像一年级(学会圈点),二年级(查工具书),三年级(学会提问),四年级(复述故事),五年级(学写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③ 做好读书笔记
“记”是读的强化,读的深化。我们每学期都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准备一本精美的读书笔记,扉页写上读书寄语,引导学生摘录优词句和百科小知识,写读后感和“好书推荐稿”,还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配画,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又帮助学生完成了部分积累和消化。今年,我们学校又统一印发了《采蜜集》读书笔记本,看着那精美而富有书香味儿的封面设计,孩子们记读书笔记的兴趣浓厚了。孩子们的读书笔记在班级内部每月进行一次展评,由各阅读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每学期一次的全校评选。评选出“阅读小博士、阅读小硕士、阅读小书迷”,并颁发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笔记的质量。
④ 建好“阅读反馈表”
为了督促学生有效认真地阅读,我们分别印制了“低、中、高段年级阅读反馈表”让学生填写及时做好阅读记录。具体操作是学生读完整本书或一篇文章后
篇四:《活在当下》读书笔记
《活在当下》读书笔记
《活在当下》是一部心灵读物,正如书名所写,是一本让人们关注当下,不要困于过去,止于现在,俱于未来。虽然作者拉姆·达斯写作这本书时已近暮年,写作的内容也关乎自己对老去这一话题的想法和理解,读来或许有些许的困难,因为我们年轻,因为我们还在长大而不是老去。然而,这本书,却让我正视了自己可能即将老去的这一问题,我们逃避衰老,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自诩年轻,因为我们把老去定义为没落,定义为衰败。然而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开始改观,老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事情。老去意味着我们阅历在增加,老去意味着我们的内涵在提升,老去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不是意味着终点,因为,那是见证我们的人生在跌宕起伏之后,在风风雨雨之后,迎来的智慧和思维的结晶。
作者拉姆·达斯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老人,很明显,他把老人定义为生活不能自理,思维缓慢停滞这类人,他四处奔波,到处演讲,完全不紧张自己的身体,肆无忌惮地挥霍着自己的身体,直到一次中风,他腿部瘫痪,需要依靠轮椅走动,生活起居需要他人照管,深受打击之后,他才开始思考自己是一个老人这一个问题,这一思考,让他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对此的沉思。他开始正视自己已经老去这一事实,也慢慢从过去对自己的身体的不管不顾走出来,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起居;从不肯服输,不肯认老,开始接受自己变老的事实并从中找到自己作为一个老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于是便有了《活在当下》这本书。
书中,作者拉姆·达斯把老人定义为智者,他认为,老人并非一无是处,并非思维停顿,他行动不便,是因为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来总结自己风云的一生,意识到这一点的拉姆·达斯,开始走出之前的郁郁寡欢,变得自信从容。他认为老去是一种智慧的凝聚,书中也正是为了阐述这一点以及如何让即将老去的自己活在当下,不自卑自怜。
《活在当下》让我对“老去”有了新的想法。过去,我以为“老去”就意味着失去,失去时间,失去能力,然而,现在我开始
渐渐接受“老去”其实也在获得,获得阅历,获得智慧。篇五:12月读书笔记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读《跨文化交际概论》这本书,里面最精彩最值得看的内容很多。其中,我个人认为,比较吸引人眼球,也比较耐读的章节是关于中西方在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对比和差异。
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我理解的是这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也是可大可小的,大到可以是东方与西方的交际;小到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在具体的讲,可以微观到不同的种族、民族、国家、地区、阶级、职业、性别、年龄等等不同的层次。
谈到跨文化交际,在此,不得不再次引用国外学者在不同时期对文化的定义。。wissler在1920年所作的定义:“文化是“所有的最广义的社会活动,包括语言、结婚、财产制度、礼仪、工业、艺术等。”Dixon 1928年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一个民族的活动、风俗和信仰的总和。”Boas1930年对于文化的定义是“文化包括了一个社区社会习惯的所有表现形式,个人受到社会习惯的影响所作的反应以及由这些习惯所决定的人类活动的结果。”Linton 1936年将文化定义为:“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或者模仿而获得的思想、规定性的感情反应以及习惯行为模式的总和。这些思想、反应和行为模式为社会成员在不同程度上所共有。”。Malinowski在1944年提出:“文化明显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包括工具和消费品,不同社会团体的共同的宪章,以及人类的思想和技艺、信仰和风俗。”kelly和Kluckhohn 1947年的定义是:“文化作为描述性的概念一般说来指人类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书籍、绘画、建筑等等,指适应我们的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方式的知识,也指历代积累起来的语言、风俗以及礼仪、伦理、宗教和道德体系。”
因此,在读胡文仲先生《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时,我个人认为。跨文化交际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交际障碍,也就是要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由语言、风俗以及礼仪、伦理、宗教和道德体系带来的误解和问题。
下面,分享几个关于跨文化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这样:一位美国朋友到中国同事家去做客,同事热情的给这位美国朋友泡上了一杯热茶。当美国朋友刚刚喝完第一杯茶,主人马上把杯中水加满,当美国朋友再次喝完茶以后,主人又一次加上了茶水。接下来,第三杯、第四杯、只到美国朋友深深的感到自己已经被茶水几乎喝饱了。其实,熟不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里,主人通常会不断给客人倒水倒茶,或者不断地给客人的盘子里加食物以表示他的热情好客。面对的这样的情况,中国客人知道如何处理,在他们觉得吃饱喝足之后,就会随它放在桌上,或者主动告诉主人自己已经吃好了喝好了,不用再麻烦了。而美国客人就不懂了,会按照自己国家的习惯,在美国,到客人家,把自己的盘子里剩下食物是不对主人礼貌的,于是他出于遵循美国文化理念可能会在这样的招待中吃的过多或是喝的过多。
第二个案列是这样: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生活,看到自己的房东年纪较大,有一次房东老奶奶单独上楼时,他就主动搀扶了。老奶奶简单答谢说谢谢,我可以的。再一次遇到房东上楼梯时,他又帮助了,房东奶奶这次不但没有感谢他,还半开玩笑式的说:“年轻人,你觉得我已经老的不能自己走了吗?等到下次我自己都上不了轮椅时,我会向你寻求帮助的。”结果中国留学生很尴尬。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强调的是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独立性。于是即便亲戚朋友之间也很少见到借入和借出金钱等物质基础。大部分家长要求子女在成年后搬出去住,大部分子女成年后不愿意和父母同住也是这个原因。孩子的零花钱也需要自己挣,父母即便有多个孩子要抚养,仍然会为自己的社交圈子,私生活等留下充足的时间等等。这样的文化高度赞赏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然而中
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强调的是群体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互相帮助是这种文化所赞赏的。这样的文化往往以和谐为首要目的父母对孩子的全身心投入是无可厚非的。这样的文化高度强调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另外,美国是将来指向型文化,将来的代表人是年轻人,所以这种文化背景的人往往对“老”这个字眼很敏感。这样的文化教育人们去关心未来,而不是关注历史。中国是过去指向型文化,过去的代表人是老年人。“老”在中国不属于敏感字眼,老甚至代表了知识,智慧,权威等概念。“老师”这种称谓,“读史以明鉴”都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看看国电视剧种类的区别就明白了。中国喜欢演历史剧,让下一代尊重传统,铭记历史(钢铁年代,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仅仅因为别人看起来年龄大就去主动帮忙是不礼貌的,因为在对方没有明显的需要帮助的倾向时,主动帮忙就是说别人“老不中用”。在英语里叫imposing yourself on others.也就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身上。而在中国,年轻人不主动帮助老年人是不礼貌的表现。这就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P136-149有解释。
总之,文化没有孰优孰劣,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尽量减少有文化交际带来的各种障碍。
家乡建筑
在陕西省,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建筑比较多。大雁塔是最典型也是最特殊的建筑之一。大雁塔的英文翻译是Great Wild Goose Pagoda,不仅是陕西省西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被视为古都西安和陕西省的象征。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修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现存塔身七层,通高64.5米。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煞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民间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
此外, 大雁塔的修建,也是佛塔这种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传入中国的结果。大雁塔最初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由玄奘法师亲自主持修建。而后经历代改建、修缮,逐渐由原西域窣堵坡形制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原建筑特点的砖仿木结构,成为可登临的楼阁式塔。大雁塔的历史文化生动地体现了佛教建筑艺术传入中国并逐渐的中国化。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