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强老师:关于高考作文复习的要点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09:07:32 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王玉强老师:关于高考作文复习的要点作文
(一)特点:
思辨性——
哲理性——
时代性——
(二)加大审题难度
核心观点——
分支观点——
(三)方向:
1、更加关注课程标准;
2、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3、观点选择空间大;
4、侧重时代内容与需求——核心价值观;
5、评述性命题与评述性表达。
6、自由表达
(四)反对趋势
1、结构模式化;
2、通篇句式太整齐;
3、事例单一,老俗套;
4、审题不集中,或全不拓展;或全部拓展。
(五)应对策略
1、关注时代,加强阅读;
2、补充新鲜素材;
3、提倡个性化材料;
4、结构倡导“起承转合”;
5、材料提倡“1+1+1”,注重材料分析。
6、点面结合;
7、背诵哲学家文学家名言30则;
8、论证:例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
9、每周两个题目放入堂堂练。列出论点,列出提纲,列出事例。加大审题力度。
10、研究2014年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样卷,以此为写作范本。
篇一:王玉强老师教你写作文:事例转化
博客·王玉强老师教你写作文
四、事例转化
技法引领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人格——最高的学位》中有一段关于季羡林的小故事: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却轻装去办理手续。老
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
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
我不知道这位学儿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
人
这则材料可能大家都知道,而真正把材料转化到高考作文中需要两点:一是善于联系,二是语言的转化与再创造的功夫。恰好有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就用了这个例子,是2001
年江
当行李箱的主人得知老者的身份后,不禁惶恐,而老人却笑了,慈爱地拍拍那年轻人的肩头。
诚信,沉甸甸的财富,如岁月般深深镌刻在这位年逾古稀的白发老人心中,除了感动,
当然,这段文字的叙述情节略有出入,但符合白岩松所说的事实。我们关注的是考生的发挥,材料运用如此的自如,语言又如此生动。一个小故事用了六个自然段,采用了倒叙“剥笋”的方法,最后才把人名说出来;先叙后议,议论直点话题“诚信”
;语言十分简洁,甚
从获得素材到联想话题,从联想再到使用,从使用再用精美的语言转化扣题,真是功夫呀!
写作尝试
题目:(2006北京海淀期末统考)《说文》:“患,忧也,从心。”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
社会到宇宙自然,人心之忧,无处不在。高尚品质的缺失、价值取向的混乱、天灾人祸的频
请以“说忧患”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
800
内忧外患,是
清政府闭关自守,毫无忧患意识,八国联军一入侵,就直插北京,国土丧失,条约横飞,耻辱至极;
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敌北方游猎民族之势,一再退让,大片国土丧失,也是没有忧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项羽的失败,李煜的被捉,《红楼梦》中贾府的破落,皆出于无忧患意识。
日本时时有忧患意识,把从中国进口的煤炭藏于海中以备资源;
他们不时壮大自己的科
我国的创建节约型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提出自主创新战略,也是忧患意识的体现。
素材积累
黄炎培向毛泽东“讨债”
1959年,酷爱书法的毛泽东从黄炎培处借了一本王羲之的真迹,说好借期一个月。也许是真迹太珍贵,不到一个星期,黄炎培便频频打电话催问。电话先是打到值班室,后来又直接打到毛泽东那里,问主席看完没有,什么时候还?连卫士都觉得黄炎培太小气,跟讨债似的。毛泽东却笑着说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一个月一到,马上把真迹小心翼翼地包好给黄炎培送去了。
感悟:黄炎培不仅要回了真迹,而且还要出了自己健全的人格及形象。毛泽东信守诺言,信守约定,时间一到便马上“完璧归赵”。这充分昭显了毛泽东那朴实正直的人格和伟大的胸怀。
汤博士宴请
一天中午,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上海举行宴会,
汤博士身兼多家著名企业的
在常人的想象中,这样一位香港巨商,肯定是一身富贵气。想不到他从外貌到衣着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等到
篇二:重点名校高考作文备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堂实录(精校完美打印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堂实录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堂实录明月照弹琴博客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课堂实录
主讲人:王玉强
整理者:焦
惠(2014.3.淄博六中)
(多谢焦惠老师的辛苦,为我整理课堂实录。这是原始的实录,先发在这里。我还要打磨打磨,然后再发表出去。大家可以提意见。)
)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课,讲一讲《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首先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这是关于德国哲学家歌德的一段故事。
“有一天歌德在一条比较窄的小道,与持不同观点的另外一位哲学家相遇,这种情况下必须得有一个人侧身给另一个人让路,这时与歌德持不同观点的哲学家大声喊道:我从不给疯子让路。”
大家猜一下,歌德如何巧妙回答的?好,这位同学你说一下。
生:歌德说,我只给傻子让路。(大家笑)
师:对!歌德马上回答:“我和你正相反。”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故事是在说明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对,说明歌德很有智慧。这是一点,更说明什么?更说明歌德是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别人的人,并不是说他给“疯子”哲学家让路人格就低人一等,反而更高大。
那么,新材料作文呢,我们以这个故事为例,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从歌德的角度来看,敢于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从不讲道理的哲学家的角度呢,固执偏见或者无理,尽管已是得逞,可能最终为别人所抛弃。好,这就是材料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区别。(板书:材料:一个中心;新材料:多角度思维)
材料作文是有一个中心的,是阐明一个中心的。而新材料作文,是多角度思维的。这是就材料或者故事,尤其是比较长的故事而言的。
那么,我再给大家讲一道高考题。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这是一只勇敢的鸟!”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从材料作文来看的话,一个中心是什么呢?生:要有自知之明。
师:有自知之明,是批评什么呢?
生:批评乌鸦,没有自知之明。
师:对,是按照牧羊人说的这句话“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来说的。它本身该叫“乌鸦”,却把自己想成了“老鹰”。
那么,如果按照新材料作文的思路,多角度来确立中心的话,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呢?哪个同学起来说一说。好,最后面的那个男生你说一下。
生:从牧羊人的角度,它敢于冲破常规性的东西,比较勇敢。
师:哦,要多去尝试,对不对?可以,请坐。
这个材料呢,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不要一味的去模仿,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另一个是要勇敢地去尝试。
刚才老师讲的是新材料作文以故事为主的材料。这里面有很多的审题,比如2013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是: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咬文嚼字》,大刊物,对名家名作进行批评指正;铁凝和莫言,大作家,欢迎批评,虚怀若谷。那么从这个角度,提炼两个角度的观点该如何提炼呢?来,你说一下。
生:要敢于质疑。
师:哦,要敢于质疑。那么大家注意一下,这里面有很多技巧。(板书:核心词语)这个材料里面有没有一些核心词语呢?《咬文嚼字》敢于批评质疑名人,核心词是批评质疑。这个同学的意思基本对,但是要抓住核心词语,对,敢于批评,敢于质疑。那么,还有一个角度,是什么呢?
生: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师:这是从哪个角度谈的?对,铁凝和莫言的角度,欢迎批评。(王老师调侃道:六中的学生太聪明了!大家笑)
高考题目难不难?
不难,当然也有比较难的。2011年高考山东卷的作文是:“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这是新材料作文的
师:请坐。有哪些同学不同意托尔斯泰的观点?难道都是?一切事物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是不是呢?来,你站起来说说。都是吗?这句话是绝对的吗?
生:也不一定。
师:那你说说为什么“也不一定”呢?一切美,比如今天我看校园中杏花开放了,我怎么没看出来阴影呢?桃花也没看出阴影呢?
生:因为正对着看的。(大家笑)
师:好,你请坐。实际上我说的后半句是大家,尤其是这么优秀的你们一直很疑虑的:这句话对吗?这句话一定对吗?我一定要证明它吗?这就高考为什么出作文题的原因。高考出的作文的题目,名家的话就按照名家的意思来理解的。这就像证明勾股玄定理一样。(板书:画一个三角形)假说,这是等边三角形,老师给你出个题,让你证明这是等边三角形,那么有同学说王老师你画错了,这是等腰三角形,实际上是我画的不对。但是如果老师就让你来证明这就是等边三角形,你还有什么疑虑吗?对,没有。高考作文也是这样,高考作文的题目有唯一性,你要承认它的正确性,不要否定它。如果一旦否定你就面临着得零分的可能性。比如,在1999年高考全国卷出了这样一个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很多学生得了零分,说“答案不是丰富多彩的”。确实世上没有绝对,但是对于刚才我们所说的托尔斯泰的这句话,是很重要的一句话,可能在某一个场景中不太合适,但是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中一般都是正确的。对不对?这是引用《战争与和平》中的一句话,一句名言,所以,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高考作文带有它的核心观点的唯一性,特别是以名句为新材料作文的题目,所引名句就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这个作文题“一切美丽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去写?来,讨论一下,一定要扣准这个核心观点,还要把题目写出来。
(生讨论大概一分钟,王老师倾听,提示题目要简单明了)
师:好,我们现在按照一排的顺序来说一下。这一排,随便说。大家听清楚,说完之后同学们点评哪个题目最好,哪个不扣题。
生依次站起来说:《光明与阴影》,《人的两面性》,《不要忽略光明中的阴影》,《硬币是有两面的》,《一阴一阳之为道》,《事物具有两面性》,《光明中的黑暗》,《光明与阴影的交替》。
师:这就看出来差距了,那么,同学们讨论讨论哪几个题目比较合适?哪些题目不合适呢?好,这一排你站起来点评一下。哪几个题目你觉得比较好,或者在你印象中比较深刻?我再重复一下这个题目“一切美丽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好,依次往后说。
生依次站起来点评:《硬币有两面的》,《光明和黑暗的更替》,《光明与阴影》,《阴阳为之道》,《硬币的两面》,《光明与阴影的交替》,《光明中的黑暗》,《光明与阴影的交替》。
师:这里面怎么没说“交替”呢?“一切美丽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什么时候说过“硬币的两面”了?这两排同学的回答,这个同学答得相对比较好,《光明与阴影》是最好的。“光明与阴影交替”题目没有说。比如请你证明这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地方长出来一块,这个地方长出来一块,但是这个地方没有长出来一块,你任意加长为什么?任意翻为什么?让你证明等边三角形,怎么“阴阳正反”都说出来了呢?这就是核心观点扣题的准确度,所以说,对于新材料作文,
生:人具有两面性。
师:人具有两面性,这个两面性,是不是你自己无意中把光明与阴影扩大了呢?两面性太大了。所以,核心观点核心词一定要倚靠在核心观点之上,也就是说核心观点一定要体现核心词,比如“美”。
好,我们结合这次作文来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扣题的问题。
这个题目和刚才老师说的《光明与阴影》的题目差不多。你们老师出了这样一个题(王老师调侃:何东林是干什么的?我不知道。你知道么?哦你也不知道啊!大家笑):“人只有一直往前走,才能把影子甩在身后。”好,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的讲述,你重新认识一下这个题目,重新认识一下这个题目给你的含义,你再自己拟一个题目。
(两分钟准备,王老师巡视,插说:这么难啊?有些同学马上拟题,有些同学迟迟不下笔啊!)
师:好,我们还按照排来说。我喜欢按排来,这样一上课就能把全班同学叫一遍。(微笑)来,咱们不分彼此,依次说说。我看这个同学没动笔,我就故意叫他啊。(大家笑)可能在脑海中了,大家认真听。
生:《向前进》。
师:《向前进》。咱们来评一评,这和我刚才说的,“一切美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他这个题目好不好,来你说一下。
生:少了点,少了影子。
师:对,少了影子。你觉得他光强调一个方面忽视了另一个方面。你觉得呢?(王老师调侃道:你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啊?大家笑)真心的啊,你是不是对我刚才说的“一切美丽一切变化”这个题不是很理解啊?
生:理解。
师:来,接着说。
生:《向前走,把影子甩在身后》。
师:《向前走,把影子甩在身后》。这个同学聪明啊(大家笑),聪明的把原句都抄上了,如果按照题目打60分的话,这个题目60分。好,请坐,接着说。
生:《勇往直前,绝不回头》。
师:咱看看这个题目。这个男生你说一下。哈哈,叫你三遍了,你是不是语文学得特别好?(大家笑)我看你特别耐心的在听,那么你来评一下。
生:我觉得不好,没有影子。
师:对,没有影子,他还延伸了“绝不回头”。题有“绝不回头”之意吗?你读一下
种自然的东西,我向前走,影子有没有都无所谓。对不对?好,后面同学接着说。
生:《路在前,影在后》。
师:很好。这个题目就有点艺术特色了。如果打分的话,我打61分。(大家笑),请坐。后面接着。
生:《大步向前,甩开影子的束缚》。
师:为什么要加上“束缚”?“甩开影子”不行吗?是不是?《大步向前,甩开影子》。你这个可以光从题目来看给56分。后面同学接着。
生:《向前走,把影子甩在后》。
师:“甩在后面”,掉了一个“面”。(大家笑)你看看,我这么一讲,大家都是58分以上了。满分60分,还有61分的了。(大家笑)
好,我们看看这次作文,我们按照这个观点来总结一下。凡是引言,名言式的题目,你的文章的观点作为核心观点和中心论点的话,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你说说。
生:总结名言,把名言的核心词语挖出来。
师:对,把名言核心词语挖出来或者把名言缩短,用个简单的词概括是什么呢?(板书:抄)“抄”!为什么“抄”?这就和数学题一样,人家叫你证明“等边三角形”,不要再去证明“等腰三角形”了,你只需证明三个边相等就可以了。抄,是抄核心词和核心观点。好,我们现在看看同学们的试卷中的题目是怎么写的。我读题目,大家说“好”,就表示通过;“不好”,表明有毛病。
《向着远方》,合适不合适?(不合适——学生齐声回答。)
《迎向阳光,抛开阴影》。得多少分?60分给55分,两个方面都有。
《和影子的一场永恒的竞赛》。有点形象色彩,比较好。得55分。
《淋雨一直走》。还“下雨”了呢?你怎么笑了呢?你说说为什么不好?
生:没有雨。
师:对,没有雨,你写上雨了,让我们一头雾水。这个老师给5分。
《风雨过后彩虹依旧》。是比喻,有点虚无缥缈,好像故意跳出三界外,这个得40分,稍微扣题。
《发展创新,一直走》。这个怎么样,你说说。
生:不好。
师:“发展创新”?这个“发展创新”是硬加上的,是不是?
《面对困难,迎接挑战》。这个男生你说一下可以不?
生:不可以,也没有一直往前走。
师:“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不是勇往直前吗?对,把“影子”缩小了。困难也包括在影子之中。
《一直向前》,好不好?你说说。
生:不好。(王老师调侃:这不是你写的啊?大家笑)
师:《往前走,才能活得漂亮》。哎呀,这“漂亮”必须往前走啊?(大家笑)你说说。
生:没有影子。
师:对没有影子,只强调了一个方面。
《勇往直前》,《面朝光》,《面朝太阳》,《远方》,《坚持成就梦想》,都没有影子。
所以大家明白了,作为题目抓住核心词永远不跑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有点(板书:艺术性)艺术性,但是艺术性一定要以核心观点为起点,对不对?好,大家明白之后,我们就看看怎么“扣题”。
观点是“人只有一直往前走,才能把影子抛在身后”,如果我起题目,我就写《大胆往前走,影子在身后》或者《向前走》,没有“影子”,但也不跑题,对不对?那么,我读两段
下页余下全文篇三:高考前一百天作文复习原则及要点
高考前一百天作文复习原则及要点
高考作文
2009-02-272106
高考语文作文因其分值大,号称“天下
菜”也不行。选材要精心一点。首先是真实性。即所列举的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必须是真实的,即使虚构的材料也不能脱离真实的基础;其次是准确性。就是要有客观依据,不能张冠李戴,胡编乱造;三是典型性。即所列材料要精当,能以一当十,是有普遍意义,能提示及物的本质规律,给人以教育、启示或使人得到美的体验;四是新颖性。就是使用的材料是新鲜的,别人不常用,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考生要想在考场上做到文思泉涌,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材料。一是从课本中寻找材料,做到学以致用,一举两得;二是从生活中采集材料,有生活就有分数;三是从练习中积累材料。把新鲜的材料迁移到作文中;四是从
报刊中寻找材料。培养学生现代意识、现代思维、现代情感,做到与时共进。
四、构思行文新巧一点
高考作文的“构思新巧”,是指作文在思维上想像奇特又合情合理,夸张、渲染、虚拟联想到位而不过头、反弹琵琶而能自圆其说;在结构技巧上,注意运用曲折之法,如巧设悬念、抑扬顿挫、铺垫映衬、巧合意外等方法;在文章体式上,避开热滥,独辟蹊径,如采用一些诗歌、戏剧、写信等边缘文体。
五、论据引述活泼一点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一个小小的细节果真能点亮一个论据的精髓,甚至决定一篇文章的高下。写作时,可以进行神态描绘。即抓住人物的特征,由外貌神情的描绘去体现人物内心的精神风貌;可以进行原音再现。即能再现人物说话时的慷慨激昂或温柔婉约,又能巧妙地把引用的名言作为论据;可以环境渲染。即通过对环境氛围的渲染来突出人物的心情、心态及思想品质;也可以情景再现。即全面细致地再现事件发生发展时的情景,以达到感人目的。
六、论据分析有力一点
写议论文,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但很多学生,只会摆事实,即写成“观点+例子”的模样,不会讲道理,即不能围绕一个证点条分缕析地说理,深入透彻论证。高考作文要想取得可观的分数,考生必须在论据的引述上精到一点,分析论据上有力一点。
如何使论据的分析深刻有力呢?可以因果分析,就是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种现象的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结果。透过现象,挖掘隐藏背后的本质。可以假设分析,先假设一种情况,然后据此推出结果,从而阐明观点,使中心论点得到充分阐述。可以辨证分析,就是先肯定问题,然后用“但是”一转,论述与之对应的另一重要方面,使论据分析得更加严密全面。也可以就事说理。如果就事说事,不能拨开云雾,透视本真的容颜,或者浅尝辄止,不具体,不深刻。而就事说理,针对事件或人物;抓住要害,深入分析,借以揭示有着普遍意义的事理。
。
七、内容充实厚重一点
内容充实,是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要求之一,有的考生由于视野狭窄,阅历不深,作文时难以找到典型、新鲜的材料,因而文章显得空洞、单薄;相反,有的考生平时博览群书,注重识记积累,因而在考场上能够厚积薄发,旁征博引,化人为己,增添文章的厚实感,令阅卷老师深为叹服。
要使自己写的议论文“有文化底蕴”,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在文中恰当地运用引用论证。引用论证,就是引用名家经典言论、公认的原理、公理、格言、成语、俗语、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有人说,“语文课海,名句是星,一引一闪烁,一引一璀璨”。的确如此,纵观近
几年的考场议论文佳作,往往能在关键处,巧妙地引用名言妙语,让语言的海洋波光闪烁,让文章的天空群星璀璨,让读者感受到写丰厚的文化底蕴。的确,文中引用添厚实。
八、语言写作有味一点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高考作文也是如此,要让自己的语言有味一点,可以大大提高作文的品位。
首先要写出韵律味。音乐味。其次,要写出包孕味。即指作品中的有内涵、有情趣、耐人寻味,可以是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也可以是平常生活场景中的有意味的瞬间。
十二、卷面干净整洁一点
俗语说:“文如其人”。卷面是文章的外表,是文章形式的视觉形象。高考作文犹如一件艺术品,包装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文章被认可的程度。因此,高考作文必须讲究卷面上的处理。文学书写要正确、美观。卷面犹如人面,不可蓬头垢面,字体更不可狂放不羁,龙飞凤舞,故作潇洒。
网上阅卷给参加高考的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考生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卷面整洁。因此,学生要重视将字练好。平时尽可能多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一定要写大一些。并且尽可能写楷书,漂亮的行书也很好。但关键是,书写要认真,字迹不能潦草。不要有横设竖,有撇没捺,不要胡乱涂。
十三、文章撼人大气一点
考场作文平庸的一个症结是缺乏震撼读者心灵的大气。究其具体原因就是有意矫情。胡编乱造,希图以虚假赚取人的认可,失去真实性;或制造悲情,希图以悲剧撩拨同情心,或美化自己,希图以“高大”吸引他人眼球,失去客观性。
高考优秀作文需要有立意的大气。就是不能限于材料、要求或自己的狭小天地,要从中跳出来,眼观世界,写古今中外、政文史哲。二则需有句式的大气。指来用干练有力的肯定句、富有气势的排比句、节奏铿锵的长断句、参差错落的整散句等。三则需有语言的大气。就是语言要有道理,有意蕴。含蓄有效的语言中可以透露出一种大气,以揭示现象之后的本质。
高三语文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内因。
②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
③只有自身具有能力方可实现理想。
2、分项类比法
这种方法是借助联想中的相似部分而进行的。相似联想是由对一件事物的感知引起的和它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联想。作为议论文中的这种联想,可以分为两步,
2、比较对照,根据选优
这一部分是对前面的联想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的过程,从而得出最佳的中心论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1)要先找到材料之间的联结点。
如果是多个材料,一般要找它们的共同点或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此,应学会对一则或多则材料进行概括。首先要对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了解材料的结合情况,找到材料的联结点。其中,有的材料是形异质同,虽材料不同,但内涵是相同的;有的材料形式、内容都不同,内涵也相异,此时尤其要仔细思考,才能找到材料的关联之处。这就需要对材料各自的视角进行扩展和延伸,在延长线上找到交接点。
(2)升华,达到由个别到一般的概括。
概括在写作中,往往以得到的启示或中心论点的形式出现。此时的概括,已经脱离了原材料的表面意思,上升为一般的规律。因此它可以作为论断,成为论述的中心论点。
例如: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惟有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
干脆用双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
解题思路:用“从结果联想原因”的方法:
(分析一)用金杯玉盏盛着喝觉得自己富贵和用瓷碗盛着喝觉得自己贫贱的原因:是他们被外物所役使,主宰。
(分析二)双手捧着喝的人觉得解渴:原因是无外物拘束。
联系实际分析:
对双手捧着喝的人进行赞扬。分析的思路:一一对应分析:
双手捧着喝——淡泊名利;
解渴——品味生活的真谛;
无外物拘束——超然物外。
最后,归纳主旨:只有超然物外,不被外物所役使,才能品味人生的真谛,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记叙文立意的主要方法
1、采用标新立异法,使文章立意深刻透彻
标新立异指的是在文章中充分展示个人的独创性,使文章不落俗套,别具匠心,富有新意。正如古人言:“意新词不俗。”
比较常见的标新立异有三种形式。
(1)立意上的标新立异。
没有旧就无所谓新,没有同谈不上异,所有的标新立异都存在于同前人作品的比较之上。标新立异一般是指写作中使用了前人使用过的相同的材料,然而确立主题却与前人相异。比如,将看了几辈人的小红帽的故事拿来,确立一个保护动物的主题,该怎么写?你可以联想构思,那老狼因为其他的狼都被人们猎杀,自己实在孤独,特别无奈,就偷了小红帽奶奶的衣服坐在小红帽奶奶的院中等待(穿衣服是因为怕一时吓坏小红帽;而不与小红帽奶奶接触是因为小红帽奶奶太顽固),它期望善良的小红帽能够挺身而出,保护自己这只森林中最后的狼??这样构思不是就避开了以往的“旧”,还体现了现实中的一种新观念吗?
这就是“反其意”的立意法。在使用“反其意”立意法时,我们可以利用头脑中存储的各种反义词,反义短语,反义句子与相反的各个事物,通过对比联想筛选进行构思,以实现这种立意上的标新立异。
(2)选材上标新立异。
指的是与其他作品表达相同的主题,然而因为使用了不同的材料而使立意更加深刻透彻。清代的赵翼在《论诗》中说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这就是说诗文贵在创新,那些选材趋熟,拾人牙慧的文章是毫无可读性的,因为它缺少了作者写作的灵气和个性,选用材料除了追求恰当、典型以外,还必须力求新颖,舍弃大家都用的角度,选用那些令读者眼睛一亮,怦然心动的新材料,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选材新,应该表现为事件新,生活新,感受新、体验新等方面。新材料是阅读者的听力、目力所不及的,这样就会使你的文章变得靓丽,给人以惊喜,最易出彩。
①选在时代发展进程中发生了变化的事情作写作材料。
80年代。同学们写老爷爷去街头学跳舞,赛跳舞,就不如写老爷爷下象棋选材来得新颖;而2000年,有同学写(太姥姥的“搜狐”),从“我”教太姥姥学上网起,写到太姥姥通过上网交友,老年生活又添情趣一事,表现了新世纪人们的新观念,就颇有些戏剧性,真实地表现了“时代潮”对人们的巨大影响。
②选在人们观念中发生了逆转的事情作写作材料。
相声演员牛群当县长,是不务正业,还是??深圳的人才榜上钳工与IT人员报酬相等,是IT们水平低了,还是??凡此种种,均是构思的思路。
为在选材上更好地标新立异,我们应该注意:一要扩展阅读范围,留心社会生活和国内外热点,为写作贮蓄“例源”,写作时才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是思维不可僵化,思维的触角不可老是“顾后”,更多的还应“瞻前”,要避免恋旧趋熟的思维定势,多想想最新的热门话题,身边的新人新事,最新的一些读物,在用例方面充分显示出你的与众不同,从而张扬你的写作个性。
2、通过以小见大法,使文章的立意深刻透彻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要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情,视野中的小角度,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这样一首诗:“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把无限抓在你的手掌里,把永恒放进一刹那的时光。”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实际上就是以小见大,即从小事中表现大的道理。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善于从平凡的材料中,揭示出深刻的中心思想来。
怎样做才能使文章的构思深刻透彻呢?其主要方法有;
(1)写小事情悟大道理。
这是一种“尺水兴波”的方法。“尺水兴波”指的是在选材时从小的事情上能够反映出大的道理来,“小题大作”,要求人们能够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小事,来反映较为深刻的道理。“绘千里于尺素,窥全豹于一斑”,用人物的“一天”或“一个晚上”来概括他的一生,用一个或几个场景来概括生活的全部。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从生活中提炼,因为意义是含在生活之中的,我们要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提取。有些同学一听说有意义,就把眼睛向上看,专注于大的事件活动,而对生活中的小事却往往不注意。殊不知,从一滴水中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更何况人的活动呢?
(2)写小人物显大精神。
课文(夜走灵官峡)正是这样选材写人的,作者在千千万万个铁路工人家庭中选取一个家庭,在这个四口之家中,选取了七八岁的孩子,真可算是小中之小了。正是这“一滴水”映出了太阳的光辉,表现了重大的主题,展现了铁路工人心灵深处最壮丽的风采。
3、借助结尾的开掘,使文章构思深刻透彻
其主要的方法是要从事物局部的、外表的、肤浅的认识过渡到对事物全体的、本质的、深入的认识,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在写作实践中善于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别看到一般是“由事及理”的关键。这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可以借助排比抒情来升华主题。
示范与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02全国高考作文)。
登山人的心灵选择
有一座山,高耸入云。飞鸟难越,矗不知其几千万米。山前山后有两条路供攀登峰顶,一览天下大观。前山大路石级铺就,笔直坦荡;后山小路,荆榛丛生,蜿蜓曲折。
一天,父子三人来到山脚。父亲举手遮阳,眺望峰顶,声如洪钟:“你俩比赛爬上这山,上山有两条路,大路夷以近,小路脸面远——选择哪条路,你们自己裁夺。”哥俩思忖再三,各自凭着自己的选择,踏上征程。
时间过去了两个月,一个西装革履的身影出现在峰顶,哥哥走来了。他面色潮红,略显发福,油光可鉴的额头下眼神明亮。他神采飞扬地掸了一下笔挺的襟袖,走向充满期待的父亲,气宇轩昂地朗声说:“我赢了,我赢了!这一路真是春风得意。在坦荡的大路上我只需向前!向前!舒缓的坡度让我走得从容,平整的石阶使我心旷神怡。这里没有岔道让我伤神,
下页余下全文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