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隆中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15:31:46
详细解读《隆中对》
x|r+˕ݯ~"*֑jY C:~@H3@ 0 !Ÿ"UfU=_Z s=$*+sYGǎ;Z%jQ{1P_˿lJJ7^TK1/ ~]W٫'Kb}ȉT+UEWسU_!{ף3{r/2ԼꇚN-ܻ߱Ϩj"a>YТr)U mr8۫H^dKc/ cHXjp[?lj6½AAWn0ḅNK*ZWor/;|'Lʍx=,{ÆKxO;1Na+#9 ]bX^$.h0zKMr8IB *o Dž8auk{tj\ (Vj7b9[ VG{PU^~`ZWW19@S;钻YnkuR{INrjfI;lÄx~KɁb=WNX-gr}(mL8RdD]:cxU3j7FmUfx")=@fEEn﨩'蘥Wꁚւ5=5|:Mՙ(gm`YWHX@1 .2u/n뫗,],J|Gx 5|wv[\9XCF_< x@]Ƈ[9d#tR{͸ I3pܟRp#y;jb2G8RÉO&Ua5jKjN&|u>R8!v d\(-2rUݚT8U'1\U\GSl崇jxox*sFՍyOkg!Wf%]׋eps<áG`D`_ UrwrʗM4> KG< Vbx7ڸPke5?-rfWw[Q^QױM[t›(:{0_ۖNd _1܋.W^mMݠuSI–T: %!Sڋz!5^'KdWv@Ԩm#HY:>_#7 X" DXAt;^,2LםSp~siĆ"P5 z ٗ!c' ;~kTE_]%Q!@/t0 00_*VTw*@A{6a/!|O[ƨtzn[8נ.Q[c*kh`Mfn?v3y`rqjN\ZHMpo#RXE[&JW\)5Hwo}26HCT-xrOpى]clˇH*2up! U=Co{Mn5 1$xX%{ߕP1t8cQQKUWι-m<t_awo{` V-xu r $ (Fx?g=ua4mRYx-3TTVmN R&[I68lcJ;:`Aޫ܋u$&?yt 0_lM+!z*9Z HvCn8ʼnCM,'d[##XDF FZ!@n{O IiAy;T;W㸟4U,0Gq{g[F .uC^go6DD_w Jјnڋ.Xo`\%4db<(s,4 &IrDzbPA 1P1P R{]9&ŗi鎺U h("W6x dU>QX,QU^u|-qh{kq8  @ykX'4]Gh2B5jG6"E$ٴ s L8xk?*,CZ>} *ƾh/a*JF 8955XYW֯8!| "MMm3t!`{{~J V$U7!gM,R >d޾oE} S~rW>es;g_Ψ7u._+XIdx$[# mD"o{n&Vy9-3Mۯw~Ij9I`kX"0+j8 LL^~̿ҏW,p%Dags\:2 %?#5$'!K;rlCP <-F؅O_@{+OXE@@Wǟ) (7QY渜z1K@D$Ғ‡%۸#5xU֊~JX>SdPXu*vgZZ}!$GoKvwCf wӪ(l^pOz y^B`/nG'fEO_x{/rOq`/~9 /` ,qdּ47WN J<ra:A+#Y/F[HgPbZ<(9E>,nD]vhF䥙weXX$z;%&:EB0SF2:{[Rh&lJ„\χ>@H9st Lk "J)U9}KGyX[ܒhwt܏1A'!a.YE *~/ vURmxKZ509ӆzK5!A }AjJI(< :ECM-2YZq2|?A` Š[~TÊZ!+H@CPͻ@8gei">E>``@_u_r8i˪`٫W{JzwOJ~eE@;I ^/bn8ʏ[ދD&/<|z%]z;.xӫ{V% B9 *@^ŷic&SXpݕ#Yjg"Ũ-vێ*G`0$`36Nv ,#.,!LP,CPziT(C8tp2lj!#팘FyDZ`_"q7W&JCV!}78^̳ x@nLVusY ~r[˘I͘!6fW;8.rq"3/cf^pǬ#me*X.Q[g-b%-jZ ?pnX+&ޟx^坕qH' [xn8ῄ['lq|ݝ%{1g57؋;ehABwd' "978ԛ]0S`O򿛦eoa*@jF]"эSi=II- 2kA)a78 ~W Y*̩L-ilй]wJ[OapNcP!V©La@C` 9խoc?K/oo::t'ЬT̈́} ãG턫*3X YP3B>IPmjP\WNm~88Ffw;e@[8)EH0 G (D&߲g.al*kt\o)%QCdz]ڕԏ2V;2.LgQ@R&<+)"%VpַjXm*/w1*ai4R5$c*3/F MUw8`s9H<,V):n<^\̯♥qUXC6";LEr9B/KsIUoy= -X@fD.$irf{$*R͋e$<"t&9q>-C sl^;hG 4Vt Ý3e?#Wa xq3mC 4yΎg!Wwd10J!U䝀!di }Odc>B `C@][̛X;;1<DYIK>_>& wef/@W;NL.`|CQ\Yˤf&V}oA9D9݅ ,*R/burmdAgb2։dFjf-}"7U'|bCFVY["vXe?^eXNSB *Iծ .q@72 yYNxg0֑HAyCپ _B?/71q˂'-F2WW[ৎS%3N"h_{@~'/]cF#W7biSНpD4M[M$TK/it9)"2%6qBם::d,ȐA4Mwl!ǼGKt&eM<"@K$=РC-J'gc`5n 0&p^EDg2zRNpؚ׳H)OyE4ۯ0{zkZ@N񽘜%vq s]4'UA7z 3aM&,ױ~M<;|x(q]C Lڅtagab]3{4~M0a 0^^ᾝēqoԾS(L`B%Tgq'`t̥$u7$Tef2t L./a,xiu@bĒ_1b22W l2}A JLrR8%MhT~tUh&$^T/8 ]IkڴNƙm!yB8Ey"_N)HE⼶͡G7, 0nuUT~ݵ+=_%{Q5,Ll g 3]#sPa@ YEna֧w8#O% JWNhP=Ua:Gd]2>D%zSSM-!s+D!9B- ѡg4ȀVEǯً;v{-պEF?z·6l7s3O@WZ^e?~&ހJ *7֗ |H׻r\8Nظ.\ts*7=Ѿ)gn6<Ȧ̸g_Ge7~nm

详细解读《隆中对》
详细解读《隆中对》

详细解读《隆中对》
[编辑本段]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编辑本段]译文
  诸葛亮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为是这样.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善往来,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先主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难道你不愿意召见他吗?”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蒙受风尘.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智谋浅短、办法很少,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化州为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利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用兵之地,但是他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二郡,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酒水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非常不高兴了,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而是后人加的,还有一种提法叫《草庐对》.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二十五史中《三国志》的作者. 《隆中对》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7岁)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草庐对”. 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撰写了《诸葛亮集》,这应该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的主要内容,所以,陈寿肯定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至于当时到底都有谁,就不好说了.
  课文解析
  本文通过诸葛亮对刘备“问计”所做的回答,深刻的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形势,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刘备制定了一套统一天下的政策和策略,表现了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干.
  一、诸葛亮《隆中对》产生的社会背景
  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被迫铤而走险.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起义军用黄巾裹头,呼喊出“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义军到处,“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川黄巾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沉重地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的反动统治.面临灭顶之灾的东汉王朝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急忙调兵遣将,向农民起义军疯狂反扑;各地的豪强势力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加入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经过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而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经过十多年的火并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充、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转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图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宁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
  诸葛亮出身名门氏族,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史称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z]《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别是诸葛亮随同叔父诸葛玄南下过程中,沿途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悲惨景象,更是在年青诸葛亮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为后来诸葛亮立志消除分裂割据,统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开始了独立生活, “躬耕陇亩”于湖北襄阳以西二十里的古隆中.在隆中,诸葛亮度过了十个寒暑春秋.
  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乐毅,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象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为此,诸葛亮高卧隆中,静观天下风云变幻,等待时机,期遇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
  怎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综观其时军阀混战的结果,到赤壁战前,只剩下了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已经平定了北方,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或是已“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而要为四处奔走,无固定的地盘的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虽然曹操实力最强,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谋士,如投其帐下,难以其施展才能.同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士人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在许多汉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为汉承相实为汉贼.道不同不相为谋,诸葛亮自然不肯为其出谋划策.2.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同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3.刘备在当时虽无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荆州刘表,但自起兵以来,虽屡经挫败,壮心不已,为时人所敬重.就连曹操也认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可以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效法高租刘邦,成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真正的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抱负.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
  、《隆中对》的历史局限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时形势后,又为刘备谋划了“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建基立业的宏伟蓝图.应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形势分析和提出的战略决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可行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这在后来形势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首先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刘璋控制的益州为根据地,然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但是,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有荆州,向南可威慑江南,进而扫荡割据江东之地的孙吴;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争夺荆州,无论是对曹操、刘备、孙权都至关重要.在赤壁战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唇亡齿寒,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刘备、孙权结成抗曹联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退出了对荆州的争夺,而赤壁战后,刘备与孙权荆州争夺的序幕就拉开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孙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为争夺荆州地区,吴、蜀不惜兵戎相见.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集团留驻荆州的大将关羽率军攻打曹魏占领下的樊城,水淹曹操派来援助曹仁的于禁所督七军,“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刘备集团势力的发展,不仅对曹魏集团是一种威胁,对孙吴集团也是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和孙权又暂时结成同盟.孙权趁关羽出兵樊城,后方空虚的时机,命大将吕蒙袭取荆州,斩杀了关羽.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不惜倾巢出动,沿长江而下伐吴.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刘备的蜀汉再也不能对孙吴构成威胁,这时倒是曹魏对孙吴的威胁更加显现.于是,孙吴向蜀汉“遣使请和”,蜀汉与孙吴又结成了抗曹联盟.由此可见,“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之间是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是有一定条件的.
  二、荆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隆中对》“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提法,也逐渐了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诸葛亮《隆中对》认为在军事战略上要分两步走:首先利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的弱点,不失时机地夺取荆、益二州;然后再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等待时机成熟,两路出兵,对曹魏实施两面夹击,以达到逐鹿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形势也正是按照诸葛亮提出战略决策发展的,刘备集团先后夺取了荆、益二州.此时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天下有变”的东风了.
  然而,荆州的失去,使得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中提出的北伐战略条件.失去荆州,使得蜀汉政权处于偏安一隅的窘境,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军事上丧失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遥相呼应,两面夹击曹魏的可能.
  尽管诸葛亮后来与孙吴重修盟好,解除了可能来自孙吴方面的威胁.同时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在政治上加强治理,整顿吏治,举贤任能,调整了蜀汉集团内部,主要是随刘备入川的荆州集团和原属刘璋的益州集团的关系;经济上则大力奖励耕战,务农植谷;军事上治戎讲武,为北伐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蜀汉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训练出了一支十余万人的精兵.为了安定蜀汉的后方,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亲率大军南征,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迅速平定了南中四郡南夷首领的叛乱.同时,又得以征收南中地区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物资以给军国之用;并挑选劲卒万人编入蜀军,号曰“飞军”,加强了蜀汉的军事实力.但仅管如此,蜀汉与曹魏、孙吴相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还是最弱的.
  为了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开始,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病死北伐军中,七年中先后五次兴兵北伐曹魏.以诸葛亮之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却功败垂成,收效甚微.客观地讲,北伐的失败,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蜀汉和曹魏两国力量过于悬殊,蜀汉以一州之力难以蹈覆雄据九州之地的曹魏,失败是必然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十分崇敬,他在《蜀相》诗中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深感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