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用深情的笔触诉说王昭君的经历,他在其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9 16:25:59
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用深情的笔触诉说王昭君的经历,他在其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xSmR@(e{g0vZ̑L;ʍ3!Ue0ڔ> bak=hϖ8)4F9`=rV>:\Qؓ0!39;?L(!_]v=e+*̎|_㉩z 6 fUV8PǨLa u_@.Y3 En<'@%.zKcWRJEMIJTi 3U h=1nn p8 QF4{%o!wxI:WohIֿsεڸ#ȴ'1^wC#v'(UpШCj}ޘ6/fg M

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用深情的笔触诉说王昭君的经历,他在其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用深情的笔触诉说王昭君的经历,他在其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用深情的笔触诉说王昭君的经历,他在其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