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滕王阁序》逐字逐句的翻译,注:不要意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21:59:20
求《滕王阁序》逐字逐句的翻译,注:不要意译!
x|Yr*KT#KʞUMh$B %/SBtVc&;wvygj F~h[zOIλ.?6@OB$>?1rILl9<şDm_ {w`jvdƗ4nȿ{ǎYMrf &sezwlf37[<|!Ҟ̬ՖI녷8;#^En3+c^xuQvGfwN]e8)PHʽ|RPa_玮 wƋy%i~2;?5ی> JP$ܴZ`|IN[2C}3b@w}965m la&L2#arGs!/q{FJ?M~IԗoG)b(vҬߝb&lRz׉EĽD79a݁cg3m|:k;L+uo0ÔE;t4( 2?LSΗ˸MB)1ȄW[|ܜAY\_@`rqoăPb73u?luBWYs!?85g ^r׶\mzM_L"m\MgApEwǬLfǯr2r7p__A:'yq 9{Y6iY1f2aI*3Hg: lՕ۞n;(t6GX)`0V"(zG%q`kKl:uphMUؽr?W3[k0 Xa0+%o&^N$ɫ1 }{;J:E,\w1JFAI1V07ӁI҃l:"^y'辀<" / 33`*T5o]7J?}ƌwme8INj7L! _9?z6v~&k S?%w'B΋%qš@͢M a/FdPBÂىY>n? t:X:fF\EHb{#3sPK6cEOۄXτC6_pEf !Ϳ FJ{`@P"`*XBԸdv 8| g'V^E@L~S-ݫgn' pxi-n}+:IB p:\oыx)d$n5–B@ $qA~V@#nMLGkI^rGFopA_D*p"!oc2y&١w+ D8f .b4R?UcBGR*٫YW "Q L {F n1H9Sd 0 52}Y>jzSf8b%(\ZK>㶺E 0?'ɽ+f;x`h58E>LN8޸OQ#S7˲8$;J#YX1_omǦNlf3{%w^T7-t-$tGϠF S0|.,# fmL*(am:$(,;[\([z+J`:@ۈBPWT0% rNP#a7[0a$xx ռca} 4?rT0㾔̓)T9l&M,1,kn:a(;nv#l0KL#^ENKi?`ϙv¡{0 HO^Ø9P0wsT>oNe^Yf r̬`:~W`֢{+}$tiaq_T k!aBO?u.7<ۨNV5G 5|>0i#AngbP̦o$靀`Bİ&D.*06K3N^F6%yj־ jei,.DL t;|".5wtLU;њJ헼Ujxzjgg`f JcVB7blҀ_pJjq@Wˆ3GcΏQ#*i7Pw?b@wzLQz})!0¢(s* мݙ&x4Wpˆ/^,3rGtě6/D@.wC||%FgPp5OY#rNpEI G/-+{g4Tn@r/i?Y2_|@C=*5r50 !=ث5/jѭh]tW0 f?'0[y3(WLM4ak;zu`tAVƫUk A<nj b;.:~2ORz{%Ch'q3ZfI|*,Qpo ǿ ;Ϧז{iIЧ7WGBXأ/"aw7)Uaq 7S;;&րn7`ET& ):Sf]٬~B4\w;v@6*|л?Y08@LE9bGM ,1gnipٝVBm#jʭP3/Db)ς.Z]|mE:!-fE edcli*-\J`%d|A,p06LIlaߝ#BI gE=dN i;B:f~ :q^ipyfknXyz!?WŨ!7ҭ#cį| GOnE޿mQH{̲&^j`;8&zp˷`ү`'`8Bm%=ԁ4X۷?{3͎2aM1n6R9?U(BNqc Ê$Ѱ<Ҧ@\mp`gwKNM;g4 ,!kKPHT݂/@qGq_XwG3F;#? H\ҁ2/)? ^wE(6W_;f9G1"^q ͌POYT'@@SIKLi]]S@D+]گ|$yE'|kb [%mT"5 )@6(nE x30O.9ah-. \t@b8 *k wsS~}һǰXX4-0kiEi߃ _ Js $a `=dCC{<-baF׼ ]z" #":A|zf~R'QAWVh*#>_b["ǟ? #Olݛ_I{!jD+WTKV ˎ,<*7k9)G/u&8 飢j#@ݖ vpJKwY27I֖YwěFÚ4cڡ[i#m3GkPKbN[6igp(C(HM-a 0$a0ǝ) dClP j|b+kR2mט+1 ?¤^bk0SW7GgҸaR=Dmx蝻JPlվ6v(A/ }~.㸽kӊn`0~nliޘzH>^ f6|XҲh$CiIa,]f3i3LođvL }a S. f~XASͲx'f6? @iRlZVh}I:(By=7)[v1iˍPR96h)&lf{*? nػ.~mpdn1 s7,Ɨ?uq{C&9 6E#|%/1ucv+KՀU^08ˑ"}c7#5$EϥVRduV{~ma8Q}:S!g/s`rV mw1L(@[M~{ͤ8Kj![0 =\fwPc;wH4䞮0#34^X&;H`?)rYԼQ%,\mH*V^^J5 }b8R0h Bg s攽Y3'DPXj)=A@&4 uUڹۤ{Wx(/4]&-#R*r2b Ĩ>E=)JOP3Ѩ3,襹l"ɂ) ߰pQD3=:k 0ѳmk(cs\ 4VDt~iEg,f,\T+".mfZD=aǬ@KH+gHBf>gW?W^~a5BM HWnC[\wp ܀gqQ106U u7^qtIN5Qb.AX+?W6N6h a~ )F1E/zH:R ffP`0/'$ŗlvQ?~f/=:<`W!' a uha{=@H, }*7fg;ϋC@h| rYbuJڴ.Ds7ZyLغU,aXSCq*ng:`M#-~HH@cmۻ |sM#o7!Sw##UĂ"#"As6c9۪9 [ )HA;>&Wz4|` V0h꩏ت'o,7ɨ -߰5z=Np`0q a^cItXQȑup#u{j<+S=wb5;߶~瀅43;NqLIFYMoOlշL3]e1'K? ;ts籦9Mׄ݃X S*0,#y)թ[@Oִ0WǼl*{ڔ3;\c4i%Dx!?UDoVR dro ޓ~ SڸE Դr[^3w1& N*m|j|z;iߧ˵jKᓸѸT]'&IEg8 }O ,9 j6u5#mcі'`Et=mZ NHIm3YQ*+1iczKP$,_r4>{ ݒ[~ xD*\(_RIc!VrXt'vK B )m HKF{nϞAKNprsfc]/ 0< $:ӝKf[A6p\кV4L쇤vT)h9 AB<7w No-V蝞QC^]D_#iı7zoii7Dwh?&ުfԾ> 03MjM_1+A8⤋8pq$"\! ~i< RsL BultE,'hޓے9;=Gΐe͘ 8bsĜLr3m)Š.#F`, ^.Hl %'s_N"<%Ķ>fHuj׹?:۵na"{/B^[zǦ?Id9ҿHlr>wGD:b +fMfZoCXWj tu$h=zSF/ЫD:;_5{*cpf%83&3z\k~}nIL6b6X:g%?&w[fQa~.]?՞;̹n`ՖS$ 9Z'ǣܜp91.[&{N.MYM -rU,xx3_#L!VXAw_ҌyE|[>68$!Uwd|2F>Vh rnj_N4=zZx0sbWyp_;>`yHȼٗ՛=o&lډqr#)w( $ fzݥN4~+ £ 67Yn%hh~A.M𲇘a"FQ{{f0i$ K #km0eN 0$X bYO )cw*Sz,J9-ά쾔(^VPM=f8"s6 @E'0f?T d4r5{l,)yo^cn6;pļR ~$9HPȾ]a m)*_"ԫ)*N'޺]3!|>bHRo|Q``[gʧy!أUdK}m;n]>="zr})ԸB'mkZW:|7]A^8v[v̎y 5zV$s6S,4yH%-;Bwb>608ӠGѼlɢ!ʕS|)y6O/=a'H |/<ڶ'} z]6[HvT8ƭ<0R{a LȇϴcH;L܇7j_E%BMmE{>=%]UDs 6մyZ@00x(<îG^4FL+=2ۃWny#~T#zUҸ-V S1bȚX@,俶l@Snq;]W5W@f@L H^ɐ:3=RBUvNrkӕJ4"9 PǴG'DPd Ȕk1hCOPȋփ_ [&,7$:%s Zj3aBÅT5.|3A!O;uYYkHZ'Ϊܚ Q Oƪ+с~ec12` 0+_Uܕ̊!Ί#`=ÏyJ9¶eD=r)]53i(Km%)D( ~4x7?z'Iͳ)رVˮy){HfkvWtK@؃Rrz-G9ӧn`nΩNhβJ&# o#F:w#e=sU0j}!7AƯ %L ף>`4e0!l B_y;C*QGtr< !S$ϥ yc{g6w%†'g .أl<̚>3c(#oیFtՆqT|\d3hv1{tUi T&ƵcjH1{:$,Щx YA)Yږ2ؓ߮3*3JB٦LբM0ėٴN;{Okϭ擱At4(oؾ,v 6ҁ뎶Eyy1A^AyJtCN~ӎ/c1q`#3wqp2tE1MDz #wv֤,,R[b*4VYie[-ڑ}8`y箼KUrݯݩź|8d$)B KlǦ1EHcRa d-6|0)n藇-aīGh t_+v[fMj[v|GSfLb ;fsvq걻}eEu&-Pre&]Y]EԺ$G^$!V!(xP5;Hޝ^ѹz H7>6ytY:3w5'H\5}=.5TRЄ{/tǭNǍ5IVM,?[[0}@YCy}vҔBn&n>s{-b̿dwiIzɍ<ae,l _{?7+VC}uy3Rm

求《滕王阁序》逐字逐句的翻译,注:不要意译!
求《滕王阁序》逐字逐句的翻译,注:不要意译!

求《滕王阁序》逐字逐句的翻译,注:不要意译!
《滕王阁序》及其翻译、欣赏和典故
  第一段: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翻译:豫章(原为)旧时的郡治,洪州(本是)新设的都府.分野(正对应着)翼星、轸星,地域紧接着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把五湖作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瓯越.
  讲“分野”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二十八列星分别对应着地面上的一些区域,比如现在的南昌,也就是西汉时的豫章郡、唐朝的洪州府,所对应的列星就是翼星和轸星,那么,翼星和轸星就叫做南昌的分野.翼轸二宿为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最末二星,有煞尾的作用.“襟”和“带”在都活用为意动用法了,意为“以……为衣襟”“以……为束带”.“控”“引”本义都和拉弓有关,有控制之意,但对于地理位置来讲,只能是连着,不可能是真的控制,这里用这两个字,是为了强调滕王阁所处位置的重要.
  鉴赏:这是扣着题目中的“洪府”介绍滕王阁所在的地方.一连三组,分别从历史、地理、政治三个方面描述了滕王阁所在之地的重要,言辞之间的历史感、空间感、使命感使人在千载之下犹然怦然心动,洪州的地势之雄可谓写得淋漓尽致.
  原文: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翻译:物品具有光华,天空显示宝气,龙泉剑光直射向斗、牛二星的位置;人物具有杰出才能,山川显现出灵秀之气,(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雄伟的州郡像云雾一样(从大地上)涌起,杰出的人材如流星一样(在夜空里)飞驰.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囊括了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
  讲“华”、“宝”、“杰”、“灵”都是描述状态的动词,分别翻译为“具有光华”、“显示宝气”、“具有杰出成就”、“显示灵秀之气”.“下”为使动,直译为“使陈蕃之榻放下”,不雅,意译为“(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雾”、“星”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了,意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鉴赏:这是介绍洪州的人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个成语由此而来,“龙光”句与“星分”句遥相呼应,“徐孺”与起句豫章故郡遥遥相接;追溯汉代历史人物为下文的时人出场作好了铺垫.写时人又先写“雄州雾列”,以写地势与上一层含义相连,并将地势与人才形成交叉,有反复渲染之意;“俊采星驰”直写时人,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具体发挥.两组句子,极写洪州人物之盛.
  原文: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翻译:洪州的阎都督具有高雅声望,他的仪仗从远方赶来;新州的宇文刺史具有美好的德行,他的车驾在这里暂驻.
  讲“之”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綮戟”“襜帷”用的都是借代修辞,用仪仗、车驾来代人.
  鉴赏:介绍了两个著名的与会者,此为点的介绍;自此进入具体的时地人的描写.
  原文: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翻译:(正赶上)十日一休的旬假日,才华出众的好友(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一样;迎接千里之外的宾客,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
  讲“千里逢迎”为一动宾倒装,“逢迎”本为两个词:“遇到”“迎接”,这里作迎接讲,“千里”代指千里之外来的朋友.
  鉴赏:介绍了所有的宾客,此为面的介绍.极写朋友之高贵、众多.“高朋满座”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
  原文: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翻译:(文采如)腾飞的蛟龙和起舞的凤凰,(那是)词章的宗师孟学士;(宝剑如)紫色的闪电和青白的寒霜,(那是)勇武韬略的宝库王将军.
  讲这是两个不太严格的判断句,主语其实是“文采如腾蛟起凤的那个人”“宝剑如紫电清霜的的那个人”,两个“之”字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鉴赏:又一次重点介绍两个著名的与会者,此又为点的介绍,但与前一个重点介绍不同的是,它不是简单地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人物特征,而是使用了一个短语介绍了人物的成就性的特征.即:更加细致深入地介绍了两个重要人物.
  原文: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翻译:家父在交趾做县令,我探亲途经这一胜地,我一个年轻人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盛大的宴会.
  讲“出”为路过途经之意.“何知”为“知何”,即这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
  鉴赏:最后谦虚地介绍自己.至此,具体的人物介绍结束.第一段亦结束.这一段,“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针线细密,开合得体,笔墨变化多姿,却又一丝不苟”(录人教版教师用书所附资料之陶尔夫的赏析).
  第二段: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登临时的所见,即:三秋时节滕王阁周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原文: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翻译:时间正在九月,季节正是深秋.
  讲“维”的意思是“在”,“序”的意思是“时序”,即“季节”.“九月”为农历九月,“三秋”即秋天的第三个月,意为深秋.
  鉴赏:这是紧扣题目中的“秋日”.“秋”在中国文化史中具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在四季中与春相齐,高于冬,更高于夏.因为,在中国的中原地区,秋天和春天一样,物候变化比较明显,容易引动人们的情感.
  原文: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翻译:地面的积水已经消尽,寒冷的潭水清澈见底,(山中的)烟雾和(晚霞的)余光凝结在一起,傍晚的山峦呈现出(高贵的)紫色.
  讲两个“而”都是并列关系的连词,不译.“紫”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呈现出紫色”.紫色在中国古代和西方的近代都是高贵的色彩.艾青在他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就赋予了他的保姆以紫色的灵魂.
  鉴赏:紧扣“秋”字描写滕王阁所在之地的物候变化.
  原文: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翻译:在高高的路上驾着马车,到高耸的山岭寻访美景;来到皇子营建的长洲,看到了他当年修建的馆阁.
  讲“俨”通“严”,意思是驾驭.“于上路”和“于崇阿”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其中“上”的意思是“高高的”,“阿”的意思是“山岭”.“帝子”“天人”都是指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婴.
  鉴赏:此句复述自己来到滕王阁的经过.
  原文: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翻译:层叠的山峦耸立起一片苍翠,向上冲出了层层青云;凌空的阁道上闪动着艳丽的朱红油彩,(从那里)向下看看不见大地.白鹤漫步的沙滩,野鸭栖息的洲渚,(布局)用尽了岛屿的萦绕迂回;桂木建筑的殿堂,香兰装饰的宫室,(安置)依照冈峦起伏的地势.
  讲“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意为“向上”“向下”,
  鉴赏:此二组句子,极写滕王阁所在之地的美景和情致.与下文登临所见实可合为一段.
  原文:披绣闼,俯雕甍:
  翻译:打开那彩绘的阁门,俯视那雕饰的屋脊:
  讲“闼”的意思是门,王安石的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非常经典.“甍”的意思是“屋脊”.人教版教材中,“甍”字后为逗号,这里改为冒号,并将其单讲,是因为它实在是下面观景的前提.
  鉴赏:首次使用三字句,此观景之起也.由里至外,由上至下,万千锦绣皆从此入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原文: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翻译:山岭原野辽阔无边,放眼远望,充满了视野;河流湖泊迂回浩茫,让人看了感到吃惊.城中房舍遍地,都是鸣钟列鼎而食的显贵高门;船只泊满渡口,都是装饰着青雀黄龙的船轴.
  讲两个“其”字都是句子中间的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思.在“钟鸣鼎食”这个成语中,“钟”和“鼎”两个字都是名词作状语的用法,意思是“用钟”“用鼎”.
  鉴赏:此句明写景盛,暗写人盛.
  原文: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翻译:彩虹隐没,秋雨散停,日光普照,天空明朗.沉落的晚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晚归的渔船在暮色里唱歌,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成行的大雁在寒气里惊鸣,叫声消失在衡阳水滨.
  讲“落”为“沉落”,“孤”为“孤独”,“秋”为“秋天”,“长”为“辽阔”.“唱晚”为“唱于晚”,“惊寒”为“惊于寒”,这两个都是状语后置.“响”为“回声”,“穷”为“尽”“全”,“断”为“尽”“止”.
  鉴赏:这是《滕王阁序》中最精彩的几个句子,传唱千古.如此动静结合,如此意境,在历代的秋景写作中实属罕见.关于这一句颇有几个故事,详见相关链接中的具体文字.
  第三段: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原文: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翻译: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迅速飞腾.清幽的排萧奏鸣,好像清风刮过,柔美的歌声缭绕,好像白云停步.
  讲“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都是比喻修辞.
  鉴赏:两组句子,极写兴致之高,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原文: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翻译:(今天的盛宴可比西汉梁孝王)睢园中竹林聚会,(文士们的饮酒的)豪气超过了(东晋时的)陶渊明;(好像有后汉时)邺水河畔(曹植)咏荷花的才气,文采(好像)超过了南朝的临川刺史谢灵运.
  讲这里使用的都是借代修辞,用相关的事物来代人物或事件.
  鉴赏:两组句子,极写宴会之欢娱场景.引用典故,暗示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含蓄凝练.
  原文:四美具,二难并.
  翻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全都具备,(贤主、佳宾)二难齐集一堂.
  鉴赏:两个三字句,为前面四组句子作结.节奏再次为之一变,情绪亦将发生变化.此为启下.
  原文: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翻译:向那无际的长空极目远眺,在这短暂的假日尽情游乐.苍天高远,大地辽阔,觉察到宇宙浩渺无垠;兴致消尽,悲哀涌来,认识到盛衰自有定数.
  讲“穷”、“极”都是到极点之意.“于中天”“于暇日”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两个“之”字都是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
  鉴赏:“穷”“极”二字,将视野又一次扩展到宴会之外,境界更加廓大,情绪却将由喜而转忧.其后两个四六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另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定,充满了哲理玄思.这一玄思之中所蕴藏的人生的孤独感,将贯穿以下的所有文字.
  原文: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翻译: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
  讲“望”“目”都是“远看”之意.“于日下”“于云间”都是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补语.
  鉴赏:东西南北,极目四望,实则是“极目四想”:由日落想到长安,由云海想到吴会,由南方而想到大海,由北京而想到天柱、北极.世界阔大,宇宙无边,在这阔大无边的世界宇宙面前,人生是那么的渺小.在此世界宇宙面前,何人能不感叹人生?“极目四想”为下面的人生感叹张本.
  原文: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翻译: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为迷路游子悲伤?浮萍流水,偶然相逢,全是客居他乡之游子.怀念着宫门而不能看见,在什么年月(才能)(像贾谊)到宣室侍奉君主(一样回朝为官)?
  讲“悲”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悲伤”.“客”为出游在外地的人.“怀帝阍”“奉宣室”都是借代修辞,后者还是用典.“以”为介词,“在……的时候”.
  鉴赏:“关山”“萍水”两组句子,一问一答,但所答与所问之间并不是直接对应,再加上“怀帝阍”这一否定陈述和“奉宣室”这一反问,王勃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心绪和自我悲伤的情调早已满溢.其言辞哀婉、情意绵绵之处,千载之下,仍让人不禁情动,心有戚戚者可能会不禁泪落.
  原文: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翻译:啊!时运不顺畅,命途多坎坷.冯唐(那么)容易衰老,李广(那么)难得封侯;把贾谊贬谪到长沙,不是没有圣贤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角避居,难道缺乏清明的时代?
  讲“屈”“窜”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贾谊委屈”“使梁鸿逃窜”.“于长沙”“于海曲”都是介宾短语作补语.
  鉴赏:一个叹词发端,转而为更加强烈的抒情.其下三组句子,分三个层次作着同一个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第一层表达基本认识,第二层举两个例子,来宽慰和自己一样的失意之人,第三层用一个否定判断和一个反诘论述,言之凿凿,情之切切.
  原文: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翻译:所(能够)依赖的(是):君子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命.
  讲“所赖”句,另一版本为:“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别有一样意思.
  鉴赏:“所赖”为结,总束上面三层感叹,“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为启,开启下文四层抒怀.
  原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年纪老迈(情怀)应当更加豪壮,哪能在白发苍苍的时候改变自己的坚定心愿?境遇艰难(意志)将要越发坚定,不能坠掉直凌青云的(崇高)志向.
  讲“穷”为“无路可走”,人生遇到重大的坎坷.
  鉴赏:此为抒怀之第一层,表达一种境界,一种高尚的人生观: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志向不改,做人的准则不变.
  原文: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翻译:喝贪泉的水却觉得清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却依然欢乐.
  讲“而”“以”都是转折关系的连词.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二层,表达一种乐观开朗的情怀,此情怀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情怀.然而,我读到的却是更多的苦笑.贪泉的水是志士所不愿喝也不应喝的呀!涸辙是志士所不愿居也不应居的呀!
  原文: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翻译:北海虽然遥远,乘风便可以到达;旭日般的青春已经逝去,夕照似的老年岁月也不算太晚.
  讲“东隅”“桑隅”都是借代修辞.前者代青年时光,后者代老年岁月.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三层,从时空两个方面来进行自我激励,也是自我安慰.毕竟,“扶摇”是不可乘的呀!“东隅”是不应逝的呀!
  原文: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翻译:(汉代的)孟尝高尚纯洁,空空地怀抱报效国家的雄心;(晋朝的)阮籍放荡不羁,哪能效仿他遇穷途而痛哭.
  讲两个“之”字都是结构助词“的”.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四层,两个典故,借着对孟尝、阮籍的否定性评判,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但读来却觉着,其中蕴含着不尽的的哀婉.
  第四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原文: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翻译:我王勃,只是一个能够佩三尺绅带的书生.
  讲“命”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初始阶段,在《周礼》与《礼记》中都有记载.比较集中的是《礼记·朝事》中记载的.“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诸侯诸伯七命, 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旌、衣服、 礼仪、皆以五为节. 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封也,皆加一等,其国家、宫室、车旌、 衣服、礼仪亦如之. 凡诸侯之适子省于天子,摄君,则下其君之礼一等;未省,则以皮帛继子男. 公之孤四命,以皮帛视小国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士一命,其宫室、车旌、衣 服、礼仪、各视其命之数;侯伯之卿、大夫、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 不命,其宫室、车旌、衣服、礼仪,各如其命之数.”
  鉴赏:王勃以这样的自谦之词来为自己定位,其复杂心情可以说一定是一言难尽.
  原文: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翻译:(虽然)与年轻的终军同龄,却没有机会请求捆缚敌人的长绳;(虽然)有志愿投笔从戎,(却只能空空地)羡慕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
  讲“弱冠”为不足二十岁.二十岁行冠礼,故而,在二十岁之前叫弱冠.
  鉴赏:两组句子,仍借古写怀.先以终军自比,却表达着没有终军幸运的感叹,再以班超、宗悫自许,但随即就表达只能羡慕他们的遗憾.两个典故都暗示了自己不甘作一介书生的决心.
  原文: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翻译:(如今)在人生路上抛舍了富贵爵禄,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去陪伴父亲.虽不是玉树般的谢家子弟,却也有幸和孟母的贤邻一样的各位相交.
  讲“簪笏”“百龄”“晨昏”“万里”都是借代修辞,分别代“富贵爵禄”“人生一世”“早晚礼拜”“遥远的地方”.“于百龄”、“于万里”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
  鉴赏:以两组平稳的六字句含蓄地叙述了自己弃官事父,“路出名区”得以结识各位嘉宾的人生际遇.与前一组句子相连,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他的真实情感到底是悲是喜这样的问题.是喜中有悲?还是悲中有喜?
  原文: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翻译:不久便要“趋庭鲤对”,(承受严父的教导);今天有幸“喜登龙门”,拜见高雅的主人.
  讲“趋庭,叨陪鲤对”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原文也是一段非常出色的记叙散文,其文如下: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详解可以参阅《论语选读》.这里采用了意译之法.如果直译,将被译为:“某一天快步从庭中走过,惭愧地像孔鲤和他的父亲对答一样和我的父亲对答;今天我举起衣袖(拜见阎公),高兴地像鲤鱼跳过龙门一样.”
  鉴赏:从字面来看,王勃这是明白表达自己不论接受严父的教诲,还是参加滕王阁盛会,都是十分值得高兴的事.其实只是一个客客气气的结尾.
  原文: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翻译:如果碰不到(举贤的)杨得意,就只能抚摸着凌云之赋来为自己惋惜;既然遇见了(知己的)钟子期,奏起那流水之曲又有什么可惭愧的?
  讲“杨意不逢”“钟期既遇”都是宾语前置的句子.“而”“以”都是连词,前者为顺承关系,后者为并列关系.
  鉴赏:两组四六句再次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知己难逢.又一次为下文的感叹张本,使其更显水到渠成.
  原文: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翻译:唉!美好的景致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也难再遇,兰亭(修禊的雅兴)(久已)消逝,金谷园(富丽的楼阁)(早成)废墟.
  讲“已”为“消逝”之意.
  鉴赏:以“呜呼”一叹开始最后一轮的感叹,比上一段更见伤感.寥寥数语,写尽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其历史的沧桑感饱蕴其间.
  原文: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翻译:临别之时写下赠言,在这盛大的饯别宴会上侥幸蒙受都督的恩遇.登临滕王高阁撰写诗赋,这是我对诸位先生所期望的.
  讲“于伟饯”“于群公”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于伟饯”和“幸”都是“承恩”的状语,“于群公”则是望的状语.“是”为代词“这”,“所”为特殊的助词,与“望”这一动词形成了一个名词性短语.
  鉴赏:在文章的最后,王勃又一次客气地回到登高作赋的事情上来,并客气地表达出自己还期待着其他与会者的大作.
  原文: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翻译:我竭尽自己粗陋的情怀,恭谨地写成这篇短序.我所有的语都铺陈出来,四韵八句都写成了.请各位再施展像潘岳、陆机如江河大海一样的才气(各赋所怀)吧!
  讲“洒潘江”“倾陆海”两个典故形成了互文修辞,在翻译时要注意合并.
  鉴赏:谦虚地表达自己写诗的情感,并期望在坐的嘉宾各展文才各赋所怀.全文在这种礼让中结束,不失分寸,非常得体.全文一气呵成、首尾连贯,又不乏抑扬跌宕、起伏顿挫之妙,典故随文纷沓、意蕴深远,与美景良辰相映成趣,又与深沉的情感相得益彰,千载之下,仍是动人良深,让人叹为观止.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