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是一个咋样的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08:05:22
荷马是一个咋样的人
x|n#G]rnu 3/@/RI$RsΝr˯zs"IJ{ Lq[įkP| nv;y77o񉎚|6}2Bga2تJєn|3țVL_pI=Hӹ]|k|ԦXt09 ֻst >Uǵƒ3}6޻`ճAϩ^5@vG()2ǻզ Gbv&|7lÚ9TJJ ~7%QKxt&&)ܔ K=+8ew^ L)yMZ\Brt 0;2,y%2WviwX t`ή1ƅ^%p>,Y^N3 5(Estr 8* v.?)}L*oAwnMog/@pzY% g^7_.]*s@u }ew \7MV"t>jskv(kѲ2%x&Lot?M`zWp @NOf(?7Is떫S: <?ummS~u1-g{եM9cήeT#u:TY|OJQϺBq~xN2hs'N2%e:Ift^ 1N۠sFʌP%DlAX}`BMȧ=G13h@lHxk&}b6}AALEWR&ǜK)yR*l+l˚:Bٖi2G_$Ӱfw1ja<%;NTp&FsY?;v{)96fYd`ØqvClg@~ίzpmQ\B)SY8xA`xDRK Pr S`SdZdIр6CuN|Sj9?/զK `BELI,S~%ɇp~^-DmvV(IV&ka6}v? K Hn@\LONY0Yρ\oL>O+!͇utd&"~ǒ\a8ù?uPr|`nޣXMB<;ڳݿ9q5dRXgyU ax*#݂j+$es9u3or&&Pnŭq `8%]"4H/{p'AN炝M Ni8O@w91’Dd胩rMޘŃ3]*-(3¦\A棅14ĩF3[GI|-ȭ{ՖʫWqE!/:X RH3fx'#O>\NN͸l;Aj4dԆ^W0WU8Hb-|y46m@/߫\s`aV;%MR;/^2e6,],{  VXgk~'AP)Wfpɪzoꉓ8TUb¸`0Q8N5`';Xh`ɶ̇9UX턧 ?A}C*b^cٯjM&tjR٫UX᧒w>bĺ5r9n-ĭJV ivb#&I)WQ,1*Ho(FMy\W}C\ZUE'7EZ}k|WsgbN4z>.tEʱ" |nt{rnz. nuiL|J.B'IMMX}|aY8T7l°]O(zF 4PU[ZFPD!!'ٴy)踊Fw6-uJPD.] TkFZEA| T2, p , #=R0:ǙiIQ> ,YwoY I&wb^hg,9I"73oMMؤvyBλ]8Tu KftaGF&p`I2, !'FB VH8+·@TF0]nUl3ItwI:iQ{4~/ɻ 5L(X'e\p߄LN 8%iZ$޿`d `ה #pWfYUvYW{%W1M|Sx#t1W"RX e ַ|b5g %KKS~Śn|t(XAL,t+ј"zI14g,j`e&P6pޢ X+w1EF{Yp sE[ȁZyT%kEyŕ$8ҏ+ *xͦϢiNh'W6Ŝj"[;gR{85<60$Yw>d5+9deDH__>פs&ഇ_pl!X+?>@`>S#<+?E!ج[!ȫ~Aųg"V'.c6_ MSӪS0w:Knjם?; Hn !wZe,rA38dD'JF ϼQm51Ky!Y7 %"8Y-ӰPjO^b_@2ԩ~+xNZx HO02{; Y&ij"ڟǓ0|"ڣ&a |dqHKr Dw;5Ӕr n.z?-#,<OLۚa]xtl}8BU-U6mƂ{jx0mAQ4OA/oߋ ~%JMi팼SͿaڟCM9w쓽p;>BҦ Q|/81+Yᥬ9 B b,*=%6փˀdh%FS! NAGg b0`4kw?,Arg^biq¿a0ZrѯX=B?(/RC˜ݑJ1|ަ۫x8H _{ !}?垼<&nhbm:9($ 60 A}q0Ys!SEJ*!Ѷ&mtd+YӅ0#W-a [8_6Z[$iڎsO G@1:*cpzG F 8gޯ$jzk&·Mn8UQѣ-`ϔCa>d פ>5W>3=MH,Ei QAe *x*ޛK{[}KSZM֭6~SaI%P9mi* > o5$Ze}*jK_!ʲ]H^M9/Aάl]6-if>~GKzLK6=i3Tà_ ylj .Frtj|js&ELffZ> O^`0qEb x>&r:AB|I&d;lTXRŵrՇk)mvd0N{MDqc(fp0l h`>Hݛʖ>4 cs[.a=RĭZK8&+­Js"ClpA뗼E 5>3ASn)2O asDr{et60 `{xnhG+,pЮàseWPe!\rl䷙_.Ȝ-*%PrdӼ0 wпv:[|xk] (,~ ɶq4a5uƻ 'xVZf_+ƃ2Xv0N)Vpg0Ąث׈NC°<`T}JI)x0܇;GJY_O/o/5m2#y|(E@|Zw&{Lžϑj 5|O0?RB>K$8l[0#@K<6g%lFϐ!L$1K\+6M$U̒@h[Q3FVvaS}6ք"qf66-[ ʴxI LҐ[cb1Ԗ'glKRM[ +y`AXS@T4͞W\&^eV"Hsh0 ;ZaS_AͤZCejGY;)ԝ8 ]^{ܛ ivPHrf%tr&3m[; ²EQDiЬ$IeK]ܲ&4Z/_S8C.Uh#-,ĩ+*N>>fن_Ƴ=2)jp\MVD藺W#(_w&#<:e@]ݛL5RV`'wmSc͕wkIRy_crU ޲RGouؤ=<9g.+S.6F-SB{]D6}ExPܴgy^]t^Two0Hl%2Av!ܵ{Uw{AvҜ6P0U)l=%^>}/MF͖9EfǦ0%[iM^2\ʆ~( LT9B5ۻ ? >`y+mъ/hڎ0r]_j!Ӗx:GFeʵU#eFC+5g$EH"MڶOBQ3xvup[%v|EWbe/t 7a 6}6}_@K L[^i_ՄWG@vϵkr9BߵQr8ƍ8e8k/mSR~<~![l~E:kD%t]E9\~-FˆĬAM0$he˟t%I~La. c[ &!f5S0*4`V ,sbv&$^1}'Ԡ;-d{uDú6Dtfh~s 4LoӜ׭YKj)e9 b#?cxn5= fݲKQO#Ir7h跷$Q9y&u$~x&f^Fbiޗ2tGyV VOT_hD68Ԥ^ԟm&d.cE3`X9FKE$^K R]߻>|S!&Zc.J0xc OSS]PR< 4U5`k+ {6`{".JC ?2!23Vz*+{Trdmx,(_S ]!z2o96B `uГMOk<1h>Cj {Ҝ6ZFׂ;.WAoc)/iڳCu?);)TI04㡟sz3d#;Oa_CR uyצsjy.@3UJF-v7!L֦V-Y%Y݋oMֿ1w$t Ust p4Ǣf4>RwE05m9ivhO=Fim0#^rKctpyBs<Z΢ %SciT팂 ɂֳ'3u6k:|ҙ /6ݻ&QOZL{N$V$̽¦9{S; -7$w,tۢ>C-dRV(e}yy=xOkaO D8-j-eINz*2mU2=U]k>}Z Ќˊ=HFy?{*)Dobwѵ{A+ l*@q9usuftj^^'xm0 aH# A:˂LaKl5 -A)oTNJZ S۴u싾aSMƓȭV-KC"EftGfix,O10[%:+;EI=ۥw3CU2.σor-ΝԵO']E۟x]LKq@}:O:VخXvJkilXzr }9ę'3)v`x6'7X' x1$j9aGWQ]&Oh@%Q553-D`f?li|H$.W_2#gl/v @R ~'mpud 00 rho63̇RQE;c{5Wͧ"^d G PR78DjSkDr;^^%{*]?ҮKPCf@SUg Q~O^$ iHA&;yѡ$kjۚϪLK@Ok8c+Ka:T1Oosvm͇7Ȟojnf ߺG@O :|bVjaok0Ͱx< (WFsj Dga-ΖlAd':[jxS;FYVJ5μQV:qJrbӄoiOG%WflY7Wf P,nZD,MWAf6xpg:hU{y4AdDIFp[<&2[CܗȿiQEhVWTqf=FCε dsnACpfU#P92m8aښYηOӷ*&{uОkvY-*Ϟ*޽%03y7WPWӬ^{#[{Q[I62v}Cvɰ4VjgUJՎ T У3Go{/XřR=R&d?a"I*m[Ew,KdXsWNr (lvLXRkBhR#I/% .dwbm=SV$/=}ݝV!ѣ׀Ie`4@YOg0mr>k 'k6N5OB+*P8XRm^FŢ% ^Z?lv)NN6j&w;㥽|0Ƅ?jJ? 6gE8*(NJح)oFLy"1ܜe:XJ >"5R#rHXO)md(Re:Kb^_;b^دWKzCb^ bWMXz

荷马是一个咋样的人
荷马是一个咋样的人

荷马是一个咋样的人
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古代作家如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较晚的修昔底德,公元前 4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肯定这两部史诗是荷马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已遗失的古代史诗,也曾有人说是他的作品,但那些大概是后人的拟作.有一篇已经失传的讽刺诗和一篇现存的《蛙鼠之战》,据说也是荷马写的,但前者只有亚里士多德一个人的话作为根据,后者则已证明为公元前 4世纪的一篇拟作.还有一些献给天神的颂歌,传说也出于荷马之手;实际上是古代吟诵史诗的职业乐师所用的引子,是较晚时代别的诗人写成的.
关于荷马的时代异说颇多.古代曾有一篇 《荷马传》流传下来,那是纪元前后的人根据传说杜撰的,不能当作可靠的史料.最早关于荷马的记载,见于残?E

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古代作家如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较晚的修昔底德,公元前 4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肯定这两部史诗是荷马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已遗失的古代史诗,也曾有人说是他的作品,但那些大概是后人的拟作。有一篇已经失传的讽刺诗和一篇现存的《蛙鼠之战》,据说也是荷马写的,但前者只有亚里士多德一个人的话作为根据,后者则已证明为公元前 4世纪的一...

全部展开

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古代作家如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较晚的修昔底德,公元前 4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肯定这两部史诗是荷马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已遗失的古代史诗,也曾有人说是他的作品,但那些大概是后人的拟作。有一篇已经失传的讽刺诗和一篇现存的《蛙鼠之战》,据说也是荷马写的,但前者只有亚里士多德一个人的话作为根据,后者则已证明为公元前 4世纪的一篇拟作。还有一些献给天神的颂歌,传说也出于荷马之手;实际上是古代吟诵史诗的职业乐师所用的引子,是较晚时代别的诗人写成的。
关于荷马的时代异说颇多。 古代曾有一篇 《荷马传》流传下来,那是纪元前后的人根据传说杜撰的,不能当作可靠的史料。最早关于荷马的记载,见于残存的公元前 6世纪克塞诺芬尼的讽刺诗,但是根据希腊地方志家鲍萨尼阿斯的记载,在公元前 7世纪初的诗人卡利诺斯的诗篇里已经有关于荷马的记载,所以荷马这个名字早在公元前8、7世纪已经为人所共知。希腊历史家泰奥彭波斯说荷马生于公元前 686年,这年代似乎晚了一点。另一个古代传说是荷马生于公元前1159年,就是说公元前12世纪中叶,这个说法似乎又太早了一点。古代可能有过这一位诗人,其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一般认为他可能生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说法也不一致;有十几处地方,古代都说是他的出生地。有人说他是雅典一带的人,有人说是希腊北部,有人说是在希腊东部靠近小亚细亚一带;这些说法以东方说较为普遍,也较为可信。多数古代记载说他是希俄斯岛人,或生在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这两处都在爱琴海东边。
关于荷马这个名字,西方学者们也有过不少考证:有人说这个字是"人质"的意思,就是说荷马大概本是俘虏出身;也有人说这个名字含有"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荷马这个名字是附会出来的,因为史诗原来是许多散篇传说组合而成。实际上这些都是猜测。古代传说又说荷马是个盲乐师,这倒是颇为可能的。古代的职业乐师往往是盲人,荷马也许就是这样一位专业艺人。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长达万行以上;《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两部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开始时只是根据古代传说编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下来的零散篇章,荷马如有其人,大概就是最后把这两部史诗初步定型的职业乐师。在公元前 6世纪以前,这两部史诗还没有写下来的定本。根据罗马著名散文家西塞罗所说,公元前 6世纪中叶在当时雅典执政者庇士特拉妥的领导下,学者们曾编订过荷马史诗;古代也有其他学者认为这是他的儿子希帕尔科斯执政时的事。而从公元前5世纪起,每逢雅典4年庆祝一次的重要节日,都有朗诵荷马史诗的文艺节目。从这制度实行之后,史诗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基本上固定下来了。只是当时朗诵史诗的艺人,或根据自己的"话本",或凭记忆,有时在文字上和行数上可能有些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史诗的若干抄本在某些地方有些繁简不同是可以理解的。关于荷马究竟有无其人,两部史诗是否都是同一位诗人的作品,近两百年来一直是西方研究荷马的学者热烈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两部史诗在内容描写上有些不同,好象不是同一时代的人的作品,也有人认为两部史诗文字风格上相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现在多数西方学者认为这两部史诗是荷马的作品,荷马还是确有其人。当然,荷马也是根据口头流传的篇章整理而成的;如果没有长期的传说积累,荷马也创作不出这样两部伟大的古代史诗。
今天所能看到的荷马史诗的旧抄本,最早约在公元10世纪左右。两部史诗都保存了不少手抄本,但是内容都相同,它们所根据的都是公元前3、2世纪间亚历山大城的几位学者的校订本。史诗手抄本还有不少残缺不全的片段,其年代有的早到公元前1世纪, 内容也是完全相同。这就是说,在公元前3、2世纪间亚历山大城几位学者校订之后,史诗已经有了最后定本,此后它的内容就没有任何改动了。那时最后校订荷马史诗的学者,最著名的有三人,一是泽诺多托斯(公元前 285年左右),据说他对原诗的文字作过不少加工,内容上也凭自己的判断有所增减;现在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就是泽诺多托斯编定的。这表明他对原诗的结构作过一些重大增删,原来这两部史诗的长短大概没有这样整齐。第二个校订荷马史诗的著名学者是阿里斯托芬(公元前 195年左右),他校订史诗比较慎重,更尊重旧抄本,没有作很多主观的增删。第三个著名学者是阿里斯托芬的弟子阿里斯塔科斯(公元前160年左右),他也很尊重旧抄本,认为一切改动都要有所依据。这三位学者都是当时希腊学术中心亚历山大城著名的图书馆的主管人,有机会看到很多藏书,有很好的条件来进行校订工作。由此可见,在他们那个时代,这两部史诗还存在繁简不同的抄本,文字上也有出入。现代西方学者曾辑录了古代著作里的荷马史诗引文,共有 480多行片段,都是公元前5、4世纪的。这些引文有的与现在定本完全相同,有的大致相同,有的不见于今本。一般来说,不同的约占到一小半。古希腊许多作家,如希波克拉忒斯、埃斯库罗斯、品达罗斯、色诺芬、亚里士多德、阿里斯托芬和柏拉图都引用过荷马史诗,那些引文往往与今本不完全相同。如亚里士多德引了《奥德赛》卷 9的一段关于独目巨人的描写,文字与今本一样,但是他说那段是出自《伊利亚特》卷10,是描写一只野猪的。还有他说在《奥德赛》卷23奥德修斯对佩涅洛佩的一段话有60行,但是从现在的本子看来,这段只有33行。这些变动和内容繁简不同,说明在公元前5、4世纪通行的史诗抄本同今本还有不少差异。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从前,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有特洛伊人的一座王都名叫伊利昂,特洛伊人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当时在希腊地方的强大部族总称为阿凯亚人,有时在史诗中也称为阿尔戈斯人或达那亚人;阿凯亚人以迈锡尼的王阿伽门农为首。伊利昂城的王子帕里斯乘船到希腊,受到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但他把墨涅拉奥斯的美貌的妻子海伦骗走,带回伊利昂城。阿凯亚人非常气愤,便由墨涅拉奥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各部族的首领,共同讨伐特洛伊人。他们调集 1,000多艘船只,渡过爱琴海去攻打伊利昂城,历时 9年都没有把这座王都攻下来。到了第10年,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争夺一个在战争中掳获的女子,由于阿伽门农从阿基琉斯手里抢走了那个女俘,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斗。《伊利亚特》的故事就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那第10年里的51天的事情。由于阿凯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他们无法战胜特洛伊人,一直退到海岸边,抵挡不住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帕里斯的哥哥)的凌厉攻势。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基琉斯和解,请他参加战斗,但遭到拒绝。阿基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看到阿凯亚人将要全军覆灭,便借了阿基琉斯的盔甲去战斗,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基琉斯感到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为亡友复仇。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带走。伊利昂的老王(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到阿基琉斯的营帐去赎取赫克托尔的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伊利亚特》这部围绕伊利昂城的战斗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
《伊利亚特》只写到赫克托尔的死为止,可是据《奥德赛》和古代希腊的其他作品的描写,围绕伊利昂城的战争还继续打了很久。后来阿基琉斯被帕里斯用箭射死,阿凯亚人之中最勇猛的首领埃阿斯和最有智谋的首领奥德修斯争夺阿基琉斯的盔甲,奥德修斯用巧计战胜了勇力超过他的埃阿斯,使得后者气愤自杀。最后奥德修斯献计造了一只大木马,内藏伏兵,特洛伊人把木马拖进城,结果阿凯亚人里应外合,攻下了伊利昂城,结束了这场经历10年的战争。离开本国很久的阿凯亚首领们纷纷回国,奥德修斯也带着他的伙伴,乘船向他的故乡伊塔克出发。从这里就开始了以奥德修斯在海上的历险为中心的另一部史诗《奥德赛》的故事。
奥德修斯回乡的旅程很不顺利,在海上又漂泊了10年。史诗采取中途倒叙的方法,先讲天神们在奥德修斯已经在海上漂游了10年之后,决定让他返回故乡伊塔克。这时奥德修斯在家中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已经长大成人,出去打听他的长期失踪的父亲的消息。伊塔克的许多人都认为他10年不归,一定已经死去。当地的许多贵族都在追求他的妻子佩涅洛佩,佩涅洛佩百般设法拒绝他们,同时还在盼望他能生还。奥德修斯在这10年间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独目巨人吃掉了他的同伴,神女喀尔刻把他的同伴用巫术变成猪,又要把他留在海岛上;他又到了环绕大地的瀛海边缘,看到许多过去的鬼魂;躲过女妖塞壬的迷惑人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最后女神卡吕普索在留了奥德修斯好几年之后,同意让他回去。他到了菲埃克斯人的国土,向国王阿尔基诺斯重述了过去9年间的海上历险, 阿尔基诺斯派船送他回故乡。那些追求他的妻子的求婚人还占据着他的王宫,大吃大喝。奥德修斯装作乞丐,进入王宫,设法同儿子一起杀死那一伙横暴的贵族,和妻子重新团聚。
古代关于攻打伊利昂的战争和奥德修斯等神话传说还有很多,散见于古代希腊作家的著作里。而这两部史诗只选了伊利昂城战争第10年中的51天,集中叙述了阿基琉斯的愤怒这一段,和奥德修斯在海上飘游了10年之后终于回到故乡这一段,这样处理显然是一位会讲故事的古代诗人精心设计的结果。从这方面来看,古代有一位名叫荷马的天才诗人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荷马史诗一方面是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保存了远古文化的真实、自然的特色。同时表明在远古地中海东部早期这个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学曾达到相当高度的繁荣。史诗开始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又经过许多世纪的加工润色,才成为现在的定本。这种特殊优越条件是与古代爱琴海文明以及后日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几百年间奴隶制文化的繁荣分不开的。它既是古老的民间流传的史诗,又是达到高度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
古代欧亚大陆曾有过不少重要文化中心,从公元前2500年或更早,到公元前1000年初,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一带曾有过一个繁盛的早期奴隶制文化,由于亚洲西部和埃及一带很早就有了繁盛的早期奴隶制文化,以爱琴海为中心的早期文化与古代西亚和埃及文化也有不少联系。关于史诗《伊利亚特》所说阿凯亚人攻打伊利昂城的传说是有一些历史根据的。从过去一世纪间西方考古学家的发现看来,荷马史诗中许多描写并不完全是诗人的想象。在19世纪末,德国学者施里曼曾在小亚细亚西岸的希萨里克发掘一座古城的遗址,这个古城就是古代特洛伊人的都城伊利昂。它曾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间至少被焚毁过9次, 其中第 7次被毁可能就是攻打伊利昂城战争的历史依据。有些学者曾提出一种比较可信的假设,即根据当时的航海条件和地理位置看来,这个地区控制了古代通向黑海的通商路径,而黑海又是古代西方通向东方的必经之地;为了获得东方的粮食和财富,地中海东部人民不惜一次又一次冒险渡海去攻下这个要塞。著名的寻找金羊毛的希腊神话,也反映了古代人在黑海一带航海的历史事实。
在希腊的迈锡尼地方,考古学家也曾发现古代巨大陵墓和巨石建筑的城址和石狮,陵墓里还发现死者所穿戴的华丽的服装和金银首饰,以及装在死者面上的黄金面具和精美的青铜兵器。这些发现证明有关古代迈锡尼的霸主阿伽门农的传说也是有历史根据的。20世纪初,英国学者伊文思又在克里特岛发现了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说明这里有较迈锡尼更早且更繁荣的文化。他发现了两座规模巨大的古代王宫,以及工场、库房、陵墓等,还有很多涂有精美图案的陶器、青铜雕刻和兵器,反映舞蹈和战争、狩猎等场面的彩色壁画,以及一种类似象形文字的古代文字。这里比迈锡尼更早的青铜器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3000或2000年到公元前1000多年之间。到了公元前1450年左右,在克里特岛以北发生了强烈地震,以克里特为中心的文化,在遭受这次巨大的自然灾害后一蹶不振;很可能地震使得当地的强大舰队全部毁灭。此后爱琴海的海上霸权由克里特岛一带转移到迈锡尼等地。近年来,西方考古学家还在发掘克里特岛的古文化遗址,不断有新的发现。看来,克里特岛一带曾有过灿烂的古代文化,比希腊本土为早。这里的领袖曾是地中海东部的霸主。古代希腊传说也说克里特岛曾有一个强大的君主弥诺斯,他曾建造巨大的迷宫,并使雅典等地向他纳贡;另一著名的传说认为古代海上曾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名叫阿特兰提斯,后来因违反天意,全部沉入海底。这大概也是指古代克里特岛一带遭受强大地震的历史事实。继克里特文化之后的迈锡尼文化看来也曾成为地中海东部的霸主,但到公元前1150年左右,由于一些北方部族的南移和入侵,也开始衰亡。
在荷马史诗里,许多事物的描写同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实物相符,如《奥德赛》里所说的墨涅拉奥斯的宫殿和菲埃克斯人的王阿尔基诺斯的宫殿,有各种青铜和金银装饰,美好的花园和葡萄园,宫里充满粮食、美酒和果实,随同酒宴还有各种竞技娱乐和舞蹈等,这些都可以说明荷马史诗的内容是以一些古代的历史传说为依据的。同时,有些描写又与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实物不同,例如从考古发现的壁画来看,古代克里特人都是短发,而且头发是黑色,而史诗里描写的阿凯亚人都是长发,而且头发是黄色;克里特人战斗时用的盾牌是长形,史诗里的盾牌却是圆形;克里特人穿的盔甲也与史诗所描写的不同。这些说明荷马是生在好几百年后的诗人,当时克里特-迈锡尼文化早已灭亡,所以当他描绘过去文化的繁荣景象时,也不免利用后日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他并不是当时生活的目击者。有些西方学者还曾考证史诗里许多英雄如阿基琉斯、赫克托尔等都是北方部族传说里的英雄,不一定与攻打伊利昂城的史实有关。
荷马史诗采用六音步诗行,不用尾韵,但节奏感很强。这种诗体显然是为朗诵或歌吟而创造出来的,在歌吟时,大概还弹着琴来加强其节奏效果。由于这种叙事长诗是由艺人说唱,因此常常重复不少惯用的词句,甚至整段重复,一字不改。有时有些形容词的重复使用,只是为了音节上的需要,并不一定对本文意思有多少加强。而许多重复词句的一再出现,象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又能给人一种更深的美的感受。这大概是由于古代的某些艺术手法虽然比较简陋,但有经验的说故事的诗人运用技巧非常纯熟,所以才能产生这种成功的效果。使用比喻来加强气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是荷马史诗里一个突出的艺术手法。此外荷马史诗还善于用简洁的手法描写,用寥寥数语,表达出很深的感情。
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艺术技巧或者从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最高的地位。从公元前8、7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希腊诗人摹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

收起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荷马史诗被称为欧洲文学的老祖宗,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三千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这两部史诗,单就研究...

全部展开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荷马史诗被称为欧洲文学的老祖宗,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三千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这两部史诗,单就研究结果印成的书,就可以自成一个小图书馆。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这些短歌的流传过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这次战争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经过荷马的整理,至公元前8世纪和7世纪,逐渐定型成为一部宏大的战争传说,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到公元前3世纪和2世纪,又经亚里山大里亚学者编订,各部为24卷。这部书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掺杂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在古希腊各地广为传诵。许许多多游荡于希腊世界的说唱艺人、游咏诗人都乐此不疲,从而使之代代相传,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两部光辉诗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取材于此。
历史上究竟有无荷马这个人?这两部史诗真是他写的吗?这些问题在西方学术界争论已久。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都肯定荷马是两部史诗的作者,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仍然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一位远古的伟大诗人。
然而,也是在18世纪初年,法国僧正多比雍与维柯则率先发难。他们认为,此前人们一直笃信不疑的荷马并不存在,他只不过是希腊各族说唱艺人的总代表,而不是一个人,两部史诗前后相隔数百年,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之作。这一新的观点,可谓石破天惊,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荷马问题”骤起。
1795年,德国学者沃尔夫沿着这一思路对史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而断言,史诗的每一部分都曾作为独立的诗歌由歌手们演唱,后经多次整理加工,它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后来,沃尔夫的同胞拉赫曼更为明确地阐述了他的观点,从而形成了“短歌说”。
与之相对立的是以德国学者尼奇为代表的“统一说”。此说实质上是对有关荷马的传统看法的复活。他认为,荷马确有其人,他生活的年代当不晚于公元前九世纪。他认为荷马运用古代民间诗歌的材料,并重新作了加工、整理,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
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古代作家如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较晚的修昔底德,公元前 4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肯定这两部史诗是荷马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已遗失的古代史诗,也曾有人说是他的作品,但那些大概是后人的拟作。有一篇已经失传的讽刺诗和一篇现存的《蛙鼠之战》,据说也是荷马写的,但前者只有亚里士多德一个人的话作为根据,后者则已证明为公元前 4世纪的一篇拟作。还有一些献给天神的颂歌,传说也出于荷马之手;实际上是古代吟诵史诗的职业乐师所用的引子,是较晚时代别的诗人写成的。
关于荷马的时代异说颇多。 古代曾有一篇《荷马传》流传下来,那是纪元前后的人根据传说杜撰的,不能当作可靠的史料。最早关于荷马的记载,见于残存的公元前 6世纪克塞诺芬尼的讽刺诗,但是根据希腊地方志家鲍萨尼阿斯的记载,在公元前 7世纪初的诗人卡利诺斯的诗篇里已经有关于荷马的记载,所以荷马这个名字早在公元前8、7世纪已经为人所共知。希腊历史家泰奥彭波斯说荷马生于公元前 686年,这年代似乎晚了一点。另一个古代传说是荷马生于公元前1159年,就是说公元前12世纪中叶,这个说法似乎又太早了一点。古代可能有过这一位诗人,其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一般认为他可能生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说法也不一致;有十几处地方,古代都说是他的出生地。有人说他是雅典一带的人,有人说是希腊北部,有人说是在希腊东部靠近小亚细亚一带;这些说法以东方说较为普遍,也较为可信。多数古代记载说他是希俄斯岛人,或生在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这两处都在爱琴海东边。
关于荷马这个名字,西方学者们也有过不少考证:有人说这个字是"人质"的意思,就是说荷马大概本是俘虏出身;也有人说这个名字含有"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荷马这个名字是附会出来的,因为史诗原来是许多散篇传说组合而成。实际上这些都是猜测。古代传说又说荷马是个盲乐师,这倒是颇为可能的。古代的职业乐师往往是盲人,荷马也许就是这样一位专业艺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