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注三国志 卷五 魏书五》译文!谁有下段文字的译文啊.(谁能回答追加分)原文: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魏书曰:逸娶常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11:19:47
《裴注三国志 卷五 魏书五》译文!谁有下段文字的译文啊.(谁能回答追加分)原文: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魏书曰:逸娶常
x[Yn#Iof+4'90s$)%Hj妅(q .w =`LJef 0$ d=[d&ܛ'٭ۃ(L,%R}{t52O}u sџvX`_6]4ٮ~'q #ܝ(;#w6K{E^gW4],*i4D#S( +nrM^A̰,<0&걢][#ҢV4?/|nHuA"ߪ쑸$I'oa/R/Bhe 쁉5'm j4ɰW7nuODz1xHGwp?fAQe2rl(BBTjDčOD&5H&)F?̢lqN؃ȴܺ,a73 Ld,#ƻ!1r9P{w+qш❄6H4Hs!=Kn.{X e"a:|%EHnmPw!Q{Dv#'}{tJbrh/)~%TH4L|:7֟Q-)iRV4@ƲSPnCx\TH=9v:?Z+"LdRs:CUr^;9K@G4KN*fbwöRjy¶ fR0_Z$|w&w4Mc —D*2]2aF!ML=|۶hܹ 樀͞Skܮo㊦1_ اF٥Gqh {/ZW~mW^ޅn s2sby!w V 1@(Y9`wQm{ Gsۆw5uOɍq*if`61@7^+eB3B>eذ3Ne9qmpKsBh0=@5M@aaFGa#:.1O":"^?Wy| ĝ{&!8 2(a mx0yIK(蕈@^4%Eڹ|2@ZtpXmCD*RJtfNg%UAYad6/[hL*OK4:n7 kCto'LՔo(VghCH0]W:+ jJ&%ғ l#w+ȹj LN@,koC0>sp,0G07ñ8ǓeSp,Yf&XȻSPKfcұJkЖ1Ɇ\`p( gR=4>ٴf,<90/ ?P,Νi!M(؁2 e֋`:,7391 k~2iEdz-7\J G԰FF2)_n|}Aa4r7 P"Ÿ4#؎AUOo}BbVkō D% uᲫ:ۺÇÉk\U*lL[ Pp! G^n&`(+OHEڲC7^"B4(cm [g =[!Ϗ1"nD|(Z1܅&i,p%d9ihI1SgDck eBn8eCu˝M5;yU`ZIQ>kUwDA_[4Sy[ҖN %AQ3P#5_lP{J#9Ίgy:Xdd4[ed StDex!}KD4g`\}-S'b@fڼf6 V,.+ 8QCiI򼨕e`b1ڈXk%g+;qAt(:L 8ޡ_L7wm=m@sLEܴz6$,<7ȕ}0'PrgL\4V7J߃EIس[ ?L$G"geJT?Uwtn4=0|_c#{4 Dye`8V(5LSs|v1,jS6׻Ϙj&BQV mD*N2n5 Yj4B w'~AOqf ph0E p,4y~Q2a QƟ~S]P# y VaB"3+ it&sCZK,˂hl9 W9baX(.TDL.82g-Nԉ"s;5j_4}7AnBCj근h n7D׻6jtǺ^"^}U'{QBsP Xzm9kYB3t67`aNC | n KG1QB#14҇V녜>h '0I 駴jex;0UrmXF%Z M|,hJrp1^G8HA)ڜ z>,oGÌ3Dl+׼(P\#ju+wV|p <W Hُ@dZ(b,+3)t8\U9)ThYg^*cBhrA̞csmϹ"ʊ hbÌok3E̞%e7j֔j5xjlԵU/Q*,Iڍhz]6o5VpH̗j8A UwqWr, TQ.yQ5}e?]m=3.oaHH_yC6o_G@|z!A+ */%k jZEu5A/'(P\Ox}c}vgn+iW;7Փ_׾:~q+9IF7C;-w=wuiq]Y&u7m]}wM7;6/e}vw7h~@l(1mЄ8 ?F}=uފAڌxG;v4aޒ)'_jˠD_5f RsjX ܠR-*\4ioЅQCoUe~S7kPlPJaRˆrӆZ]m$iq;.npWAV}C + -*%\4qhmqA"Z9Tn2o~]j :Hj[ۍڡ  rɃkP5Pm/+ˍ:KKI6gD&qJ#/l37J3Hr;HB`>k ^5 m!CH̼5|Xm!CZ kEė׫&uuHEkъ4|pRÈΖڦ1h `dw""{g?ZI~h%yJ;[IT1؛7?1G

《裴注三国志 卷五 魏书五》译文!谁有下段文字的译文啊.(谁能回答追加分)原文: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魏书曰:逸娶常
《裴注三国志 卷五 魏书五》译文!
谁有下段文字的译文啊.(谁能回答追加分)
原文: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魏书曰:逸娶常山张氏,生三男五女:长男豫,早终;次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次尧,举孝廉;长女姜,次脱,次道,次荣,次即后.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后自少至长,不好戏弄.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诸姊怪问之,后答言:“此岂女人之所观邪?”
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兄谓后言:“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后答言:“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馀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魏略曰:后年十四,丧中兄俨,悲哀过制,事寡嫂谦敬,事处其劳,拊养俨子,慈爱甚笃.后母性严,待诸妇有常,后数谏母:“兄不幸早终,嫂年少守节,顾留一子,以大义言之,待之当如妇,爱之宜如女.”母感后言流涕,便令后与嫂共止,寝息坐起常相随,恩爱益密.】
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魏略曰:熙出在幽州,后留侍姑.及邺城破,绍妻及后共坐皇堂上.文帝入绍舍,见绍妻及后,后怖,以头伏姑膝上,绍妻两手自搏.文帝谓曰:“刘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妇举头!”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太祖闻其意,遂为迎取.世语曰: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顾揽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后“不忧死矣”!遂见纳,有宠.
不可为念,而后颜色更盛,何也?”后笑答之曰:“【讳】睿等自随夫人,我当何忧!”后之贤明以礼自持如此。】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魏书曰:有司奏建长秋宫,帝玺书迎后,诣行在所,后上表曰:“妾闻先代之兴,所以飨国久长,垂祚后嗣,无不由后妃焉。故必审选其人,以兴内教。令践阼之初,诚宜登进贤淑,统理六宫。妾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寝疾,敢守微志。”玺书三至而后三让,言甚恳切。时盛暑,帝欲须秋凉乃更迎后。会后疾遂笃,夏六月丁卯,崩于邺。帝哀痛咨嗟,策赠皇后玺绶。臣松之以为春秋之义,内大恶讳,小恶不书。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杀害,事有明审。魏史若以为大恶邪,则宜隐而不言,若谓为小恶邪,则不应假为之辞,而崇饰虚文乃至於是,异乎所闻於旧史。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陈氏删落,良有以也。】
(PS:这篇文章太长了。还没有完。先这么多吧。)

《裴注三国志 卷五 魏书五》译文!谁有下段文字的译文啊.(谁能回答追加分)原文: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魏书曰:逸娶常
5.引导学生探究各自然段和为学的关系,提问、讨论的方法.
(1)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中的一个方面.这样就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入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鲜明对比,揭示了“易”、“难”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使阐发的道理更为深刻.
(2) “蜀鄙二僧”的故事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明确:“蜀鄙二僧”的故事中,“蜀鄙”点出了二僧住于四川的边远地区,交通闭塞.想到千里之外的南海,须经过千山万水,真是具有极大的困难.贫富两和尚同时面对这样的客观难题,然而他们所持的态度截然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贫和尚问富和尚“吾欲之南海,何如?”富和尚则反问“子何恃而往?”表示极大的怀疑.贫和尚说“吾一瓶一钵足矣”,一个“足”字表现出贫和尚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敢于实践的精神.然而,富和尚第二次问“子何恃而往?”在嘲讽他人中,充分表现了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
一、导入
1、教师讲述寒号鸟的故事,请学生思考寒号鸟为什么最终冻死了?
——光说(想)不干
2、寒号鸟空有垒窝的志向,没有垒窝的实际行动,最终落得冻死的下场,那么我们人类之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请翻开书本P125,读一读课文《为学》,在文中找一找.
板书出示课题为学
二、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三、读二僧故事,理解内容
1、课文中有没有向我们提供寒号鸟式的人物?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1)为什么说富者是一个寒号鸟式的人物?
富者空立南下志向数年,却缺乏实际行动,终于“之南海”成为纸上谈兵.
(2)富者有钱,有能力“买舟而下”,他为什么迟迟按兵不动呢?
畏惧前去南海路上的艰难困苦.一路风尘仆仆,舟车劳顿,不如在家安享清闲安逸.富者有志向,但不坚定的志向,过于强调外在的客观条件,所以,他也下部了决心去做.
2、相对富者来说,贫者的举动就值得我们推崇了.看看贫者是怎么做的.贫者和富者不同在哪里?
贫者想到了,就马上要去实施行动,他注重的是自身的主观努力,决心很大,所以,行动也很迅速.
2、 设问:文章叙述故事时花了大量的笔墨详写他们的对话,而没有一句写贫僧怎样克服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突出“立志”的重要.通过贫富二僧的对话,生动地反映出他们的决心是不同的.“一瓶一钵足矣”,可见贫僧尽管条件极差,但决心很大.而富僧的“子何恃而往?”反复出现,出现时的语气不同,既写出了他对贫僧的怀疑和讥讽,也说明他缺乏立志的勇气.同时还造成一种悬念在:贫僧究竟能否成功?接着就写出他“自南海还”,写出了成功的结果,自然就包含着克服困难的种种艰辛.这样劝导人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语重心长,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3、这个故事的启示:面对困难,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为”的毅力.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所在:知难而进,勇于实践.
参考资料:综合 - -

5.引导学生探究各自然段和为学的关系,提问、讨论的方法。
(1)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中的一个方面。这样就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入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

全部展开

5.引导学生探究各自然段和为学的关系,提问、讨论的方法。
(1)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中的一个方面。这样就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入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鲜明对比,揭示了“易”、“难”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使阐发的道理更为深刻。
(2) “蜀鄙二僧”的故事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明确:“蜀鄙二僧”的故事中,“蜀鄙”点出了二僧住于四川的边远地区,交通闭塞。想到千里之外的南海,须经过千山万水,真是具有极大的困难。贫富两和尚同时面对这样的客观难题,然而他们所持的态度截然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贫和尚问富和尚“吾欲之南海,何如?”富和尚则反问“子何恃而往?”表示极大的怀疑。贫和尚说“吾一瓶一钵足矣”,一个“足”字表现出贫和尚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敢于实践的精神。然而,富和尚第二次问“子何恃而往?”在嘲讽他人中,充分表现了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
一、导入
1、教师讲述寒号鸟的故事,请学生思考寒号鸟为什么最终冻死了?
——光说(想)不干
2、寒号鸟空有垒窝的志向,没有垒窝的实际行动,最终落得冻死的下场,那么我们人类之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请翻开书本P125,读一读课文《为学》,在文中找一找。
板书出示课题为学
二、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三、读二僧故事,理解内容
1、课文中有没有向我们提供寒号鸟式的人物?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1)为什么说富者是一个寒号鸟式的人物?
富者空立南下志向数年,却缺乏实际行动,终于“之南海”成为纸上谈兵。
(2)富者有钱,有能力“买舟而下”,他为什么迟迟按兵不动呢?
畏惧前去南海路上的艰难困苦。一路风尘仆仆,舟车劳顿,不如在家安享清闲安逸。富者有志向,但不坚定的志向,过于强调外在的客观条件,所以,他也下部了决心去做。
1、相对富者来说,贫者的举动就值得我们推崇了。看看贫者是怎么做的。贫者和富者不同在哪里?
贫者想到了,就马上要去实施行动,他注重的是自身的主观努力,决心很大,所以,行动也很迅速。
2、 设问:文章叙述故事时花了大量的笔墨详写他们的对话,而没有一句写贫僧怎样克服旅途中的种种困难。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突出“立志”的重要。通过贫富二僧的对话,生动地反映出他们的决心是不同的。“一瓶一钵足矣”,可见贫僧尽管条件极差,但决心很大。而富僧的“子何恃而往?”反复出现,出现时的语气不同,既写出了他对贫僧的怀疑和讥讽,也说明他缺乏立志的勇气。同时还造成一种悬念在:贫僧究竟能否成功?接着就写出他“自南海还”,写出了成功的结果,自然就包含着克服困难的种种艰辛。这样劝导人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语重心长,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请选择我,谢谢

收起

原文: 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魏书曰:逸娶常山张氏,生三男五女:长男豫,早终;次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次尧,举孝廉;长女姜,次脱,次道,次荣,次即后。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后自少至长,不好戏...

全部展开

原文: 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魏书曰:逸娶常山张氏,生三男五女:长男豫,早终;次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次尧,举孝廉;长女姜,次脱,次道,次荣,次即后。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后自少至长,不好戏弄。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诸姊怪问之,后答言:“此岂女人之所观邪?”
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兄谓后言:“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后答言:“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馀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魏略曰:后年十四,丧中兄俨,悲哀过制,事寡嫂谦敬,事处其劳,拊养俨子,慈爱甚笃。后母性严,待诸妇有常,后数谏母:“兄不幸早终,嫂年少守节,顾留一子,以大义言之,待之当如妇,爱之宜如女。”母感后言流涕,便令后与嫂共止,寝息坐起常相随,恩爱益密。】
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魏略曰:熙出在幽州,后留侍姑。及邺城破,绍妻及后共坐皇堂上。文帝入绍舍,见绍妻及后,后怖,以头伏姑膝上,绍妻两手自搏。文帝谓曰:“刘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妇举头!”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太祖闻其意,遂为迎取。世语曰: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顾揽发髻,以巾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后“不忧死矣”!遂见纳,有宠。
问题补充:不可为念,而后颜色更盛,何也?”后笑答之曰:“【讳】睿等自随夫人,我当何忧!”后之贤明以礼自持如此。】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魏书曰:有司奏建长秋宫,帝玺书迎后,诣行在所,后上表曰:“妾闻先代之兴,所以飨国久长,垂祚后嗣,无不由后妃焉。故必审选其人,以兴内教。令践阼之初,诚宜登进贤淑,统理六宫。妾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寝疾,敢守微志。”玺书三至而后三让,言甚恳切。时盛暑,帝欲须秋凉乃更迎后。会后疾遂笃,夏六月丁卯,崩于邺。帝哀痛咨嗟,策赠皇后玺绶。臣松之以为春秋之义,内大恶讳,小恶不书。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杀害,事有明审。魏史若以为大恶邪,则宜隐而不言,若谓为小恶邪,则不应假为之辞,而崇饰虚文乃至於是,异乎所闻於旧史。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陈氏删落,良有以也。】
(PS:这篇文章太长了。还没有完。先这么多吧。麻烦大家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