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文言文中的副词、有什么标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13:50:59
什么是语文文言文中的副词、有什么标识?
x[r"I~cg}!%@@ D q]j_ {dVLnRV&K2s~rY:0n+a)ogꓔiYK៛YK=H$Zp?I3}/nj$eJ8rTf>|TFUZ,coOӲ,|eN+Ɨ2~ ޺|piSI:MotFTx#:}&@]HgQw Q1#UCbS-ǻr7*"V(4^9D]b'V&C./QgB\ ,!ʣr3KGtEBo{7]KfW4ǰ,R-}ΒVX [xVOWNҜݷBcjX%m]1N_0UyKctU&@5ebn-g'砊A8K^<3ksIҙϲ, 9tP 51smvf()/rcҋ(l:]9iG> {&&b͚<%uoKFq&y5$ѻ'NFˋX8=UoBHo牻WiEWU|[=-F6^v]U3ǚ[LىAÆq|4yI"غ3`R kvEgfڷ+49KqD?d]cD-$E\P"$$wvGʫgubst_|:.<#ߤײ69xE gl+9Vw? Qݴ74(*Їw$]%65Ҝ%|ێȖ /'zB?L&oIk9(CV9et ~ȩ>mo*ߐam }ǤvZD< WiU5'+硤T4I aN50 B<,g,cy&^E#>`FM#Qs~^;=ߍA9zB(aՒ';|%C/I_Toy4QbrZm|269I 8S! c.iT]M1di9EO|/#DXA^7/9qׯi*`!yAzwG:uQa<'70(]]vyW Y`C1 l5vKj7hTeyn9I0mbe/YsW]zQu-iyu%Ja:ARVSaߏvvn/6F@Sr/=ApC ThMFbEYǫl#["}} DmFBo2\HS2u ^Ucϫ*\NJpPiO+-bbĆBm9ICuIdwM\bRX2y~)d;N7hP^mY@9>f"*DDF4䒒GL9>ZD԰]SQo$Rǧ1| 7`4~/¤sx%xdsEIeJ$SRqi&Va!+0FS1lHQ{uW87K1x7a m3t.ۻaGVDJ3ʪpz5Gf/wu Ӕp$3*J.\T PmBa&ȫ;@nwp)Ld&+ 0jlcUa5v%@ʽ]p^)䌒HBĂc R,5fB {ZU䈇ZSKڳFZ{fw "8QĠy#$'l.`W<ӗ҉1EN?DamhUZ:7jor+ƜCĤ(<ߖwёdB2YΊPR"h:1 L:"յv4Äni.m)Tlu\WGhS\+uu"=*F'(HhǩMxoP9:C2xRE"F,XzʽsłgApJ2*#nR5YӰT`4W4KW>HfMDj aJb0"L2- r5dW ,3y15I0}נW,"O:*]e@l sṨ5ޱ#B ɽK, ZxE,*oX]c0kIJc38*K ͨO' 0d8f;6a|c8eSFnT~Rnd/) a}b4~7bʩ`SPǕn?He-Ъ#LSbpZij8IR,t +bpA'7 /`Phy22ws[Lj&x,LzN$$b0Y/aAvTM Iv$mtY8[ 5ьwz*ٶL@ bFȿBEuFp_xC1Nu l]W)lQ_?X}?-xua#.Đ3f;Lg'Apnbs{OS@ߚ_ÁlMHugN!\Ν\x‚J@Ap3{V'|>ʑw` ;Pz$0r2VFdėơLo]t/&0o qBwpN.\ꯑCTʫۄ{N~1E%? &% =֤q׋Бva/&yeTaBGq}S~HzΞIVqf-.l5ks@ rZ$G@Qu vi/bF{@9UDaɁA?B;{9 ( \_::m0 A xNa/# T^#o1 8B=CGU\s G喚} Ԁ1( ~%~ J 9xBIĵ`äqE@bzt:}$X$پ6M[6"[:zQoRkmorI/2%vs8{w] g5uH`r!PT؇Y^3MBiCmN(PZ##! % 55NerX@^9y5~/'M~kh]_B00GJַR{6RAZNeX>&Ņ1HѬKSJ]% JM$< &){(Ӓ}'Yv]~yMn}jdkگ w؉ [ve2E/c,rj/wgSS>U>;Ќ HNqU9 >L֫[2 C_N n8`^sxc6DSbxa:_ %86ǭv59j.CGH(A1>~,'P!.L2h6$&q~x_m@!{'s֖/P%r/9-%|jI [\+{;7OVJe=α,*]HOpc"nH+O„g>V$ΩD{)X0n֍ض퍰&2ljő+D }+l(Qbcv o{] % RϞe5o_!Π69f6 խUZjyAS ~2Ll֮{`3dlhk:D6-gYWWA(|ł Cnu TYNQeKKۍ!g[1fdKm.f9Ͼew˂-`ĭEka1У1.ƫF&qEF*C`q^}~ ЋM*g3+BH kC]V?1^i2LxeD`'~\ƒg> 9kJiʐslfAga-A=ggDrY~v Rvǝݪ$mͳۭ[$Bhn`^ZE:| <Hg'J~Mֆy; ecC*̹RzbzPLh g0E?K+e2'|m>LI}*k/JpPT#`9ta0ﴦM*HGBx2ߔ[G6$1Lx-9. S'U].%Ǝi8ƬҠrL1mJGijZ\M Tξ/N wD\ 4x8f*;~VLLq7tgARP "$ң)e1ޱ-2Grr rcӑ&hH5S[XE瘰N%y/$GzŅʌXue 2}TBnd sThuifFCP޹Շ%`6h l$nIt6x设^FwWmUt?>qz\0o^U'. <O_'zvx˚{lE/ߴf]幍bQ?9Bwt\_DG_%/~OR:\gV_֙h'<\㸻p^#&tG=^㸻|޿އ------------66666666--------?-or8

什么是语文文言文中的副词、有什么标识?
什么是语文文言文中的副词、有什么标识?

什么是语文文言文中的副词、有什么标识?
文言副词汇总
文言文中虚词中,副词的数量是最多的,分类也是最复杂的.它总共分为八类:
一、程度副词
1、表程度进步:益、愈、弥、尤、加、倍.
2、表最高程度:甚、至、绝、殊、最、极、良、颇.
3、表程度轻:少、稍、略.
二、范围副词
1、表范围广:悉、咸、皆、尽、毕、具、胜、并、既.
2、表范围有限:但、徒、第、直、独、止、啻、惟、唯.
3、表总共或共同:凡、共、俱、并、同、相、相与.
三、时间副词
1、表过去:向、曩、尝、曾、业、业/既已、即、适.
2、表正进行或正巧 方、会、适、质
3、表时间短:俄、俄而、有顷、顷刻、少顷、旋、寻、斯须、少间、未几、既而、已而.
4、表动作将发生:行、行将、且、垂.
5、表时间终结:卒、终、遂、竟.
四、情态副词
1、表动作快:立、即、遽、猝、暴、亟、乍.
2、表动作连续或反复:乃、遂、更、复、亦、辄.
3、表动作经常与持久:每、时、雅、数、亟、恒、累、素.
4、表动作短暂或特意:聊、且、姑、故、固、权.
五、肯定副词
表的确、确实:诚、信、良、必、果.
六、否定副词
表否定:弗、毋、无、勿、莫、微、未、非、匪.
七、语气副词
1、表猜测:殆、庶、几.
2、表祈使:幸、唯、愿.
3、表转折 :顾.
4、表反诘:岂、其、宁、独.
八、谦敬副词
1、谦词:窃、请、敢、敬、谨.
2、敬词 幸、垂、辱、惠.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

全部展开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如:
(1)有罪受贰。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
(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四、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说。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五、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 “否”、 “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①余是以记之。
②一言以蔽之。(成语)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
六、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七、介词结构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如:
①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收起

文言副词汇总
文言文中虚词中,副词的数量是最多的,分类也是最复杂的。它总共分为八类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

全部展开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如:
(1)有罪受贰。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
(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四、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说。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五、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 “否”、 “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①余是以记之。
②一言以蔽之。(成语)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
六、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七、介词结构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如:
①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