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子张十九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0:37:47
论语 子张十九翻译
x[nƖ~οnP;] ,3pyʶV[mY-/ҶDjf$a_y*h8"Y|<|i-NzyR̝ ^kw'9; w|_b4D^,puN }edFo4.e_y[C̕xn{M^r0VߨȺ%g^LgIyF6SS/";K񩿶.J S/a0zf@pk<|k0:K!ZJHC-ÝlʜmC/ Cѕkͥs/?{̸vov/![zJbn_(*|AbLv.m~KEM5R2w.`\L놻8 ;nx9z_ >]4<@7@/RE"s:#l!^MHg5j@(׶Yt'Yun Qʆ;(OGk8`ޠvAm]XIsX5ڮ*I klyY=} 6rHݒ۸l ;)'Fy ĝ Qω \{VdBf+ 5b!v5 o x^%lgUJU%B J,h&gMQLT݊ZEw:T3{{ f61WAǺ'8P(a|a{ N-r&Ĉ, k0BQmzw8[XDdwہ7/>uI'uy@"s~lk'x/ЮcBeawĴ}Ao{(6.PPIzi;A󇘫E31*r?2"ńW?_#Gȯ-ey{'Labj9Z^5iBneDy;/t[e hh5:{ƏQm} Doe!+Xu;G=7w)v Y[/wg%HUp BE]i(*sr,Y:z5=+B?$$(i6tUVj{Ql,#nqeTu I&y.澏gQ0p` U 7$d)3}q}k -K f?˂!`Ԕ""7 #5! spmDQ酅?TG u'x5$u@ƹ~Lbc\!u(P4 {WvH]P=צv IP{!{]G|DYr<^mCM+?.f;n[zV`t(ސ liRӓ @k"uK>ٸ>njpj?DsdXC FphwzY ?/ز ='4[O| h$Ch\SBL (7 ~ ֗:SF `V3f<a!L=RO٨6q2CS,1Kd`E6Dm'ec|DpkEZlCu5'ȄLvxs7ghYyŬع"2G,Wo`~kB4TɆȁab@%bp%[7Vs8JlHrF.E>9YXQKG fUN9(bG#6XĔ8c(̪l@_pk;9;ס ]\z6;/0@b,Aaºo懟VTٴ*WS:VTsg o}GvFC7zN >JʌPQ{9iGqF~Zlٚܤ?vДIJw C!iE;57A&ƿם7Gfb ΢>Z-{*a͍S 5!VCPy zA-yr:[nϫE'Ec;URA?P@fFlF)f>Ϳ/j_y.Jbz1vМs E/ZqLu <9TӦEuU< [s1~Tl]ٙ$&_h2O 8Gdy=D >"W5glWI)dL 74]sFYcN}!ҋd@J NFRa`=+mp gp [{{iq=bA_*D!JlsuAfrw64fN`VAmhWҫ_˽8:I2;ԨF`v^uQUd?]O DNAd7JH''] ܛ-P޷#lf~uUa7KQX1oZ. zNR G!V@L)cz{ͅkyS,Bq!D>z׬qDe)Qyn>z@eJ4ATޝt915tDbP%&-wPg 9Ln=%TmUA?;}O^6Jy}C`M@~ؤ_& T}fL6:, ?=mT͂u_ Z-Ԏ^#t(ٻtEټû5Sܠp3;vgEy7 ΒFw:_.}POdW07Cg'bʵW91Mp)]I1Xa /q2TW={jBY;,I V&'񄓖]͗+p\EzC8,3h4&ogP8}`kwwHY]&dE.DL+ * (unh[Z͊UIYTLH2 #"螳 뢻E~5n!Fץ L`lm̘vz<~TCsZ| %0-a Gd8pjhMK'W3H:8\!U\`DcI ‰@۫6y2h+etNЦ~G տ\tdj >uA(kqq\G_ڣMijV^/R BK`o¶97#gz^jC#%f´S< HRj|'VV2ߕE O[&ݰ @eG8xoj `Y`u5c09Ș[XLט Ept6S[ůZ2#Sz3]uC.C'7xyNhgy{MQlxJHZMT~M iձV<##{KQ%Yo ![;CP{ */ @rdڨR$-){(C>e OLzV25]MT-3Mu3pXrsĈӗ?G캂;g:ӡ/GsXOO^lRsN|KW {.ٰhQ4c/%=}X}d KD׫G2T[281l%3,؝[,\kHaFrGY'uF.UaMS*L+9o}-_X &LpNf6s‰oD/]**"rJڇzQ <>.1"C?W<7_ ͠A

论语 子张十九翻译
论语 子张十九翻译

论语 子张十九翻译
【原文】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评析】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这是君子之所为,在需要自己献出生命的时候,他可以毫不犹豫,勇于献身.同样,在有利可得的时候,他往往想到这样做是否符合义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精华点.
【原文】 19·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原文】 19·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寻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
【原文】 19·4 子夏曰;“虽小道(1),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2),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释】 (1)小道:指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技能. (2)泥:阻滞,不通,妨碍. 【译文】 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 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原文】 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评析】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并不笼统反对博学强记,因为人类知识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并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新的知识.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某种借鉴作用.
【原文】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1),切问(2)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释】 (1)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2)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译文】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评析】 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原文】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注释】 (1)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 【译文】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原文】 19·8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原文】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原文】 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 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原文】 19·11 子夏曰:“大德(1)不逾闲(2),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1)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 (2)闲:木栏,这里指界限. 【译文】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评析】 这一章提出了大节小节的问题.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原文】 19·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1)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2)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3)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注释】 (1)抑:但是,不过.转折的意思. (2)倦:诲人不倦. (3)诬:欺骗. 【译文】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评析】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学生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比较激烈,不过,这其中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只是教育方法各有自己的路子.
【原文】 19·13 子夏曰:“仕而优(1)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 (1)优:有余力. 【译文】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评析】 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同时,本章又一次谈到“学”与“仕”的关系问题.
【原文】 19·14 子游曰:“丧致(1)乎哀而止.” 【注释】 (1)致:极致、竭尽. 【译文】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原文】 19·15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译文】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原文】 19·16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文】 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原文】 19·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原文】 19·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1)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注释】 (1)孟庄子:鲁国大夫孟孙速.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原文】 19·19 孟氏使阳肤(1)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2)而勿喜.” 【注释】 (1)阳肤:曾子的学生. (2)矜:怜悯. 【译文】 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弄清他们的情况,就应当怜悯他们,而不要自鸣得意.”
【原文】 19·20 子贡曰:“纣(1)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2),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释】 1)纣:商代最后一个君主,名辛,纣是他的谥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暴君. (2)下流:即地形低洼各处来水汇集的地方. 【译文】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都归到他的身上.”
【原文】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原文】 19·22 卫公孙朝(1)问于子贡曰:“仲尼(2)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释】 (1)卫公孙朝:卫国的大夫公孙朝. (2)仲尼:孔子的字.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评析】 这一章又讲到孔子之学何处而来的问题.子贡说,孔子承袭了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给他传授.这实际是说,孔子肩负着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并把它发扬光大的责任,这不需要什么人讲授给孔子.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原文】 19·23 叔孙武叔(1)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2)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3),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4),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5)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释】 (1)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三桓之一. (2)子服景伯:鲁国大夫. (3)宫墙:宫也是墙.围墙,不是房屋的墙. (4)仞:音rèn,古时七尺为仞,一说八尺为仞,一说五尺六寸为仞. (5)官:这里指房舍. 【译文】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原文】 19·24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 (1)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原文】 19·25: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1)之斯(2)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注释】 (1)道:通“导”. (2)斯:就. 【评析】 以上这几章,都是子贡回答别人贬低孔子而抬高子贡的问话.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他高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毁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