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1 14:15:42
《观沧海》翻译
x|[o#׵_Qlqwb'0G<`C&8y'RE-J"EJԍ&Qw/UU,Qj{9hUkvo#)|ޞ#ig:t['G<}$߬W䊭VvEҬuOݛٰQfIGVW^=y])^UNRc$U=X)U Ëtϥq}]o߾}I&v1_0m3T%ypKw>?XPd*(J_ R,B˲VE@t!? Ã{M2a (YM(ϴa&dٟt2}Y7~ф E%Oi ǞߕZAjwݠ|G?$(ֲGa6v 8/ܵI\:%"eDZgwl2kg;Rq/"X`G8Z!ߒѤMů[n9K;pdBe5F5sҜ{lCŃ +TWꔺX`[*s4\S&jS1v85QWN+Nү &jb= f/5srmwfw"Y/?BAOK菋2σ~ѥ_t黛?O CS`3Pyc.ֆw_Kpxݓp=kn ƅqk 2mq`0WiΤG! ѾZ.!bEu]B^]2,7KЭi "h^>zq#=db)2G&_s*.5e D4 JHS\S;*vi( 8}$5jth8)PA.&S_m!RV t5C'~0FP) ;*^|~>^K=~|FPkl8'нo# Dsw-pҦ |f['\FQG;(bbܫ-1Yo ɭ|R6-BgXl>/olf~@8FGL3bbͮŸ&R'A>aZ6Y @P]1<00lxj0m eoBt\"HAdb3 wފWO@V_|)O(î#lZry,.޶7AB֧ӴYx}l 1[OϏ՞M^]Oz?V PVz^b]bx( T"i@wg#"f A<^ ir7gC!(mPS̺kcDdAdZf5<v5PEPΙfޮO If13g7ZǧCRV9PHou%{‚FAeGf2&} Vco? kƞb|KdCϙKRgLC* +փJ=uiTx˼h4IӁ \|oܿwyda*qey[YۉH A //b.H VTʩ` 0x'o4F=i1[<2^0!ʊh^^i].R@%k^\)*3"F>0Y-:jxbLPx  C%9w ʪ+cXfc*!k:yjWkFxE-imkyn;XX:m {Tcu1UlH,nN|m+2yOU5TX?*6Y(lj 7@ލLBbx\<HJW5@xl6rO1)o$T8X/ ZPNKW:X.)4m#-댛zUp1?&᡿yn,.Iٻhc[|q %fJtORApVb6NmztM+ 4va, k;\2zԑծ~(JT&5=3'`QFҥ7`fD.>ԽR91&\R$Si0xlt%.'\ ze)K/\9R)>t^-!5_(XDDōpk tMNJWQh ah}g!,(uNDSU/[ǡgu {iU7q f^5UbÌ|>ziJf ^ATIBKscb[ e7nAlM '6lk ?L3aeJoC|#WAhD6o0ɳ=`z0H]7-q$*:Zxa'U2J*mZC@i3l:tMhGv >[V!.OZ~$.2y! BBbߙ!P@Ωx>M`_OI~G 2&iyiTZy^{ZBz{VL 0I^*Fe~tqfx2*I__kVHaY<7@Ȫ]ow%$LkTXXYK!ɧH(XڟPr@qjZjø|*K]"Thi֩f6R,2pKXA~ncΧtETln#,lx8M-l884tSR^j>qI:ZTY!q\jI~JZ'=7i0Ti+u>프]!?#Q7ʀp :&2օ !GR/iR篼_u hR5oɟtQ8<ڬ1qN\kӋI&:SvRnA ޑ@&F:' ޕO},M yk h95g@dWy}2ri&\GF*=_;<% :eƩ۞J_Oa Rla8)< Pə.Y7IPU){/:=߫~TGttL2v`Qplt0K"Խwkk[:)$@-CHь0Y-f0y΀w1h}NDˁ.}i?-3:-s!g>vOB=U<`&rNxhFI҉edp^=7ًQ5/zUlH hGDlv<`;a^a[ܚQe*U~r)%~GڼS$P} К-T,5f->BLJyeZ ׸kb -p'T l W۔ڄ:_8~[5lw7ONbw ˞ofi4jGh} k4x8*Bl: MWbeL[h2Ң!Ɲm >4Aظ_uע)VnS#& I-5# 7U{$P_v+:!Vp\:1vnFϘ(/pyB3|]zwW+(#BYUcwi;8fF% T2mQguA VD,=!Vb-!$ 6P̏Wu~X g:a T5DGT~ߛD]@?UhZn0'kk > ]a#ߤ._ llB m[EYI<*4YLt!?0ͱO:?haRk?@_Dc@;^_C'o2 _L3ޙYA4ן+te¹)vKjfS{˓4XuRڌ̆8^߾ۏ_}V 7vMLAka4u>h` I%o+n11“lp'^jiZw]n|fгdِ+I~%\yϏMm@|!D <<\ZˏQgmjgo׌M; 3ZXXS=2]0fzqtt0N l$vAtG,JX6z 45=7 F;4_زE.,ֱU9K4 9-gN/Mf ksI K7N鎾0˹PbCp(v.0ʋY`,JH|< ;b?LO=we ө5#3`msJA M:&WBlBbP@;U{g9\ d?n_4`n'oڝHIm=-J9{FzۛX|oBՕS:l?1IPTȑi(V@vq'nROsk,& MuWAP3\4ldo?{P!_8BUvI@ߘO\>v?[DF(gG<9$?|vDW^YV_>ҟ|yߐ҈KO^ '[>{aK>Zb9ÿ?h)U+ˏ?j(԰R6=,^=A[NHgxv;UWV KIul zX<ĵ'MmR,Yҙ* %oՃi"S,%1qԨ>gCzx6,^RϩgnMk?!8aI`s׌I:\x%EX$VO7& RJC4*( =kDž~ZM'˲N1e۩>u ӅauO7~s1OkYYUSH-%SۀDY9oR/LzjG޶<0?WT) oWe K?(lr ?$D hpz-ϳ Cf-`J[ Jn_!qrIe;Ե& T&ܣ*\V%V)eРsO>cNW\\[u`Z :4yv=MgrZLf#~:­EcnBk׽Oowj9^_n׼my>g@b3t#G8 # TlΙ{\=:+sX;qxrSG,$tg_`I5x0#8H

《观沧海》翻译
《观沧海》翻译

《观沧海》翻译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位于昌黎县城北   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峙,挺立.  (8)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本图是曹操骑马在碣石山上的景象(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其.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极点.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画家温泽辉书画作品.观沧海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全部展开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收起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

全部展开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收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全部展开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郁郁葱葱的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收起

《观沧海》是建安十三年(208)五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岛竦峙[sǒng zhì...

全部展开

《观沧海》是建安十三年(208)五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岛竦峙[sǒng 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 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河北昌黎,面临渤海。汉献 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指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dàn 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8)竦峙(sǒng zhì):高耸挺立。竦 :通“耸”,高耸。峙,挺立。
(9)秋风萧瑟 (xiāo sè):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洪:大。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指银河。
(14)幸:幸运。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译文
从东面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深色的大海。
海水起伏动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草长得非常茂密。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波涛万顷。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心中的志向吧!
创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诗词鉴赏
诗句赏析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东临碣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丽城(今河北乐亭)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头两句起得很平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原来的碣石山在今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写出了大海涌起阵阵波涛,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宏伟气象。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六句是正面铺写大海。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大波。“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我们试把这几句联起来吟诵一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茫茫苍苍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日月之行四句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诗人丰富的想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也是全诗的高潮。
景情结合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前面已经表明,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这种抒情方式与其他古代许多写景诗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或上文侧重写景,下文侧重写情。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水;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壮士决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上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景,气魄也很大;而下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侧重写情。《观沧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于景中。《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曹操传世的诗歌全是乐府诗。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是曹操的首创曹操则用它来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全诗共分四章(称四解),第一章《观沧海》,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的博大襟怀;第二章《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记征战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田园荒芜的忧虑;第四章《龟虽寿》,描写诗人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四章之前有一段“艳”辞,相当于序言。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4.-220.1.15),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5]而曹氏父子则以其倡导和创作,对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建安风骨的形成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曹操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现存乐府诗二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

收起

原文
  《观沧海》 曹操 曹操观沧海( 三国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扩展
  2011年新版人教版初一年级上册15课第一首
  初中语文课本(6...

全部展开

原文
  《观沧海》 曹操 曹操观沧海( 三国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扩展
  2011年新版人教版初一年级上册15课第一首
  初中语文课本(6年级上学期试用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初中语文课本语文版30课第6首《观沧海》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编辑本段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画家温泽辉书画作品。观沧海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编辑本段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位于昌黎县城北
  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山东无棣碣石山(6张)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本图是曹操骑马在碣石山上的景象(13)幸:庆幸。
  (14)甚:极其。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编辑本段
字词句基础知识
  沧海
  “沧海”一词,可泛指大海,因为海水苍色,一望无际,故称。如葛洪《抱朴子·穷达》:“井蛙之不知苍海”。苍海:即沧海,大海。
  “沧海”又作东海的别称。本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指东海。《初学记》六解释道:“按东海之别有澥(xiè),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这里说的东海泛指我国东部海域,与今天特指浙江以东的海域“东海”不同。
  澹澹
  “澹澹”的本义是水波动的样子。本诗“水何澹澹”即用此义。还可以形容心神恬静的样子。如刘向《九叹·愍命》“情澹澹其若渊”。又可形容广漠。如杜牧《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澹澹:形容天空辽阔广漠。)
  萧瑟
  “萧瑟”,是联绵字,用作形容秋风的声音,出自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本诗“秋风萧瑟”用本义。又写作“萧飒”。
  “萧瑟”又可用来形容寂寞凄凉。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一:“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灿烂
  “灿烂”是叠韵联绵字,光彩耀眼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辞藻华美。本诗“星汉灿烂”,灿烂,光彩耀眼。张衡《思玄赋》“文章奂以灿烂兮”,灿烂:辞藻华美。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为配乐歌唱而加上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