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出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的言论.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知己知彼,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21:54:24
1.填出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的言论.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知己知彼,百
x}r3KrޫrChA3(jIC/ _vk3xNő9}N2*{y|m&cr{΋etMv?vsLK$ˈK%^z'u$cW"nwjǽ+F6ы ݩ>.K&.fWK o]O7HO3!Hb\ :mxr~͚͛N}*umF}4'÷??9Ӧ).h?hBUۢ}an!b syu7z;4c+s|NjG3,}ظsƳas2E{J6㱹;t+ twӹ0coh[Iȿt7֗5VnN1΅'̼6}ڃ[iBqwho8K3zs?1m39oSμaJ,6`N4ڮ #&t3~`#u)f"~oWW|PSSt]+W0r$bG3vy.^ֺIֹd]Y Rel[]sGl7Ȏˋ#Ӽ~(u=6$m9vXL^ 3s43~63UmkUG0;vymJ?*`ZԾ߫ǬΟo{W~I6)kTN`*︱t`_7s/V1ɆI-ܫP3i73WuE f3{ZpL (I9Vu:1)mC[,O,/u(v ӪlG:WK)M'B+W{O}l;l{WUW!Yei]hi:=l}}3'ΞwƔ2R֮lVxQYa%uPO-:i+5ދ w|jۿ3 y)mcI6{7wwnو" 3.S0 &?R`E>>X}SWZYL❭BoY6a&CabIȥmFv&9YI&` drx"Ds[≹xCnmۜ6Qe J WmFWz̫8f]dʻÞavF@mn` 0/hxT9{LNaaa@M5.xZ9$4M/eV+㲨[Fpv#8y%vfy9/A3(?t u}&eم/`HOdy[G OQ)j`zEڦeܰ'ճ\\"v2)Gor./iƶn F: sǂ0%̆=sc0ݴB#0Wo]nl c_<{^Ch?mC:2>^M9nZhf~Ҥ#yQ7r;?qS#:08S C[p D;'CEw'/JNI~;~%M*T/hP0`WT "f l(Z7͟b-LIL uzƞE)aަ'NzHXuHI(Q!=_IitaM_6w) !NӬ휠c`Nhđ׻@ƱϷcB*AOQI):vK`DW.f\5#l &{!}TeiPַI^+Xm@?q;_y9>H;ums.t+wIiFzNnhf60l$Rl9&ZLZ22-idgU[S0g=7S[QiȎ.coBo iĞ`K?`3_n7ׂB 4TsOxxM=pvl.Ba9fbc@:m?W]`ÉW8] Moqj3ft.8%ԩ(*N?Hn!6`SF7[tCD9D+$@֬$*(h.'z!+)̱5hm(o1k0UaHBhLdhz.m]B*6sT TR(x*PKV ,qsK  tz!,P~g׶$ x;ђUba8F!~7s8Wmtԋ"X6NEЯm#dĄz=N5zRh g4 @!32/[<ݳ҃tu@,nbƯfB6tπ!L>(a,E Κ{x DzntBAp=kxbOI@i f5 NX jʍ?GPPE5c+?_*yE@јk~2_^t/ATe-M5d`04WOSk;0wwshw{.Sɤ2vvFO22+x ê OUZNg֣^87(O{kjP/g'l& >Z?(Ԫ(Diڌ*vqO27ҟOs/W`Ѽž){K51"i~*$KiŐ~Á;e%V3vU!a%*BLF 17+F_&QnT@dm/r,B'&k'?7d{C|JYdU P P :NPK\.j9vp5 ']ǥn`ydEh( 3.$7Nzi),h^W`st 5O<۳3W:/ B4N3*@k;ߴY<(i(6VjzÎZGdy[|ĔW$(x)M3M})]߻}:/7P㍯:m.19S1]{0 ct'هt&`܎D9Q%B'(548_a;dL NIގ*fHr;$ }**"Ԅ)F4pT)/Httšôa#}bi~ z) /# bcsNG[;޼ n3 n]4ݕ=frTw͛ަJȗ'FCyKrt! +KdB-F[7q&^. 9pErZ/0wr1{ռwP3Π"?IfUAwzGRJ "HW{:B*UV< "J[WXMJ3M|9;F5G}3`LƇ(.8cW[ A=I7")Od`138umݭᨬ6e.0zde; 7TC 7Y^+ȍ0ۘnˈ{ {Yg\=oh\`a!T>eDWv39./ΧiLL,Qf"tENLu |ǚ꜆-Y`vamTۯNXu 4q\S蠴d*p/c0KL?c unL Q02x4K:9ڸOD(L)Z$ngmMh Yfpߨa}.M\ko\Nv͸bpFp57j@p#ˌ!K6>k2A"P KzJNS@}y<9܇!tAE<Q2:{"ppbr]F!z \9zjoJz Rd&rnޝ;qL740\cb?fyձCTu=HbzNYIT+_2Tyqcqe/!mmL#VWjLmgvX+>9T{ys3  p9,@;72m"oC(B 3%ѣn]YnJ4ۭcf:v&AvCw:iR6A޲-PlovL77#4Ź9NJvH.ɛ6mn6C~n?NBI7zY0]OC3HIl:tgE=zw=G b(t9j,veirI9v'@j#(?,ҚN:KkC(m9aTmoE:sNlX^̗^8E^xXaIČS= ' olW##T[SsZ > s{UcH oR8u,561|6Z ($;w2pH9N=xo On _OHMg7tsi4o:< ԟkj)Ta6psA=S* e>Xٙs9l;P#P|"o3sykL[EaU.rJ7N X!`B3'W]%mpԌ'[CUګ Ⱥ=HG {R~.z?@3k#B :w?[ ]4<3]i> )zk8]`7i0uJc1a&{DހҰCeh$NZopgX Aq*(JO]K,|%*gk@zBG)eA>=u_38,%&u04*w J2A׸л' p;/Y@L}0 u֘+)PvZo'Wr `t^}%`>^<%ϼwNN $5F0fp:!A`pTQǒ Rp,>\}m0 p:cmO0?XVUlyuc;8juT+3: E;LbA͎t(ZFX`{=}FviE>-.pӓx΍,|E¦|a2 |Rͮn?YT!ɠ<ϊdJzLU2%/6! ~B%R-EE~AΏ %-\}p|?F"w4ğA -E^CMEE1$~vL]7k]t.qFr2@J%zakJfb5O-tQ!*ꍘ$GےXH᭵k4G[;0me=Qkc `VȚ5npÊC1GG+^S'^u6O#w#N#Lʶ(0ɝ+>CxU9S^Hȝ6 QB K:`݌P٤fG->@t@Y-VqqwkH%0DCf|K#'uwhhvlY̅ lڠףp/tE+r΋I]Xn" =}PYz\N¡!caLK& ^!E$09Wni754QMdHCrr'#Iː:.bwTVnZAơit|l: D䨍JZ*/8@ 1ʑt1Bu4H$$zv])x")S5G>qs5IE?LN9x2)on4g}C?>:xؼJ敿y͜>iQ/|BD/㦹&[W&zb2fuaMѝim5#hr2}d;9qVgY%n'SLt`0/)g|ktG s: Y0uLy J־Wဲ$P;6<^w4ڣO3gdzfFZcf-ubr9m19ߤ*y}?'X#Ɏ)7gC~¦oWy0wV.&_I G#Ca1gM40 S֩)#cpcN܏wnދCqlqhC.hPjfwK=9>߻)ޕ;rlw].hr1>;s?.{r+{mm6lA:D~zL,WJoAj")Rȇr;ȷrM_2w:&1at,UF-1_/Cj)fܼ{֩\1R`7yx^egslMOɣeqi]hퟱ4FG@4Ͻ ?$}Bc kX .2\W4dx)I aCSĆêrOh׭x13]Q+0ZW+w1_oguw$MS"1ovH| ,! Kz/~ aNPW%0J6^owU4MLvEazpu{9N8@K;`6y~ ;<`U H' ]v7(FW8b)ٗ}!vTR-&Ff)io>]y#3tbd\Igd'qCoᥣ#0^ qi JP+˘uz5׼OVX[0S'^QmCYE0 6 o;.J=2ʌJ[(/`2 )V'4ÕQEŔV7TUf\xUH*eG?zAR.F_x`~set( `]_󚩤.^1g PљMZ#=̟!9LK4qk.倆ӈ)J U$螱Ӌ3S: CJ~gV?vQ!$b!OsƆ!R%ז,^Hzia[,B-9EVJƙ(Ʊn>-x3be֦Dt03w6rw/Y `_.*6ٓu=2Y#{z K|Q29PSo Ö02/OyQ~ $QJe.MFէ_}R51kzoN˼}d<5XThCm PzH vƤLEB)LaCc L1ƙGσI4jw* { L [|"%sj Da*7Ӧg;k+ (_g8wiIÃ{V扟JU҈3l;[ԑ vS-)9uŽnxnTVO9 E?&[ װiUW+H 4}/xM@CS#?&&^iA6CJuN$=0;g"e9:t/2S[!/g&O[W"4=zsz)~<8c=SĆ5 ?W3W/iocxyH ӮbJ E0PH^('򒐚'Zx.r6TڼD7Nc?2$ոT0m YEA{@uA,En&cb3Ĵ@$ل.RxP@J{&7`jj r _*9׽b%cFv4_j##)bQjPgO.d 1YΛDAS)6ZU0 8!H'=e* đzix4pGKbвAe^(BnŔ5*)hM=6?~NfaWz/Bt[<77eiR޼!MaHv x (eso -̼jn~&#RMkzƉyw Y8h&8wpπMpzz {I cu.mDݩǟ>ij5l 2ky [?ԴX51j៷ 

1.填出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的言论.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知己知彼,百
1.填出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的言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 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这首词歌三国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是谁?请谈谈他的经典故事.
2.你还知道其他三国时期的人物吗?请举例至少五位.
3.任选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写一写关于它的由来和风俗.
4.现在中国流行一些“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你对此有何看法.
就算只会一题也可以.

1.填出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的言论.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知己知彼,百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儒家)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墨家)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家)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家)
1.这首词歌三国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是谁?请谈谈他的经典故事.
答:他是周瑜,他曾经与诸葛亮帮助孙刘联军击破为了抢夺小乔而来的曹操,史称“赤壁之战”.
2.你还知道其他三国时期的人物吗?请举例至少五位.
答:曹操、夏侯敦、夏侯渊、张辽、徐晃、曹仁、曹丕、曹植、孔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威严、黄忠、刘禅、李严、诸葛亮、孙坚、孙策、孙权、张昭、程普、黄盖等等.
3.任选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写一写关于它的由来和风俗.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春节的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至于
互相拜年宴请,则起自汉初,对此《通典》有所记载.
历代春节食俗
※东汉时期,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据崔提《四民月令》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南朝时期,春节阖家互相拜贺、饮宴,并开展娱乐活动.据粱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钦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还有画鸡、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游戏.
※唐宋元明清时期春节食俗中的礼仪成分逐渐加重.据南宋吴自收《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酒肉异常丰盛.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日岁假,凡五日而毕.”至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味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日新禧纳福”,对于前来拜年春,“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谓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车马喧阗,追欢竟日,可谓极一时之胜也矣”.
春节各地食俗
汉族的春节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九、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
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除夕的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春节忌讳(仅共参考,并非宣传迷信)
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地方在过春节时有诸多禁忌,主要为了保平安,在来年事事顺心,万事如意.由初一至初十的禁忌有:
初一:鸡日,旧时在元旦贴画鸡辟邪祈福(鸡谐音吉ji) .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初四:猪日,祭财神.
初五:牛日,"破五",可打破诸多禁忌:"送穷五"初一至初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财气,初 五的垃圾视为穷土,倒掉就送穷出门.
初六:马日,送神的日子,把除夕送来的财神纸马烧掉,店开始复业.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烟花,启烟火的习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谷日,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庙往往在这天设坛祭星 .
初九:天爷生日,玉皇大帝诞辰,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初十:石头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叫石不动,甚至烧香祭拜石具.
4.现在中国流行一些“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这种现象是积极的,可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结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儒家)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儒家 )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不知 )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家)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兵家)
1.这首词歌三国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是谁?请谈谈他的经典故事。 周瑜,火烧赤壁
2.你还知道其他三国时期的人物吗?请举例至少五位。
...

全部展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儒家)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儒家 )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不知 )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家)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兵家)
1.这首词歌三国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是谁?请谈谈他的经典故事。 周瑜,火烧赤壁
2.你还知道其他三国时期的人物吗?请举例至少五位。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魏延,张苞,关兴,姜维,马超,马岱,庞德,吕布,张辽,臧霸,徐庶,庞统,刘表,蔡瑁,王桀,张颌,于禁,袁绍,高览,李典,乐进,曹洪,徐晃,孙坚,孙策,丁奉等等
3.任选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写一写关于它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纪念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4.现在中国流行一些“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你对此有何看法。
我认为,对西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看问题。

收起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孟子 )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墨子 )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

1.儒家、儒家、墨家、道家、兵家
2.周瑜;赤壁之战
3.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徐庶、马超
4.春节
由来: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既天子位,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也叫春节。
习俗: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爆竹、吃年夜饭、接神、祭祖、送财神
5.流行“洋节”,...

全部展开

1.儒家、儒家、墨家、道家、兵家
2.周瑜;赤壁之战
3.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徐庶、马超
4.春节
由来: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既天子位,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也叫春节。
习俗: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守岁、放爆竹、吃年夜饭、接神、祭祖、送财神
5.流行“洋节”,充分说明了中国与世界正在接轨,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表现。但是一昧地流行过“洋节”,而忽略了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过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再去过“洋节”。

收起

2)周瑜
火烧赤壁 曲有误 周郎顾
典韦 曹丕 鲁肃 孙策 曹昂

填出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的言论,这些格言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其积极意义吗? 1.填出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的言论.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亲.( )3.视人之身,若是其身.(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知己知彼,百 填出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言论,这些格言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其积极意义吗?请任选一则格言加以分析.(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填出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言论,这些格言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其积极意义吗?请任选一题假意分析其积极意义(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言论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视人之身,若视其身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请问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哪家的言论?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任选一句加以分析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其积极意义吗? 下列格言分别出自诸子百家谁之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鬼谷子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了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1.填格言 下列哪一部诸子百家的作品自己美参与?A《孟子》 B《墨子》 C《庄子》 下列哪一部诸子百家的作品自己没有参与?a 孟子 b 墨子 c庄子 下列哪一部诸子百家的作品自己没有参与?a 《孟子》 b 《墨子》 c《庄子》 材料表明的商鞅的什么思想?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相似? 材料表明的商鞅的什么思想?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相似? 列子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该学派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一朝代,他采用了诸子百家中的那一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