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生物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3:35:08
高一必修一生物复习提纲
x}Ys[ɕ_/i()Zcg\qtL*HlNQA"]0;'3o =0|qo'O=O~?-vj :ٹ.Ӄ?gݝ\~_{P{?5 } JR+z[y:* 8nB> /]t~u[/:R3N^R7d`bd:UB`{ AxQ9:dK uW$(3Չ~19[`̈~ܢ znv^ {EA P~cψ$$ (xLz ʼnf;"Ēw!qjX DO;]6O?KN%" FWȹYaTf. |[G{"XlHUb\[%܀ rgb&2D=FdJ͸5)zBfR/\Ų;b|X|ͣN8Inn b: t|tGY.h7"E 4HSrK%_h!hb/Q?wܕZCZ)oN6X*fR*. =-צPw64F0Nƾ/TclZx߲ȗQB ^I-,V0:+V~A'JЃ6Cuع5frTȖF&J QHhasJ;QƜ5X%\*+/M/] tG_yCruoo@ ZlJxhs+m޵im"YMQf4fp02r0gI BמjIFX-L7L AxC퀍={J ·TER6.A@8zzU[ 2+7لv@p+iK{J@dP#ⵋ F+67cS[[Ԧa=(t(a$ug!!4Ae `2eBGXhX,Ŭ=j㋅īlh ' 3ؙ\BHz?Z(L94qxQqE|JSР) :8'XyY&e$Z#wtV0 Z , ^Utfa&2{*: Xe C)zu]bfP4&t8O.Yy[%#vo&yɢ<z/?&G_P|`!<'p=6f^ſ79zTW^KxCKC{'(@Z(S6W8< 3jɕ UĵR èIϰÏ6܎sz#Bv_ĝ6d0VMK<'6%;eXk|zD,*fu 6 b f6kYPhdʟ 4JcxAX/lFc{Qjfcp/Ю莓3G?h6j﮲x֤~{o0᭦ gPL"B3=J5,0=G6" ~²l5靳gw!靼iP*uZ)jak?{lջg.eLZɦÇcP}r9 $Y,(mV#x/8͆4 I /5!ϷZloap4l- IgkWk5gB0j@L۟omJx,65u;f^aaXdknZ"xIӝJgԢ]&#Vֲ9 8"$Zĉ ziv"1[$I, F*Vtw=uNJ"ډm}hMt/Hp''_sMևDDjlǣp"_wԂHڥ4\jxBg+RC_ϢP|$-eHY;4DS"ALK W5LƎ%jz&* sتc7~}]*Rxߍ9L8T7 eD=p!p(էl7 `@MmMdr^DIl\=By0 AHL*~6͍wj4{G Ң0 !d,d I^`y0y)Mh8 Q$aD|phjPֹx٢eCv isKޛf;}\!AMo6Opk{JfPHXZ0.^!4\Y6K 1M 5\b>)$.,2+Y]2%kKQppc8 sB!mMm*4s547W!sP7yeb&՟,eKYGUv➕ɎKxHC]\u@M+dR>)Mz cL|IBQjG鳧Omzls{,t'B+(~3g 13O#DTG8!-v7ګ9olm)4.6ӎW[ WB,_/$|zgO~dy9pz`mHUIĠq=*(ڠ.!]5O ㏟Ttr$ihjtȩ#u؈cI')qgŔm8Jp=#b ƜN3\I#v*D%RmSouwi+ {̍՟=UE I3o~{^Nmb|e&d`'e 12.3w")Ao?Auc $+e.2bQfj3L{.l7$=;_ɰ$B| -^ʦ2"X[>I/;! hzX I*FH|M[zw#tOxj*m|[$qy"V]!m!ws`%cASEQʪWB5Aڨ2bpBlTr◡cLʈ5k bQ,#r7u/*+i&=:hWu[k5Z1`q?v Qob=1+zlf᭝XwS>a_5K TRi{iFӟҗJ`})[sL?&92Tl㌙Dޅ6Ab-5B$x4rx@)'J|æ .: R+ɱ=.{8T(+G)w>6!u'ԅOeRAن.14ڷTjL 7^si2󁷘q XWN ~&3*oǠ" 66u~d!( X,^3 pD-vd(6[sڣө#]mt᱆?f8WGWZ xg`kZ^L9D[ #nt:"!&=l-4%IV2-O4Ʋw$FF;[j nr_<}1'_A70Y?`f` m{w;tX$of`~LyHF҉W(*9G!SNC'#\F1u=ĔBw0S˫TՃ' 2Gu!^8YoCБ5Ĵ޲lxZQ;&g#{w;X ӯ}b=@589 ~Q:ink?(' +<'F {ko:$b0 z|pX?ZI0ٻ)@(c^;v>^ô7Lk9?Gˤ+3i4H eOvH<:Uqm|| @×y+cNtZyMMT pdyA6".h9IhLqK[_Q7P 6taČf9u-$QĊaZ%vnR+͇(? mQNԡaiMɑ=ˉҝ3k]Mt/Xwqڥ Z~pǢ&m//D dpz[k1IBٛ?=%"mQ={ˡh{rZ&0(N|ksi|iY.^{/v9ڨ)NfBKaqI'D"^tF(jc{N %ahOD_qiC\ iboN0F 9u$Z3S,y1\TʶK^A.fݙ(btͫ),-;wHJ5,nʵCys fm//mPf[ә1xJ}=8Qen$\9ؖ qN$gLolb&,XG4N|Þc5MM2<YA}xa*JyToIBT}ӔnkWVT' wRb_ dn5*<8|DE쟿mQOBM̠2AsE^jxE3ޫ=P+oi5kfuo M{(YN0RO&H*J,5QU/m9ds=\~SmRPH؍OMkf+Rg.4?":(muD6:TI2萞6^ s6p3Uf}1\E8¹_KZ:by|3V&P^.-4R WzD2pwk:d]-שOlQǽAH̫dm!F(Kv [rqQ)q{GZ$}I1ìr 4Fs2**gy`KNyfc}-X4]<A1fӟmくAEBw[*wGsvo  sꤒ]GᆳJaqOՁFcC|-o 1'؁of_h{9Pˢ*/h$;͂[tD{d>U2Dp2;~q1/}n'tSĠ;Uf@&,wAd&1Wߚ镣J9 a@0Î$d<3, B@z'PTLPD<`aeHEG%~tE$$WALX3&rTRI.KL~pxݟMZ`C8ib&8YnZJ+WntIx1a%ŢجRfv)=U(QFTVAWgH dX9o$ϼePf'oINl<ŧlF8ᅑrL7sjJy!!^aHW-3'OiJ:5JmouED.X<aLPE`DV$jGB8˷kf@#_l78Jr띫sƭ_x iuqc$JXo2*W !)ۇ%nړiATc?*[2DT7Bw;nER4E!Jr2$-I భe[H"0 3σKYI:kcB(%%$\^erFɼAur5 28cr[gjeJUj PGBVnP^봧#F&He\F[cEiމʉ^jR3IѤddNCdcQW @C4ag 8ue9w)xwWkFJ[D<>Bz.o10WY@[&оANqNCM[Gr\\uyrGZxm!P.bc2J7E('l³ Cۅp˱=$߮UynJv;m")2'9(N䨩aR5ve$G@B{_MWLyN+ayE;/([M(\1rذcwKe'80w3SP 9HDBCq L$<#f]'iy }:h.?ĢwV^nhqs>B!4DtE>l1 "{lKc )q฼&D-먽ѥec9k;ؐ|zm8%Ag5s),d9"TР.IVrINݥI]mB&g.Hxm\h&I?}cAl^CEVIگlǐX l9ό͌A`'xK`W8JXL#ouk?&*fm|dd[9ĺ1(M3&P GWͼ[$  n-M4sr\$^WF|%fz[%ϛ(0J%|͟U7Y ʇn XiQo1^0>&lb_4CGƎ =;"I`b Ԣpa|\},. =V\PWY qNk7ՒXWb>C԰|!lC"&}}C،[-W.5bnE\ P*ސ-rOV욲[۰džĢq=# GT@ɗ ])_:){<+]DPqnE[aS(y{8BԈA- p%'f뜶*n-DzI/UJ4(`e8KK)O0V!6<>1WDj `2Ԕ}aG60k5\ 6"]@X9L g 2e&*gpb(=7.cLzgu۔xA>'34-Em#ʓX8OYEvO)$.۩ Yg)1Q(G$wH'#O88#φIa2E|ыvnmqOV@~B/>yvjzšDi۸=f;]dǾƑIS0 n, /Z{k@ K[ 3>D{ZWDlU(˪Tː%Km|Qbx+]%dT%}ajzBGpU3UX‘6 [!o2 9@D#ꇝVFCq&7~+?zhZK?F6_ 鳜QrmrX󁸲IWX¡W%F!~P̆0I$Btu׮.*tŽwH JhQQ:jpN% dRF~!o8Sp)F+ӈzLXLcN/{­‚75㦡Jak¶`PIa1WFt(GeCKWw>3-3 Ḥ֚JupY٨|79Rּ3IAc uvwD $+`Ղw܌0Ri0p?f 4QI B`V݋qA @TB^$}V,u<&^JG<=rO]p .W^7\BKߨ;!o;Scaׄ_ƮnRb 8T4*eePp0hݳ3tV;M-L6"rd{G ֧&T/aʂU-oaWa42MRetE (U-( d $ʁTJn%G31_ܖ{G2X/p e-fTaԔϬJB"v+w^X3 n>r`7r['BtVfKG$R~Vݯ1L/m^<3 ^`-FVIޤ? Yi&f50Ӡ&ItF;m >ݯY'4RbvRb(ઞHܟqX*;CԟdR Kd֛?AfPKA/I'ǁb+x]x{ ]9pOR>͔o/֡L]1'6]?5HEی5^FO0vDG8c 9qEWKyЃR$1P4&iy̷[Lfں>wV.*~U[osq޻. z7C %Z$9la "Zf=| 5caug")usMyUy螼鎖 P% k1xY f5nƶA)rѱZ;$sWZ[XbV/՝YF{"SƋp`cx5K QʚoưEju0Pͺ7d$v73M_gn6 Ib!dPxsB$l"cߧC7a,k4fz?c9;\C뽹ZegꮝBBޱC6o s%Y 5؈lK?@ǕHJ=MRϔuu%>EVQ `: [ r%z0< DnZeҥT8{ pՈ _S&Fw()X7߶8Ha"%TPw u޺=Qsi0ƨJƶ S[>󊬴qD.B-ױo|{hYVsɣ[$ GIJD 8`0Nkq2l}E-;\&BՕU;VCQi JK3Ofvs}!9"ݩt 2qdcWIiXƱSX Ҿ\H Oۋ M y-aK-wiL[_d]`b|Ӛ c{/U'>Xøt|.n@Ysr03"#I Kա9BBMzcIJf4 uCB9xM&!2Nx \,U|0!z_*Ҁش ĝ2NbDxI|Z6.Y7iD PRM駘 Tϸc__T`2铉[0w14V?2v$]]?y.6١PlHxVf -ƙ|ܷ(T)`Qa‚[pcoXț%m ?q|H$?݌R̤X*]Ij!gBF>j\",E0q EwیU:kwl?ƥ鱈.~nZo^!*5eEh>*S;"~}sA덿LA#g /!0R/nx\~7ߋvR?o' u7DURr$^KV%XMİ\ qJ, 9ɜ/-Uj@ۛ`3u^M1* KbP;`#XpvgB9a'z-0NG

高一必修一生物复习提纲
高一必修一生物复习提纲

高一必修一生物复习提纲
必修一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 肽键:—NH—CO—

NH2—C—COOH

H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
5 、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8、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
R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质,含有的碱基为A、G、C、U;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
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
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种)
基本元素:C、H、O、N(4种)
最基本元素: C(1种)
主要元素:C、H、O、N、P、S(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叶绿体;
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核糖体;
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溶酶体;
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2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
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2、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3、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4、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25、ATP的名称是三磷酸腺苷,结构式是:A—P~P~P.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
能源,被称为能量“通货”.
26、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ATP 酶 ADP+ Pi + 能量
27、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作用呼吸;
植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8、叶片中的色素包括两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又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后者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以上四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9、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蓝紫光和红光的光合效率较高.
30、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见必修一P 103
31、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其氧原子来自于水.
32、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作用是使研磨充分,碳酸钙作用是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3、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是为了防止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
34、色素分离后的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到下的顺序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35、光合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后者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6、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 ]和ATP.
37、有氧呼吸反应式:见必修一P 93
38、无氧呼吸的两个反应式:见必修一P 95,
39、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然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0、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1、检测还原糖用斐林试剂,其由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组成,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使用时注意现配现用.
42、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和苏丹Ⅳ染液.前者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后者染成红色.
43、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NaOH溶液,后加2~3滴CuSO4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44、给染色体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
4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用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
46、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47、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48、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有关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9、氨基酸形成肽链,要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50、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5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膜.
52、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53、有氧呼吸中,葡萄糖是第一阶段参与反应的,水是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的,氧气是第三阶段参与反应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54、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55、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56、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的合成.
56、有丝分裂分裂期各阶段特点:
前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末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57、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58、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可用澄清石灰水,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CO2可使后者由蓝色变绿色再变黄色.
59、检测酒精的产生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该溶液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60、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61、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主要在于其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6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63、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6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
65、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

全部展开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
  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R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
  H
  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19、
  DNA
  RNA
  ★全称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
  染色剂
  甲基绿
  吡罗红
  链数
  双链
  单链
  碱基
  ATCG
  AUCG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组成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
  HIV、SARS病毒
  ★20、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收起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

全部展开

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 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 O、H、N;

无机物 无机盐
组成细胞 蛋白质
的化合物 脂质
有机物 糖类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酶;
③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
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 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C
H
O 核糖 动植物 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植物 ∕
麦芽糖
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脂肪 C、H、O ∕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
(N、P)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
水 自由水 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 约4.5%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
(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 胞 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 胞 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 磷脂 蛋白质 糖类
↓ ↓ ↓
磷脂双分子层 “镶嵌蛋白” 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膜基本支架)
二、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
(生物膜)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比较项目 运输方向 是否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活 化 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发现:
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三、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四、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三、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四、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
CO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点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
CO2和H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或酒精等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七、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相关概念: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色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①、1648年海尔蒙脱(比利时),把一棵2.3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90.8kg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柳树增重到76.7kg,而土壤只减轻了57g。指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自水
②、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③、1785年,由于空气组成的发现,人们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 起来。
④、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⑤、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⑥、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四、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光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
2、温度: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
3、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速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再增加。
4、水: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
六、光合作用的应用: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② 细胞核控制范围的限制
2、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有丝分裂(主要方式) 、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① 有丝分裂实质: 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 义: 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② 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例 蛙的红细胞分裂
③ 有丝分裂装片观察: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 漂洗 → 染色 → 制片 → 观察
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和分裂期。
4、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 期: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末 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5、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6、细胞分化: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特点:① 持久性:贯穿整个生命过程,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②不可逆性。
7、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9、衰老细胞特征:
① 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变慢 ② 酶活性降低 (白头发 )
③ 色素积累(老年斑)防碍物质交流传递 ④ 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⑤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0、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
性调控,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的发育,维持
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1、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的代谢
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对周围细胞有不良影响。
12、癌细胞:受致癌因子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不再分化,能恶性增殖的细胞
13、癌细胞特点:①无限增殖、不能正常分化 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③表面发生变化 (糖蛋白减少,粘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14、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直接原因:接触致癌因子;
根本原因:原癌基因被激活
15、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为
正常基因,控制着细胞正常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突变后,细胞的生长分裂将异常)

收起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