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黄花菜都凉了”来形容时间久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9:50:29
为什么用“黄花菜都凉了”来形容时间久啊?
xVYrI=+Yf0ᘹ@#E@,hiA,2%bbWVUe7Ʋb%{Aҳ_ZG!A{GVu*HKWU.e \7<,Jʒ;W/cuP]389ZWkSEC,Hb! y%tLVz3|TE֡'uv*Tn ~FWf΃*9qjNqL~ #X\琽p ٨i%J! 3d&*]>ݬnm* b ޮ -M|6+5R)M"::!^JnQaI;r[G('c˚KnxH;BU@M~@zcvh!Pt)ơMUdɞS@$sQKڕ咋uI<S*kf]acj H MV_"0DRѶvbDW+C#=rL$jRs&,,m16(يfO G}ؠ{ni36GTAHjLAoa.(=fyCBfa-嚛KI!Li2&Nf1F (Ov/9°0~ sTR$tgE,E6@l~&d>jn=e ]mX9H$C ބO!FѤ,?Xq]m#jtDC.,7(zYӰ9AG6W! &u0L”%6c:0B=y4D34SA~,Aܲ?Gm$>?Eyq

为什么用“黄花菜都凉了”来形容时间久啊?
为什么用“黄花菜都凉了”来形容时间久啊?

为什么用“黄花菜都凉了”来形容时间久啊?
“黄花菜”是个变种,本来是“黄花”.但这个“黄花”却已不是“黄花菜”了,在古诗文里,“黄花”专指菊花.如相传为王安石所作的咏菊诗:“昨夜西风过院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李清照词《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醉花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现在让我们来看苏轼咏菊的名句.《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末句“明日黄花蝶也愁”,在他的诗《九日次韵王巩》中也曾用过.此诗此词,都作于重阳节即夏历九月九日.“黄花”,当然是指菊花,古代有重阳赏菊的习俗.“明日”,指重阳节第二日,即九月十日.“明日黄花蝶也愁”,是说如果错过了重阳赏菊的最佳时机,待节后再来,花已凋谢,蜂蝶也无兴趣了,以此比喻过时的事物.当然,这是诗人夸张的说法,九日、十日只有一天之差,花不至于残到这种程度.唐人郑谷就说过:“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后两句说的是实话,花未必一夜衰败,是人的心境不同了.第一句给了苏轼启发,由“节去蜂愁蝶不知”升华为“明日黄花蝶也愁.”
结论已经有了:“黄瓜菜都凉了”正是从“明日黄花蝶也愁”演变而来.只是因为苏学士的诗句太雅了,老百姓囫囵吞枣,难以消化,遂以讹传讹,先是把“黄花”变成了“黄花菜”,后来又变成了“黄瓜菜”.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误会,大约那个“蝶”字也有一定的连带责任,它不是和盛菜的“碟”同音嘛!于是东坡居士的“黄花”终于变成了一道“黄瓜菜”,被盛到“碟”里,你要是来晚了可不就“凉了”嘛!
想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雅俗之间的沟通竟如此之难,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文字中,这样的阴差阳错不知还有多少!
附带还要说一句:“明日黄花”这个成语至今在书面语中仍然存活着,只是常被用错.我曾不止一次在稿件中使用“明日黄花”,待刊登出来发现已经编辑改成“昨日黄花”,人家好心地认为是我写错了,过时的当然是“昨日”,怎么能是“明日”呢?所以要帮我“改正”,而不知此典出处,更不明白东坡先生此处所用的“时态”———权且借用英语的“时态”概念———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将来时”,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