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说:“二加二等与四”什么意思?关于辩论的.见拿破仑的遗嘱;是一种辩论方法,不是意识形态。对一楼的答案很不满。三楼的答案很是玄妙,但也是引用来的论证,欧洲许多辩论都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13:13:30
拿破仑说:“二加二等与四”什么意思?关于辩论的.见拿破仑的遗嘱;是一种辩论方法,不是意识形态。对一楼的答案很不满。三楼的答案很是玄妙,但也是引用来的论证,欧洲许多辩论都引
xYocI&WXL÷LTU)05(4i4+ӫQh$0S$M %.ڹyI|9v/)guWM4&yiזcgs7G5?w-|n=5nL޸ww&~5uwGZ,'-}sg9nGZV:jS?3ngKfpDc.fjs4$[븝zzps;,;e<1 pU#z~ukhʮd8@_Yt?%|ka',^$nU*>9dO֦~^+攢tW1~fUR7uW1[VG >&v6⿗MdXR˽/ا\RqMd$^ CQmlk3X x+w#匜Rʟ.fXXBj4 ' 5$ffig_L g޸69B]'u7W޸Wz"֭S*`>;.ҹ&0Couk<(Le0nt:nFsN^^S>?Dӟ_ Ƿ޾z&7wo^޽6Wiÿ}o׿|Bϟ=çv96״.}ih.fx , 4e>eqU``%'25 ~ɝ:up`,fz,c=RGC{qI WB}CcxU!p wΥ_2nHD܅i/V;1ZIiW4If %5%gzum xoVɤH> Ak ."J fpQ 49Dk{ͺ`xs iCV6LɡR>vȿ@BʫrKi4^E+S,whĴR唚am.T -4qW`l~}L7=t9Њ{um n8\˲huAKz`QL E?v-eAa0@ Oy-Ha~񳷿y_XSoI :39)/2ajݻɇscG7\b,:#mTa6wXӹ9H@D|Es~S",2'-\tcߥKd70HYPы|?&DBgPKӯq]g6;%_m@yх f}X6 ivَ8WVd g>u:4lB_ ]'y{g#&ك3?8)}E"_F)u (fB?!XSOsr UNn"pJ;[~Gde bA%YY7s.Ճ*PK$`8GA:yf~DS {X bUMRBr[U|ſI"Am# "gM4-8RKu#GDElZ{ ABmt2S:TvyOtOT"eB.z4 D{= J L!`PJSSmA7ep-EJNhsKrS]vVˡiҎRrNEFv'f70_ɪP尦=@/6UXB{#9j#Q^ɪ S9=|+ϟ}KlNKѤOS,sq[Bϟ+~2n$urdO;لWI/aѵ|pU57]wt62l6y`T<2UJ黲Sy܋?31 ;AJ p6پuw%.X@X[Nr tV`iXk/ʃhv6,pIȵ(Q0 `8Pt gZX=|[oiª?a*BKq,}<ا&%/֜LCl7y+OJeҷHϝR'HC Vq/0 W!%JcO:wepl:f &,|KLMx}s7=>0ݠ|^C4FSP|$PM 43r/NӋeͅ`LA&Sl݃Ʒ ! n]ng@ǝ bP];`5xf4J:qLX3xkz^8u{m=ߠJZ 셹N햜4(yf}]!v!3'5W򨩔Ɲd~H OHV$D܍1|&XO:L`I}|@~8>p,aY >@Dd(2Oe+wҁYqnC~C#[-_w-GLvl4a&(jpUx+M}u$Ϝfn\[ET\h Tד+rYmqKb&ԝ̀6vLb=m/ ~52|M4{`+($$Dd,O֎&1/y.gy3" `ʪIY.X1b~j-_6gm7;^.Gwoffᐖ~ rFcFE㵦LGKE9I^tPkIlkvRjӆWLUhm]7slm@@<ia@_uVP[)N˝VMzm)馃>Ls l;d2bEG!8 T&8[^n0+Ȋ7v 2x6i?&O`Nj([|e`I0R^WLW{ms,@n@1[]_X&xwx)Yu"˳#ˀ|Tx훹YcչoA6yꛗv4]Kh>#/† `_%TwzrfAUAҢBq%b ]oެ%Vh&W= 7gV(—Nzd4Tz}X7qnb\/qeJ͙IQ_1[d@݊OD1cc ?Y`@VՐfK.08&cw =\?Jsu ']A-10 k W &{tut *s|clP ] x@ji$Tn4xDJw{π~0e ެ V- ,`#RQcT,ux7qw8/uK:q`RN.KŌ(RUeS$$ED%oNy$%O(`JCaz:\;t<%ҋnƽ'Ț@QVҚ@€:(٤Qv^8&>#y/ q\fsd=8GtMAoTգxl 4 L#Epnf,1son"EP}a/tݎDwe.z<7?ssvkh)n&zR~5'%A#2>~ԆܪBW?g3\C5&9{_a_CPè^ O>T[?ϲ8* "Sk0?4&!v'9񈔑J7PKKH-84`cK#.: щ|H@D c%<]X{j{P|kPv Ty0 Os1".J[>1~B+8S`vTp]Nr!v#ßpv+Yi{qF {Ul8 W7=VU6MrGBuB FjIbãaʿrQ- 3HG2ݲS?pɇgMY.<*B5 ثbGN?aqT2ET5lͿdjc K H2Oz8e -̝ڔvdxuv+e'~\?"-H,%n]vRi U]H"lLVŋ&?y\by1AQIsĜ,?x8gIHxyEWz&oTn.#!/F hC߆jz]@l.NfuMy&әζAa~ǜ#IHWrQzd7$|/ל5f Tg}$}M94&@R'֐g,#l4Ϭ-5[1WhۦM"ha覱lNvS V65"hq_rb/Š6;8^'HuI"= Fj*O/ɼLf3bW`Uqu0'"!@2~IgIdz]ߊ77= Tyyd&}5lş?{B"Ϻ_(u3(*D [5ڎ qȝV5˛$^0ϟ>|4v:v,.4TЌش$Ŷ[S HN.6E[&\h1q<2>&]2io6æawNS:p+eAV$ !ÔnXig ݞ{ңkH%͓ w6wV=Uӫ[6E <^=FwN,%Bv<ya'pCۗ!@ڏK0*w`pj^.$PLEUV#,oWUY܋vxWMvT/I6IgxIW>[5zNZQV=T>,CU@$g'93 E$l&"W-Ga~iRrcg|AubQq]M ""| AM숁XHAkTwv^ݖ =ks^M>ܚv/1Uц.HhQ`oӟGi_ך$Ib`NXΡ[U,۰2E@M9z6iQji])6qSܽa,P5Ou #ld'in8H\FR+)uM7y3KJ Gg9 P08:`C"U=$jpcaEz55 ل|bcpIJ䜺D uixi|o-PXꈛ7_ΘWM>R5Zh<}g..esYW(=̇,'77 #>Ni?3Ro@R F$GIG;-4 ;bCfAѴ @ϟI_φ*2F{nqU[vBYE}bXCq' ι>:u(јPLN %LN9vn&ۗ4)@CB1a:IQ~.UZ ֳ"3}:E3a*3i>Ɠ"XM;w׈txjǬzZFp3 Z7h;(avLFF_RuA8&5l[Z*70!ʪ~c˦J"N'u 0q[Y +l f7&lA! %֒U*,'ɡYc\bIEY#i{;E)f%sb7u5G0;ºdh c:;KM:T$!d(=A%zɌ@N]&d][ -^A Sx_3AS Z&]rjiiѐjQ;<WyJ*K<16 yXDB֞'99xJ!,4h >w̫__̰`h|+tZJXE+-j7w'&R DԢQ &\(6~ ;̬h[Ԝ9/SأG'֔OZǃ<; "sաֈxdoAs# vhoЅZY׶Uad&F}E teS!BHUo{j]<l okZ91恅=[#<~D .J9и[1cu.ƃQ3cr POޡi &4fs }\Gg, s4'+ ȼxC\U HUԺݗ6rD^=W!yk!~\?֭[/D8K46y*dOÿoAYVꎴ!ԶHC#uh)WàC:%f*0 k bu}pбן:^ўY9N+w6:]2]K zs`rPy),C BATBJ^H2 |J-"X[<^L}םDwq2)7^ơI_T*l Fʼn0vt c25y$\^bЌg/c\'e`0_d'Qp" 70LP7ĒمГ\ 56v`|Rtg;CuXa?K'Ă_v\ 1HykcOsVW1B25B B Ɠc)&߆ seVuukYR*^^&lZJ͎twŐ=,lDSC 5_/^DɞJ]dl ,gA"?Ťf:(5v#52-c>8WCML۰6ڵ,XWBQ66-D ))xKWIt7Xk!^oY?#Oo_Yr18_~CLKmF\6Xݷw qek$$oB`r#25YLF 2k+T}ΦB)46ߏ,`딾#A:7[X-= 4kR}UW"pbd]ƉQ{.J< #oӼ el, mP"x{_Wo*CEG@Oxs}hd?Dgy#6x鷑:Ok` ~Q=5?X$SWN+I4Ԧ'Ekjjm~By#Rnl;cG68Њ/P()XAįA s;Az5=> qzMoW4β}IWf.. Qk1/Ca6ƈT K8>ڰ-2JW>ŠҼQ뽄 Y%a4ȉ ~|7z7ìo(1oov~f)OHn3U_48<,WOxv.P +at9Bt) 8A&OJIJk&7#V#Z OՅp.$t rR'ie 1`'8Um&toc?~ӯ)fDlW :X~QZ/<3e%dl%C˝mX -8nRFnlL::' "n3B)'q?K6f?~k: TpQoͱuo>zIdy!0+X"cOEm՘Q~΋J@|<Ε&Q@zGЏ޼ ٥V!/#7MR?)UbfhDǂy:wd‰E[ll핽="rNQ+ 1{VpxS?.i`*fK)wji2PO՛UgQ_>In_$jSKRN,9^e62? F޸ٛza5 /cHBg#>-\솛 BsϨ M:KʦkbzF9>YчD=|t_1hٛXTScTƽi|%uȭk`D  ];ZI-kz-i]y7;ES|FGhY Θ)VbB9bMJ?-Xϊusv.U׶UE`Bm9Aj%@`J/C꿆N50)btVe&pTS\X`#N_m`LrOʴ#3O?%ӂe-Pq>g]ROk\*3$X(ƒp+MʒBtiU'`ӡNb^UK{"1M#+e]^re'=yp|Ym g&\@oS@:%T'tg쟺.1S!hMᢔ~Zl>ix)e8#5I vP˅`w5ܺ)$cCE ݷ!Y(*JfX\8X4m/=@fe}4g]R@™TU:Gq5ST6zdtFsiX/OLd饛n?^*ʺ)(Gްq eҜTHwYwAj,;|:(+fsapJ*iorn)F_ndJ-JG8HsLUxK-A@0U (;Di{^s%NzYWRYU r O&t'a,cǻLn N ޝOG=4PSA1a_FEρBmѷ\8UՅxR啌#G"4ANY8UOUd :"sEGg.<0^攗HEJJiVxFv#~i-*lΙU|E:Fp]<-lLn* >0XR)ݻ. (p냳s8@@ ?{7gjgw3vNmr-;+ֲM&:R)M A& n6;G wZozMxUV']H 1$IaK=Zai<L]3Kl,0٩Bݠ)(dV݌}"K%!j[rךo oqYy$ϙ9(guᢦ_O4H/lFscFk Ƀr՜4 U&:;SMI%|\ 3z+8؝Z⭃;fBNK%1xA`Oz[$T5]Aw<816p"v@1˽{1huMĂ3R ( tYv,ɷl]&\IHo0n j)g֝m'%Ƹ/%qxtE!5}u36Be&K NW)mSz8i!3(0ɑBڴC+lWa#b2(zG+VZP) A*fL| JQҺ6߫fO>I%bnd2LkV~ \/ R88-ɡR,mmW ]RaM B@ީi͈C^^{oS .YvhǡklaRVBJ\)KNjԛ@:gI8cL>Y=qݷ4rTlZD$lݰ@d8\xzTجY0mtRwXע3Z8镴q -ӨlV,x÷]NU(؜)xA.m% bU_PTj~%SBRa:?$٪-PQSM~: 5<8>]؈Ǖ qY80jmP7¸-,ln`̙/li;TݧϦ3.Y?A%əplrAQk!G{ VuC*i؊e`>$-yk!ݴTo?g/|: y"{yqeR,29 ("r~'\tq DNw8wb/] O0;WY?@>b}4v ,q/kO@@9 by#?eu17uĐxr?"gG9ȭFkuu F!W8IwǷ"^&KˍJ3Rl 4Of#,R7$/꬈rњ-,ߡ ЉxZsRLJ)1֊J|w䴎a" <-eRA ˭3M݂k'`#…\)P$V|ƽ(ғ8| < Gq+*no'oO?% ݮ9Z i|Pe+EO{PY= rU=gEʬJ`8fcx֦TJe={ٜ-,6<5޵(o߽7߽/?"޼^Q!dDjŝwdQxi:)uNSNGgx;S:ՃWzMƜr=y\aS)3!v9[okmĵ3׺cE'!;Sg!]0t.3=mc=RORxr6᪆+ ~ "Xb`4{a+y&ۯ{ _ֺoOYL]YJF ʳN' TTvK[ӸO JdmYy yv/1 /BOw6)0\իC4ZagE杊jȍm2ZNʦT*~p)#: JLLYұ+gʘ *V&'$V5u"LGX_Y1:9Sh'3dκnUķW]nYn7'NOmos:ȝ<"F6Wq!dQVJJg?P[hl9z+``Zy媯HAno3)\j )C2D{ԮY;F X|^שۼ9\S KCָxu `]bw=EHbG'R.@Lv'1f) ]*FS]R0A^VĭElx7q7i0I(<.h1eŽILkI&yO33-_.I

拿破仑说:“二加二等与四”什么意思?关于辩论的.见拿破仑的遗嘱;是一种辩论方法,不是意识形态。对一楼的答案很不满。三楼的答案很是玄妙,但也是引用来的论证,欧洲许多辩论都引
拿破仑说:“二加二等与四”什么意思?关于辩论的.
见拿破仑的遗嘱;是一种辩论方法,不是意识形态。对一楼的答案很不满。三楼的答案很是玄妙,但也是引用来的论证,欧洲许多辩论都引用这句话。我想知道她的真实的而不是片面的意思。或者说谁最早用的这句话,这应该是中国人理解的西方的“典故”。另针对“sd冰糖”:拿破仑是军事学院出身,精于计算,特便是计算炮弹落点。中国有句话:多算者多胜,少算者寡胜,不算不胜。无知答案请不要再写。

拿破仑说:“二加二等与四”什么意思?关于辩论的.见拿破仑的遗嘱;是一种辩论方法,不是意识形态。对一楼的答案很不满。三楼的答案很是玄妙,但也是引用来的论证,欧洲许多辩论都引
康德有一段他一生中最为怀疑主义者的议论所苦的时期,当时他写了一本奇妙著作 叫《一个睹灵者的梦,以形而上学的梦为例证》(Dreams of a Ghostseer,Illustra tedby the Dreams of Metaphysics)(1766).“睹灵者”就是瑞典宝利,他的神秘 主义体系曾以一部庞然巨著公之於世,这书共售出了四部,有三部买主不明,一部卖给 了康德.康德把瑞典宝利的体系称为“异想天开的”体系;他半严肃半开玩笑地表示, 瑞典宝利的体系或许并不比正统的形而上学更异想天开.不过,他也不完全藐视瑞典宝 利.他的神秘主义的一面是存在的,虽然在著作中不大表现;他的这一面赞美了瑞典宝 利,他说他“非常崇高”.
他像当时所有旁的人一样,写了一个关於崇高与美的论著.夜是崇高的,白昼是美 的;海是崇高的,陆地是美的;男人是崇高的,女人是美的;如此等等.
《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来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 持到了老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独身汉呢,还是个结了婚的人.
康德的最重要的书是《纯粹理性批判》(TheCritique of PureReason)(第一版, 1781年;第二版,1787年).这部著作的目的是要证明,虽然我们的知识中没有丝毫能 够超越经验,然而有一部分仍旧是先天的,不是从经验按归纳方式推断出来的.我们的 知识中是先天的那一部分,依他讲不仅包含逻辑,而且包含许多不能归入逻辑、或由逻 辑推演出来的东西.他把莱布尼兹混为一谈的两种区别划分开.一方面,有“分析”命 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别;另一方面,有“先天”命题和“经验”命题的区别.关於这 两种区别,各需要讲一讲.
“分析”命题即谓语是主语一部分的命题;例如“高个子的人是人”或“等边三角 形是三角形”.这种命题是矛盾律的归结;若主张高个子的人不是人,就会自相矛盾了. “综合”命题即不是分析命题的命题.凡是我们通过经验才知道的命题都是综合命题. 例如,仅凭分析概念,我们不能发现像“星期二是下雨天”或“拿破仑是个伟大的将军” 之类的真理.
但是康德跟莱布尼兹和以前所有的其他哲学家不同,他不承认相反一面,就是说一 切综合命题通过经验才知道.这就使我们接触到上述两种区别中的第二种区别.
“经验”命题就是除借助於感官知觉而外我们无法知道的命题,或是我们自己的感 官知觉,或是我们承认其证明的另外某人的感官知觉.历史上和地理上的事实属於这一 类;凡是在我们对科学定律的真实性的认识要靠观测资料的场合,科学上的定律也属於 这一类.反过来说,“先天”命题是这样的命题:由经验虽然可以把它˙抽˙引˙出˙ 来,但是一旦认识了它,便看出它具有经验以外的其他基础.小孩学算术时,经验到两 块小石子和另外两块小石子,观察到他总共在经验著四块小石子,可以这样帮助他去学. 但是等他理解了“二加二等於四”这个一般命题,他就不再需要由实例来对证了;这命 题具有一种归纳决不能赋予一般定律的确实性.纯数学裏的所有命题按这个意义说都是 先天的命题.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他这是谈论他当年征服埃及时,打败埃及马木留克骑兵的情况。埃及马木留克骑兵当时已有500多年历史,曾经打败过蒙古第三次西征的军队,战斗力极强。他们单兵武艺高超,但不善配合,他们二加二不等于四,是小于四,所以为整体作战的法国骑兵。所以拿破仑说过如果10个马木留克骑兵对10个法国骑兵,法国骑兵会毫无悬念的输,如果100个马木留克骑兵对100个法国骑兵,那么马木留克骑兵敌不过法国骑兵,因为他们才是二加二等...

全部展开

他这是谈论他当年征服埃及时,打败埃及马木留克骑兵的情况。埃及马木留克骑兵当时已有500多年历史,曾经打败过蒙古第三次西征的军队,战斗力极强。他们单兵武艺高超,但不善配合,他们二加二不等于四,是小于四,所以为整体作战的法国骑兵。所以拿破仑说过如果10个马木留克骑兵对10个法国骑兵,法国骑兵会毫无悬念的输,如果100个马木留克骑兵对100个法国骑兵,那么马木留克骑兵敌不过法国骑兵,因为他们才是二加二等于四。

收起

楼上的,不是随便用一些大道理就可以吓唬人的。你们说了那么多,还是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我不这么认为,第一,拿破仑是个征战多年的将领。往往采用简单的道理来取得战争的胜负。二加二不等于四,也可以说往往理论上可以行得通的道理,在实际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就比如战争,派出一批很多人的部队,也不一样会在战役中取胜。
最后,我觉得他要是总这么考虑精密的话,早就累死了。...

全部展开

楼上的,不是随便用一些大道理就可以吓唬人的。你们说了那么多,还是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我不这么认为,第一,拿破仑是个征战多年的将领。往往采用简单的道理来取得战争的胜负。二加二不等于四,也可以说往往理论上可以行得通的道理,在实际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就比如战争,派出一批很多人的部队,也不一样会在战役中取胜。
最后,我觉得他要是总这么考虑精密的话,早就累死了。

收起

我看是牛B人还知道

拿破伦的生平
拿破仑 · 波拿巴,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1779年,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1784年,升入巴黎军官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瓦朗斯炮兵团少尉军官,时年仅16岁。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为雅各宾派的拥护者。他三次回到故乡科西嘉岛,积极开展争取科西嘉岛自治和自由的活动。由于...

全部展开

拿破伦的生平
拿破仑 · 波拿巴,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1779年,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1784年,升入巴黎军官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瓦朗斯炮兵团少尉军官,时年仅16岁。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为雅各宾派的拥护者。他三次回到故乡科西嘉岛,积极开展争取科西嘉岛自治和自由的活动。由于受到当地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的排挤,被迫举家迁至法国本土。 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一举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深受雅各宾派奥古斯都.罗伯斯庇尔的赏识,1794年1月14日,被任命为少将、炮兵旅长。热月政变发生后,雅各宾派共有103人遇害,拿破仑亦受牵连,于8月5日被捕。后经审讯,无罪释放,但被免去少将、炮兵旅长职衔。拿破仑一时困居巴黎。 1795年10月4日,巴黎发生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督政官巴拉斯请来拿破仑帮助平息叛乱。拿破仑用大炮一举击垮了叛乱者,挽救了危局。督政府晋升拿破仑为陆军中将、巴黎卫戍司令。一夜之间,穷困潦倒的拿破仑成为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得大人物。 1796年3月2日,年仅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官,从此开始了独立作战的生涯。3月9日,拿破仑与巴黎著名的交际花约瑟芬.博阿尔内匆匆举行了婚礼。两天后,他告别新婚妻子,赶赴意大利军团上任。他统率数万大军直驱意大利,与处于优势的第一次反法同盟军奥军和撒丁军连续作战,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从意大利凯旋巴黎时,他暗下决心,要做一统天下的社稷首领。 崛起的拿破仑使督政府感到了威胁,督政官员们决定把他调到远离巴黎的地方去。 1798年4月12日,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埃及军(东方军)司令官。5月18日,拿破仑挥师东下,远征埃及。他希望借助新的胜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1799年8月22日,拿破仑看到国内局势急转直下,人民怨声载道,认为时机已到,立即率亲信离开埃及,返回巴黎。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成功,成为第一执政。 1800年6月14日,拿破仑在马伦哥大败奥地利军,迫使第二次反法同盟解体。拿破仑利用欧洲大陆短暂的和平,励精图治,发展国力,一时间法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1802年5月,经全民投票通过,拿破仑成为“终身执政”,集行政、司法、立法大权于一身,向帝制过渡铺平了道路。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黄袍加身,宣告自己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称号为“拿破仑一世”。 1805年8月9日,奥、英、俄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军东进应战,取得了乌尔姆、奥斯特里茨等大战的胜利,俄皇、奥帝狼狈而逃。拿破仑乘胜在南德、中德、西德各诸侯国组成“莱茵同盟”,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1806年秋,英、俄、普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率先对法宣战。14日一天当中,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打了两个漂亮仗,普军几乎全军覆没。10月27日,法军进占柏林,海涅曾夸张的说:“拿破仑一口气,吹去了普鲁士。”接着,法国东击俄军。 1807年6月14日,拿破仑在弗里德兰大败俄军,俄皇被迫求和。 为了窒息英伦三岛,严格实行“大陆封锁”政策,1807年10月,拿破仑发动了征服伊比利亚半岛战争。法军入侵激起岛上人民的强烈反抗,法军很快陷进了民众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拿破仑不得不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1809年初,因对付普、奥等国的第五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不等西班牙战事结束,就匆匆率兵一部回国,东征奥地利。拿破仑凭着他那钢铁般的意志,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再一次割地求和。 1810年3月,娶奥国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妻。拿破仑帝国达到极盛时期。 可是,这个欧洲枭雄最得意的时刻也是其霸业发生决定性逆转的时刻。 1812年,拿破仑集兵50万远征俄罗斯。他长驱直入,直捣莫斯科城。然而,俄国的严寒气候和当地军民的抗法斗争终于使法军大败而归。 1813年,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仑率军40万余联军作战,不料在莱比锡战役中一败涂地,各附庸国及诸小邦乘机起来摆脱法国控制,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1814年,联军向法国本土进军。3月30日,巴黎沦陷。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 然而,这个失败者再次创造了历史上罕见的奇迹,他从戒备森严的厄尔巴岛上逃了出来。 1815年3月20日,他不费一枪一弹进占了巴黎,重新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历史上所称的“百日王朝”。 欧洲各君主国重新又调集重兵,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军。 1815年6月,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覆没,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病逝,终年52岁。 四天以后,岛上的人为这位征服者举行了葬礼。在礼炮的轰鸣中,棺木徐徐下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在这幽静的峡谷深处,几棵垂柳掩映着一条流水,秋海棠、海芋和美人蕉竞相开放。拿破仑,这位一度叱咤风云、有功也有过的盖世英雄,便长眠在这些绿叶鲜花之下。 19年后,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浦派军舰到圣赫勒拿岛接回了拿破仑的遗骨。 1840年12月15日,巴黎人民满腔热情地举行了隆重的接灵仪式。数不尽的人群冒着严寒、迎着风雪,护送着灵柩前往塞纳河畔的荣军院。从此,拿破仑的遗愿得到了实现,他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安息在塞纳河畔,安息在他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
帅帅 发表于 2005-12-2 12:17:00 阅读全文(67)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拿破仑日志]拿破仑时代军队编组情况
(一)陆军编组和步,骑,炮兵情况 拿破仑时代欧洲军队以营为基本的战术单位.每营六至八连,约五百至一千人;二至三营为一团;二团为一旅;二旅为一师.师为战略单位,含有诸兵种合成性质,配步兵八至十营(人数为五千至九千五百),炮兵二连(十二门炮).1800年时,拿破仑以军团为战略单位,含步兵二至三师,轻骑兵一师(三至四团),炮三十六至四十门. 主要的兵种为步兵,骑兵,炮兵. 步兵在习惯上有轻,重步兵之分.在各个国家里,由于人员的身高,体力和气质不同,以及马匹的特长不同,由重步兵和重骑兵中区分出轻步兵和轻骑兵.这种区分是必要的,在基本任务上稍有不同.重步兵用以进行大规模的坚决的攻击和成密集队形作战;轻步兵适于散兵战,进行机动,担任警戒和前卫等.步兵的主要武器是前膛枪和一部分来复枪.主要是燧发枪,后来改进为击发枪①.命中精度差,装弹困难,又慢,影响射击速度,每分钟约射五发.其对单兵的有效射程为百米,对集团目标在二百米内有效,在三百五十米外则不易命中.步兵已普遍采用刺刀,长矛在十八世纪前期已废止.步兵装填弹药慢,前进速度也不能快,往往来用"鹅步"②.后装枪是以后发明的,直到1838年为止,法军都没有使用过后装步枪.拿破仑有一次在德意志步兵营中观看燧发枪时曾感慨地说:"这的确是能发到兵土手中的最倒霉的武器了." 一个团编三营时,第一,二营为基干营,第三营为后备营.如第三营迅速参战,则由各营抽调一部临时编组第四营为后备. 当时有近卫军建制,被称为军队精华.这是挑选身躯最高大,最魁梧的入组成的,但往往徒有其名,在俄国和英国就是如此.法国拿破仑的近卫军则不以身材为标准,而是选拔骨干组成,确实为精华,不过,因为吸收了军队中的优秀分子而削弱了军队的其它部分.法国除了皇家近卫军外,在各部队营中还有类似的精锐部队,如掷弹兵连,轻骑兵连等.这也使营的战术动作复杂化.其他各国也有类似情况. 骑兵也有重骑兵和轻骑兵之别.在整个中世纪,骑兵是一切军队中的主要兵种."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时期,军队中一般都有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的人员是骑兵.十八世纪中叶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和"拿破仑战争"时期,骑兵仍占有重要地位. 重骑兵主要是指胸甲骑兵.骑手有胸甲,很重,法国胸甲重二十二磅.重骑兵前身为埃及,波斯,希腊,罗马的重装骑士,中世纪的骑宪兵.重骑兵在实战中运动笨拙,战斗力不强,胸甲也不能抵御近距离(一百至一百五十米)射来的枪弹,所以欧洲军队一度废弃之.后米拿破仑迷恋帝制的传统威仪,在法国恢复胸甲骑兵.不久,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也仿效了. 龙骑兵是一种步骑两用,介于轻重之间的骑兵.有些国家编入重骑兵,有些国家则纳入轻骑兵.因其军旗上绘有龙形图案,故称龙骑兵.轻龙骑兵还可以徒步作战. 轻骑兵则有枪骑兵,马枪兵,骠骑兵,猎骑兵等区别.枪骑兵使用长矛,马刀,后装备手枪,马枪;有的配铠甲,编入重骑兵.马枪兵装备最好的武器,配有马枪,是精锐.骠骑兵较轻捷,最早出现于匈牙利和波兰,由贵族组成,以后遍行于欧洲军队.猎骑兵出现于十八世纪下半期,由守林人,猎人,矫裰醒“稳嗽弊槌?长于散开队形作战,以及担任警戒,侦察,追击等. 恩格斯认为:骑兵的这种区分是"令人吃惊的蠢事".将轻装和重装马匹的差别,作为划分各类骑兵——胸甲骑兵,龙骑兵,枪骑兵,马枪兵,骠骑兵,猎骑兵——的依据,意义不大,而且过于复杂.同时,由于讲排场重形式,胸甲骑兵,龙骑兵,枪骑兵的实战作用都不大. 骑兵的基本作战单位是连,通常配马一百四十匹.三至四连为一骑兵团,团以上有骑兵师和骑兵军团,所辖团的数目不很固定.拿破仑在步兵师中,也编入一定数量的轻骑兵. 拿破仑时代的炮兵,有飞跃的发展,正式成为兵种. 火炮在十四世纪时已出现.十五世纪时,战场上已出现炮兵,但往往为军队所雇用而不列为军人.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炮兵在大部分国家列为军队正式编队,但仍未成为独立的兵种.菲特烈大帝虽然意识到炮兵的作用,认为炮兵应有迅速运动的必要,使用了马拖的野战炮,但是,他始终不承认炮兵是一个"兵种",而看作是个辅助部队地位应次于步兵和骑兵.法国军事理论家吉贝特伯爵也有类似的看法. 火炮在技术上的进步和改革,显示了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火药性能改善,伽利略和牛顿等的科学研究成就,使炮兵学理论渐趋完善.炮架,炮身,炮弹的改进,使普鲁士出现"骡马炮队",炮可以随着骡马翻山越岭,有了一定的机动性.在1759年又建立了骑炮兵,支援骑兵作战,为各国采用.法国十分重视炮兵学理论的研究.被称为法国"炮兵之父"的琼·巴普蒂斯特·格利包佛尔于1776年任法国炮兵总监时,改革了炮兵,发展了较完整的炮兵系统,其中包括专门训练的炮兵部队和学校,用于野战,攻城,海防和要塞守备的专用炮兵武器;并且改进了炮架,炮结构和编制,采用标准型制,炮架零件可以互用,重炮可以分解,各种运炮工具只需七种车轮和三种车轴就够了.因此,轻型炮(四,六磅核弹炮和六英寸追击炮)普遍装备陆军,要塞炮采用回旋式轮子,可在半圆形的轨道上滑动,调整方向,并且开始以炮的口径而不以弹丸重量来计算火炮的大小.拿破仑在这个基础上,又改进和发展了法国炮兵,使之进一步标准化和轻便灵活,并增强运动性,编制也更为合理.拿破仑第一次使炮兵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 英国炮兵一直落后于其他国家.炮车用单马纵列挽曳,驭手持长鞭随车步行.马和驭手都是雇来的,也没建立骑炮兵.直到1800年改革炮兵,才和各国采取相同的措施. 军队人数和拥有炮数的比例,各国并不一样.拿破仑认为每千人有二门炮就可以了,这一比例后来成了常规.此外,每门炮携弹量约为二百发,其中四分之一左右为霰弹.徒步炮兵连一般配炮八门,骑炮连配六门. 火炮的种类,性能,口径甚多,详见附表. 随着火饱的改进,筑城学也有了变革.法国工程师佛邦改良了土耳其和荷兰军队的筑城方法.石建的,高耸的城墙构成的"俯瞰式"堡垒,不再能有效地抵住炮火,它们被"削平的"或称为"佛邦式"的堡垒所替代.意大利人又有新型的"围廓",后来又有改进,这种堡垒流行到十九世纪初.其主要特征是外形通常为一正多角形,从每个角上伸出一个堡垒,故又称"多面堡",以便能够有效地交叉火力.还有一层低厚的石建的胸墙,外面有一条宽阔的壕沟,上面被一条倾斜的外堤掩蔽,并盖上厚厚一层泥土,炮弹打在上面,力量也减弱了. (二)海军的发展 海军方面的情况这时也有一定的发展. 欧洲国家由于殖民海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海上武装力量一直比较发达.西班牙和英国海军都盛极一时,此时尤以英国为最,称霸海上. 英国战舰有备炮百门,九十八门的三层甲板船,还有四层甲板的战舰.1803年时,英国拥有第一线战舰三十艘,支援的有八十六艘"五十门炮船"和巡洋舰,加上预备舰队等,共有七十七艘战舰和四十九艘"五十门炮船",巡洋舰若干艘.1808年时,总吨位为八十万吨.1814年时,共有战舰二百四十艘,巡洋舰三百十七艘和其他艇船六百十一艘. 法国在1803年时,拥有战斗舰二十三艘,巡洋舰二十五艘,中型巡洋舰十七艘,还有舰船一百六十七艘,正在建造的战舰有四十五艘.按照法国计划,准备建立联合舰队对付英国,预计法国拥有战舰一百三十艘,西班牙六十艘,荷兰二十艘,热那亚十五艘.实际上,连年征战,计划并未完成,到1815年时,法国有战舰一百零三艘,巡洋舰五十五艘.这些战舰中,有载一百三十一门火炮的四层甲板和载一百十二门,一百门,八十门,七十四门(为数较多),六十四门炮的三层甲板等各种型号. 舰船多为木结构,使用风帆.舰炮主要为卡伦炮(系1779年发明,最初由苏格兰卡伦铁业公司制造,因以为名).这是一种短炮身,大口径炮,在近距离发射球形实心弹,可对敌舰木质部分造成严重破坏.这时美国人富尔敦已开始研究,试制蒸汽舰船,但未到实用阶段. 从海军力量讲,英国占压倒优势;从舰船结构讲,法国和西班牙超过英国,军舰较大,外形也较美观. ①燧发枪是以弹簧作用使燧石打击出火花,引燃火药,推出弹丸.1805年起采用击锤起爆药雷汞,引燃火药. ②前膛枪使用铁探条装填弹丸,射击时必须停下来,同时要保持横队的整齐,所以步伐很慢,被称之为"鹅步". 附表 拿破仑时代的火炮性能 种类 口径 炮长 初速 有效射程 弹量 射速 炮车重 全备 炮车重 全备 弹药车重 挽马数 每门需 弹药车数 毫米 口径倍数 米/秒 米 公斤 发/分 公斤 公斤 公斤 六磅炮 84 18 416 实弹600 4 1 290 1050 1500 4 1 霰弹400 8 1 八磅炮 108 18 410 实弹800 8 1 580 1050 1900 4 2 霰弹600 8 1 十二磅炮 121 18 410 实弹900 12 1.5 880 2100 1800 6 3 霰弹900 12 1.5 150毫米臼炮 165 4.5 170 实弹600 1 330 1450 1600 4 3
帅帅 发表于 2005-12-2 12:16:00 阅读全文(16)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拿破仑日志]拿破伦战争时代的军队装备和战术
步兵(一):概述 步兵是拿破仑时期军队的主体。相较于其他兵种,步兵往往承受最大的伤亡,但又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步兵通常分为三类:普通步兵(the infantry of line,又叫燧发枪兵Fusilier);掷弹兵(Grenadier);轻步兵(light infantry)。掷弹兵会由最为“英勇”“健壮”的士兵组成。(个人认为,“掷弹兵”就是重步兵,Grenadier只是名称而已,并不会真的“掷弹” )。轻步兵则由“身材较小”“身行敏捷”的士兵组成。各国对轻步兵有不同的叫法:法国叫猎兵(chasseurs)英国的叫轻步兵或来复枪兵(rifleman)。(其他几种语言我不懂,大概也都是猎兵的意思)前两类步兵通常排成较紧密的队形,从而发扬火力。轻步兵则会形成“散兵线”(skirmishing),己方进攻时,用来动摇敌人防御阵线;己方防御时,用以打乱敌人进攻节奏。 当时的步兵大多数装备的都是大口径滑膛枪,各国滑膛枪的原理构造都没有太大差别。1740年英国推出的标准步枪(Land Pattern Musket),身管长46英寸(117cm),口径0.75英寸(19mm)。七年战争之后,身管缩短到42英寸(107cm),口径不变。与法国的战争爆发后,英国由于缺少稳定的原料供应来源,转而责承东印度公司制造了大量的“印度款”步枪(India Pattern)。到1797年,这种39英寸(99cm)身管的滑膛枪已经成为英军的制式装备。巨大的产量不仅满足了英军的需要,更装备到反法同盟各国。1802年,英国军火部门又推出了新款步枪,但是只有少量装备部队。尽管准确性不佳,英国滑膛枪系仍然大受部队的欢迎,被士兵们称作“褐贝丝”(Brown Bess)。 法军主要装备的“1777款”滑膛枪身管长44英寸(112cm),口径0.69英寸(17.5mm)。全枪长59.5英寸(151cm),比英国枪略轻(重约10磅=4.54kg)。强化了扳机,采用黄铜材质的击发槽(priming pan),枪管用扣环固定以便于更换。法国革命期间,对1777款滑膛枪只进行了轻微的改动(成为“九年款”Year IX Model)。除了步兵型,此款滑膛枪还有多种变型,用来装备骑兵。这些变型在长度和装饰上区别于步兵型,但是口径和击发部分均保持不变。 其他参战国的滑膛枪包括:普鲁士1782款, Nothardt滑膛枪(1805),普鲁士新款(1809),但是实际上1806年普鲁士战败后,基本上依靠英国援助和缴获过日子。奥军使用的1770款在1798年对击发装置作了些许改进。俄国滑膛枪装备较为混乱,先后装备了不下12种滑膛枪。其中当数图拉兵工厂的1810款性能最好。 命中率低是当时滑膛枪的主要缺点。由于击发时间过长,在扣动扳机到点燃装药这段时间里,枪口的晃动无法避免。这种晃动加上只有前面一颗准星(没有后准星)严重影响了射击的准确性。黑火药燃烧后会在枪管内留下残留物,在激烈的战斗中这种残留是没时间清除的。为了不妨碍射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较小的弹丸。各国滑膛枪弹丸和枪管之间的缝隙(游隙)大概处于0.07到0.10英寸(1.78~2.54mm)的范围内。游隙保证了射击的顺畅,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命中率。普军曾经对普法两国的滑膛枪做了一项试验。对一个10英尺宽6英尺高的目标(3.05×1.83m)普军1782型射击100发,在100步长(pace=0.76m;76m)的距离上可以命中60发;200步时40发;300步时只有25发,法国的1777型滑膛枪的成绩也没好到哪去。考虑到战场环境,(前面提到的)烟雾,恐惧,噪音等因素对士兵心里的影响,命中率要比这种理想试验还要低得多。500人在100码(91.4m)的距离上对一个进攻中的步兵纵队(column)进行两次齐射,理论上可以命中500到600发。可是根据各国军队的经验,战场上能命中150发就已经是最佳成绩了。当时滑膛枪理论上的有效射程为300步长(228m),实际上在这个距离射击完全是在浪费弹药。 可靠性差是另一大问题。激烈的战斗中,整个装填开火的过程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击发槽内的火药没有引然主装药;火石用旧却忘记更换;枪口残留物淤积过多,等等。据统计,长时间的交战中,不能击发的几率竟高达20%。 经常有网友对拿破仑时期的战斗形式感到疑惑,觉得列队进攻目标太大。其实,看了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的疑问应该得到部分解答了。当时的步兵射速大概为每分钟2到3发,加上低命中率、高故障率使得单独一支滑膛枪的火力微不足道,只有排列成横队或者纵队,集中火力,才能有较好的杀伤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队形可以及时应付骑兵的冲击。(关于这点会在后面谈到,这里就不细说了。) 拿破仑时代,各国士兵通常在弹药袋里携带50到60次射击所需的弹药。一次战斗平均消耗20发左右。英军在西班牙Vittoria战斗中消耗较大,平均每人打了60发,全军共消耗弹药350万发。可是命中率却出奇的低,每450发才造成1名敌军伤亡。幸运的是,当时惠灵顿的补给状况很好,消耗的弹药很快得到了补充。在马伦哥,法军上尉Coignet的营用光了所有的弹药,千钧一发之际,及时赶到的弹药充足的近卫军救了他们。 缺乏训练是命中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大多数军队里,滑膛枪射击训练简直就是敷衍了事。散兵线由于兵力相对分散,提高射击精度就相当重要。尽管如此,革命期间较为强调散兵线战术的法军仍然很少进行针对训练,轻步兵们只能到实战中去提高自己。据法军士兵的回忆,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以后才有射击训练。1800年,贝尔第埃签发命令:法军新兵必须接受装填、操枪、瞄准、射击等训练,要保证上战场前实弹射击过几次(a few rounds)。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足够的弹药和时间来保证充足的训练。英军在这方面作得较好,但也只有30发实弹+50次无弹丸射击。 到此讲的都是滑膛枪,而当时有膛线的更为准确的来复枪其实已经在各国军队中出现。法军对来复枪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验,但到1807年拿破仑命令禁用来复枪,而其他国家都有小规模的轻步兵或猎兵装备来复枪。来复枪的高命中率使得散兵线的作战效果有所提高,但是其主要缺点是装填时间较长、容易阻塞。再考虑到制造成本以及特殊的训练所需的时间,来复枪就明显不如滑膛枪适于装备大兵团了。所以,连较为接受来复枪的英军也仅有两个轻步兵团装备来复枪——60和95步兵团。 无论滑膛枪还是来复枪,火石都是必不可少的。开采火石通常是在潮湿的天气里进行,干燥后,由熟练工人粉碎、整形。英国出产质地上乘的火石,不但自用而且提供给欧洲大陆上的盟友们。法国的香槟省和皮卡第地区也出产火石。萨克森是欧洲大陆上的另一火石产地。相比之下,普鲁士就缺乏火石资源,在没得到英国援助之前,只好使用效果较差的代用品。(不知具体是什么?)由于火石的重要性,士兵们基本上都有一块备用,每个营部还都保有相当数量的储备。战斗前,火石是必检的项目之一。奥斯特利茨会战的前夜,拿破仑亲自提醒近卫军:“换一块新火石,明天会有大用场的。” 另一项必检的项目是弹药。一个硬纸包里装有大概150格令(约为10克)黑火药和一颗铅弹,在兵工厂制成后,以每箱1000包出场,配给部队。连里的军官负责每天早晨检查士兵的弹药情况。 步兵(二):基本队形 当时火器的种种局限使得当时的军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队形来提高滑膛枪的射击效果。法国革命初期,由于缺乏训练、纪律涣散的志愿兵为数众多,防御时尚能形成传统的三列横队,进攻时则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队形作战,指挥官们只好增加散兵线的规模,有时甚至整营的士兵都成了“散兵”。同时期的欧洲大陆各国,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却还都保持着18世纪流行的线性横队。这些国家没有改革是因为法国的“散兵”战术对他们的队形不能构成威胁。奥军将领认为:“散兵的零星射击根本无法动摇一个训练有素的步兵阵列”。随着法军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队形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通常会有一个营纵队跟在散兵线后面给予支持,这种战术当时收效很好。拿破仑上台后,欧洲各国军队也都引入了散兵线战术,法国的散兵线的干扰效果大打折扣,动摇敌方阵线的任务更多的由炮兵来完成。因此,散兵线被适当削弱了,攻击纵队则被大大强化,拿破仑后期的战役甚至动用整师的兵力形成攻击纵队冲击敌方防御阵地(滑铁卢就用过)。相比较,其他国家的三列线性队形就有点单薄了。1806年,奥军采用了类似法军的攻击纵队。1807年的普军、1810年的俄军也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改革。唯一保持横队的是英国(攻防通用),英国的条例规定的是三列横队,可是惠灵顿等英国将领常常采用的是两列横队。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保持较宽正面,更好地发挥火力。 “营”是当时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由于手头缺乏其他国家的资料,只好以法、英两国的情况为例了。早期法军一个营建制内有8个连,1808年依照拿破仑的训令,改为6个连,但是全营的人数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连的规模增大而已。无论是6个连还是8个连,均包括一个掷弹兵连和一个猎兵连,其余为燧发枪连。按照训令,法军一个营应该有800人左右,不过多数部队达不到这个人数。通常法军一个营约有600~700人。滑铁卢战役时,法军平均每营560人左右。下图是一个6连营的行进、攻击纵队(8个连的类似),后面两个是掷弹兵和猎兵连。如果需要形成散兵线,猎兵连会被抽走,后面仅留一个连。掷弹连并不总在后面,当士气较低时,较精锐的掷弹连在后面押阵,稳定军心,防止前面的部队崩溃。当士气较高时,掷弹连通常在纵队的右前方引导攻击。连保持三列横队,列与列之间间隔约1米。连与连之间的间隔约为8~10米,整个纵队的纵深为25米左右,行进时可能拉得更开一些。军官和军士的位置已在图上标出。(用Photoshop加的中文,那个“营参谋”大概相当于营副,但是法军将其归为参谋军官。最后一个也是军士,但不知怎么译。大家帮忙看看!)有时,缺猎兵连的营纵队会采用一个连为正面,五个连依次排开,不过这种纵队并不多见。 英军一个营由10个连组成,包括一个掷弹连和一个猎兵连,军官士兵共计640人左右。下图为英军营防御进攻通用队形——两列横队。正面宽约200米。军官的图例与法军基本一致,黑色圆点为鼓手。英军的行军队形也是纵队,每连两列,10个连前后依次排开。 骑兵的存在对步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虽然展开的步兵队列可以应付正面的骑兵冲击,但是薄弱的侧翼和后部却极易受到攻击。步兵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形成“方阵”——四面向外的“刺刀丛”。形成方阵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部队调动,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在情况复杂的战场上,步兵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形成方阵而遭受重大的损失。英军在西班牙与法军作战期间,Colborne的旅曾被突如其来的大雨遮蔽了视线,雨停后才发现侧翼有两个法军轻骑兵团正准备攻击。匆忙间,有三个营没来得及形成方阵。结果,短短的五分钟内,这三个营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80名军官和1568名士兵中伤亡了1248人。 方阵虽然能有效的对付骑兵,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营的正面被大大缩小了,无法发挥原有的火力。如果敌方的骑兵与步兵协同得当,就会利用暂时的步兵火力优势大量杀伤方阵里的步兵。其次,密集的方阵队形正是炮兵的极佳射击对象

收起

我个人认为:
康德有一段他一生中最为怀疑主义者的议论所苦的时期,当时他写了一本奇妙著作 叫《一个睹灵者的梦,以形而上学的梦为例证》(Dreams of a Ghostseer,Illustra tedby the Dreams of Metaphysics)(1766)。“睹灵者”就是瑞典宝利,他的神秘 主义体系曾以一部庞然巨著公之於世,这书共售出了四部,有三部买主不明,一部卖给 ...

全部展开

我个人认为:
康德有一段他一生中最为怀疑主义者的议论所苦的时期,当时他写了一本奇妙著作 叫《一个睹灵者的梦,以形而上学的梦为例证》(Dreams of a Ghostseer,Illustra tedby the Dreams of Metaphysics)(1766)。“睹灵者”就是瑞典宝利,他的神秘 主义体系曾以一部庞然巨著公之於世,这书共售出了四部,有三部买主不明,一部卖给 了康德。康德把瑞典宝利的体系称为“异想天开的”体系;他半严肃半开玩笑地表示, 瑞典宝利的体系或许并不比正统的形而上学更异想天开。不过,他也不完全藐视瑞典宝 利。他的神秘主义的一面是存在的,虽然在著作中不大表现;他的这一面赞美了瑞典宝 利,他说他“非常崇高”。
他像当时所有旁的人一样,写了一个关於崇高与美的论著。夜是崇高的,白昼是美 的;海是崇高的,陆地是美的;男人是崇高的,女人是美的;如此等等。
《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来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 持到了老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独身汉呢,还是个结了婚的人。
康德的最重要的书是《纯粹理性批判》(TheCritique of PureReason)(第一版, 1781年;第二版,1787年)。这部著作的目的是要证明,虽然我们的知识中没有丝毫能 够超越经验,然而有一部分仍旧是先天的,不是从经验按归纳方式推断出来的。我们的 知识中是先天的那一部分,依他讲不仅包含逻辑,而且包含许多不能归入逻辑、或由逻 辑推演出来的东西。他把莱布尼兹混为一谈的两种区别划分开。一方面,有“分析”命 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别;另一方面,有“先天”命题和“经验”命题的区别。关於这 两种区别,各需要讲一讲。
“分析”命题即谓语是主语一部分的命题;例如“高个子的人是人”或“等边三角 形是三角形”。这种命题是矛盾律的归结;若主张高个子的人不是人,就会自相矛盾了。 “综合”命题即不是分析命题的命题。凡是我们通过经验才知道的命题都是综合命题。 例如,仅凭分析概念,我们不能发现像“星期二是下雨天”或“拿破仑是个伟大的将军” 之类的真理。
但是康德跟莱布尼兹和以前所有的其他哲学家不同,他不承认相反一面,就是说一 切综合命题通过经验才知道。这就使我们接触到上述两种区别中的第二种区别。
“经验”命题就是除借助於感官知觉而外我们无法知道的命题,或是我们自己的感 官知觉,或是我们承认其证明的另外某人的感官知觉。历史上和地理上的事实属於这一 类;凡是在我们对科学定律的真实性的认识要靠观测资料的场合,科学上的定律也属於 这一类。反过来说,“先天”命题是这样的命题:由经验虽然可以把它˙抽˙引˙出˙ 来,但是一旦认识了它,便看出它具有经验以外的其他基础。小孩学算术时,经验到两 块小石子和另外两块小石子,观察到他总共在经验著四块小石子,可以这样帮助他去学。 但是等他理解了“二加二等於四”这个一般命题,他就不再需要由实例来对证了;这命 题具有一种归纳决不能赋予一般定律的确实性。纯数学裏的所有命题按这个意义说都是 先天的命题。
他这是谈论他当年征服埃及时,打败埃及马木留克骑兵的情况。埃及马木留克骑兵当时已有500多年历史,曾经打败过蒙古第三次西征的军队,战斗力极强。他们单兵武艺高超,但不善配合,他们二加二不等于四,是小于四,所以为整体作战的法国骑兵。所以拿破仑说过如果10个马木留克骑兵对10个法国骑兵,法国骑兵会毫无悬念的输,如果100个马木留克骑兵对100个法国骑兵,那么马木留克骑兵敌不过法国骑兵,因为他们才是二加二等于四。

收起

法国加 埃及 加意大利加曝露实地国

指战争4打1

拿破仑说:“二加二等与四”什么意思?关于辩论的.见拿破仑的遗嘱;是一种辩论方法,不是意识形态。对一楼的答案很不满。三楼的答案很是玄妙,但也是引用来的论证,欧洲许多辩论都引 一加一等于什么文字?二加二等 二等公民什么意思? 二等水准测量与四等水准测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半斤拿破仑什么意思 四二回头什么意思 一类:什么词后面只加to do 二类:什么后面只加doing 三类一类:什么词后面只加to do二类:什么后面只加doing三类:什么两个都能加但意思不变四类:什么两个都能加,但意思不一样(只用说 电动葫芦二等跨连续直线轨道什么意思 约瑟芬与拿破仑之间有什么故事 A乘五分之二等B减五分之二等于C加五分之二等D除3 求ABCD的大小关系! 《拿破仑一世的加冕仪式》说明了什么? 拿破仑为什么说《拿破仑法典》将永垂不朽?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x加二y等于零 ax加二by等于负四 与aX减by等于八 2x加3y等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x加二y等于零 ax加二by等于负四 与aX减by等于八 2x加3y等于14 的解相同 求a乘b的值 高铁:商务座位、特等座位、一等座位、二等座位各代表什么意思请问 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拿破仑 谁能告诉我拿破仑说这句话的故事与原因 拿破仑蛋糕与拿破仑有关系吗? 一加二等三是什么成语 为什么恩格斯说,如果没有拿破仑,还会有另一个拿破仑,这是历史决定的吗?历史决定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