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苏联解体前,当时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10:39:59
材料1:苏联解体前,当时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
材料1:苏联解体前,当时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实际上苏共已经不再是人们心目中自己的党了,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苏联这个国家的观念也逐渐地单薄下来,他们对自己土地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材料2:国民党军队的统帅杜聿明将军对淮海战役中自己的80万大军是被数量还不如自己的60万共产党军队打败的这个说法一直不服气,因为当自己的部队陷入重围,弹尽粮绝,只能靠几架飞机空投给养时,却有200多万民工和民兵,日夜兼程源源不断地把弹药和粮食送到解放军阵地前,把伤员撤下火线,因此,他被赦释放后会见蒙哥马利元帅后时,仍然坚持说打败自己的“共军”是200多万,他认为那支世界上最大的后援队伍不能不计算在内,况且,共间党的军队和老百姓本来就分不开.
——《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材料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1、2说明了什么?
(2)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怎样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材料1:苏联解体前,当时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
这是典型的,"赤色"宣传式的问题陷阱,且逻辑混乱.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场成功的“革命”,都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或国家)内社会诉求的体现.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缓解被激化了的社会矛盾的颠覆性事件.“革命”成功的秘诀不是由“正义”与“非正义”因素决定的,而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诉求掌握在谁手里.
但是,成功的革命者一旦掌握了政权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前苏联是这样,在中国也是如此,但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就会不同.至于原因吗,我建议你看一下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的记录片《帝国兴衰》,那里面你能找到答案.
至于3“怎样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一个伪命题,是不可能实现的口号而已.它的欺骗方式往往是拿着“好人事迹”硬说成是”党的事迹”.
注意:如果提问者是在校学生,你可千万别用这个答案!记住:喊“伟光正”万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