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02:18:02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x}Yscɕ_@U[wˡCv̫%1  A"AIO|sN͛D8(vam)K^/- no?V_巿ޢczޏSUMze}Q-ǧSq-Og]2X0tϗCݠRԣ}]0SxOt[mz=6lغnl`6[Uwԣ> `<]E8y :'re%>Όmm#oy4fˮ@uج4z[;{ pG 4%Sjʼ9HMkūzuNqV;8UG 2\^,ږN5;h vx?(u&1:ܢ~1~|2:JwYkfɢ1Zaj9OD?QoNύ`z3꽆`Ѽ\pnt֓Ԗ(wܠ|F.# )ouJQ&y>ATϒ9Hܽ&m\ʃŠ*jtdZ9ʊS18߇xÐ@,miUt7ܧFE;iݗnp;odxfGl^\ vH z$Cij3]&"{mWCm#%H,_$K+avViП)o"="OY;0W4xg5f%BNp~aaװ]/-FPUP*i]%m_{.~8@҅(.!YKB _΋]Vb۷Zf{x(,Yȷ^ćf{]j,ςeÕ2bW;QU#,ex=EL!7K/Fx6!Č%ܝ҂]=y5=G4E!p_+c6noynDžxmwDuEϤ&*WB&vA0M+ ܱ$yL P!sJ~S$s]]}>d򻛖BνK[.ڽ}`PKv/nbop,һAj_y[5>1$*ʝ ::)v9c6hį^͂D2|ACBΓgRKu"}e9*Y3$6:de2]` VFN 9?hvM\x̏J,Wfg"hvs[Fp2̻;+!xQq3_v.Gl&j.vz#ymiܓIʻ`M0=L]w8F]:1l}nJw Uܾ#1=Twfs/4͜JAOewsTWYw=]kixm>_#k,ꆠgC - 4_N>(zHG8\/PD4 k]m*Owu L4m 3Q_qSүk#U^2]k0'/HDf 4y"@طZEw`gYzgOr(-vS7B4!R.WBA/Vn hEsdׯ%hp}5.ϞrFS-i%w@kI9x#Dg=.m&!^<+=_{r:a"%9kX ZkO3*/_+뉧;> 1N Wy++SOyŊ^1kWwOJ7p&7™R<-Ї`%-)^' Z*YŔy1O!ÛA]'mr i'&nd9+z+mD&nT8A}r؅Kڪ讅; rd3Z DnFe*|80BEK[Evzc,lS/b3/4%XڌOe4y-R,٨aEʛ[ϖŹ"D8VӕʱtnS UJC*dةLyr3)kHq%Y@+-L,papdOӊC9K4ΐD5V5{*W*`ʼWqm+1 1-m\r;hZN4ثAG^GLBvE^;_o;#L-(e\LM8lw*&!H'i<ԣc21$NƊsg =b[1M#jkRSĄ3_ ,mфEZFgf$)D]tP,m}| 6$jqO69Ԡg*8O\Z|5BI#qFJ:8en}ڑŻ>K⢦ܠ?kͬg GI>lSRЭtp݆k4[P'rbjȍ \Y T)B \"͢$F g\v*)+ $?(r[:ԃU6c&NBި'~Lcy*rh%7+coOXP' .eДc& 1Ww ^/*M8ל|gpVo}Pޕbи#._6A )d_)kH/'/W}L92z0 7^edXaŕ+a6n构>MM-٦.AM]B; fC I7'*y$ 5[5ɓiVNae[pg_Ww ć-=O7<ڑNaF=i̅7MAk`hvh995i*4r?I/Ms薞,땏ҟOMۋbXn3K!>YH7C2ys> nSCͬ渦j'eXUj1 -;A@9 J>"1TP"RfbN`9#D [Xs0^s@(KdE;k8D,p29:[.gs$NppIYop;>lZ7'I|L) RlrpAX6b} A6qZ g*.5F-$RraQӮ{ͥ@SDx1tt0=Ž.,&lAݮ$BirkYQqULCNE>of^1G )/͞O gM?zU=Z*p6n׾Vz!#S*EzBEX"sO_HRmNF) !g*YM-"剈TT# x [޸,84&Њ5ۖ$~Y<@åpwTmtJIouG&g+6'O7KD<[]4zeN Ȫ9 $spԻyJ13a&+7N L:}T3Lm " e VrEO/{Ns)e;$]_"okz0]HˀhXلKk‘"}{|w3ul"]V5pf9~P׍[5'$GXl&0ղ;-i$Q\!AL1L)bz{10+Y r]."#r%#+L^.o{]*z|&gŚ]4gJeI''rzBZBU.o'ug]n.@c=gv4 3ݜ$-`go О$3DR(1p@\Hm )I#U# 3"2ٶdzIyNPi70ޒbW!љaq%n)s/2Ҩvo9[X#?[`igi"2zIވ,:LP?))o\o_~YhI(Si -h+˱G ҭf&pg*Tj' `=SB^{h2aq%ǭk"w~O'IpQ&鴂Z{Ĩ"$s[$6 ᩳZˆ0Z.H)g><4nkrA%4PMN(;DHbc1HrgA0:?r,|E07gg8;) /3 ЦR*_a|4a=6&0 (>XC-{fG@b0jZi`k"YSw eīE嚿*ZJljW|#B`ܯq×jDD8yڃ%9 #}>zk$t{뙕NR2΂/YaP!y5N Z=d,tlɝKdg_?aNX@mD ȉwFqXk4騷IdD٫@L KK˟.7{߾Nwl俳1Fo3ԑ'9yI{Qlc}E>B}wcTƨsEqL(+h {{g\_C8K?Jˠ>0]eqHFRã$gm[î"s yZ=K="QWbu]Ɨ%6;s]\8:P ] 38q d׿CN@w^m}}콣3P8E!M/w˷Oci3yx׉E\5O`Q SKG3lY觤?Ӕ]||.8 }1Y {]vdIb `Yin ͙'OĢ];]UDqv`1>4OFˎ0B&H6i;|֮舀<rox(:E05 Z8ҭ?Пw[%_G]f+ G/v&Gp(0Pʆ) |+׭3itq@+(QqNNjMKa0 Y)asN_8Wn9jhB]\ʻu`)4CGOvrBtó+^AӘM4 мs-* `؇P.. \ Щe=G Dlm8"8@(~.7)]sWܪWw3P0 Ulgt\AHECGb4p9L,YI8O.}2x)g{ i/)"[9a(-;@ 7wo0\&=vWkǂDZ;QsЮ,? L_9#8P bpdX/$r6 Ō;+q`^CE{4eԵ?50sTD@ fya E D9MӅb-&$Qa4$KV D!˖h`*]r> ((jYʝ)>޶645¥{K*vX xf_s{R+ rDgyE%@,gAǒea؇o6%3t=gΑo*?:kl=/9 ITd=Dn.VÝ7=ҳ50q d$eiqI(;wu=?2^ Gx*#d!"U4AV`>[ "Ej=Iujv])IdK)X |. pyt-Vg\c6[+l㋝RP) ʝ9Jk\aZN0Sr%Z֧_2Ǫ]@p(;]WjV"sZ<11p=ZcՒ*wv'@2C)@h:#!k@*LrG`X@K]2KSXXYW.JyoIc M&1yx#$,33v[Eh"lvG06O4XҶT"E c𩆋>S91J1έE@-NHj4|Lc*O[@J∏tL‘Ibn9}Ev WVngVb:XT♨Zdz4W\$(1(gjok'AƵŊdnr6O}Iiĩ|LXp/{~]X"eiº&J.M^$;dM:Uo V;HHd2#>-7EkYtbSzЂ?rz"SlD3ؕ,,zw-H*51O-\%]|vy >K8[qJzqTB2:Aq+J)n.td5 W"Y9i=1濬NOUÜ8(vZ\ duV\(fS ,!~$;ɯ%9xIND+d^3aQlGHB G1]{$VdV8}iDؘ6jn9|/"lv1}f,:rj"+gsjAй'gz}qd_Z^ׅZDPTh6+ޔet6:$?[1Į; yX}aHף|ह>G$[F}:9c<i?PVW9/3E5"h-^mt~DbrL;*HQe5 3J"jJyw 8GJLLHf)NkC /dB 4m<}OS%hj8&㯃밷l(f.䆳UoIFCQƵ #wjk, ;gT}|q d6:9O}b/R|M)\2 kQrY> F4 Ųeps WŧƬH^?D~-*>%"++&t}2 w"2;Nk {1|V|DUbAnv?mXoZW#PݴqNT .oEB2t4&JCD_|/?埋??~ǯ_O~?=}__ߝn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识记
1、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想象中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原因在于货币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B、流通手段(必须是事实在在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C、贮藏手段(必须是事实在在的足值的货币,即必须是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金银首饰不能充当);D、支付手段(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E、世界货币(必须是黄金或白银;铸币和纸币都不行;但现在,美圆或欧圆也具备世界货币的某些职能)
(注)对于流通手段,货币的让渡与商品的让渡是同时进行的,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对于支付手段,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是不同时的,可先支付货币或后支付货币.
二、理解
1、商品的含义: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2、商品与物品、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产品和物品不一定都有使用价值,也不一定有价值.
(2)联系: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商品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劳动产品包括商品,劳动产品是物品的一部分;物品包括劳动产品.
★3、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注)A、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是商品交换的基础;B、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D、商品的价值不是自我表现的,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E、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2)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较)
★(3)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注)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交换的基础;价值也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
B、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谁都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必须让渡价值.
★4、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并不是由某个计算中心计算出来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如2双鞋/一小时;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如2小时/一匹布
(2)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补充)不管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使用价值)就越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6、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
(1)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叫价格;
★(注)价格以价值为基础,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由价值决定;同时价格又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3)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4)通货膨胀:A、货币(纸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纸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销售的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B、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C、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地位: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价值规律和利用价值规律而不能违背价值规律.
★★8、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图示:A、物价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生产缩小 获利减少 价格下降
B、 供不应求﹍价格 供过于求﹍ 价格
★★(注)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A、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要相等;在货币出现以后,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实际上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价格虽然由价值决定,但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与供求关系是相互制约的(如上图所示)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因为:第一,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心的,而不是脱离价值无限地上升或下降,表明价格由价值决定.第二,价格波动的原因是供求关系与价格相互制约.第三,虽然在每一次交易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的价值一致.(如上图所示)
★★9、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实际是市场价格在起调节作用)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价值规律的三点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运用与分析
1、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即货币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是财富的象征和代表).
(2)任何社会,只要存在货币,都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共性.但是,货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其作用范围、形式及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们崇拜货币发展到了狂热的地步.
(3)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财富的象征,经济活动需要货币,因此不能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但是我们不能把获得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金钱万能”观点是错误的.对待货币正确态度应该是“取之有道,用之有道”,要自觉地抵制资本主义拜金主义思想.
★★2、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要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
理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商品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们生产的单位产品内包含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些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并不改变,但产品的总量增加了,因而价值总量也必然增加,在交换中就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识记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1)从地位讲: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从内涵讲: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经济.
(3)从外延讲: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2、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注)(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没有改变.
(2)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既适应了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也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它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因而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非公有制形式(1)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注)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存在雇佣劳动.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要鼓励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4、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范围),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前提),社会以劳动为尺度(衡量标准),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结果),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原则).
5、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1)市场分为广义的市场和狭义的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又叫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2)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注)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6、几种主要的市场(1)从交换的范围而言,有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2)从交换的内容而言,有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
★★7、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主要手段:
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经济计划).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注)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2)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的区别:A、经济手段是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来实施的,而行政手段是凭借政权的力量,采取强制措施(如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来实施的.
B、经济手段的调节具有间接性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而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
二、理解
★★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1)从根本上讲,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这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也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四,实践证明,这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有积极作用的.
(3)结论,不仅公有制经济要发展,而且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其次,这是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坚持这一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4、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1)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是市场经济固有的一般特征,是通过市场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必需的条件,也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的体现.
(2)必须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勇于参与竞争的意识,时刻准备迎接各种挑战.此外,由于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竞争必须同协作很好得结合起来,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共同发展.
(3)必须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保证自己的经济行为符合法律的规范,维护他人参与平等竞争的权利,又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主要目标
(1)必要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有些经济行为不能发挥调节作用如国防、公安等;有些经济行为是不能让市场对其发挥调节作用如走私、枪支弹药等)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使“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四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注)①原因: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需要.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也必须把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标.
②要实现共同富裕,在分配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第一,“先富”政策,就是指在收入分配中承认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同时富裕又不现实,只有先富才能带动共富.第二,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即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三、分析与运用
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事例:京九铁路、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等.(2)市场经济的定义、特征和优越性((略).(3)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实行国家的宏观调控(略).
★(4)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因为: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决定的社会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得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②在我国,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因而有雄厚的实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导向作用.
③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更好、更有成效.
④总之,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广泛的宏观调控,并且能比资本主义国家做的更好、更有成效.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第二课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节商品
第一框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社会分工(2)私有制的出现
4. 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练习册...

全部展开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第二课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节商品
第一框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社会分工(2)私有制的出现
4. 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练习册P2
第二框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 使用价值的含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
2. 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当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例: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4. 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
(1)二者是统一的。
(缺一不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形成商品。
(2)二者是对立的。(不可兼得)无论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得到这二者。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价值给商品生产者。
第三框 商品的价值量
1. 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商品价值的大小
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
3. 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4.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1)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
(2)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例;某地皮鞋业生产出现下面情况:①甲皮鞋厂劳动生产率提高,皮鞋业劳动生产率不变;②皮鞋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甲皮鞋厂劳动生产率不变;③甲皮鞋厂与皮鞋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样提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甲皮鞋厂生产的皮鞋的价值总量依次发生的变化是()
A提高、变化、降低 B 提高、不变、降低 C降低、提高、不变 D 提高、降低、不变
第二节 货币
第一框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5. 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偶然的物物交换 W1=W2 W2
(2)扩大的物物交换 W1 W3
(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W4
W1 W4
W2 W W5
W3 W6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W1——G——W2
6. 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当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7.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第二框 货币的职能
1.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2. 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 价值尺度: ①含义: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②原因:货币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中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不能是观念中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比较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练习册P12)
(3)贮藏手段:
①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
②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只有金银才能执行这个职能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3.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地说,商品的价格与其本身的价值成正比。
练习册P16例5:辨析题。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因此价值不变,价格也就不变。
第三框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发行权、发行单位、发行目标)
2.纸币的本质:货币符号 比较纸币与货币(练习册P13)
例 .欧元作为法定货币已在欧盟12个成员国正式流通,欧元和人民币的共同点是( )
A.都能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B.都能充当商品的交换的媒介
C.其购买力都是由国家决定的 D.都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4.通货膨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含义: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2)原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
(3)危害: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减少,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4)措施:必须要控制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方法: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供应量,同时也要降低物价,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还要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之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例1.某国发生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由于商品生产供不应求,以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B.由于商品生产供不应求,必须大量发行纸币。
C.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数量
D.由于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需要的数量
例2.通货膨胀可能引起商品价格全面上涨,而这些商品的价值量则()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5.正确对待货币:(练习册P17例6)
第三节 价值规律
第一框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 价值规律的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交换遵循的原则—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波动的原因:①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②价值决定价格(主要的)
3.商品交换的本质——双方交换自己的劳动。
4.等价交换的实现——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于每一个场合,而是从长远来看,从整体来看的。它是通过价格波动实现的。(练习册P21‘等价交换的原则是怎样贯彻的’)
5.等价交换的两种形式:①货币产生前:双方的价值量相等(例,一把斧=15千克大米)
②货币产生后:价格和价值相符(例,一件衣服=50元)
尝试分析现实问题——正确对待价格战(练习册P21)
第二框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调节作用)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分化作用)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第一框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得出的结论。从社会生产目的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的角度)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含义: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
○2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3应当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含义: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2作用:把分散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等缺陷和弱点。
a.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营方式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b.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国家税收。
○3必须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集体经济在农村中的实现形式——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一方面,在坚持土地农田水利设施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与集体签定合同,承包一定的土地或生产任务,并根据劳动成果取得收入
另一方面,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优点:这种体制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课本P39下—P40上)
○2公有制实现形式:a.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都可以利用。
b.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如股份制)若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这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第二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
生产资料所有形式 劳动方式 作用/特点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2.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1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既要又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2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非公有制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正确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要鼓励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6.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
7.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课本P42)
其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实践证明—这种所有制结构适应了我国的国情,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框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
2.按劳分配的内容——课本P44
3.按劳分配的优越性——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其他的分配方式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2)按生产要素分配——凭借劳动、土地、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为什么要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确立这一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要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否则,市场经济就难以顺利进行。
①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
④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
⑤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3)社会福利性分配
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1)首先—最终原因。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2)其次。这是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①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按劳分配也必然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②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因此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有效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多种分配方式,才能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3)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发展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承认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否则,市场经济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实践证明:实行这种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框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市场的含义。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练习册P50)
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平等性:含义,原因—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体现 (课本P49)
(2)竞争性:含义,竞争广泛存在的原因—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的特征;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竞争的原则,竞争的作用,竞争的负面效应, (课本P49)
(3)法制性:含义,作用—协调和处理矛盾,维护公平竞争,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4)开放性:含义:是指市场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决定开放的条件: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广泛发展。开放的作用: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利用他人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对外开放。 (“必须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5.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是各种社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共性。(练习册P48)
6.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市场经济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
第二框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 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含义(是什么):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课本P54—55)
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什么)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自发性(后果—导致假冒伪劣的产生,职业道德滑坡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市场调节存在缺陷和弱点 盲目性(后果—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滞后性(后果—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3)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国家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调节的缺陷,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怎么样)
(1)经济手段—价格杠杆 例课本P55
(2)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但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地强调和过多地使用。否则,将会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
4.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间的关系。(课本P57)
第三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为什么说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1)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坚持效率优先,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兼顾公平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才能防止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收起

http://wenku.baidu.com/view/a58f7b85ec3a87c24028c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