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913事件林彪无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1:24:07 字数作文
913事件林彪无罪字数作文

篇一:913事件谜底

“9.13”事件揭“谜底”

1971年9月13日,中国发生了震惊全中国同时也震惊了全世界的事件:就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写在党章上的接班人,人民在呼喊“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接着要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的林彪忽然叛逃,在蒙古的温都尔汗摔死了。接着引发了全国的“批林运动”。这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已经过了四十多年,中外的学者研究“9.13”事件的热潮仍然久胜不衰!可见它有多么神秘难解!

最近某电视台做了一个关于“9.13”事件的节目,一连五集。内容有尚健在的林彪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有研究这段历史的专家的评说,资料可谓详尽。可是叙述的只是事件过程,而没有结论。主持人还说:林彪叛逃的原因,说法很多,至今还是一个谜。

“至今还是一个谜”的说法太“小儿科”了。林彪叛逃的原因,怎么至今还是一个谜呢?现在我们简单罗列一些人所共知的资料,就能揭开这个“谜底”。

1950年抗美援朝,毛泽东先是让林彪领兵出战。林彪称身体不好,没有接受任务任务,而由彭德怀出国打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战争。从此林彪在中国的政坛上好像消失了一样,他因患怕光的病症,整天只坐在自己家里,面对日日夜夜拉着的窗帘想心事。

一,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林彪批判彭德怀,给毛泽东送了一份大礼

到了1959年开庐山会议,原来会议的主旨是要“反左”的。只是因为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说“人民公社办早了”,“大跃进得不偿失”而得罪了毛泽东,于是180度大转弯“反右”。彭被打成彭、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头子”。在“大批判”中,林彪最为积极,给彭德怀戴的帽子最大、最重,说彭德怀是:阴谋家,野心家,伪君子。

二,毛泽东的回报是:彭德怀的国防部长被撤职,林彪当了国防部长

在解放军十大元帅中,能够胜任国防部长的人很多,可是林彪最年轻。这个年轻元帅也真“乖”:,一上任就号召全军:活学活动用毛主席著作,解放军成了全国学习的毛泽东思想的典范。于是是掀起了全国学解放军热潮。林彪又为《毛主席语录》写了“前言”:说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甚至说只要学习了毛泽东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就可以打天下、治理天下。还有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立立竿见影??的秘诀。

三,7000人大会,林彪又帮了毛泽东一把

到了1962年,毛泽东的政策把国民经已经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全国饿死了上千万人,为了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这年二月份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在报告中虽然没有点毛泽东的名字,但是他说,要把这几年的经验教训刻成石碑,立在县委、省委、中南海门前,让我们的后代子孙永远记住。(《刘少奇选》)。彭真则直接说:造成三年困难,毛主席也有责任。当时毛泽东没有为自己辩护。林彪挺身而出:他在大会发言中说:“我们党所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是正确的,是中国革命发展中的创造,人民的创造,党的创造??” “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如果毛主席的意见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的干扰的时候,

事情就要出毛病。”

一个统帅全军的林彪元帅这么说,别人还说什么呢?

四,林彪继续造神:“四个伟大”之后又有:毛泽东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以后加上了:在执行中加深理解)。毛泽东天才地创造性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顶峰??

五,到了1969年,开九大时,林彪被指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上上上下下,整个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都被红卫兵搞瘫痪了。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农林牧副渔,无法正常生活工作。于是解放军向全国范围派了军代表。当时军代表一职何等了得。一个连级军官,在一个大单位当了军代表,也是一言九鼎。实际上等于解放军“接管”了全国党和政府的权力。林彪作为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

六,九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翻盘了。

毛泽东深深懂得:枪杆子出政权,枪杆子保卫政权,枪杆子也可以颠覆政权。所谓文革前的“旧政权”被推翻了。“全国江山一片红”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可是从各大区、省、市、地、县的革委会一把手,都是解放军将领或军官。当时报纸上一个普遍宣传的口号是“解放军是毛主席缔造的,是林副主席亲自指挥的”。毛泽东对这个提法非常反感,说:缔造者就不能指挥了?到了1972年,毛泽东感到林彪尾大不掉,要“换马”了。

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的下属们,纷纷提议要林彪当国家主席。对毛泽东说来这可不是一件小事。1958年当他辞去国家主席之后,刘少奇当了国家主席。每逢“五一”“十一”《人民日报》便同时刊登两个同样大的照片。一个党主席毛泽东,一个国家主席刘少奇。二人平起平坐。毛泽东怎么想,我们不便妄加猜测,但是有一次研究“四清问题”的工作会议,没有请毛参加,他居然拿着宪法和和党章,去向刘少奇要发言权。现在林彪要当国家主席,什么意思?

现在刘少奇这个国家主席被整死了,一个国家怎么可以没有主席?可是毛泽东“上纲上线”说设立国家主席是“篡党夺权”的纲领。林彪感到他应该采取某种措施了!

这次会议还有一个小插曲:原来毛泽东的亲信和笔杆子,后来又和林彪走得很近的陈伯达,也在这次会议上凑热闹,提出来毛泽东是天才。本来“毛泽东是天才”,四个伟大,不是今天才说的,而是林彪在天安门上和毛泽东一起接见红卫兵,喊了好多年,有千百次了。那时毛泽东欣然接受。可是毛泽东要“换马”了,“天才论”成了宣扬唯心主义,先验主义的罪状。毛泽东对斯诺谈话时还说,“四个伟大讨嫌”! 七,毛泽东南巡讲话,直指林彪,二人的矛盾开始激化

这次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南巡,一路上对各地和军队和地方的领导人讲:“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计,”。暗指的就是林彪。

其实,我们如果能够问问毛泽东“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个人专制是马列主义吗?要团结,不要分裂,今天整这“反党”个明天整那个“复辟”,不允许任何不同意见,不是分裂党吗?瞒着全党,发动文化大革命,打倒了几千万各级干部,不是搞阴谋计吗?”当时没有人敢问。

毛泽东沿途的讲话,已经成为接班人的林彪,自然会有“耳报神”向他报告。于是何去何从,林彪不得不掂量一下了

八,“571”工程的出台(571是武装起义的谐音)

林彪和他的亲信们,在林立果的策动下,开始搞“571”工程了。这个只有三千多字的《纪要》,分析了文化大革命以来国内的形势,分析了毛泽东的个性和整人的手段,分析了林彪搞政政变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其后果,讲得极其详细透彻。他们说毛泽东这个人,整人不择手段。等着接班来不及,于其坐以待毙,不如破釜沉舟。于是制定了暗杀毛泽东的计划。

可是毛泽东的警惕性很高,林彪失败了。于是出现了让全世界震惊的“9.13”事件。

九,“批林”——补漏行动

毛主席的接班人,亲密战友出事了。这样的大事自然是瞒不住的。事件公布后,在全国掀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批林群众运动高潮。

在批林高潮时,我被流放到辽宁省的康平县农村,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批林文件”。其中就有“571”工程全文。

一个老农说:“毛主席那么英明,早看出林彪的阴谋诡计啦。”

是呀!以毛主席的天才,伟大,英明,正确,洞察一切,怎么没有看出林彪的野心,还提他当接班人呢?这是个大露洞,于是就有了一份学习文件:毛泽东在自己的家乡滴水洞写给江青的一封信。写信的时间署的是1966年7月8日,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信中含含糊糊说,林彪并不是一个马列主义者等等。这个文件说明:毛泽东还是“洞察一切”的:老人家早就看穿了林彪。可是“漏洞”还是补不上:既然早就看穿了林彪,为什么还提他当副统帅写在党章上呢?

现在已经揭密的中央档案说明,这封信是林彪事件之后由康生提议,张春桥起草的。

在“批林运动”中,还批判了林彪的一句话“权,权,命相连,宁肯粉身碎多,不可一日无权”。

我不记得林彪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说过这句话,但它却道出了事件的本质, 还有一个老贫农说:“毛主席那么培养林彪,他还暗杀毛主席,毛主席该多么伤心呀!” 确实,毛泽东很伤心。不久他说话就不清楚了,失眠,手臂颤抖等症状一起发作。全国的整人运动不必说了,在党内高层的斗争中,从50年代到70年代,他整过“高饶反党集团”,“彭德怀反党集团”,整过“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文化大革命把全国的党和政府——从刘少奇层到基层干部 一锅烩了。过去是无往而不胜,这次毛泽东“失手”了,林彪也没有好下场。

“9.13”的谜底,还不明白吗?

篇二:“913”事件32疑点:是谁在策划谋杀毛泽东

? “9﹒13”事件32疑点:是谁在策划谋杀毛泽东?

凤凰论坛

? 发表于:2011-9-13 13:45

? ?

作者:血裔

林彪事件32个疑点:舒云著《林彪事件完整调查》中提出32个疑点

作者:舒云

在近20年的时间里,作者舒云查阅大量史料,反复走访了一百多位当事者,获得很多惊人发现。她提出32个疑点,并对其深入调查、分析,从而对既有结论做出颠覆。

迄今为止,在中国公开出版物中,林彪依然被妖魔化。虽然“文革”已经被彻底否定,“文革”中的大案小案基本都翻了案,惟独九一三事件铁打不动,所有的脏水继续泼在林彪头上。

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正式通知》:

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仓惶出逃,狼狈投敌,叛党叛国,自取灭亡。现已查明,林彪背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极其秘密地私自调动三叉戟运输机,直升机各一架,开枪打伤跟随多年的警卫人员,于9月13日凌晨爬上三叉戟飞机,向外蒙、苏联方向飞去。??九届二中全会上,陈伯达敢于那样猖狂进攻,反党、反“九大”路线,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主要原因就是依仗林彪这个黑后台。陈伯达路线,实际上就是林彪、陈伯达路线。在九届二中全会以前,第一个坚持设国家主席、阴谋策划向党进攻的是林彪。在九届二中全会上,第一个站出来“采取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的,是林彪。审定那个“欺骗了不少同志”的《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和《林副主席指示》的八条语录的,也是林彪。

这些中央文件里,关于林彪的说法,错处很多。

文革史专家王年一教授说,虽然九一三事件披露了很多材料,但关键的材料缺失。加上大量伪造的材料,使九一三事件的很多结论是完全错的。

现在看,如果单说九一三事件本身,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数据;而且当事人没有一人历经全过程,都只接触到短短一段。

要提九一三事件,就不能不说到1970年的庐山会议,不能不说到毛泽东南巡,也不能不说到九一三事件中的各种反常现象。

部队女作家舒云,在近20年的时间里,查阅大量史料,反复走访了一百多位当事者,获得很多惊人发现。她撰写的《林彪事件完整调查》,提出32个疑点,并对其深入调查、分析,从而对既有结论做出颠覆。

1、叶群在最后半小时干了些什么?一般说,1971年9月12日夜,是叶群接到周恩来电话,才改变第二天早上6点走的决定,连夜出逃的。实际上叶群接到周恩来的电话后,还“安静”了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叶群在干什么?无人回答。

周恩来的警卫披露,周恩来在接到张耀祠报告后,特意回到人民大会堂的新疆厅,叫与会的政治局委员谁也不许离开,也不许接电话。周恩来出来后布置警卫严密封锁新疆厅,不许外面的人进去,也不许里面的人出来。里面有谁?有黄永胜。

叶群得知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又得知北京封了飞机,按常理她会想到问问黄永胜,看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却找不到黄永胜了!办公室没有,家里也没有,哪里也没有。黄永胜怎么可能找不到?于是叶群认为黄永胜被抓起来了,她才临时决定连夜走,把已经服了安眠药的林彪从床上拉起来,大叫快走,有人来抓你了。

2、设国家主席本不是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讲六遍?过去认为,毛不当国家主席,也不设国家主席,而林彪“坚决要当国家主席”。

但舒云在调查中发现,毛泽东把“不当”和“不设”分开了,“不当”是坚决的,“不设”不但不坚决,还多次说过你们愿意设就设,毛甚至设想了主席和副主席人选。根据吴法宪、邱会作披露的材料,毛让林当国家主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政治局五个常委中,林彪、陈伯达、康生、周恩来都同意设国家主席;也可以解释汪东兴在九届二中全会华北组,代表8341部队坚决要求毛泽东当国家主席。如果毛坚决不设,谁敢提设?是欲擒故纵吗?

3、在九届二中全会上,汪东兴是个什么角色?他比陈伯达跳得高,还“误导”了黄、吴、李、邱,但毛泽东却让他过了关,而把陈伯达打成“反党集团”,这是为什么?

汪东兴是个神秘人物,是他传达的毛让林彪当国家主席的意见,政治局会上说过,会下也与黄吴李邱说过。这就使庐山会议上的很多事情好解释了。

但是毛不会把意图全盘端给汪东兴,汪既然得知毛同意设国家主席,当然积极鼓吹让毛泽东当国家主席,怎么却成了反党纲领呢?

4、是林彪想当接班人吗?其实并不是林彪想当,而是毛硬要他当。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毛几次要林到会,林彪就是不来,借口有病躲在大连。林彪为什么不来?因为1966年毛给江青的信中说,对林518讲话感到不安,说从来没有这种提法。如果仅是家信,也就罢了,偏偏毛让周把信送给林彪看。林彪的518讲话完全是按毛的调子,却成了“罪过”,换谁也不会再出山了。

可是林彪为什么又出山了呢?毛让机要秘书徐业夫给林彪打电话。推测毛的意思,说林那篇518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文件,要印发给八届十中全会并传达全党。这不就等于给林彪的518讲话“平反”了吗?毛又说你不来我也宣布你是“接班人”,林彪左右不了,但他又不想让宣布。于是他匆匆到会,讲了这个意思。果然大会文件虽有这个意思,新华社又确实没有宣布。但8月18日毛接见红卫兵,刘少奇站得远远的,林彪站在毛身边,这还用宣布吗?

5、九届二中全会开幕式上林彪为什么讲话?林彪讲话是“导火索”,由汪东兴在华北组会议上的发言“点燃”,继而引发中央委员对张春桥的攻击,毛泽东大怒,最终酿成九一三事件。林彪讲话的起因是1970年8月17日张春桥在最后一次宪法讨论会上,不仅否定了歌颂毛泽东的“三个副词”,还故意把林彪比作赫鲁晓夫,激怒了吴法宪。吴法宪拍桌子大吵,会后马上打电话给北戴河的叶群,叶群马上报给林彪,又激怒了林彪。再开会时,吴法宪在林彪支持下准备反击,张春桥却不说话了,通过了“三个副词”。张春桥得到高人指点了吗?但林彪以为抓到了张春桥的小辫子。而且毛泽东故意在林彪面前说让张春桥当总理,这才有了九届二中全会开幕式林彪批张的讲话。

毛泽东南巡时说,林彪讲话他事先不知道。中央关于《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中说:林彪上了庐山,不去请示毛主席,在8月22日下午的常委会上,也没有表示要在大会上讲话。事先没有向毛主席、党中央请示报告,8月23日,林彪在九届二中全会开幕会议上,第一个跳出来发表了突然袭击。

但是,据舒云考证,毛泽东其实事先知道林彪讲话,还同意林彪不点名地批张春桥。毛泽东为什么出尔反尔?这一切都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吗?

6、毛泽东在庐山上有句名言:“大有炸平庐山之势”。没人想到毛泽东指的是修直升机停机坪。其实,在庐山上要修一块直升机场,是为了接送中央委员上山,选址的人并不知道选在毛主席居住的地方上面了,于是毛泽东生疑。

7、毛泽东拿陈伯达当替罪羊,实际上是对着林彪。但毛泽东却在《我的一点意见》中说,“我和林彪都认为”。九届二中全会公报,特意提到“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在会上讲了话。到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根据会议的议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根本看不出“电闪雷鸣”,甚至江青都认为叶群犯了错误,林彪没有什么。

8、为什么九届二中全会上华北组首先闹起来?因为华北组有陈伯达和汪东兴。陈伯达在中央负责华北地区,到华北组情有可原,为什么汪东兴也挤到华北组?致使华北组简报引发200多位中央委员一致声讨张春桥?

9、毛泽东为什么认为九届二中全会华北组简报是“反革命简报”?他认为,四、五号简报还没有出,为什么华北组抢先出第六号简报?这中间有阴谋。舒云详细调查了简报出台的过程,通过李雪峰秘书黄道霞的证词,证明不是一个"反革命

简报"。以后李雪峰、郑维山以及华北组简报都被平了反。“陈伯达反革命集团”只剩下陈伯达一人。更有意思的是陈伯达在定罪时是"林陈反党集团",1980年审判两案时却成了“江青集团主犯”,这是小孩子做游戏吗?

10、陈伯达编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讲天才的语录,并没有散发,而毛泽东《我的一点意见》说他“欺骗了200多中央委员”。没散发如何欺骗?

11、陈伯达视察华北,是反革命行动吗?中共中央在《粉碎林陈反革命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中,说九届二中全会召开前,7月中旬,陈伯达一反常态,特意穿上军装,窜到中蒙边境活动。他在李雪峰、郑维山陪同下,到处接见前线驻军,召开群众大会,发表讲话,制造声势。他的这些活动是做给苏修看的。甚至说陈伯达在林彪支持下,拉拢和联络李雪峰、郑维山等人,丧心病狂地进行反革命游说,为林陈反革命集团在九届二中全会上篡党夺权作准备。

这完全是胡说,陈伯达视察华北,是中央和毛泽东同意的。因为华北几省的头头都是军人,陪同陈伯达视察,怎么就成了阴谋呢?因为毛泽东认为华北军队多,陈伯达与军队"勾结",想造反。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913事件林彪无罪)

12、庐山会议后,林彪有行动吗?庐山会议后,毛泽东非常活跃,而林彪却没有任何活动,坐在黑屋子里等“死”。

13、1970年底,毛泽东让林彪见斯诺,林彪为什么不见?林彪知道,毛泽东想让林彪暴露。面见斯诺,林彪不可能不说话,更何况斯诺会刨根问底。美国不是有句名言嘛,你可以保持沉默,你说的每句话在法庭上都是证据。中国也有句老话:话多必失。所以林彪就是不见,他不想说话。毛泽东非常生气,才有了与斯诺那一段“四个伟大讨嫌”的话,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林彪的态度。

14、毛泽东说叶群喜欢听小道消息,可是他为什么不查小道消息的来源?其实,叶群的小道消息都来自汪东兴。

其次,叶群为什么愿意打听小道消息?因为毛泽东常常说话不算话,一件事情对张三这样说,对李四那样说。叶群只能打听汪东兴那里的小道消息,明了毛泽东的意图,以此紧跟。这也可以说明林彪一贯的思想,不想独树一帜,只想跟着毛泽东亦步亦趋。

15、是林彪不见毛泽东吗?毛泽东说林彪不见他,这怎么可能?毛泽东要见林彪,林彪敢不到?其实庐山会议后林彪想见毛泽东,想当面说清楚。为了通过江青见到毛泽东,甚至最讨厌照相的他任江青摆布照相。但毛泽东就是不见。

16、毛泽东为什么南巡?九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采取了那么多措施,而林彪却在"冬眠",毛泽东不得不南巡,打草惊蛇。

毛泽东为什么第一站选武汉?因为他认为武汉军区政委刘丰是林彪“死党”。毛泽东对刘丰大讲林彪,却又对林彪严格封锁消息,实际上他希望刘丰透露消息给

林彪。毛泽东在武汉等了几天,刘丰没有报告林彪。他只能继续到南昌、长沙,让广州军区传达到师以上干部。这是为什么?因为广州军区是林彪的“老窝”,两千多名师以上干部中总会有人报告林彪。林彪听了还能稳坐钓鱼台吗?

果然,9月8日,林立果在接到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顾同舟的报告两天后,回到北京策划杀毛泽东。

“九一三事件”前,林立果的活动很多,林彪的活动依然没有,那么林彪知道林立果的三个方案吗?没有证据。倒有证据表明,9月12日林彪提出要见尼克松。

17、毛泽东事先知道林立果的行动计划吗?以前探讨九一三的文章,毛泽东南巡和林立果的动作是各写各的,所有的研究者都没有把毛泽东的行动和林立果的行动放在一起看,虽然包括汪东兴的文章也简单提到毛泽东对林立果的行动有所察觉,但未深入。

舒云在调查中发现,把两者放在一起,就会发现毛泽东的每一步都在林立果刚刚议论之际,好像毛泽东有千里眼、顺风耳一般。

毛泽东到杭州,正是林立果议论如何杀他的时候,毛泽东分外警觉。林立果说炸专列,毛泽东马上命令专列转移,汪东兴还提出在专列上搭个棚子防晒(实际是防轰炸)。林立果说炸硕放桥,硕放铁路沿线马上派部队巡逻,严查铁路涵洞、桥梁。毛泽东突然调回专列,紧急开往上海。林立果想烧上海虹桥机场的油库,汪东兴命令油库加双岗,毛泽东到了上海不下专列,随时准备出发。最后毛泽东突然回到北京,怕林立果轰炸中南海,白天到了丰台,却一直到天黑才回到中南海??这一切都说明,林立果身边有毛泽东的耳目。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18、林立果的“三个方案”为什么都没有展开?9月12日毛泽东突然回到北京,打破了林立果杀毛的企图。林立果只好采取第二个方案打算南逃广州。还在研究南逃名单时,周恩来下令封锁飞机,林立果只好采取第三个方案北逃苏联。

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疑点:毛泽东突然回到北京,谁报告了林立果,才使林立果连夜飞往北戴河?为什么这位告密者没有被清洗?这个以前被忽略的细节,舒云经过采访和研究,给予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林立果的三个方案都没能展开,更充分地说明了毛泽东有内线。

19、林彪手令怎么会有两个?过去包括“两案”审理,都认定只有一张林彪手令。而舒云在采访中最先发现,林彪手令有横竖两张。那么林彪手令是林彪写的吗?舒云分析了林彪手令的内容、语气、笔迹,认定是模仿。

20、林豆豆得知母亲和弟弟的企图,为什么没有向林彪报告?8341部队副团长张宏要报告,为什么被姜作寿阻拦?林彪到底知不知道逃往苏联?如果有人报告他,他还会不会走?

21、李文普为什么编造“林彪问伊尔库茨克有多远”?九一三事件前林豆豆反复

篇三:刘家驹:我写林彪传的遭遇

刘家驹:我写林彪传的遭遇

时间:2013-03-21 09:16:34 来源:炎黄春秋 作者:

接受撰写林彪传任务,初见“监护”中的林豆豆

1986年春,解放军出版社《星火燎原》编辑部约我撰写林彪传。虽说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要写一个已定性为“叛党叛国、谋害毛泽东主席的元凶”,我笔触的尺度怎么把握?编辑部主任王长龙给我消除疑虑,说他们编辑部准备为元帅立传,不能没有林彪,林彪是个特殊人物,写他的书,目前只能作为内部读物,出版计划已得到总政宣传部的批准,请我出山,考虑到我是《解放军报》的老编辑,会把握好政治是非的关口。王拍胸脯:“你放宽心地上马,要有事,先打我王长龙的屁股。”

我和王长龙是老相识,他热情举荐,又有官方的支持,政治上似乎已开始解冻,写作也有了自由度,可要表现一个真实而又敏感的人物,仍旧会触动我党我军宣传口的阶级斗争导火索,在受领任务时,我不无顾忌地向王表示:“我绝不会给您惹是生非,遇到麻烦我就甩手。” 我早知道林彪女儿林立衡(豆豆)被“发配”在河南郑州。此前数年,一位河南作家对我说过,他的一位亲戚在郑州汽车制造厂一分厂工作,和豆豆在一个办公室,还桌对桌。有了这一难得的关系,我先去了郑州。

汽车厂是纪登奎抓的点,造反派当家,豆豆在汽车厂虽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但因是个特殊人物,一直受到公安部门的监控。我想起有个战友在郑州市当公安局副局长,就上门找他,正巧,他分管监控全市的“地富反坏右”,豆豆就是他掌控的重点人物。他告诉我,豆豆属中央监控对象,到郑州落户后,省公安厅对她的“安全”有严格的约束,她的日常行动,由汽车厂革委会指派得力的专人给予“保护”,不经允许不得离厂,经批准外出必须有人随从。

当初,市局严控豆豆,还建有专为监控豆豆的日志,记录汽车厂天天报上来的豆豆活动内容,如:

×日×时,到传达室取报即回,无异常发现。

×日×时,一女工进林豆豆家,一小时后出来,待查。

×日×时,有人夜间送一盒点心,置放在林豆豆家的窗台上……

这都是些浪费精力的无效劳动。后来省局也嫌烦,也不干了。

这位局长战友还给我讲述了两个政治笑话:

豆豆刚进厂,正赶上“反击右倾翻案风”,郑州市在体育场召开群众性的批判大会,指名要豆豆参加。那天,主持会议者宣布省市革委会领导人名单之后,大概是为了加大讨伐邓小平的声势,提高了嗓门又宣布说:“到会的还有林彪女儿林豆豆!”这下像炸了窝,引起一片骚动,都伸头四望,发现观众席中有个女军人,误认是豆豆,纷纷围过去看稀罕,会场乱成了一锅粥……从此,汽车厂成了风景线,每天都有一大群人守候在厂门口,等着一睹豆豆的尊容。

还有一件是豆豆刚安家时,搬运工人抬的一只木箱很沉,就传言说是一箱黄金,林彪留下的遗产。市公安局派人查实,是豆豆的一箱书。 近些年,省市公安厅局对豆豆监护已有很大的松动,豆豆仍然深居简出,除了上班下班,偶尔到食堂打打饭菜,很少与外人接触。这位局长对我很通情,保障我的采访顺利,要我以总政名义向厂方提出是来向豆豆访谈“九一三”事件的,让厂方向他作出请示报告,他当然会高抬贵手。

我依照局长公事公办的组织程序见到了豆豆。她患皮肤过敏症住在省中医院,初见她,真像是林彪基因的遗传,体形纤小瘦弱,身着一件天蓝间白花的对襟短衫,俨如一家庭主妇,憔悴的脸庞,仿佛刻记了她15年的悲情岁月。

豆豆做过编辑、记者,现在换了位,她懂得如何应对我。最初几天的交谈,我提示,她叙说。

经验告诉我,只追求律师一样的效应,为林彪去做无罪辩护,访谈只能走进死胡同。我决定让她走出医院,逛大街,见她结识的新老朋友,松动她封闭的精神。像老朋友一样,开襟见怀地谈起她的家事、境遇和她不幸的沦落……

在三年磨难中的豆豆

1971年9月13日林彪从北戴河出走后,惊动了世界,举报这一事件的豆豆和她的未婚夫张清林,10月4日被召回北京玉泉山(这里是中共中央常委的住地)接受高规格的秘密问讯。审问人是毛泽东的机要秘书谢静宜,她带来毛的安抚的口信:

豆豆:

不要伤心,你是立了大功的,你们家分两派,我在一个月前就听说了,好好注意身体。

毛泽东

10月6日

谢静宜开出一张要豆豆交代的清单,内容有:“九一三”事件的经过;林彪手令怎么来的;《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幕后;林彪和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的关系;特别要追查9月12日晚上叶群和周恩来通话的内容——这是毛最担心的自己的卧榻旁,是不是还睡有“中国的赫鲁晓夫”?

豆豆只回答了一条:林彪是被叶群、林立果诓骗上飞机的。

谢静宜认为豆豆是在舍车保帅,她凛然告诉豆豆:“你要放明白,毛主席派我来不是来听你宣传的,你交代好了,还能给你保留《空军报》副总编辑的位置。”

谢要豆豆不要再冥顽不化,和家人划清界线,再立新功。

谢是毛泽东身边了解外界的一只眼,文革中,“六厂二校”是毛泽东狠抓阶级斗争的试点,谢敬宜是联系人。谢更熟悉空军内部的派系争斗。她的丈夫苏延勋,原是空军的机要局长,因反对老司令刘亚楼已“靠边站”。毛请他吃饭安抚他,要他继续留在空军:“看看他们会对你怎么办?”苏把搜集“小舰队”的异常活动都通过自己夫人报给了毛,这些信息在毛林之争中(特别是毛南巡前后),起了特殊作用。 豆豆坚持不改自己的说法,谢静宜口含天宪也难以应对豆豆的不屈,唯一能惩治的,就是下令撤销她俩六菜一汤的优待,一日三餐送来战士食堂的大锅饭菜。

豆豆也写出不少交代,在谢静宜看来都是在避重就轻,不是毛泽东所要的。其中,有毛林关系对毛不利的言词,谢静宜看了,大为光火:“这是放毒,要是把这些告诉群众,你们是在犯罪!”

她要完成钦命,不得不天天来施压,争吵。谢看到久拖难有成果,想出新招软化张清林,把她俩分开,各住一座楼。要张清林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上跟她合作:“为党立功,交代出了成绩,毛主席高兴了,会接见你的。”

三人苦争苦斗了半年,张清林被迫起草了一份交代,谢静宜修改后交豆豆重抄,送给了毛泽东过目。

1972年8月26日晚上,周恩来带领李德生、纪登奎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豆豆。还有总政副主任田维新、副总参谋长张才千、中央警备局局长杨德中在座,谢静宜做记录。

周恩来开场说得很亲和:“主席要我和你们俩谈谈,我拖了几个月,今天我代表主席来见你们。”

接着,周批评豆豆:“听说你们和谢静宜同志吵架了?她是代表毛主席的,你们做得不对嘛。”

周又询问豆豆9月12日晚上一些情况后,转入正题:

“豆豆,你在北戴河向我报告,林彪的出逃,都是老虎搞的,他是副统帅,谁还能命令他?老虎在“?九一三?前我还见过嘛……”

豆豆不放过这一机遇,向周恩来陈述林彪是怎么被骗出走的,没说几句,周不容分说,拉下脸来训斥豆豆:“你林立衡的思想作风,完全是你林家的那一套!……”

纪登奎也跟着指责:“林立衡,你不要自认为是很清白的!”

对豆豆的执迷不悟,周要领导专案的李德生对豆豆继续管束。李说:“我要出国。”

周当即宣布由他亲自管理豆豆,并要豆豆回空军去接受群众的再教育。

豆豆回到空军,空军派出著名女飞行员诸惠芬等三人来轮番地“帮助”。中组部部长郭玉峰和公安部副部长李震三天两头来查案情。豆豆在高压下精神崩溃了,服用了一把安眠药,经301医院抢救后,把她交回空军报隔离审查。

豆豆被视为林彪留下的“钉子”,由空军报组织人大会批、小会斗。

为防止她再自杀,把她关进一个只有8平方米的房间,派专人日夜监守。房间内昼夜开着灯,不准挂蚊帐,她身上被蚊子咬得遍身是肿块,看守人每天端来一盆稀释的敌敌畏泼洒在地面上。屋内空气污浊,又数月不见阳光(看守人在墙上挖了个小洞,每天让她伸出手臂晒半小时的太阳),豆豆掉了6颗牙,头发掉了一半,体重剩下70多斤。在自己生死存亡关头,她向毛泽东写出求救信。

1974年7月31日,由空军政委高厚良来向监禁中的豆豆传达毛泽东的最高指示:

解除对林立衡的监护,允许她同张清林往来,他们与死党有区别。

经政治局讨论,决定把豆豆下放到农场劳动锻炼。

8月初,豆豆和张清林一起来到黄河滩上,这里是空降15军43师的农场。豆豆改名叫张萍。

最初安排豆豆的劳动是给果树打农药,农药引起她皮肤过敏,浑身红肿瘙痒。后改为牵牛种地,牛不听她使唤,又让她锄草、喂猪、做酒。一天忙活8小时。

空降15军政委张纯清来看望她,同情她的处境,要她给毛泽东写信申诉。豆豆说:“我不会再写信了,我会活着,我活着历史也活着。” 1975年10月5日,中央组织部和空军干部部派人来农场,向豆豆宣布邓小平的指示:

恢复组织生活,恢复真名,按干部待遇安排到地方工作。

豆豆提出回北京的请求被拒绝,只能去人生地不熟的郑州。

走访知情林彪的近百人

一个月的访谈,我想要得到的林彪参与一些上层斗争的事甚少,多年来,社会对林的晚节褒贬不一,生发出许多的小道传闻,豆豆虽有个人刻骨铭心的沉痛记忆,却无法作出一些关键史实的确切说明。不是豆豆不想谈,是她谈不出来。她虽生活在优渥的帅府,但处处都是政治藩篱,她受阅历和学识所限,无法深入父亲胸怀中的另一个世界,特别是那些叱咤风云的军事斗争,和残酷又阴暗的政治博弈。 我决定扩展访谈范围,回到北京,拉网式地采访林彪的方方面面。先找到前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一些老人,战争年代,他们和林彪朝夕相处,都退休在家,如副总参谋长阎仲川、总参作战部部长苏静、某国防工程负责人蒲锡文、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等。林彪的老秘书中,我拜访了潜艇工程基地主任夏桐、卫生部副部长谭云鹤、建国后林办的工作人员。我还走访了8341的警卫人员、专案组、“小舰队”和知情人。更高层的有林的老部下萧克、耿飚、任思忠(广州军区政委),专案领导人李德生。

我还想走访“九一三”事件中被称为“四大金刚”的黄、吴、李、邱,他们经受过特别法庭的审讯,也许会从愤懑的胸中吐露出些真情。可他们都不在北京,是军事法院把他们交给了军区看管,黄永胜在青岛,吴法宪在济南,李作鹏在太原,邱会作在西安。我决定先去见李作鹏。李在东野是林身边的作战处长,东北战场他是最知情的人。李作鹏可能是急于要摆脱自己背负的沉重枷锁,得知我要见他,就给公安部写了封揭发信,说我到太原向他了解林彪的历史,是筹谋为林彪翻案。此信转到了总政,总政怕火烧“阎王殿”,不去清理批准出书的宣传部,反来抓我一个编辑当祭品,责令我停止对林彪有关的一切采访活动,要我保持晚节,并写出书面检讨。

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加身,我像是狠狠地挨了一闷棍!我向找我谈话的领导人表明:我师出有名,是解放军出版社聘请的,组织出版这部书,有你们宣传部的批示,我没有过错,更不承担任何责任,绝不会给总政写出一个字的检讨。

最终,由《星火燎原》编辑部担当了责任,写出了书面检讨。

我的一支秃笔却给封了,采访笔记也锁进了箱底。很快,就给我下达了退休命令。

还原真实的林彪,路漫漫其修远

上世纪90年代初,我走进了《炎黄春秋》编辑部,被聘为副主编。在编委会中,有不少是从旧意识形态营垒中冲杀出来的老革命,他们谆谆地教化我,要我摒除党文化,远离“立场观点”的偏见,用刘知己的“不掩恶”、“不虚美”的理念重新审视林彪。

老革命们解放了的历史观,又燃起了我重写林彪的热情。我的一位邻居曾是审理“林彪反革命集团”专案的材料组成员,是他把全军批判揭发林彪的材料,编辑整理成十大捆,存入西山军委档案馆。这是难得的“宝藏”,我试图走进档案馆查阅,那里已高挂禁牌:林彪一案的材料不得解密。

我不甘心碰壁,几年功夫,通过搜集知情人的眼见耳闻,获取了大量可信的史实,证明林彪在“九一三”事件中是无罪的。林彪在我心目中已不再是一个十恶不赦谋害毛泽东的罪魁祸首;“林彪反革命集团”根本不存在;《五七一工程纪要》证明了林立果的“小舰队”是一帮对中国前途很有先见之明的人。

我由此猛然醒悟到,执笔写众望所属又关卡森严的大部头,首先得把推进粪坑里的“死魂灵”扒拉出来冲刷,还原林彪真人的模样。这对我来说,是一项要去翻越历史穷山恶水的艰巨工程。

我有自知之明,没有能力去作为,我只能把走访萧克、耿飚、李德生等熟知林彪的高层领导人的言论,逐字逐句地记录在案,也原汁原味录下林彪身边的参谋、秘书工作人员对林的记忆。这些可贵的资料,我都没有公开,仍旧在做缜密的研究,考证它的原由,琢磨它的真实性。多年的编辑经验告诉我,若要把历史真相全盘托出,很可能会被兴师问罪,所述史实要是稍有偏差,读者更不会饶恕你。 我还看到,要使“九一三”事件回归真相,最大的困难,是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定性林彪“叛党叛国”的1971年57号文件,和印发全党数落林种种“罪行”的三批材料,以及持续数年之久的“批林批孔”,掀起亿万军民的大批判运动已“深入人心”,要转变被颠倒了的舆论,非我单枪匹马所能做到,唯一的办法是鼓动有识之士参与拾柴,只有熊熊的大火,才有可能照亮历史的本来面目。

这些年来,研究林彪的人越来越多,凡是有志者找上门,我都诚心地接待,告知他们我的所得,提供资料,安排对当事人的采访。他们中大多是国内外读者十分信赖的。其中值得我推崇的,一位是澳大利亚华裔学者孙万国,他的《古有窦娥,今有林彪》较真实地反映了“九

一三”事件始末;另一位是美籍学者丁凯文,经他多年搜集汇编的《重审林彪罪案》,集纳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对林彪事件提出的质疑和评述,引起世界舆论的强烈反响。还有一位是美籍华人司马清扬,他是化学博士,用业余时间从大量史料中研读梳理中共人物,和丁凯文合作写出《找寻真实的林彪》,又独立著述了《周恩来与林彪的终极对比》,他的分析是深入的、公正的,能独到真实地把握住林彪的政治品貌,在众多记叙林彪的著述中,我认为他的书令人折服。

再一个是中新社老记者高瑜。她是最早向国内外介绍“九一三”事件和林豆豆落难的。2011年9月初,我们在北京郊区召开了“九一三”事件40周年反思会,邀请当事人和家属26人、专家学者18人,畅谈了“九一三”事件的发生、由此引发的变故,以及今天的认识。我请高瑜来主持会议,并写了报道。

历年9月,国内官报都要例行组织批林的文章,但在去年,全世界5300家网站转载北京“九一三”事件反思会的消息后,国内的批林即刻销声。

与这些真诚的、有责任感的学者相比,舒云走的是一条邪路。署名“舒云整理”的《林豆豆口述》在香港出版后,我知情很晚,是豆豆的夫君张清林打电话给我,指责舒云在书中弄虚作假,编造史实,未经他和豆豆的允许就贸然出书。张清林很是愤然,表示准备对舒云提出侵权诉讼。我问豆豆是怎么回事?豆豆说,舒云没对她说过出书的事,更不知书的内容。正好此时,我的一位朋友弄来这部书,她看了,说是一部大杂烩。我赶紧借来一读,内容确实杂乱,大都是用旧文组装。全书不过26篇文章,其中24篇,早在26年前我就读过,有1980年豆豆给中央的申诉信,1982年她来北京就“九一三”事件的真情实况向中央领导做的陈述,还有她在文革前和文革中的10篇旧作,另两篇分别摘自张云生的《毛家湾纪实》和官伟勋的《我所知道的叶群》,为她的境遇鸣不平。唯有说理不清的《为林彪元帅辩护》和添枝加叶的《林豆豆披露“九一三”事件真相》两篇算得上口述,却是出自舒云之口。

为了“丰富”书的内容,舒云对旧文做了大量的“翻新改造”,掺杂当今词语,虚拟情节细节,随心所欲地演绎。其中《给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的信》,就是舒云“深加工”“整理”出来的,其内容的混乱,让人难以卒读。我在1986年采访林豆豆时,就见过这封信的底稿。那是在1980年中央宣布决定公开审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后,豆豆写给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的信,文中都是申诉人有条有理地用事实在为林彪一案的冤情做出辩护,没有谴责批判的用语。舒云为出书,篡改了原信说理的主旨,变成了一篇声讨特别法庭的檄文。

舒云走近林彪,是半路出家的,不具有史家的严谨,最初出现的错误,我是谅解的。她本应接受教训,敬畏历史,在自己前进的路上做出更为艰苦的探索,花大气力从大量的口述中获取真实而有价值的史料,舒云却求利心切,在书中大胆妄为地编造情节,又窃走我写成的资料加以滥用,失去了学者应有的人品和操守,玷污了史学研究真诚的风气。

编后语:

本文原为作者质疑舒云的《林豆豆口述》一书所写的文章,题为《从舒云整理的〈林豆豆口述〉说起》。因读者不太熟悉书中内容,经作者同意,从中截取了作者写林彪传的艰辛历程的部分。——编者

(责任编辑 洪振快)

篇四:写在913:林彪头骨今安在

写在913:林彪头骨今安在

作者:

来源:阿拉丁网

来源日期:2004-9-13

本站发布时间:2004-9-14

阅读量:908次

9月13日,是林彪折戟沉沙33周年忌日。然而,关于那一事件的种种解释和判读一直众说纷纭。两名西方记者对此进行了艰难的跟踪调查,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而他们的调查本身又充满了传奇色彩??

上个世纪90年代,关于林彪之死,无论国内国外,种种传言扑朔迷离。1994年,两位西方年轻记者彼得·汉纳姆和苏珊·劳伦斯独辟蹊径,锲而不舍地走访于蒙古、俄罗斯、美 国、台湾、香港等地,历时半年,往返数万公里,终于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揭开了一个亚洲当代史之谜——林彪之死内幕。

调查纪实刊登在当年夏天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调查结果轰动了国际新闻界和史学界,许多国家的媒体对此进行了转载和评述。

调查纪实发表的时候,彼得和苏珊还在北京工作。我曾为此多次采访彼得,采访中我对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印象颇深。彼得谙熟中文,对我的文章所涉及的全部事实进行了字斟句酌的推敲。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涉及文革、毛泽东、周恩来以及林彪的纪实文学对林彪坠机温都尔汗事件往往语焉不详。所以我决定把彼得和苏珊的调查过程写出来,以飨读者。

白克矿区:飞机残骸和9座空坟

1993年5月,分别担任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驻北京记者的彼得和苏珊飞到蒙古。他们租了一辆苏制吉普,和翻译一起离开乌兰巴托,向东驶去。每当遇到一个骑马的人,他们就上前问路。途经温都尔汗的时候有人指点,距该市70公里处有一个叫做白克的矿区,据说1971年9月曾有一架飞机在矿区附近坠毁。

彼得说:“如果不经人指点,我无论如何不会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震惊世界的事情,这里只是一片戈壁,有一些起伏的小丘,和我们在路上看到的景致没有什么两样。矿长的司机告诉我,尽管20多年过去了,一些散落的飞机残片已经被附近的居民拣去,但是飞机残骸的主体被拖到矿区以后,一直与风沙和野狼为伴,直到1990年,几个中国商人来到这里,矿区把飞机残骸作为废金属卖给了他们。”

尽管如此,彼得和苏珊仍然不虚此行。在白克矿区,他们找到了12片支离破碎的飞机残片,最大的残片是机身的一部分,有两英尺长,据此可以确认这里的确曾有飞机坠毁。

相比之下,找到空难遇难者的坟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的坟前没有墓碑,甚至没有任何标记。因为年代久远,这些坟墓间杂草丛生。后来彼得才知道,这里的9座坟茔只是空坟。“当时,我并不认为林彪在这批丧生者中间。”彼得说。

在调查中,彼得和苏珊获悉,蒙古方面的调查组曾就此事作了正式报告,但这个报告属于机密,到2008年才能解密。不过接触过这个报告的人士说,报告里没有提到林彪,只谈到一架中国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全部丧生。在中国使馆工作人员看过之后,这些尸体被就地掩埋。蒙古方面还是事后从国外的报道中才知道林彪从中国出逃的事。

一名被调查者告诉彼得,他对林彪在这架飞机上的说法表示怀疑。当年他在蒙古外交部担任英语翻译,一天深夜,他被陌生人的电话叫起,10分钟后一辆汽车将他带到了安全部,关在一间小屋里。有人给他一张印着英文的纸片,让他立即翻译成蒙古语。看着纸片,他十分惶恐——这是一张避孕药的说明书,上面写着药效和服用方法。看过译文,安全部的人笑了。事后他们告诉他,避孕药被放在那个女人的口袋里。

彼得明白他的意思,按常识推算,叶群已经过了使用避孕药的年龄——这个女人很可能不是叶群,那么林彪是否在飞机上也就存在很大的疑问。

温都尔汗:克格勃带走两个头骨

在蒙古能找到的地方,彼得和苏珊都找遍了,但真相依然没有浮出水面。这时,彼得有了新的想法:谜底在苏联人手里。

飞机坠毁的当天,苏联人就立即赶到现场,这是一个主要由军人和飞机专家组成的调查组。他们负责了解飞机坠落的原因,但似乎对这架英制“三叉戟”更感兴趣,他们把3台劳斯莱斯发动机中尚完好的一台运回苏联,而对几具尸体不屑一顾。

有传闻说,苏联人几周后又秘密回到这里,并且挖出尸体进行检查。彼得非常幸运地找到参与其事的少数几个蒙古人之一——一位病理学家。这位专家提供了很大帮助,确认了此次秘密行动是克格勃所为,使调查有了新的进展。

后来彼得和苏珊获悉,尽管当时中国封锁了消息,但苏联官方根据驻华使馆提供的情况,开始关注这架飞机。苏联人觉得应该再去现场看一下,于是由克格勃组成调查组,在飞机坠毁5周后来到温都尔汗。由于天气干燥寒冷,飞机坠毁时被烧焦的尸体尚未过度腐烂,在蒙古专家的协助下,他们首先排除了机上乘客在坠机前已经死亡的可能,因为尸体上的所有伤痕都是因飞机坠毁造成的。

接下来需要确认死者的身份。苏联人带来了4只大箱子,其中有38位中国高层人士的资料,这些人在1971年9月13日后都未曾在公开场合露面。由于尸体被烧得面目全非,死者身份的确认工作进展得十分艰难。于是苏联人就割下那个女人和那个岁数最大的男人的头颅,将头骨装箱带回苏联。

后来,中国宣布林彪死于温都尔汗坠机事件。许多年后,这位蒙古病理学家曾问过当时在场的一位苏联同行,林彪是否在这些死者中间?但是苏联同行拒绝回答。

彼得找到一张旧照片,是当时苏联调查人员和蒙古官员在聚餐时的合影。人们指给他看,照片中一位苏联人来自莫斯科第三医院,叫托米林,是调查中主要的病理学家。

彼得想,只有找到托米林,才能确定林彪是否在这架飞机上。于是,他打点行李,用稿费买了一张到莫斯科的飞机票。当时,调查的成败就维系在这张已经泛黄的照片上。

莫斯科:知情者拒绝提供情况

凭一张照片,一个名字,在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寻找一个人,真如大海捞针,尤其当彼得得知莫斯科第三医院已经撤销的时候。但他并没有放弃努力,“当时我觉得还有线索可寻。我拿来照片,找遍了莫斯科的大小病理实验室,终于有人认出了托米林,给了我一个电话。”

托米林对彼得很友好,但拒绝回答任何问题。他告诉彼得,自己和克格勃有协议,不得泄露调查结果。尽管克格勃如今已不复存在,但仍要经过克格勃的后继机构批准才能把秘密公开。

彼得费了很大周折,才弄清楚取代克格勃的两个新机构的分工。他送去了采访申请。但这些机构的工作效率很低,加之正值盛夏,官员们大多到郊外度假,彼得无功而返。这是整个调查经历中最令人沮丧的日子,眼看签证就要到期,钱也花得差不多了,而采访申请依然没有结果。

好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了解到彼得和苏珊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愿意资助部分费用。彼得便决定利用等候采访申请批准的这段时间前往美国,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调查。

纽约:林彪准儿媳细说“9·13”之夜

彼得采访了美国外交界、情报界、新闻界诸多人士和许多学者,但是仍然没有新的进展。

后来,有朋友告诉彼得,林彪之子林立果的未婚妻张宁就在纽约,她是少数几个最后见到林彪的人之一。张宁告诉彼得,在北戴河的最后一晚,虽然她吃了安眠药睡着了,没有亲眼看到林彪、叶群登上飞机,但她确信林彪就在飞机上。

彼得突然问张宁,叶群是不是到了绝经期。张宁对此感到非常意外,她想了想,很肯定地说叶群当时确实还有生育能力。她回忆说,在北戴河,林彪因获知毛泽东在巡视南方时的秘密讲话而坐卧不安。有一天,他很反常地去了叶群的卧室。次日,叶群着急地去找大夫,问是否可能因此怀孕,大夫作了检查,才让她放了心。

于是,彼得告诉张宁,在坠机现场的女尸口袋里发现了避孕药,并道出他的疑问:叶群会不会经常服用避孕药?

张宁说,不大可能,因为她非常爱惜身体,会害怕避孕药的副作用。但林立果有时带着避孕药,也许他把避孕药塞进叶群的口袋里。

张宁用平稳的语调诉说了1971年9月12日最后几个小时发生在林彪别墅的事情。

那天,一家人正在看电影,林彪吃了安眠药,进房睡了。林立果突然回来,把叶群叫到

另外一间屋子里密谈。随后,叶群向大家宣布,作好准备,明早7点乘飞机去广州。与叶群一直不和的林彪之女林豆豆急忙去给警卫部队打电话,给北京报信。11点,周恩来打来电话询问,叶群在电话里谈了10多分钟,显得很慌乱。放下电话后,她改变了决定,要求大家立即出发。林豆豆拒绝离开;林立果没有去叫正要蒙 入睡的张宁,而是带上几名亲信,和叶群一起把还没清醒过来的林彪架上汽车,驱车向山海关机场冲去。

叶群的司机事后告诉张宁,仓皇中,林彪等人是顺着从飞机上抛下来的软梯爬上去的。林彪很虚弱,下面有人把他扛在肩膀上,上面叶群用力拽他,才登上飞机。

飞机最初向东南方向飞去。20分钟后又折回来,在机场上盘旋几周,然后向北飞去。而彼得在蒙古和俄罗斯时,都曾有人告诉他,失事的飞机最初进入蒙古境内,一直向北飞到苏蒙边界,却又折回向南飞了200公里,然后在温都尔汗坠毁。彼得说,这其中的缘由始终不能破解。

重返莫斯科:揭开旷世之迷

彼得重新获得了俄罗斯的签证,在返回莫斯科的途中,他惊喜地获悉,托米林已获准向他透露22年前的调查结果。

在办公室,除了托米林,彼得还见到了一个身材魁伟的俄罗斯人。他叫扎格沃斯金,是原克格勃官员,也是调查那次飞机坠毁事件的负责人。

扎格沃斯金直截了当地说:“20多年来,全世界只有4个人知道这件事的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当时克格勃的负责人)、我和托米林。今天,我们将把这个调查结果透露给你。”“林彪和他的夫人叶群确实在飞机上,并且因飞机坠毁而丧生。”扎格沃斯金肯定地说。

“你们如何证实这个结论?”彼得问。

托米林拿出一包令人感到恐怖的照片和资料,其中有几张从多个角度拍摄的头骨照片。“这正是林彪的头骨,”托米林说。林彪的头部在战争中受过伤,位置正好和头骨上的伤痕位置吻合。

林彪在指挥八路军对日军的一次战役中负伤后,曾于1938年到1941年在苏联治病。苏联人保存着林彪包括牙科记录在内的详细病历。有关林彪的牙科记录也与头骨的实际情况丝毫不差。

托米林告诉彼得,耳垂如同指纹,是鉴定身份的重要依据。他们从现场割下了那具女尸的一只耳朵。“我可以通过耳垂形状独立下结论,或是仅凭对照牙科的记录进行辨认,也可以通过头颅的伤痕辨别。这三个方面的对比都能得出可靠的结论——我们在蒙古温都尔汗拿到的的确是林彪和叶群本人的头骨。”

“我们另一个鉴定方向,是用头骨对照了林彪生前的照片,”扎格沃斯金说,“克格勃的资料里有一张俯拍的林彪的免冠照片,这是很难得的。照片清楚地显示了林彪头部的伤痕。

我们还把头骨照片和林彪的一些照片叠放,看到两者的轮廓完全重合。”

克格勃的鉴定工作做得一丝不苟。在林彪的病历中,有他患过肺结核的记录,为了万无一失,调查组重返蒙古。那时戈壁上已是北风怒号,天寒地冻。他们挖出了尸体,在右肺部确实摸到了钙化的硬块。此后,蒙古人把这些残缺的尸体火化,用木柴和煤油把尸体烧了很长时间,然后把骨灰放在布袋里交给中国。

彼得问起飞机的黑匣子,他们说黑匣子找到了,但克格勃鉴定时没有发现录音里有飞机和地面的通话。这是一个还有待后人揭开的谜。

他们向彼得证实,林彪和叶群的头骨至今还保存在俄罗斯,在前克格勃的资料库里。没有鉴定过林立果的尸体,克格勃对他完全没有兴趣,苏联并没有把林彪在这架飞机上的调查结果通知蒙古方面。

彼得在我采访结束时平静地说:“半年的调查,终于找到了林彪之死历史悬案的谜底,尽管它的许多细节出乎我们的预料。”

作为一个中国记者,我由衷钦佩彼得和苏珊追求历史真相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出色的调查技巧。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当代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旁证,也为调查报告的撰写树立了典范。

篇五:林彪256号飞机坠毁之迷终于解开

林彪256号飞机坠毁之迷终于解开 1971年的?913?事件至今已过去近整整40年,近两年再次抛起风波。抛起这次风波的不同于普通的研究者,而是前苏联驻华大使馆参赞古达舍夫〃里萨 特〃萨拉甫京诺维奇(由毛泽东1957年亲自为他起中文名,顾大寿)。在顾大寿出版的俄文回忆录《我的中国生涯》中披露,?林彪和叶群、林立果乘坐一架军 用飞机在山海关机场紧急起飞,却在飞越中国边境上空进入蒙古共和国的领空时被击落,在蒙古境内的温都尔汗坠毁。??蒙古人民共和国空军在雷达里发现一架中 国军用飞机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空,错误地把它当作是侦察机。?

或许因为中国人接受信息和知识的环境相对闭塞,生活中被欺骗的太多。国人常常会带有一种喜好?阴谋论?的情节,宁愿相信?有故事?,喜欢猜疑?内幕?便是这种情节的典

型表现。所以顾大寿的?击落?,一下便点燃了许多国人的兴趣和猜想。

其实,?被击落说?是256号坠毁之迷中最不客观和最荒唐的结论。

这里笔者从航空技术、空难调查和防空作战等角度,参考众多对?913?事件的分析文章,对相关疑点做一个解释和再分析。

壹、谁有能力击落256号?

所有的256号?被击落说?的予头基本都指向前苏联,事实上苏联人是绝对无辜的。——因为苏联人没有条件,没有手?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裁挥锌赡芑髀?56号。-

一、歼击机击落的可能性

防空截击(尤其夜间拦截)是一个复杂的作战过程。需要能提供足够预警时间的地面远程雷达网,需要截击机有完备的机载雷达、空空导弹、通讯导航等武器和机载设备,还需要地面有高精度的指挥引导保障,高效通畅的通讯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指挥体系。

资料图:苏联国土防空军(PVO)老照片,国土防空军从未部署于境外,所装机型也区别于苏联空军(VVS)。

在冷战时期,苏联的国土防空重任是由专门的国土防空军(PVO)来承担。国土防空军是前苏军中地位独立,对等于陆军、空军(VVS)、海军和战略火箭军的 五军种之一。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苏联防空军截击机(几乎)均是专门研制,区别于苏联空军(VVS),历装机型也(几乎)从不出口。因为苏联的国土辽 阔,要同时面对多线的空防威胁,保卫本土领空的压力就已经很大,所以国土防空军(PVO)的部队也从不部署于境外。

当时苏联驻外蒙的确有航空兵部队,但是属于苏联空军(VVS)的前线航空兵,其作战使命是支援地面部队遂行战役作战。通常由一个前线航空兵集团军负责一个方面军(或

军区)的战术空中支援,包括近距空中支拨、空中阻滞、区域掩护和空中侦察。

关于苏驻蒙空军实力,时任驻蒙使馆二秘孙一先先生著书描述:?驻蒙空军两个歼击轰炸航空兵师、三个直升机团和一个运输机团,共有飞机三百多架。这些空军部 队以团为单位分别部署在新修的乌兰巴托、巴彦、乔依尔和乔巴山?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母龃笮突∩稀A碛腥鲆罢交。┫钟蟹苫≈谩?(孙一先,《在大漠那 边》,91页)

孙一先的描述并非完全准确,作为外交官(虽然孙一先也曾是军人)所回忆的情报或有一定误差。更权威的军方情报为:时苏驻蒙空军辖一个歼击机师 和两个轰炸机大队加一个运输航空兵团,按苏军驻外传统以团为单位部署。歼击机师,机型为米格-17、米格-19及少量米格-21,所属三个团分驻巴彦 (Bayan Suma)、乔巴山(Choybalsan)和苏木贝尔(Sumber Suma)场站;两个轰炸机大队,机型伊尔-28,驻纳来哈(Nalayh);运输航空兵团,机型为米-4和米-8直升机,驻苏木贝尔(Sumber Suma)。整个驻蒙航空兵部队合计作战飞机230架,归属前线航空兵第23集团军司令部指挥,司令部驻地赤塔(苏联城市,非外蒙)。

资料图:256号的入蒙航线实际?恰巧?正对三个驻蒙苏军歼击机驻地的中间地带。从西边 巴彦和苏木贝尔机场起飞距航线250~300公里,而从东边乔巴山机场起飞距航线则至少230~260公里。这一距离对于?腿短?的苏军前线歼击机来说是 很比较吃力的,距西边的距离甚至接近或超过了米格-21的作战半径(米格-21PF型半径是350公里,米格-21MF型半径则仅270公里)。

256号从入蒙至坠毁(凌晨1点55分越界,约2点30分坠毁)只有35分钟时间。即使当时驻蒙苏军战机有意拦截256号,

~那么一线指挥官要向谁汇报请示?

~由哪一级指挥机关来决定是否攻击?

~指挥机关如何引导执行拦截的歼击机?

~空情保障单位如何向执行任务的航空兵单位提供情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