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喜欢写作文的都是好学生,因为他们有太多情感在里面。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20:30:21 初中作文
喜欢写作文的都是好学生,因为他们有太多情感在里面。作文初中作文

精选作文:喜欢写作文的都是好学生,因为他们有太多情感在里面。作文

喜欢写作文的都是好学生,因为他们有太多情感在里面。现在的我只能面对现实。面对老师在我的作文下用红笔写的“不希望再看到此类文章。”“创意不够,太罗嗦。”“主题不明确,像流水帐。”……面对同学看过我的作文后发出的感叹:“真的,我不知道你在写什么。”“你的作文不好评价。”“语句有点衔接不上,还有点跑题。”……面对两期的《茶花》里,我是空白……

  再也不能沉浸在小学时,我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在班上传阅的欣喜;再也不能陶醉于小学时,作文得奖后的喜悦……

  自信在逝去的同时,又被语文试卷上鲜红的“108”“111”“106”而挽救,让我在放弃的路上又拥有了一缕曙光。

  我嫉妒别人一提起笔就能写下好文章,嫉妒别人一开动脑袋就能想到深刻的寓意,嫉妒别人丰富的词汇,嫉妒别人的作文总是那样的吸引我。我甚至觉得我成了最差的汉语学生。

  我强迫自己多看作文书,多积累素材;逼自己在作文里挖掘深意;硬要自己多用好词好句。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让我再自信地面对语文,面对现实。

  我一直在探索,但写出来的作文却总不是个东西,直到那次梅老师在讲座时,让我有了一些感触。

  我爱上了森子——那个“最爱一个人进山”的人,他说:“对我而言,寂静的山谷就像一朵盛开的百合花。”

  我爱上了徐志摩——那个“有着甜蜜的忧愁”的人,他说:“沙杨娜拉,最是你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随后,语文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开展了一些活动。

  一些真实的事,来源于生活的故事,都被我搬进了作文里,我对作文越来越感兴趣,虽然还是不够好,但有了进步,我很高兴。

  但为什么别人就是比我写得好?我就真的比他们差?

  无意间,我在思想品德书上看到一句话:“我们的优势不是我们自傲的资本,我们的劣势更不是我们自卑的理由。”对,我们不需要自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0322e540102vd79.html

  每个人的路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每个人的经历不可能相同,每个人的想法不会一样。

  有的人的想法﹑观念值得学习,就编成书本;有的人的笔墨值得欣赏,就写成小传。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出书立传,也不是人人都有爱因斯坦的大脑。

  想到这儿,我释然了。世界因差异而精彩,但我们可以缩小差距,改变差异,我们不要自卑,人各有路,只不过是路的好坏有差异罢了。

  作文大哥,我会好好培养我们的感情的,风风雨雨,已让我学会了如何爱你。喜欢写作文的都是好学生,因为他们有太多情感在里面。

篇一:浅谈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201004720540蔡晓芳指导教师:陈斌

【摘要】: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姿多彩使我们感受着写作的乐趣。写作本应是高雅而又极富情趣的,可当代农村的中学生却视之为畏途,究其原因,也不外乎两个,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从客观方面看,主要是教育理念比较陈旧;主观方面看,主要是学生阅读量太小、知识面窄、缺乏素材、生活感悟少、缺少写作兴趣,羞涩于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我认为采取的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变指导教学模式为引导教学模式;二、为学生提供阅读空间和时间;三、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四、注意体验生活,积累活生生的素材,提高写作情趣;【关键词】:

素质教育阅读空间写作兴趣完美写作

正文:

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姿多彩使我们感受着写作的乐趣。写作本应是高雅而又极富情趣的,可当代农村的中学生却视之为畏途,不想做文,一提起作文,唉声叹气,抓耳挠腮,敷衍了事。笔者曾对所任语文教学班级(初一)的68位学生进行过调查了解,其中不愿写作文的(其中大多是害怕或畏惧作文者)竟达58位之多,占调查总数的85%,喜欢作文的同学仅有1位,仅占调查总数的1.5%。究其原因,虽是五花八门,但主要是无话可写和不知道如何写作,普遍认为学习是苦差事,作文更是苦中之苦,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情感苍白,空洞无物,无病呻吟;或罗列优美的词句,或滥用各种修辞手法,即使偶尔有比较优美出色的文章,也是仿照他人的模式,没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学生自我情感、自我形象严重缺失;或是为了获得高分而迎合评卷老师的意愿而写作的非真情文章。当今中学生生逢盛世,本应是青春勃发,充满活力与激情,思维活跃而又情感丰富的,可写出的作文为什么却如此枯燥单调、没有激情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下面试一一分析。

一、客观原因

1、教育理念比较陈旧。

如今提倡素质教育,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已在一些教师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一时转变不过来角色,导致学生在进入中学后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一堂课教师不规定任务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不滔滔不绝的讲课就受不了。从而使学生根本没有了口语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应试,所以作文课几乎不上,光是课本就要啃个没完没了。即使上作文课,老师也不加以指导,学生也就干咬钢笔头,横眉冷对方格纸。无非结果写出来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在《我的假期生活中》的作文课上,我曾说过,“同学们放松了一个假期,在你的身边肯定有你感受最深的事。有幸福,有感动,有批评,有酸楚??”谁知交上来的作文开篇一律如此,让人看后啼笑皆非。有时,学生为获取高分,为博取老师的欢心而不敢创新,更不敢标新立异,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作文激情。

二、主观原因

1、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

现在农村的中学生每天上早晚自习,累得像是筋疲力尽。似乎失去了他们应有的天真和天性。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课本知识,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时间少,活动范围小,社会接触面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导致学生作文情感枯竭的原因之一。

家长总认为孩子看课外书就是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更要求子女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各门功课上,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尤其中外名著的阅读更是少得可怜。本学期笔者曾就所在班级学生课外名著的阅读做过一次调查,学生们阅读的课外书籍无非就是如下几种:中学生作文、中学生文摘、西游记等,至于外国名著的阅读几乎为零,他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简直是一团漆黑。即使在他们所阅读的几种书籍中,也只大略了解故事的内容与情节,以及最后的结局。很少去分析和体会文章或著作所反映的思想内涵,更不用说去学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了,就和看闲篇似的走马观花了之。

2、不善于感受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写作文时,我们的学生总是双手抱头,唉声叹气,咬着笔杆不知道写什么好。在他们的脑海中很难搜索到与文章相关的材料和话题,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没有仔细去揣摩和体会其中的内涵,也没留下深刻的印迹,再加上现在的农村孩子也少了,有的就是独生子女。他们认为父母对他们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为自己创造的一切是父母该做的。根本不去想想父母如何不容易,挣钱多么辛苦。“面朝换土背朝天”的影子在他们的眼里就未出现过。在《感恩》一文中,学生们都不同程度的写到了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生病了父母亲心急如焚,夜以继日地照顾;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父母怎么帮助、鼓励自己??没有一个同学提到过自己该如何回报他们,感恩的含义就没有体现出来。这样的话,学生的作文又怎能有“情感”呢?

针对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我认为可采取如下对策:

三、思考与对策

1、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变指导教学模式为引导教学模式。

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放开手让学生大胆作文,善于接受和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叛逆思想与观点并对之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创新作文,走出陈规与常规的圈子,关注课本以外课堂以外的知识,多与社会接触,与不同的人交往,关注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变化。从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其趋势也是向流行化、热点化发展,如北京的考题是《隐形的翅膀》,源于歌手张韶涵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湖南省的考题为《踮起脚尖》则要求我们的目光关注我国的国家大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对于当今中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也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书本知识,也要教社会与课外知识。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文章中某些写作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作文。例如,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基本上圆圆的脸盘,大的眼睛,一张会说话的樱桃小嘴,千人一面,没有特色,没有抓住人物的个性来描写。笔者在教授《一面》一文时,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头发根根

向上竖起,”则抓住了鲁迅先生头发的个性特点,从而体现了鲁迅先生刚直不阿、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民族风格,寥寥数语,使人物的性格的刻画形象而生动,栩栩如生。笔者在分析文章时,突出了作者的这一写作方法的巧妙,重点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高明之处,让学生感悟体会。随后,笔者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布置了课外作文《父亲》,效果很好,有学生写自己的父亲如是说:“??父亲用手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票子,我不经意看到了父亲的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暴起,血管卷曲,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我的眼泪顿时涌了上来??”多美妙生动的描写啊,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平时的观察和体会真实而生动地用写“父亲双手”这一特定对象描绘了父亲的勤劳与生活的艰辛。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才气,而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2、为学生提供阅读空间和时间;

在农村中学由于条件的限制阅览室几乎没有或是设立了也只是徒有虚名。里面的书少的可怜,也不允许学生进去。学生还没有上阅读课的时间,因为学校就不安排课程。甚至学生想看也没有机会,被有的老师发现还认为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有几次,学生看见我就立刻把书藏起来,我拿过来一看是《水浒传》《西游记》等,我当时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果学生把看课外书当做偷摸的行为,那他们的写作素材及写作技巧又从何而来,思想又如何体会,此时此景,让我们的学生去那里寻找情感?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要读得多,而且要读得精。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只读书中的故事情节,更要读书中的人物的灵魂、读文章的结构、读文章的主题、读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一本好书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影响无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很有成效的尝试。如要求班上每一位学生选取自己课余阅读过的自认为最好的书籍、文章或语句,在班上进行交流与同学分享。分析其精华与微妙之所在,感悟其触动灵魂深处的东西,可以不求甚解,但要求努力寻找感觉。这样,日积月累,形成比较全面而富有深意的写作感悟和素材。同时,要求我们的教师也要有相当丰富的文学素养,尽可能成为指引学生文学成长道路上的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书籍和个人藏书,对人民教师来说有如空气般重要。没有书,没有阅读的渴望就不成其为教师。阅读乃是教师思想和创造的源泉,乃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这足可见教师榜样作用的重要。

4、注意体验生活,积累活生生的素材,提高写作情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不管是琐碎细微的还是惊天动地的,都能触动我们灵魂深处的某根弦,引起我们的共鸣,成为我们写作中的最佳素材。苏霍姆林斯基说,“必须让少年去经常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生活。”农村中学生在这点是处于弱势的,他们的生活圈子或生活阅历是相当窄的,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时候,不像城里的学生可通过郊游、夏令营、参加综合节目等方式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以缓解学习压力。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比都是大都市的多姿多彩,他们能亲身体验高科技的奇异与乐趣,更能与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名人直面交谈??但农村孩子也有他们的优势:春季来临,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秋天收获金黄的稻谷,欣赏农

民伯伯们脸上的笑容。冬天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橇??传统节日放鞭炮,看舞龙耍狮,包棕子,听奶奶叙说天狗吃月亮??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情景岂不美妙?怎会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生活灵动的一瞬,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的作文怎会无话可写?又怎会苍白无力呢?

5、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写作的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这样讲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之乐于作文,把写作当成是一件渲泻情感,歌美贬丑,感悟生活的美好事情。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兴趣确实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显然,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他们爱写作文、乐写作文的兴趣。笔者曾对此作出过一些尝试。

(1)创造游戏氛围,唤起写作兴趣。如:写四分钟的“随笔”,老师一旦命令开始,学生就必须开始伏案写作,不得停笔,哪个停笔,就被开除出局!同样,竞赛的出现,使学生忘却了这是在写文章,而是它错误地当成了一个游戏。游戏就是玩,玩是轻松而愉快的。于是,作文的艰苦和困难在游戏的外衣下变得温和起来,变得被学生接受了。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不就被唤醒了吗?

(2)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写作兴趣。

我们知道,作文虽无定法,但也有规律可循。学生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写记叙文注重“六要素”,但“六要素”不一定要求齐全;写说明文注重有一个恰当的说明顺序;写童话、寓言必须能说明一个道理等。二是在遵循这些基本规则后,为了使文章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简洁、更具有感染力,要运用一些“锦上添花”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规律,传授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作文的兴趣。因精彩的范文有较强的示范性,教师应精心挑选范文,引导和点拨学生分析和理解范文内容,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让学生真正懂得写作文有章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简单、有趣,从而提高写作文的兴趣。

(3)精心评改作文,增强写作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作文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评价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在学生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评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学生的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得到信心。评语便是教师的观点,这观点对学生是具有导向作用的,有影响力的。因而,我们要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学生所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意、所运用的语言、方法等,要看到他们的突出成绩或个性。我们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他们的作文,把握他们的知、情、意、行的脉搏跳动,才能有分寸有说服力地批改他们的作文。在批改作文时,我们要时时处处怀着一种愉快的心

情,带着一种“找宝”的心情,一种准备欣赏精彩节目的情绪去“读”学生作文,用心去体会。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在对作文评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不断得到赞许,这些都会使他们期望在下一次的作文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成为他们写好作文的需要。

这种教学尝试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和配合,效果出奇地好。学生对作文课充满了期待,作文成绩大大提高。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本班学生作文成绩明显好于其它班级。

结论:当代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多方探究,不应该回避问题,要面对现实。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事的原则,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多途径地创新和尝试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可能培养的,写作水平是可以提高的。我们都期待着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改观的那一天。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作文出现,越来越多的孩子用心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写出生活。

参考文献:

[1]蒋建洲《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与实践》P28-29

[2]张新光《语文课程标准》P50、108、154

[3]李白坚《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P14、15

篇二:如何让孩子喜欢写作文---小学语文教学沙龙

如何让孩子喜欢写作文

------XXX中心小学语文教学沙龙系列活动之一

主题:如何让孩子喜欢写作文

时间:2×××年12月21日星期四下午3点40分

地点:XXX中心小学三楼会议室

主持人:高雪丹

出席者:马兰娣童玲婉岑红杰应利芳罗婷陈建青胡赞女

岑丽钧岑旭亚岑平芜高君芳周忠波高央波冯梦兰

余庆卿

列席者:吴振燕应利平蔡金波毛玉珍

会议记录:

一.主题展示:

主持人:各位老师,今天是我们语文教学沙龙的

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不再感到没话可说,而且容易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即使水平稍差的学生,也不用再发愁怎样挤出那些能得高分的大话、空话了。这种写作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了学生惧怕写作文的心理,还使学生写作文由老师逼着写变为自己主动去写。

二、面向全体,分层指导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学就要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为此,教师要采取分层指导的方法。如在练习写记叙文时,对优等生要要求他们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难度较大的记叙文,并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对中等生要要求他们层次清楚、语句通顺、中心明确地记叙一件事;对差等生要要求他们能围绕中心选材,要侧重于叙述基本功的锻炼。分层指导作文,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激发学生上进的信念,逐渐增强其自信心。

三、正确评价,确立自信

周围人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信心的形成。自己命题作文,使写作基础不好的学生从无话可说的压力下解放出来;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及时鼓励,正确评价,以使学生进一步确立自信心。如对优等生有严格要求,指出不足,以防止其自满;对中、差等生则要用现在和过去的成绩作比较,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时为其指出努力的方向,来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罗婷:

一、生活型作文

1、自我开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设计“名片”,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介绍“我的家庭”、“我的同桌”,要求他们必须介绍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父母以及家庭概况,突出介绍个人的个性、爱好、性格、特长、理想、追求等;最后,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讨论交流并将其写成文章。

2、关心他人。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去关心帮助别人。在关心别人的过程中,小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学会发现,学会积累,学会同情。这些经历写到作文里,必然是真情流露,也必然是真实可信的。

3、关注社会。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兴趣。比如碰到大雾天气,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要求学生围绕道路交通安全展开讨论。再比如遇到公路上发现交通事故,教师可让学生分析事故的原因,学找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写作的好素材,让他们将讨论的过程和结果纪录下来就是社会作文。

二、自然型习作

1、看家乡新貌。美丽可爱的田野风光、农作物生长透出的勃勃生机、一幢幢新居和别墅,都是家乡的亮丽风景。这些学生熟悉的题材,就摆在他们面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学家务活。教师有指导性地引导学生学些家务活及掌握一定的生活技巧和劳动本领,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果实的思想和劳动意志,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乐趣。这些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如能化作书面表达,不就是非常别致、生动的作文吗?

三、读写作文

1、阅读中写作。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课内阅读的知识进行写作指导。指

导要先从模仿开始,可以模仿课文标题,也可以模仿课文开头和结尾,还可以模仿课文的构思立意、精美词句等。接下来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并作文。如在学习《凡卡》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爷爷接到凡卡的信时的神情,然后进行写作。

2、课外多读写。教师要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读物,多组织些读书活动。如开展“古诗词诵读”或“课外读物交流会”等活动后,可以让学生写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指导学生在写作中体会用什么样的词才能表达准确;用什么样的句式才能贴切得体;怎么才能使文章大气磅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怎么才能详略得当,使人回味无穷??

四、实践型作文

1、画写卡通。现在各类卡通人物画也在小学生中间流行。教师如果引导得法,将此作为写作的题材也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我曾让学生准备了一本有卡通人物画面的、非常漂亮的大笔记本,让他们把喜悦、兴奋、以及苦恼、伤心的事都画进去,写进去。每当学生交流自己的画写卡通时,一个个好听响亮的名字:“童心”、“七彩虹”、“春天的梦”、“快乐的小星”等就会变成孩子们的寄托和理想。

2、评改写作。评改作文是学生间相互学习的好办法。教师可将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一本本子,每星期一,每个小组的

一、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表扬,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催化剂。每一个老师都有体会吧!当孩子们刚进入小学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对于回答问题结结巴巴,语句不通,也可能文不对题,那么教师对于这样的情况,若加以指责、批评学生的话,这孩子以后将很少举手发言,自尊心受到伤害。相反,多加引导、多加鼓励,关于他的回答加以肯定,那么,这样会使孩子胆大会说、敢说,因而,多讲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同样,刚学作文,其实是又一种表达方式——书面语言学习的开始。所以教师一定要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二、体验成功,激发写作兴趣。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追求成功。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又会形成巨大的动力。因而,经常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的作文某次写的特别好,在班级里读一读,并把每次写的好的作文张贴在教室后墙的展示栏中。一学期下来,编一个班级优秀作文集等。我还将优秀作文在我校文学社《笋芽儿》上发表,并张贴于橱窗,因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展示,所以学生都会争相观看。还有组织学生参加“慈溪日报”、“浙江省小作家选刊”、“网络作文大赛”、“校作文大赛”等活动,鼓励他们向文学刊物投稿。我所指导的学生已有多人的作文获奖或发表。这无形中起到了一个示范榜样的作用,激励还有的孩子也想参与的欲望。使其他同学学习之,仿效之,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

三、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直以来,我们采用一种形式刻板地进行作文活动,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所以为了使学生提升写作兴趣,可设计辩论、演讲、情境作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训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主持人:在孩子们面前读他们自己的作文,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是让孩子对写作感兴趣的一种很好的办法。

岑红杰:

一、从读开始,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并有写好作文的资本。哪位大作家不是从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呢?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我都推荐孩子看一些好书,如《苦儿流浪记》、《雾都孤儿》、《爱的教育》、《老人与海》、《八十天环游地球》、《野性的呼唤》等,这学期我推荐看郑渊洁的童话。我觉得童话故事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情感。现在很多学生的手头上都有了3-4本郑渊洁的童话书。童话书丰富了孩子的生活,发展了孩子的思维,留给了孩子想象创造的空间。

二、破常规激兴趣,以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写作的题材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想说、想写的事物,写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苦恼,畅抒胸怀,才有可能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如

流于空洞、格式化。因此,我让学生写一封信,给自己最想写信的人写封信,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内容具私密性,写好修改好,装入信封,寄出去。

三、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写作,不求思想意义怎样怎样,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我让学生自由编童话,一个孩子编了个《人鬼不分》。讲的是鬼变成老人儿子模样,戏弄老人,老人很生气。到家后才知是鬼。

下页

篇三:阅读情感作文

阅读.情感.作文------关于小学生作文的思考

古蔺镇

多,作起文来也就越发容易。鲁迅先生也曾告诫文学青年,好文章是靠读好书熏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要把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同时考虑在内。而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在实践中,我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我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情有感触言自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主张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说:“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如此看来,活动是生命发展的过程,也是生命的本质意义所在。生命活动是作文的不竭源泉,因为孩子们对自己的生命活动是最熟悉的,也是最珍爱的,更是乐于表达的。因此,作文教学中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引导他们捕捉生命的真美感

受,倾诉于作文之中。

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训练就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他会就班级垃圾桶里的一块面包引出话题,让学生讨论怎样以理服人,来劝说不爱惜粮食的人,再进行写作。使他的学生完全摆脱了为作文而作文的无病呻吟。他的作文课上不是写招领启事就是做商品介绍,不是转述通知就是写报道,写海报。也就是说他为他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读者群,学生作文有了交际对象。他真正把作文教学过程与学生积极参与的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在课堂上创设了迫切需要言语交际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了“一吐为快”的心理,表达当然不成问题了。再比如对于让学生介绍怎样去自己家这么一篇作文,若只是按一般的教学,要求学生把地址,路线,交通工具等说清楚,学生往往很容易草草了事。下面这位老师的教学则使我大受启发:老师说:每一个同学都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近来,我突然萌发一个愿望,开始它只在我心里一闪,像交响乐中极不引人注意的音符,仅发出微弱的音响;现在这音符发展了,强烈了,壮大了,终于成为激烈的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时时在我心里激荡。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说出来……”“说,您说呀!”大家叫起来。

“我非常非常想去你们家玩。”学生听了,个个流露了出“欢喜”的神情。“可我怎么寻找你们的家呢?”正在学生为难之时,老师说:“我有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不知你们……”还没等我说完,他们就热情地吵断了老师的话语。于是,老时便趁机在黑板上写下《老师,您

这样寻找我的家》。他们恍然大悟,随即便摸纸拿笔,跃跃欲试。老师又进一步提出要求,说:“同学们该不会乱写一气,故意让老师找不到你们的家吧?到时,我按你们指点的路线寻找,丢失了,以后你们就没有语文教师了。”一阵欢笑过后,大家在轻松、激动、兴奋的心理情绪支配下动笔了。

这节课中,我们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学生就是这样极其乐意地开始了介绍。在这种高昂的情绪中,他们也必定会想法设法让自己的语言详细具体又明了。

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开始了真切地表达。依样画葫芦,我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故意设计一个意外,告诉学生因为考虑到安全问题,取消春游活动,学生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表达自然成了一种需要。然后,我让他们充分表达想法,又顺势让他们写出《我们为什么要春游》,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有些许悲壮,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他们情感激荡的作文。这样,一篇篇论据翔实,说理充分,情理并茂的作文就在老师设下的“圈套中”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总之,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交际的情境”之中,表达需求是真实的,活动是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体验生活,情感是真实的,学生的写作进入了“角色“,便会感到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汩汩如泉,“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写出来的习作自然而又真实。

篇四:作文批改中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作文评改中怎样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作者:尹艳学校:睢宁县南门中学邮编:221200摘要: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和思想教育的有效的途径,更是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极好机会,更是拉近师生之间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同时通过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了解学生的心里发展,及时通过交流疏导纠正,又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交流引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体现陶先生的“教师的责任不应该专教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重要教学思想。

关键词:

作文批改写作兴趣情感交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而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和思想教育的有效有效途径;更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极好机会和平台;也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了解纠正学生的心理变化、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布鲁姆也说过:“教育评价是改进教学效果,激励和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新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新课标》还要求作文评价要体现人性化精神,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重视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通过交流及时给以疏导纠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在作文批改中究竟怎样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我个人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富有情感、以情感人。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敞开心扉,一己心去发现他心,似家常絮语、又像亲朋叙旧,字字句句轻扣学生的心弦??学生阅读了老师的深情评语后,才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爱,与老师的感情产生共鸣,这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今年所教班级有位很漂亮的女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是整天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究竟是个性如此还是另有隐情呢?后来在一次作文写作中她吐露了她的家庭中长期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她在家庭中长期受歧视,内心很苦闷自卑,不知道如何与大家和睦相处交流,更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言词淳朴恳切,字里行间充满对爱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无助彷徨。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颗需要安慰和疏导的脆弱的心灵,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你一直都是一位优秀可爱的女孩,而且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没重视你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体会到你的优秀和可爱,相信自己!好好努力,快乐生活,最终你会让他们看到你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表现,他们一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老师相信那一刻很快就会到来!因为你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是如此优秀。让我们共同期待吧?”那位女生看了评语后很感动,主动到我面前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努力,快乐生活,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实力。过后我又和他的家长交换了意见,家长很后悔,表示以后一定转变自己的观念和做法。从此以后在校园里经常能看到

这位女生快乐自信的幸福笑容,我的心里也充满浓浓的幸福。

二、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告诉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不说假话空话。在作文批改中我一贯主张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只要是自己的真实体验写自己的文章,即使有再多的缺点我都会给以表扬和鼓励;对于抄袭的文章,我也不会一棒打死,打击其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是首先肯定其文章中的优点和可取之处,然后以遗憾的语气说:“但是老师看到的别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没有看到你眼中和心中的真实世界,老师真期待能了解真实的你呀,你能满足老师的这个心愿吗???”往往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都会感觉很不好意思,主动重新写一篇交上来,因此班里抄袭作文的现象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三、坚持统一性和个别差异性相结合。

《新课标》对作文批改的要求是:“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给予鼓励。”这是新课标对作文评价的统一要求,对大多数有写作兴趣,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应统一要求,客观的分析其文章的优劣。但对于一部分写作兴趣欠缺的、写作基础又不好的学生,我们应从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的角度出发,评价的标准也应存在个别差异,我们应有意识的调整评价的标准,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逐步引导他们写好作文,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

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记得我们班里有一位基础不太好的男孩,他每次写得作文不仅语句不通顺而且错别字很多,有一次作文尽管还是不太理想但是没有错别字,语句也比以前有进步,于是我不仅在评语中给予赞赏和鼓励,而且评讲作文时在全班同学面前重点表扬了他的进步,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从这次之后,这位同学的写作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文的积极性明显得到了提高,每次作文不仅完成的很及时,而且无论是书写还是文章的语言都看得出来是经过认真检查反复斟酌的结果,甚至基本杜绝了错别字,而且在语文课上的表现也越来越自信了,作为老师我真心为他的变化感到高兴。

四、书面评语与口头引导相结合。

对于作文的评改方式,《新课标》强调:“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我个人认为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相当大,要把所有想说的话都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显然是很不现实的,因而口头的引导不仅恰好弥补了书面评语的不足,而且更加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培养师生间的良好感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记得在一次的作文批改中,我发现班上的一位男孩在作文中极力倾诉对一位女孩的仰慕,言辞热烈??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意识到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正常心理现象,但又是一个敏感的问题,真的不是几句评语就能解决的,于是我把这篇文章先放在一边。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该接触的。另外我又给他讲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知识,让他明白早恋不是真正地恋爱,只有长大成人有承担能力的时候,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爱情??和我谈话后,这位男孩态度很诚恳的向我表明一定正确对待这份感觉,不会让老师和父母担心??通过后来的观察这位同学的表现越来越好,我终于松了一口气,真心为这位同学经受住了青春期的这次心理和情感考验而高兴。

??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学生由于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他们往往不愿意把心里话吐露出来,但是他们在作文中往往会不自觉的倾诉出来,因此作文的批改不应只局限于作文本身,对学生的思想纠正和心理调整更是我们对学生人性化关怀应该重视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所需要的是学生以整个身体和整个心灵来到学校,并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因此我认为在作文批改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发展,及时疏导和纠正他们的心理问题,让他们轻轻松松的作文,快快乐乐做人就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选自布鲁姆《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选自《怎样做大众的教师》——《陶行知全集》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