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鸭绿江断桥的历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1:30:29 体裁作文
篇一:鸭绿江断桥导游词
丹东鸭绿江风景区
鸭绿江风景区位于丹东境内鸭绿江下游,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一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区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包括绿江、水丰湖、太平湾、虎山、大桥、江口6大景区100余处景点。风景区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景区内江水蜿蜒舒缓,两岸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葱葱,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历史建筑古色古香,战争遗迹斑驳沧桑。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处别具特色的边陲河川型风景区,是一览两国风光、凭吊历史遗迹、进行科学考察、兼容度假休养、异国旅游活动的理想旅游胜地。现在请随我一起参观游览。
[大桥景区]
鸭绿江大桥其实有两座,相隔不足100米。这是第一座,又被称作断桥。断桥以其建造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又历经了战火的洗礼而为人们瞩目,因而享有“鸭绿江上第一桥”的美誉。该桥于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建造。桥长944.2米,宽11米,是单线铁路桥。大桥的结构为上梁曲弦式,共12孔,中朝双方各6孔。桥面为直梁划板式,桥墩为钢筋水泥浇筑,外砌花岗岩,中方第四孔设有旋转式“开闭梁”。1950年,这座大桥被美机炸断,成为废桥,1993年开放为景点供人们游览。 路径一:鸭绿江江面—鸭绿江断桥
江面上注视断桥的整体,向断桥行进,半环视中方与朝方现
存的断桥
前方的这个炮楼,就是当年日本警备队守桥的主要工事。为了防范抗联部队的破坏,日本人对鸭绿江桥的守卫相当森严。炮楼的外表是用宽厚的石料砌成的墙体,看起来十分坚固,足以挡住任何攻击,是当时最为有效的防御工事。它的里边设计也很实用,具有瞭望、守卫、防御的功能,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对守桥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现在里面的木制隔层巳被拆除,成了断桥的一个人文景观。 这个5层炮楼是我国目前现存最为完整、条件最好的公路防御炮楼,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铁证。
桥头上方的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着一块紫铜大匾,上面的“鸭绿江断桥”5个大字光彩熠熠,刚劲有力。这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的手书。2000年,他出访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50周年庆典活动,回国停留丹东期间,提笔为断桥书写了这5个大字,抒发了一个志愿军老战士对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热爱,以及对在那场战争中牺牲战友的思念之情。 路径二:断桥景区大门—炮楼—断桥正面匾额处
重点注视炮楼以及断桥匾额。从大门进入走向炮楼,在上台阶到平台处抬头注视匾额。
我们脚下的这条江就是享誉中外的鸭绿江。鸭绿江古称马訾水,因其江水碧绿清澈,色似鸭头,唐代开始称为鸭绿江。它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吉林、辽宁两省,全长795公里,在丹东境内有210公
里,并经丹东的东港市“江海分界碑”注入我国黄海。鸭绿江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岸上秀峰叠翠,江水蜿蜒明媚,舟行明镜里,鸟飞画屏中。风光旖旎的鸭绿江还是一条历史名江,因抗美援朝战争而闻名世界。
在我们左侧不到100米的地方,是另外一座鸭绿江大桥,也是著名的鸭绿江中朝友谊桥。这座桥是复线铁路桥,为日本人所建。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4 月建成通车,全长946.21米,宽12米。鸭绿江复线铁路桥建成后,日本满铁株式会社就将鸭绿江断桥铁轨拆除,铺设木板,改为公路桥。我们现在看到的鸭绿江断桥已是改过后的公路桥。
鸭绿江中朝友谊桥,中方一侧是吊梁,朝方一侧则是直梁。据参加建桥的中方人员介绍,这主要是为了节省钢材。由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国内的钢铁十分短缺。1937年建造鸭绿江中朝友谊桥时,所需钢材全部从德国进口。到了1940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促使美国对日宣战。美国加强了海上封锁,日本很难从德国进口钢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快建桥的进程,日本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设计方案,将吊梁改为直梁。因此,朝方一侧成为直梁。
路径三:断桥平台—断桥上—注视断桥内部—侧视左侧友谊大桥 按照导游词顺序简单表现两座桥体。视角与导游词相匹配。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鸭绿江断桥的第四孔,就是前面提到的旋转式“开闭 梁”。这个“开闭梁”,由4个主动齿轮驱动被动齿轮,
以中心圆墩为轴转动,启动时可旋转90度,每转动一次需20分钟。这样,大型船只便可顺利地穿行而过,起到了保证铁路和航运畅通的作用。说起“开闭梁”,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说 这个“开闭梁”由一名华人工程师设计,他为启动“开闭梁”的机械锁设计了3把钥匙,只有3把钥匙同时开锁,“开闭梁”才能转动打开。大桥建成后,日本人为了控制鸭绿江断桥,杀死了华人工程师。不曾想,工程师死前将钥匙扔掉。从此,鸭绿江断桥再也无法旋转开闭。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现已无法考证,但自华人工程师死后,鸭绿江断桥“开闭梁”再也没有旋转过。
路径四:断桥上—“开闭 梁”处
注视“开闭 梁”处,表现内部大体结构,配备上述导游词
这是被美机炸断的地方,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炸断处”。请大家向上看,那卷起的横梁,扭曲的钢架,裂开的钢板,就是当年美机轰炸后遗留下来的悲惨一幕。 它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宝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鸭绿江断桥是志愿军出国作战的主要通道,也是运输战略物资的大动脉。为切断志愿军后勤保障,美军把破坏鸭绿江大桥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连续不断地进行侦察轰炸。1950年10 月,美军调集大部分空中力量,开始对鸭绿江上沟通中朝两国重要交通要道的铁路、公路桥梁实施封锁。11月8日至21日,美军出动轰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所有桥梁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鸭绿江沿岸顿时一片火海,我们左侧的中朝友谊桥受到严重创伤,朝方一
侧第二孔钢轨被炸弯,桥梁移位,枕木和桥板被炸起火。断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三座桥墩被炸塌,多节钢梁落人江中。至此鸭绿江大桥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彻底瘫痪。中方一侧残存的4孔战后保留下来,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现已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最好见证。朝方一侧残留部分战后被全部拆除,只留下5个桥墩静静地伫立在鸭绿江上,默默地祈祷和平,告诉人类远离战争。
路径五:断桥炸断处—炸毁的钢板—朝方残留的桥墩
首先注视炸断处的残留钢铁形态,再半环视断桥和友谊大桥,最终注视朝方的残留桥墩。
请大家细看,在竖起的钢梁内侧悬挂有60多块介绍鸭绿江断桥兴衰历史的展板,通过大量史料,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地展示了鸭绿江断桥百年沧桑史,其中一部分照片还是首次对外展出,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而今,鸭绿江断桥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现代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鸭绿江 断桥记载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争、不屈不挠的民族气概和勇敢向前的民族精神。
路径六:“开闭 梁”处—断桥上—桥梁上的展板—回视整体展板及大屏幕
下桥上做简单的环视表现,表现两侧的展板,最终视角注视宣传的大屏幕方向即可,配备上述导游词。
篇二:对家乡丹东的中国革命历史遗迹的考察报告
对家乡丹东的中国革命历史遗迹的考察报告
【家乡丹东】
一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了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将士们取得斗争胜利的决心,这首著名也同时让众多的中华儿女们知道了这个与朝鲜隔江相望的海滨城市——辽宁丹东。 丹东简介: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与朝鲜隔间相望,与韩国一衣带水,是中国一万八千里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题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全国双拥模仿城市,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高速公路的城市,是一个经历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英雄城市。
地理环境:丹东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温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间,是我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受季风季候影响,季节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最湿润的地方,素有“北方江南”、“东北苏杭”之称,堪称旅游避暑胜地。
交通:丹东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沿”优势,与朝鲜半岛有300公里的边境线,丹东铁路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是连接日本下关、韩国首尔、朝鲜平壤、中国北京和俄罗斯莫斯科的欧亚铁路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东港距韩国的仁川港仅245海里,是连接韩国、日本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被称为“21世纪伟大
壮举”的国际大通道,计划从东京起,通过正在兴建的“日韩海底隧道”,穿过朝鲜半岛,从丹东进入中国,过南亚、中近东,到莫斯科,直达英伦三岛。建成后,将大大加强丹东作为大通道东大门的战略经济地位。丹东将成为中国及欧亚大陆经陆路、海路与日本、朝鲜半岛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城市。
【探访革命历史遗迹】
第一站:鸭绿江断桥
丹东鸭绿江断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始建于1909年,长944.2米,宽11米,12孔,为便于船舶航行第四孔为“开闭梁”,可以旋转开合。1943年4月,当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实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人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检查第二座铁路大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我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战争期间,侵朝美军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于1950年11月第一桥被炸毁,中方所生四孔残桥保留至今,成为“鸭
绿江断桥”,桥身漆为浅蓝色,意
思是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
期盼和维护世界和平。断桥上的
成千上万处弹痕遗留至今,成为
抗美援朝的历史见证。
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于江中
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华
民族的战士们的英雄业绩。现在,鸭绿江断桥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将战争和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们深受教育。
鸭绿江断桥问世100年来,见证了中华名族从忍屈受辱到奋起抗争,从历经挫折到不断胜利,从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艰难历程,此时的我站在断桥上,心中感慨万千,这座桥承载着历史与未来,也许历史的天空中满是乌云,但我们想念他们背后是明媚的阳光,无论黑夜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回顾历史,带给我们的是居安思危,痛定思痛,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展望未来。
第二站: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新馆于1993年7月落成并正式开馆。纪念馆坐落在丹东市风景秀丽的英华山上。抗美援朝纪念馆是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堂三大建筑主体组成的建筑群,融中华名族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特色于一体。总共占地面积18万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13790
平方米。抗美援朝纪念馆
是历史的丰碑,是人民的
怀念,作为首批“全国百
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
地”、“全国国防教育基
地”和“全国百家红色旅
游经典景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社会各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最佳场所,它的陈列内容更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纪念馆概况】
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于丹东,这个与朝鲜仅一江之隔的城市,是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要塞。抗美援朝纪念馆于1958年成立,新馆于1993年7月27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落成开馆,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开馆仪式并为纪念馆剪彩。新馆由陈列馆、全景画馆、纪念塔三大建筑主体组成的建筑群。
1、陈列馆
进入庄严肃穆的陈列馆大厅,厅的正面是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正中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巨型雕像,两侧分别是志愿军战歌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馆内现收藏抗美援朝文物121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7件,原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同志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平壤以北道路调查材料和朝鲜交通调
查图;志愿军参谋长解方
同志在谈判时期使用的照
相机;志愿军政治部主任
李志民同志的一级国旗勋
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
篇三:丹东历史简介
中日甲午虎山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3日,侵入朝鲜,迫令朝鲜国王请日军驱逐牙山清军,并先后攻掠清政府驻朝鲜总理公署,突袭中国运兵船高升号,进犯驻守牙山的清军,发运了中日甲午战争。8月1日中方宣战,甲午战争的帷幕正式拉开。9月16日平壤陷落,17日日舰在黄海海面袭击清军北洋舰队,并掌握了黄海、渤海制海权,并由海陆两线直逼中国国门,虎视辽宁。与朝鲜隔江相望的宽甸虎山要塞,便成为敌攻我守的重要战场之一。
9月,为加强鸭绿江防线,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受命率镇边军驰赴九连城与宋庆合作,联络各军,策划防御。10月10日、13日,宋庆和依克唐阿先后率军到达虎山一线,商讨了兵力配置。10月下旬集中在虎山附近鸭绿江右岸的清军兵力共达80营,2万3千人。防线以九连城为中心,左翼由依克唐阿指挥,分两个阵地:一为大安平河口、古楼子、大蒲石河一带,由倭恒额齐字练军马步6营1500人驻守;二为东阳河、苏甸及长甸河口一带,由依克唐阿自率镇边马步13营4000余人屯扎。另有聂士成所率芦榆军6营2000余人在虎山至栗子园一带听令。右翼至大东沟,亦调集重兵,修筑堡垒、炮台防守。
宋庆率众将布防之后,日夜督饬各军赶修防御工事,在虎山至九连城、栗子园附近修筑大小堡垒40余处,垒高三四米,厚一米,十分坚固,日军炮弹难以贯通,垒外通一外壕,设置障碍。垒后高地置炮台20余座,控制江面。从兵力部署看,不可谓不厚;从构筑防御工事看,不可谓不坚。鸭绿江防线可谓重兵把守,工事坚固。10月20日,日本陆军大将山县有朋指挥第一军5万人为右翼,抵达虎山对岸朝鲜义州朝鲜义州扎寨。24日,清军前线统领宋庆深知日军进攻在即,亲率聂士成、宋德胜、马金叙登临虎山实地察看。宋庆传喻诸将,“有能守此险要者受上赏”。分统马金叙自甘奋勇,率4营千余名壮勇,载5寸口径钢炮2门,据山防守,扼控江面,慎防日军偷渡。同时,宋庆又派总兵聂士成率所部驻扎栗子园,为策应援助之军,与马部形成犄角之势,上下呼应。
10月24日,日军第五师团野津道贯先派一部分兵力攻安平河口,此兴趣声东击西,迷惑并牵制清军,其进攻实力却在夺取虎山一线。双方隔江展开炮战,战斗进行一小时后,清军调来马队一营,向登岸日军发起冲锋,欲将其赶下江去,但因伤亡过重而失败。日军蜂拥过江;倭恒额率残部退至安平沟,清军所设鸭绿江防线,就这样被日军打开缺口,转而从左翼向虎山阵地推进。
当佐藤联队涉水向安平河口进攻时,日军大队正竭力筹备架桥材料,准备当趁黑夜在义州与虎山之间的江上架设浮桥,以图迅速进攻清军阵地。九连城与义州之间的江中,由于泥沙冲积而形成沙州,将江水劈成三股支流,两侧支流宽约60米,水流较浅,人可徒涉,惟中流宽50米,江水湍急,最深处达3米以上,称“中江”。在中江两侧横一南北狭长的沙州,称“中州台”,往有少数民家并设有九连城警征局管理所,管理江上输出输入贸易。日军决定在中江北面有利地形架设浮桥渡兵。一夜之间,日军在虎山对面的中江江流和东侧的支流上,架起两座浮桥,而清军却毫无察觉。
日军浮桥架成后,又派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率一部兵力为右翼,当日凌晨4时由桥上渡江与先期渡江的日军向右迂回,抢占虎山东方高地;另派第三师团桂太郎,率师团本部于6时越过浮桥,从正面各虎山阵地发起进攻。日军炮兵也用12厘米加农炮,从朝鲜义州“统军亭”附近,隔江以排炮向虎山清军阵地猛烈轰击,枪炮齐鸣,震撼山谷,点头异常激烈。面对来势凶猛的日军,分统马金叙、聂士成镇定自若,指挥应战。战斗一打响,马金叙身先士卒,与日军冲杀格斗,奋勇抵抗。激战一小时,发快炮180余发,毙伤日军川琦大佐以下10余名。此外,因浮桥狭窄,抢渡日军挤掉江里淹死甚多。7时许,大迫尚敏指挥右翼日军,抢占了虎山东面高地,从背侧向清军发起进攻。清军腹背受敌,形势危急,宋庆派马玉坤、宋德胜率清军2000余人,渡瑷河前来增援,与马金叙部一起抵抗日军。这时在义州“统军亭”督战的山县有
朋见清军派出援军,立即令第十旅团长立见尚文率队组成左路队渡过浮桥,在炮火掩护下,绕至虎山两侧,截击支援的清军。清军各炮台也用野炮还击,炮声轰驰,声震数十里,战斗更加激烈。
日军截断宋庆援军后,马玉坤、宋德胜被迫向栗子园撤退。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马金叙和聂士成退守山下,顽强抗击从右翼及正面发起冲锋的日军。战斗中,马金叙受伤20余处,仍坚持裹伤奋战;但援兵不至,马金叙率残部数百人放弃虎山阵地,渡瑷河西撤。上午11时,日军占领虎山。日军占领虎山后,山县有朋将司令部移于虎山,策划进攻九连城。26日拂晓,桂太郎率第三师团进攻九连城背侧;野津道贯率第五师团由东北侧进攻。总攻发起后,先由大炮轰击,城内默然无声,日军派士兵攀越城墙侦察,方知清军早无踪影。日军垂手占据九连城。中日两军虎山之战伤亡惨重,据日方公布,日军死伤将卒105人。清军战场遗尸达500余具,清军各种武器及军用物资损失也极严重,其中大炮78门,步枪4400支。 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干涉,并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同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共18个师,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和集安等处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前线,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很快将敌人赶到三八线以南、1953年7月27日,朝中方面代表和联合国军代表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丹东鸭绿江断桥的历史)丹东人民支援抗美援朝
鸭绿江断桥
1950年6月27日,美国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同时令其海军第七舰队进入我国台湾海峡。自8月27日开始,侵朝美军多次侵入安东地区,进行空袭和轰炸。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多次致电联合国,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采取有效办法,制裁美国侵略罪行,并从速撤退美国在朝鲜的侵略军队,以恢复远东和世界的和平”。
美国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这一严正立场竟置若罔闻,且步步紧逼。10月初,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在此严重形势下,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此议一出,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赞同和拥护。正如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中所说,“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10月19日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电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辑安渡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安东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希求繁荣、幸福。但是,当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将战争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时候,深明大义的安东人民则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重任,安东市也迅速由生产建设城市变成了国防前线城市。
之后,安东市全民总动员,迅速建立起战时领导体制,接待站、防空指挥所(部)、抗美援朝宣传委员会、工厂工作委员会、机场保卫委员会,后又相继建立了军事管制委员会、支前委员会、防疫委员会、卫生消毒委员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防空疏散、接待过往部队、战勤服务和支前工作中。
10月11日,中共辽东省委向安东市传达了东北局关于为保护国家有生力量,安东市要进行有组织的迁移的指示。这个决定意味着刚刚复兴并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安东经济面临着空前的劫难。安东人民素有爱国主义热血情怀,也充满国际主义英雄气概。在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前题下,安东人民舍小家保大家迅速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10月25日,省委又向安东市传达了东北局批准的安东市“全部、彻底、迅速”疏散的方针。之后,安东市便一面进行大规模的迁移和疏散,一面组织保护工厂、开展反侵略生产竞赛,坚持生产。从11月10日至12月25日,在短短的45天里,安东市的48家公营企业有32家疏散搬迁到省内外各地;企业的机器设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有的全部搬迁,有的大部分搬迁。那些留下的部分公营和私营工商业,则在美机的频繁轰炸下,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坚持生产、坚持工作、坚持营业。
11月8日上午9时左右,数百架美机组成强大的机群对鸭绿江对岸的新义州和鸭绿江桥进行狂轰滥炸,致使旧桥南头炸毁,新桥南头起火,部分桥面被毁、钢轨被炸,行车中断。此时,鸭绿江边和大桥两侧尚有堆积如山的军需物品急待运往前线;一队队整装待发的志愿军战士等着开赴前线。安东铁路分局领导及工务段、电务段的工人不等轰炸停止,就顶着炮火赶到现场,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救火和抢修中。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一定要保证这条铁路运输线畅通无阻,早修好一分钟,前线就多一份胜利的把握。经过工人们一夜的奋力抢修,终于在第二天天亮前修复通车,使这条运输大动脉又跳动起来。尽管以后大桥又屡遭破坏,最多的一天遭到三次轰炸,但每一次铁路工人都能及时地、不惜任何代价地将其修好。可以说,是安东的铁路工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铺就了一条永远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美帝飞机轰炸鸭绿江桥
在美机的轰炸中,一颗颗炸弹落在市区内,剧烈的爆炸震得电信局值班话务员们的耳发鸣手发抖。而此时,她们手中所连接的每条线路都与前线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危急中她们相互支持、相互勉励,坚守着“只要炸弹不落在我们头上,机器不坏人不死,就要保证电话线路的畅通无阻。”在美机的轰炸中,安东市有两条六万六线路被炸毁。安东电业局迅速组织了53人组成的抢修队赴江桥和新义州地区进行奋力抢修。他们四次抢修,又五次被炸。尽管如此,中朝两国工人仍紧密协作,冒着敌机的轰炸,你炸我修,随炸随修。为了确保军需民用,安东电业工人还仅用七天时间就架设了一条新的送电线路——义东线。 在美机的轰炸下,担负着为志愿军修理军械重任的安东机械厂动力设备屡遭破坏,工人们豪迈地提出,“只要鸭绿江水未干,我们的生产就不能停止!”没有动力,机器不能转动,他们就群策群力,用手搬动皮带作动力,用车床代替铣床,用旧钻子根做铣刀,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前线军械的及时维修。
安东人民在炮弹的轰炸和滚滚的硝烟中,切实地体会了“救邻则是自救,户破则堂破,唇亡则齿寒”的道理,也在炮弹的轰炸和滚滚的硝烟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50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以《站在国防最前线的安东人民》一文,向全国人民介绍了安东人民在炮火和硝烟下不畏强暴,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感人事迹。为了全力支援抗美援朝,安东市敞开了自己的宽广胸怀,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做到了只要是前线需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为了全力支援抗美援朝,安东人民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出战勤、捐飞机、参军支前、劳动竞赛、护理伤病员、接收朝鲜难童、开展反细菌战,竭心尽力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鸭绿江作证,从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生效,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安东市作为国防最前线,经历了血与火的战斗洗礼;安东人民作为国防前线的人民,经受住了炮火和硝烟的严峻考验。1953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又以《鸭绿江边的英雄城市——安东》一文,再次向世人昭示,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安东为了祖国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以其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创造出一个个“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
篇四:15 丹东鸭绿江风景区
丹东鸭绿江风景区
鸭绿江风景区位于丹东境内鸭绿江下游。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一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区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包括绿江、水丰湖、太平湾、虎山、大桥、江口6大景区100余处景点,风景区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处别具特色的边陲河川型风景区,是一览两国风光、凭吊历史遗迹、进行科学考察、兼容度假休养、异国旅游活动的理想旅游胜地。
[大桥景区]
鸭绿江大桥其实有两座,相隔不足100米。这是第一座,又被称作断桥。断桥以其建造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又历经了战火的洗礼而为人们瞩目,因而享有"鸭绿江上第一桥"的美誉。该桥于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1950年,这座大桥被美机炸断,成为废桥,1993年开放为景点供人们游览。
桥头上方的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着一块紫铜大匾,上面的"鸭绿江断桥"5个大字光彩熠熠,刚劲有力。这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的手书,抒发了一个志愿军老战士对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热爱。 侧面的这个炮楼,就是当年日本警备队守桥的主要工事。这个5层炮楼是我国目前现存最为完整、条件最好的公路防御炮楼,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铁证。 我们脚下的这条江就是享誉中外的鸭绿江。鸭绿江古称马訾水,因其江水碧绿清澈,色似鸭头,唐代开始称为鸭绿江。它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吉林、辽宁两省,全长795公里,在丹东境内有210公里,并经丹东的东港市"江海分界碑"注入我国黄海。风光旖旎的鸭绿江还是一条历史名江,因抗美援朝战争而闻名世界。在我们左侧不到100米的地方,是另外一座鸭绿江大桥,也是著名的鸭绿江中朝友谊桥。这座桥是复线铁路桥,为日本人所建。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鸭绿江断桥的第四孔,就是前面提到的旋转式“开闭 梁”。这个"开闭梁",由4个主动齿轮驱动被动齿轮,以中心圆墩为轴转动,启动时可旋转90°,每转动一次需20分钟。这样,大型船只便可顺利地穿行而过,起到了保证铁路和航运畅通的作用。
这是被美机炸断的地方,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炸断处"。请大家向上看,那卷 起的横梁,扭曲的钢架,裂开的钢板,就是当年美机轰炸后遗留下来的悲惨一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鸭绿江断桥是志愿出国作战的主要通道,也是运输战略物资的大动脉。为切断志愿军后勤保障,美军把破坏鸭绿江大桥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连续不断地进行侦察轰炸。11月8日至21日,美军出动轰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所有桥梁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鸭绿江沿岸顿时一片火海。至此鸭绿江大桥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彻底瘫痪。中方一侧残存的4孔战后保留下来,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现已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最好见证。
而今,鸭绿江断桥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现代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鸭绿江断桥记载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争、不屈不挠的民族气概和勇敢向前的民族精神。
[虎山景区]
虎山景区位于中朝界河鸭绿江畔。主要有长城、睡美人、中朝边境一步跨、古栈道、铁索桥、老虎洞、古庙遗址、虎山湖、水上岛、毛牛哨岛、瑷河春色等景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便是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位于丹东市宽甸县虎山乡,距丹东市15公里处。据考证,它大约
始建于1469年(明成化五年),是我国明朝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它横跨祖国的山万水,西与甘肃的嘉峪关长城相连,可称得上是古人留下的一座建筑丰碑。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是1992年重修的。虎山长城现已修复1200余米,包括过街城楼、敌楼、战台、马面及烽火台,城墙高8米,底宽5米。修复后的虎山长城以砖石结构为主。本着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基本上再现了历史上虎山长城的雄姿。
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于鸭绿江与瑷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山。仔细看一下,很像一只猛虎蹲坐在那里,虎山因此而得名。
这是虎山峰顶,为明朝万里长城上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放眼远眺,江城丹东的高楼大厦和朝鲜新义州市尽收眼底。
应该说,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已经深深地凝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长城,作为历史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一个伟大民族的心灵深处!
篇五:丹东概括
丹东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行政区划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下辖三县(市)三区和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人口243万。
——丹东是中外闻名的英雄城市
6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丹东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向全世界第一次显示了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重要力量。丹东作为抗美援朝中最前沿的城市,饱受了战火的洗礼,成为了一座可歌可泣的英雄城市。在丹东,处处存留着与抗美援朝有关的印迹,鸭绿江断桥、河口断桥,还有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专题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文字,都会抖落岁月的封尘,穿越时空的隧道,引领你重回那场震撼世界的生死较量。 ——丹东是交通便捷的枢纽城市
丹东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也是规划中的东京至首尔至北京国际大通道的核心枢纽站,已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铁路交通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是贯穿整个东北亚铁路大动脉上的重要枢纽。公路交通距沈阳220公里,距大连252公里,已经开通的丹沈、丹大高速公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丹海高速公路、沈丹客专和丹大快铁,使丹东与沈阳、大连构成辽宁开放的金三角。正在建设的东北东部铁路及丹通高速公路打通了东北东部新的出海通道,将使东北东部十三个城市丰饶的资源直接面向海洋。已经开工建设的中朝鸭绿江大桥,将进一步提升丹东地区、辽宁地区乃至东北东部地区的开放度,实现对外开放水平的新飞跃。中国北方天然不冻港——丹东港距韩国仁川港仅245海里,与韩国、日本多个港口直接通航,是连接韩国、日本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丹东民航机场正在争取成为口岸机场。
——丹东是风光迷人的休闲城市
丹东依山、临江、面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素有“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地方,生态环境在国内屈指可数,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丹东淡水资源丰富,拥有河流1000多条,人均占有淡水量是全国的1.5倍、辽宁省的4.5倍。森林覆盖率达66%,是支撑辽东半岛一把天然绿伞。丹东拥有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4处,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辽宁省园林城市。赴朝旅游、边境旅游、温泉洗浴、海滨度假、高尔夫球场等特色项目令游客留连忘返,成为世人向往的休闲之都。 丹东是环境优美的江海城市。丹东是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有着绵延126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城市背靠翠绿的青山,头枕蔚蓝的黄海,侧依碧波荡漾、如诗如画的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江海之滨拥有十万八千公顷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是世界北迁徒禽的第一大停歇地,每年都有数百万只鸟类在这里迁徙、栖息,莺歌燕舞、蔚为壮观。江海造就了丹东许多天然美景,也承载着丹东人未来发展的希望。为了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使城市向江边、港口、海洋靠近,丹东正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创意规划建设丹东新区。目前,新区城市框架已经拉开,江海之都正初现端倪。 ——丹东是商机无限的开放城市
丹东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处。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2006年,列入辽宁省“五点一线”开放战略。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前沿的丹东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丹东紧紧抓住这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投入、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以率先发展、快速崛起为目标,加快以新区、大孤山、前阳、东港四大经济区为重点的沿江沿海经济带建设步伐,全力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新的增长极、东北东部新的出海口、辽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新区正在建设形成丹东未来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和商贸中心,大孤山经济区以海洋红港区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产业,建设形成连接丹东、大连,辐射鞍山、沈阳,面向日韩的重要经济区。
——丹东是产业雄厚的新兴工业城市
丹东工业历史悠久,造纸、纺织、服装、日用品等产业极具竞争力,孔雀、康齿灵等品牌享誉全国,曾有过轻工业明星城市的美誉。伴随着轻工业的发展延伸,形成了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产业结构。目前,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能源工业、金属矿开采及冶炼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六大产业为主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00户。其中黄海客车、曙光车桥、化纤等产品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丹东水电、风电、火电齐全,发电能力位居辽宁省第二位。外向型的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全国最大的草莓、板栗和贝类养殖生产和出口基地。商贸服务业、物流业蓬勃发展,是辽宁省最重要的出口商品集散地。
——丹东市“十一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丹东市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双重机遇,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市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的良好局面。“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8.9亿元,年均增长16.2%;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7:49.6:3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2504元提高到30050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亿元,年均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亿元,年均增长2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8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3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03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
5.3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7.7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13.1倍;外贸出口总值18.7亿美元,年均增长17.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6%,地区城镇化率为58.5%。
(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由2005年的34.3%提高到42.5%。工业累计投入93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2.3倍。曙光集团快速公交客车和SUV乘用车、帕斯特谷物200万吨大豆深加工一期工程、东港丰能公司风电环锻件等项目竣工投产。建设了辽东大市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SK保税物流中心、临港保税物流园区等一批重大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改造了鸭绿江景观带、虎山景区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双增百万头生猪、辽丰禽业、耘垦牧业肉食鸡养殖加工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全市重点产业园区由2005年的3个增加到12个,园区总规划面积达到29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投入超过120亿元,建成区及“五通一平”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建设标准厂房170多万平方米
SKN保税物流竣工典礼 丹东港新建码头
(三)沿江沿海经济带全面建设,新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辽宁仪器仪表产业基地、辽宁环保产业园确定为省级专业特色产业园区,辽宁(东港)再生资源产业园上升为国家“圈区管理”园区。丹东东港同城化进程全面推进。五年累计新办三资企业449家,引进域外资金1100亿元。外贸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品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年累计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达2.2亿美元,外派劳务2.96万人次。“鸭绿江国际旅游节”升格为国家级旅游节庆活动,“辽宁台湾周”长期由我市承办。
(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城市功能大幅提升。高标准改扩建了铁路丹东站。东北东部铁路丹东至通化段、丹通高速公路和丹海高速公路将于2011年实现通车。沈丹铁路客运
专线、丹大快速铁路开工建设。贯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滨海大道竣工通车。丹东(国际)中心客运站项目、丹东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加快建设。新建中朝鸭绿江大桥项目开工建设。鸭绿江西水道治理工程竣工。港口泊位不断增加,功能进一步完善,港口吞吐量达到5500万吨。实施了一批重点电力能源项目,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第一台机组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电。金山热电厂将于2011年并网发电。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运营。三湾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实施了东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城市(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重点实施了道路、供水、燃气、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主干线全面贯通,三条快速路和花园立交桥竣工通车,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400公里。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5座污水处理厂竣工投入使用。
(五)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422户国有企业通过破产、出售、重组等形式完成改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到不断巩固和完善,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试点。农村税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发放粮食直补资金6.1亿元。全市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建立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审批效率大幅提高,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安置就业3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7%以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638个,取得科技成果263个,获得授权专利1442项。基本实现一个乡镇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目标。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27.6万平方米,异地新建了丹东二中、四中、职业中专等项目。新建了黄海明珠丹东塔。改造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和市博物馆。启动了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建设工程。初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新农合覆盖率达到99.5%,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50元。新建和改扩建了市第一医院、第三医院、中医院和三县(市)中心医院等工程。新建城镇住宅1100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3平方米。实施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安置居民近2万户。新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2000余套。183个村通油路1385公里,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36元,年均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40元,年均增长14.8%。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基础设施项目最多、对外开放成效最大、民生工程推进最好的时期。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始终徘徊在全省靠后的位置,主导产业不突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城镇居民收入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公用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