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虞姬为什么死.回答请具体一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19:03:01
谁知道虞姬为什么死.回答请具体一点.
谁知道虞姬为什么死.
回答请具体一点.
谁知道虞姬为什么死.回答请具体一点.
-.-
项羽:虞姬,现在来不及逃了,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自刎;第二,被后面赶来的八十万人马轮jian,你选择吧~
虞姬:大王…我…我选择被八十万人马轮jian!
项羽:啊?虞姬啊,你可要听清楚,是八十万“人马”——不光有人,还有马呐!
虞姬:我自杀!
-------------
按照最简易的说法,虞姬之死,是“从一而终”.当霸王穷途末路,唤她一起杀出重围的时候,她既不想拖累他,也不愿弃他而去另投明主,于是自刎,表明自己对项王忠贞不二.
坊间流传的戏曲沿袭了这一种看法,从诸唱词中可见一斑——
1.
项羽(转对虞姬,白)——妃子,快随孤杀出重围!
虞姬 ( 虞姬(白)——大王啊,此番出战,倘能闯出重围,请退往江东,再图复兴楚国,拯救黎民.妾妃若是同行,岂不牵累大王杀敌?也罢!愿以君王腰间宝剑,自刎于君前.
项羽(急问)——怎么!
虞姬(白)——免你牵挂.
2.
项羽:(白)且住呀!敌人攻打甚急,孤不出马,岂非怯战?此去必当战死沙场,再不能与妃子相见了.
虞姬:(白)大王此去,倘有不利,且退往江东,徐图后举,勿以妾为念也.
项羽:(白)哎呀,妃子啊!此番交战,必须要轻车简从,方能杀出重围,看来不能与妃子同行,这、这、这便怎么处?哦呵,有了!刘邦与孤旧友,你不如随了他去,也免得孤此去悬心.
虞姬:(白)大王啊!自古道: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王欲图大事岂可顾一妇人?也罢!愿乞君王,三尺宝剑,自刎君前,喂呀!以报深恩也!
项羽:(白)妃子,你、你、你、你不可寻此短见.
后一段唱词中,霸王更是暗藏讽刺.于是虞姬的心荒凉了下去,十年恩爱两茫茫,到头来他竟信不过她!也许她对他来说,不过是众多“妾妃”之中比较投契的一个,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她又有什么权利要求他相信?
她委屈,然而她更为霸王感到深深的悲哀——他信不过她不要紧,却不该连他自己的感情也一并否定了去.——但是她终于微笑了,因为她知道,最后的结果会令他相信的.
他对她的“深恩”,也许曾经对很多女子施加过,连霸王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是她,却不能忘记.她一定要当着他的面证明给他看,虽然她对结局已经不再关心.
——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从一而终”可以解释.
1937年,张爱玲创作了小说《霸王别姬》,提出她对虞姬之死的进一步理解——
十余年来,她以他的壮志为她的壮志,她以他的胜利为她的胜利,他的痛苦为她的痛苦.然而,每逢他睡了,她独自掌了蜡烛出来巡营的时候,她开始想起她个人的事来了.她怀疑她这样生存在世界上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他活着,为了他的壮志而活着.他知道怎样运用他的佩刀,他的长矛,和他的江东子弟去获得他的皇冕.然而她呢?她仅仅是他的高吭的英
雄的呼啸的一个微弱的回声,渐渐轻下去,轻下去,终于死寂了.如果他的壮志成功的话——
……
——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她将穿上宫妆,整日关在昭华殿的阴沉古黯的房子里,领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里面的寂寞.她要老了,于是他厌倦了她,于是其他的数不清的灿烂的流星飞进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绝了她十余年来沐浴着的阳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辉,她成了一个被蚀的明月,阴暗、忧愁、郁结,发狂.当她结束了她这为了他而活着的生命的时候,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淑贵妃”或“贤穆贵妃”
的谥号,一只锦绣装裹的沉香木棺椁,和三四个殉葬的奴隶.这就是她的生命的冠冕.
……
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他听见她在说一句他所不懂的话:“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
这一看法偏重于女性个人意识的萌芽——虞姬对自己的价值感到迷茫,霸王的这一战,成与败,对她来说均是绝望,她潜意识里的苍凉,并非出自对战败的惊恐;而是在于,胜,又如何?所以她宁可戏剧性地死去,能死在霸王的怀里,未尝不是最大的光荣.死亡是永远的高潮,她以一个苍凉的手势向心爱的人作别,也许项王会因此而记取她一辈子也未可知.——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张爱玲不到17岁.
接下来让我这个22岁的老鬼也来大言不惭地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虞姬了解霸王,因了解而绝望.霸王的软弱,比比四面楚歌更教她绝望.像李碧华所写的——“霸王也无技可施了,为什么她还要苦苦坚持?虞姬抚慰霸王,谁来抚慰虞姬?”
虞姬不能眼看着她挚爱的男人像个小孩子一样慌乱、惊恐、手足无措,她不想让他落入更不堪的境地,所以她宁为玉碎.
霸王对她说——“妃子!不可寻此短见啊!”
她只是微笑.
短见?那么他还有更好的选择么?也许他想诈降,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东山再起?——过个十年、二十年,没有下文,诈降就真的成了投降.她了解他,她知道他们都等不到这一天了.
那么现在这样不是很好么?她可以从一而终,表明心迹,他也可以誓死不屈,表明立场.双双玉碎,没有人目睹他们最后的不安……美人亡于君侧,霸王战死疆场,本来就是二人最光荣最圆满的收场.
虞姬的自刎,是对霸王的一种死亡暗示,她杀死自己的同时也为霸王选择了结局.她是了解霸王的,她知道他无力东山再起,但他始终是性情中人,她死了,他也不会苟活,这个生死之约,他一定不会背弃.
果然,乌江之滨,霸王践约,成就一代佳话.千百年后南宋词人李清照还在为他的慷慨成仁感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假如当年不是虞姬先死了,项王会不会舍得舍身成仁?
我怀疑.
那么,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ZGR曾经谈起他对蝶衣的死的理解,他认为有三个原因——
1. 蝶衣执着于“从一而终”,在戏台上演了一辈子的虞姬,最后又选择了和她一样的收梢,以他自己的生命续写她的故事,完成虞姬的传奇.
2. 蝶衣性子直,一定要在他的霸王面前表明心迹.
3. 蝶衣担心年华老去,前途无望,选择在人生最光辉的一刻死去.
一是执着,二是证明,三是绝望.——霸王不懂得的,虞姬自有领会;小楼不懂得的,蝶衣自有领会;观众不懂得的,演员自有领会——难怪他演得好,他是用脑子去演的.虽然我们常常只是用心在看.
幼年的蝶衣只是被虞姬的“从一而终”的执着打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和感情的屡遭挫折,他从虞姬身上能够体悟到的相似之处越来越多,委屈、凄惶、苍凉、绝望……而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坚执,柔如丝萝,却又是如此地亮烈难犯.——正如他的名字:“蝶衣”,经历了艰难的破茧而出,虽然脆弱,然而坚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