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古诗文翻译1.李白的将进酒(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鱼儿同销万古愁)2.荀况的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3.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O(∩_∩)O谢谢要古诗文翻译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13:19:19
3首古诗文翻译1.李白的将进酒(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鱼儿同销万古愁)2.荀况的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3.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O(∩_∩)O谢谢要古诗文翻译不
x[Yn+Iv݊l[ZB/0 {F)NIR$'Q QDq䰗ȯڂωHR{U 7?*>23;{?uQ(ZֳSNcS ۠ӌڷů; UQ=&B/%uANb396"WY*S_7b\d>8^#LTZb\鯛&``Qv|o(o)>܄b?L`e+g]U<-ig_?YM{{H|E~kk9%m}~b7_+˟~n%-/DgޒwMuiW1|TA 쩜:{%#ߩ%&U[]A9e_/u/lC&+*S6xrˆl*v:*@OaNLgiJ\t!0$oO-QLrܫbK4 $(Arb2 r-|kg,J͞á޵[K*r ;qNGoU1xZjn +o,qŦE vĞ`ʅ>}UfDRΒV.Zd;NF/nJa+ᜫŻ6#Sj-fr&2E8/J/2>ӑ!턍 3X mm3+y 4=FG^=:W!LQ\j S߉ X] (U-)G̊Ls0Ogp#"W 9X {!.?«'nza Q2z="Ҩҁ&2`V;bN3H;Tgy@֔ ]=z|,a}A9Ee1hxXcr#f3 0 cb"aa\]uSQj2{*b!hmcbPZ`ޠmXyvߵčʸsn_K⏰[NZX0ޠy'x?v@Gx6}s)dEؿ{I͟r 㫘Ltdb9\ۯ*qn 8i([BG`xKU^q$+̮A9x(]0NCG?i x(_S>  <103քĎAjj:*B!H%&Ot/@F.+l:/T9 r(j5nT3v뻁RK0>N_BK JK]F;rA kccAt0Q X}7w#KEa];Y1!ޘX/ }F?l!pu :vW&r~vg.k1.ZvW }K5~֛`bibPrOE{Mڲ1/uWw? D6 v[m;xnH*lw CV#xyRUb(ge5_<]-L~d;p3VAGar$ y3CC׈&B*gh5s:lL, Ge@3 n"#Lh֊9 R{%,1uN]bSZ r-9s*Kߖ-$!KAͫvW*b$S n= a8 ʎagzm YXQmna)F܎*XЈ =F% @X&d !LKZ;m ,CUŠ޼DvrU2p5)`U Xֺ1WMq5I(8fpk1uS ` fkm.؋5^,e.~+&d"$Fd3n\_cb,:3Y][{m$;`Ӵ7]‡bN$#Y;]dABܖ|A{_ْHov73L0T),+'`;vxxpsLƖOuhsew6`Pg"9s D+1[aC ӫf"֋Srƀ@zqAI^uغB#ʘj:yid*TL8rp q o0.ϣ(JUJw$]K?*D]_CaڌR8uyۤ2 bH eh#8޵Yje'w@9 G2;H ?c'Cm /v[41,IaGz1nzR@er_Nj(^.Z"2<#ǠGND)[:`Yr.(P|EB$ZȺbA{tZQc__A->H(.$њCO*T}!G =9һ "+ܼ; 524 ݉7Fj$WŲU8_?Z$mgA@{<#(uф6=̋oZ28z Mf tASLx"5 ?_M' gf/`_]"۟:v-8cS^uɄ:=Aql^[rXe7qj8Vgd-AvxiugY o>ہ11A⬽YL/RŃ|ZAd ~+ Ib^o" UP1hogMd Ce\N9HTV<-.B˜!r4  ;Na&v)V*Fq ]A8xXa@"|,WWش!rkܹvE~߄(r"߂,S "IODBelE20"C{I,a۽j *]ILq|ܩbx L" jf1hn1*R\J1U)x؂R3!JȔXQOaaVl S iL9;߂%+ЙJGq/p|!ae\1\X'de:!`uؗ~WaliKjSd7؀uS)5Wb7z y ba] ڵ䠷`!JV^^A|QdLM if?G|%1]@qATlaCDd?pc͏;ǯ܎DFE>q{Γ$T#;Cf`eϚZ%u&& Z''SIDՅ,bk;.gg}u&T;(zf'=JҮZδ(&k'<,YԭV& @]& 8Ml8n9sO`j2írcF,BN%߅RKG]OXe|\'/Z\?6IeZM׸Z\nub=2+V T;?|SEP+[n/&'|>G^H&^ΑWot>9svR[苈:R{{yeFr FyVfcʸ@of,CoũYQԌ<02TI\[ċmCͱ{iFmdg{ m^FSIYS=Hb ƹc@i~L< =}/p4%pPteLҵLLݒCq ieqd TVgA@pDp*l$BXixX`D?x8yO_ |TD~ ^M/aΎ1.B-#eŧ+wkCŽ= c_Lȭ?r8s$q>m{yPqC,gm,$ a,&g,5cd4up{1і!yt 'T6󵫾ܼ =4S;7"3'U$ܱl 裛BtRPe('O`d;\QMm5qZ7Q>!r݇0[R-SʁiM#'Px0Mx GcFg7R뜮^#][bMiPp;9mLIc` X$&aUS "&z޺#Gݿ-FzLGl=AʛHAiIa#;zV~G_:DMWTi *ӽ.`C WO8wWXAӒ"p$@K%y3"`WW=4%67Vy<ͭp[7.bt.:6"҄Lfgz1Od{ bT\ 2#hEYG2R\k b4c7tLwNK:17k*ƺ Q}7Leea/=ʙTnĢLc!p2LiUMBoK0-5EjOXoLVZ_[c9y%Nr?[c7f=3RL+*;30e[ /sYۉMRJO./cb"=@`cX,\_s[渭/z_&;0 ^%`i)/')6](?9%Fۻ7o+#ƔpDp?~ݘNDŽrqO ڦfW#:/S@(J)x'Kuy/L@n@OL<1qYjeOBFNĠF=C}|&^*9QgȎKP.2pj:јo.ig:ǩSFo.[OwO0;cj\ln~15LiJPX̴܈XUDVgF>CyY2rfy!kܐdzJrys|KYeՅ1hZQi-W9W_HqAP2ia}FvJ,j|Qu(QLdD-_{ֳH1ٶW&66S9X9-k,EYuب{CnN`Q&CH}D`)= yO?b@x

3首古诗文翻译1.李白的将进酒(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鱼儿同销万古愁)2.荀况的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3.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O(∩_∩)O谢谢要古诗文翻译不
3首古诗文翻译
1.李白的将进酒(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鱼儿同销万古愁)
2.荀况的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3.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O(∩_∩)O谢谢
要古诗文翻译不是字词解释

3首古诗文翻译1.李白的将进酒(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鱼儿同销万古愁)2.荀况的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3.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O(∩_∩)O谢谢要古诗文翻译不
《将进酒》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
  [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正直和邪恶得到公正的对待而慷慨悲愤白了头发,晨曦还恰似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
  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淌一波月色.
  苍天造就我雄才伟略就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
  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
  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
  钟鸣鼎食有何富足,只但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
  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呢,那就应当买了来让我们恣意畅饮.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豪奢的千金裘,叫孩子们拿去统统换了美酒,
  我要与你们一起借这千杯烈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劝学》
  战国.荀子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智慧;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腾空飞起,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生存.《诗经》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喂养七只幼鸟也能有条不紊.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般坚定.”所以正人君子的意志必须始终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师说》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