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言文中的“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7 21:24:14
什么是文言文中的“表”
xTR@}ό>@i_  !(TDb/_wYDZm?;p{Ͻ{v[d%J=T+ \f4d3QǍ66/FTաg)l' E]و㐚hBV>f]K<dkkC ~2H> $yde9aw ;7 E11D)v+~'GMN4Ui:!jh_r(;h :ّC9@m  DJ6WxMHDE}W= W0~2Gzi7@a0;ӛdz)`.̌E5[ @ p yrrہ鶄#6R:: hLfOĐA fxDkSs bAЇ*]qz5|#ɇh-#A+%rW"{* +\^h;/ܗn}cJu^zV3 ]~Y A!.9JE_P;Q$vn591G6`J'K|)6] [6}N0s:%>f!aXN3Z̙rB|gC0YLa~c~طM*|@HA&{?m?2 ;suZ]:."ѥ

什么是文言文中的“表”
什么是文言文中的“表”

什么是文言文中的“表”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 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 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 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 主语,谓语.(“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一种文章的体裁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