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中国古代寓言,三则,要原文和译文最好是小寓言故事,字数少一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5:23:00
要中国古代寓言,三则,要原文和译文最好是小寓言故事,字数少一点
x}Yoc[v_sݱ h8?$ȃm vqlD"yDIDQ"EM4<_Ugx[k#Uսmu)=>I4Y;f_'>'9=rwnm&Lw ͨe݃zV`u`dF$mMW?m{wIxsN&?/Y/?ءzVvǭ$'^r=S3?07Of{'?XO RvQGt|?їɧDww|NMUܣ+|N`'o^0 /?b@B;M|V~G6UzmN0 ;S 7Wvߘ~L_֓g'f4^Ou݇6ȵvi6Hs~mS79ts%4/Z/VU:h;dp%cZOϱfp>_Ͳ UtcN[ 1>*խ_w~dAf}%dvJxvݿ ;3TZ!#UZ1ko;VhzqOX3CyYƧZcO2O84fnمo> uFL|gy+O/@V1ֻ,QǛMT %Ǩ[:pKJ:]PuoݦAѤWv|$o,.so&os7U DpOfqa`r=kt^Ie9RYOnMzb דnS"WjrEe=X[`\AFfASApzq'bNpz?wMv&MVl֓*9rݏ`CHQp[C5( gI3%M&z6~=G0?C+G8Mh5kIc8$ .rA[Bjw(BYO*#hϼ#.V׼^o~Tf?pSI?!|#s} ;=?1`:dw ~?udٝs'3m}`ZlZ_9jIi[V~4&د~_AWHx6Rst<1FSdU3Yj0ƌ}įٺ1>gJIs@@);zV4{5&f +L>UTq @@7بc璒C>D`BM8fik˔=XJRuLibØjKڏ3hiJE[>+j0{{>"e?]܉VF 427Hļu(džM*{UEr\ӬiU~uA +9<s9Yg3=IF8GQ׬]6'" 6w$|:P'jԫ$W(%{36{Eؿ5pɛ΍IYbek ǿ˿ x+WpjxE1،zRS/#Z di?x|Gu9EUɢ&AhrLyݸuP=TPTTj(j Ł! %Vup4s@ꦄMg?م:#Pٚ5a4Xe8zz7 Q1TDo P/i2#-$L 5kiYEPȷ7h7hMю{jjJ*>Aڌ /ƙǘTtѸn w+޾2Ig9+ŀrZ%[<֯ļ;ɀѕyE8i*bh5$a,va=؊<~a-oi!EO>pW<貌uqR hh W@  S= Dx}#EahX/SBqdxhA~7na/M&8X!H'̠`=[C2uN:OYf~b5:pw]Z_0Ų )byrү/J22hac܈yDMa0fbР-E%'PE/ZBZ WΣhtMq<^%k*V\]1Z3 B/ (]-Ia`g~ ݑL;|pSw-W2#<)yS ڠ4nT$wOf;7eb`X8 EM vφ~:ZX.Eqr5#jzT;:0[mJà=6F*c;8%-_ybe'>}d<ֈ1Gk.`jiR#ٖ;29{'Vp_r/(&A]sѓ(/2'\M]tk:韰lez\s ԦdhRE1,.D S-HF< ]߱4]P2X'X^ G~vNژbObzqMr_5|-rlaEuw`d*p(|@[il4\$,LS}`am13X0Є#9E߹%JȎSgG-_8Z1xb'%"?v_LM[_(M 8C? ݡ !)D0MĈl_UhUitZD<;{ߣý\]'6 2J_-䉝׬Ø̀v=TyQe~MQ"tDV)*xNg3." ^LNTb8zҲJN8vc(!",gfGa/sM<,؀*tQ%Vv3O)ZFE4zo͊ í> ߂WW%%k=8vOۤlK>OrM:~z,cKSF~0dE$Zre%[/5}xwCxE oSdk,L#Ůĝ=:~:d HShJѨ_h4A8YV'҈4s2 %U`c%y ¬a{P*shB/jpGIة1枡+DBGS!l[z偗sW 1rvo{]p.m cmp/o羨n6' mϧn>2$h+ mﴁO2<&, ąu qSv,3ֹJY, ,f1P_v@dp?vޭ)Y~WܷGB,2rM ZFRd2g˛=WuOK"# ~#bFuQf0 āt-U 0r?{ D?M_qbURM%Oh 宩Եq,w^pB0T=Z&x`7%' /c)wK0NrSZY΅ȧupgǖ #z%i"MmaH|T6S|\Q+Lfڗj L>kB1trc1m*R[/ZnDmY(d-6f,+Kolj@а@LL"Z陎v46O$F9r}w642y[Su(q hpB]C*xk`yPLW&{lyv8uelRipǿ`( #M͑ͶPO&FQ\(kfC)*f>mj]ӧZ;R"smsT첣S-~jl`gFb[/:th{0S֧Zچ4(OFu<yt،mdc̟jWѰsT_uX>fÈZzM诎X?z ([ʊGeY m+ LH5z|[&,c'%g+P_RjAUk'T\Zp|RRhn0VN[\K|j;j8P RJ} "Ew'tSHy+N( KYؼMf Z7:T2vaSmG4/~(M-:M,`U5-*VM?/3X R)Mß_;LB;t=4l.UA0jʼ{XwbX.ؾJwϘ"!^B,iO&{ԳO9q,#VZy^F.GO]DpzÆnT0P݊ZJ]Iwm!LK3' wc+=$͒niL;_UgM-dr ԈC&_P yvC!)TToEbϭF,tESjoYv]*=P$zgiG<5T.~B<+ 7GsW?Н{C#iUAw  FѡAc{ƚW#^ +| f=MGxt,kssEO("H4d^DYѠ5jIsI[>׌-+pr7)C./ӿCŏC]6%+AQ_ؘdɵ}peCଫY! ='ic̊-[ne!J|uwbibӨjʜkݤuu;.7d _+gKym[qZDǭTxSxr|&nx9**t!EIn02BGv%Wیw-HFm}{D^ƈfގR4hoׁ=n9"U%xaQgEVmLXY 9uOqKcy dvUCLg6KYL ҍ7}lp!>,7ڻZLAWF-4<9fT^ߓ6 Q~S sFh;>/#T< Mgn_r]pSiy&4 ^kaF{}p=Hdʠ:V.Ww4^;#>&"Iʁĝ3I*Mt9w-!ʒ!4`VwAp >Ԣ=X˕HvnYF/\VUxk^m\fF35<[>SDŽ5UEYrX>7d897y!YR -k-έu Hb\7ːQ'@E{hrD. ˝B< nFKn )x-Kk+wnX*k H=9w&*c' ĸ%Z%>xGD9uubҐ?CC'ze4𣓒LF&=6K1 f|3%{)$  ?6=3x=karߒeˆuӧ>VAh&G;fed$}MVj[SK.ILuҫ^~$HGBoO-hO hAP Yh3nh18Jv5cEVv&%ET޲" )w텙˕4]wYr_Z5;!ݣ%WG#MZ3-fʕ%>MXL۞ 3>u[ rH-6rxJdžQ:w9,(2̓I:% R[%Ew+5Oz|k]%aS_e~-e1+S%okԛo,I)2X4&REϺgiKQ!=H@ʞFlD5=3oQ%cǰAV|Qm_t!amd%"e=솝^g6 Ԍ^'"r0$S$\ֆ7rnqQez"ԽxâWz@#za[kN|zh̑aME#\zda|-ƴH ~:4)|~}'z!&~s@GPpu+|OvQCW'e_z}K9XFj"z=IjJPN S {7eơ Lӷy/oo;@ɱz>zUx!y<5|/cbMTOlۯ9i_? 09'.Ux 3jAl!5x{@şT^rcܞl阝M%a4kY;H4IwO'9ܳ? ڠ®@:H=հf*=3hC9 ,Uau\g䐭xT#&Q%yzBGm4ݑ5焄gޕ<O}YMt+fF4CSSFMT& sdkD'[v $bqV&N" h3oR#%ц_hC=!ܚH7ٱT]n`dϭOpL2 jksǢ/nnDiL064햛jMJ4fk >d#e*)L /9c%9lIOd䒁xh̰=L:c͘~Y^/V~AUu {OMhsb\rWMJ$Y/:u`QT^fXrøz8H2N28yۊ'6IM'{".6gfqbX$D5 {)nee˼?]/t!Mui]mrM%'2 1H9f̉bk{5 ЍdLϬ}#WѨ_uQw(ȃNדh HKTvjE;e Ѯ nȠ:YX`i~ M,,[GڻY'0L /R-Hwx"mIv/2!wH !%CZP:{?K9nG=~oUTzw+hʇs7)/y_S`D+7dԱ8"R̻;T(;[֫ߕwov(Q%esqUT?ӛc\'9TVHhW[OR|=YiuUl SP:= 9S_&} ݪ ^aH uzއuH9QܢM7ȿܣC1CKdQ0jx@'=[9ΞOh'¢%ڱ_OW'ㅟjVzstlA”t. 䪄1D<P P|43d~f)tδ p@gߑkh13G!= |~Tܻvt_%kQ05m| ,oK#F7ZCgR@z myN%-~~ok`*S7I'&ȍ)O;L}ze?ŔP3<OPL/WyfmlWBȅ=ꕻs8D70(SszzRؗyzbIРͣXa6mT7/CsFn .`l 0xZS]u%Szwێ%Y{doc1syٴ'S;ʿ2QS voV}.7ݽ`<dj3)ׁ͋k'nBV9Ppy.2@zrJw Q^FiqXIު΁(ECR%GoR'9| EBlɬsN|GL0K,u;Kȹ&%ޕ[TۜyK2mI䑝ʯfcc1 2~\{ʉ,;̇Y'4Uzg;Enź ㈸lyC?Pŋ9~+ۮC%_O7FprO4;T2͓->Co&p詧~5U2A&SȿzQqOnYNVƙXňɫ  obѨ% 7g ׋-C.Xh<YX;.J9"]DS- d HINح_ָU`TO95˄~@҂ܤӼx'c:;xk%;dB6 *~ΒT:h#n3~{=Zi f ^k!'΄j34+):$~,e?hﺒWQ|_0-%QQ+˄~/g-= MGk vZ;<~[̑T9Os5I ɤ gL7E[ṞBC_,\h uW s/G 9Ύ=$/rL(cVkE"ye3c(gzUs5屙#>\%l6,M~ I̎leG^0ďuCGh3:rU} 0pz%Cq%Du@ ʌ+Y\|70`Xr:f775t67_4}At b2{nдP+eUSJN#.Q7;ehViD-9Rw.3ywrdrpdfr ==ƛQwV[3 n_$eԯb? vfdwfW;>UaIEF=?XF_kophyMO+"޳Gu[A#! iMudkF/G\ ɫ%:k5RKOze<"[al ĊhӐ pho8w}XM΄o8dc=]C@~}bR= OI2б>‘\wqmY 1Oׇq~y, <]ЧhLU/b,}l JvYdYz^51$9՘ϩw:vO2EC)aZ#Nt\a@C U ,ܯьۢga#̷p-2UIVy]s]պ\k#Qm@G  x+UAlasl-z%B翞mfuœVDd4vBM0Zӥ7h{Ռ\ZMu @#d >ŮJx% lVx~XvF ܒV6mnk:tfSzPr+]#wf\p`xsOlvzM\.{-*=,=4_f:vfp V7bH%nf_E#x3SdkA]v(glU膮 KV<rS2ۓ2?AN? TsZBFJ[9`Fo ǖZ夂r,/t{s^n&Xw+nb%uEjj\;NW/=>1 v; ]bC.bA}Ja؟^v>mGjg?599k)X㣓a\0ϯz\ /lO&u#(`SDOql` &9h+3Ǔ}4w`Tw[bCZrGjw$Ndx7D{+z5c,Z.62 =G(3&H;uZlp7Ys'8')9{kn{-:6ϐU%f]bМ/Tdڝ@Y4ɋK%m[W958e !(P׌40I_z0 @kZ>A)EѾỳ_ߒexӖ߾c"uXBڻmk) &ͼzZ(ni˺A4(?α@6%/nq/ /Tx Dd/KslP7P7zY_{GA125*يԺI9(,nn3sHnyeGFD)"{PJ _X}ņ'{~&Fn,tȹxamkdS^Nn-2kdXRo򏄌 Uby

要中国古代寓言,三则,要原文和译文最好是小寓言故事,字数少一点
要中国古代寓言,三则,要原文和译文
最好是小寓言故事,字数少一点

要中国古代寓言,三则,要原文和译文最好是小寓言故事,字数少一点
其父善游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①.婴儿啼.人问其故②,曰:“此其父善游!”——《吕氏春秋》
[注释]
①方——正.引——拉着.
②故——缘故.
[提示]
爸爸是游泳的能手,他的孩子并不一定就会游泳,这里没有什么遗传关系.人的思想、才能、技艺都不能靠遗传,而必须靠刻苦的学习和实践去获得.
齐人偷金
[原文]
齐人有欲得金者,请旦被衣冠①,往鬻金者之所②,见人操金③,攫而夺之④.吏搏而束缚之⑤,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
人⑥,徒见金耳⑦.” ——《吕氏春秋》
[注释]
①清旦——清早.被——同“披”.
②鬻(yù)——卖.
③操——拿着.
④攫(jué)——夺取.
⑤搏(bó)——捕捉.束缚——捆绑.
⑥殊(shū)——完全.
⑦徒——仅仅.耳——而
[提示]
人们常用“利欲熏心”来形容那些“财迷”.偷金的齐人就是一个典型.严重的发财思想迷住了他的心窍,使他想问题、看问题的方法非常主观、片面,甚至到了只见金子不见旁人的地步.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犯这种只想着个人利益的错误.
齐宣王射箭
[原文]
宣王好射①,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②,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③.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④,中关而上⑤.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⑥!”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尹文子》
[注释]
①好(hào)——喜欢,爱好.
②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喜欢别人说自己能拉硬弓.说,同“悦”.强,硬弓.
③石———重量单位.古时每石一百二十斤,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左右.
④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他)把弓拿给臣子们看,臣子们都试着拉弓.引,拉弓.
⑤中关——拉弓拉到半满.关同“弯”.
⑥非大王孰(shú)能用是——除了大王谁能用这张硬弓.孰,哪一个.是,这,这个.这里指弓.
[提示]
齐宣王明明只能拉开三石力的弓,手下人却说是九石力的弓,捧得齐宣王自己也以为就是这么回事,最后落了个名不符实的坏名声.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一是因为齐宣王的周围有一帮曲意逢迎的小人,更主要的是因为齐宣王自己爱听悦耳的奉承话.这则故事对于我们今天净化社会风气也有现实意义.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

全部展开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的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拔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收起

这里了。

1矛与盾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什么东西都穿透不了。”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透不了。”有人说:“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样?”那个人哑口无言。
中心思想:做什么事情要实事求是,不应夸夸其谈。
2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要买一双鞋,他先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把尺寸放在座位上,到了去集市的那一天,却忘了拿。得到履后,说...

全部展开

1矛与盾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什么东西都穿透不了。”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透不了。”有人说:“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样?”那个人哑口无言。
中心思想:做什么事情要实事求是,不应夸夸其谈。
2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要买一双鞋,他先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把尺寸放在座位上,到了去集市的那一天,却忘了拿。得到履后,说:“我忘了拿尺寸。”他就又回去拿,他回来时,集市以散,他就没有得到履。
有人说:“为什么不穿在脚上试试?”
他说:“宁可信尺寸,也不信脚。”
中心思想:做是不要太教条,应灵活应变。

收起

讳疾忌医
扁鹊(què)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

全部展开

讳疾忌医
扁鹊(què)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侯把头一歪:“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蔡桓侯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来的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侯更不高兴了。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侯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就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已经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提示]
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①,立有间②,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③,不治将恐深。”桓候曰:“寡人无疾④。”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⑤。”居十日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⑦。”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⑧。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⑨;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⑩;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11);在骨髓,司命之所属(12),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13)。”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14),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5)。——《韩非子》
[注释]
①扁鹊——战国时著名的医学家。
②有间——一会儿。
③疾——古时疾指小病,病指较重的病。腠(còu)理——原指人体皮肤的纹理。这里指皮肤。
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⑤好(hào)——喜欢。
⑥居——表示相隔一段时间,过了。
⑦益——更加。
⑧还走——掉转身子就走。
⑨汤熨(yùn)——用热水敷烫皮肤。及——达到。
⑩针石——用来针灸的针。古时治病用石针。
(11)火齐——火煎的汤药。
(12)司命之所属——到了死神手中。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命运的神。
(13)臣是以无请也——我所以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14)索——寻求。
(15)遂——就。
棘刺尖儿上雕猴子
燕王到处张贴榜文,征求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有个卫国人来应征,自称能在荆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灵活现的猴子。燕王听说他有这样超群的技艺,高兴极了,立刻给他极其丰厚的待遇,供养在身边。过了几天,燕王想看看这位巧匠雕刻的艺术珍品。那个卫国人说:“国君要是想看的话,必须依我两个条件:一,半年之内不入后宫与后妃欢聚;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后选一个雨睛日出的天气,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听这些条件,没法照办,只能继续用锦衣玉食把这个卫国人供养在内宫,却始终没有机会欣赏到他刻制的珍品。宫内有个铁匠听到了这件事,不禁暗暗发笑。他就对燕王说:“我是专门打制刀具的。谁都知道,再小的刻制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来,所以,雕刻的东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刺的尖儿细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没法在上面雕刻。请国王检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了。”大王一听,如梦方醒,立即把那个卫国人找来,问道:“你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么工具?”卫国人回答:“刻刀。”燕王说:“请把你的刻刀拿给我看看。”卫国人一听就慌了神,借口说到住处去取刻刀,溜出宫门逃跑了。
[提示]
牛皮、谎言,编得再巧妙,也经不住认真的考察、仔细的分析。根据这则寓言故事,人们常常把谎言称为“棘刺之说”。需要说明的是,应该把故事中卫国人吹的牛皮跟今天的微雕艺术区别开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的进步,人们可以凭借极细的刻刀和放大镜、显微镜在头发丝上雕刻。但在一、二千年前,人们的技艺还达不到这样高的水平。故事中那位铁匠的分析判断是根据当时的水平作出来的。
[原文]
燕王征巧术人①,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②,养之以五乘之奉③。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④,必半岁不入官⑤,不饮酒食肉,雨雾日出⑥,视之晏阴之间⑦,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⑧:“臣为削者也⑨,诸微物必以削削之⑩,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11),难以治棘刺之端(12)。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13)?”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14)。”因逃。——《韩非子》
[注释]
①征——征求。
②说——同“悦”。
③五乘(shèng)之奉——外出时可以有五辆车的官员,他的俸(fèng)禄就叫“五乘之奉。”乘,马车。奉,同“俸”。
④人主——旧指国君。
⑤宫——这里指后宫,后妃居住的地方。
⑥霁(jì)——雨止天晴。
⑦晏阴之间——半晴半阴。晏,天气清朗。
⑧台下——为国君服杂役的奴仆。冶者——铁匠。
⑨削——这里泛指刻刀。
⑩以削削之——用刻刀雕削。
(11)容——容纳。削锋——这里指刻刀的刀锋
(12)治——这里是刻削的意思。
(13)何以理之——用什么工具雕刻它。理,这里作雕刻讲。
(14)之——第一个之是动词,到,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刻刀。舍—— 客舍。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虱,shī),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断。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
[提示]
从纪昌学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学好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我们阅读寓言故事,主要是从寓言说明的道理中接受启发和教育。对故事中描述的具体做法,不要随便模仿,比如象纪昌那样去锻炼眼力,弄得不好,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②,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③,以目承牵挺④。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⑤。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⑥,视小如大,视微如著⑦,而后告我。” 昌以■悬虱于牖⑧,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⑨,浸大也⑩;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11),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12),朔蓬之■射之(13),贯虱之心(14),而悬不绝(15)。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16):“汝得之矣(17)。”——《列子》
[注释]
①觳(gòu)——把弓拉满。
②尔——人称代词,你。瞬(shùn)——眨眼。
③偃(yǎn)卧——仰面躺着。
④承——接。这里指用眼睛盯住。牵挺——旧式织布机下的脚踏板。用两根绳子连着机上的部件,用脚上下蹬踏,牵动织布机上的部件。
⑤锥末——锥子尖。倒眦(zì)——刺到眼眶子眼前。
⑥亚——其次。视——眼力,视力。
⑦微——不明显。著——显著,明显。
⑧■(máo)——牦(máo)牛尾,这里指牦牛尾巴毛。牖(yǒu)——窗户。
⑨旬——十日为一旬。
⑩浸(jìn)——逐渐。
(11)睹——看。
(12)燕角之弧(hú)——用燕国出产的牛角做装饰的弓。弧,弓。
(13)朔蓬之■(gǎn)——用北方出产的蓬草茎做的箭秆。朔,北方。■,小竹,可以做箭杆。这里指箭杆。
(14)贯——穿过。
(15)悬——这里指那根用来悬吊虱子的牛尾巴毛。绝——断。
(16)高蹈——跳起来。蹈,顿足,踏地。拊膺(fǔyīng)——拍着胸脯。拊,拍。膺,胸。
(17)汝——人称代词,你。
狡猾的蝙蝠
凤凰是百鸟之王。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这样傲慢!”蝙蝠蹬着双脚说:“我长着兽脚,是走兽国的公民。你们飞禽国管得着我吗?”过了几天,麒麟做寿。麒麟是百兽之王。百兽都来拜寿,蝙蝠仍旧没有露面。麒麟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拍拍翅膀说:“我长着双翅,是飞禽国的公民。你们走兽国管得太宽了吧!”有一天,凤凰和麒麟相会了,说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两边扯谎。凤凰和麒麟摇头叹息,不胜感慨:“现在的风气也太坏了。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
[提示]
人们现在还常常把两面派的人物作为蝙蝠。这些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不断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来投机钻营,谋取私利。但是,他们只能得逞于一时,总有一天会暴露出两面派的丑恶嘴脸,受到人们的唾弃。
[原文]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①?”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②,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③?”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④,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徙,真个无奈他何!”——《笑府》
[注释]
①踞(jù)傲——骄傲自大。
②生诞——这里指诞辰。
③与(y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④恶薄——恶劣浅薄,指社会风气。
截竿进城
鲁国有个人扛着根又粗又长的毛竹进城。到了城门口,他把毛竹竖起来拿,被城门卡住了,他把毛竹横着拿,又被两边的城墙卡住了。他折腾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还是进不了城。旁边有个老头儿边看边乐:“你可真是个大草包!脑袋瓜里就只有一根弦!我这一大把年纪,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怎么不请教请教我呢?”卖毛竹的人连忙向他打躬作揖:“您老多指教吧!”老头儿捋(lǚ)着白胡子说:“这事儿简单。你把毛竹锯为两段, 不就进去了吗?”“毛竹锯断了就不顶用了。”“那总比你卡在城外强吧!”卖毛竹的人就借了把锯子,把毛竹锯断,拿进城去了。
[提示]
如果说卖毛竹的人愚蠢可笑的话,那么,那个喜欢摆老资格、教训人的白胡子老头儿更加蠢笨。有些“老资格”总是喜欢按老经验、老规矩办事,他们不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考虑极简单的、甚至是一般常识范围内的问题,结果,出了很多馊主意。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①,初坚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②,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③。
——《笑林》
[注释]
①执——拿。
②俄——一会儿。老父(fǔ)——对老年人的尊称。
③遂——于是。
金钩桂饵
鲁国有个人喜欢讲排场。钓鱼是他的一大嗜好。他用黄金做成鱼钩,上面还镶嵌着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作为装饰;他用翡翠鸟的羽毛捻成细线,用喷香的桂木作为鱼饵。他的钓鱼竿是最高级的,他钓鱼时选择的位置和摆出的姿势都很讲究,但是钓到的鱼却寥寥无几。
[提示]
做事情要讲究实效。片面追求形式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这则寓言中那位用金钩桂饵钓鱼的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证。
[原文]
鲁人有好钓者①,以桂为饵②,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③,垂翡翠之纶④。其持竿处位则是⑤,然其得鱼不几矣⑥。——《阙子》
[注释]
①好(hào)爱好。
②桂——肉桂,树皮可做香料。这里指用桂皮制作的香料。饵(ěr)——引鱼上钩的食物。
③错以银碧——镶嵌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错,镶嵌。碧,青白色的玉石。
④翡翠(fěicuì)——鸟名,有蓝色和绿色的羽毛。羽毛可做装饰品。纶(lún)——钓鱼用的丝线。
⑤处应——所处的位置。是——正确。
⑥不几——不多。

收起

1

按兵不动
释义:军队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恃君览》。
卫国是春秋末年晋国东部一个弱小的国家,被迫名义上与晋国结盟,实际上完全受晋国摆布、斯欺侮。还要每年向晋国纳贡。国君卫灵公终于不甘长久屈于人下,就与强大的齐国结盟而与晋国断交。
晋国执政的赵鞅(赵简子)不能容忍卫国背叛晋国的行为,立即调集军队,打算袭击卫国的都城帝丘,以迫使卫灵...

全部展开

按兵不动
释义:军队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恃君览》。
卫国是春秋末年晋国东部一个弱小的国家,被迫名义上与晋国结盟,实际上完全受晋国摆布、斯欺侮。还要每年向晋国纳贡。国君卫灵公终于不甘长久屈于人下,就与强大的齐国结盟而与晋国断交。
晋国执政的赵鞅(赵简子)不能容忍卫国背叛晋国的行为,立即调集军队,打算袭击卫国的都城帝丘,以迫使卫灵公屈服。在出发前,他先派大夫史默到卫国去暗中了解情况,并命他在一个月内回国。
不料,一个月过去了,史默没有按时回国。赵鞅不知出了什么事,心神不定。有人猜测,可能史默已被卫国人抓住杀掉;又建议说,卫国是个小国,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晋国的大军一到,卫国的国君会不战自降,为此请赵鞅下令出兵。
赵鞅不同意这个建议。他认为,卫灵公既然敢于同盟国断绝往来,一定会作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坚持等史默回来再考虑出兵的问题。
过了半年,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在卫国呆了这么长时间,史默回答说:“要想得到利益,却很可能得到害处,恐怕您还没有觉察出来吧!现在,卫国已任命受到过陷害的贤臣蘧伯为相国,这就使他在国内赢得了民心。”
接着,史默又讲述了卫灵公为了激励国人反抗晋国的情绪而采用的方法:
卫灵公派大夫王孙贾向国人宣告说,晋国已命令卫国:凡是有姐妹、女儿的人家,都要抽出一个人送到晋国去当人质。消息传开后,卫国到处是一片痛哭声和一片愤恨声。
为了使国人相信这是事实,卫灵公又让王孙贾抽选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儿,准备送往晋国。结果,出发那天,成千上万的百姓不让她们去晋国当人质,并愤慨地表示要和来犯的晋军打到底,宁死不屈。
史默还提供了一个动向:孔子已来到卫国,他的弟子子贡给卫灵公出谋划策。
最后史默说:“卫国现在的贤臣很多,士气旺盛。国君非常重视贤臣的意见,采纳他们的计谋。想用武力使卫国屈服,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赵鞅听了史默介绍的情况,认为进攻卫国的时机不够成熟,于是下令军队暂不行动,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再说。
按图索骥
解释: 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
【用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一不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
【解说】楚汉之争时,项羽自恃兵力强大,自封为西楚霸王,并违“先入咸阳者王”之约。而封先入关中者刘邦为汉王。刘邦从谋臣张良计,自关中回汉中时,烧毁行过之栈道,以示不复入关中。尔后,刘邦又命人重修栈道,有欲再入关中之意。项将章邯以为抢修栈道旷日时久,不以为意。岂料,汉将韩信阴率大军经密道,占陈仓,入咸阳,据关中。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此史实概括而来。
【释义】韩信:汉朝功臣,初扶项羽,后张良荐与汉高祖,不远千里至褒中,经萧何数请於汉高祖,筑坛拜将,为破楚大元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破秦灭楚,百战百胜,后封三齐王,汉得天下,信功居多。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作战时正面佯攻,诱敌集结固守,迷惑敌人,而从侧面突袭之战略。此计与“声东击西”之计有其相似之处,二者所不同者,“声东击西”,乃隐其攻击地;而“暗渡陈仓”,乃隐其攻击路径。后喻掩人耳目,而暗中行动,或行不可告人之事,常用此语。
半途而废
解释: 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抱薪救火
战国后期,秦国渐渐强大,它取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向邻近的国家扩张。
从公元前276年到公元前274年,秦国连续三次进攻魏国,占去魏国许多土地。公元前274年,秦国又向魏国出兵。魏国有许多人给打怕了,不敢抵抗。大将段干子建议魏王将南阳的地方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谋士苏代反对,说:“割地求和很危险啊!魏国的地不割完,秦国的野心就不会灭。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好比拿着柴草去救火一样(抱薪救火),柴草不用尽,火是不会灭的。”魏王不听,将南阳割给了秦国。
秦国得了南阳,并不收手,在以后的三四十年,仍不断夺取魏地,魏国越来越弱小,在公元225年,终于被秦国灭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