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中西方文化冲突和共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7:33:40 体裁作文
中西方文化冲突和共存体裁作文

篇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摘要:通过对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中母女关系主题的探讨,集中展现了华裔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以及最终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的过程。衍生并讨论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兼容这一社会历史现实,揭示了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爱国情结。

关键词:母女关系;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3944 (2007) 06 - 0055 – 03

谭恩美是当代华裔美国作家中声望颇高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处女作《喜福会》(1989年)一经推出,就在美国主流文化内一炮打响,跃居美国畅销书的榜首长达9个月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25种文字,后又被改编搬上荧幕。小说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作者极其细致地探索了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关心的主题之一——家庭(母女关系)主题。

《喜福会》这部小说讲述了4位中国移民母亲和从小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们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和对民族身份的不同认识等原因由冲突到相互接受又到彼此融合的故事。谭恩美采用中国传统的叙述手法,从个人的记忆出发,以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视角,将自我经历放大,将家庭矛盾、母女冲突提升到文化冲突的层面,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寓言化,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树立了近年来美国华裔作家对中美文化关系探索的范本。作者形象地把全书构筑在一张麻将桌上,“四户人家是四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的中心都是从一个家庭转向另一个家庭”。母亲和女儿们像打麻将一样轮流坐庄,依次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喜福会>中的母亲们都经历过1日中国的贫穷战乱以及封建父权制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吴精美的母亲吴素媛在战乱中不仅失去了丈夫,还不得不忍痛放弃了襁褓中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许安梅跟随被迫改嫁做妾的母亲从宁波搬到天津,寄人篱下受尽羞辱,最后终以母亲的生命为代价脱离了那个明争暗斗的大宅院。龚琳达家处中国的北方,连年灾害迫使她从小就嫁给了一个无用的富家子弟,名为少奶奶,实则童养媳,受尽各种侮辱,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挣脱了那个“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不幸婚姻。顾映映这位富家千金由于丈夫寻花问柳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在对丈夫的憎恶下亲手杀死了腹中胎儿,从此一直生活在绝望与郁愤中直到丈大死去她才走出绝境,嫁给一位美国士兵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这4位走出各自命运阴影的母亲们来到异域他乡之后,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要求,不得不隐藏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格,但她们骨子里仍渗透着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和封建家长制思想:同样也是受害者的她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就是要严格教育、管束自己的女儿们,使其能逃脱自己这辈女人的命运,成为她们眼中的幸福女人。然而,对于母亲的管束,女儿们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着,在这个种族、阶级、性别不平等的大熔炉里,两代女性上演了一出出由相互争斗到殊途同归、相互认同的悲喜剧。

《喜福会》中的女儿们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真如当初“逃离”旧中国,投奔“自由世界”的母亲们所期望的那样,“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勿需仰仗丈夫鼻息度日”。但也如母亲们说的“除了头发和皮肤是中国式的外,她们的内部都是美国制造的”。女儿们说美式英语,吃美国食品,穿美国衣服,比起中国男孩,美国男孩更让她们倾心,她们已经全盘美化了。即使她们“回到中国穿了中国人的服装,不化装,不戴首饰,仅从她走路的样子,就能看出她是外面来的”。在同一个屋檐下,不同观念,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母女的矛盾冲突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在吴素媛和吴精美这对母女中,吴素媛认为美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可以使你成为你想要成

为的任何一类,能快速致富,快速成名”。她对女儿寄于了厚望,坚信女儿吴精美是个天才。起初想把精美塑造成秀兰邓波儿那样的童星,失败后又从杂志上剪下各种智力测试题,憧憬女儿能成个神童,结果又以失败告终。但做母亲的仍不气馁,又开始哄着女儿跟人练琴,并靠帮别人打扫卫生,换取女儿每周一次的钢琴课。女儿可一点也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她打定主意“我再也不听母亲摆布了,我不是她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为扑灭母亲“愚蠢的傲气”,她故意在钢琴演奏会上出丑,丢母亲的脸。女儿终于坚持了自己的自由,而母亲的希望也彻底落空了。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儿女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自己的骄傲。父母有权为儿女安排生活、婚姻以及未来,而儿女们必须以听从作为对父母孝敬的表现。吴素媛来到美国,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女儿身上。恰恰相反,吴精美憧憬的却是西方自由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思想“只有顺从的女儿才能生活在这屋子里”让女儿认为她不是母亲的孩子却是她的奴隶,这儿不是在中国,她应该得到民主与平等,就像其他白人孩子一样。毫无疑问,母女间彼此都深爱着对方,但她们各自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却使她们彼此之间无法真正的沟通与理解,也使彼此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成为不可避免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美国的长辈们感觉到自己不过是美国的过客,担心美国文化会夺走自己的孩子,也担心孩子会失去中国的文化遗产,于是她们竭力要求孩子接受家族传统,维持与过去传统的联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家庭”既代表着家长对子女的权力,又意味着家长与子女相互依赖的温情关系。中国人重视家族的力量:一家人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子女们有了成就是光宗耀祖。但小说中的女儿们崇尚的是美国社会文化中的“个人奋斗”。她们认为自己的成功纯粹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与父母无关。这样中国文化的“相互依赖”与美国文化的“个人奋斗”就发生了激烈冲突。龚琳达和薇弗莱这对母女,双方都曾强烈地意识到她们既互相依靠,又彼此折磨。母亲带着1日中国的屈辱来到美国,为的是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也为了能给儿女们更多地发展机会,期望通过女儿的成就来补偿自己人生的失意。而女儿偏偏深信“我就是我自己”,拒绝母亲的介入。在薇弗莱争夺小棋圣的成功道路上,母亲一直站在其身后“出谋划策”,尽管她对棋艺一窍不通。而薇弗莱却在母亲无数次拉她去唐人街炫耀之后,终于爆发出来:“为什么你非要拿我出风头?如果你自己想出风头,那么你自己为啥不学下棋呢!”母女间的这种矛盾不仅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更是一种深深的文化上的差异。在美国,父母与子女是平等的。父母对子女没有绝对的权威。在这种文化

环境中长大的女儿们对母亲们中国式的严格管束自然是一味反抗。所以当母亲们以忠孝观念要求女儿,把女儿看作她们生命的延续,希望女儿能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认为在各方面管教女儿是对她们的疼爱关心时,女儿们自然觉得不可理解,她们只会觉得母亲的言行限制了她们的自由,阻碍了她们个性的张扬。

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国民的影响深远而又根深蒂固,作为被灌输了传统观念的母亲,至亲的女儿与她无法沟通,无法达到共识让母亲们强烈地不满乃至无法忍受。她们不知不觉中对女儿的生活、婚姻强加干涉,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强加在她们身上,最终的结果常常是做女儿的不得不放弃她们的选择,或者不愿与自己的母亲推心置腹地交流自己的感受,母女之

间有了一条无形的“河”。正如龚琳达所言“我希望孩子们能将美国的环境,中国人的性格完美地结合起来。可我万万没想到这两样是无法相融的”。

《喜福会》中的4位母亲属于第一代华侨,是中西文化冲突最激烈的一代。她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虽然身在美国却仍怀念着传统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她们用中国语言、生活习俗、思想方式固执地在美国生活,吃中国菜,一半操着弊脚的英语,一半操着各自的方言或普通话,恪守中国的传统,期望用中国美德教育女儿:“怎样孝敬父母,听从母命,怎样才能不动声色,把想法隐藏在深处,再暗中掌握优势。”而她们的女儿们却截然相反,浸润了美国文化的她们从一开始就对母亲与祖国的认识产生了偏见:吴精美一直把母亲在桂林逃难的故事当作“中国的神话故事”;“喜福会”不过是“中国民间的陋习,如同‘三K党’的秘密集会,或者是像电视里印第安

人在打仗前举行的手鼓舞会一类的宗教仪式”;薇弗莱一直把母亲的出生地太原当作台湾。在女儿们的眼里,中国人迷信、落后、爱炫耀、喜攀比等等,不一而足。女儿们生活的继续,是与母女两代、过去与现在、东西方相连结、密不可分的。女儿们的身上寄托着母亲记忆的延伸、梦想的继续,这不光是母爱所能涵盖的。女儿们对自己的母亲乃至本国的准则和企望一无所知,而且漠不关心。母亲们只能无奈地看着这些女儿们长大成人,将来还会儿孙满堂,繁衍下去,却看不到将母亲们的准则和期待代代相传的可能和希望。而当女儿们回忆起成长岁月中自己的母亲时,也总是母女间的争吵,或者因为母亲而造成的一次又一次不快的情形,相比之下,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疼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小部分了。女儿们的不理解同时更代表了社会的不理解,中国母亲在异域文化中处于失语者的地位,她们没有自己的身份,她们惟一依赖的便是那股不认输的精神力量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她们以结结巴巴的英语,对女儿生活和成长进行干预和教育,表现着她们无畏的抗争以及对西方霸权的挑战。和东方意识不谋而合的是,母亲在母女对抗关系中,并不去据理力争,或和女儿争辩不休,而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忍让,以退为进的办法,正如薇弗莱所说:“她(母亲)一直隐藏在看不见的屏障后,??以炒菜锅为盾牌,以织针为剑,耐心地等待着女儿,请她进来。”

可以说4个家庭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既互相依靠又彼此折磨,构成了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母女之间有着种种的隔膜和冲突,她们之间天然的情感纽带最终还是跨越了一切鸿沟和障碍。女儿们在经历了中美文化夹缝中的种种尴尬之后,在经历了为人妻为人母的沧桑人生之后,纷纷转头回望自己的母亲,从母亲的苦难故事中汲取了无限的力量。吴精美最终理解了“中国母亲从来不在女儿面前夸奖女儿”的中国式的含蓄的爱,知道了母亲送她玉坠金项链这个“命根子”的意义,最后决定回上海与失散多年的同母异父的姐姐们相认,以慰母亲在天之灵。许露丝,这位缺乏主见的姑娘,尽管平时常把母亲的话当作耳边风,但在婚姻遭到失败之时,还是发现“美国人的想法也有严重的缺陷,因为有多种选择,很容易弄糊涂,搞不好就选错”,并悟出了“她和泰德的处境便是这样”,不再对自己的美国丈夫束手无策,在离婚纠纷中显示出自己的独立自强,维护了自己的自尊和权利。薇弗莱尽管认为母亲拿她“炫耀”,爱“虚荣”,但还是从母亲那儿学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抑制力”,即“说话占上风,得到别人尊重,最终又成了对弈中克敌制胜的策略”,看到了自己同母亲对峙的愚蠢。丽娜圣克莱尔在被母亲“痛苦的尖角”“戳痛”以后,终于恢复了老虎(她和母亲都属虎)的本性,敢于坚强面对一直俯视自己的白人丈夫。

《喜福会》中的母女们,尽管不同,尽管冲突,彼此间的深爱却是不容质疑的。也正是这种爱,使“美国”女儿们能够正视她们一直以来所排斥的中国式母亲的爱与关怀,从而在自身达到了一种和谐,而这种和谐也正体现了中美两种文化在她们身上的兼容。

正如故事中的许安梅所言:“也许正是因为她是我生的,而且是个女儿身,我是我母亲生的,也是个女儿身。我们就像台阶一样,一级一级的,不管是上还是下,都是一个方向。”1小说结尾,吴精美在从未见过面的姐姐那里,看到了母亲的影子,意识到自己与她们割不断的血缘纽带。“母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文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历史和记忆通过母亲得以重建。”女儿们通过对母亲的继承与延续实现了她们正确对待文化冲突的态度,也通过包容母亲那带有屈辱与苦难的过去更加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母亲。这也许就是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关系所表现的深邃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矛盾的最终和解象征着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向。只要有爱,完全不同的文化之间尽管有着不可避免的冲撞,也未尝不可以共存和兼容;只要有爱,人与人之间,尽管有隔阂,误解和矛盾,也未尝不可以相互包容。谭恩美通过描绘人与人之间最平常却又非比寻常的关系——母女关系,使这两种截然不同却各具魅力的文化跨越了历史的鸿沟,从不理解走向理解,从对抗走向接受。

参考文献:

[1]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严映薇,译,杭州:浙江文 艺出版社,1999.

[2]张瑞华,解读谭恩美《喜福会》中的中国麻将[J].外国文 学评论,2001,(1).

[3]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3.

[4]罗艳丽.《喜福会》中美文化的碰撞与兼容[J].三峡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5]程爱民,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 内涵[J].南京师大学报,2001,(7).

篇二:中西方文化与制度共存的哲学思考

中西方文化与制度共存的哲学思考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交流,我们更加需要站在时代新的高点来看待中西方文化与制度的差异与共同点。

中国的古典哲学起源于《易经》,《易经》起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与总结。中国人看到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是人,因而中国几千年的阶级社会中把人分成许多等级,按照相应的等级制度来管理国家。中国人因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差别,层次分隔明显。西方古典文明强调平等,随着航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首先认识了地球是个球体而不是平面,地球是绕着太阳旋转的,人生活在地球表面。太阳、地球、人处于同一平面内。等级和平等只不过是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只要人类能够不仅仅平视太阳系,思维能够跳出太阳系来俯瞰太阳系,也许很好找出双方共同的文化基因。

中国的传统哲学证明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中国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即将或已经迎来了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复兴。很多人在乐观地展望建国100周年的中国是否早已超过了美国。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并从未中断过,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哲学思想,是它引导着中国成为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一个,同时中国以前的每一个王朝都没有脱离“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窠臼。这里面有着中华传统思想的必然性,也有着我们民族平面思考问题的固定方式(天地人其实还是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的)。

太阳对太阳系内行星的吸引形成了各行星的公转轨迹。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也是人民从事各项事业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地球能够自转是因为有自己的卫星(月球),卫星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得行星经常偏离出太阳自转赤

道平面,这样有卫星的行星受到太阳引力可以分解成一个公转力和一个自转力。月球因为没有了自己的卫星因而相对于地球来说只能公转,没有自转。这也许就是月球只能一个面朝向地球的原因。因而作为地球人首先要接受社会规则的约束,其次才是有自己的相对自由,自由度的大小要看个人的能力高低。

中国人强调规则,在党心、民心一致的情况下,社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因而中国能够用3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史进程。西方国家强调平等与自由,因而社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

中西方文化与制度的不同还是因而各自观察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要想使得地球村更加和谐、稳固,中西方的政治家、哲学家不仅仅需要平视太阳系,更加需要学会俯视太阳系,去俯瞰我们的社会,这样看到的问题也更加全面。这种俯瞰问题的方式非常类似于人的第六感,而第六感往往最不会骗人。我们观看魔术,用平视的目光看到的是魔术师的精彩表演,如果我们的第六感是一只眼睛,能够从魔术师的头顶同时看到魔术师的表演,也许很多魔术只能称得上的闹剧。

人类的科学技术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远远不够,我们对自身和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这就更加需要中西方国家的人民求同存异,同心协力,共同建设好我们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篇三: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2010-01-24 01:00:35 来源: 网易历史 跟贴 0 条 手机读书

难道只是可能在冲突中间以实现一统天下的新帝国吗?我想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国家、民族的冲突,虽有文化上的原因,但更多常是政治、经济的原因,而且我们从历史发展的总体上来看,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域之间,他们是怎么发展的?常常是以文明的互相吸收和互相融合为基础。

主持人:1993年的夏天,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学者亨廷顿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同时还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作者认为在冷战之后,世界冲突的根源已经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变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就是文明的冲突。八年之后,在美国发生了惨痛的9.11事件,这也使得很多人都相信,文明的冲突的预言是真实存在的。然而文明的冲突这是不是一种必然,文明的冲突是不是可以化解的,不同的文明之间是不是可以共存。带着这些问题,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先生。我们就想请汤一介先生来为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汤先生:谢谢!刚才主持人已经讲了,就是由于这个亨廷顿1993年,他提出来文明冲突的理论,那么他提出来之后呢,受到了很多批评和讨论,那么在1996年,他又出版了一本叫做《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那么在这本书,可以看到他的有些观点多少有一点变化,有一点变化,特别是在他的这本书中文版的序言中间,他有这样一段话,他说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就是说这个从政治秩序上讲,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那么在他的有一章,叫做《文明的共性》,文明的共性这一章中间,他就提出来美国在国内,它在国内实行多元文化主义,在国外推行普世主义是不可取的。那么为什么亨廷顿会有这样的转变呢?我想有两个原因,那么一个是他看到了,他感受到了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霸权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另外一个呢,就在国内又受到了种族主义的干扰,所以他有这些改变,有一点点改变。但是就是在这同一本书中间,他仍然希望扭转这个局面,他说希望美国能扭转它对世界事物影响力下降的局面,再次确立它作为其他文明追随和效仿的这种领袖地位。那么2001年发生了9.11事件,这是个非常大的事件。在9.11事件以后,亨廷顿又发表了一本书,就是这本,就是《我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这个我们是今年才把它翻译出来。那么在这本书中间,我们可以看到,他又回到原来1993年的那个状态去了,我把他的这些话稍微介绍一下,他认为,就美国国内说多元文化的理念与美国整体国家认同,以及美国的国家利益是背道而驰的。就世界范围说,他认为现在的伊斯兰教的极端主义和潜在的非意识形态化的中国的民族主义整体,是美国的敌人。这是有他这么两段重要的思想,在他这个里面。因为照亨廷顿的看法,为了稳固美国国家认同,美国需要敌人。那么这样一种理论,可以说对于当时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一种新帝国的理论,起了文化上的支持的作用。所以2000年出版了意大利人安东尼奥·乃格利和美国麦克尔·哈特合作的一本书,叫做《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在这本书中间,他对新帝国做了一个描述,说就在我们的眼前,帝国主义正在成长,形成无边无垠,永无止境。这就是全球政治新秩序一种新的主权形式——帝国。新的主权形式正在出现,帝国是一个政治对象,他有效地控制着这些全球的交流,他是统治世界的最高权力。他做了这样的描述,他并不是赞成这个东西。那么在这个情况底下,在美国,可以说在英美等国家吧,有一些理论家就大力地宣传新帝国主义论。

我想这样一种理论,新帝国的理论,可以说正是布什总统先发制人的理论的表述。所以布什

在2002年6月1日,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就提出来所谓的三大原则,第一,美国要保持先发制人的权力。第二,美国的价值观是普世全球的。第三,保持不可挑战的军事力量。那么这是布什的所谓三大原则。依照这种新帝国论,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国家和民族中不可能不发生冲突,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可以说早就为这种新帝国主义论提供了重要的策略基础,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讲文明的共存与新轴新时代。难道只是可能在冲突中间以实现一统天下的新帝国吗?我想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国家、民族或者地域之间的冲突,虽然有文化上的原因,但是可以看到更多的常常是政治、经济的原因,而且我们从历史发展的总体上来看,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域之间,怎么发展,他们是怎么发展的?常常是以文明的互相吸收和互相融合为这个基础的。我们可以用中印两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印度的佛教文化是在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的,在一千多年中间,这两种文化传到中国以后,并没有引起大的冲突,而往往是在我们的国家里面是三个学说并存的。儒家的思想,佛教的思想,还有道教思想,它是共同存在的。并没有因为三种思想的不同而发生过严重的冲突,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所以我认为亨廷顿的这个理论,无论如何是片面的,甚至于是错误的。是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的。那么我们就要看看,我们现在到底是处在一个什么时代?是一个新帝国的时代呢,还有没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前景。

汤先生:那么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二十一世纪这个时代,我认为也许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是那个德国的一个学者叫雅斯贝尔斯提出来的,他说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在世界各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出现了不同的大的思想家,而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他主要是举了四个,一个是希腊,一个是以色列,以色列就是这个先知了,就是《圣经》的《旧约》这一部分。一个是印度,一个是中国。他认为从那以后,这些文化影响了人类社会两千多年。他在一本书叫《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间就讲,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想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个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大家从历史上看,确实是这样一种情况,有这样的不少的例子。比如在欧洲,欧洲的文艺复兴提出的口号就是回到古希腊,他要回到古希腊找寻力量,来开拓这新的局面,使得欧洲的文明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就是在印度文化的冲击之下,大概经过了八、九百年的时间,我们出现了所谓宋明理学,也叫做“新儒学”,就提出来回到孔孟,就回到先秦的孔孟,这样就开创了宋明理学的这种新的儒学的思想。所以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是存在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很可能是对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理由。

第一,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西方的殖民体系的瓦解,原来的殖民地和被压迫的一些国家或者民族有一个迫切的任务,这个迫切的任务就是要从各方面确认他们的自己的国家的独立身份,而民族文化、语言、宗教、价值观等等,正是确认他们国家的独立身份的重要支柱。

第二,公元前五世纪,那个轴心时代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呢?那个时候正是在全世界各个范围里面开始使用铁器。那么生产的大发展,从而产生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而当今,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生产大发展时期,或者是这个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吧,那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应该有一个大的飞跃,由于当今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一体化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把世界连成一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发展,将不可能像公元前五百年前后那个样子,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矛盾冲突和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中间来发展。这就是说,

每种文化,在培育自身文化的根基的同时,就必须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中间的那种优秀部分。因此,二十一世纪影响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必将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一世纪文化或许将由四种大的文化系统来主导,当然不一定只是这四种,但是这四种可能会起主导作用。那就是欧美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中东北非文化,就是伊斯兰文化。那么这四种文化系统,不仅都有很长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每种文化所影响的人口都在十亿以上。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它的文化是已经成了事实,没法割断。因为它的文化传统,已经深入到这个国家、民族的千百万人民的心中,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回到传统,并从传统中寻找力量,以推进文化的发展,共同开出世界文化共存共融的新局面,所以新轴新时代,应该以各种文化的互相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的多元共存为特征,这是另外一种前途,另外一种可能的前途。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

那么下面讲第三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能不能为文明的共存做出贡献呢?我就想从儒家和道家这两家的学说中间抽出一些思想来谈谈这个问题。那么先讲儒家,就儒家的仁学。孔子讲的,说仁者人也,就是仁爱的“仁”,就是“仁”,就是“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仁,仁爱的精神是你人自己所具有的,爱你自己的父母是最根本的。但是原始儒家的思想认为,仁爱的精神不能停止于此,不能仅仅停止在爱自己的父母上面,所以在郭店楚简中间还有两段话,他说“爱而笃之,爱也,其继之以爱人,仁也”,你爱,爱得非常厉害吧,非常爱,这只是爱,你爱,如果能够推广到爱别人,这才叫做仁,那么要做到这个有仁爱之心,也并不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孔子讲,他有个一贯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就是“要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他忠恕之道,那么这样一种思想要推广到全社会,怎么推广,所以孔子有一段话就讲,“克己复礼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假如大家都能克己复礼的话,那么天下就自然太平了。我想孔子这样一个思想,对今天我们治理国家,对世界上那些政治领袖们来讲,应该说不是没有意义的。你要使得世界能够和平共处,这样的话,恐怕应该是行仁政,不要行霸政,因为行仁政,就可以使不同文明得以共同存在和发展,你行霸道,就要引起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使文明走向单一化,形成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当然在当前我们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极端民族主义所发展成的各种恐怖主义,而这种恐怖主义也和仁爱的精神是背道相驰的。

我们知道要使不同文化之间和平共处,和谐相处,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孔子还有一个思想,对这个方面可以说做出了贡献,就是“和而不同”,你要在不同中间能够找到和谐,这样才能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得到协调,而这样一种思想,可以说现在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学者所认同。比方哈贝马斯,大家都知道这个大的学者,他就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叫做这个团结的原则,一个叫做正义的原则。他说我们应该在不同文化之间寻求对话,对话用什么原则来进行对话呢,就是一个是团结的原则,就是认为要求对其他民族文化有同情理解和加以尊重的义务,而正义的原则呢,就是要保障每个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应该让他们有发展他们民族文化的权利,一个是从义务这方面,一个是从权利这方面

中西方文化冲突和共存

讲。这样一个思想,正是孔老夫子提出来的“和而不同”思想,这个儒家文化,它可以对文明的共存提出来有积极意义的资源。

而道家的这个理论,我把它叫做道论。道家的道论能为防止文明的冲突提供有益的资源。那么老子《道德经》这一部书中间最基本的概念当然是道。大家都知道是“道”,而道呢,它的内涵,基本的内涵是什么,是自然无为。就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当然也包含不违背社会规律的事情,是道的基本特性。今天人类社会之所以有种种的纷争,

无疑都是由于权力和金钱驱使的。那些强国为了私利,扩张自己的势力,掠夺弱国的资源,推行强权政治,正是世界无序混乱的根源,也就是说帝国的霸权正是文明冲突的根源。老子主张“无事、无欲、无为”,也就是说,你不要去多干涉别人的事,那么这样老百姓就可以做到自化、自富、自朴。老百姓他自己就会教化自己,他自己就会富足起来,他自己就会朴素,这个当然对一个国家讲,扩大到世界范围也应该是这种样子。

但是当前的情况是,大国、强国在无情地压迫和掠夺小国、弱国,这正是人类社会不安宁的根源。老子他认为,知足之足,是足矣,你能够知足,这个才是足。可是帝国霸权它就是不知足。那些新帝国主义的领导者,处处发动战争,其结果处处陷入被动。这是因为被征服的国家的老百姓他不服,他们会用不怕死来反抗。所以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如果老百姓不怕死,那你用死来威胁他有什么用呢?没有用。因此我认为,老子的思想对消除文明的冲突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理论。

中国的古老经典《尚书》大家都知道,我们《诗》《书》《礼》《乐》《春秋》《易》,但是《乐》经没有了,现在只剩五经。《书经》中间有一篇叫做《尧典》,《尧典》中间有一句话叫做“协和万邦”,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邦国,那么怎么能把邦国能协和起来呢,当时尧他就主张要“协和万邦”,把所有的邦国协调起来。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很长灿烂光辉的历史文化传统,它的文化对人类社会是极为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它,使之对当前人类社会争取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协调共存,推进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做出它应有的贡献。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汤一介先生为我们带来的演讲,接下来还是我们网友的提问时间。这位网友的名字叫做“本·拉登的小秘书”。他说亨廷顿的学生福山曾经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他说西方的文化,其中包括了在经济上推行市场经济,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终将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共同模式,而通过这些方式,会改变那些非西方的文明。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认为这是不是一个发展趋势?

汤先生:这个西方的文化,在这个三、四百年以来吧,应该讲它是走在前面的。因此许多东西我们确实是应该向西方学习,这是毫无疑问的。比方西方的民主政治,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但是学习不是照搬,我们还是需要结合我们的一些实际情况来考虑,怎么样把他们的民主政治很好地运用到我们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间来。比方说他们的科学技术,那无疑是我们要大力地来吸收它,所以“五四运动”的口号就是科学与民主。那么现在也有些学者是对“五四运动”进行过分的批评,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五四运动”引进西方的科学民主,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那些消极的、负面的东西最有力的冲击,使得我们怎么样从传统走向现代。所以那个罗素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他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我们现在和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使得我们可以进入到一个新的文化发展的阶段,所以我们做了一套书,就叫做《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就是要说明西方的各种哲学流派传到中国,才使中国有了现代中国哲学。我们有这种看法,并不是要说我们古代的文化都是没有价值,因为古代人的智慧他并不一定比我们现代人低,比如亚里士多德等开创的希腊文化,你现在西方研究的很多哲学问题,还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对不对?我们现在的新儒家,叫做现代新儒家,他们研究的那些问题是什么问题,大都还是孔孟的一些问题,不过是在这个新时代怎么来发展它。所以这个雅斯贝尔斯讲到,这个轴心时代的那一批遗产,那种文明的遗产是对我们人类非常宝贵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丢掉。所以这两者有个辩证的关系。

主持人:接下来这个问题呢,非常适合您回答。网友的名字叫做“我和老夫子有个约会”,他说,您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很多的研究,对于现在,目前在中国所产生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复兴,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官方色彩您怎么看待?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所产生的呢,还是说是某种政治上的需要。

汤先生:这个儒家或者儒家思想,我想要把它作为一个分疏,不要笼统地来讲,要笼统地讲是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各种理解。我想对儒家你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虑它,一个是从政治化的儒家,就是我们把它叫做政统,就是政治的这个传统的儒家。一个是道统,就是它这个一脉相承这个道统的这个传统,就是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直到程朱陆王等等,这个道统。还有一个就是学统,学术的传统。如果你把它分疏一下的话,这个儒家思想,当它和政统结合的话,常常是负面大于正面。就是它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它就会为专制统治所利用,就使得这个政治道德化,就美化了这种专制政治。所以这方面呢,要做很好的分析。

而这个道统呢,有一个问题,就它有排它性,就是大家都知道孟子是拒杨墨,把这个墨子和杨朱,说他们是无父无君等等,这太大的排它性。而韩愈呢,他排佛,他要把那和尚都要他们还俗,把他们书都要烧掉,所以这个道统也有它的局限性。我主张是它的学统,是它这种学术传统。那学术传统在儒家里面最重要的是它的道德教化,他认为一个人做人要有一个做人的道理,你做人要有一个做人的道理。那么孔子有四句话,我觉得最重要,我常常送给别人,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知错而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你不修养你的道德,你不讲求你的学问,你听到了合乎正义的事,你不能跟着做,你错了你不能改,这是我的忧虑。我想这四句话,可以说是一个做人的道理。所以他的最大的贡献,应该讲是在做人的道理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利用发挥的资源。但是我也一再讲,任何古代的思想,你必须给它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诠释,大家都知道现在有一种诠释学嘛,你得给它做诠释,你给它做了新的诠释之后,那么就赋给它新的意义,这在沟通和了解上就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所以我想,是不是对儒家思想你要去分析它,不要笼统地说它多好。所以你复兴儒学什么意思,我想那种过分的政治化的儒学,不要去复兴它,那种排它性的道统的儒学,你也不要复兴它,你要做的是把它那个学术传统中间那些有价值的东西给予现代的诠释,这是我们需要的。

主持人:谢谢汤先生为我们带来的答案。接下来是我们在座的同学们的提问时间。

提问1:老师,你好,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您刚才提到了国际冲突的根源性的问题,那么在国际政治学科里边,他们对国际冲突的根源有以下两对矛盾,他们认为,首先第一对矛盾是国际社会是处于一个高度的无政府状态,就说没有一个凌驾于那个国际体系之上的世界政府,那么这种状态下,国际体系,它的本质就是不安全的,第二个矛盾就是当今国际社会,主要的行为体制仍然是国家,而国家它对内追求的是最高政治权威,对外追求的是平等,那么这样也就造成了国家之间互相不信任,从而这一结构导致了整个国际社会处于一种,国家之间处于一种互相猜忌,处于一种冲突的状态,那么您刚才提到了,可以用道家和儒家的一些思想来解决国际冲突,那么我想问的就是,您认为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以上这两对矛盾吗?谢谢。

汤先生:谢谢,谢谢这位同学的这个提问。解决这个国际之间的这种不安或者是当前的状况,绝不是文化这单一的东西能解决的,它是和政治经济等等都联系在一起的,我只是从文化上讲,从文化上讲。如果我们能够比较好地对儒家的,刚才讲的“仁学”和道家讲的这种“道

篇四:文化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共存与融合

文化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共存与融合

我思故我在

中文摘要:在这个人与人紧密联系的社会中,传播过程中的差异性越来越突出,甚至冲击着同一性。本文旨在探讨寻求不同文化间差异性与同一性的共存与融合,二者不是互相敌对、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共存与融合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 同一与差异性 共存与融合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是人类向自然的回归,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加之现今QQ、E-mail的电子技术的使用,“天涯若比邻”,人类变的互相间更加了解了。那么,当原本自己的“部落”与外界群体“部落”紧密联系接触后,会发现自己群体“部落”的“同一”文化和外界群体“部落”文化的不同,这就是差异性。而他们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二者不是互相敌对、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可以共存和融合的。

一、文化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共存

1.同一性也意味着对一种的差异的确认

“你是福建人”,意味着你不是“上海人”、“四川人”、“湖北人”,是一种单纯的境界区分。“你是小女孩”,意味着你不是“老爷爷”、“小伙子”,是一种简单的年龄和性别的区分。他们除了强调了“你”与“他人”的区别,同时也是“你”和“同类人”的认同。所以认同和差异总是相伴而行的。

2.在翻译的差异中获得共同的理解

有人说过:“一个成功地跨文化交流的学者是既能欣赏文化的同一性又能接受文化的相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国家或民族间存在文化差异。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性,才有翻译的必要。文化差异作为多元文化的基础,使人们可以在同一性的共识中获得理解差异的好奇心和差异的欲望。这就是各国许多名著被翻译称多国语言版本。在翻译中,译者面对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甚至有些很难完美地再现原作的内容和风格。但差异与翻译是共存的。翻译是为了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共同欣赏到不同文化的“美妙”,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好奇和欲望心,从而抱有“海纳百川”的心态共同理解对方的文化,使文化的差异性能够长存。所以翻译的价值在于体现差异性,翻译中要保持差异性。尊重文化差异性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补和融合,增强文化活力,发展文化多样性。

3.同一性与差异性在人性中的共存

人有好多种分法,其中有一种分法是好人和恶人之分。好人与恶人的差异在与人性的“善”与“恶”。 中国儒家的“性善论”不是说人性全部是善良的,而是指人性有向善的可能,即使是坏人再看见一个小孩掉到井里那一刻也会心悸一下,这就是仁善之心。没有人是完全恶的,在人性中每个人都有善的成分,即使再恶的人都存在着善的性情,这就是与身俱来的人性。

4.中韩在共同热爱韩剧中求差异

中韩在许多文化方面很相同,如:①生活文化:中韩都在性格方面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韩剧里那些家长里短、充满生活情趣的公婆斗嘴的生活情节,使人觉得有一种朴素的真实的生活质感,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让中国观众觉得非常亲切。②儒家文化:两国同处亚洲,都拥有亚洲文化的相同情感,韩剧文本中蕴藏儒家文化。家庭伦理剧中,表现出家庭成员互助友爱、孝敬父母等等一些儒家道德思想,让我们感觉十分熟悉和亲近。③语言文化:两国同属汉语言文化圈,语言上就有着共同和相似处。如:中韩一样发音的“农民”,“食堂”两国发音也非常相近。正有其基础,使得很多中国人在看韩剧时有一种语言上的接近性,而更容易快速的接受这些事物了。

这因为这些方面,使得中国观众产生了对韩剧的心理接近,对剧情了解变得更容易,理解更深刻,所以韩剧也因此更容易受中国观众的喜爱。

“人们虽然喜欢与自己相同的人交往,但是,最佳的沟通伙伴却是双方在某些变量上一致,而在某一些变量上各异,此时,信息交换效果最佳。”韩剧能在中国如此受到追捧,也是因为两国在文化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便产生了对异种文化的向往,加速了这种传播,并使得这种传播更扎深在中国观众的心中。

所以,韩剧能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其两个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根源是共存的。

二、文化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融合

1.逐渐融合

冲破传统的同性婚姻,是近几年非常“热”的一个话题。以前同性恋一直受到很多人,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人反对。因为它冲破了人们传统的婚姻观念。但自从1998年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后,陆续有许多国家渐渐的也开始颁布了同性婚姻法,并享有与异性婚姻相同的权益。迄今为止已经有36个国家承认并接受了同性婚姻。同性婚姻从别人看做是差异化,到现今已经逐渐融入正常的婚姻法中。

2.创新性融合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没有高低的区别,只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差异。它们存在在一个大的文化圈中,非主流文化常常受主流文化的支配,甚至被其同化。而近年来,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在创新方面更多的是趋于融合。人们在传统的制作上加入的非主流的元素,例如在服饰产品设计上,加入非主流图案,在影视的人物对话中适当加入非主流语言等。这都是传统文化与的非主流文化融合。当这种非主流文化越来越流行后,就会融合与主流文化了。

3.暂时性融合

一个旅游团的成员,他们在社会中有自己的身份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因为要旅游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不约而同的相遇,暂时成为一个新团体。在这个新团体中,为了安全以及旅行社的合约,他们要暂时性共同遵守合约规定的“准则”,以便能更好的旅行。这种暂时性的融合,在旅行结束后便自动解散了。

4.不约而同的融合

中国在电视上、互联网上的色情镜头向来管控的比较严。而美国在这方面却要比中国开放的多。但是在色情镜头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时,两个国家的严肃处理却是不约而同的。例如美国真人秀“美国婚配”节目,为了迎合某些观众的色情猥亵的镜头,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是同样政府的遭到处罚。

文化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二者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通过本文的分析,它们在很多方面可以是共存的,二者是谁也离不开谁,一方的存在注定着另一方的存在,彼此相依。同时它们也是可以融合的,可以是相互促进的。希望本文的分析让大家对文化传播的差异性有新的认识。

注释:

地球村:译为世界村(global village),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参考文献:

[1] 宋颜.传播与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32-36.

[2] 孙英春.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吴南松. 翻译:寻求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也谈翻译中对原文差异性的保持问题[Z].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