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地理小论文6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1 00:17:23
防灾减灾地理小论文600字以上,
x[r#Ir`6*M&}1 bc\ ܰ(;y_{DrƤʀDG/ϟ{D_G/17;>\N\?}k?_ Ltb]|dŠbN6 &Mi׫M[NO 1 ۭkg죷_=o3glBM}ZKS1^34|Λ0 cZͯmy2\5IﮆCO'^$jlyWEp8X1H,h*x崹>;CűLoL=b@ !Ѵ:)esMr0S-)" 67pfpg-wLQxɮ9m 'Lڞ73rRDa.OU j6tcJYi y %B˘|#lQIEhwkPWbfBt'm9i/]["`R}۟kZ^* DrV Hl\/"nq Խgv$K.Ƈq{'ڇiCMF[&4A}q`zx Ep1S( 7m /IW>x{?~f#x 7Șo9_y|# |][;;:)y,Oן`qyc?уٮy9PGv2?iR_b^ z " frT?{M&ТJt};Zg4O[iW.?@SI<  0h+1^" ic^6L'θi^)jKW6lf0;p!a4|%ӾnD 1ق#fc|'#^ysv"S:֜lm'Aٌal;evcTr0L:6hh68HX`ZTo'' ҇6G0lfCiVǼ~wWx&~`fn_G/q/ӕW_ WigcArvlw-2W bzZz"LD7xt)dI8r71sos6  0a_5 :Y"+T4U.w4>9Xvg]p'g*ϔu?ݶ"!Jշ~ᨋ$f:iKB%+Cao ;?DwHmzkL$Z[n1A@2Nű*YbP\Z]Z#S@-86d3S=T ZD|ajxR$ YqQ\ݠ'@loyo7NnHM*1%?˿ǯHEhvm.L\Q;snrϴa'8 :d*E!4e9KG/axPB9{^&FfE;>Ŧ)ݴ 6/^vѷ&c M&--g/7~sſ7Oߙj`OJ_ AoOB;UTxMJKQCj 眥̥eb܈ 1/|2.OAy9[.#z =ipz&d2c Xj=k%l :oll|NXHW6n_+@z',(MYX" ̓\`K|uQ6Oc a?'DVݵ_vM|f)]S½=_c6{B|wGϮg#um&d[?3na7c:.5]ine(G YTŗr}-oޡ6p[>sAşlǛl[* ʑ}M-{p fH]N.YOzH~\OHkUffkO:K8Q-Ep7FM6U`I4ʀ؛ H31,,Sڃ.+.2^l۳2e%UIֱ}|RĢdmP#tQtB5>/g*'W]Y 8rdv[~5<{ o_gz=H\-j:fGim0.ݤP4 ^Y M#'~H|؇Ҽ(D};_?kxqmmJAA]|իؔ7[RSq*յg -]D_+@ {/W(D&T(zqU v  D^CEAL5`PPj;H  pV8ձ~;V;qmJ= XDXh(#1>D2+C2n(E_Ƽ0%XV% 9?|Q]6J9ʰ)sGnUt3qОm 63eh z\%2|q5[!vv z `oz`2ϜEJD͍g>*s BO?PInCDH(t_ͧ΃nGJB @ 7H!ӷ?Am5!MX +{ΣTH•`mf~('8gPr\%7v-t$5 iz e~|WA_ȒC,:Do6nv{)d3%\ 59}/]gCB_M4gR'u'?Nْwt#H,,$b+J#~HgLqX(ıfMCiz0}\F ;b]FtIwl&RzswQG{ <>(F#qdžKMHsCD1<|.V.L}ӽbQ |EAEd2}EA8KX,S5$K:L;쏩բ1kʎ8/LAftW9o(xQIJ~/h+GB| 9|Sgq9!a9H8iiI`b>g9^Jt!L-<49@j95Ha*ScRO7R{ЇH"\h̽ޏK`(' JV<*Ҩ7ons6СWKLBjY FCۥ)?E0V2hTd+څU)Bp MO1mA}^Yi;+dƬbo+J¿ج"tXNu!?`>,EyWu"QRF.ƧЗEJ;޷!YGdLVqA'&() 2˯$ fQue-_.(Ov6czk'Led5f 0pw"m^1qxĉy*H`1/AK'ֳ̮(}ɡ;D &\c" ;t->HSǝUw):o>҈2P/b…!Dkl~o>p+|qS+9r ;[.+@';6`\$J c_V7Ʉ} IA Wep} ʉV>ZUVڳNhReҦio}P? BviŸOz528dUJA:<ī>Ey͸FH!ajVODqi2+Sw75daH` 9>k}n_COB G&ʹR~"O }<;KeWW x)N-iDT+m^YJ!i7~"ڰmYb91jNR.6ݲ3L D K$x sJ9;ث(PI+1R^-VZ!|EVb>\_¦QܪkUh'DLAŵm+ M0I^ܻ5"ߴZl-)"ڰ'|spRJ!NϯE2* pC>$iHzVxVF2ޭ,!] 7 -r[;8ܗf`8‡`_^@ȿ.ߛsէjIe"G' NmHE@W]{)* S+[ԝb$'‚U8-; aKO*kWnOo8&wY>EI߼"_=OXk@-8Lbm3a5eVɗiޚ1bȽ*Z|&x>.oD#:ډX%?ӿ>%;㍚b+|/1_9Eֳ昰fS6?nw9jTGȆsx5Z&ojQlWYouMjG+= BUQݒ4a?v"\ ꩁmAG uFi{Gf?-bauH uh;jEhNoYfVNLK}\'9yk(L>%` L:>^%Z2hP]Kڋ^$ud=loESYuZJ[tfwzIww]6~(-^x h"ĝ=V'Y]V sӞ;mG=_!*/,-CD$ﴉwEX}ZWIL舎+@rᬎZXa8vyU8R%7%ܱm-Ǔ|2Z= EHeĚϖ,69myS* wFI!r0 iEagUOR}7HjҹZ(/mGF C$(WnԟVPW9De=*f)3xgAP8;K3W4ۿ=э8vtziruTTH37oװI?gK9Xo

防灾减灾地理小论文600字以上,
防灾减灾地理小论文
600字以上,

防灾减灾地理小论文600字以上,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全部展开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