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教育随笔:从高考作文全国卷说开去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9:11:00 高中作文
教育随笔:从高考作文全国卷说开去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教育随笔:从高考作文全国卷说开去作文

从高考作文全国卷说开去

邢哲夫

 

  201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题目是: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便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这个作文题若从语文的角度可能并不算成功,但它引起的社会讨论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涉及了一个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伦理困境。

 

  题目中给出的类似案例,据说现实中实有其事。其实,这类案例在古籍中并不罕见,只不过表现得更为温和也更为生活化,而古籍中的类似典故,则因承载了先人的某种寓意而更极端,但其蕴含的原理却是一样的。

 

  这类案例中,最著名的便是《论语》中“亲亲相隐”的故事,说的是楚国人叶公,对孔子夸耀说:“我们楚国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羊,他就出来揭发。”孔子却不以为然,说:“我们鲁国正直的人却不是这样,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这中间了。”而《孟子》也有“舜窃负而逃”的故事:孟子的学生桃应问“如果舜的父亲犯了罪,舜应该怎么做呢?”舜是天下的圣王,怎样决断显然都可以,但是孟子的回答却相当奇诡:“舜应该让法官皋陶将父亲抓起来,然后舜自己再偷偷将父亲劫出来,并背着父亲逃到海滨无人的地方,终其天年。”孟子的回答显然只有逻辑上的正确,却无事实上的可能。但孟子以及孔子都不自觉地意识到,人们在伦理道德之前的选择常常会处于矛盾之中,选择任何一个都有其合理也有其悖逆。如果说孔子在强调亲缘的同时不自觉地也为讼父者留出空间(孔子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那个楚国人是错的,只是说鲁国人的选择更好),那么孟子则干脆在事实上对皋陶代表的“法治”予以肯定和让步,虽然最终的胜利还是血缘。

 

  但不管怎么说,在孔子和孟子眼中,对血缘的维护显然高于对律法的尊重,也就是说,如果作文题中的小女孩的故事让圣贤来评判,恐怕可能并不讨好。

 

  《史记·循吏列传》中记录了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有一个叫石奢的楚国宰相,一次遇到途中有凶手杀人。凶犯被捕,竟是自己的父亲。石奢于是放走父亲,然后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凶犯是臣的父亲。若惩治父亲维护法律,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律包庇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这不是你的罪。你不必如此。”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为臣的罪责,是您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自杀。汉代刘向《说苑》中记录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楚国白公之乱,白公想要胁迫楚国的申鸣支持自己,又知道申鸣是个孝子,于是挟持了他的家人。申鸣说:“食君之禄,必当忠君之事。国君现在落难,我只能为国君死。”于是杀死白公,而父亲也被白公手下杀害。而申鸣又说:“作为儿子,不能保全父亲,不是孝子。我于父亲有愧。”于是自杀。孔孟那里揭出的伦理困境,到了汉儒这里,居然要以死来解决。

 

  可以说,伦理困境是难以克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在伦理困境面前无能为力。孔孟解决伦理困境的基础是基于血缘的人伦。潘光旦先生在解释“伦”字时便从文字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伦”之本字乃是“沦”,而“沦”就是水中的涟漪,涟漪的一个特点就是由中心向四周辐散,而每个个体就如同水中一个个涟漪的中心,“沦”运行之“理”亦即由近而远,先亲后疏。所以,人伦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生活场域,血亲关系相对于其他关系具有优先性。而台湾学者林安梧先生甚至还认为,即便是公共关系,儒家的构成方式也是垂直的长幼关系而不是平行的夫妻、朋友,即所谓的“血缘性的纵贯轴”。所以,儒家传统在面对伦理困境的时候,采取的应然决断就是“亲亲相隐”、“疏不间亲”。然而基于自然的人伦与其处身社会形态之间也充满张力,在家国高度同构的封建社会,君臣关系常常也以血亲关系的形式结构。作为家庭的私人领域与作为国家的公共领域具有相互依赖性和连续性,所以“父子”与“君臣”之间便很难说谁更具优先性。而在“尊尊”胜于“亲亲”的帝国时代,由于“天下为公”的政治图景对血缘和家庭的超越,“天地君亲师”的序列已然君在亲前。倘若君臣关系与父子关系产生矛盾,儒家原典的指示便很难贯彻,以至于宋儒如苏辙竟然公开批判《孟子》中“舜窃负而逃”的故事乃“野人之言”,和公天下的“政治正确”大异其趣。

 

  但即便如此,儒家伦理依然为这类伦理悖论和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最低限度的规定性和方向性,那就是由远及近、疏不间亲、推己及人、扩而充之。虽然这一原则并不能解决前面《史记》《说苑》等故事中的困境,但与其说那些烈士的流血是因为这一原则的无力,不如说是因为这一原则被背离之后的负疚和撕扯。但毕竟这一原则是最低限度的共识,而违背这一原则的负疚和撕扯仅仅是极其罕见的极端状态。这一原则的基础不是某些形而上的自然法,而是人们生活的亲缘处境。我们只要对照西方古典伦理和现代伦理,就可发现儒家伦理在这一问题的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国古典哲学的思维是道路式的,西方古典哲学的思维是广场式的。道路式的思维使得世界呈现为一个由远及近、质地分明的生活图景,形成了一种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上有亲疏的的基本规定性和层次感。生活中/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在由远及近的序列中按其亲缘程度有序地解决。而古希腊那种一目了然的广场式世界图景在理论上保障了理性在解决具体问题上的一劳永逸。然而这种对于实际生活世界的过分超越使得西方古典哲学对伦理中的悖论问题视而不见。(作为对哲学的补充,古希腊悲剧中《安提戈涅》便呈示了这一伦理困境。而这一困境直到黑格尔那里才得到似是而非的回应。)现代西方哲学颠倒了古希腊的世界理解,人的内在性成为了道德的立法者,自然的外在性从道德法权中隐退。这一内在性使得伦理悖论重新成为切己的事物。而这些悖论一旦被这唯一真实的内在自我所接触,哲学的大厦便摇摇欲坠。在前人没有给出路标的地带,现代哲人往往免不了进退失据,如克尔凯郭尔的“生存悖论”、舍勒的“无辜负疚”思想,便是哲学在实际生活的悖论面前无助的表征。

 

  从这个意义上看,儒家伦理比起古希腊哲学更具有处身性和亲在性。因为它面对的是实际生活本身而不是外在的自然正当,所以更接地气也更富人情。首先,它没有回避实际生活中的伦理悖论问题。儒家伦理非常敏感地意识到伦理困境的无处不在,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根据某种大全式的理式来超越实际生活本身。联系最近被热炒的复旦教授辱骂孔孟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那位教授的根本错误在于以无悖论无困境的完美哲学要求儒家,却不知道一切伦理都应该面对困境,承担悖论,哪怕给出一个并不完美的方案或方向;其次,儒家伦理虽然没有提出万能的解决方案,但却至少给出了一个最低限度地形成共识的方案,一个最大限度地符合人性的方案,这是面对伦理困境时最低限度的方向和规定。虽然有学者认为儒家伦理这种“单向性”无法解决了悖论(黄建跃《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但笔者认为,这种最低限度的规定性方向性恰恰避免了困境中的任意决断。有方向总比没有方向好,在路上总比无路可走好。它不是根据渺渺冥冥的外在律令,而是根据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亲缘关系。它不是死板教条的规范伦理学,也不是玄晦高蹈“意义伦理学”,而是一种笃实敦厚的“关系伦理学”。这一关系不是庸俗世故的人情,而是血浓于水的亲在,是时时刻刻都要被它羁绊和牵挂的一缕温情。

 

  回到高考作文题,我们仿佛同样也陷入了某种困境。我们可以写信批评那个女大学生小陈,毕竟她让公众凌驾在亲情之上,让他的父亲难堪;我们也可以写信表扬小陈,因为她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某些过分超越的价值,而仅仅是担心父亲的安全,希望父亲平安。应该说,单纯的批评和表扬已然无法承担这类困境,或许这对于小陈并不成为困境,而只是最自然而然的本能关怀,这是局外人再怎么深思也达不到的。所以我们不妨为小陈点个赞。点赞的同时也不妨为这道有趣的高考作文题点个赞。毕竟,在这个去政治化的时代,伦理问题可能是这个社会中唯一严肃的问题。

篇一:何炅点评高考作文:网络上用语不适合高考

何炅点评高考作文:网络上用语不适合高考

30年,高考首先考语文,语文占分最多的是作文。唯其如此,每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总是让人挂心;不管出什么题,都会招致意见纷纭。

高考是时代的缩影。作文往往更具时代气息,反映时代变迁。

今天,我们通过回顾过去30年高考作文题的方式,回顾近30年的中国之变,探寻高考命题思路之变。

题目有生命各地命题好

杨锦麟

(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

高考是时代的缩影。放在大时代背景下,作文题是鲜活、动感、有生命的,可以说是过去30年的时代纪录。当年的题目单一政治化,比如“心中有话向党说”,肯定是真的假的一起说。现在的命题多元化,超越政治,这是个好现象。

30年来,我对哪一年的作文题印象比较深?当然是自己曾经做过的作文题了。“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8年的考题,要求把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缩写到三百字,多一个字要扣多少分。具体怎么写的记不清了。成绩多少?应该还可以,要不考不上了。

现在各地独立命题,这是好事,选题接近地方特点。当然有的题目也比较怪异,比如2005年湖北的题(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段语自拟题目作文)。也有很多命题不错,比如主题突出:双赢(2005年山东题“双赢的智慧”)、爱心(2006年广东题“雕刻心中的天使”)等等,体现出社会变化的活力。

视角未打开内容可更多

马鼎盛

(凤凰卫视军事评论员)

近些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比1977年我参加考试那年灵活多了。从那以来,中国高考走过30年,作文题目各种各样,涉及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不过我觉得,有一些内容却比较少涉及,这不太应该。

首先是国际方面的内容比较弱,高考作文内容设定的视角未打开,内容有局限,视野不够开阔。涉及家庭方面的题目也较少,哪怕是关于师长、校园熟悉的人等内容都很欠缺。

其次作文题目时代感较弱。比如建国50周年大庆、申奥、加入WTO等等时代感很强的内容高考作文很少涉及。虽然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深奥,但是从孩子的角度,还是可以谈出自己的感受。

另外,高考作文中涉及古文、寓言的比较多,但涉及西方文化的比较少。

选题着眼点逐渐有意思

易江

(经济学家,南华工商学院院长)

中国高考走过30年,高考作文也经历了一个有规律的变迁过程。变化中我觉得有四个特点很突出。

从高考的主题看,高考作文选题着眼点从过去的“有意义”转向现在的

“有意思”。以前的作文题目讲砺志、讲宏大叙事、讲历史事件评价、讲诚信、讲个人责任等等的内容多。近年着眼点是“有意思”,讲品位、讲情趣、讲格调、讲知识性。尤其是近几年,作文选题的人文色彩越来越重。

从作文的体裁来看,文章从理论式逐步向感悟式转变。

从作文评价标准看,从准确性标准转向逼真性标准。以前的评分标准是追求真理,标准较为固定。现在对作文的要求允许自圆其说,接近标准即可,答案不再是收敛式的,而是发散式的,可以说开去。

从意识导向来看,高考作文从过去的国民意识转向公民意识。以前作文选题中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逐渐让位于公民普世的价值观念。

网络上用语不适合高考

何炅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谈论高考作文题对我还真有些难度,因为当年我很幸运,是保送进入大学的,所以没有切身经历。看了一下30年来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我觉得最不好下笔的是广东去年的那个给材料作文题《雕刻心中的天使》,比较喜欢的是去年的上海卷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和辽宁卷的《肩膀》。

我经常会接到中学生给我的来信,或者看到他们在我网站上的留言,用网络语言的现象挺普遍的。但是,我不赞成在高考作文评判时宽容网络语言。因为许多网络语言是以解构、颠覆现代汉语一些组词造句原则为基础产生的,当然不适合用在以考察基本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标准化考试当中,而且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判卷老师都熟悉这样的语言形式。比如“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这一句,放在网络环境中会博得对方会心一笑,但如果出现在高考作文里,老

师就有权认为你把两个成语都用错了。毕竟,高考写作文是表现学生语文基本功。

犹记一道题好比亲情课

陈小敏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举重冠军,现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团委书记)

我是体育特招生,没有参加过高考。看这30年来的作文题,感觉是“越来越难”。

印象比较深的题目,是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那年我的一位好朋友的孩子参加高考,考得不错,上了中大,吃饭时聊起这个作文题,我就很有感觉。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题目跟我们身边的事物息息相关,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对感情的认识理解很有意义。现在的大学生好像特别需要加强感情教育,从小家里什么都顺着他们,稍不满足就反叛,不懂得感恩,特别是不懂得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情。这个题目可以说是给孩子们上了一节亲情课。

与考生为敌最没有水平

陈扬

(著名新闻评论人,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节目主持人)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题目才是最有水平的题目。是把学生考倒的题目?还是把评卷的老师评倒的题目呢?其实天地人间俯拾皆文章,题目无所谓最好与最差,如果一定要有的话,学生做的时候都觉得出题者与人为善,而评卷的老师又能从学生的不同答卷中轻而易举地分出高低优劣的就是最好的题目。我既不是考生也不是老师,所以就无从判断了。但我认为,最没有水平的题目当然是以考生为敌的题目。

30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整体出题水平不敢评价,但是总的感觉是“远离生活,不够踏实”。其实作文的基本要求,从小学到大学我觉得都不外如此: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现在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达不到这个水平,太遗憾了。很多名牌产品的说明书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也和这个高考的作文的导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作文就是作文,思考是哲学的事情。纵观多年题目,好像考的不是作文而是看谁无病呻吟得更好。

我的作文卷未达及格分

魏明伦

(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

2002年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高考作文考试,当时要求写的题目是《心灵的选择》。我想创新,想写真情实感,就写了《考场思考》,结果我没有考及格!我觉得我写得很有灵气,很有才气,很张扬,别人却说跑题了。我觉得单纯从写文章的角度并没有跑题,这只能说是应试制度的弊端造成的。

应试制度下,作文只是博得分数的工具。科举制度下有句话叫“任尔文章高天下,只怕朱衣不点头”。蒲松龄、唐伯虎等人都名落孙山。作为考试的作文条条框框多,不能写出人的真性情。真正文学作品中,反其意而用之、天马行空等写作方式,在这里都行不通。况且,应试制度下,高考作文只考“捷才”,能考出李白,但考不出杜甫。

我参加考试时敢于创新,敢于写自己真情实感,因为我和这次考试没有利益冲突。但是考生不行,他们需要获得高分。如果我是一名考生,我也不敢这样写。所以,这是考试制度本身造成的。这种制度注定了高考作文考不出人在文学方面的真才实学。

如果高考由我来出题目,我就出一篇议论文,请考生评论现行高考作文制度。就写个人的真心话。没有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或者出个题目,考生写自己在高考面前的喜怒哀乐、苦闷与兴奋,要大家放开写,写出心声,我觉得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当年范文生如今不多谈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

许多中国人对于高考作文的认识,是从1978年一篇刊登在《人民日报》的优秀高考作文开始的。这篇文章题为《大治之年气象新》,作者是当年来自广东潮安的考生、如今中国知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本报记者昨日致电身在北京的陈平原教授。当年那篇被全国上下炒得沸沸扬扬的“高考范例作文”,陈平原如今已不愿意多谈。而对于中国近年的高考作文出题,他也表示“不便评价”。“一是没有很深研究,二是我一评价就会很认真。”

不过,这篇优秀高考作文对陈平原一生影响之大,从他早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偶然透露的言语中大可窥见。他曾经谈道:“这是一篇并不出色但影响很大,乃至改变了我整个命运的短文。15年后重读当年的高考作文,颇有无地自容的感觉;可我还是珍藏当初得悉作文发表在《人民日报》时的那份惊喜、惊愕,以及平静下来后的沉思。那是我治学生涯中迈出的关键性的

篇二:从教师作文态度说开去……

从教师作文态度说开去……

金坛市河头小学庄素芳

所谓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以及对某种活动所持有的一种接近或背离、拥护或反对的稳定的概括的心理反应。它包括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态度中的情感机制在学习中的作用。“知之深爱之切”揭示了态度中的认知机制在学习中的作用。理智性的认识只有同一定的情绪体验相结合,才能形成某种态度。使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写作状态中,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谓良好的写作状态,就是学生不仅感觉到有许多东西(感觉,感悟,故事,景观,形象,思想,看法??)要表达,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而且打开了表达的思路,对如何表达有了或者明确,或者朦胧的感觉,处在这样一种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中,写出文章就是“水到渠成”,用文学的语言说,是“从心底里自动而自然地涌出”,而不是被动地“逼”出来的。但,学生一般不能自发地进入这样的状态,是需要教师的诱发与引导的。

对于学生的习作兴趣,笔者曾对自己执教班级学生的作文态度问题进行调查,对作文“十分厌恶”占30%,这些学生在主观上放弃了作文练习,敷衍了事,有消极对待的情绪;对作文“毫无兴趣”占25%,这些学生写作文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主动练习的积极性;对作文“有点兴趣”占25%,这些学生大多爱看课外读物,除完成课堂作文外,在课外也练习写作;对作文“兴趣较浓”的学生占20%,这些学生喜欢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经常练笔,作文多次获奖。

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教师因素对学生作文态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一、力学如力耕----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决定着学生作文的态度

从归因论的角度分析,“态度”属于决定学习效果各要素中最不稳定的一个要素。我们无法改变学生的智力遗传特性,很难改变一个学生的认知风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活动,比较容易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使他对一件事情的态度从消极变为积极。因此,从教育的角度看,学习态度是教育者应该格外重视的一种心理成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也是教师大有可为的一种教育活动。

然而,学生对作文厌恶的态度,在很大程度就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态度造成的。一堂作文课不是一堂语文课。作文课需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太多,所以大多数教师害怕或者说厌恶这样的过程,如果有作文课往往是草草了事,不要说学生不明白,其实教师自己也不太明白今天教了什么,这种类型的作文该怎样去写。久而久之,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又一无所成的作文课,态度又怎么呢好得了呢?

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作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那作文教学需要教师有怎样的态度呢?

1、学期前的统筹帷握

但大多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时往往把习作教学搁置一旁,也不太清楚《课标》对各个年级习作的具体训练目标,反正中年级是片段练习、高年级跨入篇,而且是一个单元结束就一次习作训练,每次习作教材中都有具体要求。因此,也不了解本学期教材中具体安排了哪些习作内容。每次习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不予考虑。

每次习作之间有什么联系不甚清晰。作文教学堪为烂泥萝卜擦一段吃一段,没有整体的、螺旋上升的阶段训练目标和明确的难点、重点。再加上苏教版的教材,每个单元没有读写例话,对于技法的要求不明确。

要想端正学生的态度,教师所以要一学期前就要统筹帷握,做到心中有数。引领学生脚踏实地地攀登作文这座高山。而不是糊里糊涂地带着学生原地踏步。

2、习作前的事无巨细。

其次,作文指导课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基本呈无序状态。每次习作,师生准备的时间和空间往往受限制,有时还显得十分仓促,临到上课才准备。一学期下来,仅满足于作文的篇数而已。作文对这些老师来说成了一项必要的任务,作文指导成了空中楼阁。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态度去面对作文教学,训练的要求有多少会得到有效落实,更多的是怕扼杀了学生作文细胞的萌芽。其实一节作文课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与作文相关的技法指导,如写事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学习环境描写的方法。写人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学习肖像描写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需要教师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有活动作文准备的摄像机啦,教师的下水文啦。只有这样,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才会得心应手,学生习作也才会了然于胸。

二、虎父无犬子----教师对文学的热爱决定着学生对作文的热爱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钟情于某个事物,就会有强烈的内驱力,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实践,去探索。一些语文教师往往疏于学习,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动辄不自觉地违背教育规律。其中不少人自己从来不写文章,或写不好文章。大部分语文教师不会写作的事实,已是公开的秘密。说它是“秘密”,是因为作为语文教师不会写作是不应该的,或者说是不可以的,所以,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讲,只能心知肚明了。说它是“公开”,是指大家默认了,你不会、我不会、大家都不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也就求得了心理的平衡,自然也就无需再去费心劳神干心不悦情不愿的苦差事了。这大部分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态度,也就昭昭然了。

其实并不是语文教师不会写作,而是惰性使然。作文师范毕业生,想当年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想来都是有一定的文学功底的。但是踏上语文教师的岗位之后,很多语文教师必具的素质往往就疏忽了。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看一些儿童文学。学校里每年都会定一些儿童文学的杂志的,作为语文教师,你看了多少。如果不看这些杂志,我们怎么呢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怎么看清学校以外的世界变化,坐井观天的结果无非是坐以待毙罢了。

其次,应向学生经常推荐文章。什么是教育的实质呢?耳濡目染就是自然的教育和真实的感受,自己教育自己是人类的根本。所以耳濡目染才成了一句真正的名言。当学生与老师共同沉浸在文学的氛围中,学生对作文的态度怎能不得到改观呢?很多文学家在讲他们的成才之路的时候,往往都会提到一个热爱文学的启蒙老师。

那作文批改教师应具体怎样的态度呢?

批改不是评优,而是为了诊断与激励。

如果批改每一次的习作,教师都细无巨细地进行修改,也就是把学生的工作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帮学生把每个错字都改出来,把每句不通顺的话都改通顺,这样的工作量,又叫哪个教师不厌恶作文批改呢。

其实每次习作,在一次指导之后都存在共性问题。而每一个孩子的习作,除了共性问题外也都有优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语,一个好的材料。教师的责任,是把每个学生的这些闪光点进行记录,进行评价。而不是帮他们修改。对于共性问题,进行一次与二次的指导。对于不通的句子与词语,可以让学生养成自我修正的习惯。直到每一篇习作达到要求,再进行誊写。

教师还要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每次习作或日记表现优秀或进步的(甚至运用精当的佳词锦句),利用班级“习作园地”、评讲等机会,进一步展示其成果,乃至帮助修改投稿,引发对写作的亲切感,驱使他们向

篇三:从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题“旧书”说开去

从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题“旧书”说开去作者:张海德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上记满了日记,全是关于他活着时为村里人做的好事。又如,高三总复习之前,老师要我们先读好小学的旧书,并且要从一年级读起。

基本的思维能力缺失。思维能力,可高可低,高者有严密的抽象思维,丰富的形象思维;低者就是至少不要犯绝对化、低幼化的错误,而就笔者所阅试卷来看,犯有如此错误的还大有人在。请看:(1)论述绝对。如“一本新书,带给我们的只是知识,而一本旧书,带给我们的才是千金难买的人生经验”;“只有看旧书,才是真正的读书;只有看旧书,才是学习中国的文化”;“喜欢韩寒、郭敬明,就是讨厌旧书”。(2)表述幼稚。如“勾践看旧书,创造了反败为胜的奇迹。居里夫人看旧书,提炼出了镭。巴金看旧书,创作了激流三部曲”。“我到外公家做客,外公一手端着酒杯,一手翻着《史记》,给我讲故事”。(3)思维混乱,如“看旧书,就要善于发现旧书的价值,比如马琳的教练就发现马琳能吃苦,刘邦就发现韩信能打仗”;“国家有了旧书,才有了历史”。又如,开始记叙了因一本旧书认识一位朋友的过程,接着却突然冒出一句“旧书啊,创造了我一生的财富”。

如果说上述错误只是令人苦笑的话,那么下面的错误就让人无言了。

基本的人文情怀缺失。具体表现:(1)“我”为中心。如年迈的爷爷为了筹钱给小时候的我买连环画,到建筑工地去打工,结果累死在工地上。奶奶临死前郑重地交给我一个盒子,我

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旧书。(2)漠视生命。如一位好心司机送一捆旧书到山区学校,途中车翻,司机受了重伤,但他坚持将书送到目的地后,才去治伤,结果没有被救活。(3)虚情造文。如我生日时,客人送了很多礼物,但我因没有看见一本旧书而感到愤怒;还好,最后哥哥送了一本旧书,没想到,这竟是我和哥哥的永诀。

笔者认为,上述错误,在一个参加高考并拟就读高校的高中学生身上,即使少到只有一例,也不应当出现,何况恰恰均不在少数。呜呼,痛哉!

痛心之余,仍须反思——即使有些反思是无用功。反思什么?窃以为,现在,的确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即老实做人,踏实读书,真实为文。

老实做人。把“老实做人”作为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似乎有点牵强。但学会做人与学好语文的确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知道,语文学科的性质就是人文性、工具性的二者合一。事实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格不健全、心灵不健康的学生是难以学好语文的。因为,当他看到情感细腻、意蕴丰富的文章时,很可能兴味索然,如同嚼蜡;当要求他写真情实感的文章时,他就只得挖空心思,瞎编乱造。不然,何以解释在高考作文中,还会出现诸如爷爷为给孙子买一本旧书而去打工且累死在工地上的荒唐故事。其次,做人与作文关系紧密。常言道,文如其人,反之,什么样的人就写出什么样的文。当然,我们现在说“文如其人”时,更多的是指文章风格,而其实,风格也包含了人的思想情感。明代的李贽就说过:“盖声色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清澈者音调自然宣扬,旷达者音调自然浩荡。……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也。”显然,这里的“情性”除了文章风格之外,应当还有人的思想情感乃至人格、人品等等。因此,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做人的教育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利用一切机会,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人格、人品和人生的引导。如何引导呢?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经常拨动学生的心弦,唤醒其麻木的心灵,使之具备比常人稍微敏感一点的心灵,在面对一个生动的场景、看到一个善意的微笑、听到一句真情的话语时,能够激起情感的涟漪;在点滴小事中感悟出人情世故,于时光推移中体会到人生况味,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美丽,从而逐步走向成熟,变得高雅。

踏实读书。“踏实”者,切实、安稳之谓也。读书而踏实,本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阅读之必需。试想,捧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平心静气、安安稳稳地读它一气;如对胃口,就读个昏天黑地;不对胃口,就翻翻而已。如果进而有了“惴惴”和“洋洋”两种阅读的心理体验,那就进入了较高的境界。所谓“惴惴”者,即捧书苦读,恰似夜行幽谷,惴惴不安,如履薄冰,凝神屏气;而“洋洋”者,即一册书在手,犹如马行平川,洋洋自得,信马由缰,心醉神迷。有了“惴惴”的阅读,就能披沙拣金,探骊得珠,其语文素养怎能不积淀日厚?有了“洋洋”的阅读,就能广采博收,登高望远,其人文情怀何愁不积累日丰?有了如此踏实认真而又自由潇洒的阅读,再加上恰当的指点,我们的学子一定会学有所成。但在现行的语文高考指挥棒下,学生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各种名目的考试之后,在看到一篇篇生动而又富有情韵的妙文,被一个个冰冷而又严肃的选择题或者主观题分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之后,他们的阅读思维已经逐渐模式化了:看到优美的文学作品,其

急功近利,少了品味咀嚼;多了应考技巧的训练,少了思想情感的体悟。其结果,学生不愿也不会读书了。笔者曾不止一次地调查过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在有限的课外时间里,学生一般是在上网,为84%。在学生平时阅读的课外书籍里,娱乐性杂志、武侠小说又占了76%。10年前,高中生在进入高中之前就读完四大名著中一部的占30%左右,现在,连10%都不到了。今年,我又接手两个高一班级的语文教学,调查中发现,116名学生,完整地读过一部名著的竟然只有3个人。而到了高中又如何呢?笔者在刚刚带过的一个毕业班里调查发现,三年的高中生活,竟然有40%多的学子没有进过一次学校图书室。我们不得不问,这样的阅读教学现状,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从提高呢?我们又怎么希望他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呢?

真实为文。常言作文贵新,其实更贵实。“新”主要是指在选材角度、表现手法上要独出机杼;而“实”,主要是指选用的是真材实料,抒发的是真情实感。离开了这样的“实”,无论怎样新鲜的角度,也不管如何新奇的手法,写出来的只能是雾里看花,或者是空中楼阁。可不是吗?现在不少的学生,苦于没有生活的积淀,一写作文,就只好虚构一些自认为可以让人感动得痛哭流涕实则漏洞百出的情节,比如今年一位考生的作文大意是:我读小学的时候,奶奶曾藏了我的一本小学课本;到了高三,奶奶看见我的成绩下降了,终于将那本书交给了我,没想到,奶奶在把书交给我之后,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样的情节,显然是捏造的,但考生为什么偏偏要这么写呢?其直接原因是:胸无成竹、肚无存货。间接原因是:他们平时就认为,写作文就要虚构,而且要有大波大澜,其理论就是“要动人,须死人”;至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在他们眼里,那都是平凡乏味而且微不足道的。其实,在今年写旧书的高考作文里,不少的佳作恰恰写的就是日常小事,比如写之前读了几本书,留下了深刻印象,再将这些印象择要地写出来,平实而动人。又如写临近高考时,自己处理旧书的过程及其心理活动的情况,同样很精彩。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教学,首要的不是教写作的技巧,比如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增加文采等等,而是要教写作的态度,即老实地关注日常生活,真实地表现日常生活。

秉持真实之性情和诚实的态度,表现善良的品性和正直的人格。果如此,足矣。

张海德,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宜都。责任编校:剑男

篇四:2014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一)

2014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生活简单如椅子

近来读《居里夫人传》时,我一度把目光聚焦在居里夫人的会客厅里一张普通的餐桌和两把椅子上。

居里夫人的父亲看女儿家陈设简单,就要送给居里夫妇一套豪华的家具,但被居里夫妇婉言谢绝了。原因是为维护豪华家具而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客人闲谈,他们再没有添置

料。天津卷的“鱼与水”,安徽卷的“梯子横放”。

语录型材料。山东卷,孙中山的《致邓泽如及南洋国民党人函》1913.12.25;上海卷,“心灵的微光”,《爱默生集》;广东卷,“对生活时代的选择”整合了历史学家汤因比及居里夫人的话语而形成的;江苏卷,孟郊、艾青、罗曼·罗兰;江西卷,拥有什么和没有什么;福建卷,冯骥才的话。

文学型材料。湖南卷的“双手”,四川卷的“手握一滴水”。

(二)从纵向来看,山东2006——2012年作文题目新材料作文比例占近一半。

2006年:诗歌《星星》(雷抒雁)——新材料作文。

2007年: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

——话题作文

2008年: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

——话题作文

2009年:《见证》——命题作文

2010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新材料作文。

2011年:这世界需要你——命题作文。

2012年: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新材料作文

二、“厉行节约”是今年的社会热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回望历史,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者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将“一穷二白”的中国带入新的历史时期。铺张浪费绝非小事,只有杜绝"中国式剩宴",才能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实干兴邦,共圆一个“中国梦”。

“厉行节约”热点都贴近生活,走近民生。高考作文的导向标就是社会热点,因为高考作文体现社会热点,关注社会人生是"硬道理"。

所以作文材料有可能涉及“厉行节约”热点材料或所给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厉行节约”社会热点。

【适用话题】

1.简单

简单虽然表面上简单,但蕴含的道理深刻,需要你准确阐释。早在1980年全国高考作文就要求以“读《画蛋》有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画蛋是一个简单而枯燥的工作,它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和坚持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成功,成就一番事业。只有审题准确,文章才不会跑题。我们应该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很好地感悟事物。

浮躁、功利的社会现实必然会促使人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简单”的回归就成为一种必然。简单这个题目已引起各地命题者的注意,像“其实很简单”“简单也美丽”“简单和精彩”等作文题频频出现在各地模拟试题中。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往往会忽视简单的事物,认为简单就是单纯而不屑一顾。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有很多时候恰恰是简单让我们悟出了自身的价值,迸发出许多睿智的见解,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深刻的洗礼,让我们领略人生的无限精彩。

自然界中,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需要我们慎重对待。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看似简单,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有的忽略了也许无关大局,但有的忽略了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可以从书法中“一字最难写”的道理说开去,辩证论述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根木棍子,横着放,便成了“一”。然而在书法家的眼里,这个“一”字奥妙无穷,只此一笔,起、承、转、接的笔法尽在其内;只此一笔,书法家的喜、怒、哀、乐,皆在其中。这个“一”或许就连贯整篇书法的气势,体现通篇文章的风格。因此李苦禅由衷感叹:“一”字最难写。

可以阐述简单是一种美,是人生中的一种境界。古代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生活可谓简单,“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以之为乐,孔子赞之曰“贤”。当代学术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衣食简单,也是以之为乐。他们都是洞察人生的智者。

当然,我们还可以反向联想。如揭露官僚作风,互相推诿、扯皮,把原本简单不过的事情无端复杂化了。

2.厉行节约

厉行节约也是一种美。厉行节约就是生活中的减法。在世事扰攘、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减法”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理念,它启发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本源、本真意义。的确,生活就像一道数学公式,有加法,亦有减法。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加法,更需要做好减法,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这样生活才会变得简单,我们才会轻装前行,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活品位,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领略生活的无限风光。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

金钱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想法会增加生命的负担。为此,若想活得健康、充实、潇洒、轻松、快乐,就要时常演习生活中的减法,舍弃生命中的多余,让生活中的不如意越来越少,在简单中找寻生活的快乐。

厉行节约,是做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和宽容的精神。厉行节约是一种舍弃的艺术,有舍弃才有获得。善于舍弃生命中的杂念和多余,必定会厉行节约,换来的必将是心智的清醒、心灵的净化、健康的体魄,这不正是人们追求的真谛吗?

3.简朴

简朴可以消除物欲,一切过多的烦恼和悲剧都是由多欲和"我想要"造成的。简朴可以带来宁静,过多的欲望和占有有碍于身心健康,使情绪永难以平静,永难填补心灵空虚。

【素材积累】名言警句:

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成由勤俭破由奢

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紧紧手,年年有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一粥一饭汗珠换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成物不可损坏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13、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的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

下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