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6 15:38:09
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
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
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
人生是由过去、现在、未来组成的过程.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只有“现在”是实在的、可以管理的,其它都是虚化.过去已经转化为现在,因此过去是虚化;未来只是预测和梦想,其本质上也是虚幻和虚化.如果以牺牲现在为代价,或沉迷于过去,或梦幻着未来,这都是缺乏智慧的表现.这种过度的执着和痴迷常常会导致逃避矛盾、脱离现实.因此,不要执迷于过去,也不要专注于未来,对于“我”而言,只有“现在”!
“现在”是由目标合理性程度、方法可行性程度、组织(执行)有效性程度、现实条件的可允许程度构成的行为机制.通过“现在”这个立足点,实现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过程控制.
在分析和诊断文化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病毒”干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导致价值迷失.其表现方式就是虚化“现在”,其文化误导在于,要么痴迷于过去,要么立足于未来.或许,他们觉得只有目标才具有价值.而事实上,恰恰是现在的手段和方法决定了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恰恰是对现在的过程控制决定了未来的样式.有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即使出现偶然变异,其过程本身也构成另一种因果关系.因此,一切目标的实现都隐藏在过程中,而把握过程的关键就是现在!
我回信说:一种想法,如果能够在逻辑上讲得通,就能够发展成为一套理论;而一种想法或者一套理论要转化为实践,则不仅仅在于逻辑上的必然,而在于满足实践的现实条件,即不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也包括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环境.
理论的奥妙在于“知”,实践的奥妙在于“力”.理论有理论的价值,因为它发现了一种逻辑和必然,但是理论价值不能替代实践价值.理论属于思想范畴,其价值在于指明方法和方向;实践属于运用范畴,除了满足必要的资源条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操作程序,形成严格的过程控制.从创造力的角度上,仅仅只有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掌握系统的操作技术.如果分不清理论与技术的关系,或者把思想理论与操作技术混为一谈,就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其实,我不止一次谈到理论、技术、操作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说:
第一步:理论化——简单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复杂的道理,复杂的道理往往借用了简单的形式.在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行动之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利于思考.通过理论将简单的问题系统化,其目的是便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使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第二步:技术化——通过着力点,根据现实的相对性条件,把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条理化、流程化、标准化,计量化.一旦进入实质性的实施过程,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利于行动.
第三步:艺术化——选择好实践的角度、力度、适度、量度,在操作过程中将技术标准与主体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在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的三维结构中,达到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
在这里,理论是一门哲学,技术是一门科学,操作是一门艺术,能够将它们融会贯通的,就是文化诊断学要培养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我们必须清楚,理论可以不受现实的资源限制而成为理论.然而,实践的立足点必须是“现在”,并且伴随着资源配置和过程控制,它是目标合理性程度、方法可行性程度、组织(实施)有效性程度、资源配置科学性程度的有机统一.
有很多这样的读者,仅仅只在互联网上看过我的几篇文章,就对文化诊断学做断章取义的解释.其实,我大量的关于文化诊断学技术方面的文章并没有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因为是技术性的文章,所以不适合公开发表.这并不是因为我思想保守,而是因为现在的剽窃者太猖狂.就在前两天,我们发现广东的某家商会把我的《企业文化新视野》等一系列文章抄袭过去,除了改变了作者的姓名之外,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修改.网络上的抄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由于技术比理论更容易遭到剽窃,面对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
如果没有掌握时空扫描技术的奥妙,或者没有理解制衡关系式的分析方法;如果不懂得价值思维方法论的奥妙,或者缺乏必要的应变思维能力;如果事实判断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实践判断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您就很难将文化诊断学的思考力理论转化为操作技术,进而产生实践成效.理论学习固然很重要,但这只是基本前提,掌握系统的操作技术以及实践过程中对角度、力度、适度、量度的把握能力尤为重要.理论需要有哲学高度,技术需要有科学深度,操作需要有艺术角度,能否将它们统一起来,就在于过程分析和过程控制.为此,《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将培养您的哲学思维能力,帮助您提高思考力水平和改善思维方式;《文化诊断学行动力专辑》将指导您进行过程分析和对着力点的把握,提升您对过程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