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科学发展 (地理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02:05:00
防灾减灾、科学发展 (地理论文)
xWrH}=/1`b0­ʒ4'UjZe'A꒕y_7/u&S޼Nm26^-,?O߁O_|wBGY 5, R^/GҐ%~&GΖɁ8\ 3'/Vprdb,+Cni:Ǥ%Y6xA2|z¼?oº ٩j1;TnޱUޥ5M6:f3_[loݓ0ﲷ&x澪f4Y)o]t-@Wf(;'Lw:ʖ[+7u[U'A\N5lWS@. z 4?œ SA{L: l/sNҠ')$3d!F&ى%d_8 K38QaCN{qxǕF=0B=`D͎`B:e$F嬼~QL띦x1w,SkL'G\`v-4)4ȫ^6 O>wnS>WH i&nt[E J#$,#9W9K]a|,~{wvw*Ѡ~jMM5>=с3>pRRg$-N`0RPFn=+oIC7jx{V&' G  .P۔-nu5@jkVC&g4̀&QNudP6˚43aޢP8ħ0{² f(TX!%*!-eq t^8ps j.B̸ܶ~2 )A{A?G++unSkѲUS,xP\ydnhxpP^=%[LAO"pd֍DY_!a;֡p\\^ˌ5' Vp'~Hw&+H;L M=rr4RE:Yh%\BGg-4A,Pҵљ!{CP0=3`+}@5bMVR+IK Hp4EeI.SJ4d-IJg@"gRvv^6ܻsYZ.(vZ^4ai(#ה+s3Rlu/H]gl;1 eQeա"`uڤ_BTF +S) @c.JyVHT@/,(c!{$%&GYY Br|-zy 'z>MAvႱP:㗮@WQy~=T(# x AmD`5pW[~5j⯬>qk8mJ3֘uj7\.&^ȪrB,e9/'93<:- X\Bx8N JMZg+jLuF8,LңB÷nx?:Fy姞w<w|xgUz?T4Ib2Hdwt[fac qO(h:GaCF:SԵ7㼤)wЭc#ȚS|*!<1JaWOG@FOGu:!9)0^ JE / ( g+,ר+y={v">~g}C` 0_/o

防灾减灾、科学发展 (地理论文)
防灾减灾、科学发展 (地理论文)

防灾减灾、科学发展 (地理论文)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