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北大要和清华坐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09:22:14 高中作文
北大要和清华坐读后感高中作文

篇一:北大授课读后感

《北大授课》有感

李慧杰

去年,我在书店翻阅各类书籍,偶然发现余秋雨的《北大授课》。我本就喜欢他的哲思、文采,一看便无法放手。曾经也读过很多文学史、文化史,但语言枯燥乏味、时常半途而废,唯独余秋雨的这本《北大授课》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是一部课堂实录,前半部分是北京大学学生,台湾大学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大量艰涩的话题。但在一来一往之间却显得那么干脆、痛快,幽默、充满了阅读愉悦。在这些现场问答中,余秋雨的妙语连珠,让我由衷地佩服羡慕惊叹。同时,特别是北大学生的问话,更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文化上的老成,让我觉得中国人口众多,精英荟萃于顶级大学,厉害。

后半部分,则侧重中华文化史的早期,因为那一时期创建了中华文化的奠基元素,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后来历史长廊虽然漫长,故事多多,则走得更快些。这些结构方式被法国哲 学家狄德罗命名为“高坡滚石型”。开始从容而持重,后来越滚越快,最后自由跳跃。

与余秋雨和两所大学的学生进行那么深的心灵交往,感到十分愉快。生命可以滋润生命,文化也可以滋润生命。一曲童年的歌声,引我们进入一个世界性的老子,知晓论语背后的孔子,做

他们的知音,探寻一个难解的世界奇迹屈原,聆听司马迁的心声。远离越来越热闹,又越来越失格的喧嚣。在角落里,静时关心一下中华文化出现过的让人喜悦,让人悲哀的走向。与古人间的生命与生命的碰撞。让我萎谢的精神价值风生水起,人格重新创造,这一切未免让我窃窃自喜。

参加课程的学生全都成为社会各界竞相招聘的对象,成为马英九先生巡视台北书市时的首购之书,这就是本书创造的奇迹。这本书被评论家誉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撞击出来的文化哲学”。在此书中,北大学生的问题锐利、活跃、有趣,台大学生的问题比较含蓄、压制、诚恳、天真。阅读中可以领略两岸大学生的不同风采。

二十世纪末,余秋雨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这个过程中所写的书籍,长期居全球华文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桂冠文学奖”“读书人最佳奖”“金石党最有影响力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以高层级的思考性作品,创造了二十年的畅销奇迹,谁是您最爱的当代作家中,仍然名列第一,且遥遥领先。人在变,社会在变,历史在变,可是文化还是那个文化,根还是那条根,悲剧还是那处悲剧。这就是余秋雨先生的功力,余秋雨先生的魅力。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说此书都值得一读,让我们一起追摹这位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峰大师的睿智吧!

篇二:北大正能量读后感

《北大正能量》读后感

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而今,北大在大多数学子心中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智慧的象征,回看北大百年历史,那些从北大走出的优秀学子犹如银河中的繁星,璀璨点点,闪耀苍穹。陈独秀、李大钊为中国革命振臂高呼,徐志摩、矛盾家喻户晓的文学领袖,邓稼先、杨振宁用自己的智慧为国防、科技的发展插上翅膀,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在《北大正能量》一书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道理值得我们学习。梦想是人的一种欲望,有了它,人生才有活下去的动力,才有让自己开心的理由。想要取得成功的人,必须守住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人们只有心存梦想,机遇才会围绕你,幸福才会降临你身边。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梦想,人生就失去了乐趣,人也就失去了精神的力量,与机器人没有分别。可以说,如果一个人想要美梦成真,首先他要有一个梦想。任何人所完成的一切都是始于心中的梦想。飞机,成功学大师拿破仑说除非你说出目的地,否则你无法成功。没有梦想的人就没有成功,就无法战胜自己的懒惰,无法把握自己的时间,无法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什么都不想要,就什么也不会得到。

主动出击,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主动出击,将梦想成为行动,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他将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出击的人,另一类是不远出击的人。这两种人可能心怀大志,想有所成就,但是只有那些主动出击的人才能承担责任,取得最后的成功。在人生的激烈过程中应该主动出击。

篇三:从清华园到未名湖读后感

三、经典语句

第一章:我观北大清华

1. 北大是一首诗歌,清华是一篇论文。

2. 北大是思想家的沃土,清华是工程师的摇篮。

3. 北大的哲学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清华的哲学是:重要的是建设一个新世界。

4. 北大洒脱狂放,外向力强;清华严谨务实,内聚力大。

5. 北大重个性发展,清华重团队精神;北大管理松散,清华纪律严明;北大人喜欢一鸣惊人,清华人一贯处世和平。

6. 北大学生长短随意,清华学生整齐划一;北大学生奇才怪才多,清华学生成功率高。

7. 大学最忌讳的是千校一面,用一个模子复制。

8. 北大历来以文理学科为主、以基础研究见长,重学而不重政、重道而不重势、重学而不重术。蔡元培认为,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二科,专属学理,其他各科,偏致应用。治学者方可为“大学”,治术者只不过是“高等专门学校”。在北大,重理学,轻实学,重科学、轻技术,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的办学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9. 上世纪50年代初高校院系大调整之后,北大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大学,文科由文史哲当家,理科由数理化当家。工程技术类学科和偏重应用的学科大多被剥离出去。而清华基本上成为了一所工程技术大学,理科保留了一点,而哲学和人文社科类的学科统统被剥离出去。北大、清华这种学科特点必然影响到各自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尺度。如果说科学的使命侧重于认识世界,那么工程技术的使命则侧重于改造世界。所以,北大更看重在认识世界方面有什么新思想、新见解,而清华更注重在改造世界方面有什么新方案、新成效。

10. 北大思想解放、思路活跃、务虚能力较强,喜欢坐而论道,往往想法多,办法少,醒得早,起得晚。清华则严谨务实,虽然想法不如北大多,但是办法比北大多,想得到也能办得成。如果能把北大的“想法”和清华的“办法”结合起来,势必如虎添翼。

11. 北大和清华都有着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表现形式不大一样。清华不但自我感觉良好,而且很关注别人的评价。北大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反正北大就是这样。清华注意内外有别,“家丑不可外扬”,尽管内部有不同意见,但对外的声音常常是一致的。如果哪个清华人在外面说了清华的坏话,就会触犯众怒,招致“群起而攻之”。而北大则内外无别,常常“内战外打”,北大人在外面说北大的坏话是常有的事,人们似乎也无所谓。在一些评奖、评优、举荐人才的活动中,因为来自北大的评委揭自己的短,而使北大落败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在清华是难以想象的。如果上级部门到北大清华考察人才,在北大考察的结果往往是“虽然??但是??”,而在清华考察的结果往往是“不但??而且??”。

12. 北大包容性较强,颇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风度,各种不同意见都允许发表,形形色色的人包括怪诞不羁的人都允许存在,很难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

1

行动。而在清华,校方意图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对某个问题能够形成强大的主旋律,在困难时能够万众一心,集体行动,甚至逆流而进。但对于不同意见和持不同意见的人,有时候缺乏必要的宽容。

13.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那是“革命家治国”的阶段,大批搞革命、打天下的功臣走上领导岗位。那时候人们更加关注干部的革命经历,而不太注重教育背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时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硬专家治国”阶段,许多有工程技术背景的工程师进入政坛,此时清华具有明显优势。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开始向现代化社会过渡,逐步转入“软专家治国”阶段,具有法学、商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现代科技背景的人正在步入政坛。在新时期,北大、清华各有千秋,北大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歧视,不论具有清华学历或者具有北大学历的领导人,大多数并不是从学校直接进入政坛的,而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势造英雄”,是社会发展对领导者素质的要求决定了领导层的构成。

14. 应当特别提到的是,清华从20世纪50年代起,蒋南翔校长就开创了一种干部“双肩挑”制度。即从学生和青年教师中挑选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又有管理才干的人担任“双肩挑”干部,并有相应的政策作保证,造就了一批复合型人才。这些人走向社会以后,很快显示了自己的综合优势。当今活跃在中国政坛高层的清华毕业生,大多在学校受过“双肩挑”的训练。

15. 世界上著名大学风格各异,但有着共同的大学精神。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让真理与你为友”;芝加哥大学的校训是“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剑桥大学的校训是“求知学习的理想圣地”;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加州理工大学的校训是“真理使人自由”;悉尼大学的校训是“繁星纵变,智慧永恒”。这些著名大学的校训,都体现出一种共同的大学理念,这就是崇尚真理、追求知识、珍视人才、热爱自由、启迪智慧以及引导人生。

16. 北大和清华不仅有“异”,而且有“同”,在本质上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这两所大学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充满着追求真理、崇尚知识、珍视人才、关爱学生的大学精神。北大的“兼容并包”与清华的“厚德载物”,北大的“敢为人先”与清华的“自强不息”何其相似!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志向远大、锐意创新、功底扎实、注重后劲等等,这些都是北大和清华共同的办学思想。

第二章:谈谈人才理念

1. 大学是人才荟萃之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大学的根本功能就是依托现有的人才去早就未来的人才。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是大学的标志,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社会声望主要是通过大师来支撑的。所谓名师出高徒。有了名师,优秀学生就会慕名而来。有了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就能够带动一个学科,带起一支队伍,承接到重大的科研任务,争取到可观的科研经费,从而不断地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出名气。

2

2. 人品、特长、贡献,这是人才必备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人才首先应当懂得如何做人,在思想、政治、道德人品方面是合格的。如果人格低下、心术不正,本事再大也算不得人才。毛泽东说:学问再大,方向不对,等于无用。司马光说过:“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如果一个人无德无才,虽然想干坏事,但智力不足,能力不济 ,很容易败露。如果一个人品行很差,但很有才能,智足以邃其奸,勇足以决其暴,如虎添翼,危害多多。人才不是全才,他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或者某几方面有超乎寻常的才能。再伟大的天才也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再英明的领导也不可能洞察一切、包打天下。如果自认为自己是万能人才,那本身就是愚蠢的表现。如果社会对人才求全责备,那也就没有人才可言了。一个人的德才学识,最终要体现在实践中,落实在贡献上。以实绩分高下,以贡献论英雄,这才是硬道理,是识别人才的最根本标准。人才不是自封的,那些自吹自擂、大轰大嗡的人,大多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流星、泡沫。人类历史上那些流芳百世的杰出人才,都是在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民群众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经过实践检验、为群众所公认的人。

3. 创造性人才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简单认同既成的事实,不拘泥于固定的想法。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权威,不按常理行事,不按规矩出牌,“扰乱”了现有的秩序,因而不易得到社会的认同,常常被对现有秩序的维护者认为是危险人物,加以攻击和扼杀。从古至今,那些改革创新人才常常遭受很多误解和冤屈,大多源于此。例如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而人们却骂他是魔术骗子,几乎把他置于死地。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却被人攻击为“犹太人威危害世界的阴谋”。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开创了人类航空史的新纪元,而当初也遭到了美国科学界和舆论界的封杀,被迫移居法国继续他们的飞行试验。

4. 那些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具有超凡的天赋和智慧,他们在人类未知的世界中摸索前进,推翻约定俗成的公理,质疑理所当然的结论,揭示人所不知的秘密,提出异想天开的构想,预见未来世界的发展。他们开创的这些新思想、新成果,凭借常人的智慧难以理解,按照已有的标准难以衡量,至于未来的价值更是难以判断,常常被视为“异端学说”,受到压制。

5. 古人讲:“有高山者必有深谷,有奇才者必有怪癖。”那些杰出人才常常特立独行,具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某种反叛精神。他们桀骜不驯、狂放不羁,常常做出一些惊世骇俗之举。他们自信、自尊、清高、固执甚至有些古怪,我行我素而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们的逻辑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一个人越是把聪明智慧集中在某一方面,其他方面就越是平常甚至笨拙。他们这种不合时宜的举动,常常遭到世俗力量的冷遇、白眼和孤立。自古以来,那些具有非凡创造力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大多是子啊逆境中奋斗的,夭折的比存活的要多,被埋没的比被发现的要多,不得志的比得志的要多。不受杰出人才的价值是在其死后才被人发现的。时间越是久远,他们的价值就愈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6. 正因为杰出人才难得,因此作为一个高明的领导者,更应当细心地发掘、大胆地起用、加倍地呵护。大规模选拔人才必须依照制度进行,但“制度选人”不能够完全代替“伯乐相

3

马”。现在通行的工业化、标准化的选人方法,只能够选出一般性的优秀人才,而那些特殊性的杰出人才则很难被选取出来,甚至会被当作“不合格产品”加以淘汰。只有领导者独具匠心和慧眼,才能够将他们挑选出来。一个开明的社会,不但要为大批常规性优秀人才开辟宽阔的通道,而且要为少数与众不同的特殊人才,如天才、奇才、偏才、怪才留有发展的空间。

7. 人才是人而不是神。任何人都是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的集合体。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只有长处而没有短处的人才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往往在一条直线上,优点的延长线就是他的缺点。

8. 人才的与众不同不在于他没有缺点,而在于他具有常人所没有的优点和特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9. 对待人才的三原则:第一,就培养人才而言,应当取长补短。第二,就使用人才而言,应当扬长避短。用人之道千万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一个人才的奇迹都是在其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和最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使用人才应当校短量长,唯器是适,用其所长,各得其宜。就保护人才而言,应当扬长容短,必要时干预护短。古语讲:“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小过无害正道,斯可略矣”。作为领导者,对成长中的年轻人才,应当多一点偏爱、多一点袒护,多做一些补台的事情,使他们逐渐成熟起来,强壮起来。在年轻人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领导者要敢于挺身而出,为他们保驾护航。如果不设法遮挡住他们的“伤口”,而是任人捅来捅去,那么一个很有希望的人才就可能遭到夭折,徒有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10. 任何物质产品都有保鲜期、保质期。人才同样存在一个保鲜期、保质期问题。古人讲:“用人当其时,用人当其壮。”对于人才,应当在他们处于精力的最高峰、进取心的最高峰和创造力的最高峰时委以重任,把他们用好、用足、用活,这样才能够取得最佳的人才效益。

11. 青年人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历来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开拓精神的群体。“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从社会进步史、科技发明史中得出的结论,也是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

12. 衡量一种人才体制和政策是不是先进、优越,关键是看它能不能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拔尖创新人才。然而,在不少地方仍然沿袭着“追补性”的人才政策。当一个人才最具有创造活力、最能干事、最需要支持时,却得不到必要的支持,要“帽子”没有“帽子”,要经费没经费,要条件没条件。而当他移出创造力的高峰以后,名分、地位、各种优惠政策却接踵而至,可惜此时他已经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即使心有余也力不足了。

13. 人才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一个大系统、大团队里,需要各类人才相互配套,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形成整体实力。比如办好一所大学,需要从事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内外合作、后勤保障、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

4

作等各方面的人才。人才还有层次性的特点,层层递进,错落有致。每个层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个层面的人才都有上下优劣之分,很难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比如优秀的博士生导师是人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同样是人才。如果让一个小学教师去教大学,当然难以胜任;反过来,如果让一名大学教授去教小学的孩子,也未必称职。

14. 鉴于人才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在选拔人才上必须尊重特点,承认差别,各取所长,各得其所,决不能用一个模子去套所有的人。江泽民说:“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培养人才的倾向。不准别人脱颖而出,谁一冒尖,一先进,就孤立人家,把人家挤下去,以为这样大家都“公平了”,舒服了,殊不知,这是扼杀优秀人才、否定先进事物的极其错误的行为。如果让这种现象泛滥成灾,还谈什么创新精神,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在人才政策上,必须统筹兼顾,合理调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类人才都有奔头。综合资,对待人才应当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网罗众家,博采众长,努力促成一种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生动局面。

15. 不拘一格的另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对于优秀人才、青年人才,要敢于打破常规,破格提拔。在人才选任中最流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论资排辈、循序渐进。这种办法尽管有弊端,但仍有其现实性和合理性。因为人才的识别需要一定的周期,建功立业也需要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对大多数人来说,既缺乏特殊才能,有没有突出贡献,论资排辈未尝不是一种现实的晋升办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年资就是经验,就是贡献的“积分”。如果在人才选拔上完全不讲年资,就会助长浮躁心理,为投机取巧之徒提供可乘之机。论资排辈的优点是便于操作,进退有序,心理平衡,减少麻烦,缺点是会埋没优秀的年轻人才,造成人才队伍的同步老化。正确的办法是把必要的论资排辈和破格提拔相结合,用邓小平的话来讲,一种办法就是“爬楼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另一种办法叫做“搭梯子”,让优秀人才快一点上来。当前我国

北大要和清华坐读后感

的民族复兴大业急需大批优秀人才,对于那些才能出众、成绩突出、潜力很大的年轻人才,应当积极引进,大胆选拔,破格使用,让他们早上岗、早就位,充分施展才能。“大锅饭”政策首先挫伤的就是优秀人才。如果把高能者放在低能者之下,把杰出人才放在平庸之辈之下,那等于是驱赶优秀人才。越是岗位拥挤,越要设法腾出位子招贤纳才;越是资源短缺,越要注意实行择优扶重,重点突破,在资源配置上适度向优秀人才倾斜,千万不要把优秀人才资源湮没在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中。

16. 宽容是一种社会文明,是一种政策环境,是对多元权利的尊重和容忍,是对手中权力的自我约束。宽容是处事的原则,交往的智慧,修养的境界。宽容就是对人要大度、包容,为人要厚重、厚道,对别人的缺点和过失多一些原谅和宽容,少一些计较和报复。在人的所有优点中,最可贵、最难得的就是宽容。

17. 宽容的前提是尊重和信任,宽容的目的是团结和激励,宽容只有与自觉和自律相结合才能持续健康地运行。如果借助别人的宽容而放纵自己,那就破坏了宽容的环境。宽则得众,苛则失和,没有宽容就没有人才。第一,允许失误,宽容失败。这是鼓励探索,激励创新的

5

篇四:从北大到台大读后感

《从北大到台大》读后感

刚好陪同家人到定王台书市购书,看到一家书店文化型书颇多,估摸着有余秋雨先生的《从北大到台大》,当时有两位先生正在购书,他们和书店老板在聊点什么,三个人看上去文化味蛮浓,听到他们一张口便引用大家语言或是书面语言味十足,很有点像文化人。我走进去边扫视着书架上的书,边问是否有余秋雨先生的《从北大到台大》,书店老板应诺有,但随后就听到一位先生传来“余秋雨的书不要看”,书店老板也是慎重其事的说“余秋雨的书不要看”。我也不想问其究竟,一则他们表面上显得很文化,其实也不知道他们懂多少,二则我看书自信能够不被书所囿,站在圈子外来看书。于是买了书就走开了。后来与一位博士同事聊到看书的事,说我正在看余秋雨先生的《从北大到台大》,他也说了同样的一句话,我不由得想问一下为什么,他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只是表示不看比看好。

但通过阅读完全文,我还是觉得有所收获,一是丰富了不少知识,懂得了一些以前不懂的。二是感觉书里有好多语句很精美,值得学习。书中是秋雨先生与一些高校的学生讨论对话,这些学生都比较年青,个个都非常的优秀,我比他们大很多,但自知比他们相差甚远,一是在相关文学知识方面,他们懂得很多,提到的一些知识他们都掌握得很详细。

比如孔子周游的路径,司马迁考察的路径,屈原被贬的一些具体情况。二是他们思维反应很快,逻辑严密,分析有理有据,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分析,能够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处的环境,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事物。三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很强,基本上出口成章,言词华美。秋雨先生的确是一位文化大家,在闪问中对一些事物的高度概括,如对文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有的问题分析很透彻,如对中医和龙的问题。当然,其中也有些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

具体问题

在闪问中,有人提出中医、龙等问题,秋雨先生重复了一句话: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祖祖辈辈都活错了。这句话虽然有点情绪化的表述,但是很在理,其中蕴含了对看待事物应有的立场和观点。其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看待事物的角度,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也要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如果只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就会太自我,如果只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就会失去自我,这两者都有片面性,都没在辩证的看待事物。二是指看待事物应从事物存在的客观实际出发。就中医而言,在历史上已经存在有很长的时间,而且其护佑之功不可没,不宜一遇到西医在某些方面比中医强就全盘否定中医,我们需要发扬中医的优势,改进它的不足,让中医和西医并驾齐驱,相得益彰,相互溶合,共同护佑人们的身体健康。

童年歌声

甲骨文的发现,被秋雨先生作为全部文化课程的隆重开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政局飘摇的年代,许多从事甲骨文研究的学者因为陷于政局而变成了一种文化祭奠,这些学者前赴后继,终于将中华文化的童年歌声展示给大家听到了。这段历史,以前我是不清楚的,通过阅读,才了解到甲骨文的发现还真是一部悲壮的历史,王懿荣、刘鹗、王国维、罗振玉为甲骨文的发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人生悲剧,其实与甲骨文的发现没有必然联系,与之联系的是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以及他们的政治信仰和态度。也许这一段历史对秋雨先生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不肯出任一些官方职务,也不想参与到政治里面去,其实,作为文化人,按中国文化传统的观念,“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仕大夫们都以治理好国家,福泽百姓为已任。从中华文化历史来看,也是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不可能独自的不与其他领域相关,即使有那样的文化也是苍白无力的文化,也是没有发展和生命力的文化。究甲骨文发现者们的命运,王懿荣不想成为八国联军的俘虏而自杀,其节可敬,但其智实不敢恭维,“重柔者吉,重刚者灭”,显然是一韬略不足之人,古之善挽危局,善济百姓者大有人在,以其人之能而当国家大任,不相匹配,国家之不幸,个人之不幸。刘鹗也可以算得上一个政治上的失

败者,又因身体原因而在流放途中去世,历代文人政客,有许多失意之人,也有一些官场不倒翁。这在乎他们是否读懂了官场文化。秋雨先生是反对学习一些权谋之术的,包括孙子兵法,他都持有反对意见,但作为一个文化人士,要立身处世,是需要研究一下政治的,处身于一个政治环境,也是需要研究一下政治权谋术的,这些学术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关键是看是为了什么人去用,看是不是为了正义去用。如果一个文化人处身于一个政治环境而不去学习一些权谋术,不学习一些韬略,在政治上失意是很有必然性的。罗振玉应该说是一个历史观有问题的人,王国维的情况书中没有进行仔细说明。

诸子百家

以前读过诸子百家的书,由不理解到有所理解,也听到过一些相关评论。有人说孔子的作品是适应于普通民众看的,庄子的作品是适应于最基层的民众看的,而老子的作品是适应于高层的或高智商的人看的。其实这些也有其道理。看了秋雨先生与学生们的讨论,从认识上就更加深入一层。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留下了五千多字的作品。从秋雨先生和学生们对他的讨论,认为老子的思想更多的是反映哲学思想,“人需要用一种柔软的态度来面对现实”。这一点,我有同感,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都能从他的思想中吸取养分。孙子兵法中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实际上也是

借水的柔性来比方用兵的柔性变化,这种哲理思想与老子的思想如出一辙。毛泽东晚年说,《道德经》其实是一部兵书,他在反围剿过程中,提出“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略思想,就是对老子哲学的成功运用。在政治上,老子的思想同样很管用,一个人只管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管他人是否接受,不管是否损害他人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就会到处树敌,久而久之就会被政敌击倒,甚至遭遇政治悲剧。在官场,身处一个位臵,上级提出来的是错误的,要用很委婉的语言和方式试探性的提出来,上级察觉到了,事情就得到了解决。用生硬的方式提出来,上级就不会接受,还会怀恨在心。对待下级,要安排一些工作或是有一个决定,都要先与之进行沟通,得到下级认同,就可以名正言顺发布命令,事情的执行也会很到位。下级也会感觉到你这个领导会做人。用在经济上,也是同样的,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经济策略,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管理工作中很是管用,一个管理者不陷于具体的一些事务,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管理思路,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分配落实到每个人,适时进行督查,看似无所事事,但井然有序。相反,一个管理者陷于具体的事务,老是插手这里或是那里,越俎代庖,忙中添乱,导致一团混乱。老子“柔性的对待现实,无为而治,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在许多的领域都有其积极的指导意义。当然,老子的理论假设要

篇五:你凭什么上北大读后感

你凭什么上北大读后感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读了《读者》中的一篇文章“你凭什么上北大。” 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女孩从上高中到入北大的读书的经历。她从全班倒数第一名进步为了年级第十二名,又一跃成为全校第一名,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大。她的成功告诉我们目标执着不变,加上勤奋刻苦就是能成就梦想的法宝。《历史》课本居然背到5遍,期间的艰辛与坚韧可想而知,尽管看到课本就想吐,但坚持下来了,就成功了。而且他唯一的目标就是上北大。目标的坚定也是促使他不懈努力的动力。??

从这篇文章中,我读出了:你只要努力了,尽力了,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也没有突破不了的目标。

她发生改变的契机是因为高三班主任在一次班会课上的讲话:“你只是懦弱!你不敢尝试!你不敢向考第一名的孩子一样去努力,因为你怕你努力了也比不上她!你宁可不去尝试,是因为害怕失败的风险。你连这一点失败的风险都承受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没有把握??”正是因为老师的这番惊世醒语,敲醒了懵懵懂懂的她,让她从此勤奋好学,最终实现了上北大的目标。

“我知道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很有才气,看不起那些认真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笨鸟先飞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尝试,因为你怕自己努力了刻苦了也比不上他们。你不敢去尝试,只是因为有失败的风险,而你甚至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没有把握,你只是懦弱??”。这些话如五雷轰顶,劈在我头脑中,我也是个优秀的学生,但是因为懒曾经的豪言壮志早已被懒惰麻痹了,没有再次像作者那样拼命狠狠的搏一搏,也许我应该再试试。

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这我也知道,这种能力要养成很难呀!我又不是没试过,当同学下课都在玩的时候,我的下意识就告诉我该学习了,身体早已将我固定在板凳上,但是思想在哪放牧就不知道了,我很安稳但不踏实,正

是该有一样东西管住我的思想的时候了,幸亏我读了《你凭什么上北大》让我又获得了自信,不能任自己的懒惰放肆下去,该奋斗啦!

光去刻苦是不行的,还得有方法。要坚持曾经成功过的方法不再放弃,要在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就好了,记住了意志的力量,就是决定成败的力量。无时无刻要告诉自己,我要走下去,我会走下去,一定的??

我相信我们都可以做到,只是少了奋斗。正是别人的事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了我们,奇迹也可以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我想,当一个人在不断超越自己的时候,内心的快乐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幸福滋味。

我不想再去看别人的奇迹,我要自己创造去!

从此,我要改变自己,向那篇文章中的作者学习。当文中那个女孩儿能把高中五本历史书翻来覆去背了六遍时,我可以吗?我在心中问自己;当她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时,我可以吗?我又在问自己??

读了这篇文章,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反复看了不下四遍,心里在对自己说:“看来我要多向考第一名的同学学习,要取长补短,要更加努力刻苦的攀登知识的高峰!”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