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看红楼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22:27 小学作文
篇一:红楼梦作文
2楼
红楼泪眼·湘云
风摇枝叶,雨泣残红,雪欺衰草,深院锁玲珑。
芳魂销耗,空闺只影,美人迟暮,游子泣秋风。
温婉灵秀,小家碧玉,壮士未归,深院锁清秋。
一
也许太多的锦衣玉食足以掩盖你生前的坎坷际遇,而你却淡然一笑,任一湾浅愁融入夜的温柔。对望单飞的鹤影,一丝寄人篱下的伤感悄然掠过,你拖自己沉重的翅膀,想让自己成为一只改变自我的雨燕。
寂寞庭园把你灿若石榴的笑靥种植成一瀑生机盎然的青藤,渴望让所有抑郁的心灵都能在梦中握住一枕缀满温情的绿意。而此时的你,在观园中得到了太多,以致于开始觉得自身逐渐沉重。
是的,此时的你,的确是一只拖着沉重翅膀的雨燕!
二
岂是绣绒才吐?残缺了你的浅唱低吟,漫天飞絮,还能迎着谁的目光缱绻天涯?
西风惨谈,再也无力卷起半帘香雾,一任忧郁的鹅黄爬满春的画布。
温婉灵秀的你,小家碧玉的你,想起要摆脱身上沉重的翅膀,做一只能邀游于天空的雨燕,摆脱庭园中的锦衣玉食。
醉卧青石,红香散乱。芍药的芬芳曾为你掩下几许盈盈心事?而你枕花而眠的梦呓是做一只能自由飞翔,毫无负重的雨燕!
于是,你开始努力,尽所能“减肥”。
三
莺愁蝶倦,寂香几度瘦。秋阴捧出的白海棠将以怎样的怅然虚度晨昏?萧疏篱畔的雏菊又将以怎样的愁思幽缀几案?
无情的江水生生阻隔了你探寻的目光,但你始终能坚持摆脱自己所面对的困扰,于是渐渐地,你发现自己的翅膀能拍得顺畅,能飞起来了,拖起自己的身体。你已站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成为一只真正能邀游天空的雨燕!
是的,你凭自己的努力摆脱了困扰,让自己做一只真正梦呓中出现的雨燕!
即使日子再没有了归期,而你也不会有一丝遗憾,因为你实现了梦想,实现了 “减肥”的梦想! “雨燕减肥”,你是一个真正的典型,吾所敬之,故而登高作赋,聊以抒情:
人生愁恨何人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红楼泪眼奈相逢,
犹是春闺梦里人。
水边的女人
2004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我看见西子浣纱的涟漪,望见貂禅戏水的波澜,听到红袖拂水的誓言,闻到虞姬临江的哀叹。
水边的女人,永远带着那一份无悔,保持那永不失去真彩的灵动。 “汝”,于是我想到了你——黛玉。
水做成了女人,宝玉如是说。你就是那一池流过沁芳闸的活水,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
于是,一泉清流被你演绎到了极致。水边,你写下了《葬花吟》;水边,你赋出了《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柳絮。也许,你又感怀身世了,面对那池清流,你想到了“逝者如斯”;看到了随波而去的落红,你想到了“花自飘零水自流”。水成了你感情的承载,载着水做的女人的眼泪,流向远方。
但贾府并不是一个任水自流的地方,你觉得你在被束缚,被一堵堵围堤挤压着,仿佛就要成为一潭死水。你在抗争,为那一份灵动与鲜活而争取着自由。 海堂诗社或许就是一次吧。
当你写下“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时,你的灵动已一览无遗地展现在那一尺白宣之上。然而,李执却依旧把胜者的皇冠戴在了那个只会写“珍重芳姿昼掩门”的宝钗头上。不置可否,宝钗用她特有的淑女风范展现了大家闺秀的自重和懂事,而黛玉,你又输在何处?
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试问你输了吗?没有,恰恰相反,你争得了那一池的灵动。
为什么碧蓝的清池不会改变它的颜色?智者乐水,欣赏的就是它的灵动和矢志不渝的心志。黛玉,你总是在这么抗争着,为着你的初衷,也为着你不变的灵气。
也许,你已经头破血流,也许,你带着那一丝永远的悔恨辞世,然而,如水的你带来的是不可磨灭的灵性和不可变更的志气。
面对封建的枷锁,你选择了水,洗一身清洁,染一池灵动,追一方梦想。 汝——水边的女人……
点评:
本文真正要写的是《红楼梦》中的“汝”——林黛玉。黛玉“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这是“一泉清流”,但在贾府这“一潭死水”不能“任水自流的地方”,黛玉“被束缚”,被“挤压”,“已经头破血流”,面对封建的枷锁,世俗的偏见,她不服输,她“还在抗争,为那一份灵动与鲜活而争取着自由”。在灵动的水边,她写下了《葬花吟》,赋出了《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智者乐水”,黛玉这位“智者”,这位“水边的女人”,为着“不可磨灭的灵性与不可变更的志气”,“争得了那一池的灵动”,将“一泉清流”,将“水的灵动”演绎到了极致。文中所引的诗句,信手拈来,活泼灵动。小作者在特殊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内,写出这样构思新颖,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实属难能可贵。
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
——论金陵十二钗之钗黛
200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江苏考生
(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此二人原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佼佼者,却也是我按照自己的喜好难以取舍者。
黛玉是水,这已无可非议。既是从姑苏水乡走来的女子,既是为报甘露之恩的降珠仙子下凡脱胎,她自然带着股清甜的水气。她有着喜怒无常的性格,爱哭的脾气,与那作诗作词的才情,无一不带着水的特征——柔美空灵变化无常。 宝钗是山,这更是人所皆知。沉稳如她,守分如她,才情如她,根本不是普通的小山丘可比的。她仿佛是巍然耸立,顶上有着千年冰雪的长白山。她的柳絮词,更衬托出她的如山一般的沉稳;东风卷得均匀!便是如此飘无定所的柳絮,也被她写得如扎根于地一般,沉实稳重。贾母不也如此夸她么!
然而,黛玉有着她坚守的一面:对宝玉的爱情。关于爱情,我似乎还不能发表过多的看法,然而我相信,这种爱情,视肮脏的富贵官爵为泥土,不以违心的安分守时为前提。它建立在互相欣赏,心有灵犀的水面上,干净却缥缈。这是最大的喜剧却也是最大悲剧——没有功名爵位,没有门当户对,没有当时的社会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只有那单薄无力的爱情。于是,一切就像肥皂泡般,“啪”,破灭。
宝钗则不然,且不论她在“宝黛”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看她的为人处事:和气里头带着刚强,则后句描述袭人的话用在她身上也很合适。她待人接物亲厚,无论谁她都一视同仁,在被人言语冒犯后一笑置之。这需要如海一般宽阔的心胸,如水一般轻柔灵活的心思。做人能做到这样,也算得一种境界——兼具山的沉稳和水的变通。
只可惜宝玉是个情种。他看得到山水的好,看得到钗黛各自的美,却只选了一瓢水。要是以我这个旁观者的角度看来,水固不可少,但少了山这种厚实的基础,水再美,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指缝间,一点点,一点点地掉落,无能为力。我知道曹雪芹想歌颂的就是这种纯美如水的爱情,但是我觉得这太理想主义。也许,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是人最适宜的憩居之地,我这一生的志愿,就在打造这样的地方。
换句话说,我这个醉翁,其意不在山水之间,而在于灵动稳重皆有之的修养上也。
黛玉救人亦助己 宝钗难掩利己心
――新编《红楼梦》节选
福建考生
且说年前一月左右,贾府内便已开始了大年的各种准备工作。黛玉看着府里人来人往的,心里闷得慌,琢磨着往什么地方透透气去,正巧,薛姐姐亦寻思着让贾宝玉陪着出去走走,而宝二哥又恁地软缠着要黛玉相随,黛玉拗不过,也就答应了,吩咐门丫头们准备准备。宝二哥又着袭人看个好日子,大家伙一同出发。由于府内忙着,各个丫环又各有其事,宝钗和宝二哥、黛玉均同意携上两个不相熟的下人去踏雪,免得惊了府中的人。
冬阳灿烂,却免不了平地起波澜。
篇二:东莞市中考满分作文-我读红楼梦
我读红楼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
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
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篇三:红楼梦作文
以《红楼梦》为素材的高考优秀作文
一曲红楼 万声叹息
2005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
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作序的时候曾经说过:“《红楼梦》的可贵不仅在于文学价值的高深,更是因为《金陵十二钗》唱出了封建末期女性的觉醒。”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是那样世态炎凉,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黑暗的形成根源即是阶级的不平等,人性的不纯真,更是性别地位的不公正。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亦写尽了这所有盛大繁华掩盖之下因男尊女卑而引起的重重悲剧。那样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有纯洁善良的心灵,有感动世间的美丽,有字字珠玑的清好词工,却只能在那个被成年男子控制之下的凄冷社会里唱出一曲又一曲的悲歌: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青春守寡的是李纨;远嫁的探春;孤守青灯泥佛的是惜春;含冤而死的是可卿;跳井而死的是金钏??这样的红楼,这万般叹息,是为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而潸然泪下的感慨,对这个人情冷暖世间的无情的鞭笞。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这叹息不仅是对大观园里所有女性的怜惜和同情,更是为女性觉醒而高歌的铿锵之词。小小大观园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温柔富贵乡”里有勾心斗角,有凶残强暴,有尊卑之分;在这样“烈火烹油”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清新的形象,不为世俗所染,用高洁的姿态冷眼旁观。而林黛玉便是这些鲜活形象最好代表,这个世界仙姝寂寞林在大观园里既是主又是客,这特殊的地位使她清醒看到世间的各样清寂,大观园“游丝软系飘香榭”的热闹在她眼里只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惊寒。所以她会认识到自身的可贵,会为自己贞洁的爱情而努力,所以她会听到曲中唱词“如花美春,似水流年”的时候仿佛置身凡尘之外,为女性的尊贵而动容。这样的红楼,这样的万般叹息,将世间生灵的觉醒寄寓于一园之中,却让人们看到燎原星火带来的欣喜。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曹雪芹用尽沧桑的老眼,墨香四溢却又锐利的笔尖在这红楼集积所有情思,感叹了黑暗与觉醒,道尽了那个世界的种种流连??
点评:
从文章写法来说,本文仅仅是根据《红楼梦》这个个案,分析了女性在当时所遭受的不公,“小小大观园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用这个句子扣住话题,这样的文章显得构思相当简单,立意也不能说有多少出众。文章之所以获得满分,原因是作者巧妙调动了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有多少考生能够熟知文章写林黛玉的词句,而作者却能够自由而灵活地信手拈来,旧瓶装新酒,老话题就显出新意来了。而“一曲红楼,万声叹息”的复沓,使文章余韵绵绵,令人从《红楼梦》这个个案中延伸出无穷思绪,显示出作者良好的写作功底。
水边的女人
2004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我看见西子浣纱的涟漪,望见貂禅戏水的波澜,听到红袖拂水的誓言,闻到虞姬临江的哀叹。
水边的女人,永远带着那一份无悔,保持那永不失去真彩的灵动。
“汝”,于是我想到了你——黛玉。
水做成了女人,宝玉如是说。你就是那一池流过沁芳闸的活水,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
于是,一泉清流被你演绎到了极致。水边,你写下了《葬花吟》;水边,你赋出了《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柳絮。也许,你又感怀身世了,面对那池清流,你想到了“逝者如斯”;看到了随波而去的落红,你想到了“花自飘零水自流”。水成了你感情的承载,载着水做的女人的眼泪,流向远方。
但贾府并不是一个任水自流的地方,你觉得你在被束缚,被一堵堵围堤挤压着,仿佛就要成为一潭死水。你在抗争,为那一份灵动与鲜活而争取着自由。
海堂诗社或许就是一次吧。
当你写下“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时,你的灵动已一览无遗地展现在那一尺白宣之上。然而,李执却依旧把胜者的皇冠戴在了那个只会写“珍重芳姿昼掩门”的宝钗头上。不置可否,宝钗用她特有的淑女风范展现了大家闺秀的自重和懂事,而黛玉,你又输在何处?
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句“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试问你输了吗?没有,恰恰相反,你争得了那一池的灵动。
为什么碧蓝的清池不会改变它的颜色?智者乐水,欣赏的就是它的灵动和矢志不渝的心志。黛玉,你总是在这么抗争着,为着你的初衷,也为着你不变的灵气。
也许,你已经头破血流,也许,你带着那一丝永远的悔恨辞世,然而,如水的你带来的是不可磨灭的灵性和不可变更的志气。
面对封建的枷锁,你选择了水,洗一身清洁,染一池灵动,追一方梦想。
汝——水边的女人??
点评:
本文真正要写的是《红楼梦》中的“汝”——林黛玉。黛玉“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这是“一泉清流”,但在贾府这“一潭死水”不能“任水自流的地方”,黛玉“被束缚”,被“挤压”,“已经头破血流”,面对封建的枷锁,世俗的偏见,她不服输,她“还在抗争,为那一份灵动与鲜活而争取着自由”。在灵动的水边,她写下了《葬花吟》,赋出了《唐多令》,“提锄揽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
“智者乐水”,黛玉这位“智者”,这位“水边的女人”,为着“不可磨灭的灵性与不可变更的志气”,“争得了那一池的灵动”,将“一泉清流”,将“水的灵动”演绎到了极致。文中所引的诗句,信手拈来,活泼灵动。小作者在特殊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内,写出这样构思新颖,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实属难能可贵。
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
——论金陵十二钗之钗黛
2004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江苏考生
(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此二人原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佼佼者,却也是我按照自己的喜好难以取舍者。
黛玉是水,这已无可非议。既是从姑苏水乡走来的女子,既是为报甘露之恩的降珠仙子下凡脱胎,她自然带着股清甜的水气。她有着喜怒无常的性格,爱哭的脾气,与那作诗作词的才情,无一不带着水的特征——柔美空灵变化无常。
宝钗是山,这更是人所皆知。沉稳如她,守分如她,才情如她,根本不是普通的小山丘可比的。她仿佛是巍然耸立,顶上有着千年冰雪的长白山。她的柳絮词,更衬托出她的如山一般的沉稳;东风卷得均匀!便是如此飘无定所的柳絮,也被她写得如扎根于地一般,沉实稳重。贾母不也如此夸她么!
然而,黛玉有着她坚守的一面:对宝玉的爱情。关于爱情,我似乎还不能发表过多的看法,然而我相信,这种爱情,视肮脏的富贵官爵为泥土,不以违心的安分守时为前提。它建立在互相欣赏,心有灵犀的水面上,干净却缥缈。这是最大的喜剧却也是最大悲剧——没有功名爵位,没有门当户对,没有当时的社会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只有那单薄无力的爱情。于是,一切就像肥皂泡般,“啪”,破灭。
宝钗则不然,且不论她在“宝黛”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看她的为人处事:和气里头带着刚强,则后句描述袭人的话用在她身上也很合适。她待人接物亲厚,无论谁她都一视同仁,在被人言语冒犯后一笑置之。这需要如海一般宽阔的心胸,如水一般轻柔灵活的心思。做人能做到这样,也算得一种境界——兼具山的沉稳和水的变通。
只可惜宝玉是个情种。他看得到山水的好,看得到钗黛各自的美,却只选了一瓢水。要是以我这个旁观者的角度看来,水固不可少,但少了山这种厚实的基础,水再美,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指缝间,一点点,一点点地掉落,无能为力。我知道曹雪芹想歌颂的就是这种纯美如水的爱情,但是我觉得这太理想主义。也许,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是人最适宜的憩居之地,我这一生的志愿,就在打造这样的地方。
换句话说,我这个醉翁,其意不在山水之间,而在于灵动稳重皆有之的修养上也
门
2002年内蒙古考生
按: 宝玉失玉,终日痴呆,有僧送玉,与之畅谈,后,宝玉抛妻弃子,出家为僧。
那和尚已经走了,宝玉缓缓地在屋中踱着步子,脸上有着从没有过的成熟。
宝玉环视着这间华丽的屋子,像一个奢侈的梦。虽然他从小在这里长大,也习惯了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这一切,好像离他十分遥远,他在心中诵了一遍佛号“一切繁华,尽皆泡影。”他知道,外面啁啁啾啾的鸟叫声是从大观园里传来的,那是一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也是一个魔窟,吃掉了无数的好女儿。晴雯的倩影浮现在他的眼前,宝玉嘴角一动,脸上现出一丝温柔。
外面静静的,没有一丝声音,宝玉知道,所有的人都在外面听消息,“宝二爷”是这个家的重心,谁不关心?老太太、林妹妹虽已故去,可是还有王夫人、贾政,有宝钗、有袭人,她们都关心他。宝玉想着宝钗,他那温柔的妻,美丽飘逸,像山中高士,如今已有了身孕;宝玉想着贾政,他严厉的父亲,把兴家的希望全寄托在自己身上;宝玉想着袭人,负重十余年只为一个名分;宝玉想着兰儿,他热衷功名的侄儿??宝玉的心乱了,怀疑起自己的选择。
和尚的话还响在耳边:“冲破藩笼,归却本来。”宝玉长叹一声:“不容易呀!”自黛玉故后,宝玉便对家中失去信心,只是他舍不得这种衣食丰足的生活,抛不下温柔美丽的娇妻,忘不了父母亲朋的期待,过不了古佛青灯的生活,他没有勇气走出贾府。宝玉心中矛盾,整日浑浑噩噩,直到和尚来送玉。
“我本顽石,为补天而生,已失却心灵伴侣,不能失却本来。”宝玉喃喃。“这个世道越来越不堪了,贾府里只有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珍大哥、琏二哥、蓉儿、蔷儿的不学无术,荒淫无耻,女儿家玷污上八股风气,这片天已残破不堪了。”宝玉想。宝玉决定出去给自己的心灵找一片自由的天空,或许,是自己打造一片天空的时候了。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居兮,我与谁同;从我去兮,归彼大荒。”宝玉狂歌出门,众人呆了。惟宝钗珠泪双抛,暗明宝玉心意,“他要的,不是温柔,不是富贵,更不是功名,或许,这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点评」
作为考场限时之作,这篇作文当属上乘。文章有“三妙”显而易见。
一是妙扣命题。标题概言宝玉有“心结”,且为此“前思后想”,简言道出心灵的抉择状态,而“出家门”则点明抉择之向。文中细言宝玉之心如何系于贾府衣食、亲人,却又控于僧人之语,终又狂歌而走,抉择命运之状跃然纸上。 二是妙构全文。“按”语以精练的语言交代故事情节,偏不言宝玉如何抉择,将此于正文展开,可谓构思详略得当。正文前两部分以描述宝玉对贾府人与物的依恋为铺垫,后又接言他内心的矛盾及贾府的“本质”,而在中间嵌入僧人如珠的妙语,心之“结”“解”相得益彰,篇末以宝钗语直揭文章之旨,全篇思路清晰,结构浑然。
三是妙合《红楼梦》之旨。此“妙”妙在以异于《红楼梦》的情节却同于《红楼梦》的题旨构思全文。可以说文
章是对《红楼梦》中宝玉“心中早有一个成见”、“会那和尚后”“欲断尘缘”的再创造,作者的文学写作功底及文字工夫更明确地显示出来了。
任是无情也动人
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那一回,抽花瓶签,她,抽到了牡丹,下边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艳冠群芳。她文墨不输黛玉,相貌可比可卿,才能不输凤姐,女工可比袭人。她饱读诗书,严守礼仪,不失大家风范,可说是世间罕见之奇女子。身居大观园,在众姐妹之间可算佼佼者。袭人说,宝姑娘原配牡丹花。此言得之。牡丹,乃群芳之首,宝钗当之无愧。
她,安静,沉着,活活一位冷美人。有人说,沉默是一种境界。宝钗正是这样的人,把眼光放在高处,在沉默中冶炼性情。她从不多管闲事,她处事隐忍,不拘小节。然而,这并不同于黛玉的孤傲,宝钗有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样,她学会了冷眼旁观,适时展现,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于是,我要说,这位冷美人冷得精采!正应了古书上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她的“冷”,造就了她的平和,她的高人一等的安宁。
她,还是“无情”的。然而有一首诗中说:并不只有火才会欢笑/才会释放热能/有的冰/比火更热情/只是一般人/识不透她表面的寒冷。这正是宝钗。她也有少女的娇羞与热情。她的真情,并不比黛玉弱,只是她把真情放在了内心深处。她不是所谓的第三者,她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是爱宝玉的,尽管,
宝玉最终选择黛玉为其灵魂伴侣。而她,依然不悔,也不求改变些什么。然而,她深藏的如海洋般浩瀚的情感,又有多少人了解呢?真是“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南北西东??”再看她自己写出的心情:“不语婷婷又黄昏。”透过宣纸,透过笔尖,蕴藏着多少绵绵不绝的情思啊。她,有着对生命的承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我们看到的宝钗,勇敢,自信,不屈。这一切都从她的一弯浅笑,一个眼神中流露出来。诗人聂鲁达写过一句话: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当某一天,亲眼见到一棵落尽了叶,只剩一树枝干的树时,我想到了宝钗。她的生命就像这满树的枝干,清晰,坚强,勇敢。 后来,命运对她背过身去,宝玉出家了。但她面对这一切,没有怨言,她用她小小的身体,用她坚强的生命包容了这一切。
她是“无情”的,因为她有她的执着与坚定。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最动人的“无情”!
宝钗鸣冤湖北考生(2003年全国高考)
小女子宝钗近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非议,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
人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个个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有的责我破坏他人美好感情??这都是因为他们用有色的眼镜看我的缘故。
我承认我与林妹妹相比,的确有些圆滑世故,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随母亲、兄长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亲和我在这样的漩涡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却骂我虚伪,收买人心,难道我关心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和周围的每一个和平相处罢了。
有人找出我曾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这又是对我的大偏见。大家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教育“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当我面临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的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人们却忽略了呢?
木石前盟的确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呀!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调包计给我招来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还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
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词一句??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目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呢?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
点评:文章标题新颖,作者为宝钗鸣冤,设身处地为宝钗着想,很有新意。主人公宝钗为自己辩护,入情入理,从宝钗一番独白中可以看出宝钗也是一个有才气、有知识、会处事、勇于追寻自己的爱情的小女予,世人不该用有色的眼镜看人。篇末“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令人深思
23、举例说说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表现:(选择某一例即可)
①极厌恶读书。如第五回写到:当下秦可卿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燃藜图>>是鼓励人读书的画,贾宝玉一看就烦。第九回写道:宝玉进来向贾政请安,回说要上学去了,贾政嘲笑他道你哪里要上学,是想去玩,小心不要败坏了我门风。从贾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平时宝玉在上学读书上是很没有尽力的。
②对女性崇拜,也是离经叛道的。如在第二回作者就借冷子兴之口说出了贾宝玉七八岁时的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洁,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撕扇子只为搏生气了的晴雯一笑(三十一回),他为平儿理妆(四十四回),他替丫鬟瞒脏(六十一回)。
24、举例说说林黛玉的某一典型性格特征(选择某一例即可)
(一)自尊心
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林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而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众人见笑。
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一事,当送给林黛玉时,林黛玉正在宝玉房中,周瑞家的笑着说:“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宝玉便说:“什么花儿,拿来给我看看。”而林黛玉问是单送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林黛玉当时心下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二)善良、纯洁、率直、热情大方、温柔体贴等。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时,林黛玉因听宝玉对茶赏赞不绝,就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当时妙玉就当着宝玉宝钗两人之面说林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可林黛玉却不当回事。就是在丫环面前也不例外,林黛玉与宝玉交往过程中,经常闹别扭,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丫环紫娟就曾为此事当面批评林黛玉:“宝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当然在此类事情中,紫娟有许多是不明就里的,但林黛玉却没有责怪她。
宝黛之间素有矛盾。但当林黛玉处在孤苦、愁闷的心境下,宝钗给她捎来一点燕窝并与她说了几句悄悄话之后,她把心都全盘掏出来给宝钗,把内心的秘密都说了给宝钗。“若不是从前日看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钗黛之间的矛盾就这样在林黛玉的率直的坦白、纯洁的心灵面前得到了些许缓和.
25、举例说说薛宝钗某一典型性格特征(选择某一例即可)
①“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如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再如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和袭人一听到消息,就连一向奴性很强的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剥削阶级冷酷无情的本质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 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还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
②宝钗另一个主要性格特点就是虚伪。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以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
26、举例说说王熙凤某一形象特点
(一)出众的才能
在协办宁国府秦可卿的丧事,是她个人才能在作品中的初次展露。她一开始就看定了宁国府的五大弊端:“头一件事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然后,她一一对症下药,加以整顿:首先是分班管事,职责分明;其次精细考查,不容混冒;第三赏罚分明,树立诚信。于是头绪清楚成效立见,
“宁府中人知凤姐厉害,自此个人兢兢业业,不敢偷安。”
于是合族中上下人等,无不称赞??一切张罗招待,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俱不及凤姐举止大雅,言语典则;因此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旁若无人。”
(二)、弄权:贪婪、狠毒与残忍
“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一纸之书指示地方官拆散一对相爱的未婚青年,并逼得张金哥双双自杀。
“毒设相思局”(第十二回),“癞蛤蟆”式的贾瑞,偶然触犯了她的尊严,她就略施手法,无必要地置之死地。 “诱害尤二姐”(第六十八、六十九回)。她假装贤惠,把尤二姐骗入大观园,然后以最狡猾最狠毒的方法把已有身孕的尤二姐逼死,还要设法追杀她的前夫张华。
“逼死鲍二家的”(第四十四回)。凤姐过生日,举行宴会,贾琏却跟仆之妇鲍二家的通奸,她便借着酒劲撒泼,逼得鲍二家的上吊自杀。当她听说鲍二家里的将要打官司,起初也大吃一惊,但立刻就说不许赏她们的钱,还要反告她们。
篇四:红楼梦相关作文
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
——论金陵十二钗之钗黛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此二人原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佼佼者,却也是我按照自己的喜好难以取舍者。 黛玉是水,这已无可非议。既是从姑苏水乡走来的女子,既是为报甘露之恩的降珠仙子下凡脱胎,她自然带着股清甜的水气。她有着喜怒无常的性格,爱哭的脾气,与那作诗作词的才情,无一不带着水的特征——柔美空灵变化无常。
宝钗是山,这更是人所皆知。沉稳如她,守分如她,才情如她,根本不是普通的小山丘可比的。她仿佛是巍然耸立,顶上有着千年冰雪的长白山。她的柳絮词,更衬托出她的如山一般的沉稳;东风卷得均匀!便是如此飘无定所的柳絮,也被她写得如扎根于地一般,沉实稳重。贾母不也如此夸她么!
然而,黛玉有着她坚守的一面:对宝玉的爱情。关于爱情,我似乎还不能发表过多的看法,然而我相信,这种爱情,视肮脏的富贵官爵为泥土,不以违心的安分守时为前提。它建立在互相欣赏,心有灵犀的水面上,干净却缥缈。这是最大的喜剧却也是最大悲剧——没有功名爵位,没有门当户对,没有当时的社会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只有那单薄无力的爱情。于是,一切就像肥皂泡般,“啪”,破灭。
宝钗则不然,且不论她在“宝黛”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看她的为人处事:和气里头带着刚强,则后句描述袭人的话用在她身上也很合适。她待人接物亲厚,无论谁她都一视同仁,在被人言语冒犯后一笑置之。这需要如海一般宽阔的心胸,如水一般轻柔灵活的心思。做人能做到这样,也算得一种境界——兼具山的沉稳和水的变通。 只可惜宝玉是个情种。他看得到山水的好,看得到钗黛各自的美,却只选了一瓢水。要是以我这个旁观者的角度看来,水固不可少,但少了山这种厚实的基础,水再美,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指缝间,一点点,一点点地掉落,无能为力。我知道曹雪芹想歌颂的就是这种纯美如水的爱情,但是我觉得这太理想主义。也许,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是人最适宜的憩居之地,我这一生的志愿,就在打造这样的地方。
换句话说,我这个醉翁,其意不在山水之间,而在于灵动稳重皆有之的修养上也。
红楼选美记
且说这天,怡红公子贾宝玉闲着无事,于是乎邀齐“海棠诗社”成员,请来琪官、柳湘莲一干人等为评委,凤姐为总监(主管经费开支),搞一个“大观园选美”活动。
- 1 -
第一项乃服装及容貌展示。
大伙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宝姐姐微胖,不过她挺会掩饰。衣服以深色为主,长袖飘飘,显示了她的雍容华贵。黛玉则一袭长裙,手持淑女扇,作西子捧心状,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与掌声。不过,宝姐姐也不甘示弱,一路慢慢行来尽显大家闺秀之本色。史湘云爱作男儿之扮,穿上宝玉的行头简直与宝玉从一个模子里脱出来似的,一脸英气,雄姿勃发。评委们均赞叹不已,连老祖宗也频频点头。
其余人等如探春、香菱等也各有拿手。另据可靠消息,选手们此次耗去之脂粉钱为数较少。可能大家对自己容貌都很自信吧。
评委们低头评价、议论,然后打分。(分数到最后才可以公布,看官们请多多包涵。)
第二项颇重要:诗词歌赋等才艺表演。
此项大家情知薛、林二位占着不少便宜,但也不愿落后,绞尽脑汁挥笔作文。
林妹妹以《葬花词》使得大家有口皆碑。
宝钗的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令评委微笑颔首。至于湘云、探春啦,各有所长,不多做介绍。
第三项、第四项……名目繁多,直评得评委们头皮发麻。
最后,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啦!选美大赛的成绩即将揭晓!
怎么?大家的总分全都相同?那岂不是人人第一(包括正数和倒数)么?
“不行不行,坚决不行!”大赛主席宝玉直跳,老祖宗心疼不已。“重评!重评!”宝玉坚决要求再选一次。
“再评也是这个样子。”老祖宗说道。 宝玉疑惑:“原因何在?”
“其实大观园里的孩子都有过人之处,从不同的角度看,个个都能得第一。怡红公子,答案可不是惟一的。”
宝玉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他迅速转身,与诸评委嘀咕了几句。然后,他大声宣布:“林妹妹获得诗词奖第一,宝姐姐气质奖第一,湘云妹妹……第一,香菱……第一……”大家先是一怔,而后又会心)地笑了。
点评:
读罢此文,不能不为作者的大胆联想和想象而拍手称好。时下流行选美,可是能把它和红楼诸女性联系起来的,天底下怕也寻不出几个来。这还不算奇,最奇的是结果“总分全都相同”。作者借老祖宗之口道出原委:“从不同的角度看,个个都能拿第一。”至此,我们不能不反思:平日里我们评价别人的时候,标准是不是只有一个?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一个个鲜活的学生,对吗?
宝钗的独白
做为一个女子,寻一个好良人,从此平平顺顺度过一生,这有什么过错呢?
我家表面上风光,其实里面早就垮了。大哥薛蟠又是一个败家子,母亲又毫无主见。我不撑着点,为这个家打算打算,那怎么行!
寄在人家屋檐下,又不像林妹妹与贾母关系亲。我能不想办法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吗?
人道是,但见隔墙花,风雨早摧残,细料茅中草,漏夜茅舍搭,私从心底涌,花儿不如茅中草。
况且,与人相处就应和蔼,我也从没有做过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之事。
至于用金玉良缘拆散宝玉与林妹妹之间的木石前缘。这可是凤姐企划,贾母点头安排的。我不过也是其中一颗棋子罢了。
我若是一名男子,我早就凭自己去考功名,兴家业了。可叹,你知道的,在我们那个封建社会,女子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唉,不然,我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了。 你不要嘲笑我,你不理解我们的社会,我以前也曾浪漫天真过,后来吃了冷香丸,压下了这“热毒”,回归正道了。我毕竟不是那个林妹妹,到底是个仙姝,超凡脱俗。
我们那个社会,女子一生最重要的是娘家要好,但出生是天定的不可违。那就要找一个好婆家,后半生才能有保障。
你想,有多少人夫家清贫,只好一生清苦,到老了还不知是否有一口饱饭吃;若夫家不贤,犯了错很可能会牵连到妻儿的。你想那妻儿何错之有?
我原想那宝玉至少还是一个通灵人,幸许:在我的牵引下,能走上正途,给我一个依靠。没想到后来却还是疯疯癫癫。你也许没见我吵闹过吧。
后来,宝玉出了家,我也只有认了,好在有一个遗腹子,我能守着他,望他像李纳那样,能苦尽甘来。
唉,我至少也比许多女人幸福了,像那些望门寡,还没过门丈夫就死了,只能守寡一辈子(有些也跟着自杀了,自杀倒好,一了百了),只为了家族那块贞节牌坊。
其实,我很羡慕你们,只能恨自己生不逢时。罢了,罢了。
【点评】
采用人物独白写作的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多了,这是因为人物独白形式便于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能够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饱满,为自己的高考作文赢得可观的发展分。但是人物独白要写好却是不容易的,没有对原著内容的熟悉,没有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只是一味的“独
- 2 -
白”,为“独白”而“独白”,却有可能弄巧成拙。因此,本文的脱颖而出便是自然的。首先,作者对《红楼梦》和宝钗黛的爱情纠葛十分熟悉;其次,作者对宝钗的人物形象把握十分到位,仿拟人物的语言风格十分成功;第三,作者对封建时代的女性悲剧有一定的了解,笔端饱蘸悲悯与同情。因此,这篇人物独白获得满分便是自然而然的。
宝钗鸣冤
小女子宝钗近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非议,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
人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个个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有的责我破坏他人美好感情……这都是因为他们用有色的眼镜看我的缘故。
我承认我与林妹妹相比,的确有些圆滑世故,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随母亲、兄长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亲和我在这样的漩涡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却骂我虚伪,收买人心,难道我关心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和周围的每一个和平相处罢了。
有人找出我曾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这又是对我的大偏见。大家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教育“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当我面临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的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人们却忽略了呢?
木石前盟的确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呀!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调包计给我招来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还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
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词一句……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目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呢?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
点评:
文章标题新颖,作者为宝钗鸣冤,设身处地为宝钗着想,很有新意。主人公宝钗为自己辩护,入情入理,从宝
钗一番独白中可以看出宝钗也是一个有才气、有知识、会处事、勇于追寻自己的爱情的小女予,世人不该用有色的眼镜看人。篇末“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令人深思。
送玉僧妙语如珠解心结贾宝玉前思后想出家门
按: 宝玉失玉,终日痴呆,有僧送玉,与之畅谈,后,宝玉抛妻弃子,出家为僧。
那和尚已经走了,宝玉缓缓地在屋中踱着步子,脸上有着从没有过的成熟。
宝玉环视着这间华丽的屋子,像一个奢侈的梦。虽然他从小在这里长大,也习惯了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这一切,好像离他十分遥远,他在心中诵了一遍佛号“一切繁华,尽皆泡影。”他知道,外面啁啁啾啾的鸟叫声是从大观园里传来的,那是一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也是一个魔窟,吃掉了无数的好女儿。晴雯的倩影浮现在他的眼前,宝玉嘴角一动,脸上现出一丝温柔。
外面静静的,没有一丝声音,宝玉知道,所有的人都在外面听消息,“宝二爷”是这个家的重心,谁不关心?老太太、林妹妹虽已故去,可是还有王夫人、贾政,有宝钗、有袭人,她们都关心他。宝玉想着宝钗,他那温柔的妻,美丽飘逸,像山中高士,如今已有了身孕;宝玉想着贾政,他严厉的父亲,把兴家的希望全寄托在自己身上;宝玉想着袭人,负重十余年只为一个名分;宝玉想着兰儿,他热衷功名的侄儿……宝玉的心乱了,怀疑起自己的选择。
和尚的话还响在耳边:“冲破藩笼,归却本来。”宝玉长叹一声:“不容易呀!”自黛玉故后,宝玉便对家中失去信心,只是他舍不得这种衣食丰足的生活,抛不下温柔美丽的娇妻,忘不了父母亲朋的期待,过不了古佛青灯的生活,他没有勇气走出贾府。宝玉心中矛盾,整日浑浑噩噩,直到和尚来送玉。
“我本顽石,为补天而生,已失却心灵伴侣,不能失却本来。”宝玉喃喃。“这个世道越来越不堪了,贾府里只有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珍大哥、琏二哥、蓉儿、蔷儿的不学无术,荒淫无耻,女儿家玷污上八股风气,这片天已残破不堪了。”宝玉想。宝玉决定出去给自己的心灵找一片自由的天空,或许,是自己打造一片天空的时候了。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居兮,我与谁同;从我去兮,归彼大荒。”宝玉狂歌出门,众人呆了。惟宝钗珠泪双抛,暗明宝玉心意,“他要的,不是温柔,不是富贵,更不是功名,或许,这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点评】
作为考场限时之作,这篇作文当属上乘。文章有“三
- 3 -
妙”显而易见。
一是妙扣命题。标题概言宝玉有“心结”,且为此“前思后想”,简言道出心灵的抉择状态,而“出家门”则点明抉择之向。文中细言宝玉之心如何系于贾府衣食、亲人,却又控于僧人之语,终又狂歌而走,抉择命运之状跃然纸上。
二是妙构全文。“按”语以精练的语言交代故事情节,偏不言宝玉如何抉择,将此于正文展开,可谓构思详略得当。正文前两部分以描述宝玉对贾府人与物的依恋为铺垫,后又接言他内心的矛盾及贾府的“本质”,而在中间嵌入僧人如珠的妙语,心之“结”“解”相得益彰,篇末以宝钗语直揭文章之旨,全篇思路清晰,结构浑然。
三是妙合《红楼梦》之旨。此“妙”妙在以异于《红楼梦》的情节却同于《红楼梦》的题旨构思全文。可以说文章是对《红楼梦》中宝玉“心中早有一个成见”、“会那和尚后”“欲断尘缘”的再创造,作者的文学写作功底及文字工夫更明确地显示出来了。
文章不足之处在于深化心灵的“妙语”力度不够,仅有八字显得单薄,构思再精严些当可弥补不足。
任是无情也动人
那一回,抽花瓶签,她,抽到了牡丹,下边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艳冠群芳。她文墨不输黛玉,相貌可比可卿,才能不输凤姐,女工可比袭人。她饱读诗书,严守礼仪,不失大家风范,可说是世间罕见之奇女子。身居大观园,在众姐妹之间可算佼佼者。袭人说,宝姑娘原配牡丹花。此言得之。牡丹,乃群芳之首,宝钗当之无愧。
她,安静,沉着,活活一位冷美人。有人说,沉默是一种境界。宝钗正是这样的人,把眼光放在高处,在沉默中冶炼性情。她从不多管闲事,她处事隐忍,不拘小节。然而,这并不同于黛玉的孤傲,宝钗有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样,她学会了冷眼旁观,适时展现,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于是,我要说,这位冷美人冷得精采!正应了古书上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她的“冷”,造就了她的平和,她的高人一等的安宁。
她,还是“无情”的。然而有一首诗中说:并不只有火才会欢笑/才会释放热能/有的冰/比火更热情/只是一般人/识不透她表面的寒冷。这正是宝钗。她也有少女的娇羞与热情。她的真情,并不比黛玉弱,只是她把真情放在了内心深处。她不是所谓的第三者,她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是爱宝玉的,尽管,宝玉最终选择黛玉为其灵魂伴侣。而她,依然不悔,也不求改变些什么。然而,她深
藏的如海洋般浩瀚的情感,又有多少人了解呢?真是“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南北西东……”再看她自己写出的心情:“不语婷婷又黄昏。”透过宣纸,透过笔尖,蕴藏着多少绵绵不绝的情思啊。
她,有着对生命的承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我们看到的宝钗,勇敢,自信,不屈。这一切都从她的一弯浅笑,一个眼神中流露出来。诗人聂鲁达写过一句话: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当某一天,亲眼见到一棵落尽了叶,只剩一树枝干的树时,我想到了宝钗。她的生命就像这满树的枝干,清晰,坚强,勇敢。
后来,命运对她背过身去,宝玉出家了。但她面对这一切,没有怨言,她用她小小的身体,用她坚强的生命包容了这一切。
她是“无情”的,因为她有她的执着与坚定。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最动人的“无情”!
宝玉的迷惑
话说贾政外出上任,宝玉没有管束,整天地就在园中游山玩水,捉雀捕鸟,赏花吟月,和众姐妹、丫头混在一起,倒也悠哉游哉,全然不知春秋。
一日,宝玉径自前往潇湘馆,想找黛玉聊一聊,哪知黛玉正好在睡午觉,甚觉无味,于是就与紫娟闲聊。紫娟忽然说:“宝二爷,你可知道我们丫环是怎么看你的吗?我们都认为你是一个?无事忙?,也不知整天忙东忙西的忙些什么?”
这句话不知怎的却触动了宝玉,心下寻思:我虽然不在乎别的人对我怎么看,但知道一下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于是就问身后的秋蚊,“秋纹,你说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你呀,是人间的龙凤,天生的公子哥儿。”
“他呀!他是一个?混世魔王?”。闻声一看,原来是黛玉早就醒了,正望着他。“好你个林妹妹,你也诽谤我来着,看我饶不饶你。”说完就跃起来。想去呵她,黛玉一见,连忙告饶:“好宝哥哥,这可不是我说的,可是太太亲口说的。”
正闹着,正好宝钗也来了,两人连忙住手,宝钗问道:“宝兄弟你在干吗?”“宝姐姐,你来得正好,宝玉想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来告诉他。”黛玉抢答道。“他吗,他是一个?富贵闲人?,整天的就知道玩,也不放些心思,生下来就富贵,不务正业。”宝钗正说着,宝玉的眉头就皱了起来,黛玉一看,连忙岔开说:“我们不如请凤姐来说。”
不一会儿,又听门外一阵笑声:“啊哟哟!什么事儿这么急,把我拉得一路跑来。”凤姐就是这样,人未见而笑
- 4 -
先闻。
“琏二奶奶,宝玉请你来,是想让你评说一下,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秋纹笑道。
“宝玉不知动的哪一门心思。好吧,他实在想知道,我就来告诉他,他呀!天生的富贵命。虽有些?痴?却重情重义。是祖宗的心肝儿,大太的宝贝儿,有时无法无天,可见到老爷,就像老鼠见到猫,吱溜一下,吓得跑了老远。”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宝玉听后,开始“痴呆”起来: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啊!一会儿又是“无事忙”,一会儿又是“富贵闲人”。
对了,警幻仙子曾经对我说,我是“情痴恨种”。怎么这些话在我身上全都有影子,我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呢?虽说“诸法无我”,可那是佛境啊!我只是尘世一浊物而已,又怎能达到那些高僧的境界。
宝玉迷惑了。 点评: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道理,对《红楼梦》中宝玉这一艺术形象的理解,自然也是众说纷纭。作者年纪轻轻,竟能领悟到如此深刻的艺术哲理,的确不易。
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观园中众女性了如指掌,并能结合原著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再创作,利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整篇文章语言流畅自然,一气呵成,显示了作者良好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谁偷了玉坠? (话题:感情亲疏和认知的关系)
话说宝玉近日从蒋玉菡处得了一个镂空的精致玉坠,甚是喜欢。这天史湘云来怡红院玩耍,宝玉便要去取玉坠与湘云去看,可是宝玉怎么也找不到那个玉坠……
宝玉命袭人、晴雯等丫头们仔仔细细地将房内查找了一遍,可还是不见玉坠的踪影。湘云笑宝玉骗她,宝玉急了,又命丫头们找了一遍,可仍旧没有找到那个玉坠。晴雯细想了一回,她记得宝玉把玉坠放在梳妆台上的,可此时梳妆台上的确没有玉坠。宝玉便问今日可曾有嬷嬷进房来,秋纹道宝玉的乳母来过。宝玉平日里最讨厌他这个乳母。他这个乳母仗着自己奶过宝玉便眼往天上瞧,根本不顾宝玉房里丫头们的感受,来到宝玉房内,见到什么喜欢就拿什么,那日还将宝玉特意留给袭人的奶茶吃了。宝玉恨这个乳母,早就想赶她走,可多次被袭人劝住。
宝玉听说他的乳母来过,便认定是他的乳母拿了玉坠,急命小厮们去拿她。很快,宝玉的乳母来了,哭着赌咒她没有拿玉坠。宝玉不信,还要搜她的房子。那乳母担心平素里拿的东西会被发现,死活不肯让宝玉搜她的房
子,硬是要到贾母处评理。宝玉便要随她去,却被袭人劝下。袭人说小小的玉坠不值得惊动贾母,又命小丫头们再去找一遍。
这边宝玉的乳母哭着闹着要寻死,小丫头们拦住了。宝玉命小丫头们散去,随他乳母去死。因为宝玉认为他的乳母太可恶了,比起他房内的丫头们真是天壤之别。宝玉寻思:“女人怎么一经嫁了人,沾了男人的气息就变得如此浊臭……”
正当宝玉寻思时,四儿跑来说那玉坠找到了。原来那玉坠夹在了梳妆镜后边的缝里。宝玉的乳母见玉坠找到了,便愈发地要去贾母处闹。宝玉见错怪了她,也一时感到羞涩,便上去赔不是。袭人又给了乳母一串钱,让她打点酒,压压惊,这才打发走了乳母。
湘云这时在一旁笑个不停,说宝玉太武断了,不喜欢他的乳母就怀疑她是个贼,定要告诉老祖宗,治治宝玉。宝玉忙劝她不可这样,又甜言蜜语了一番,湘云才答应不去告状,还笑道:“谁偷了宝玉的玉坠,原来是那镜后的缝贼。”众人都笑得不得了,不在话下。
[点评]
对于一位中学生来说,在考场作文中能自如地运用《红楼梦》中的语言风格来改写和扩写这则故事,难能可贵。主题契合作文要求“感情的亲疏及其对事物的认知和处理”。文章结构完整,语言简洁,内容饱满。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红楼梦》外一篇 (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
且说这日宝玉被贾政痛打之后正在房里休息,忽闻得袭人道:“林姑娘来了。”便看见黛玉踱进房来,宝玉此时也顾不得肉痛,直起身来想去迎黛玉,却不料下半身动弹不得,只能“哎呦”着躺下,此时黛玉却早已踱到宝玉面前。
宝玉此时方抬起头来看黛玉,只见她全身上下全是自然装束,并无特别之处,头上也并无太多装饰,鬓角的头发却有些乱,惟独两只眼睛肿得和水桃似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真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此时这种景色,真是越发叫人疼爱了。宝玉正看得入迷,却听黛玉哭诉道:“从今后可改了吧!” 宝玉摇头道:“为了这些人,死了也值。”
黛玉见宝玉被打成这般田地,早已心疼不已,此时又听宝玉如是说更是难过,那泪珠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滚,哭得话也说不上来。宝玉见黛玉哭得跟泪人一样,知道自己又说造次了,不禁眼圈也红了,道:“好妹妹,别哭了,以后我不任性还不行吗?”
黛玉渐渐地缓了过来,至住哭声道:“你总是任性,
- 5 -
不知道事也不听别人劝,结果弄到最后,吃亏的总是自己,这次一件小事,舅舅就把你打到这般田地,合着下次你要再惹出一个大事,舅舅还不要了你的命呀!纵使你自己死了不打紧,可留下了老太太和舅妈该怎么办呢?人活着一辈子,总该听听别人的话,自己忖度着,有用的就听,没用的就当没听过,这又少不了你两斤肉,反倒能让你少吃亏。”
宝玉气生生地道:“难道宝姐姐和云妹妹让我学仕途经济也要听吗?”
黛玉哭道:“我又没说让你听他们学仕途经济,我让你忖度着她们有道理了,你就听,如果是没道理或违了你心愿的,你可以不听吗!”
宝玉这才明白黛玉的意思,看黛玉哭得正很,便赶紧为刚才的话道歉:“好妹妹,快别哭了,我知道你是最了解我的,看来我以前对你的心也没白用。”
黛玉听此言,心中甚是欢喜,但想到自己的身世不觉又流下泪来。于是便起身告辞,径自向潇湘馆走去了。
此事对宝玉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对黛玉可谓是:美人笑解心结处,缘系一语道天机。 【点评】
乍一看“情中情”、“错里错”到底谓何物?给人一种朦胧的、不甚真切的感觉这也就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以此为契机,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快速阅读下去,揭开这一悬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明亮的眼睛能透射出文章深邃的内涵,给人良好的印象。
篇五:《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是一部不休的名著。著名作家曹雪芹呕心沥血地写出了这篇鸿篇巨著。我在一次偶然中邂逅了它,自从翻开了《红楼梦》,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它。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前世的情缘,后世来还,一段神话,揭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块宝玉 写出了如烟如云的世事,让我们如痴如醉,回味无穷。
我曾经感叹结局的悲哀,黛玉的抱憾而死,宝玉的看破红尘,宝钗夜对孤灯,以及贾府的衰败,我也曾抱怨曹雪芹的狠心:为什么不成全宝黛的爱情,却让他们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他们的爱情曾经那么美好,结果却那么凄惨?
黛玉身世的凄惨,寄人篱下的痛苦,无人能知,无人能晓,孤傲自许的清高,天真的性格,注定了凄凉的结局。
她本是冰雪聪明的女子,每每对诗,她都能巧妙的对出,她的洒脱,敏捷和吟诗的才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她将无人能比的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令人佩服,令千万人为之倾倒,细细品味,那些感伤的诗句中,又隐藏了多少眼泪和辛酸。
于宝玉的爱情,本是情投意合,两情相悦,宝玉是他唯一的知己,可天不由人,性格孤僻,人缘不好,成为她通向幸福大道的绊脚石,使原本疼爱她的贾母也渐渐疏远了她,凤姐偷梁换柱,使两个人痛失所爱,黛玉含恨而去,从此天各一方,宝玉疯疯傻傻后,看破红尘,消发为僧,可悲、可叹!
《红楼梦》这部名著,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我还是陶醉于书中文字间流露出的真情,感概那些优雅、纯洁的青春少女的悲惨命运。
虽然他们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绪,合上书本想要把这份内心的涌动封住,但一闭上眼睛,那段应该被禁锢的感伤就像尘埃一样在我的思想中飞扬。
冷清的晚风撩起岁月的帘幕,斯人已去,后人无语……..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