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后思考题第八章第十一章答案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07:25:05
毛概课后思考题第八章第十一章答案急
x\r"ɒzNNŮY[Ϸ|ص@ b_TBK B$I1CDf>/ oKY 2"<|=$7ݭ}P׼s>?ētV8.FJoO_?>+'WTWx]M ns]F8F:qEVpKG^g^Wݞ:J᛾讦8O?Umد=Y\*Uպ>W/سXRjr>e5@U?b?o`5=S#խ>Ӄ^/ukQ[_FG璴/^R_U{ "[:Q> MxolI{MT)&TvzyNxj\մ}V^,?D(ŲƜo`y'[5,E-{jZc>*5Iٵ;>xյ; 7XS?T>ex>שCYtը9l吂쳺_$HR]>"[&Ua^bc55ZB"5YɝwJZ9tj4Qy5O2M^%]p%'#ޓ## V*m̾\BHqFSi`*B#꽏 YOӥj:d_Bʝ[&`k_⪙5s(XM$.'|K"a<gXOE2P30I8=P_,0])Gt[R3/MyoJ l hR~u*L_1*?RBׄ>iׇؙW$Sw~02EQԳHw1TX/Ejq?"X8Kx!sC&ߒʩ+9^V^AZLPNܻ)% B Ka#!`Hu'ST"N ,/(*jOWXC? zi "-CǯaR|8*}UGԁJaveB^T5wr_ ɩ7V0!ohQSdJL a AO@RZ'*HΕFQDN"d#y؎cǰ<|~%(W=)<`C~*=`HiT,KCFd3;<%vR "~/ 13թRCq%u☉Ynw\g*=heeNBH8*S326W!6/mQF,?]Rnm`OܳWE)(̋jRFT`OԔ e77<\hGu;5BV/fGmjWL;O ";\2M|) P54n~C@AіTLaHMhxA}ٯY*ݹw|(RM}G1Ib>x^ $wF+9ը,rLq#ռ4lk "r ;~8A5ad`ZRMLI֥gL33<pRݩN/ | +cw>v#(D+m,b5D#2P;z9ll(k*:HKnLlk/b&Syb%-Upν8n5KfL4Ө^L~1XXNrm͉b5R;PnHϷnCոA;IYH(&,h:`P&ju"]J`ճSJܺ@-JQf$ XjuϿ"eLg;9Py(zT1b7l鄵^!0P±.(I23 >1 *u( uiPԟvڮ18h;hgHE:ű0lD }Ffv+ܿ%5dCM.(҃PѶ9"bu=7b$ S ORJQ;!:z,Rvӭu b;˥6ύCl7}q1A|Jbler*xZ/qkΧPp3CufL[LFuхf#;f"Y(ߚ۷p3"5LRNW]t72+a*Թuh+opsĂ^1rM"ju^h]G.9.92N!ot]/r{Pi=[M3 aY:ftȣ '#q Jt!Th 2Ճh)PŅmREූII( PgN]`$Fsµiru|% C AZq 5[KYq[c&ɱr ޑ30CveZVJGT' _POuX*+^gByYXү*פjh %s3|2pOAb(>G:iyHi3øߌ,o }ʮi7. uo@I%',{dZd嚉A -peH24UM70fX̴ Ś)$TA?o+=FUz؏Kz4_\3:cxЗjq(I0Z{Ì/8z"oF& 0H4XIG@z SmSiy8®KWEo$yy#zո;Mmwj+$`wr瞺ʪ[dH.ڑ詣;Zkmn$/q~"T[JwT?{ b7#U|15D +#L:M 2K Xy 4-Z*F@)Vˆ6yHu&.."ÆOo%33:IYOt=`[K!2U[誛\0_$=aIp0|">Ei6'un("$n]="I1Rv&'<>$&f*BPƌmo0z9#" rB"-Gӟ}hůQ)T> rT w+1f/#gNFbRc*{lr- >S:>P9=/058!D5yZ/He.EQ+"|U<ULƑure3E_L2!&+ԫDL\9 i-],b-#w[ALݱFs; )LT{&E=؟kMNs%# \cpL9_MS<# a%1aO5Ed1` U@@n 4VKr[E([eO0ʋ/g;gktX)Q>Ҵ̢‹JhB4aQsLl y#4@(æfH0SQ nVG?!ܡHSt]MJC ^?]*fT~O% V]ʀśF l,d M>2a^!TH8|^pg^ Q3X$iIј[[^Ph&ܭf佽 Hꬆ@9ʨJ9vIdubeu+tۛ?;,#fzxݚ ,?3²F**ONSBBE[8ۀ+fzB 'UZպr<!姬7|%KH zN{~Hy3Rc ɭa!V{sƑ8%!"k:&L7cbھaCGQ2p)a@2ݠոG>\ 6ckrCdZڮ3ЅK?WW@oJaOco0Kh!LL*NPs~WwK: llVŬq\gs[҄[[ɗF')i X}t;(돌>NFYۤF,ۨ9&ٍ%p;fժƛ {ƘQ`A/!j&\8:oStlvO:*M`jBW#Ii]D]*o&)P9xG̯0@.&nf2BŎo*1s_sh@(=$,Ax% ?F\v0L#)L2 s% aV|Ms]-]l(WrqOf+ 쇤 JE~Y燥gh}Оr-n״HBskqc+cc~k_Hۛ1[^F˻ f#ɀy%8w,WjquWm M]SR%D"gH -9O|͆ĚH9C5ⳳ@fe|=mɻP+&yE9>{˧ M)g`@b}&@ؼQT6:5팬t,>vu1C?m T0 d)8\wdu~kQ/ƃ?M$U{Iħ b2.ȠJw'l-tPbېZuX{^=;VtЏ$.<}&䎉n:sE+n+N0GRoWtuiSH4SKI(y-3:_siпIacrȻF1:is./# yДTͫb?mtv~0np Ėuծh;B!)p#Oq .*  J(&;>p: haT@R0&;FRE ^ O߯L$V[;o@{!J:-xA]AR&f:7G.E!^o@țsAE~$*0x'Da2NAau4$PO>CVW]^ ޚ~Ȝ(Cvwcay_,D/7ؾ994ϜP 9N܏f)W{ I1Ew#jEH

毛概课后思考题第八章第十一章答案急
毛概课后思考题第八章第十一章答案急

毛概课后思考题第八章第十一章答案急
第八章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江泽民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局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就是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江泽民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第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1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分配制度上除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2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其新型性在于:它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性相协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业化,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总之,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的科技成果改造、提升、发国民经济的过程,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中国能够较快地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将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共享工业化成果,极大程度遏制南北差距拉大;第二,将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第三,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对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而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益作出贡献,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又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最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这是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第一,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第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显著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三,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由于资源消耗大,资源供应短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资源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