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高一语文详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8:56:29
谁有高一语文详解
x\Yn#IJUG,3ߍAc$R\DJm)Jj֔Hj&@`ΠWv5mʬLt }2Uz/G{O~N{%pWG|v8(]x=`Ep{ &_]j {SmO7΃9| ;dI~5zn񃼭ںbmcj% t+d:ƗǴ~X  \K+՜B%^_ږPF 'k!+A:^c4g~}4 3\b%.uvJU|Ǵ?DJec:(`Xrdq)#rA3O~ f ;v69^)- xke%e6do-y`>(wr Č>Gj.`~e{w?Ei:oMϱDyMeʐY7"΁䢓a9h~堞":ZlcW#7+ICire1=.4/\nO{eSj7ˆYhSHS#Tv_Q )Aot0|%sG i=#h/R\Bx32GU|:XLQCS=stg9bzhCw|[H%,T(cұ@+T%]]r/3&g?{XqJUΫ `<_dKXctx6IHr%"hr-L9-ur'߈i,$$!q}ӈŇ],n/bmEj8$1pߘT)А# }F[ps!ޔ<{orsN>X3`ԇՆ¯Q:W)txUi؅0D J/JV 2ah"!@vX|LT;G4K9&wt¢;ʔ8RL.'WpJ &h"0P +O"ḅd93PWo`q*[x"lCX]~NY540-$y;y88>ᰈaC $(&e%cmDxW0"/WΗڷ .MÙStaTJ2BjOes?&ѥO@B?ͩ5ѤH?!]P;.bUŪ -S+O'ΥTP CjR/r-ĖN^'jL֡qr_h{I%$%!#z"J ׵y+K>#=.A97[Ãl߭Xx&_0D!>hƒ^9pFwrшg{%$ *G.kzKڏQʚG\]y \AX:I>&J8a(~ϢU2~=SX Z8"CĖS=S'{y=Ht{~2""B G{9&UKkaeIJ0]m)\-o_~t+?)Svg*/|1#ͯ7gD?lD,rnpodrhn(4M당ϙ Ri}w-s>GYaSU7sNhLB 0Mghl=vӃu0R&L  h*_trdjsݾ_p /X} /W͸bqj&{|n!fe=wE+"byWL %bYy=hB3fi^!]{+W^褁~q2OM_5WkMzLZi'늹!.$qBgk:hfE3Ie@kFu>,Gr`n:lC5(5tߝ 4b~@x-:EdKɞd=>E1HΙ9.T͈% ^eC+g9yfۼdJdB{{d\ v5+,6(+-ck37B,Ŷ M+1q 4orWXiRZ+Pik㦀KxP@.dC"FX]Ë;kp.MFK@e~\TbF?#F[) &(|L`  *a(Um}ep+Mdߐ} V3D* l=$itY($dARL|s!k ~WDH8㝿Pqp_]7{GE;x496 NR- R lGtGzԯ51}}jSUc0BbZٷch ݐИ'"Yx\{_S-dӯ>*$RKiM(tx&q3wbF'#7d .<*L<[(_S*J/^_z!Jm5`>ĺzy ێfA $1'unLhTd+5Fcf(QZ-<6WM] ͕Y):kƊ7<Hc0/~](T[<ցRJO*+t&L,HhAF94?3Vv"kE݅9Tf>z+ƊH {}Kۢe_lky8O2d=P}@/M3|J漺`5ƀz;Z ܁PA$Ddo|$TεDA̖Zזby襨-.0XG^9ϧݝq9dηܘ;>mlLgRnzn Zɜ};2ݠ}n{) i %Ӓݚnzɑaim AW4X)|Kfb}Cu1: %r+=]|TͰh:y?4[x멷 B6E;3_ g:<d)~;ج K#V;jv[Y]9>0]>aX%.]8\YmyQ jyi^^db< c,+p@5>F "Fjyci0z>WΙ2&]ieު }ⷫyi`xgZS;1.4¦qJ B`|f8H G~z Z"H9YB&Ǟ36ؘd#H9H<;P #t{jo6'{lK T"K{Č4~F!Cg$EZL ['iFoHF[Nc,=tgRJWVOˬՙ UXa^Ds~d]ߎy!#,veg$Y_KJ'ѫUs8bpkAkhΒ{dR}Ě:Հ7xbBgnf2s._yԒ}K}⇉f.\ƞ}W=6/ћߨrE[~$ f,&٠q,sl=:,>6U@jc9-uΌtN[2J3bR%ڪpmhgb WTI=L ߺq M@nfA<@W=wBRɸM*B.ՔOTUq܅J>:D2୳OVSa%mȮ)4qLFYgF욖\$PnYn̾giR+^46/)oP0JvwHKMnDŽ M6 %Ҵ4!Xz 887@kѣ~q۫~#ݾ[=E ?zB-hp!"`E9Hkc4#aoՀiشgHk[T5‘$K{I_rpcbSh&vS?aNGZrӗ]Ȇo_rpLJ){=B쵾;;_zgf2uJ bL7޾rIa͏I$zEiKZ;}2#/e/ p'IFzJ 80v6"6xwm4CoL0|ZocZ}EV/tzO謓%J6BhBmx>gZ.Q .Q6JqU9)f|EjB~>3W2r++R.ұ'Ҳb@%3ؓ/5;e߫X7"LKd -#6H]2 zbg SdA[!й{zn;d1tpIe.˛cm c+Ay KKRb<Ka Yɓκ>`M -m.4ULM!vh67 >8}s c^ t%= :m[oO]`>Z5w^XiA?.fUI¤-i?~R/dqg[Nu&uzW?^zڦ꒥uS;`[\QpW?+$꼳~[ܕ-r`;ج<'s\t y~$U:B]giȥCO.)}_єgNw&.~o=[f X # .=U,Λ, .Ew0 C#)R [tWe7Y_b$U"F7ߤj@rY{bM^/ 32"Yi@ދ 9w*jP9`"=j97cߺ?u(VRʍ%ŷUwWP!Gz?: bLͿ; ^'ϖ |hhzfdL'D-ت]299~#D ȯ)*&u$ؓ64ΖS-[jXhL6e8<_et<5J[ ѫGJlm Гfe]c%Sy*$ Yc.5D:w`(`}0\E( UhL$ |Ѿ⥤M 'hq2iͿq+ri_?u>2?^ <7IR]x$~ֿI3d;5;a`<{Z2_#wuP.`r\ o_y

谁有高一语文详解
谁有高一语文<劝学>详解

谁有高一语文详解
<劝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А毕壤床?担?幼啪陀谩?***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 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
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诵读第2段.
(八)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跃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揖”“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揖”,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揖”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九)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十)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 (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3.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一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