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远与近顾城,材料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9:22:47 作文素材
远与近顾城,材料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2013新材料作文题目训练

新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立意角度】

这是一则寓言性的材料,主要“人物”有三:青年、人们、父亲,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一个“社会”,共同演绎关于“沉香”的故事。同时,考生要明白,“沉香”是构筑故事,表达思想的核心,因此,考生只有在弄清其比喻意义的基础上,才能解开试题的“结”,从“沉香”的价值看,将其比喻为社会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根据以上分析,考生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

1.从整体的角度看:“沉香”沦为“木炭”,“千里马”沦为“驽马”,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社会现实,就此呼唤建立良性“选才”“用才”机制,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优越的社会条件。(命题人最为欣赏的角度)

2.从青年的角度看: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有自己的沉香,不同的只是很多人却羡慕别人手里的木炭,反而丢弃了自己的沉香。寓言的主人公“青年”,将“沉香”当“木炭”,表现出“没有自信”“不能坚持既定的信念”“处事浮躁”“急功近利”等缺点,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立意点。

3.从“沉香”的角度看:“沉香”比喻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不可一味地等待别人的“发现”,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勤于“积才”,还要善于“亮才”,如此,才可以避免被埋没的厄运。

亮红灯:

陶洁莲:做事情可向有经验的长者咨询。

薛烨:做事情无效后,改变行事方法,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邱建文: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眼光。

谢林洲:老马识途。

曹宇:要学会顺应社会的趋势,不要固守己见。

姚涛:平庸的东西受到热捧,罕见的东西乏人问津。

郁晓炜:事物的价值不应由个人决定。

史玥:只有经过磨砺,人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马云涛:缺少合理利用,宝物就会变成废物或者寻常之物。

黄烨:有时候,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有新突破。

张铭:遇到困难时,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周伟杰:知识的贫乏导致机遇的流失。

金雨薇:当别人不了解你的宝物时,换一种方式呈现。

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

黄烨:负担也有力量。(极为严重的跑题)

求人不如求自己,我们只能靠自己

命运是由自己去把握,而不是由谁去安排你的命运,只有你才是你人生的主人。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会倒。命运是由自己去把握,而不是由谁去安排你的命运,只有你自己才是你人生的主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说过:“掌握自己才能掌握一切。战胜自己才是最完美的胜利。”

求人不如求己,自救者得天救,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如我们所唱的《国际歌》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靠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这一颗聪明的大脑和一双勤劳的双手。世界最重要的人,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你的信心、勇敢、正直、机智、谦虚、善良、容忍、丰富的学识、勤恳的工作,才是你的护身符,才决定你的一生的成就。

有一次,一个推销员在纽约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会儿。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成换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着他,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就以一种同情、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而不是气球的颜色。”

“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同样,也是我们内在的东西使我们进步,关键在于你自己,你有权决定你的命运!

拿破仑在行军的路上看到一落水男孩在高呼救命,而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枪,对准男孩大声喊道: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靠别人的火取不了暖,看人家吃饭填不饱自己的肚子。只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而自己不去奋斗和努力,终将会一事无成。

“当自求解脱,切勿求助他人”,据说这是释迦牟尼圆寂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成功之花的种子,就在你手里,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完全取决你自己。

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可供选择的角度:

A、严格要求出精品

B、虚心是完善的重要条件(上两个是本质意义)

C、要敢于“推倒重来”(这是从A、B项生发出来,从另一角度赞扬果戈里)

D、对自己创造的成果应取审慎态度

E、何必付之一炬(这两个是逆向思维,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仓促焚毁不一定就是严肃的态度。)

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远与近顾城,材料作文)

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材料说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二则材料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三、四两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

第一段材料,主要表明人与人之间如果产生隔膜,近在咫尺,但心的距离也是远的;第二段材料,表明虽然远在天涯,但现代的高科技已经使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空间变得如在咫尺。从两段材料的主旨看,可以拟出:心灵的距离;心灵的沟通;现代科技的力量;科学使不可能变为可能。而从两则材料的对比上,可以拟出:远与近。

莫叹距离

“对我来说,写作曾经是一种折磨,现在变成了一种享受。折磨和享受之间的距离,很远又很近。”——这是突破距离阻碍的胜利者发自内心的感慨。“很远又很近”,寥寥几个字道出了距离的真谛。

距离是难以捉摸的,它虽激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却又给曾经怀着美好憧憬而最终碌碌无为的人留下了许多遗憾。一次,物理学家惠更斯的助手看到一盏吊灯摇摇欲坠,急忙上前修理。一旁的惠更斯却阻止了他,像着了魔一样死死盯着来回晃动的灯盏。不久,关于单摆运动周期的论文问世了,惠更斯也因发现单摆运动的规律而一举成名。

是的,这便是助手与科学家之间的距离,似乎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原子物理领域颇有成就的小居里夫妇,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未知粒子,他们仅凭经验便妄下定论,结果错失了发现中子的机会。

把握与错失、成功与失败、理想与现实、伟大与渺小之间,确乎存在未知的距离。对着距离发出嗟叹的,是意志薄弱的人。对强者而言,距离是挑战,是成就辉煌的必要过程。晋代的王献之练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了一代书法大家;18缸水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就是普通人与书法大师之间的距离。李时珍花了31年工夫,写了上千万字笔记,冒着生命危险吞服一些药物以便熟知药性,终于完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着——《本草纲目》;31年工夫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是普通人与杰出医学家之间的距离。居里夫人历经多年才从几十吨矿石中提取到几克镭;从几十吨到几克之间的挫折,也是普通人与伟大科学家之间的距离??距离虽然给追求理想的人们设置了障碍,但它青睐敢于超越的人。尽管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并不了解距离究竟有多长,不知道前面的艰难困苦究竟有多少,但只要有信念、有韧劲,哪怕是崇山峻岭、狭谷幽壑,也只能算作暂时的羁绊而已。

毛毛虫与翩然起舞的蝴蝶之间,也隔着一段艰险的距离——蛹内的幼虫要经历许多痛苦,冒随时被捕食的危险。唯有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斗士,在经历了蜕皮和冲刺后,才能羽化成最美丽的蝴蝶。

距离是海我造舟,距离是堑我架桥。莫叹距离之遥不可及,唯有向着成功的目标执着挺进,距离才能成就一段绮丽的人生!

保持距离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因为分别意味着要相隔遥远的距离。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了。然而,人们发现身边的烦恼也越来越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位赵太后在国家危难时临危不惧,主持朝政,接见外来使臣时应对自如,并不是一个蛮不讲理、目光短浅的老太太。但在让长安君去别国做人质这件事上,她为什么会说出“再有议此事,老妇必唾其面”的话呢?究其原因,由于关系到自己的小儿子,她没能保持适当的距离从大局上看待此事。这也是“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所在。

画家作画时,常常画几笔便退后几步瞧瞧再画。有人觉得奇怪,站得近不是看得更清吗?为什么要退后呢?其实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退后是为了更好地观察画的整体布局和整体色调。同样道理,对于涉及自己或亲近的人的事情,人们往往容易失去分寸,乱了阵脚。此时如果后退几步,保持距离再作思考,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理智行为。

如果没有忧伤,快乐便显得单调惨白。情感的宝贵之处在于丰富多样,因距离产生的伤感便是其中最动人的一种。在中国诗歌史上,思念家乡、怀念故人的诗显得最为缠绵婉转。如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诗句,使人心弦颤动,情难自已。这些作品都是诗人与亲人久别时衷情难诉而写下的佳作,可见距离也是一种酿造情感美酒的发酵物!保持距离不失为一种调节情感的好方法。

人生难免会遇到困境,与其苦苦挣扎,不如退后几步,保持适当的距离,便会觉得海阔天空!

篇二:远与近

话题材料之一:远与近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顾城) 远和近,充满玄机。

远和近,是哲学上的辩证,是时态上的正在进行时。

远的可以变成近的,近的也可以化为远的;远的正在成为近的,近的也正在渐成远的;最远的可以是最近的,最近的也可能是最远的。

(一)远与近

人生很短暂,也很漫长。在漫漫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不断追求,不断舍弃,更是不断前行。然而有一天,暮然回首,突然发现自己已与许多东西渐行渐远……

风雅远了,庸俗近了。当我们身心疲惫地应付各种社际交往和财政数字的统计时,我们常企图用经典来激活自己,用经典来掩饰内心的空虚。这时,朝我们走来的是一位柔弱的女子,她一手提着花篮,一手拿着锄头去葬花,她要去给那些个单纯、可爱的灵魂安一个家。“花榭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疯了吗?你不禁试问一声。林黛玉没有疯啊,疯的是我们这些庸俗之辈,以致我们无法跨越时代与那些浪漫风雅的心灵对话,无法沟通更无法懂得。

理想远了,名利近了。有的人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奉作自己一生的至理名言。一生为追求名利弄得是遍体鳞伤,头破血流。“名利本身没有错,一旦被追求就变得罪恶”,有人如是说过。看看我们那些先贤圣人们,为了追求理想,不惜放弃生命,或许是他们觉得用一生来追求自己的理想还不够。如果说先哲们穷得只剩下经典了,那么现代人穷得只剩下金钱和对金钱的想象罢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无疑是一个理想面前最虔诚的信徒。迫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他选择了死亡,就连死的时候都是用自己的身躯来连接两条平行的铁轨。可爱可敬的海子啊!在天堂的你是否已经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两条相交的平行线了呢?

真情远了,背叛近了。因为害怕孤独,于是我们选择携手前进,这时便出现了友情、爱情、亲情。因为这各种各样的情,我们变得坚强,哪怕偶尔也会脆弱。古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可是现在的法庭上,更多的懂得法律知识玩弄感情的小人将曾经患难与共的合作者臵于非法境地,然后独揽经营权。我只想说,在法律知识上他们是大师,可是在人格道德上,他们却是彻头彻尾的小人。“寻求了几十年,到头来全都是错了位的感情”。什么时候,我们能对别人无所求,什么时候,我们能找到自己的至情所在。我,无法预测。

什么时候,我们能像庄子那样“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作一个快乐的人呢?希望,一切都不会成为遥远的绝响!

(二)远与近 名家作品

远与近,充满玄机。

这是一种空间上的距离,从一处到另一处;这又是一种感觉上的距离,从你忽而到我。

何为远?何为近?按通常和认识就是;眼睛能看到的是近,反之则是远;耳朵能听到的是近,反之则为远;手能接触到的是近,反之则为远。

可王勃为什么要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泰戈尔为何要悲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何以成远近?”

远近不止是山川河流所说的时间,上下五千年;也不是天鹅大雁所说的空间,纵横五千年。

那这世界上又何为远?何为近呢?

曾经在一首诗这样写道;

“远与近/你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而远/看云时而近。 对,成就远近的不能仅仅局限于时间、空间,而是心灵!是可以穿越无限悠远的时间、无限辽阔空间的心灵!

为何淡泊名利的人往往喜欢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为何憧憬一展宏图的人往往喜欢李清照的“生亦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为何建下丰功伟绩的志士往往喜欢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为何刚直不阿的斗士往往喜欢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濡子牛”?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地球的南极、北极,如果心灵相通,纵然是千山万水阻隔,时光流转千载,也泯灭不了心灵的撞击火花,并在历史的长河是激起长久的共鸣!

远之为远,近之为近,在乎一心。这心,在你,在我。远,可在天涯,近,可在咫尺。 可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三)天边与身边

朋友,你是新时代的青年,你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而你心头总有一些困惑,你发现很多身边的人和事都令你小小地失望,你发现它们总是有一些瑕疵。

于是,你开始逃避身边,你看见了天边的色彩,明艳瑰丽,扑朔迷离的奇幻,更令你动心。你说,天边多么美好,向人神往。

你找到了许多条通向天边的路,你学会了上网,开始整日整夜吊在网上与别人聊天,了解天边的风俗人情,可是你忽略了身边的父母——他们正巴巴地端着热饭热菜想你吃几口,他们想知道自己的宝贝为什么与那天边的人说了那么多话却只给他们几个语气词;你也开始热衷旅游,挤着火车或买了昂贵的机票飞到别的城市或村庄去,仿佛在那里晒到的阳光都是不一样的温暖舒适,可是你忽略了就在身边的故乡——他孕育了你怀抱着你,它的每一丝空气都有你的呼吸,它多希望你也能不那么厌烦地看它一眼而不只是奔向陌生的天边。当然,你也看书,你羡慕三毛的故事张爱玲的传说,你甚至幻想穿越回到大唐大清,可是你忽略了你自己的故事——他每天由你缔造,触手可及。

朋友,我不是在否定天边的美好,我不是告诉你天边都是海市蜃楼。天边是美好的,天边让你有所期盼,天边的风景给你的眼睛注入光彩,天边的人给你的生命带来激情,天边的故事让你的心灵更加宽广智慧。你所热爱的天边确实让每个人都心驰神往。

但是亲爱的,我必须提醒你身边也有美丽。如果说天边是令人激昂的高山瀑布,身边便是供人解渴的清凉小溪。如果说天边是耀眼炫目的日月星辰,身边便是供人取暖的小小烛光;如果说天边是变幻多端的漫漫白云,身边便是供人休憩的一枕一被……你可以向往天边,但决不能丢弃身边。

那么,你该知道怎么做了吧?继续关注天边吧,你应该要知道宇宙中有我们的天宫一号,你应该知道北非的贫苦和叙利亚的战火;但也不要厌恶身边,你应该给父母一个拥抱和父母叙个家常,享受宝贵的天伦之乐。继续向往天边吧,你应该看见西藏的天山苍鹰;但也不要忽略身边,你应该对故乡有热爱,无论贫富美丑。继续沉醉天边吧,你应该阅读浩如烟海的古今典籍,你应该知道英国庄园的浪漫故事和中国传统的文学神话;但也不要远离身边,你应该努力谱写自己的传奇。

亲爱的,其实,你的身边,也就是我的天边。

(四)我就在你身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似乎在几十年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铁飞速前进,通信卫星遍布全球。过去,我们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收到邻镇亲友的书信,如今,一条短信的方便快捷把我们的距离拉近。可是,当看到手机上的短信还有当初看到跃然在纸上的文字的激动吗?我们是亲近了,还是疏远了?

饭桌上难得一见的亲近早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久久的平静。果不其然,用手机短信来代替与同桌亲友的交流,嘴巴就真正的实现了最原始的功能——吃饭。这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不!不是的,若连亲友都如此,更何况是陌生人呢?想必遇见街上的陌生人时也只能是抬起高傲的头,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吧!不禁想起姜德强,那位接到陌生人短信后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人的“最美陌生人”。倘若他接到短信后随手删除,或许一条鲜活的生命会就此枯萎。扪心自问,我们能做到吗?

18个路人的漠视仍历历在目,人与人的距离如此的近,可人心与人心,却又在刹那间变得那么遥远。此时此刻,我们还能带着居心叵测的怀疑看着跌倒在地的老人而不伸出双手吗?我们还能漠视那些在路旁哇哇大哭不懂回家的孩子吗?距离遥远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就在你身旁,却不帮助你。还记得日本撤离后,宋庆龄带领着将军夫人们,亲自帮助流落在中国的日本军人的孩子吗?她们即便对日本恨之入骨,仍然胸怀大爱接纳和帮助孩子们找回家人。虽然国籍、身份、地位相差甚远,但她们的开阔胸襟消除了人心之间的隔阂,为后人做出典范,赢得世人的尊敬。

或许,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温暖的微笑,而不是冰冷的千篇一律的手机短信;亲友之间,要的是热烈的拥抱而非手机里的语音留言;陌生人之间,要的是亲切的问候而非漠视。科技改变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却不应改变我们对生活和他人的热情。如一首歌中唱到:“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天黑时我们仰望同一片星空。”是的,伸出你的双手,给别人一个拥抱,带着热烈的微笑,总能得到他人的回应,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

我不在远处,就在你身旁。

(五)天边与身边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天边的彩虹与一片身边的晴空,两者共同汇成靓丽的风景。天边的风羡慕身边的蔚蓝,身边的云渴望五彩,天边与身边各有独特的美丽。因此,我们不必去艳羡他人身边的精彩,其实我们的曼丽正是他人也渴望的天边。

对于国人,异国便成了天边。对于遥远的外来文化,我们总是很推崇,甚至不惜唾弃与冷漠身边的传统精华。英语教育的普及,洋节日的风行,西式快餐的热潮……无一不揭示着社会崇洋媚外心理的普遍性。然而,当汉语精髓被遗落,当传统节日被淡忘,但米饭与糟糠被厌烦地推离,我能感受到身边的传统文化变得苍白。

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说过,“英语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的根。”英语是外来的,是天边的一抹霞,充其量能为生活与未来增添一抹亮色;汉语是五千年传统的,是身边的,才是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桥梁!我们不排斥外来文化的引进,但不应本末倒臵,起码的尊重好身边传统语言文化后再使用“拿来主义”关注天边。可是,事实却是与之相反的。国人总是对英语很熟悉,却极少人熟读《论语》;国人总是对单词很热情,却极少人领略“腔正音圆”的魅力。其实,我们的身边正是他人所仰望的天边,“汉语桥”栏目的创办,“儒家学说”的全球风靡都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肯定。为何我们,却不珍惜身边,却不能让身边与天边的景色共存交相辉映呢?

与此同时,传统节日的没落与异域风俗的崛起也形成了鲜明对比,提醒着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说情人节取代了七夕,圣诞节取代了元旦,虽然有失客观,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艾符蒲酒话升平”的佳景不再,“每岁登高在异乡”的情怀不再,漫天飞舞的鲜花与巧克力取代了身边触手可及却逐渐消散的传统节日。这是一种文化臣服,长久以往只会让我们失去归属感与对自身的认同感,失去身边的蔚蓝晴空。

语言如此,传统文化如此,饮食文化也“不甘人后”了!这些都在指责我们的本末倒臵、崇洋媚外的心理。我们本应在“狗不理包子”与“汉堡包”间同时享受美味,却弃前者而择后;中国餐馆本应在国外弘扬美食文化,德国人却说“中国餐馆的童子鸡不是正宗的味道”。当日本餐馆宁愿放弃一名客人也要坚持餐桌传统礼仪,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是如何愚蠢地放弃身边的精华一味追求天边的!如此愚蠢,我们真应羞愧!

外来的月亮不一定比自家庭院的圆,天边的美丽应与身边的好景共存而不是盲目取舍。怜惜与尊重传统文化,我们的身边也风景独好,我们的身边也正是他人孜孜不倦追求的天边。

篇三:《远与近》赏析

《远与近》赏析

07021415 胡燕尔

这首诗,很早的时候听过,但不知道作家,不清楚含义,那时生活阅历还少,历练不够,书也看的不多,只是在字面上欣赏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初次感觉只是淡淡的伤感。诗中创造的“你”、“我”、“云”三个意象用“远”和“近”来描述三者之间的距离,很像摄影镜中的推拉镜头,利用物理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上的距离。初次读这首诗的时候,还让我想到的是泰戈尔所说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然而,当在抒情诗鉴赏的课堂上再次遇到这首诗时,当老师用不快不慢的语调柔柔轻轻地品读这首诗时,忽然间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我第一次那么深刻的领略到这朦胧诗的美,顷刻间为顾城的文字魅力所折服。

我上网查了好多关于这首诗的鉴赏,有偏重于哲学的,有偏重于美学的,还有偏重于历史反思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个人感觉,这首诗是写爱的,写给爱人的。我觉得,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正在追求女孩子的男子。

短短的六句话,开头就是“你”,看得出,在男子心目中这个女子的重要性,“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说明了男子是那么仔细地注视着心爱的女子,对于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那么细心地观察着。“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时的主人公男子从女子的举动中看出来了,使他感到云对于女子的吸引力比自己要来的大,虽然自己在她的身边,但是还是觉得心是遥远的,云虽然飘在高空,但她却似乎跟云更近。这是心灵上的距离吗,还是无缘之人空间上的距离?

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喜欢的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爱。而他喜欢的那个女孩子,或许并不知道眼前这个男子对自己的一往情深,或者是知道了,但似乎宁愿托着腮帮凝视着窗外流动的浮云,渴望一片云的到来,也不愿意与面前的男子“敞开心扉”。她一会儿看看天上的云,一会儿看看眼前的人,有些不知所措。而悲凉的主人公真切的感受到那种状况,他觉得女子看自己时心里的距离很远,因为他不懂她的心,她看云时空间的距离却很近,但仍然愿意继续企望。企望自己所钟爱的女子能够回心转意。该说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呢还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

篇四:远与近话题的几个素材

素材一(人与人间的隔阂):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远与近》只有一个画面;两个层次:看、想;三个意象:你、我、云。短短的二十七个字,阐述了一种美妙的、长存于我们生活中但经常被我们忽略的哲理。教科书上是这么说的:对生命存在的评价,对人的评价,揭示了人和人之间的隔膜、猜疑和戒备。老师也说“引发了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存在与虚无,人类与自然的两难选择。”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人与人之间有了隔膜和猜忌,就只能侧目不敢正视了;物质是你、我、云,精神就是你对云的关注和“我”对你的深情;物质的距离客观存在,心灵的距离无法定义,无法衡量;“我”是真实的,云是飘忽的,真实的你和真实的“我”离得很远,却和飘忽的云离得很近,这岂不是人类距离造成的永恒的困惑;自然和人类,自然是原生态的,丝毫不懂虚伪和设陷,人类却在很久以前就给自己配备了面具和武器,结果,人类只能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短暂虚弱的宁静。

素材二(把握近、远的度——朋友间的远近等等):司机与小女孩的距离

他是一个开大货车的汽车司机。每次他在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时,都会感到百般寂寞。幸好每次走到这个地方时,他都能看到一个小女孩儿拿着手绢向他招手。就在这一瞬间,他感到心情好多了。小女孩儿时那么崇拜他,他有时也会笑着伸出手去和她招手。

有一天,他终于有机会在这个村子旁停一下了,于是他买了一个小玩具来到了这个高速公路旁的小院外。

这时,那个小女孩儿正好走出来,他将那个小玩具递给她,谁知那个小女孩儿竟睁大了眼惊恐递看着他。小女孩儿的母亲出来一把将女儿拉了回去,还回头看了他几眼,他呆呆地站在了那里。

瞧,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应该远远看着的东西你就不要走近,走近了便破坏了那份美好的感觉,走近了便使事物发生了质的变化。

什么都要掌握一个度,就如那个司机和那个小女孩儿的距离一样。

素材三(爱拉近距离)

是谁使九州动容?李密在《陈情表》中的肺腑之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感动皇上,同时也感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即使我们相隔了太远,这些赤字之言也足够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是什么让我们感动,不就是一个“孝”字吗?一个“老”与一个“子”字,传递了千千万万代,并使我们继续坚守下去。所以唯有真情实感,唯有肺腑之言,才能使心的“远”化作“近”。

是谁在天空遨游?庄子的《逍遥游》令我们感到无限的舒坦。我们正读它时,在惊讶于庄子的想象力之外的时候,也让自己的心与自然与人生更进一步,领悟了人生的各种境界,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周游世界。是什么让我们感到舒坦?是心灵的房费,心灵的回归。回归于自然,回到人性最初的地方,失信于自然的“远”化作“近”。

是谁留下了那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里的那“黄花池”那“西风紧”,总是催人留下相思泪。两人相爱的艰难,爱到了遍体鳞伤确实被无情地分开。那份情着实感天动地,那份思念着实让人扼腕长息。但那份心与心的的相连,爱与爱的抵达,使得人与人之间便没有了距离。“晓来谁染霜林醉”一个“染”字,让生灵万物都活起来了,都为他们的爱而伤,这让物与人也没有了距离。

好一个“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有爱的力量,就会化解人世间所有的距离,是人与人的“远”化作“近”。

篇五:小说《远与近》赏析

不能触摸的美好

——小说《远与近》赏析

《远与近》,是美国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篇短篇小说。

这是一篇哲理小说,讲述一个火车司机每当驾驶列车驶过一座临近铁路的小屋时,常有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倚在门边向他挥手致意,但是,就是这个动作,在火车司机的生活里却产生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他看来,那是一种“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象征”。每当此刻,这个司机就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极不寻常的幸福。快退休时,他决意去探望她们。可当他走到她的家门,那个曾经挥动胳膊大胆而自由地向他挥过千万次手的女人,面容倦怠,眼袋松弛,和她那已出落成体态丰盈的大姑娘的女儿一道挡在门口,充满敌意地望着他??“顷刻间,他感到极度的失望和伤心,带着二十年来满怀的希望和幻影??”

一、小说主题:充满感伤的结局,富有哲理的审美

小说的结局充满着感伤,那是一种所有的美好全部如肥皂泡般破灭的感伤:“他知道一切有关迷途获得光明的神话,闪光的铁路的远景,希望的美好小天地中的幻想之地,都已一去不复返了,永不再来了。”从而也给人们一条生活的哲理:距离产生美,而这种美好是不能触摸的;从而说明,在那个时代,人们只能向往一种美好,人与人之间没有沟通,只有距离。这种美好恰如水中花镜中月一般,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视,正如一些情感,远远地望着,不触摸、不抵达,那是一汪沉静美丽的湖水,永远是心里的一幅经典之作,久久回味而不失典雅。那是一种洗练的美,如满目青山夕阳明,带着遥远的诗意,只是永远的怀念和神往,已经是一种生活境界了。

这篇小说的主题,除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方面之外,更可以从审美意识切入,也许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本意所在,沃尔夫属于美国迷惘的一代,信奉的原则是“人所共信的东西都是虚假的”,“艺术家”和社会是隔绝的。小说《远与近》这篇小说中,幻想向现实的跌落的艺术情境,引起人们辨证的思考,同时也丰富了小说哲学内涵。小说就是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塑造,间接地揭示自己的美学观点或美学理论: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只存在于一厢情愿的心理臆想之中,一旦触碰,是会让人大失所望的。

二、人物塑造:运用心理描写,侧重前后对比

小说在人物的塑造上,用大量的笔墨对火车司机进行描写,而在这样的描写之中又是以心理描写为主。这是一个常年奔波在外的火车司机,经常见到危险和悲剧,给他的心灵带来太多的悲哀。而在见到一个女人带着女儿站在那里向他招手,他的心情顿时美好起来。可以说,母女两个人在司机的心中就是美好化身,在二十多年的旅途中给他一种信念的支撑,让他懂得世间还有美好的东西,因此也就更加心存感激并心驰神往,非要去见见这对母女不可。

小说尤其注重对司机见到母女之后的心理刻画,以此来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也使小说更加凸显结构特色:先扬后抑。以前的种种美好都在近距离的直视之中化为泡影,母女两人招手的“大胆、自由和亲热劲儿”变成见面时候的“充满猜疑,胆怯地,惴惴不安”。

小说的情节发展到这里,并没有给人物之间互相作出解释和沟通的空间,因此也形成了小说巨大的空白。女主人公为什么要招手?为什么司机没有在见面的时候

说明二十年的一切心理感受呢?让我们来一起设想一下:

也许女主人公的确曾天天招手,但是在向其丈夫招手,因为她的丈夫天天乘坐这列火车上班下班,她是一个忠实于情感和爱情的女人??

也许女人是一个盲人,她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而隆隆的火车声音给她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和美好的憧憬。她的招手是向着她永远不可企及的光明和希望??

也许女人的确招手,但是招手的原因是曾有一个亲人乘坐火车远行,她未能阻拦或未能相送,每天的招手只代表她那遥远的祝福和深深的怀念??

也许女人是个大胆泼辣,充满幻想的性情中人,而单调的生活令她窒息,只有火车的声音和气势能焕发她的激情和活力,能填补心灵的空白。火车能承载着她的希望使向未知的世界。那是想希望招手,她不用述说却能表示千言万语,大胆昭示而又无所禁忌,那是心灵的自然释放,是生命中的极至境界??

也许她真的有意向火车司机招手,但是那是在向一个符号招手,向一个远距离的审美“对象物”招手。那“对象物”是情感释放的驿站,是一个虚幻的审美世界中对象物。不能用现实的角度去衡量的。否则,将造成极大错位??

而这些的设想都无法和司机所想象的那样美好,也就是说,司机也更没有必要在这样的见面之中把这一切拆穿。

实际上,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似乎是在一个莫须有的故事,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作者是在一种近乎荒诞的情节营构中阐释一种道理:美好的事物或情感、希望实际上只是一种感觉,是主体的一种感觉,是美妙的心理,是理想化的结果,但并不等于生活的真实,更不等于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该用理想的尺度衡量生活,但是可以从审美的视角去挖掘和发现美。

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好,因为美好就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心中有一种美好的愿望和一种感觉,那个“挥动着胳膊大胆而自由地向他招手的女人并不曾改变,改变的是自己的心境和衡量事物的尺度。在他还是一个为工作而奔波的司机的时候,他对自由有一种空前的向往。向往一种自由的生活,向往那大自然中小屋以及小屋主人的那种热情而大胆的性格。在这千百次地拉响汽笛时就有千百次的呼应。于是小木屋前的女人就成为他理想王国中的一个女神,是阳光、田野、自由和美好的象征物,是司机自己心中一种美好愿望的折射。

距离产生美。也正是距离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远近的虚实,就是这远近之中,留给了人们无限宽广的思索空间。接近,再接近,本来的真实面目揭开了想象的序幕,也停止凝固了美丽的想象空间。时常在想,到底要走多久,才能抵达那片远方的美景?殊不知,美景却永远在心里,与远近无关,与距离无关。 美好是不能触摸的。

托马斯?沃尔夫的《远与近》赏析

——09广州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随笔

新会 绿茶蛋糕

读到托马斯?沃尔夫的《远与近》,马上喜欢得不得了。这样的阅读是快乐的,仿佛一次冒险之旅,车子开动了,读者让我们通向一个不可知的未来。至全

文结束,我们的思绪还没有停下来,这样的作品是耐人寻味的。

那个二十年来一直开着列车的老司机,那两个二十多年来一直站在小屋的门廊并向他挥手的女子,一个在逐渐变老,一个在慢慢长大。她们与司机是什么关系,究竟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们与司机一样带着一种期待与憧憬去找寻这两个女人,可是,一切并不如理想的美好,我们所“领悟到的那股大胆、自由与亲热劲儿,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故事的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那对母女会同司机招手,而又对他的到来显出了“困惑不解的敌意和阴沉的、畏怯的拘谨”。 想起顾城的诗句“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这是一个“距离产生美”的美学观点。云是遥远的,为何你在看时却感觉近?而我就在你的面前,为什么你在看我时却很远?也许正如列车司机所看到的,那样的招手是大胆、自由的,正因为他象彼岸盛开的花一样,美好,但触及不到,所以我们对于它抱着希望与幻想。又如《诗经》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的美丽不是她本身,而是我们的想象美化了她。而一旦我们涉水而过,我们靠近伊人,刹那间.所有的美好就会化为乌有,她只是一个“面容生硬而消瘦,肌肉松垂并形成黄黄皱褶, 小眼睛充满猜疑”的女子。我们感到了彷徨怀疑与绝望,不仅仅是因为女子还有我们所抵达的那个城镇,那些道路。正确的说,是那个我们一直幻想着试图抵达的世界在顷刻间颠覆了我们的思维。

作者设置这样一个浪漫与迷离的情景仅是让我们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吗?这让我不得不再一次细读。老司机也许还试图突破他一直所循规蹈矩的生活模式,我不得不注意文中的两句话,其中一句是“司机老了,头发变得花白,他的孩子已经结了婚”,这句话告诉我们,他与常人一样生活着,他的工作是列车司机,他的家庭应该是平凡而又幸福的,他退休了,他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小镇以及母女是他无数次经过的其中一站里的风景,但因为那样的招手充满了自由,让他印象深刻。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这样的印象成为了他生活的信念。这些支撑着他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悲哀与危险。第二句是“凡是像他这样的人所能了解的悲哀与危险,他都遇到过”。“凡是像他这样的人”是什么人?很明显,应该是生活常态下的个体,我们沿着相同的轨道行走,工作结婚生子终老,遇到悲哀与危险。我们想逃离,但因为没有勇气,所以我们一直还在车上。终于有一天,他踏上了幻想中的地方,他脱离了固定的轨道。但一切是陌生的,尽管他经过数万次,但依然彷徨与怀疑。这是否预示着我们理想中的生活只要一靠近就变成了丑陋的梦魇。

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美国小说家,短暂的一生,杰出的文学成就,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迷离的意境,也许我们还活在当下吧。

赏析

首先,从篇幅上说,这只能算作一副短篇小说,情节也算不上曲折委婉,但它也就是从这种平常的小事中反映出现代社会人性的一些阴暗面。

结构和手法:应该是以时间顺序,层层递进,还有点先扬后抑的意味儿(因为司机那个美好的想法最后还是破灭了)。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远距离的美好和近在咫尺的世态炎凉)。

环境分析:一个小镇、一条穿梭于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一间明净整洁的小屋、一块块整齐的蔬菜地、葡萄藤、鲜花盛开的花坛,充满着整洁、繁盛、朴素的舒适气氛,于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形成鲜明对比,有很强的反衬作用。以和谐的自

然环境反衬冷漠的社会环境。

小说人物分析:司机:多年操劳、孤独,他懂得一个人所能懂得的种种悲哀、欢乐、危险和辛劳。在长期工作中养成了忠诚、勇敢和谦逊的品质,并获得了司机应有的崇高和智慧。

那对母女:看似美丽、不朽、勇敢、坦率、深情、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实则和大众一样自私、冷漠、虚伪、免强、阴沉、畏怯、抑郁、迟钝。

司机的儿女:应该是和很多儿女一样并未尽到赡养父母(尤其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父母的距离很远。

小说所反映的主旨思想:在这个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问题:我们为了生存,几乎一生被操纵,我们不得不向文中的司机一样,几近一生于一个没有思想的火车头呆在一起,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思想会变得畸形,我们和自己的亲人(也可以反过来,即我们的亲人和我们),甚至可以扩大到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大家整天都在忙忙碌碌,结果什么都没有弄出头绪:反而使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隔膜——“他自己的子女都长大了,结婚了”。

当大家和自己离得很近的人(也即自己熟悉的人为了:譬如自己的亲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大家都不能以诚相待,人与人之间总有一堵看不见、推不翻的墙,我们总会感觉到人世间的自私、冷漠、虚伪、免强、世态炎凉,给人的感觉总是惆怅、疑虑、和失望,也正因为如此,大家就把希望寄托在本来就不存在的虚无身上,去寻找那学本来自己就不认识你的人,和别人永远隔得很远(有实际的距离、也有精神的距离,因为你不可能了解一个陌生人,何况你本来连你自己熟悉的人都不了解),在这些离自己本来很遥远的人身上寄托自己发自肺腑的最真诚的思想感情——就像本文的司机和那对每天和他挥手致意的母女一样,不同的是当大家(也即文中的母女)已经习惯这种虚无的精神寄托的时候,这位司机还在相信这是真的,他相信真实生活中的她们(这对母女)也会像他还在火车上工作的时候一样对他勇敢、坦率、深情,但只是不可能的,生活就是如此残酷,让他彻底绝望,一点美好的回忆也没有留下,仅有的一点心理安慰也彻底破产了。我觉得这很像我们现在的网络,大家和周围的人有隔膜的时候,总是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网络上,与一些所谓的网友倾心交谈,反而与自己周围的人没有什么话可说,即使有,也是很疑虑的瞒着不说,把彼此的心灵距离搞得很远,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与那个所谓的网友见面的时候,也许你会再次失望,如果在现实中永远保持在那种遥不可及的距离,也许人们的心灵就会得到一丝想象中的很近的慰藉了。

在生活中还有一个类似的现象就是当你和自己得出亲戚朋友分离很长时间后,大家在电话中也许会互诉新昌,但一旦大家真的相聚在一起后,也许反而会举得尴尬,这也许就是因为人是一个矛盾体的缘故吧!

文中的司机20多年来驾驶这辆火车不知从这个小镇路过了多少次,他也许对这个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座小屋都都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闭着眼睛也不会说错方位,这是多么近的距离啊!可一旦当他退休,正真的走出火车,实实在在的走在这个小镇那曾经熟悉的小路上的时候,他发现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好像他从未看到过这个小镇。他感到迷惑和慌乱,尽管他曾经千万次经过这个小镇,从车厢中看到的熟悉的小镇如今竟变得如此陌生。

当他走向那熟悉的村舍的时候,当他看到屋前那熟悉的高大的橡树,那花坛,那才元和葡萄园,再远,那铁轨的闪光的时候,他发现,他曾经梦寐以求的目的

地竟变得如此陌生,好像噩梦中的景物?为什么他会感到惆怅、疑虑和失望,我想,其实,司机也未能摆脱那以远为近,以近为远的俗套吧!这已经成了生存的潜规则,司机也是世俗中的人(不要以为司机就一定是小说中高尚的人,他也曾以这种远距离的美好想象度过了20乘365(姑且这样算)美好的一瞬,而且,这是他在见到那对虚伪、勉强的母女之前就有这种感觉的)。

现代生活或就是这样,大家都渴望美丽、不朽、万劫不变、亲切、和谐、美好、哟没、勇敢、坦率、深情,但现实往往给予我们的是世态炎凉、虚伪、勉强、阴沉、畏怯、抑郁、迟钝、迷茫、失望。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离得很近的东西看的很远,把离得很远的东西又看得很近,而且,一旦你想让离得很远的美好的东西变得离你很近、很亲切的时候,它又会让你很尴尬,让你彻底绝望。这一方面也许是因为现实社会残酷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社会是矛盾的,人是矛盾的缘故。

1、小说第一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手法分析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②渲染一种美的氛围,为下文写司机充满希望的心情作铺垫(或“为写小屋留在司机脑海里美好而持久的印象作铺垫”)。[4分。第①点1分;第②点3分,其中“渲染美的氛围”1分,“铺垫”1分,“充满希望”1分。]】

2、作品在塑造司机这个人物形象时,为什么要设置“司机曾目睹轨道上酿成的四次悲剧”和“小屋母女给司机留下深刻印象”这两个情节?(5分)

【形象赏析/因为作品意欲塑造一个面对危险与悲剧的现实,仍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的人物形象,所以,通过“轨道上的四次悲剧”这个情节,暗示司机是生活在充满危险与悲哀的现实中,又通过“小屋与母女”的情节,表现司机虽然在恶劣的环境中,也没有失去对幸福和快乐的憧憬与追求。[5分。形象概括2分,情节分析3分。]】

18.小说是如何通过对比来展现主人公的心理落差的?你认为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思考?(6分)

【意图探讨/作品前半部分,写远观小屋与母女时,司机心中充满了美好而幸福的感受;作品后半部分,写司机在近距离与小屋和母女俩接触后,却感到极度的失望与伤心。思考:①远的东西总是美好的,而近的东西往往是丑陋的。②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永远不可超越的。③虚幻的东西虽然遥远,但却很美好;真实的东西虽然近在咫尺,但却充满恐惧与悲剧。[6分。分别答对“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内容的,各得2分;只要从“远与近、理想与现实、虚与实”等方面作出合理思考的,得2分。]】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